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母子带来的小波折就此过去。

宁婉回自己屋子叫了白氏说:“你和老林既然学了字,不如就去皮毛铺子里帮我管事吧,正好原来赵家管事的走了那边缺人,且你们在那里成亲也方便。”

别人不当心,白氏是清楚的,当初嫁到赵家的表小姐和离回来不久之后,赵家放在皮毛铺子里的管事们的确走了,可夫人早另雇了人。特别是现在,天气一点点地暖了起来,皮毛铺子已经过了最忙的季节,哪里能缺人呢?

说到底,其实夫人还是想让自己和老林在外面成亲。

若是别人,可能就会多心以为夫人不喜自己二嫁了,但是白氏在夫人还是东家小姐时就认得她,因此十分明白事情的原由。

根源就出在卢家老夫人身上。

夫人虽然不会听老夫人的,不过她担心自己二嫁老林会让老夫人心里不快。

毕竟都在一个宅子里住着,到那时场面恐怕不会太好看。

白氏早想好了,此时就道:“夫人的好心我都明白,只是如今夫人身子重,身边又用惯了我,因此我早与老林说过,必要等夫人生了孩子一岁时才能成亲!眼下我们事并没有张扬出去。”

宁婉本不欲耽误老林和白氏,他们年岁都不小了,老林没有亲族,白氏是二嫁,早些将喜事办了就好,相互也能扶持着过日子,因此才想出来将二人调出老宅。眼下听白氏说得情真意切,而自己如今又十分习惯她的服侍,一时换了人会不方便,想了想就点头道:“如此真是多谢你了。”

“但既然如此,只等我亲自帮你们张罗亲事。”

事情说定了,两人也不外传,还与过去一般的过日子。好在这两人都是沉稳的,虽然免不了瞒不过洛嫣、毕婆子等人,但其余众人竟完全不知道。

近来大家关注的都是剿匪前线传来的好消。

自虎踞山的土匪被连窝端了之后,铁石不再如过去一般瞒住消息,因此便时常有捷报传来,不外是官军又破了一处土匪;或者哪一处土匪主动投诚;再或者土匪们风闻消息走跑得光了,只空留一下个匪窝等等。又有一些惯匪恶匪被擒押送到安平卫下狱,官兵收缴了多少银子之类的传言。

那一带果真产土匪,一窝窝的不知有多少,十天半个月就要报一次捷,最密集的一回一连三天,每天都传来一个捷报。大家听了些时日就都不大在意了,毕竟这些土匪远比不了虎踞山的土匪,又没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又没有那么多银子。

是的,除了虎踞山一次收缴了一万多两银子,其余的地方至多收上几百两,通常也不过十几两到几十两,甚至还有一两都没有只余几个百铜钱的穷寨子!打下这样的寨子不只得不到钱,还要养着被俘过来的土匪。军粮是有数的,虽然有路指挥同知调度从不缺剿匪将士们的,但被俘的土匪可没有军粮配备,因此为了不将土匪们饿死,只能拿收缴的银钱买粮养他们!

如此一来,能余下的银钱就更少了,因此周指挥使的那些心将士们个个满腹牢骚,他们赶过来军功挣不上,银钱也得不许多,偏这一次他们跟着铁石将军一同进土匪窝,就是想说一声财宝都被卢铁石私自藏了起来都没有借口了。

后来为了省些开销,安平卫就传令下去,只要没有人命的土匪全部立即开释,令他们回乡种地;二次擒获,当即斩首!

宁婉看着铁石的信,不觉就笑了,“若是一直这样顺利,恐怕他没多久就会剿匪回归来了。”毕竟最大最有名气的虎踞山第一个被攻下了,其余的小股土匪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当年铁石带了一百多个老弱病残屯田还能将他们一一打败,最后夺了虎踞山呢。

婆婆听了自是喜不自胜,“我也盼着他赶紧回来呢,毕竟你就要生了,有什么事情家里还是有个男人的好。”

尽管宁婉觉得铁石回来对自己生孩子没什么帮助,但是她也愿意铁石在家里陪着自己呢,笑着让白氏拿来纸笔,“我给铁石回信,婆婆有什么要说的只管告诉我。”

