不对……“为啥是李队长?”

宋秘书一本正经道,“老周和他关系不错,靠得住。卖老周一个人情。”

苏瑜点了点头,“那就好,我还以为你是担心有人挖你墙角,把人给弄走了。”

“呵呵,怎么可能?”宋秘书自信的笑道。“我对你有信心的。”

对别人那当然是另外一说了。

苏瑜也不拆穿他了,又嘱咐道,“我觉得不止公安局这边要安排,最好民兵团那边也有能说上话的人。”

宋秘书点头,“下个星期我要去金河县那边谈谈山货的事情。到时候和那些生产大队的接触一下。”

听到宋秘书提起山货,苏瑜道,“东征同志,你之前搞那个山货计划,不会是早就为你外放做准备吧。”

宋秘书道,“咳咳,顺带的,顺带的。我是个正直无私,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苏瑜笑着在他腰上掐了一把,“老狐狸。”真对味!

☆、第174章 第174章

知道宋秘书早就为往上奔而努力之后, 苏瑜也有了紧迫感。她的起点本来就比东征同志要低, 现在要赶上,就要付出更多。

当然,她也喜欢这种你追我赶的竞争的感觉。享受恋人间互相进步的过程。

周一上完课, 苏瑜给学生会开了一次日常会议之后,就找李萍拿思想学习总结报告去团委那边做汇报。

看到整整齐齐的总结报告,苏瑜也给李萍做出了保证, 这个周五, 就开大会, 宣布她正式任命学生会主席秘书的职务。

“你觉得做得来吗, 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

李萍道, “苏瑜姐,我能做得来。我喜欢做事。”

苏瑜笑着道,“好,现在多做事,以后就给人做领导。就有人替你做事了。”

“苏瑜姐,我以后想入部队里面去。”

“你咋突然有这想法的?”苏瑜好奇道, 她可知道, 之前李萍一直很喜欢写稿子,她一直以为李萍准备去报社的。而且李萍这样子, 看着不像是能当女战士的人啊。

“我想成为我爸那样的人,在家里说一不二, 在外面也被人高看一眼。我不想再受别人的气。苏瑜姐, 多亏你帮我, 我才能这么快就找到自己的目标。以后等我出人头地了,我也要好好帮助你。”

苏瑜:“……你想清楚了?”

“嗯!”李萍笑着点头。“想得很清楚。”

昨天在家里看着满院子的孩子,看着这些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理想,很多孩子都想着要当军人,以后做大首长。还有孩子要当科学家,要当大官,李萍就觉得自己不能比这些孩子们差了。

她要一辈子都比他们强,站的比他们高,以后谁也不敢对着她伸手指头。

苏瑜看着她片刻,道,“我都不知道我灌输你这种思想是不是对的了,但是最起码,以后要是遇着对你好的人了,你也要敞开心扉。毕竟这世界上,好人还是很多的。”

“我知道,就像苏瑜姐你一样。”李萍微微笑道。她很少笑,但是面对对自己好的人的时候,她愿意真心以待。

特别是让她找到人生方向,走出过去不堪回首的泥潭的人,她会铭记一辈子。

看着李萍把她当做人生导师的样子,苏瑜心虚的咳了咳,有些无言以对了。

她当初真没想到会把这孩子教成这样。也没有李萍想的那么伟大。以前一个内向的姑娘,现在向女战士的方向发展了,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罪过罪过。希望以后李萍的未来革命战友不会怨她。

苏瑜到了团委办公室的时候,就把心里那些惆怅给甩开了,反正李萍现在看着比过去要开朗多了。

再差也不会比过去差了。

团委办公室里,杨书记正忙惦记着校园广播站建立的事情。看到苏瑜来了,他立马自觉起身,“苏瑜同学,快快快,我正想找你呢。”

另外两个校团委的老师看着他。

杨书记当做没看到一样的,将苏瑜给带到办公室外面。“哎,苏瑜同学,郑校长已经找林副校长那边聊过这事儿了,我是好不容易打听到的。可现在还没有通知咱们。这事儿是不是办不成了?”

