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婉就笑,“爹早就该说了,娘现在想吃什么,其实就是她肚子里的小弟弟想吃呢。”

两人到了飘香居,要了一斤酥皮桂花饼,一斤酥皮肉松饼,宁梁听到酥皮桂花饼竟要五十个钱一斤,肉松饼八十个钱一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么贵?比肉都贵多了!”

“好东西就是有好价钱,”宁婉一笑,“所以我们一定要多挣钱。”

爹便信服地点了点头,“婉儿说得对。”到底这酥皮饼的价格太贵,回到家里爹只尝了一小块,便再舍不得吃。可他却机灵地没有告诉娘这饼的价钱,不用想也能知道,娘要是知道了酥皮饼的价,便再吃不下的。

接下来又去采猫爪儿菜,父女两个干劲儿更足了,再进虎台县就不去望远楼,而去了其它的几个酒店饭庄,虽然每家要不了太多,但是一百多斤的菜很快就分没了。有一次剩了些,他们便让了些价给集上卖菜的,一文半一斤,他们守着集上卖,虽然能卖三四文钱一斤,可宁家父女没有那么多时间。

每每卖了钱,他们都买些东西回家,肉呀鱼呀点心呀都不算什么了,宁婉还慢慢添置了许多日常用品,家里的木梳子早掉了许多齿,现在她买了四把桃木的,上面还刻着不同的花纹,一对刻龙凤的给爹娘,两个刻桃花牡丹的自己和宁清一人一把;十个细磁的小碗,八个大碗,十个盘子,又有十个筷架,上面烧着一色青花,正是一套,平日吃饭盛菜喝汤都够用了;两个大铜盆,洗脸洗手用的香胰子;宁婉还买了四把牙刷…

虽然花用了不少钱,爹娘也反对,但是宁婉还是坚持买了,毕竟刷过牙的人若是再不刷还真受不了;还有让她再用淘米水洗头,草木灰洗手,她也不习惯,这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要改变的地方还多着呢。

第37章 收菜

可能原来家里什么都没有的缘故,三四次下来,虽然添置的东西不多,但是宁家的变化就十分地引人注意了,这一天宁婉才从山上下来,罗双儿便过来了,见她正在捡猫爪儿菜,也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坐了帮忙捡了起来,“你可真能干,家里就像变了样儿似的。”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能吃些苦罢了。”

“那我们也能吃苦,能不能也挣些钱呢?”

宁婉先前采野菜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毕竟当时宁梁每天背着粮食去卖,钱自然是卖粮食得的。当然那时宁婉也不想把消息透出去,马驿镇没多大,买野菜的人能有多少?大家一股脑儿地去了,恐怕挣不到钱。

但是这山货生意又不一样了,宁婉从没打算一直靠自己父女两人采山货挣钱,那样只能挣些辛苦钱,却怎么也不可能越做越大。她是想收了大家的山货转手卖出去的,但是却谨慎地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和爹一起先做了起来。

三家村的人,若说坏,倒不至于有多坏,但是他们却也不是真正善良大气。这些人表面仁义道德,遇事却怕自己吃亏,畏惧强者,喜欢旁观,有时也会落井下石。就如在她梦中,宁家大房一点点地衰落下去,并没有得到村里人的一丝帮助,反倒有想法子从中渔利的。

当然,自己的爹、娘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他们不是那样逆来顺受,也不至于让三房欺负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可是一向自称一家人的村民们的冷漠也令人齿冷。

宁婉刚刚从梦中醒来时,是恨三家村的,就如她在梦中一样,但是这些时日的变化让她的心境慢慢平和下来,除了那几个真正的坏人,她已经不再怨任何人了。那个梦尽管如此像真的一样,但毕竟已经过去了,眼下她只想好好把自家的日子过好。

但是在对三家村村民的态度上,她却有了改变,处事也更注重方法。就比如这收山货,宁婉不想由自己开口,以免三家村人以为自己要从中占他们的便宜。

宁婉做生意,自己挣钱,便也同时把挣钱的机会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但是她却不打算主动去告诉大家,而要让大家先来找自己,从而占领制高点,自家是帮着大家的,而不是求着大家的。

