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微微一笑:“娘娘说的是,我也虑到了这个,这毒妇奸猾,寻常计策许是难以上钩,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妙法。”

静妃大喜:“如何?”

卫夫人坐的近了些,低声道:“前儿六丫头被送静修院的时候,我曾打发身边的管事妈妈去瞧了她一回,六丫头哭了半日,我才知道,原来这毒妇极是善妒,便是自己有着身孕,也把爷们拘的极紧,六丫头进门半年,还是黄花闺女呢。”

“啊?”静妃怒道:“原来不只恶毒,竟还如此妒忌!亏她还是大家子出身,活打了脸!”

卫夫人点头道:“可不就是娘娘说的这个话,不只六丫头那里,就是她们家后院子放着的两个姨娘,那也是个活摆设,她拘着爷们,一回也不敢去呢。这些日子我在外头走动,也有意寻了与她相熟的些夫人说话儿,言谈中我慢慢儿的试出来,这郑氏行动冲动,也不爱假手丫鬟婆子,有了什么都爱自己出头儿,娘娘可记得,那一回嫂子娘家的弟媳妇,可不就是她亲自出面打的?那还是在别人家呢,与她有什么相干?她偏爱出这个头,真真好笑,由此可见,她就是性子冲动,有事儿是再忍不住的。”

静妃点点头,但还是很茫然:“你说的是,不过这有什么相干么?”

卫夫人掩嘴笑:“娘娘真是实心眼儿,这两样乍看起来没什么相干,可细细一想,实在很有文章可做,我也是灵光一闪,才想到这个。”

说着她回头看了看,虽然偏殿里和院子里都没人,卫夫人还是小心的附在静妃耳边说了两句,静妃恍然大悟:“啊,这样,果然妥当!”

卫夫人笑道:“果然娘娘一下子就明白了,娘娘细想,她听到这个,会有个不去的?且这样子可是她自己要去的,咱们又没往她身上倒东西,也没引她去什么地方,就算有个什么意外,那也和咱们不相干,是不是?再退一万步说,就是她不去,也不过就是风平浪静罢了,再没人看得出一点儿不对来,比起放个丫鬟在她身边做点什么来打眼,岂不是稳妥得多?”

静妃拊掌笑道:“果然果然,实在是很妙,若是她去了,那是她自己去的,和咱们无关,就是她不去,那也什么事没有,无非再寻下一次机会,谁也想不到咱们。”

卫夫人接着笑道:“再说了,就算她不去,听了那样的话,心中难道不是有个鲠么?她既善妒,自然就受不了,管她忍着难受也好,索性在家里吵闹也好,那也是现世报了!”

静妃笑道:“很是很是,怪道以前老太太就说你冰雪聪明,果然不假,这样的计谋,也难为你竟考虑的如此周全,既能引她入彀,又留了安全退步儿,亏你怎么想得到。这一回,就算她再奸猾,也非得叫她难受不可!”

卫夫人笑道:“只这事儿还有几个细处须得细细安排,仔细考虑,别在小地方出了岔子才好。”

静妃忙点头称是,两人便细细商议,不时有得意的笑声传出来。

郑明珠还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称为善妒了,她倒是颇为疑惑,进了十一月,好几家下了帖子请赏雪赏梅,这半个月来在两三个府里碰着了那位美艳动人的南安侯卫氏夫人,这位卫夫人一反敌视态度,竟然对她亲热起来。

郑明珠简直觉得毛骨悚然。

话里话外都在解释那一天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年纪小不懂事,心中其实是想和她亲近的。

郑明珠默默的听着,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卫夫人笑盈盈的赔了不是,又再三解释,碰到一回解释一回,又趁着没人求她包涵,别告诉人去。

郑明珠也就只得点点头。

可是她们卫家人不是这个传统啊,莫非这一位是卫家的奇葩?

