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想着这些,再去瞧彦哥儿那双盛怒的双眼,她竟然眼眶不自觉地蕴满了泪水,倒引得彦哥儿一诧。锦瑟却忙闪了闪睫毛,这才笑着道:“你不喜欢姐姐没关系,姐姐喜欢你就可以了。”

言罢她禁不住抬手想去抚下彦哥儿的头,见他躲开,便只冲他皱皱鼻子扮了个鬼脸就转身去了。

锦瑟回到夕华院时,尤嬷嬷也听了小丫鬟的回话进了屋,见廖老太君正依在大引枕上半眯着眼睛转着手中佛珠双眉却紧锁着,她上前两手压上廖老太君的额角轻轻揉着,见廖老太君神情放松下来,这才笑着道:“老太君可是还在为大夫人忧心?”

廖老太君闻言一叹,道:“大媳妇这两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明明是个恭谦宽厚的性子,怎变的越发尖刻了。今日当众便敢苛待微微和茂哥儿,这往后…”廖老太君说着便又是一叹。

尤嬷嬷却是一笑,道:“老太君可是见表小姐哭的伤心,便心疼了?”

廖老太君听罢疼惜地道:“这两个孩子受苦颇多,又都是本性纯良的,微微原便顾念着她大舅母不愿过早进府,是我非要接了他们进来。他们本就对大舅母有愧,如今大儿媳这般…这两个孩子一准是要委屈着自己的,这倒还不如他们在姚家别院自由自在。”

廖老太君根本就没看出来方才锦瑟是故意在和海氏对着干呢,廖老太君只以为锦瑟是真被海氏弄地伤心难言了,愧疚难当了。对此尤嬷嬷并不意外,这人的心若然一偏,便好些事都看不分明了。廖老太君如今一门心思要补偿,要疼爱表小姐,又怎会疑心表小姐。

她想着便又笑了,道:“老太君便没瞧出来表小姐方才是故意大哭来挤兑大夫人吗?”

廖老太君闻言一诧,睁开眼睛,便见尤嬷嬷又笑着道:“方才老太君叫老奴去送表小姐,表小姐偏要自己回院,老奴自作主张叫莺儿跟了去,莺儿回话说表小姐是追大夫人去了呢,两人在院子中说了好一阵子话,莺儿是个机灵的,绕到墙后将那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尤嬷嬷将锦瑟的话学给廖老太君,廖老太君愣了下便就摇头也笑了起来,几分宠溺和感叹地道:“这个鬼丫头!”

尤嬷嬷便道:“这解铃还须系铃人,老奴看表小姐比大夫人处事都要老辣,表小姐是一准吃不了亏的,老太君便就放心吧。”

之后的数日锦瑟在廖家过的极为自在,每日和姐妹们一处作耍也相处的很融洽,二舅母和三舅母待她像儿时一般,每日到松鹤院中晨昏定省虽是免不了要见到海氏,可她倒也没若锦瑟进府时那般公然苛待锦瑟,只是态度显得冷漠罢了。

转眼便到了五日后,清晨前往松鹤院请安,锦瑟禀了老太君墨存楼鉴赏吴梅子真迹的事,廖书敏听闻锦瑟要去墨存楼鉴画,便也央老太君也允她出府,非要和锦瑟一道前去墨存楼。廖书晴和廖书香因皆非擅丹青之人,料想墨存楼今日定然聚满了爱画之人,她们倒没去的兴致,便留在松鹤院中陪伴老太君。

两个姑娘出门廖老太君哪里放心的下,她令二夫人带着锦瑟二人,又嘱咐了二夫人一阵,这才放了她们出府。锦瑟一行到达墨存楼时,那里果真已非常热闹,门前停满了各府马车,楼中也喧嚣鼎沸,挤了不少穿戴华贵之人。

锦瑟见其中不乏各府夫人和贵女,她不觉挑眉,道:“爱画之人可真不少啊,也不知西柳先生有没有陪夫人来凑热闹…”

她后句话说的含糊不清,廖二夫人和廖书敏并未听清,廖书敏闻言便道:“这可是吴梅子的墨宝,便是不爱那画,买回去当个传家宝,或是送人,都是有可能的,这些人哪里皆是爱画之人!”

锦瑟闻言面上赧然,她虽也爱画,可这回却也是打算拿那副吴梅子的话换人情的呢。

锦瑟随着二夫人下了马车,三人刚进墨存楼便见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男子大声道:“吴梅子的真迹将在二楼展于众人,请大家随小人前往二楼观画。”

众人依序上了二楼,锦瑟却见二楼已被收拾成一个空旷的大厅,靠窗的地上摆放了一张红木大案,上头铺着黑绒布,想来便是一会子展画之处。而大厅中摆着二十来张红木桌,每桌围放有八张椅子,桌上还放着茶具和几样简单的果子和糕点,布置的倒似茶楼戏院。

锦瑟几人上来的晚,前头的位置早已坐满了人,便连后头的也被抢了个七七八八,只剩零星的几个位置。今日来观画之人尽皆富贵,打眼一望锦绣绫罗,珠环宝钗,明晃晃直眩人眼。

锦瑟蹙眉,廖书敏惦着脚尖也没寻到可以坐的地方,几人这一踌躇,那将才还能瞧见的两个零星位置便也坐上了人。

却在此时一个穿姜黄比甲,草绿裙子做丫鬟打扮的圆脸姑娘笑着过来,冲二夫人福了福身,道:“奴婢是萧府的丫鬟紫熏,我们三姑娘那边还有两个空位,见夫人和两位小姐晚来便叫奴婢过来问问,若是夫人和两位小姐不介意的话,不若到那边去挤一挤。”

锦瑟闻言顺着那丫鬟所指望去,正见最前头一排有位穿豆青色绣缠枝莲纹右衽小袄,绿绫绣梅竹纹多幅罗纱裙,系淡紫色海棠花开主腰的妙龄小姐站起身来,冲这边含笑的福了福身。

锦瑟见廖二夫人含笑点头,便知那位定就是萧府三姑娘了,她正想是哪个萧府,却见萧三姑娘身旁站起一人来,穿着青竹色领口绣海水瑞兽纹的儒袍,头簪白玉簪,一身温雅,举止缓如舒云,正是萧蕴。见他也往这边瞧来,和廖二夫人打过招呼目光便滑了过来,隔着人群锦瑟也能感受到那恍如实质却又柔和如水的目光,她忙含笑微微颔首,廖二夫人已笑着道。

