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秘书点头,“喜欢。”

苏瑜笑了笑,伸出一双手抱着他的脖子,“东征同志,以后出去工作了,辛苦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就想想以后。”

宋秘书听到这话,心里一暖,伸手紧紧的搂着她,低着头和她额头相触。“谢谢你。”

苏瑜笑着咬着他的唇。

东征同志,未来的生活要开始艰苦了。

☆、第184章 第184章

第二天宋秘书,不, 应该是已经做了金河县代县长的宋东征同志终于出发了。

他是坐着市里的专车去上任的, 跟着一起的还有组织部的同志。

很多县都是属于地区级别的管理的。不过金河县不一样, 金河县属于省城管辖范围之内。所以任命由市里这边分配。

因为金河县离着市里不远, 坐着专车去还是挺快的。

宋东征到的时候,县政府的人都在楼下迎接。

连县委林书记也在楼下等着他。

市里组织部的同志介绍之后, 宋东征和大家亲热的握手寒暄。然后一起进入县里的小会议室里面宣读了任命书。

虽然是代县长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 这个代迟早都是要去掉的, 只要这一年里面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大家都在打量着新来的这个年轻的不像样的宋县长。只知道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资历,家里是革命干部出身, 本人也是在根据地做过红小鬼,后来又去念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又跟着如今的邱书记, 曾经的邱副市长身边当秘书,政治背景和资历, 学历都是能让人服气的。

最让人高兴的是他的年纪。年轻好啊, 年轻人谦虚, 能听老同志的话,不会像很多老同志那么固执。

这么想的人里面就有县委的林书记。

林书记已经在这里五年多了, 在这里扎了根。他就希望能够顺顺利利的一直到自己退休, 不希望来个喜欢搅事的人打扰金河县的平静生活。

在市里组织部的同志走了之后, 林书记满脸笑容的教导了宋东征一番。

“东征同志,欢迎你啊,上次你来我们这里搞山货,可帮了我们好大的忙。没想到现在就成为一家人了。这么年轻的县长,我们县里还是很少的。之前宝田县的严县长的,大家就觉得年轻了。县长看来,最年轻的应该是你宋县长了。年轻好,年轻人可以有机会学习更多东西了,以后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们这些老同志。”

宋东征笑着道,“我年轻是因为起步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几岁的时候就闹革命了,天生是要为老百姓奔波劳累的命。”

林书记笑了笑,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半点亏都不吃的。

看来是个年轻气盛的。

这也正常,哪个年轻人不气盛?真要是滴水不漏的,他以后还要多花心思防着呢。

“东征同志,那你先忙着,要是有什么事情,咱们再聊。现在县里忙,我也要忙起来了。”

宋东征笑笑着道,“好,林书记你去忙,我自己随便转转。”

很快,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吴主任就来找宋东征了。吴主任是个快四十岁的男同志,中分头,戴着眼镜,看着很认真办事的模样。不过以宋东征看人的眼光觉得这人应该是圆滑的。

吴主任笑着道,“宋县长,您住的房子已经安排好了,虽然暂时没带家属过来,不过还是按着规矩分的,两室的房子。就在后面第二栋二楼靠左边那个。阳光很好。”

宋东征点头,觉得很好,两个房间,正好以后小苏同志过来看他的时候方便住。

见宋东征点头了,吴主任又继续道,“还有您秘书的事情,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啥要求。”

宋东征给人做了几年的秘书,现在冷不丁的自己也要挑选秘书了,还有些不习惯。

他想着要是能挑个小苏同志那样的秘书,那就真是好。可惜那是不可能的,真要是遇到小苏同志了,他也是给人家当秘书的命。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酸,这么快就觉得想念了。

“秘书不着急,我现在才来,事情捋顺了再说。”

吴主任是个老干部了,知道这是要自己考察,也就没继续劝,“行,您要是看中谁了,就和咱说。”

来这边第一天,宋东征啥都没干,就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下午。琢磨来金河县之后的安排。

