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了苏琳,苏瑜端着茶杯喝了口水,然后看了看手表,见时间不早了,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学校去了。

想起东征同志下乡去出差了,也不知道情况咋样。

☆、第176章 第176章

宋秘书已经在金河县待了两天了。

金河县的情况比宝田县还要差, 毕竟之前宝田县有他的帮助, 所以老严那边已经改善的差不多了。而金河县这边依然处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满大街都是严重一样不良的人。

他坐着县里安排的小汽车到了下面的公社里面去找当地公社社长谈山货的事情。

知道他是来谈山货的事情的,所以公社的领导们对他的到来十分的热情欢迎,领着他到当地的乡下去转悠。

附近的公社知道来了这么一个人, 都纷纷的从各个公社跑过来,准备邀请他去各自的公社里面走动。

宋秘书倒是没随便答应,毕竟这次过来, 主要是考察环境, 顺便看看哪些人适合拉拢, 哪些人适合踢一边去。

两天的时间, 他只挑了几个看起来比较忠厚老实的公社书记聊了聊当地的情况。然后住在了临水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队长家里, 有意无意的问起了民兵的建设情况。

老队长道,“民兵的建设情况不大好。现在到处缺吃的,找了民兵,不说发工钱,总要给人吃一口饭。公社没粮食,这些民兵都是当地咱们生产队自发的。不过公社要是有啥事儿, 招呼一声, 大伙也都听。但是到底不方便。领导,这次山货我们肯定好好的弄, 虽然不如那些靠山的生产队弄的多,但是我们肯定都抓紧弄, 不给上面拖后腿。这粮食你可得帮我们多换点啊。我们可都指着粮食过冬了。”

宋秘书笑着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这事儿就是我负责的, 既然知道同志们的艰难,我肯定是要帮忙的。”

听到宋秘书的话,老队长笑着道,“那咱可就松口气了。可就指着组织上面给咱救命粮了。”

宋秘书道,“要是上面能拿得出粮食来,公社招募民兵,生产队会有人去吗?”

“那可不,要是有吃的。公社很快就能拉起一只公社民兵队伍。您不知道啊,公社手底下要是没人,事情也不好办。有些生产队都是一个姓的。以前都是一个老祖宗,还搞什么家族制度。公社的宣传根本就不实行。就去年隔壁生产队还有人搞啥子寡妇沉塘,还是咱们生产队的民兵去解救的。差点就打起来了。”

宋秘书给他发了一根烟,老队长没抽过这种好烟,舍不得抽,夹在耳朵上。宋秘书就将剩下的半包塞他手里了。老队长激动的拿着火柴哗啦一下点燃了,就赶紧儿的抽了起来。

“领导,你咋不抽啊?”

“不爱抽。”早就戒掉了。

宋秘书又道,“我听说,有些地方亩产万斤。你们这边咋还吃不上饭呢?”

抽烟的时候人是最放松的,老队长想也不想就道,“屁哟,啥亩产万斤,都是一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的瞎叨叨。咱也种了半辈子地,就没见过亩产万斤的粮食。”似乎觉得这话在宋秘书这边说不合适,就笑着道,“呵呵,我也就随便说说。领导,你可别和我计较。我没多少文化,以前当过游击队的,这嘴巴就是爱瞎说。”

宋秘书可亲的笑道,“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军人。我小时候就是在根据地长大的。”

“哎哟,还是红小鬼啊。”老队长激动道。

似乎觉得宋秘书的身份是个值得可信的,他说话也就没那么顾忌了,“反正咱也不知道上面是想干啥。老老实实的种地被批评,搞那些吃饱了撑得的事情,反而还要做大官。我知道,这肯定都是公社和县里瞎搞的。省里那边肯定不知道。要不然领导你也不会来帮我们了。”

宋秘书倒是没发表啥意见,而是问道,“光你一个人这么想,还是大家都这么想?”

“有些人这么想,有些人也不这么想。反正我认识的几个老伙计就这么想。其他人……咱也管不着。去年还有逃荒的人,公社让咱们管好队里的人,不让咱们出去逃荒。咱就把人给留下来了。好在上面也给咱提供救济粮,好歹没饿死人。能吃饱饭,咱就不管那么多了。”

宋秘书听到这里,多少有些底了。

老百姓们要求不高,只求有口饭吃。只要能为他们提供吃的,民兵团的建立不成问题。只要建立了民兵团,再加上县里的公安局,有了这两支队伍,对于管理下面不听指挥的生产队,以及封建残余就没问题了。

第二天宋秘书又在生产队里面转了一下,觉得自己要是下来做工作,以后要做的事儿肯定不少。

路过生产队的牛棚的时候,他发现里面竟然还住了人。

老队长介绍道,“这是村里以前的老秀才。以前家里还是小地主呢。上面有政策,对于这些人要进行劳动改造。我们就安排他在这里改造了。”

宋秘书道,“他以前在村里祸害过人了?”