“既只有两个位置,微微便和敏丫过去吧,舅母历来不爱这字啊画的,留在这里也是半个瞎子,什么都瞧不懂。舅母便去街对面的绣楼瞧瞧,一会子这边散了再来接你们便是。”

锦瑟闻言笑着应了,见此处拥挤便叫白芷和白鹤也跟着廖二夫人去了。待送走廖二夫人,她和廖书敏才到了前头。望去,桌边儿果便只剩下两张椅子,而在座之人倒有好几个是识得的。

除了萧蕴和萧三姑娘,柔雅郡主和赵海云也在座,柔雅郡主一边坐着个少年郎,瞧着十七八模样,五官和柔雅郡主有五分肖似,锦瑟猜想定是其兄长,江淮王的嫡次子。而她另一边却坐着个古稀之龄的老夫人,老夫人极为消瘦,面色也不好,气态却不凡,眉眼间有股智者的睿气,这老夫人坐在几个少年少女中显得尤为奇怪。

锦瑟心一跳,又瞧了眼几人的座次,见柔雅郡主紧紧挨着那老夫人,正神情恭敬地为那老夫人添茶,而赵海云却神情不愉地坐在一边忿忿然又几分不屑地瞥着柔雅郡主,锦瑟已然明白了那老夫人的身份。她定然便是西柳先生柳克庸的夫人,柳老太君云氏。

柳老太君乃萧蕴的师母,她今日来观画,由萧蕴陪着自是应当,至于赵海云和柔雅郡主会坐在此席,自都是冲柳老太君来的。

丽妃想请西柳先生指点大皇子,赵海云是大皇子的表妹,她这两天连番造访柳府,想探望柳老夫人的病,可皆被挡在门外,此事锦瑟早有耳闻。今日赵海云会来抢画并不奇怪,而柔雅郡主讨好巴结,只怕是为了其兄长,也就是她身边坐着的少年闫峰。

这闫峰听说也是聪敏好学的,去年的乡试他仅屈于谢少文之下中举,这在公侯之家已是难得的。既然自己有意叫文青拜在西柳先生门下,江淮王妃有同样想法便也不足为奇,何况江淮王府还有个非其所出的嫡长子严峻。江淮王妃望子成龙之心,只怕会更甚。

锦瑟正想着便闻柔雅郡主道:“没想到姚姑娘对这副吴梅子的古画也有兴趣呢。”

柔雅郡主言罢,那赵海云便接口道:“郡主真是大惊小怪,姚姑娘可是京城人尽皆知的才女,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对画自也是颇有研究的。对了,连先帝爷都曾夸赞姚姑娘,说她是难得的才女呢,不过话说回来,姚姑娘将先帝的诗词倒背如流,能得先帝称赞也不足为怪。”

赵海云因丽妃和黄家一事已然和锦瑟结仇,她语出讥讽,瞧向锦瑟的目光也有几分不屑和愤恨。

锦瑟闻言淡然而笑,道:“赵姑娘说笑了。”她见廖书敏欲言,尚轻轻扯了她一下。

赵海云见锦瑟根本不接腔,分明没将她瞧在眼中,又见她面上笑容温婉,倒显得自己尖酸起来,她目光越发锐利,可却冷着脸未再多言。

那边柔雅郡主眸中闪过笑意,而萧三姑娘坐在柳老太君另一边,见气氛僵住便笑着起身,过来拉了廖书敏的手,道:“昨儿我便想着廖姐姐一手丹青在京中闺秀中是极出挑的,姐姐爱画今日一准会来,可不便叫我猜对了嘛。这位就是姚妹妹吗,以后大家又能多个玩伴了。”

萧三姑娘名唤玉婷乃萧蕴二叔嫡出,当日锦瑟在宫宴上依稀见过她,只是没有说话罢了。她长的极清秀,声音甜美,梳着堕马髻,只斜斜簪着一枚金镶玉蜻蜓簪,映着粉扑扑的脸蛋,和一双弯月眸越发显得灵秀清雅。

锦瑟闻言见她笑望着自己,忙回以一笑,道:“萧姐姐。”

萧玉婷给锦瑟二人介绍了那老夫人,只称是柳老太君,却未道明其身份,锦瑟二人见了礼,这才落座。

今日来了这么多人,那画锦瑟想多半她是买不走的,只是能结识柳老太君也算是没有白来。她正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柳老太君,那边萧蕴和几个公子说了会话已归了坐。

这前排的位置是极好的,哪里会一直空着?早先在江州时文青便曾向萧蕴表露过他对西柳先生的敬仰和儒慕,锦瑟想这桌能有两个空位,多半是萧蕴猜到她今日会为文青而来,特意留给她和文青的。

她免不了探究地望向萧蕴,萧蕴却也恰好抬眸,迎上锦瑟的目光,他扬唇轻轻的对她笑起来,俊美无双的眼中掠过风华无限。

却在此时台上响起了一个清越的男声,“可以将画抬上来了。”

锦瑟瞧去,只见那说话之人穿着一件白底起草绿团纹的袍子,束着玉带,头戴白玉冠,温文尔雅,眉眼清秀,却正是当日她在墨存阁外碰上的那书生。锦瑟一诧,就听身旁的廖书敏道:“这是墨存阁的东家白公子,听说他是庶吉士出身,只是性子却极古怪,竟不入仕,反在这京城开了这家字画铺,做起买卖来。不过听闻他祖上便是商人,这白公子听闻常年在外走动,收购字画等物,故而墨存阁常有孤本真迹问世。”

锦瑟闻言挑眉,却见那边两个活计抬着一块红木板上来,将那木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之前摆好的红木长条案上,锦瑟望去那木板上正躺着一副画卷,只是说那是画卷倒不若说是出土的古董文物来的妥当。那画不成型,倒似和泥土混在一起的烂纸。

她蹙起眉来,而那白公子已冲众人作了一揖,却道:“这便是小店得来的吴梅子的真迹疏梅图,可因此画年代久远,潮湿严重,故而纸质早已酥朽,又是在下无意中寻得刚出土之物,故而因恐处理不当损伤画卷,便未做修复…”

众人闻言不待白公子说完已然惊诧而愤怒地嚷嚷了起来,许多人一瞧那画便觉受骗,这画残损不堪在众人看来根本就无法修补了,只觉是受了墨存阁的骗。

“这么一堆烂泥,算什么画啊!”