苏瑜对杨书记这种着急的心态很是满意。上心就好,就怕他不上心。

“您放心吧,我早就考虑过了。要是郑校长那边不同意,咱自己弄。资金来源我都帮着找好了。”

她将自己去财务局的情况和杨书记说了一遍。杨书记听到这话,总算是放心了。“苏瑜同学,你这办事能力真是强。”

杨书记这会儿真切的觉得,必须将这样一位人脉广,做事积极,而且脑子活的同志给弄校团委来。

“苏瑜同学,我记得你的党员关系马上就转正了吧。”

苏瑜心里微微一动,笑着道,“是啊,十一月就转正了。”

“那也就几天的事情了。恭喜你加入党组织。咱们校团委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共青团的组织。苏瑜同学,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话当然是客气的问问,对于苏瑜这样与团委靠近的行为,杨书记心里早就对她的想法猜到几分了。

这会儿也算是一种邀请了。

苏瑜脸上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转而一脸认真,“杨书记,校团委是促人进步的组织,我当然是愿意加入进来的。”

“好,等广播站的事情定下来了,我就和学校申请,让你加入我们。”

“杨书记你放心,为组织上办事,是我们进步青年的本分。这事情既然已经定下来了,就一定能办下来。”

……

苏瑜刚夸下海口第二天就给杨书记这边递交了一份校园广播站建造预算表,另外还有一份成本分析表。让他找机会拿去给郑校长看。

数据都整整齐齐的列出来了。

杨书记惊叹道,“苏瑜同学,你们中文系的,还有这个能耐?”他以为中文系的就会写写稿子啥的。

苏瑜道,“我以前是学会计的。”

难怪。

杨书记也不觉得奇怪了。觉得这么个人才弄到校团委来,还真是不亏。

提交了预算表之后,苏瑜就安安心心的等通知了。

道理也讲了,资料也交了。要是还不行,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反正杨书记这边的存在感已经刷的差不多了。进团委的事情能定下来了。郑校长这边以后慢慢刷也是一样的。

校长办公室里。郑校长正和林副校长一起看苏瑜提交上去的两张表。边看边笑,“你看,这就是人才的力量。看似简单的一张表格,但是涵盖的知识可不少,没有点知识储备,是做不出这么精细的表格的。这也就是一张简简单单的广播站建设预算。要是让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来做,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林诚同志,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要办好。要让以后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以后最简单的工作,也有大学生来做。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林副校长笑着道,“您能从一张表格上看到这些,也说明咱们的教育事业做的很不错的。”

“你别说我的好话,我们现在还差得远呢。我们国内的整体文化水平,还是差啊。还记得当年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就感慨啊,国外的教育已经跑出一大截了,我们国家竟然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这样,真是多亏了国家的领导们。”

说完之后,郑校长笑着道,“广播站的事情,就定下来了。这两千块钱,我出了。”

听到郑校长的话,林副校长惊讶道,“这怎么能行呢,这是学校的事情。”

“不,这是我的个人想法。我之前有些舍不得花钱干这个,但是后来想想,我现在的行为,和曾经闭关锁国的封建思想也没差多少。他们是害怕国人站起来,我舍不得花钱,也是让学生们接触不到新事物。该罚。”

林副校长道,“那我也出一半。”

“不需要,我一把年纪了,花钱的地方不多。这些年的积蓄还是有的。趁着我还在学校,也为学校留点儿东西吧。”

林副校长也没再争。老校长一旦做了决定,谁也改变不了。

周四的时候,苏瑜就从杨书记这边听到了好消息,学校已经批准了他们的申请,广播站也建立起来了。

在杨书记的努力之下,目前广播站归团委管着。

杨书记斯文的脸上喜气洋洋的,“苏瑜同学,关于你进入我们校团委的申请书,我已经提请了。提前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组织。”

苏瑜一脸激动,“感谢组织接收,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团委事业做贡献。

因为校团委的特殊性,校团委的人员加入,是要通过郑校长这边签字的。

郑校长看到苏瑜的名字之后,笑着摇头,然后在上面写了个批准二字。他觉得这个学生要是生活在他以前那个年代,估摸着也是个让敌人头痛的刺头。

他想起了曾经自己带的那一批学生,那一批为了民族复兴牺牲的年轻面孔。

苏瑜成为团干的消息很快就在宣传栏里面公告出来了。

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成为团委的老师,这还是刚建国那会儿急需大学生人才的时候,才有的待遇。这么多年,学生想要达到这个位置,可不容易。

学生会的成员们看着苏瑜的眼神带着几分仰望。

特别是朱玉他们这一批的老成员们,那是亲眼看着苏瑜一步步的走出来的。从一个大一的普通新生,一步步的走到了团委老师的身份。

私下里,李萍找到苏瑜,“苏瑜姐,恭喜你达成所愿了。”

苏瑜边在小本上写着自己新的工作计划,边道,“愿望是永远没法实现的。这只是暂时的一个小目标。李萍同学,要对自己有高要求。比如说你马上就要成为主席秘书了,但是你的目标应该是,啥时候替代我这个学生会主席。”