县里其他还想观察这位新县长的人,也就没啥机会了。

晚上回住的地方住下。

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他心里挺高兴的,现在住小两室,等过几年级别升上去了,就能分更大的房子了。到时候小苏同志也不会嫌弃。

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争取早日分大房子娶媳妇。

接连几天,宋东征啥都没干,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在县城附近,还有公社那边到处转悠,也不和人接触。

林书记之前还惦记着要看他会不会闹事。结果看他这样,也就没放在心上。

过了几天,宋东征就找县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开会了,当然也和林书记这边打了招呼。

“同志们,这几天我在金河县到处看了看,情况不乐观呀。”

“……”会议室全体沉默。啥意思,这新县长是要找茬?

林书记边喝茶,边道,“东征同志有什么想法?”

“没想法,我就提出一点,咱们县里进进出出的,竟然连个民兵都没有。这是啥情况?老百姓进县城,有没有介绍信?我可知道,有些老百姓坐车会开介绍信,但是有些同志走的小道,没人查,就不用开。现在是什么时期大家清楚,那些暗地里搞小动作的人可一直没停下来。全县这么多人,没人去查,闹出乱子可就完蛋了。”

会议室里的人都听出来了,这是说担心那些特务们搞事。

林书记笑着道,“东征同志,这个就言重了,这几年一直很太平。不会出问题的。”

宋东征道,“林书记这么说,是能完全肯定没事?”

林书记:“……”

这谁敢说一定没事的。

他知道了,这年轻的县长是想搞事了,“东征同志,你有啥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按照规定,整顿民兵团。这个是必须的。光靠县公安局那点儿人,不够用。”

林书记算是看出来了,这宋县长是动心思在民兵团了,他严肃道,“县长县里情况特殊,养不活那些人,我的建议是,过阵子再说。东征同志,你刚过来,不要操之过急。”

宋东征笑着道,“林书记的意思是,只要有粮食了,就组建民兵团?”

“等有粮食了,我们再考虑这个问题。”

宋东征点头,“好,那我们今天就把这事儿定下来吧。粮食问题我解决。”

“……”会议室里的人都看着他。

林书记端着茶杯的手也握不住了,“东征同志,我说了,不用着急的。”

宋东征道,“林书记你也说了有粮食了就考虑这个问题。我决定暂时先定三十个民兵团的同志。粮食问题,我解决。这是关系到金河县安危的大事情,我觉得没有理由延迟。”

他看着林书记笑道,“林书记,你觉得呢?”

林书记抿了抿唇,勉强笑道,“既然东征同志自己能解决粮食问题,那我当然是支持的。民团的组建势在必行。”

宋东征看着其他人,“林书记也没有意见了,那其他人有意见吗?”

两位老大都没意见了,谁还有意见?大家都纷纷摇头。

这事儿直接就这么定下来了。

宋东征是个雷厉风行的,会议结束之后就让吴主任这边帮忙发文件给各个公社,开始召民兵队伍。待遇按照文件规定上来。

林书记在办公室里面气的不行。

他觉得这个新来的不太给面子。这种事儿都不征求他的意见,直接就这么定下来了。这可真是让人讨厌的。

看来年轻气盛也不全是好事。

下面的公社一听说要县里要召民兵了。很快就行动起来了。

对于农民同志们来说,除了每天地里刨食之外,参加组织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政府组织的饭那才吃的香,吃的饱。而且这两年年成不好,各家各户的粮食不够吃。要是能去县里吃这口饭,家里负担减轻了,还能帮衬家里一把呢。

所以原本萧条的冬日,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都热闹起来了。

第一步走出来了,宋东征这边抽空给苏瑜打了个电话。

苏瑜正在团委办公室里复习功课,接到电话之后,高兴不已。

除了第一天两人简单的报了平安之后,可是好几天没联系了。

因为知道这时候的电话说话不方便,两人说话也很公事公办的味道。

宋东征道,“苏瑜同志,我们组建民兵团了,以后你来我们这边考察工作可以找民兵同志帮忙。”