“画年代久远,有受损之处也是在所难免,若然真喜欢,买回去请人修复并不碍其价值,可这副画已这般残损,店家还拿出来售卖却是过矣。”

“这画已完了,再珍贵的画埋在泥土中也没了任何观赏性,哎,走吧走吧…”

众人说着,那白公子也不气恼,待大家渐渐停了谩骂才道:“在下也知此画受损严重,故而画不是对外售卖的,而是想邀爱画之人前来集思广益,看能否有法子来修补此画。不瞒大家,在下前两日曾寻到金巧手,可他也拒绝修补此画。这画着实难得,当真是吴梅子前辈仅存于世的几幅墨宝之一,在下不忍其就此消失,今日请大家来,也是想告诉大家,我墨存楼有这么一副残损的吴梅子真迹,倘使有人能修复此画,小店将分文不取,无偿将此画赠给修画之人。”

这用银子买画和无偿得之岂能一样,将才还嚷嚷的众人不少已跃跃欲试,好些人已自动走上前去细细观画,可那画显然残损的太过严重,许多人看过都摇头叹息,没两盏茶功夫亭中的人已走了多半,剩下的多是留着看热闹的闲人,真正为画留下的却寥寥无几。

锦瑟这桌倒坐的满满,未有一人离开,将才前头拥挤,柳老太君便也未曾起身过去凑热闹,如今见画案边没剩几人,她才在萧玉婷的搀扶下起了身往前头细观那画。

她一起身,赵海云便也忙站起来欲往前凑,可柔雅郡主却已先一步凑在了柳老太君另一侧,将赵海云挤了开去。

锦瑟见此,微微一笑,倒听廖书敏道:“那金巧手是补画装裱的大师,好些破损严重字画皆得他妙手方能再现原本光彩,连他都拒绝为这画修复,看来这画是真没救了。到底是吴梅子真迹,我们也瞧瞧去。”

她说着便拉起了锦瑟,锦瑟本便是要去看画的,被廖书敏拖起来便笑着点了头,两人凑到近前,锦瑟细细瞧了那画,眉头便紧紧蹙起,却见那画泥和纸粘在一起,一般修复画皆用清水冲洗来剥离画表层的异物,可这画便是再怎么冲洗都是无法将泥土和画剥离开的,只会将本就残损不堪的画弄的更加不堪。

可瞧那画,两处较为清晰之处,梅花栩栩如生,运笔简洁有力,却当真是吴梅子的真迹。吴梅子已风景画为妙,然他却甚少画梅,这画若然能够修复倒真是画中珍宝…

锦瑟这般想着,瞧向那画的目光便更加专注仔细,而不远处,柳老太君也在细细地观画,柔雅郡主见她目光专注神情痛心又惋惜,再观如今围着条案的几人皆是同等神情,而其中还有翰林院掌院学士汪大人和内阁学士冯大人的夫人一品诰命冯老太君。

她又瞧了眼欲凑上前的赵海云当即眸光便闪了下,露出一丝笑意来。她作势瞧画瞧的认真无暇顾及柳老太君,余光果便见赵海云目光一亮要将她挤开往柳老太君身边凑,柔雅郡主也不阻拦,只是在赵海云靠近她时身子一歪便不稳地往一旁踉跄了两步,她这两步错开身影,再倒去时就正好撞在了锦瑟的背上,将正专注看画的锦瑟撞她猛然往前扑倒。

柔雅郡主这一下用力不轻,锦瑟本便一门心思都在那画上,根本没有防心,她被柔雅郡主猛然一撞,身子往条案上扑去,她本能张开手欲去支撑身体,可眼前还是那副残损的画卷,这若是她撞上,那画且不说能不能修复,当场便要被她给毁掉。

锦瑟一个激灵,惊呼一声,用尽全部力气猛然扭了下腰,生生将欲往前扑倒的身体扭转,登时整个人便如被狂风席卷的蝶,轻盈的身体折出不可思议的角度,飞扬而起接着又重重跌下,跌在地上,直疼的她冷汗当场就冒了出来。

而她尚未回过劲儿来,就闻柔雅郡主惊呼了一声,接着她脚步踉跄着竟一脚踩在锦瑟的手上,然后才重心不稳地跌倒在了锦瑟的身旁。

这边动静极大,待众人闻声往来时便见锦瑟和柔雅郡主一同倒在地上,却没有人瞧见发生了什么。锦瑟疼的微微咬了下牙,她盯向柔雅郡主并未放过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讥笑和冷意,还有她嘴边不及收回的得意和快意。

见柳老太君几人一同瞧来,锦瑟一瞬间便明白了柔雅郡主的用意,她是想害自己摔在画案上好当场毁那画。

那样众人只会惋惜吴梅子的画被她姚锦瑟给毁了,才不会想那画能不能修复,更会因这画的过早被毁而觉着它定然是能够被修复的。背上损毁吴梅子真迹的骂名,她姚锦瑟还能有什么好名声,不知的人说起只会觉着她举止粗野,再来一个文雅有才情的女子也是万不会做出此等莽撞毁画之事的。

更有,现下这条案边留下的皆是真正爱画之人,当场瞧见她姚锦瑟毁了那画,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对她都不会有好感,那柳老太君当下便会厌恶于她。

锦瑟明白了这个,对柔雅郡主当真是恼恨不已,她不曾招惹于她,她竟如此歹毒的要害她,这岂能不叫人又恨又愤!