这在三家村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能影响自家在三家村的地位和将来生意发展的关键。因此宁婉只默不做声地改变着家里,。

眼下罗双儿来问,宁婉便笑了,“怎么不能?你要是采了猫爪儿菜送到我家,两斤我给你一文钱。”

罗双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那明日我和夏柱也去山里采猫爪儿菜。”

宁婉便指着刚刚理好的猫爪儿菜道:“要弄成这样的,如果没收拾好送来,只能三斤一文。”

“一定能的。”罗双儿答应了,又帮宁婉将所有的猫爪儿菜都收拾好,才起身走了。

宁婉便去了二房,与大伯娘悄悄说:“罗双儿问我要不要收猫爪儿菜,我答应收了,干净的二斤一文,没收拾过的三斤一文。这事儿我想着怎么也要告诉大伯娘一声,如果大伯娘想采猫爪儿菜送来,我也一样收的。”

宁大伯家一向沉静,大伯娘看了大房采野菜挣钱买了计多东西,早羡慕不已,虽然想去问一问,但是因为先前的事实在没脸。现在宁婉儿主动过来告诉她,十分地激动,拉了宁婉说:“婉儿呀,你真是有情有谊的好孩子,大伯娘领你这个情。明儿个大伯娘也去采猫瓜儿菜,换了钱做什么不好?”

接下来,宁婉没跟爹去虎台县,毕竟爹已经把路走熟了,也对几处收蕨菜的地方十分清楚,再去两个人就是白费人力。她跟着大伯娘等人一起进山,猫爪儿菜长得太大就不能吃了,因此只要可能就要尽量多采些,晒成干菜虽然没有鲜菜利大,但是却不受时间和数量限制。

按说自己去虎台县卖菜,让爹留下采猫爪儿菜能采得更多,这样利才最大,但是爹和娘怎么也不能放心自己一个人去县城,所以只能如此了。

大伯娘带着两个儿子宁大江宁大河,宁大江的媳妇春玲,加上宁婉,郭家四个儿子,还有罗双儿、郭小燕,起上了山。先前宁家父女常去的那片山地,原本只采了一小块,如今人多,一会儿便将这里的猫爪儿菜采得差不多了,大家又另找了一片地将筐子装满回了三家村。

索性所有人便都到了宁家,在宁家的院子里将猫爪儿菜倒出来,各自分拣各自的,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就问宁婉。于氏一向在意礼数,进了家门便是客,赶紧让宁清烧了水送来,大家道了谢,喝过水又拣。最后宁婉逐个检查,将收拾好的猫爪菜称重,拿出铜钱算给大家。

一时之间,宁家院子里一片铜钱的叮当之声。

平常宁家父女去采猫爪儿菜,一般也只能采一百多斤回来,毕竟采山菜容易,但背下山却难。

如今郭家宁两家的几个小伙子去了,最能干的宁大江、郭夏柱两个竟各背了一百二十多斤猫爪儿菜回来,收拾干净后也能有一百斤有余,得了五十多文钱!最少的是郭小燕,只采了不到三十斤,比小她两岁的宁婉儿少采了十多斤。至于大伯娘、春玲,罗双儿等人也都有七八十斤不等。

宁婉一一过了称,按重量发了钱,到了郭小燕时,见她一脸不痛快地接了钱,一声不吭地走了,只当没见到,又给下一个人发。待大家都走了,罗双儿却留下来向她陪礼道:“我也没想到小燕还这样不懂事儿,你别理她,我回家告诉我爷。”

其实郭小燕也不只对自己这样,她对所有的人都沉着脸,仿佛大家都欠她钱似的。自从她想冒充宁婉将卢家的东西骗去,整个三家村已经将她排斥在外了,就是郭家的人也都不大愿意理她。