郑明珠倒是越发觉得这事儿蹊跷的很,按说她都要设计自己了,可不止一般仇怨,就算是败露了,也不至于态度这样大的转变呀。

别人也罢了,或许是真怕自己说给她的夫家或是有厉害关系的人听,可是这位卫夫人,郑明珠觉得她是不怕的,她敢毒死元配,又能逼的老夫人搬走,甚至还可能上了龙床,她会怕南安侯知道?

卫家恨死郑明珠,自然更不会怕卫家知道。

她既然不怕,却做得这个模样,怕她说出去,而来赔不是,套近乎,就越发显得有什么不对劲了。

郑明珠越发提高不敢松懈,只是十一月都过完了,去了好几个府邸,都是一派风平浪静,这位卫夫人每次碰到都十分客气,必是要来说两句话,恭维一番的。

或是说她衣服款式好看,或是说首饰新奇,或是玉质如何的好,也不烦人,恭维个几句,显出几分亲热,就适时的退开了。

倒是很有分寸。

郑明珠就无奈的习惯了。

眼见的除夕就在跟前,过完除夕,又是宫中的朝贺庆典,又是嫡长皇孙睿郡王的周岁,郑明珠又开始了频繁进宫的日子,就是这样,在宫中无数次的碰到卫夫人,无数次的落单,换衣服,走夹巷小径,也依然一点事也没有。

风平浪静的叫人提心吊胆。

陈颐安见她这样患得患失,不由笑道:“真不明白这个你有什么好心烦的,多大点事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还怕她不成?”

郑明珠白他一眼,谁跟他比呢?谁又比得过他呢?

她只坐在炕沿上看着账本子,听五妹妹陈颐敏盘着腿坐在炕上,认真的教胖乎乎的宝哥儿说话。

“来,宝哥儿,叫‘娘’~~~”陈颐敏自己还奶声奶气的呢。

宝哥儿不耐烦,坐了一会儿,扭着身子要郑明珠抱。

外头有丫鬟进来禀道:“大姑奶奶的轿子到门口了。”

哎哟,宽姐儿回来了,宽姐儿是去年三月,郑明珠生产前出的阁,第一年新年,自然是要回娘家归宁的。

郑明珠忙下了炕:“五妹妹,下来穿鞋,出去接你大姐姐。”

又回头问陈颐安:“你先去母亲那里?我带妹妹们到垂花门接一下大姑奶奶。”

陈颐安便吩咐奶妈子抱了宝哥儿,随他一起去荣安堂。

郑明珠又打发人去请其他两位小姐,牵着陈颐敏出去接陈颐宽。

陈颐宽两口子带来的车马都卸在二门,郑明珠远远的瞧了一眼,有五六辆车在卸东西,陈颐雅个头如今比郑明珠还高了一点,自也看见了,不由咋舌,小声道:“大姐姐把夫家的家底都搬来了不成?”

郑明珠好笑。

陈颐宽也是个命好的,遇到陈夫人这样一个厚道的嫡母,嫁庶女也不图名声,只看实惠,陈颐宽嫁过去就是当家作主的少奶奶,万贯家财,千顷良田,夫君又敬重她,事事由她做主,比多少高门嫡女日子都好过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我算了算,大约还有个十章左右就能结束了…可以开始想比较想看谁的番外了谢谢妹子们的霸王票么么哒

第212章 姐妹

陈颐宽笑吟吟的下了轿子,一看那气色,郑明珠就放了心,与在家做姑娘时没什么两样,一件大毛儿大红锦缎斗篷,镶着雪白的狐狸毛,风毛直扑到脸上去,衬着一张巴掌大的俏脸,肤如凝脂,眉目舒展,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日子好不好过,眼角眉梢总会透些出来。