“那倒没有,就是老秀才。说起来,以前还在村里教过书呢。反正不是劳动人民。上面咋说,咱就咋做呗。”

“……”

宋秘书正无语,老队长又指着一个挑着箩筐过来铲牛粪的老年人。瘦竹竿一样的身体,白花花的胡子在,看着年岁不小了。

老队长担心领导觉得他们地主多,对生产队印象不好,就解释道,“咱生产队穷,没啥地主,倒是隔壁的,那牛棚都住满了。”

宋秘书严肃道,“你们这工作不到位。”

老队长一听,紧张道,“咋不到位?”

“劳动改造改变的只是他们的身体,改变不了他们的思想。平时有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吗?改造改造,当然是教育为主。”

老队长道,“咋教育啊?咱们识字的人不多啊。”

“他不是识字吗,让他每天读上面下发的思想文件,学习新思想,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改造。顺便让大家每天有时间就过来听听。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又能改造他,也能让他给队里做点儿贡献。农闲的时候让他给大家扫盲。以前他还要收学费,现在就让他免费教学生,当是偿还以前收的学费了。就他这个老弱病残的样子,干活也比不上别人,不起作用。浪费粮食。”

老队长觉得有道理。这个老秀才干活确实不成。之前还晕了几次,浪费他们不少盐水呢。

趁着宋秘书没走,老秀才就被安排去念思想学习文件给宋秘书听,考察他的识字能力。

宋秘书听完之后,不满意道,“要有激情,要表达出对新社会的热爱。还要继续努力。以后你就每天挑半天牛粪,半天学习。还要给大家扫盲。”

老秀才红着眼睛道,“以后还能念书吗?”

宋秘书凶巴巴道,“要念的好才行。要摒弃你们脑袋里的封建残余,要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要给队里扫盲,下次我来,要保证大家都会写自己的名字!”

老队长在边上道,“听到没有,要尽心尽力。”

老秀才抹着泪点头。

离开生产队的时候,宋秘书叹了口气。坐上了县里来接的车子。

他觉得自己以后来这边之后,要做的事情比原本计划的还要多。

回到市里之后,他就找邱书记做出决定了,自己以后要去的地方就是金河县了。

“和小苏说过了?”邱书记笑着问道。

宋秘书点头,“她知道了。她也支持我的决定。”

“小苏是个积极的同志。”

宋秘书摸着脑袋道,可怜巴巴的,“领导,你看我为了工作,这么大了连个家都没成。现在还要和对象分隔两地。组织上能不能补偿我点儿,以后多多支持我的工作,找你们求助的时候,多援助一些?”

邱书记笑着道,“我准备等小苏毕业之后,给我做秘书。到时候你找她吧。但是你也知道我的脾气的,我的秘书要是帮助下面的人,我是要处分的。”

“……”

这个老狐狸!

……

苏瑜周三的时候才接到了自己对象的电话。好久没见到人了,她心里也挺惦记的。

下午放学,就去学校外面找人。

校门口,宋秘书又拎着饭盒等着。看到自家对象了,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两人轻车熟路的就找到平时坐着的花坛后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宋秘书将自己在乡下的情况和苏瑜说了一遍。然后感慨道,“以前在根据地的时候,我们常常想着,以后和平之后,大家会过上啥样的日子。我这些年一直在城里,每次去乡下的时候,也是公干,接受的待遇也好。这次去实实在在的走访之后,发现自己真是井底之蛙。比如说,那么多人吃不上饭需要我去想办法,那还有那么多需要改造的人需要我去改造。”

苏瑜觉得自己的小对象真的长大了。

她鼓励道,“好好干,想做啥就做啥。比如像是处分那个老秀才的事情,我就很支持你。这种人就该这样好好处分。要是我在,我一定要处分的更厉害。做干部的,对这种人就要狠心。心不狠,地位不稳。咱们要坚定的跟着组织的思想前进。”

“……”宋秘书舒了口气,然后迅速的在苏瑜的脸颊亲了一口。

“谢谢你。”

“谢啥啊,我现在可是团干了。是进步青年。”

☆、第177章 第177章

宋秘书摸着自己的脑袋。

他早就知道小苏同志要竞争这个岗位了, 现在果然上去了。

早该知道的,她要是想办成一个事儿,总要想法子办成的。这么一想,心里也有压力了。

小苏同志这么优秀, 说不定很快就要赶上来了。所以他也要赶紧儿做出成绩来了。可不能让小苏同志小看了。

听他爸说, 女同志都喜欢有能力的男同志。

越是有能力的女同志,越不喜欢没用的男人。他对象这么有能力, 他可要抓紧了。可不能成为小苏同志眼里没用的男人。

他也没觉得找个这么强的对象不好。反而觉得庆幸, 庆幸自己当初醒悟的早, 这才找到了小苏同志。

也只有小苏同志, 才会这样理解他, 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在知道他做的事情之后不是批评他,而是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