因此宁婉摇头道:“你也不必多话,毕竟她是郭家的女儿,上面有两重长辈们管呢,她对我们如此,我们自然不在意,但是将来她一直这样,别人会不会容她就不一定了。”

罗双儿心有戚戚,“现在家里在给她张罗亲事,想早些把她嫁出去。”又降低了声音道:“可是却没有人家应这门亲。”

农家娶媳妇不容易,但是只要是过日子的人家,却宁愿多用些聘礼也要娶懂事能干的媳妇,“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家里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因此一定会打听人品相貌如何,郭小燕原本长得就很平常,如今名声这样,郭老爷子想把她甩出郭家哪里容易?

先前瘸子将军还真倒霉,竟被郭小燕缠住了。宁婉再想起这件事时,只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卢二少爷,好在她自梦醒之后总算将事情纠正了过来,想来郭小燕再也不能赖到卢家作妾了吧。

但是卢二少爷的亲事!唉!宁婉想到这里竟难得地叹了一口气,但那是她管不了的,也没有道理去管。因此她倒有些心疼卢二少爷了,只从那日他对自己说的话便知他其实是有许多心事的,并无人可诉说,竟能与只有两面之缘的自己讲起。

但是宁婉却不为卢二少爷担心,当日他瘸了一条腿尚且能成为威镇一方的猛将,如今他四肢健全,前途更是不可限量,比起自己一个小女子要强得多了。

罗双儿听了宁婉叹气,便以为她为了郭小燕,反劝她道:“婉儿,你就是太好心了,小燕的心不善啊,她可是嫉妒着你呢。”

宁婉回过神来,“就让她嫉妒去吧!”就是在梦里,郭小燕就是想法子先攀上了瘸子将军,颇炫耀了些时候,但是后来她还是嫉妒自己的,因为以她的人品做事,永远也比不了自己。

罗双儿亦看出宁婉不在意郭小燕,因此就笑着回了家,“明日我还去采猫爪儿菜送来呀!”不过,吃过晚饭,她又来找宁婉了,“我爷又打了小燕,不是因为我说什么了,我听你的什么也没说。爷打她是因为她不好好采猫爪儿菜,你比她小还采了四十多斤呢,她只采了二十几斤!”

虽然罗双儿没有成为先前的那个经常受气的小媳妇,但是她还是与宁婉十分亲近,比她的小姑子郭小燕关系好多了,有什么都会来与宁婉说,她喜欢与宁婉说话,更喜欢听她帮自己出主意。

“我爷还说她要是再不好好干活儿,就把她随便卖给娶不上老婆的穷汉子,看那时她还懒不懒!”罗双说了,便问:“婉儿,你说能是真的吗?”

第38章 担心

天已经黑了下来,周围的物件已经看不大清,只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宁婉与罗双儿坐在院子里说闲话,恍惚间竟有些分不清今夕何夕了。

先前她们亦时常在不为人查察的傍晚坐到一处,说起各自的愁事,相互帮忙想办法,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无法可想只能相互安慰。

那时宁婉哪里能想到罗双儿竟然能整日笑嘻嘻的,又成了郭家很受重视的小媳妇呢?

命运有时就是很奇怪的,因为几个羊骨头儿子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听了罗双儿的问话,宁婉儿就笑了,“你爷不过是说气话,他怎么也不能把小燕卖了。”如果郭老爷子把小燕卖了,他在三家村就更没有面子了,家里又不是吃不上饭,卖孙女儿只能让人笑话,要知道郭老爷子是最爱面子的人呢。

罗双儿也觉得对,又告诉宁婉,“我们采猫爪儿菜得的钱,我爷让都交到家里一半,自己留一半,我和夏柱有私房钱了!”十分地喜悦。

大伯家里也是这样定的法子。若是按三家村平日里的习俗,小辈们儿是不许有私房钱的,除了媳妇儿们的嫁妆之外,不论是谁挣到的钱都要交到家里由长辈们管着。但是这次采猫爪儿菜,却将原来的规矩都改变了。

宁婉先是觉得奇怪,想了想也明白了,如果还是要小辈儿们把钱都交上去,那么再没有人愿意采这么多山菜回来了。毕竟这份钱与原来家里种粮养猪养鸡挣的钱是不一样的,完全不靠家里,而只凭自己的勤快。

因此她就笑着鼓励罗双儿,“你和夏柱哥儿好好攒钱吧,郭家人口多,将来早晚要分出去自己单过的。”罗双儿自然早想到了这里,“到时候要自己盖房子添置东西,现在不攒钱哪里行呢!”