在陈家,做小姐的日子是很好过的,陈颐宽早早的没了生母,养在陈夫人跟前,有出挑的庶妹,和唯一的嫡妹,琴棋书画她又并不出挑儿,却是出落的娴静柔和,大方稳重,进退有度,又爱照顾妹妹们,颇有大姐姐的风范,加上早早的帮着陈夫人管家理帐,嫁到许家,婆母看重,交给她不少庶务,她也能极快上手。

在她送回来的信里,自然都是好的,事事顺心。

不过报喜不报忧这种事也是常见的,直到此时,亲眼见她的气色神情,这才能放下心来。

陈颐宽见了郑明珠,眼圈竟红了红,上前两步行礼:“怎么敢劳动嫂嫂和妹妹们,这样冷的天气,可别冻着了。”

又摸摸陈颐敏的头:“妹妹们都长了好些了。”

一时竟落下泪来。

到底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离家到外头这些日子,骤然回了从小生活的地方,自然难免激动一点,郑明珠忙拿了手绢子给她用,又携着她的手笑道:“大姑奶奶远道回来,自是难得的,我就算不想来迎也不成,你看她们几个,都急着见大姐姐呢,死活拖我来。”

陈颐宽从小儿爱做姐姐,于细处十分细心,妹妹们都算亲近,不过在轿子里见到陈颐雅和陈颐娴一边一个挽着郑明珠的胳膊,站在垂花门门口,心中已经有点诧异了,此时见她这样说话,透着十分的亲近和随意,心中越发有些计较了,只是面上并不露出来。只是笑道:“妹妹们活泼,累了嫂嫂了。”

陈颐雅、陈颐鸿的亲事一波多折,陈夫人的家书里也有提及,陈颐宽心中略微有点分数。只是此时,陈颐宽看着陈颐雅这样的表现,还是很受冲击,陈颐雅多骄傲一个人,虽是庶女,却比嫡女还张扬,还有气派,可是她乖乖的挽着郑明珠的胳膊,笑嘻嘻的在她耳边说着话,看起来真是分外亲近。

这位嫂嫂,本事越发大了。

四个妹妹都过来见礼,陈颐宽一边搂一个小的,大的两个就挽着郑明珠,真是难得见这样亲热的姑嫂姐妹。

进了荣安堂,二嫂子庄顺公主也已经来了,坐于上首,众人又是一番见礼请安垂泪,陈颐宽和姑爷许家三少跪下来给陈熙华、陈夫人磕头,陈夫人也难得的泪盈于睫。

到底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如今出落的这样亭亭玉立,带了夫婿回家来磕头,自是又是欢喜又是感伤。

这劝慰的事,自然也是要郑明珠这大嫂来做的。

众人又是笑又是泪又是说话,陈熙华和陈夫人又问她种种情形,一家子说了一会儿话,陈熙华起身,陈颐安与许家姑爷伺候着去了书房。

自家母女姐妹这才关着门说私房话,陈颐宽见了宝哥儿,喜欢的了不得,抱着亲了又亲,宝哥儿不认得她,却也不抵抗,让她抱着,大红的衣服,又香香软软的,宝哥儿一向喜欢,只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宽姐儿,很给面子的让她抱了一会儿,才扭身找郑明珠。

陈颐宽身后的丫鬟早递上表礼,陈颐宽带回家的礼物,在二门上就下了车,都是一份份的在箱子上贴着标签的,此时已经送到各人的院子里去了,这是当面送的礼。

因着宝哥儿属猪,姑母的见面表礼便是赤金打造一串胖胖的小猪,红绳打了结络上,一共十二个,一个至少也有二两金子,底下打着个如意结。

小胖子看着金灿灿一串提到跟前,就兴奋的探着身子要去抓,只是这样重哪里抓的住,只得叫人提着,他抓着那个如意结玩儿。

郑明珠笑道:“也太贵重了。前儿已经打发人给你侄儿送了许多东西了,怎么当得起。”

许家万贯家财,果然底蕴深厚的很,陈颐宽出手如此之重,说明已经在夫家站稳了脚跟。

陈颐宽笑道:“我做姑母的,难得回来一回,也许我疼一疼侄儿。”