其实婆婆要说的话总是那几句,无非是打仗要小心、要保重身子、要好好吃饭等等,自几年前宁婉帮婆婆读信时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现在依言一句句写上,突然听婆婆说:“你要是有空儿,就回来瞧瞧你媳妇,她肚子里的孩子月份大了,十分想你。”

宁婉“噗”地一笑,“婆婆,这句还是别写了,铁石若是能回岂不来看我们?想是现在十分忙碌,见了婆婆这样说恐怕会着急呢。”

“也是,那就别写了,”婆婆就说:“我只是想,如今你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会动了,他这个当爹的还没见过一回呢,倒是可惜。”

可不是,自五个月上,肚子里的孩子就伸拳展脚地动了起来,到了现在有时竟会将肚子鼓起一个大大的包来,铁石还一点也不知道呢。

但是宁婉虽然有些遗憾,但她却一点也不因此后悔,“当初我嫁过来时,就知道铁石将军是要去打仗的,不可能一直陪在我身边。而且我们先前在虎台县里住的那一年时光,我已经偏得许多了。”

她非但不后悔,反而还要将自己和孩子照顾得更好,这样才能让铁石在外面放心。因此回房之后再另给铁石写自己的信时,报的都是喜事,又告诉他以公事为上,自己有婆婆和这么多人照顾,他什么也不必担心。

当然了,既然要回自己屋子里单写一封回信,里面自然还是要加上许多私房话的。

第250章 雄心

宁婉给铁石的信中一再告诉他不必惦记家中,也知道铁石最快也要等自己生了孩子才能回家。

安平卫东北这一带的山地占地极广,较目前卫所实际控制的地面要大上好几倍,确切地说,其实那一带山地并没有清晰的边境,因着安平卫是天朝最靠东北的卫所,是以自安平卫以东直到大海,以北直到扶余国境皆归安平卫所属。过去因为土匪盛行,朝廷尚且无法,更不必说安平卫了。

如今虽然虎踞山被铁石攻了下来,各处的匪患也渐渐息了下来,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想要走遍了就要用很多时日,是以平匪决不是说一句平定就真平定了。

遥想当年高祖皇帝征夷回程时也颇剿灭了许多土匪的,但是大军一过,土匪就又如春天地里的野草一般长了出来;甚至在宁婉的梦里,铁石前去屯田,虽然历经三年将虎踞山的土匪平了,但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控这一片土地,他只是将屯田所附近全部收服了。跑到更远处的土匪他亦无力去管,当然也不是他应该管的,他只是受命去屯田而已。

但是现在却不同,他被派去专程剿匪,不必说军令如山,就是以铁石自己的性子,他也一定会踏遍整个山区将土匪全部剿灭的!

是以当宁婉见到铁石回到家里,并说要住上些日子时着实吃惊不已,“那剿匪的事怎么办?”

“周指挥使的一个侄子,也是安平卫的一个副千户,如今接替了我。”

宁婉气得脸都红了,“周家怎么这么不要脸!他们就差明火执杖地抢军功了!看你把虎踞山拿下来,又把最强的几股土匪都灭了,算算剩下的都好对付,就把你换回来!”

铁石赶紧抱住宁婉,一个劲儿地帮她顺气,“婉儿,别急别急,为这么点事儿犯不着,我能回来不也是好事吗?正好陪陪你。”

“我不用你陪也行,所有生孩子要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婆婆不放心,前几天还特别请接生婆过来看过呢。”话虽如此说,但铁石回来又不同,宁婉摸了摸肚子果然气就慢慢消了,“算了,有你在我和婆婆心里就更安稳了。”

“正是这样,”铁石轻轻地拍着她,“剿匪的这点军功我还真不放在眼里,让他们抢去吧,我们在边城,与夷人对上才是真本事呢!”

本朝最重的就是杀夷军功,而铁石也一直只将夷人当成自己的对手,而夷人狼子野心,迟早还是会南下的,那时才是尽显铁石将军英武的时候。宁婉就真想通了,笑道:“我是不是应该感谢感谢周家呀,这个时候将你送回来陪我生孩子。”

铁石就与她说笑,“那你就遣个人上门去道谢吧!”

宁婉也笑,“那你也得亲笔写一封信才好!”