送走了罗双儿,宁婉坐在家门口等爹,郭冬柱悄悄地来了,站在宁婉面前将手一摊,虽然看不大清,但是叮当响了几声,就听出来是钱,“婉儿,我不要你的钱,我愿意帮你采山菜。”

宁婉不接,“可是我从不要别人白给我的东西。”

“婉儿,我愿意对你好,真的。”郭冬柱蹲到了宁婉面前,十分诚恳,“我早想好了,如果你娘还生个女儿,我愿意到你家入赘。”

在梦中,宁婉就是被郭冬柱这种好意打动的,才在爹娘与自己商量招赘时提出了郭冬柱,但是她始终没有看透郭冬柱对她的好其实是不能放在众人面前的。

就比如现在,自己给他算钱时他也一样接了,却背后还给自己;在没人的时候答应入赘,真到了所有人面前,他又不肯承认了。若说他的好意是假的,也不尽然,但却是不可信的,因为他这个人没有男人应有的担当。

宁婉见得多也看得透了,上一次时她还能淡然地不理,现在竟厌恶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娘不能生儿子?我告诉你,我娘一定会生儿子的,我也不想招赘,我要嫁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郭冬柱被她的话冲得退后了几步,却又哀哀地道:“我真想对你好的。”

宁婉越发觉得好笑,“你现在就到村里所有人面前说清你要到我们家招赘,我就相信你。”

郭冬柱果然不响了,半晌才道:“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呢?”

宁婉看看他,果然一点也不错,他还是原来那个没担当的人,就挥手道:“你赶紧走吧,我讨厌你。”就像赶一只苍蝇一样。

嗡嗡叫的苍蝇走了,宁清从门后走了出来,“若是娘真的生出不出儿子,你会招赘吗?”

招赘虽然也是结亲,但是根本不可能找到像样的男子,宁婉是经历过的,她原本没看上眼的郭冬柱最后到了招赘的时候都退却了,更不用说别人。

但是眼下宁婉的心思也变了,对着亲姐姐,她再不强辩说娘一定能生儿子,因为在梦中娘这一胎根本没保住,她自然不知道是男是女,只是认真地回答:“我不会勉强招赘一个不好的人,那样还不如就守着爹娘过日子呢,我和爹娘再带着小妹妹也能把日子过好的。”

“婉儿,我嫁了之后,家里就指望你了。就算娘生了小弟弟,他也还小,当门立户也早着呢。若再是一个女儿,可就更难了。”

宁婉一哂,“原来你也知道家里的难处。”只是不管家里多难,宁清还是急着要嫁,并且要带着足够多的嫁妆去嫁。

“我当然知道,”宁清却说:“所以我就想着,等我成了亲,让刘货郎来帮着爹,那样你要是想嫁,也可以嫁人了。”

毕竟宁清还是那个精明的人!在梦中的时候,她一再反对自己出嫁,只怕自己嫁了爹娘无人管。甚至因为招赘不易,宁清和二姐夫还为自己说了一个人,后来自己知道了那人品行不好,还气得和她打了一架呢。现在她却希望自己早些嫁人,她和刘货郎将家里刚刚做起来的山货生意接过去。

宁婉一笑,“我嫁不嫁人的事另说,但是家里现在的生意是我做主的,这一点我早向爹娘说明白了,将来就是我嫁人了,这生意也是我的。”

宁清忍不住了,“你现在还是宁家的人,怎么能说这生意是你自己的呢?这是宁家的生意才对!”