郑明珠就握住宝哥儿的小手合在一起作揖,胖乎乎的身子往前扑,大头一点:“谢谢姑母。”

倒把宝哥儿逗的咯咯笑,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起来。

陈颐宽又把给各人的东西都拿出来,当面给的一两件精致贵重的首饰,其他的都是送去屋里的礼单,除了陈夫人东西多,那燕窝、鱼胶、人参、肉桂、虫草、天麻、三七之类一箱箱往里抬,就数陈颐敏得的东西看起来多了。

其他妹妹不过是首饰绸缎丝线香料之类,只给陈颐敏的与众不同,郑明珠瞟了一眼:茉莉花合糖粉十包、桂花糖浆二十罐、玫瑰花糖浆二十罐、干玫瑰花一篓,杏子干儿一篓、杏仁粉十包、杏仁糖霜五包…

足有一尺长的单子,零零碎碎,全是这些。

一看就知道这小丫头给姐姐写信了。

见陈颐敏拿着单子念念有词,小胖脸都笑开了花,还真是有点好玩。

一时又听陈夫人问陈颐宽:“你写回来的信里头都是好的,我也还是有些不放心,趁如今没人,若是有什么你只管说,我自然与你做主。”

陈颐宽笑道:“确是好的,母亲只管放心。婆婆虽年纪不大,也是明理的,并不要媳妇站规矩时时服侍,相公虽年轻,也知道尊重,家里也是有规矩的。且我们二房,人口单薄些,也少许多烦难事,我进门给公公婆婆敬茶,婆婆当着小叔小姑的面儿,就给了几张地契房契,说是虽没分家,相公却是成了亲,有家室的人了,自要有些私产,都交给我收着打理,进项也是咱们自己使,平日里吃穿用度,月例银子都是公中的。婆婆说家里规矩就是如此,今后小叔成亲,也是一样。两个庄子,两个大街上的四道门宽的大铺子,一个绸缎铺子,一个生药店,一年下来,也有上万银子的进项。回头公公又给了相公两个米店,五千现银子,说是娶了媳妇,手里宁肯散漫些,也别叫人受了委屈,相公也都交给我收着。如今别说使嫁妆,就是这些,也使不完的。”

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出手这样重,便是在高门媳妇跟前,也能显出气派来。

听陈颐宽缓缓说着,语气轻松,神色舒展,处处舒心顺意。郑明珠就越发佩服陈夫人了,真正的贵女,并不只是言谈举止,行动气派高贵大气,更是宽厚明理,宅心仁厚的,陈颐宽这样生母早逝,无同胞兄弟的庶女,也能有一个这样好的结果,郑明珠深觉陈夫人可敬。

陈夫人笑吟吟的听陈颐宽絮絮的说了半晌,又教导了些恭敬侍奉府君,孝敬姑舅,不可因侯府门第高些就骄矜之类。

陈颐宽忙起身应了,陈夫人就打发她回自己院子里先歇一歇,换换衣服梳洗一番。

小姐们也都跟着过去陪大姐姐,陈夫人只留了郑明珠和庄顺公主说话。

如今陈颐娴的亲事有了眉目,陈夫人就这一个嫡女,那自然格外不同些,上门求娶的数不胜数,陈颐雅的亲事早就定了下来,陈颐娴只比她小着两个月,却是迟迟没挑好人家。

陈夫人看中了两三家,便叫了郑明珠和庄顺公主商量,郑明珠想了想,笑道:“母亲看中的人家,家风规矩,自是好的,只是这哥儿样子秉性,也是要紧的,这一样咱们偏不知道,这会子也议不出来,倒是略缓一缓,或是请大爷、二爷他们兄弟在外头打听打听,或是寻那与哥儿交好的人问一问,再商议才好。”