“微微!”耳边传来廖书敏惊诧而担忧的声音,锦瑟抬了下身子却觉腰上一阵抽疼,她蹙了下眉却一脸惊慌地道:“快,看看那画没被我碰到吧?!”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倒还想着画!你怎样?有没哪里伤到?好端端的怎就摔倒了!?”廖书敏说着忙跪在地上将锦瑟扶坐起来,而那边柔雅郡主已被扶了起来,锦瑟尚未答话,她便紧张的道。

“姚姑娘你没事吧,都怨我,自己没站稳不说竟还撞到了姚姑娘你。”她说着忿忿地盯了眼赵海云,道,“赵妹妹若有什么不懂要请教柳老太君,和姐姐说了,姐姐自会给妹妹让道,妹妹何故硬挤,还害的姚姑娘跌倒险些还毁了画。”

锦瑟听柔雅郡主撇了干净,见害她不成便又将错处往赵海云身上推,一石二鸟好不奸猾,她被廖书敏扶起来,却痛呼着令众人瞧见了她被踩的紫青的手背。

那赵海云也不是蠢的,本无言以对,听到锦瑟这一声痛呼,又瞧见她那伤痕累累的手,当即便诧着道:“柔雅郡主这话何意,方才明明是你自己个儿让开了,我才过来的,何曾挤过你。哎呀,姚姑娘的手怎被踩成这样,这倒似被人踩上还狠狠地揉了两脚一般,这若再用些力气,姚姑娘的手岂不就残了?姚姑娘你快活动下手指,看还能不能动…”

“赵妹妹此话何意?难道是说我故意踩的姚姑娘?我和姚姑娘不过见过两面,为何要对她这般…”柔雅郡主被拆穿,当即便红了眼眶,好不委屈。

她那话分明是说她和锦瑟无冤无仇,而赵海云却有害锦瑟的原因。赵海云气得面色涨红,锦瑟眼见两个贵女当众闹起来,又观柳老太君和在场的几位夫人无不蹙眉,这才道:“是我先跌倒的,被踩到也是难免,大家看画都那么认真忘我,出意外也不奇怪,两位姐姐当以和为贵,莫争吵了,好在没有累及这画。”

她这话说的极为巧妙,是柔雅郡主先站立不稳,可柔雅郡主却比她晚摔倒,大家既都在认真而安静的看画,又怎会发生意外?柔雅郡主和赵海云不过刚语气不和,她便劝两人不要再争吵了,还说好在没累及了画。

她话一出口,众人便明了将才是怎么一回事了。而且将才锦瑟惊呼一声,众人看过来时正见她猛然扭转身子,便是摔倒也不肯跌在书案上毁了画,相比之下,先害人后争吵不休的柔雅郡主和赵海云就显得更加难堪了。

锦瑟言罢,柔雅郡主和赵海云面色便都不好看了,可偏她什么都没说,也无从反驳。两人哑口无言,而柳老太君却难得地冲锦瑟笑道:“你很喜欢吴梅子的画吗?过来于老婆子一起赏画吧。”

锦瑟目的达到,见柳老太君主动问话忙福了福身,上前两步到了老太君身边,一起赏起画来。柔雅郡主和赵海云献了半天殷勤都未能叫柳老太君和她们主动说上一句话,如今见锦瑟得了柳老太君的高看,登时便别提多难受了郁结了。

而那边柳老太君瞧着那画,却道:“吴梅子的画风古朴大气,便是这梅也是疏落地开上几朵,他的画不明艳,难得你小小年纪竟也喜欢。”

锦瑟闻言一笑,道:“运笔简洁有力是吴梅子老前辈的惯常画风,这画的寿山石用浓淡水墨晕染而成,又用了披麻解索皴,刚劲中不失端凝,与几朵枯梅风骨相应。这梅花枝干乃钟鼎画法,苍劲浅条双勾,格调高古,独树一帜。小女瞧着这画太过苍凉孤寂,并不能全然领悟其中意境,只是瞧个热闹,学学其画法罢了。”

柳老太君却道:“能瞧出这些已是不错,这画当是吴梅子丧妻之时所画,意境悲凉了些却也是难得的好画,只是可惜了…可惜了…这等好画毁成这般怕是难以修复了。”

锦瑟早便在等柳老太君这话,闻言她蹙眉,却道:“小女略懂些修补装裱之法,这画用寻常的清水法冲是不能的,可若然用细绢裹住,再放在蒸架上进行熏蒸,然后用温热的药水浸泡,说不得能将上面厚泥剥离。”

柳老太君一诧,瞧向锦瑟,见她小脸之上满是认真之色,全然不像是夸夸其谈,她当即便更觉惊异,尚未回答,倒是一旁的墨存阁主人无意间听到了锦瑟的话,插话道:“姑娘此言当真?!”

他这一声着实不小,倒惊地众人尽数瞧了过来,锦瑟抬眸瞧去,那白公子自知失礼,忙作了一揖才道:“在下一时激动,搅扰了老夫人和姑娘还请见谅。只是,不知姑娘所说的药水是什么?”

锦瑟闻言笑着福了福身,这才道:“不怕公子笑话,小女也喜收藏古籍古画,那药水乃是我自行琢磨配出的。”

锦瑟言罢当即便有人嗤之以鼻,装裱乃是技术性极强的活,门道也多,很多技法老师傅们都密不外传,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一道道工序是极繁杂的,只冲洗便有三年不出师一说,瞧锦瑟小小年纪,众人如何能信她的话。一听她说那药水是她自己琢磨的,当即便觉这小丫头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那白公子听锦瑟方才说话倒似极懂行一般,如今再闻她的话,面色一黯,显然也是不信她的。柔雅郡主好容易等到了机会,当即便惊道:“姚姑娘真是厉害,竟还懂得装裱古画?!连金巧手都说这画没法补救,姚姑娘却有法子呢,方才东家还说这画谁能补救便无偿赠送,我是真喜欢可却没那能耐,想来这画是要落到姚姑娘手中了。”

锦瑟闻言也不气恼,只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柔雅郡主,柔雅郡主却觉她那一眼目光极清冷讥诮,她双拳握起,锦瑟却已移开了目光。倒是萧蕴突然插话道:“不知早先姚姑娘送于外公的那幅刘志明的寒山赋可是姑娘自己装裱的?”