“做生意的办法是我想出来的,本钱是我拿出来的,所以生意就是我的,”宁婉知道自己必须坚持这一点,否则爹娘现在虽然能够对三房冷漠视之,却不会提防他们的亲生女儿,“不信,你去问问爹娘,他们是不是已经答应了?”

宁清跺跺脚回房去了,宁婉还是一个人坐在门前,皎洁的月亮升了起来,将淡淡的光茫撒下来,将她的身影照得格外清冷。

今天是爹第一次一个人去虎台县,宁婉虽然在娘面前再三保证不会有事,但是她其实比娘还要担心。虽然每日里看到身体康健的爹,但是她时常把爹当成梦中那个病弱不堪的人,总觉得自己要护着他,照顾他。

爹今天是卯时左右走的,按说酉时过便该回来了,但现在已经过了戌时了。宁婉担心地再坐不住,起身向村口走去,才走到半路,就看见一人一驴的影子在月光下走了出来,几步跑过去,“爹,你回来了!”

宁梁不想幺女竟还没睡,就笑着摸着她的头说:“怎么,担心爹了?爹一个大人能出什么事?”

是这样的,但是还是担心。先前爹就是这样,明明咳得不行,却瞒着宁婉干活儿挣钱养家,宁婉知道了之后便随时都要看住他,所以就成了习惯。眼下她只笑着告诉给爹,“新收的菜都晒了,等鲜猫爪儿菜没了再卖干菜。”

宁梁知道女儿收菜的打算,但是听到几百斤的菜也吃了一惊,“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儿,果真就不一样,竟采了这么多。”

“今天收了七百三十六斤,发了三百多钱,又有几个半文的都按一文钱给了,”宁婉将数字报了出来,又道:“刚刚余家的人来问我还收不收,我都答应了下来,所以明天的菜还会更多!我们要换些铜钱才够用呢。”原来卖绸缎和金饰时得的都是银子,这几日虽然收了些铜钱,但是按宁婉估计大家采猫爪儿菜的热情,很快就会用光了。

宁梁在心里算了算帐,便也知道这些猫爪儿菜运出去能挣多少钱,就笑着说:“那我以后便不去采猫爪儿菜了,每日只管将菜送到虎台县就好。我正要告诉你,今日我为什么回来晚了,因为遇到一个收猫爪儿菜的,我们说了半晌,他最后答应不论多少鲜菜都要,每斤两个钱不变。这样,如果酒楼要不了这些鲜猫爪儿菜,我们就可以都卖给他了。”

宁婉猜测着,“这人恐怕另有路子,可能是运到安平卫去卖吧。”

“我们也不管他有什么办法,只挣了我们的钱就好了。”

鲜菜比干菜卖得贵,又不必晾晒,但是宁婉却不愿意爹太累,还是反对道:“还是隔一日一去吧,总要歇一歇的。”

“爹不累,”宁梁笑着,更何况不过是走些路,东西都有小毛驴背着。”

宁婉就道:“就算人不累,小毛驴也会累的。”

总算这句话说到了宁梁的心里,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去两天在家歇一天,让小毛驴歇一歇,我正好在这空日子给地里锄锄草,再浇浇菜园子。”

宁婉看看爹,虽然半夜里出的门,天黑了才回来,但是满脸的笑容,神采奕奕,便也知道他和自己一样,看到家里挣了这么多钱,便满身都是兴奋,根本觉不不出累,只得点头,进了屋子给爹热了饭端来,却又嘱咐,“爹,过了这个月,你可要好好歇歇。”

娘虽然被宁婉管着早躺到了炕上,现在也没有睡着,因此也跟着女儿一起劝道:“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人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能不累?”