陈夫人笑道:“合了我的主意了,我今儿就是叫你们瞧一瞧,或是有交好的夫人奶奶们熟识的,有交情的,多寻几个人问问,也好有个数。”

郑明珠与庄顺公主都应了。

庄顺公主笑道:“我以往都在宫里,也不大认识外头的人,只有两三位表姐妹略交好些,大约是不能如嫂嫂一般了。”

陈夫人自己挑的媳妇,自然知道,她本来就因她是无母族的公主才求的,如何不明白,既要了这样好处,就不能要那一样好处,便只是笑道:“公主说的是,倒也不是什么急事,只要放在心里,遇到机会问一问也就是了。”

说了一会儿闲话,陈夫人要亲自去厨房看菜色,庄顺公主陪着她去,郑明珠也有心让这新媳妇与婆母小姑子们培养感情,便推说屋里有事,把宝哥儿抱回去了。

郑明珠进了门,先吓了一跳,当厅里堆着一模一样,两尺长,一尺宽和高的红木箱子四个,玛瑙从里头屋里出来,见了郑明珠就道:“这是大姑奶奶的管事妈妈送来的,说是给大爷和少夫人的年礼,奴婢封了个一等封儿赏了她们了。等着少夫人回来看过了才打开呢。”

郑明珠进去把宝哥儿放在炕上,就把那串肥猪给他玩,对玛瑙说:“单子给我看就是了,你带着人收拾。”

陈颐宽送的年礼也是丰厚的很,首饰衣料等物不用说,药材之类都是品相极好的,上等官燕出手就是十盒,五十年老参十支,其他如阿胶鹿茸之类都不少,郑明珠便照着单子勾了些东西出来,预备打包了给林氏、平宁长公主、宁婉郡主、宁馨郡主、闫珍珠等常来往的亲近人家送去。

一回头,却见小胖子拿不动那小猪,就整个圆身子扑下去,趴着咬咬看。

郑明珠忍俊不禁,抱着他笑道:“咬过了?是不是金的?你都是一个小财主了。”

宝哥儿一脸傻笑。

陈颐宽依然是在自己出嫁前的屋子里住,这会儿热闹非凡,小姐们到底年纪小,此时没有长辈,自然活泼许多。

陈颐敏蹬蹬的跑来跑去,扯着陈颐宽的衣服说:“多谢大姐姐送我这么多好东西。”

说的很严肃很认真。

陈颐宽捏着她似乎又圆了的胖脸说:“我是姐姐,当然要顾着你。”

陈颐敏依然严肃的睁着大大的圆眼睛说:“大姐姐是好姐姐,不像二姐姐,总吩咐我做这种糖,那种点心。”

陈颐雅跳起来:“喂,我可没白吃你的,哪一回没给你谢礼?你自己说说,前儿还把我新得的一套海棠花的杯子拿去了,光给我剩个壶。哎我说,你索性都拿去呗,给我留个光溜溜的壶做什么。”

陈颐敏板着脸,从丫鬟手里接了盒子分发,因为知道陈颐宽要回来,陈颐敏早早的做了些方方正正的各色软糖,每个颜色一排,七个颜色排一盒,装了好几个盒子。

既给了大姐姐,其他姐姐也就都给一盒。

“喏,谢谢你的杯子。”陈颐敏递一盒给陈颐雅:“壶我没用,杯子大小刚刚好,我量东西用。”

陈颐雅打开盒子,拈一颗丢嘴里,含含糊糊的说:“这可是紫丁香石的,你还嫌弃!不过真好吃,五妹妹做的糖就是合我口味,你就这些?没给嫂子送去?”

陈颐敏道:“嫂子的我已经打发丫鬟送去了,等你想起来都没了。”

陈颐宽正叫丫鬟梳着头发,从镜子里看她们姐妹,又听她们斗嘴,不由笑道:“我瞧你们长大了些,倒都比以前懂事了,二妹妹越发像个姐姐了,以前我见二妹妹总抱怨嫂子,怎么如今倒不抱怨了?”