方才锦瑟和柔雅郡主几人在这边看画,因全是姑娘和夫人们,萧蕴不好过来,他和那闫峰站在另一边观画,锦瑟惊呼时他只能眼睁睁瞧着她跌在地上,如今听柔雅郡主讥讽锦瑟,他少不得开口相帮。

萧蕴所说的寒山赋正是当日在灵音寺锦瑟托杨松之赶去交给他的那份给汝南王拜寿的贺礼,锦瑟闻言笑着点头,萧蕴便冲那白公子道:“季悦兄,此画除姚姑娘,只怕世上再无人能补。”

萧蕴言罢众人皆惊,只因众人皆是认得萧蕴的,他可不是信口开河之辈,他既这般说了,那定然便有缘由。见大家都盯过来,锦瑟却只笑意盈盈的站着,宠辱不惊。

而柔雅郡主听了萧蕴的话,再瞧锦瑟,一双眼睛就险些冒出火光来。如今姚锦瑟已出尽了风头,若然再叫她修好了那画,岂不是更要风光百倍!表哥他原就被这张狐媚的脸蛋眯了心,姚锦瑟再博学多才,美名远扬,表哥岂不更鬼迷心窍!

此刻却无人会注意柔雅郡主是何种神情,众人皆在惊诧于萧蕴的话,那白公子和萧蕴分明是极熟的,闻言已惊喜地道:“伯约此言当真?姚姑娘若真能复原此画,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萧蕴却笑着又问锦瑟,道:“若我没猜错,姚姑娘的一手装帧技法当真师出刺缘大师吧?”

这刺缘大师乃出家之人,本是京郊法源寺的主持,更是大锦的书法名家,已圆寂数年。他不仅是得道高僧,书法出众,更为能耐的是有一手装帧技法,那金巧手却是在刺缘大师过世之后才名声鹊起的。听闻萧蕴的话,众人已然相信锦瑟方才所说皆非大话了。

刺缘大师本便不是手艺人,故而也无需将装裱技法传授于人,众人还为此惋惜过,如今竟闻锦瑟师从刺缘大师怎能不诧。

锦瑟见大家奇怪,便只笑着道:“不过是有些机缘得大师点拨过,这画…不知白公子可能允小女一试?”

而此刻的京郊,赵尚书正站在十里亭中往远处观望。他最近因丽妃和黄知一案早已焦头烂额,谁知今日一早便被皇帝召进宫,说是北燕的武英王过了北燕万寿节又被北燕使臣送了回来,皇帝令他这个礼部尚书赶紧准备仪仗前来接人。

天知道这个北燕的武英王有多么难伺候,稍有一点不合心意他便大发脾气,根本是个粗野无状,不知礼数的野蛮人,更重要的是这位爷压根就没将大锦的官员看在眼中,他堂堂的尚书他是半点颜面都不给,任意驱使。

只是这位王爷每次从北燕归来,都是一路地游山玩水,一路好不挑剔地被大锦官员接待着而来,今次怎变了性子,不声不响地就到了凤京。北燕万寿节不过才过去十二日,这位王爷已到了凤京,这分明是日夜赶路啊,也不知凤京有什么好留恋的,竟叫这位武英王如此火急火燎的大过年的奔了回来。

赵尚书这边想着,礼部右侍郎刘大人已快步进来,道:“大人,武英王一行到了。”

赵尚书闻言往远处瞧,果见官道上隐约出现了车驾人马,他拂了拂袍子下了台阶,翻身上马带着人迎了下,北燕浩浩荡荡的队伍锦幡飞扬着已到了近前。

前头清一色的玄甲骑兵豁然让开道来,自中队驶出一辆四匹汗血宝马拉车的大辇来,车顶悬盖、车后扬幡,红木车架上雕刻着精美的仙人、神兽、见那辇停下来,赵尚书忙打马往前又迎了两步。

而马车车门被推开,就见北燕的武英王已从里头跳了下来,他一面深呼吸着,一面蹙着眉,无比厌弃地发着牢骚,道:“可算到了,本王的腰板都被颠断了!”

言罢他活动了下手臂,一扭脸便似刚瞧见赵尚书一般,竟是一笑,这一笑好不亲热灿烂,使得他那俊美的五官都飞扬起来,直瞧的赵尚书一愣。

他还没回过劲儿来,接着就闻完颜宗泽道:“哎呀,本王也算半个凤京人儿了,哪里还用得着赵尚书您亲自相迎,尚书大人辛苦了啊!”

他说着竟然笑意盎然地往打马迎上的赵尚书跟前儿走,赵尚书何曾见过这位北燕王爷如此平易近人,当即就又是一愣,他正想着这位王爷不会又在动什么歪心思,完颜宗泽已到了近前。

赵尚书这一愣竟就忘了下马,岂料他这边反应过来准备下马,他那身下马儿便不知怎地突然嘶鸣一声,竟是在此刻不知怎的受了惊!

马儿高高地扬起前蹄登时就往完颜宗泽的心口上踢去!

赵尚书大惊失色,可一时根本就控制不住那惊马,只能瞪大了眼睛眼瞧着马踢在完颜宗泽的胸膛上,将他整个人都给踢飞了出去,跌在地上当场就吐出一口鲜血来。

大锦这边迎接的官员和人马皆惊,都被这突然的一幕给震的愣住了,而那边北燕的兵勇们当即便亮了剑,只闻不知哪里传来一声怒喝。

“王爷!有刺客!拿下刺客,替王爷报仇!”

赵尚书根本就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人已经被北燕的几个骑兵给粗野地拉下了马背,他官帽滚下来盖住了脸,刚抬手将帽子扶稳,便只觉眼前刀影一闪。

扑哧一声,他的胸膛上已被刺了一剑,他还来不及惨叫,眼前一黑,碗大的拳头已砸在了脸上,身上的其它地方也同时传来疼痛,那帽子再次滚落瞬间就被踩成了一团烂纱布。

此刻赵尚书已顾不得他的乌纱帽了,哀呼着他只知道一点,他堂堂的一品尚书竟然就这么被当众群殴了!