苏瑜感谢道,“宋县长,你们的工作可真是太周到了。想必这件事情县里都很支持吧。”

“是呀,特别是我们林书记,大力支持。”

“你们林书记可真是一位敬业的同志。”

“那可不,虽然这几年金河县老百姓吃的不是很饱,我依然相信他是一位好同志。”

苏瑜差点笑出来。

她算是听出来了,东征同志这是不考虑和林书记站在同一条战线了,觉得他没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第185章 第185章

宋东征确实没打算和林书记打好关系,甚至连虚与委蛇都觉得没必要。

他一个新来的年轻人, 缺少了很多优势。如果再模棱两可的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态度, 就很容易让一些原本对林书记不满的人不敢站队了。

他很清楚, 再好的领导都有人不服气的, 更不用说是林书记这种人了。之前来金河县走访那么多吃,早就搞清楚了这边的一些情况了。别的人不说, 这个林书记就让人很不满。

下面公社敢夸大其词的报产量, 与这个林书记的作风就离不开。奖励虚报产量的人, 那些老老实实的报产量的反而还要受批评。

这简直就是瞎胡闹。

难怪在金河县做了五年都升不上去, 足见上面领导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之前安插进来的那些人, 他暂时不准备动用。毕竟对方也过来没多久,需要站稳脚跟。而且必要时刻当做杀手锏是最好的。

他准备在本地干部里面再培养一批自己的人。

首先就是秘书人选了。

没个秘书,做事不大方便。

不止宋东征惦记着找秘书, 这些县里的年轻人也惦记着做宋县长的秘书。

毕竟这可是一步登天的事儿了。

而且宋县长这么年轻,以后走的肯定远,跟着他身边前途远大。

县里托关系的托关系, 找人的找人。都找到了办公室吴主任这边来了。

吴主任头疼不已。正纠结着什么时候去催催宋县长找秘书呢。宋东征这边就通知他将县里所有符合条件的资料递给他。他准备选秘书 。吴主任二话不说,赶紧将这些档案资料给整理出来了, 然后将那些和他打过招呼的人的资料放在最上面。

拿到办公室之后, 宋秘书也没问他, 就自己翻看资料。

吴主任发现,这位宋秘书竟然是从最后面开始翻阅的……

他也不敢昧着良心说前面几位比较有能耐。这话他说不出口。毕竟以后宋县长是要在这边长待的, 人好不好, 他总会知道的。自己这会儿开个口, 以后发现说谎了,这就是糊弄人了。

这就是当过秘书的好处了,宋东征对于这些门门道道的知道的很清楚。一般而言,资料放在最后面的不说是最优秀的,但是绝对是最没背景的。

他就想找个没背景的。

要是找个有背景的,谁知道是不是给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了。

他宁愿能力差点儿,首先要没背景。其次重要都是人本分。可千万不能找个老石那样的人出来了。

仔细的看了看资料之后,他也没立刻做决定,“人才太多,我一时半会的还做不了决定,我慢慢看,回头选好了再和吴主任说。”

吴主任松了口气,“行,我等您通知。”

宋东征也没继续看资料了,刚刚看的那一遍,脑袋里基本上有了备选的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宋东征就和大部队一起去食堂吃饭。吃完饭之后,就在院子里遛弯消食,然后往政府大院大门那边去。

别看县政府名号大,守门的也就两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大爷。

年轻人是负责到处巡逻的,大爷是看守大门的。

罗大爷是退伍的军人。作为本地人,罗大爷当年退伍的时候能够分回来守大门,已经非常知足了。在县里定居之后,娶妻生子,日子过的也不错。只不过妻子身体不好,慢慢的负担也重。要不是儿子争气考到机关单位来了,这日子还要更难过呢。

中午这会儿罗大爷正在守门,他的儿子打了菜给他送过来。父子两人都是吃公粮的人,可是也没那么舍得。毕竟家里有人生病,还有两个上学的,工资不高,都要节省。

罗大爷将碗里的肉挑出来,再弄了一些好菜,放到了一个搪瓷碗里面,准备晚上带回去给家里的媳妇和闺女吃。

罗卫将碗里的肉都挑给了老父亲吃。

“爸,你多吃。”