爹便笑道:“这猫爪儿菜也只能采一个月,我们挣上一注儿钱后自然就歇着了,那时宁清的亲事也要办了。”他虽然没说,但是很显然到时候一定能把给宁清的压箱底儿钱挣出来。

娘听懂了,也轻轻笑了,当时自己病了的时候真担心家里拿不出钱给清儿陪嫁,现在一切都再顺利不过了,就又向宁婉笑道:“你也累了一天了,赶紧去睡吧。”

第39章 野猪

第二天宁梁去虎台县时,宁婉便拿出二两银子给爹带去换成铜钱,到了晚上就说:“幸亏换了钱,今天收了一千二百斤的猫爪儿菜,家里的铜钱都用光了,还欠着几个人的呢!”

如今宁婉也不去采猫爪儿菜了,她在家里收菜、晒菜。宁家的院子很大,她将收来的菜一排排地摊成薄薄一层,中午时翻一个面,到了晚上收起来,第二日再接着晒,要一直晒成完全没了水分的干菜,那样的菜能存上一两年,正方便送到京城还有更远的其它地方。

吃的时候,先用水洗去浮尘,然后用温水浸泡上半日,便与新鲜的菜差不多了,或是凉拌,或是炒菜,还有人做了粉,更别有一番风味。

又收了几天菜,家里的院子不够用了,宁婉便挪到了晒粮的场院里,现在粮食还没熟,这里正空着,又平整又宽敞,晒菜正好。

差不多整个三家村里年轻人都去了山上采猫爪儿菜,就连宁家三房的人也去了,拴儿的爹娘第一次送了几十斤的菜给宁婉,见她什么也没说地收了,也给了与别人一样的钱,第二日便采了上百斤回来,原来他们是怕大房记恨,不肯收三房的菜,白采了菜放坏了。

宁婉是恨三房,但是她现在是做生意,所以她收菜看的只是菜好不好,只要好的她就按价收,不好的一概不收,不讲情面。她家的山货生意才开了一个头儿,她就想立下良好的规矩,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长久。

于氏见宁婉每日忙得紧,便也要来帮忙,却被宁婉按了回去,“娘,你只在家里做饭养鸡养猪就很累了,再不许管生意的事!”

宁清也来帮妹妹,她干活是一把好手,每日里晾晒干菜,称重收菜让宁婉轻松了许多,宁婉也不要她白忙,每天都数出来三十个钱给她,“你收着吧,等你嫁出去了,我恐怕就要雇一个人帮忙了。”

宁清有心不收,可终还是没受得住那些黄灿灿的铜钱的诱惑,再听宁婉说要雇人,更觉得心安理得,宁婉如果雇人,也一样要给工钱的。但是让刘货郎帮忙家里生意的事,却是彻底息了,宁婉这丫头年纪虽然不大,但一向是不肯听她的,现在把着家里的生意,哪里能轻易让别人参进来呢。

自己和刘货郎还是另想一个挣钱的办法吧,但是。再见了刘货郎,两人商量着,却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挣钱的路子如果那样多,世上人的岂不是都发财了?倒是刘货郎又反复问她,“当时我们俩商量做山货生意,你娘家怎么能知道的?是不是你不小心说漏了嘴?”

宁清一听便恼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我根本没说过吗?是宁婉自己想出来的,偏偏与我们的法子一样,我又有什么办法?”

刘货郎见宁清生气了,又低声下气哄她,“你别急,我不是也为我们两个人好吗?”

宁清其实不会真与刘货郎生气,就又道:“我还想与家里人商量我们一起做生意呢,可是爹和宁婉都不愿意。爹还好说,婉儿却是一向特别犟,我怎么也说不通她。”

小姨子是个难对付的人,刘货郎早就知道了,还是提到聘礼那一天,他就觉得宁婉的话说得实在太巧了,就是拙嘴笨腮的岳父和岳母都能立即接上话将场面圆过去,竟似有过多年历练的人呢,可她其实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啊!

宁清与刘货郎说了一回话,回家越加气闷起来,但是她却不敢再向宁婉发火了。也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开始有点惧怕自己的妹妹。

也许是因为她的生意做得很顺利?