一百章

京郊,北燕的侍卫们很快便将完颜宗泽抬上了马车,他一上马车哪里还有半点受伤的模样,自行将弄污的外衫一脱随手一扔便往软榻上一趟,两脚蹬了两下踢掉鹿皮靴便翘着腿晃荡着悠哉悠哉地听起外头的惨叫声来。

阳光自车窗垂下的墨蓝绒织锦车幔透光微弱的光线来,照在他身上那件金丝软甲上反射出金灿灿的明光来,将他俊美的面容映的愈发卓尔不凡,也将那唇角一丝斜飞而起的笑纹照的清晰可辨。

方才赵尚书那马儿前蹄尚未触到他,他便就势飞了出去,那马儿双蹄也就蹭了他一下罢了,又有金甲护身,自然是伤不到他的。他倒在地上,半侧着身子将早便藏好的血袋戳破,这才装作吐血模样抬起头来急喘,众人见他被踢飞出去,地上一摊血,而他唇边又挂着血迹,自然便觉是他受了重伤吐出血来,不疑有他。

便是赵尚书,相信意外之下,也不曾将一切看的清楚。完颜宗泽想着挑起俊俏的眉来,接着影七递来的温热帕子擦掉唇边血迹,外头赵尚书的惨叫声入耳已觉聒噪,他翻了个身自桌上随手捻了一块梅花糕丢进嘴中。入口酥软清甜,有股幽幽的梅花香萦绕在身,他舒服地哼哼两声,半眯着眼只觉又瞧见了那日锦瑟在梅花树下嫣然而笑的情景。

同在车中的影七一瞧完颜宗泽那神情便知这位主子在想什么,他就不明白了,那姚家姑娘就算长的好看点,可也算不得就是独一无二了,王爷又不是没见过那国色天香的女人,更何况那姚姑娘年纪还小,分明还是个半大的小姑娘,到底她给王爷下了什么迷魂药,竟就叫他们英明睿智,不近女色的王爷这般神魂颠倒起来。

本想着这次回去能呆到上元节后,谁曾想万寿节刚过,王爷便以不放心大锦诸事为由辞了皇上,这一路更是星夜驰骋,前两日刚接到消息说丽妃在宫中意图谋害姚姑娘,今日王爷还没进城便先殴打了丽妃生父赵尚书,叫他看,王爷是真有些鬼迷心窍了。

影七无声叹息,完颜宗泽却似会读心术般猛然睁开半眯地眼睛盯了过来,那目光好不锐利,吓得影七一哆嗦忙低了头,完颜宗泽的眸光却又忽闪一下转为戏谑,道:“情之一字,百般滋味,若然一生不知,才当真是可悲可叹…”

他言罢尤且可怜地斜睨着影七叹息一声,这才摇着头转开了视线。影七瞧着完颜宗泽那样,再闻他的话嘴角抽了抽,只道他们王爷中毒太深,真完了。

又见完颜宗泽神情恍惚,唇角含笑地抬手轻抚着黄花梨方桌上摆着的那瓶白梅插花,影七更是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扭开了头。

此刻外头大锦的官员和兵勇们已反映了过来,礼部右侍郎往冲上来劝着,完颜宗泽本便是只针对赵尚书一人,见大锦那边兵勇冲过来,围着赵尚书的北燕兵勇也就势收了手,他们退开,那礼部右侍郎忙上前扑进去,一瞧之下双腿一软,只见这么一会子功夫,好端端的尚书大人已被打的不成样子,头发散乱,浑身泥土,鼻青脸肿,宛若一头半死的猪般躺在地上喘粗气儿。

礼部右侍郎刘大人瞧着这样的赵尚书整个人都呆了,脑子一片空白,赵尚书又是大皇子的外祖父,又是他的上峰,如今他人还好好的上峰却被打成这样,这回去皇上未必放过他,大皇子更不会放过他。那边北燕王爷还不知怎么样了,若然有个三长两短,他一家子都不要活了。

刘大人六神无主,北燕人却步步紧逼,吵闹着他们武英王受了重伤要刘大人给个交代,刘大人头大地陪着小意,安抚着愤怒的北燕人,好容易答应将此事马上报告皇帝,派最好的太医给武英王诊治,并再三申明只是一场意外,一定将事情真相查明给武英王一个交代,北燕人这才算稍稍安宁下来,答应先进城让他们重伤的王爷能早点得到医治。

刘大人抹了一把汗,忙令人回去通报皇帝,又着人将已不省人事的赵大人抬回去,一行人才往京城的凤仪门而去。

车辇刚入城,便有一名早得了令的侍卫进了马车,禀道:“回王爷的话,属下已打听清楚,姚姑娘如今正在城南千缨街的萧府。”

完颜宗泽正为很快便能见到心上人而愉悦,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道:“萧府?她去萧府做什么?”

那人忙回道:“姚姑娘要修复吴梅子的一副残损古画,因无完全把握,便想先寻一副破损程度相当的画练手,萧家三公子手头刚好有一副那样的画便邀了姚姑娘到萧府看画。”

完颜宗泽闻言登时面色就有些发黑,当真比变脸还快,一旁影七抱着剑极没衷心地又幸灾乐祸地挑了挑眉,听到一声冷哼这才低眉敛目地站好,垂眸间偷瞄了眼完颜宗泽的神情,心中却为那姚家姑娘捏了把汗。

锦瑟这会子确实在萧府,只不过和她同往的还有廖书敏,另有萧三姑娘作陪,这会子几人正一同瞧着一副残损的隶书出神,那副字果真上头也粘了许多泥土,纸张破损严重,和在墨存楼瞧见的那副吴梅子的画情形一般。

锦瑟瞧了瞧,便笑着道:“萧公子这副字乃前朝书法大家陈知鹤的真迹,也是难得的字中珍宝,用这副字练手岂不是多此一举了。”

萧蕴闻言一笑,一旁的萧玉婷已笑着道:“陈知鹤的字三哥哥还珍藏了两副呢,这副便是姚妹妹弄坏了也不打紧,反正这字放着也只能越发腐坏。何况姚妹妹一准能将它补救好,这样三哥哥便平白得了一张好字,还能得姚妹妹的人情。姚妹妹自管拿去试手,也不必心怀感激,三哥哥才不会做赔本生意呢。”

她言罢,却又冲萧蕴道:“三哥哥,我说的对不对?这字反正三哥哥已有两幅了,这副不若修复好便送了妹妹吧?”