李萍:“……”

周五学生会开会,苏瑜正式宣布李萍任命为学生会主席秘书。

按道理学生会岗位是需要竞争的。不过当初许丽丽开了个头,这个岗位又是学校为了许丽丽量身定做的。所以这会儿苏瑜直接钦点李萍上任,大家也没觉得奇怪。

而且自从苏瑜带领学生会以来,学生会发展如日中天,现在她又更进一步了,在学生会里面也达到了说一不二的地步。大家对她的的话深信不疑。

☆、第175章 第175章

因为宋秘书周末出差的缘故, 苏瑜周六的时候是和别人一起坐公交车回去的。她觉得自己真的要好好的学骑自行车了。

这种靠别人的滋味也不是很好受。

毕竟以前在上辈子, 她就算请了司机,自己也是会开车的。

坐在车上,大家都在捧着书本看书。苏瑜则闭目养神。还劝大家, “在车上看书,对眼睛不好。以后要戴眼镜的。”

听到苏瑜这话,王晓莉兴奋道, “戴眼镜多好啊。我就想戴, 我爸就是不给我配, 说眼睛能看到东西, 配眼镜浪费钱。

苏瑜表示眼睛好的人是体会不了戴眼镜的痛苦的。

李萍倒是不敢看书了, 她以后是要去部队的,要是眼睛不好,就没法去部队了。

看到李萍收起书了。王晓莉索性也将书放到书包里,她现在也听说了一些关于李萍在大院的情况,所以渐渐的也朝着她靠拢。

三人只能同一段路,苏瑜家里离着近, 最先下车。回头和王晓莉她们道, “你们两好好说说话,我就先下车了。”

王晓莉和李萍趴在窗户上和她招手告别。

等苏瑜走了之后, 王晓莉就挪到李萍的座位上坐着,“李萍, 咱们家离的近, 以后我能不能去找你玩啊?”

李萍微微抿嘴笑道, “可以啊,但是我最近比较忙,要在家里辅导弟弟妹妹学习。等我有时间,约你们去家里玩。”

王晓莉闻言,也不好再说啥了。她也知道自己的动机有些不光彩。

“李萍,你和苏瑜姐感情真好。”她羡慕道。

李萍笑着道,“苏瑜姐对大家都很好。不过她确实也对我帮助很大,每一个帮助我的人,我都记在心里。”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和苏瑜姐比。

她知道王晓莉家里也是军区大院附近应该知道她家里的情况的。在此之前,王晓莉却很少和她接触。苏瑜姐虽然没有说,但是也曾经暗示过知道她的家庭情况。但是苏瑜姐并没有放弃她,而是耐心教导她。帮助她。

听到李萍的话,王晓莉觉得自己似乎领悟了点儿什么了。

虽然以前对李萍帮助很少,但是不代表以后没机会。

毕竟时间还长着呢。

她决定了,以后苏瑜姐对谁好,她也要对谁好。要紧跟着苏瑜姐的脚步走。

……

苏瑜回到家里,就在窗户前面的书桌上开始写作业复习功课。

作为一个学生,她的学习任务和大家是一样的,都很繁重。而且作为学生干部,她还要确保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还要管理那一摊子事儿。需要花费的精力也是别人的一倍。

所以在人后,她都是争分夺秒的学习。

现在成为团委干部了,她也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学生了。按道理,可以申单人宿舍。但是单人宿舍有个不方便,就是晚上熄灯时间比较早。

这样不利于学习。所以苏瑜准备早点搬回家里住了。以后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争取早日毕业。

晚上她就和刘梅提出来,让刘老太过来家里住,顺便照顾刘梅。

“我想过了,你妈过来照顾你也挺辛苦的。所以要孝顺她。也不知道买啥,就每个月给点儿孝敬钱吧。包吃住,每个月给十五,我分担一半。”

刘梅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大姐,其实我能照顾我自己的。”

苏瑜边吃饭,边道,“别这么说,你肚子都这么大了,以后洗衣服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我以后回来住的时间多,这家里总要有个人操持。”

“……”刘梅这满心的感动一下子就给噎住了。差点忘了大姐的性子了,雁过拔毛的主儿。

苏瑜道,“回去好好和你妈说说,反正你哥嫂子他们都成家立业了,孩子也大了 。多少也要照顾你这个闺女。咱家没婆婆照顾你,也是委屈你了。”

刘梅拍着心口道,“姐,你放心吧,我妈肯定来。”能有钱拿,跑的比谁都快呢。

苏瑜笑着道,“好好说,主要是用亲情去感染她。别提钱,太庸俗了。咱又不是雇工人,那是孝敬钱。”

刘梅乖乖的应了一声。“……哦。”和她妈提感情才庸俗呢。

第二天一早,苏大志就骑车带着刘梅回家了一趟。

中午,刘老娘就拎着包袱跑过来了。

起先刘老娘是拍桌子不乐意的。之前她儿媳妇让她以后帮着刘梅以后生的孩子,她就不乐意的。她老刘家的人,跑去照顾老苏家的娃娃干啥?