宁婉的生意确实顺利。刘货郎毕竟是个精明的人,他在这一带山村里收货卖货,琢磨出来的办法果真做起来还算容易,利也不小。她又加了自己的经验,把先前刘货郎和宁清的生意做得更好。

三家村背靠着大山,采猫爪儿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天的收获都不少,宁婉收菜爹送菜,钱便一日日地多了起来,只是到底挣了多少钱,宁婉从来不说,爹也被她嘱咐了不说,只在被窝悄悄告诉了娘,因此宁清一直打听不到。

闷声发大财就是这样的吧。

不想有一天,才过了午时,上山的村民们便都提前回来了,许多人空手下来的,只有几个背了一点点猫爪儿菜。

原来近山的猫爪儿菜早已经采光了,大家便向山里面走去,结果这一天在一处坡地上遇到了一群野猪。好在村里人多,发现的早,急忙下了山,而那群野猪正在啃食着猫爪儿菜,并没有追赶,才没有出事儿。

宁婉听了也吓了一跳,“再莫往深山里去了,人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正是为采猫爪儿菜挣钱兴奋的时候,眼下个个垂头丧气,“原以为还能再采些时候呢,毕竟深山里的节气要比外面晚上一些,我们今天找到坡地上猫爪儿菜都是新长出来的,要是采的话,能采个好几天呢。”收拾了今日带下来的猫爪儿菜,一群人一共才一百多斤,宁婉都多给了几个钱,也算是压惊。

送走了大家,宁婉不禁庆幸,一则是没有出事,再则是采猫爪儿菜的事是大家来求她要做的,而不是她找大家做,别看只是名义上不同,但其实却有很大差别的。

如果是自己求着大家帮自家采猫爪儿菜,那么采菜的人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由自家负责的,恐怕现在就会有人说被野猪吓到了,要自家拿钱赔呢。

而眼下呢,却没有人能赖到宁家。

自遇到了野猪,大家每日采的菜就少了,只能去近处找些散长的猫爪儿菜,或者将先前采过的地方重新采上一回,再没有前些日子进了山很快便割一筐出来的好时候。

这一天,宁婉将菜都晒在场院里向家里走着,不禁想着这猫爪儿菜的生意看来也只能做到这里,倒有些遗憾,毕竟接下来的山货还要等些时候才能长出来,而长长的农闲时光就这样白白过去了?

忽听有人笑问:“你在想什么?”

宁婉抬起头来,却看见卢二少爷牵着那匹大黑马站在路边,向自己笑着。

原来瘸子将军也会笑啊!而且他笑得还很好看,一双略有些上挑的凤眼眯了起来,露出白白的牙,就好像灿烂的阳光。

对了,眼下的瘸子将军还是卢二少爷,所以会笑,再过上几年,他一定还会变成那个整日板着一张脸,从来露不出一丝表情的那个冷面将军了。

宁婉便惊讶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多伦百户所来领军械和军衣的将士们还要过些时候才能到安平卫,到时候我们几个新兵会与他们一起走,现在没有事,就来看看你。”卢二少爷看着宁婉笑问:“你还有什么难处吗?”

卢铁石怀里放着五十两银子,是父亲为了他当兵而悄悄塞给他的,母亲不肯要,一定要他带在身边,他便想着问宁婉是不是还需要,只是他也明白不能直接给的,那样一定被拒回来。

宁婉这时也在想,卢二少爷果然是要去多伦,只听名字就知道那里是华夷混杂之所,位于安平卫的最北端,离安平卫跑马都需要一天一夜才能到,十分荒凉偏僻。卢二少爷才十几岁啊!但是宁婉看着他,却觉得他比前些天见面时又长大了,一身利落的箭袖袍子,身上背着弓箭,腰里系着长刀,气度沉稳,就似一个大人一般。

也是,从此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军士了,再没有人当他是孩子。

想到当日自己在虎台县变卖东西时说家里有难处,卢二少爷倒记着呢,现在有了时间来问,宁婉心里十分地领情,赶紧摇头说:“没有了,我的生家意已经做了起来,而且也挣了些钱。”说着带他到场院里,“看,这些山菜都是我们家收的,晒干了卖到虎台县,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