“吃啥呀,我一个老头子,少吃一口没事儿。”

罗卫道,“妈身体不好,你要是再不好好养身体,我以后咋办?我年轻,身体经得住抗。”

罗大爷叹气道,“咱一起吃吧。哎,怪我没用,没能耐让你们过好日子。前几天咱们来的那个县长,那么年轻,听说是念过大学的。你说你要是念了大学,现在说不定也能有出息。”

“爸,说那些干啥,我现在挺好的,能进单位里,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咱知足了。”

罗大爷又叹了口气,心里也没办法了。

他一个守大门的,实在也是帮不了自己儿子啥了。

两人正吃着饭,就感觉到门口这边光线暗了暗,抬头一眼,竟然是个年轻同志,再一看,哟,是宋县长。

罗大爷赶紧站起来,“宋县长,是,是您呀,有啥安排吗?”

宋东征道,“刚吃完饭,消食呢。”

然后往门卫室里面走,又看到了罗卫了。

罗卫也站着,看到宋县长来了,有些惊讶,也有些紧张。

“这位同志也是我们单位的?”

罗大爷赶紧道,“是我儿子,在宣传部干活的。”

“哟,还是个笔杆子?”

“……”罗卫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可没那个机会拿笔杆子,他就是个打杂的,平时修修宣传栏,在墙壁上写标语的。

宋东征也没继续这个话题,问道,“我刚来这边,想找你们了解一下情况。县里的情况,你们清楚吗?”

罗大爷和罗卫都站直了一些,然后互相看了一眼,都没说话。

罗大爷笑着道,“您看我们这一个守大门的,知道的也就是平时来来往往的那些事儿。”

罗卫也沉默着没说话。

事儿当然都知道一些,但是不想随便说。尽管这个人是县长,但是他们也不准备做嘴碎的人。

似乎被他们的反应给激怒了,宋东征严肃道,“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这位年轻同志不是宣传部的吗,难不成你们是看不起我这个新来的年轻人,所以不想告诉我?”

罗卫顿时背后冒冷汗,紧张道,“宋县长,我们真的没啥隐瞒的。”

“这位同志,我身边还差个秘书。”宋秘书故意暗示道。

罗卫和罗大爷又愣了一下。罗大爷看着自己的儿子,愣了愣,还是没说话。

罗卫心里狂跳起来,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许,也许说一些啥子,能够让这位新来的县长满意……“对不起,县长,我真的不知道。我就是搞宣传的,您让我去墙上写标语,我肯定写的来。”

不能说,有些底线是不能碰触的。机遇固然重要,但是有些事儿太复杂了。他绝对不能被眼前这些利益诱惑。

宋秘书生气的站了起来。然后走了出去。

罗家父子两心口提了起来。咋办,好像得罪县长了。会不会连工作都没了?

“小卫,咋办?”罗大爷有些着急。

罗卫道,“没事,大不了就没了工作。咱在这里工作,要是成了嘴碎到处告状的人,以后谁都要瞧不起咱们。”

罗大爷点头。虽然有些人确实做事不是让他很满意,但是也不能拿这个去讨好人。

虽然嘴上这么说了,也这么自我安慰了。但是罗家父子一直很是心惊胆战,紧张不已。

生怕宋县长哪一天就给他们弄走了。要是失去工作,一家人就没饭吃了。

罗大爷这两天看到宋县长从大门口经过的时候,都恨不得喊住他说点儿好话。但是又觉得这种事儿做起来太没骨气了。

就这么战战兢兢的过了四天,宋东征就找吴主任这边,将罗卫的资料给了他,“就这个人了。”

吴主任看着宋东征拿出来的资料,摸了摸脑门。

这是他觉得最不可能的人。一没资历儿没学历,唯一的背景就是有个守大门的爹。

这可真是,宋县长这看人的标准倒是是哪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