萧蕴听罢摇头一笑,瞧着萧玉婷,道:“挤兑三哥还来讨三哥的好东西,妹妹也说了,三哥是从不做那赔本生意的,为着妹妹的话,这幅字便是三哥有心也是万不能给了妹妹的。”

“哎呀,妹妹这般说也是为了让姚妹妹给三哥哥补画嘛,外头谁人不知三哥哥君子如玉,气量最大,想来姚妹妹也有耳闻,哪能就因我的两句话就真误会三哥哥了…”萧玉婷闻言瞪了瞪眼睛,忙是一阵的讨好,复又瞧着锦瑟眨巴眼睛。

锦瑟和廖书敏被她逗得掩嘴失笑,见萧蕴瞧来,清俊的眉目间沾染着轻快的笑意,锦瑟才笑着道:“既然萧公子和萧姐姐都信我,我便勉力一试,一定将这字修复完好。”

几人又坐了会子,锦瑟便和廖书敏起身告辞,萧蕴和萧玉婷送两人出院,锦瑟特意放缓两步,又谢过了萧蕴才道:“今日在墨存楼上我见柳老太君腿脚似有不便,且身体消瘦又盗汗多饮…”

萧蕴闻言不待锦瑟说下去便道:“姚姑娘猜的没错,师母她确实患的是消渴症。”

锦瑟见萧蕴清俊的面容上似笼了一层阴云,又听他的话,心中也微微一紧,那消渴症可是不治之症…

在墨存楼上时,锦瑟便发觉那柳老太君的不妥不处,她有些瘦的过分,而且那楼中虽生了火盆,却不至于叫人一直冒汗,柳老太君额头上的汗水却一直未消,并且她就那么一阵功夫便饮了小半壶的茶。锦瑟是见过得消渴症的病人的,故而当时便有此猜测,如今听闻萧蕴的话便也蹙眉暗叹一声。

两人沉默了片刻,锦瑟才道:“我听说这个消渴症,患病病人年龄越长,病情发展的便会越缓慢。柳老太君如今精神尚好,应病情还不严重,京中良医多,太医院人才济济,一定能控制住病情的,你也莫太过忧心。”

萧蕴见锦瑟目光盈盈,唇角含笑地瞧过来,便也微微一笑,锦瑟心知萧蕴将才不过是一时感情流露,他也非那需安慰之人,便又问起柳老太君如今吃什么药,可有成效。

却闻萧蕴道:“不过是用些木瓜、乌梅、人参、茯苓这些生津的药物,药效却不好,非但越喝越渴,不见好转,如今还并发了坏疽症。”

他言罢顿了顿这才又笑道:“其实师母是极爱热闹的,也最是慈爱,平日极喜和小辈们亲近。除了爱画,更爱养花草鸟雀,如今患了此病倒镇日躺在床上,心情愈发沉郁了。我瞧师母和姚姑娘是极投缘的,姑娘若得闲暇可否到柳府多陪陪师母,心情畅快对病人养病也是极为重要的。”

锦瑟闻言冲萧蕴感激的一笑,见已到了萧二夫人所住的院子,便不再多言。因萧府的老太君和江安县主并萧府其她几位姑娘都出城往念慈庵烧香去了,故而锦瑟和廖书敏便只辞了萧家的二夫人就和廖书敏坐上马车回到了廖府。

她是当日旁晚才从文青处听说完颜宗泽回到凤京之事的,听闻赵尚书被群殴抬回府中已晕厥不醒,少说要在家休养大半年才能下床,锦瑟心一跳,张大了嘴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待文青离去,她兀自呆坐了半响这才进了内室,她自红木雕花草鱼虫的衣柜中取出一个小盒子来,将之打开里头躺着的正是完颜宗泽送的那几样东西。除了那虎魄坠子和碧玺珠子,他随后几日又送两样物件,全被她收进了这盒子放得远远的。

自她进廖府倒未曾再被人闯了闺房,她原先以为完颜宗泽到底是少年心性,兴致过了,已忘了这回事,却没想着他竟…

想到文青说完颜宗泽被惊马所踢,当场吐出一口血来,经大锦太医诊病说是伤及了心脉要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方可安好的话来,锦瑟便微微蹙起眉来,虽知完颜宗泽八成是没有受伤,可想着这话乃大锦的太医所说,她便又有些提心,察觉到心头的烦躁竟是因担心所致,锦瑟一个激灵猛然甩了下脑袋,啪地一声合上那盒子便将之又塞回柜子。待关上柜门,眸光已一片沉静,再无一丝波澜。

她到松鹤院陪廖老太君念了会经文,廖老太君留了饭,锦瑟又和几位姑娘在松鹤院消磨到天黑,待伺候着廖老太君睡下,她才回到夕华院。

今日她在墨存楼摔那一下着实不轻,当时便觉扭伤了腰,因怕廖老太君担忧故而一直都未表现出来。那手上的伤在萧府时已抹了萧蕴的药,回到廖府锦瑟便将药膏给擦去,又换了一件广袖的儒裳,在松鹤院时她时时注意,用宽大的袖子遮挡了手背,倒未叫廖老太君瞧见那伤痕。

她这样费心瞒着,一来是不想廖老太君担心,再来也是无法解释柔雅郡主对她的敌意。如今回到夕华院,脱下外衣,王嬷嬷见锦瑟半个手背都红肿着躺在床上便抚着腰不动弹了,登时心疼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直道自家姑娘便是在姚府时也没受过这样的重伤,吃过这样的亏。