陈颐雅与郑明珠关系初步缓和的时候陈颐宽还在家里,自然知道端倪,只是这离家一年,回来见陈颐雅越发亲近郑明珠了,倒不知道还有什么事。

陈颐娴抢着笑道:“大姐姐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大姐姐不知道这新文儿吧,嫂嫂给二姐姐找了个如意郎君,二姐姐就不抱怨嫂嫂了。”

陈颐贞掩嘴笑,陈颐雅扑过去拧陈颐娴:“胡说什么,哪是那回事。”

又回头对陈颐宽笑道:“大姐姐别听她们胡说,实是嫂子为人宽厚,待咱们姐妹都好,并不看得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的,且立身又正,不为着小姐们这里能得什么好处,一心只想咱们姐妹好,日久见人心,这样好的嫂子,哪里找去?”

说着,又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掩嘴笑:“而且嫂子有趣的很,手段花样最多,说话也有趣,不像那些人爱藏着掖着,只管有一句说一句,且说出话来一句是一句,可有意思了,且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简直是耳听八方眼观四路,什么都知道,前儿要不是她,三哥就给我姨娘害惨了。”

反正自家姐姐,她也不怕说,就把那一日的事都说出来,末了叹道:“连姨娘也服了她,叫我多学学嫂子,多跟嫂子亲近呢,定然吃不了亏。”

陈颐雅是真佩服郑明珠那一日未卜先知,叫人死死盯住杨家大小姐,才救回这一局。

陈颐娴也道:“这倒是真的,不过母亲也说,嫂嫂也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也是慢慢儿的学出来的,这也罢了,我倒是也觉得嫂嫂很有趣儿,我在外头也见了不少夫人奶奶,说话做事儿就是不一样,还是嫂嫂这样爽利的人对我的脾气,总觉得,在嫂嫂跟前最自在,就是说话做事略出点格,也是无碍的,跟她说什么都行。母亲虽疼我,就是太正经了,我出气都得慢慢儿的出。”

陈颐宽噗的一声笑。

陈颐敏慢慢儿的说:“嫂嫂还在院子里生火给我做糖糕呢。”

陈颐雅又去捏她的脸:“嫂嫂就是最疼你,我都妒忌了!”

陈颐宽耳中听着,若有所思,在所有的姐妹中,最弱势的就是陈颐敏了,年纪幼小,母亲幽闭,又无同胞兄弟,可说是完全没有助益,可是郑明珠最关心疼爱的也正是陈颐敏。

而且态度自然,没有丝毫刻意之感。

或许这就是这些妹妹们虽然性格各异,却都爱亲近依赖她的缘故,连一向跋扈骄傲的陈颐雅如今也是一口一个嫂嫂。

郑明珠是真的把她们当了妹妹疼爱。

自己立身正派,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来,谁又感受不到呢?

陈颐宽觉得,自己虽然还没来得及亲近嫂子,却依然在她身上学到了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我都震惊了好么,苏太医哪里来这么大魅力,点他的番外简直一面倒!我回头看了看,苏太医着墨不多啊,风头居然盖过了安哥,安哥生气了!

谢谢妹子们的霸王票么么哒

第213章 万寿节

陈颐安说起许家姑爷,对他言语行止也是颇为赞赏,许家家风极清正,或许也是因着家业庞大,资产极多,像商人已经多过像做官的,商家那种不纳妾的风气也都全盘接受了。

许家家规,三十无子才许纳妾,且从来没有通房丫鬟这种说法,须得延续子嗣了,便去聘那家世清白的良家女子为妾,正儿八经摆酒请客,一切都十分正派。

这样的家规,许家媳妇最为好做,连着两代的各房长子都娶了高门小姐,陈颐宽的大堂嫂就出自郡王府,许家姻亲有权有势,对许家也是极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