他觉得自己理解了革命战友的真正意义。

和自己对象见了一面,苏瑜的心情也很是愉快。临走的时候, 留下了团委办公室的电话。她以后没课的时候,就要去团委办公室工作了。以后电话打到这边就可以了。不过讲话的时候也要注意, 要公事公办。

苏瑜刚心情的回到学校, 准备回宿舍区复习功课, 就看到了等在楼下的许丽丽了。

她当做没看出许丽丽在等人的样子, 直接往宿舍楼里面走。

许丽丽赶紧道, “苏瑜同学。”

“喊我?”苏瑜回头诧异道。“许丽丽同学, 啥事啊?”

“我……”

许丽丽脸上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不想承认, 但是之前苏瑜几次说对她失望的事情, 让她心里有些受打击。这会儿面对苏瑜的时候, 总是觉得心虚。

“有啥事吗?我们学生会是为学生解决困难的部门,你说说有啥困难,我琢磨着给你解决了。”

许丽丽憋红了脸,小声道,“你不是最近在搞建立学校广播站的事情吗,我想问问,我能不能做点儿啥?”

当初离开学生会,她心里还是有些打击的。整个寝室都是学生会成员,而她却不得不离开学生会。

现在在寝室里面,她也没有以前的底气了。

这一次,她切实的感受到,有些事儿找她妈也是没有用的。

苏瑜摸着下巴想了想,“广播站的事儿也很辛苦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个权利安排人。”

听到苏瑜的拒绝了,许丽丽脸上更红了。

“许丽丽,你要是真想工作,还不如去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会最近在搞各种社团活动,你看你自己能做什么,就自己去参加。找个自己喜欢的。丽丽,你体会过那种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成果的滋味吗?”

许丽丽:“……”

苏瑜幽幽的叹气,似乎带着无限的感慨,“去试试吧,当你取得成果的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很棒,压根就不用靠任何人的帮助。你可能只是被某些自作主张的人给耽误了。”

一瞬间,许丽丽觉得自己的心里某扇窗户被打开了。

看着苏瑜鼓励的笑容,她咬着唇,往楼上走去。

苏瑜歪了歪嘴,也慢悠悠的往宿舍去。

也不知道有没有成功忽悠住。反正在自己离开宿舍之前,最好不要来打扰自己了。

对于一个年轻小姑娘,她可实在不想做的太过分。

毕竟她年轻那会儿,比人家小姑娘也好不了多少。

可能是被打击的次数太多了。许丽丽那点儿骄傲竟然也没打消了一些,没两天就自己去报名参加了一个话剧社团。她喜欢看小说,正好去搞话剧了。

因为参加社团,倒是也忙碌起来。没在宿舍里面搅风搅雨的。

李萍私下里和苏瑜道,“苏瑜姐,我终于知道为啥你提出要搞社团活动了。原来就是这个作用。让闲着没事的人忙起来,就不会搞事了。”

“……”苏瑜挑眉,不不不,她可不是这么想的。她只是想手底下管的人越来越多而已。她笑着和李萍道,“你明白就好。李萍啊,你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好好努力,等明年我就给你让位置。”

李萍:“……”

这话苏瑜倒不是随便说说的。她可是真的准备明年就退位了。毕竟当初搞学生会就是为了当团干,现在当了团干,并且有更大的新的目标了,她就要铆足劲儿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学生会就得放手了。贪多嚼不烂。反正李萍管着,自己以后要是需要学生会办啥事,还能办不成?

不过李萍可不这么想,她觉得苏瑜这是在全心全意的培养她,一步步的提拔她,先是鼓励她去加入学生会,后来又努力让她成为学生会秘书,现在还要想着给她让位置。

“苏瑜姐,其实我愿意一直给你做秘书。”

“咋能这么没出息呢,我还指望着你以后当领导了,照顾我呢。”

李萍红着眼眶点头,“我一定会的。”

……

十一月一日,苏瑜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杨书记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祝贺,然后又和苏瑜道,“广播站这边,你准备怎么用,我老实和你说吧,听说这次广播站的资金都是郑校长自己私人掏腰包的。咱可要办好这些事儿。要不然不好交差。”