卢二少爷便点了点头,他原本除了母亲没有别的牵挂,但是突然间就想到了宁婉,那个救过自己的小女孩,她家里的日子那么穷,就连娘送的礼品都要拿出来卖,便骑着马跑来了。现在听宁婉说一切都好时,便又露出一口白白的牙笑了,“那就好。”

既然是客,宁婉便请卢二少爷,“到家里坐吧。”其实倒只是随口一让,估计卢二少爷就是跑马过来问一问自己,知道自家过得好了也就跑马走了,从虎台县到三家村虽然远,但是对于有马的人又不一样,不过是半个时辰的工夫罢了。

“那好。”卢二少爷却立即点头答应了,跟着宁婉向场院外走去。

宁婉怔了一下,他还真去啊!可她马上又恢复了笑容,“我们从这边走。”

走到家门前,上山采猫爪儿菜的人回来了,正一路抱怨着,“都怪那群野猪,现在一天只能采这么一点菜,才能换几个钱,明日都不想去了。”

“可不是,那片坡地的猫爪儿菜可真多呀,杂草又少,要么怎能被野猪看上了?”

“要是能把那群野猪打来就好了,既吃了肉,又能采猫爪儿菜。”

“你是做梦呢吧!”

“打野猪?听说比打老虎都难,老虎都是一只,野猪可是一群!”

走到了近前,看到宁婉身边的卢二少爷,大家还认得,纷纷打招呼道:“原来是卢家的少爷又来了?”便向宁婉笑道:“你们家既然来客了,我们便把猫爪儿菜拿回家里收拾好再送来,不打扰你们了。”

唯独郭小燕说:“我在宁婉家帮忙吧。”

罗双儿一把拉住她,“爷说让我带你一起去一起回家呢。”又向宁婉道:“婉儿,要是用帮忙你就喊我!”

郭小燕的心思太明显了,不过有罗双能管住她,宁婉就笑了笑,“双儿嫂子你忙去吧,我家没什么事的。”

罗双儿答应一声,拖着郭小燕走了。

宁婉便向卢二少爷示意,“进来吧。”

卢二少爷却不动,只问:“山里来了野猪,所以你家收的山菜就采不成了?”

宁婉不想卢二少爷卷到这事中,便笑道:“上一次大家进了深山才遇到了野猪,如今只在近山就没事了。再说这后面的山据说有上千里,哪能将山里的菜都采光了,人不能太贪心的。”

卢二少爷不是容易被糊弄过去的人,而且他也不喜欢与人辩论,只道:“你替我看着马,我进山看看。”说着将马缰递给宁婉,抬腿就要走。

第40章 信心

宁婉一急,也顾不得别的,赶紧拉住卢二少爷的胳膊,“山里那样大,你到哪里去找那些野猪?再说野猪岂是好打的,你没听他们说,比打虎还不容易呢!”

“再难打也不过是畜生而已,”卢二少爷看着宁婉拉住自己胳膊的手,想拂下去还是没有,只把身子僵得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再说起话来声音都有些硬了,“我,我去找刚刚那个人做向导。”

自卢二少爷的目光扫到自己的手时宁婉便赶紧松开了,还好他没有一把将自己甩出去,毕竟她曾亲眼看到过瘸子将军将贴上来想做皮肉生意的女人一下子甩到了几丈远,军中曾有人替他解释过,说他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从不让人近身的。

宁婉只庆幸了一下,便着急起来,她可不想卢二少爷在山里遇到什么意外,“你不是要去多伦吗?别耽误了行程!”

“时间还来得及。”卢二少爷说着便已经迈开长腿走了,刚刚若是没有宁婉拉他,也许他早就走了。

宁婉一跺脚,见那大黑马就在自己身边腾挪着四只蹄子,鼻子里又喷出白气来,灵机一动,赶紧向卢二少爷的背影喊道:“我不敢去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