所以刘梅回来让她提前去老苏家的时候,她内心是拒绝的,并且拍桌子骂娘。

然而当她闺女说包吃住,一个月能拿十五块钱孝敬钱,而且老苏家平时的伙食情况之后,她就大义凌然的拍桌子,要将余生用来补偿嫁出去的闺女了。让大儿子和二儿子不要想念她,家里就交给老头子照顾了,她要一心一意为了老苏家了。

中饭是苏琳做的,看着苏琳做的午饭之后,刘老娘就觉得太浪费了。菜里竟然还有油,哎哟,浪费啊,太浪费了。

“苏瑜啊,我和你说,你这妹子真是不会做饭,太浪费了,家里咋能这么吃呢。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我早该过来的。”

苏瑜见她这是准备摆长辈的谱儿了。立马笑着道,“没事,亲家你难得来一次。吃好点是应该的。待会儿吃完了,让大志骑车送你回去,可不能让你走回去。”

刘老娘这碗筷就端不稳了。啥意思?

她看向刘梅。

刘梅憋红了脸,“妈,家里都这样过习惯了,你就按着咱老苏家的习惯来过吧。”

刘老娘知道,这是嫌弃自己管多了。

她心里觉得憋屈极了,这要是在自家,得要拍桌子 。

当然,在老苏家她是不敢的。老苏家这个亲家大姑子不是一般人,不说自家以后还要仰仗呢,就说这一个月十五块钱的事儿,她就十分舍不得的。

“梅子她大姐啊,我也就说说。这样挺好的。照着你们习惯来挺好的。”

苏瑜笑着道,“大娘,你这话就对了。一家一个规矩,你要是习惯了老苏家的规矩,以后多为梅子想,我以后让梅子给你养老都是成的。绝对比你在老刘家过的好。你要是觉得老苏家不行,回去老刘家,我也让大志送你回去。”

刘老娘别别扭扭的应了。

吃完饭之后,刘老娘就拉着自家闺女问,“老苏家还要啥规矩啊,你和我说说看。要我说啊,你这婆家事儿也特多了,没事儿还制定规矩。”

刘梅拉着她道,“妈,咱老苏家就一条规矩。你可得记清楚了。要不然大姐要生气的。到时候咱都吃不了好。我可就指望你让我在婆家长脸了。”

刘老娘道,“哪条规矩?”

“在老苏家,大姐说啥就是啥!”

刘老娘:“……”

吃完饭,刘老娘就正式上岗了。洗碗打扫卫生的,做的很麻溜。她觉得在这里待着挺好的。

在家里累死累活,当牛做马的,啥也得不到。还要倒贴。来老苏家活没那么多,吃的好住得好,还有钱拿。算了,规矩就是规矩呗。人家是大学生,是干部。准没错的。

苏琳看着自己的工作被抢了,心里有些委屈。

一个月十五块钱啊,要是给她,那该有多好啊。她能买多少好衣服穿,买多少新文具啊。没准几年下来,还能存点儿小存款。

下午她就偷偷摸到苏瑜的房间,小声抱怨这事儿。

苏瑜正在学习,被打扰了有些不高兴,板着脸道,“就这么点儿出息。你要是有这个心思,就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放在如何打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面。你小哥现在是军人,大哥现在是厂里的小干部了,我也在大学了。你说说,你以后做啥?”

苏琳:“……当工人?”

“中专生多的是,你能不能分到好岗位都不一定,没准就是分到又脏又累的工作。你这种吃不了苦的人能受得了?”

“……姐,你不帮我?”

“你先说说你有啥优点,我就帮你。你小哥力气大,能干苦力。去部队还能打敌人。你大哥人老实能吃苦,干仓库的活也踏实。你呢?”

苏琳憋红了脸,想了半天想不出自己能干啥。

苏瑜道,“想不出来吧,赶紧回屋里去看书。要是你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我就帮你进厂里当工会干部。”

“……”苏琳赶紧灰溜溜的回房间去复习功课。啥也不敢想了。

第一名第一名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