苏瑜倒是没想到老校长竟然这么干,这可真是太让人佩服了。

她立马拿出自己的广播站建立条例来。

一项项的都写的清清楚楚。包括广播站每日使用时长都规定仔细了。

然后指明了每天早上,在广播站播放进步歌曲唤醒沉睡的师生,中午的时候,就讲一些战争时期我党英勇抗战的故事。晚上,播放学习文件。

杨书记觉得这样安排很好,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学生们每一天都生活在校团委的指导中。

杨书记道,“小苏,以后广播站这边你就多费心了。只要把事情办好,需要什么就和我们提。”

不知不觉中,他越发的觉得苏瑜这个人办事靠谱,不管啥困难,她都能够想法子给解决了。

这是一位值得领导信任的同志。

苏瑜笑着点头。

还是自带项目进组比较好,刚进入团委里面就能有成绩了。还不用和其他老同志们抢东西。

因为是郑校长这边自掏腰包,所以资金到位很快,苏瑜这边建设广播站也很快。这些设施设备,她都知道怎么采购,也知道要怎么弄。几天的时间就给装起来了。

为了再次去见郑校长一次,苏瑜还想法子给他省了二十七块钱出来了。

跟着杨书记一起去还钱的时候,还带了一份明细表,小到每一分钱都给记录的清清楚楚的。

郑校长笑着道,“我之前听人说你学过会计,现在可真是相信了。你这个学生能力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了这些,你还会做什么呀?”

苏瑜神色郑重道,“一时半会的还说不清,毕竟当初学了不少,国家需要我干啥,我就做啥。不会的,我也能学。”

郑校长感慨道,“你这可真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了。”

成功的在郑校长这边又刷了一波好感之后,苏瑜和杨书记才离开办公室。

杨书记觉得自己这学期找郑校长的时间,可比以前加起来都要多了。

团委在自己的带领下崛起,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当然,他也没忽略苏瑜在其中起的作用。

“小苏啊,你好好干。不要辜负郑校长的期望。”

“杨书记,在你的带领下,我一定会努力进步的。”

周五的时候,广播站正式的开始启动了。

苏瑜成为了广播站的第一位管理员。任何部门需要用到广播站,都需要她的同意。

因为广播站是她进来之前就提议建设的,所以团委其他老成员也没立场有意见。

苏瑜和杨书记本来还准备让郑校长来一次讲话的,不过郑校长搞研究去了,对这个没兴趣,两人就只能找林副校长来讲话了。

林副校长是管内务的,平时这方面事情做的多。这次广播站第一次讲话,对于他来说是学校历史性意义的一件事情,即便大家都看不到,他依然在话筒前面满面红光,“全校的老师们,同学们,江东大学校园广播站正式成立了……”

在林副校长发表完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之后,广播站里面出现了高昂的音乐声。声音传遍了整个校园,沉寂的校园里面一片的沸腾。让原本有些萧条的深秋也变得生动起来。

郑校长走在校园里面,看着学生们兴奋鲜活的神色,心里满足的叹气。

他觉得这个学生还是很有一套的。这个钱没白花。

☆、第178章 第178章

广播站建立之后, 之前专门安排老师上的思想教育课也可以取消了,而是用广播的方式来上课,选择的时间是学生们晚上吃完饭之后的半个小时。这样一来不用刻意的占用大家的时间了。

除此之外,基本上早上和中午的休息时间, 广播站这边都没停下来, 每天都有播放新的东西。在这样的影响下,校园的气氛也越来越好了。

苏瑜在校团委也算是站稳了脚跟了。毕竟一来部门就管着事儿, 也不用和别人抢事情。而且别人要用广播室, 还需要她这边同意。其他的老成员反而还要和她打好关系。

小目标达成, 苏瑜也能暂时松一口气了。虽然她想要做系团委书记, 但是现在还不能着急。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在此之前, 最重要的还是要应付期末考试。要考个好成绩出来。

要让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们知道,她不止办事能力行,而且学习能力也强。

毕竟只有优秀的人, 才能得到优待。

为了考好期末考试,苏瑜平时也基本上没管学生会的事情了, 就连校团委这边的事情, 她也安排给学生会的一些学生轮流管着。这样一来事儿办好了, 而且自己还能有时间复习功课。

平时没课的时候她就去校团委上班, 休息的时候就去找其他教授开小灶。

几位教授对于苏瑜一直很欣赏。她平时在忙, 也从来没有因为所谓的工作而耽误一节课, 而且每次上课都很认真回答问题。下课之后, 也是积极的找他们问问题。所以平时苏瑜找他们私下里问问题的时候, 他们也乐意教。

十二中旬的时候, 江东市下起了第一场雪。

周六的时候,苏瑜就收拾着大包小包的准备回家。

这都是要换洗的衣服。

对此寝室的其他人倒是见怪不怪了。毕竟苏瑜说过了,平时太忙,没时间洗,一个星期拿回家洗一次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