她这般,引得白芷和白鹤也自责不已,只哭着道今日不该听姑娘的,和二夫人去逛街市。

锦瑟由着王嬷嬷给她手上细细地抹上了药,又给她揉弄了半响的腰,笑着劝了两句索性闭上眼睛装睡起来,待王嬷嬷和白芷几个退出去她才睁开眼睛,抚着青肿的手眯了眯眼。

今日在墨存楼她不好对柔雅郡主怎样,却并不代表她会白白吃这个亏!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柔雅郡主最好祈祷别叫她寻到机会。

锦瑟想着又见外头月光如水已是夜深,睫羽颤了下,想了想还是起身扶着腰走至窗前将落下的匙挂了起来。她躺回床上,闭上眼睛,却不知是身上疼痛之故,还是心中烦躁,折腾到半夜脑子还一片清醒,而那窗扉静寂一片,竟也不闻半点声响。

锦瑟烦闷地又翻了个身将被子拉起盖在头上,翌日,锦瑟顶着眼底青痕去给廖老太君请安,而质子府中完颜宗泽舞了一夜的枪,眼见外头天色已大亮,才将手中长枪扔给影七,沉着脸出了练武房。

影七退了两步靠墙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揉着被完颜宗泽打他青青紫紫的手臂和双腿心里好不委屈起来。

一百零一章

锦瑟因起的晚,到松鹤院时,众人皆已到了许久,正陪着廖老太君吃茶聊天,锦瑟请了安,廖老太君见她眼底一片青痕免不了蹙眉,道:“怎面色这般差?到外祖母近前来。”

锦瑟笑着在廖老太君身旁站定,由着她拽着胳膊细瞧,道:“不过是昨儿夜里一直惦记着补画的事儿,总有两处关键怕出错,便睡得晚了些。我身体一向是极好的,外祖母放心。”

她言罢,廖老太君尚未说话,已面露不赞同,那边海氏便道:“女孩子便该好好学绣活,琴棋书画若然样样精通固然是锦上添花,可也不能以此为傲,争强好胜。你吴梅子的画那么多大师傅都无法修补,你既也拿捏不准,何必逞能。这修好了固然是风头大盛,修不好岂不惹人笑话,还要担上毁画的罪名。若然再因思虑这个而伤了身体,令母亲为你担忧,那便又是大不孝了。大舅母说话不好听,可也是为你着想,以后凡事都该量力而行,也该以身子为重才是。”

锦瑟闻言唇角勾了勾,笑着瞧了海氏一眼,那眸中清清明明,一道精光,犹如明月照水般波光一晃,直逼人心。

她柔柔地道:“谢大舅母关心和教导。”言罢却面带委屈地低了头。

二夫人昨日奉命领着锦瑟和廖书敏出府,可却发生了锦瑟受伤一事,她本便内疚不已,不知道回来怎么向老太君交代,而锦瑟又是撒娇又是劝说,偏也不让她将事情告诉廖老太君。

二夫人自然知晓锦瑟一方面是不想廖老太君担忧,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廖老太君责怪于她,故而她便愈发觉着锦瑟乖巧懂事,对锦瑟愈发怜惜起来。此刻见海氏发难,免不了替锦瑟说上两句话。

“大嫂是不知,连萧三公子都说那画非微微,无人能补,她可是得过刺缘大师指点的。这爱画之人,本便是见了好画便一门心思地扑上去,大伯不也是这么个性子?微微当年跟着大伯学画,养的和大伯一般性情,我瞧她不是逞能,是真想修好那画罢了。”

二夫人言罢,廖书晴几个见气氛不对,忙也叽喳喳地拉了锦瑟,逼问着她得刺缘大师收徒一事,何故她们竟都不知。

锦瑟闻言便笑着道:“哪里有拜师这么一回事?当年祖父和刺缘大师是知交好友,祖父每闲暇便到法源寺和主持大师品茶手谈,我也常常跟去。不过是有次恰巧瞧见大师修补一张画卷,我瞧着神奇的紧,又是小孩心性,爱玩之时,便央着大师教我。大师见我在此道上还算有些灵性那次后便常指点我一二罢了。原先在京城时,我是个皮猴性情,就只想起来时当玩闹般修上两幅自家的书画,待到了江州每日被拘在府中,没了熟识之人,和姊妹们又不甚亲近,倒将时辰都消磨在了这个上头,故而昨日才有些底气敢硬着头皮一试的。”

海氏的话原是想叫众人觉着锦瑟轻狂,心野,不安于室,不自量力只想着卖弄才情出风头。而锦瑟的话也说明了两点,若然她是卖弄之人,当年得到刺缘大师的指点便会宣扬的大家共知,又说在姚家时没有人可以亲近,所以时间都消磨在了这些上头,更是既叫众人疼惜,又叫她们知晓她不是不自量力,是真有本事修复那画。

其实海氏的怀疑众人都有,毕竟锦瑟如今年纪太小,那装裱是技术活,哪个装裱大师不是一大把年纪才有了那一手本事的,叫人相信锦瑟这样的小丫头片子能补救连最好的装裱大师都不能补的画,大家难免不信。

可众人不知晓的是,锦瑟不足五岁便涉猎了此道,前世她活了快十八,自到江州,后进侯府她的大部分时间确实也都用在了这些事情上头,故而对装裱她已触及十三年之久,加之又得刺缘大师提点,她本便心灵手巧,能有此本事却也不算怪事。

“哎,这手艺活计到底是劳神伤身,又不靠这个吃饭活命,便是喜爱此道,以后也莫再沉迷于此了,多和姐姐们一处作耍玩乐才是正经,眼见着再几年及笄了,便是想一起玩都不能了。”二夫人闻言叹了一声,怜惜地笑着道。

锦瑟闻言自然笑着应下,海氏面色本便有些尴尬,又被老太君瞪了一眼,倒又想起当日锦瑟所说话来,心中便越发别扭起来,如绞了劲儿般,难辨滋味。

她瞧了瞧紧张兮兮地瞧着自己,一声不吭似被吓到却又懵懂不知的彦哥儿,又瞧那边欢声笑语和廖书敏几个玩闹的锦瑟,再见几个姑娘一起逗弄着三夫人怀中锐哥儿的情景,便更是烦闷不安,不知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