两人将周家尽情笑了一通,“周家真是不成了,听说有好几个子侄都任着武官,结果竟没一个敢与虎踞山对上,现在只能拣软柿子捏。”

铁石又公允地说:“都以为剩下的土匪是软柿子,其实也未必尽然,先前所破的各个寨子总会有些惯匪跑掉了,这些人如今都到了更远的山里,力量并不容轻视。而且大家都瞧不起土匪,等到真打起来就知道了,土匪虽然不如夷人凶悍,但想对付他们却更不容易。”

“他们既然上赶着去抢军功,总得吃些亏的。”周家的人怎么样总与自己无关,宁婉倒是问起路家,“路大少爷如今是回来了,还是跟着周家接着剿匪呢?”

“他一见我被调回来了,立即就找了个运送收缴财物的差事回安平卫,与我一路同行过来的,本还要来给娘问安,让我拦住了,嘱他一定先将公事交割好。”铁石就又道:“分手时他再三向我说路指挥同知一定会为我们请报军功!”

路少夫人也曾多次在宁婉面前说过这一次铁石一定会因军功而升五品千户,就是宁婉也觉得只论平定虎踞山,擒获匪首,收缴上万两贼赃,铁石和路大少爷等人就应该得到军功,而且又有路指挥同知帮他们争。

但是,在她的梦里,铁石一直是个命运多舛的人,他的许多战功其实都被埋没了,因此现在他已经是从五品副千户已经比先前好得多,于是她的不平也消了下去,“军功算什么,我们又不缺吃又不少穿的,日子过得已经很好了。”说着又让铁石拿钥匙将箱子打开,取出了铁石上次给她的那些宝藏,“其实这一次剿匪,我们家得的已经够多了。”

一包袱和金银珠宝早被宁婉细细地分几个匣子装了,下面又垫了厚厚的丝绒,流光溢彩,实在好看得紧,没事儿时她常拿出来把玩。

即使宁婉在赵家也有了些见识,但还有许多认不出的宝物,眼下不方便拿出来示人,但她也有些打算,一些不那么骇人听闻的却可以慢慢用了,因此就笑着指给他看,“眼下我身子不便,等过些时候我拣几样给婆婆和自己打些首饰,样儿我心里早算计好了,你听着可行?”

卢铁石哪里懂得女人的首饰,因此一概都说好,又说:“娘一向不喜打扮,你倒可以多打几样。”

宁婉就笑,“如今婆婆比过去好多了,刚刚你不是见了她新做的衣裳,是不是比过去俏了?因此首饰上还真不能少了老人家的呢!”

“你可真行,”铁石由衷地笑道:“自你进了门,娘比过去年轻了,也不一直愁眉苦脸了。”

“老人家嘛,要将她们的性子全改了自是不可能,但是哄他们高兴倒还容易些。”宁婉就笑说:“如今婆婆在衣饰打扮上用了心,也肯在吃上下功夫,我觉得真很好。”而且本来寿数已经到了的婆婆现在还活着,并且活得不错,与过去只比死人多口气要强得多了。

铁石最是知道娘的变化,点了点头,又顺手在匣子里拣了一块宝石在宁婉头上比比说:“还有你打首饰时别忘记了岳母她老人家,还有大姑和大姐。”

“我想着呢,”宁婉就势在铁石的下巴上亲了一下,男人能想到岳家是很不容易的,铁石却从不忘记,“家里的事不消你操心。”

铁石就摆出一个为难的神情,“可是我现在闲赋在家,除了家事亦没有别的可做的了。”然后就十分用心地帮媳妇打算怎么镶首饰。

宁婉瞧着他手里拿着一块鸡蛋大的鸡血石往自己头上比,觉得十分好笑,自己若是戴上这样一块大石头会是什么样?就逗他道:“你怎么想的?”

“把这块用黄金镶成一支钗子?”

“你是想把我脖子压断吗?”

“嗯,是太沉了。”铁石掂了掂又拿了一把猫眼石,“那这些串成一串挂在脖子上吧。”

“算了!那样别我会以为我是个猫精呢。”

卢铁石想想也觉得好笑,就将东西都扔回了匣子,“这些东西的来历我大概知道了。”

“你怎么问到的?”宁婉很是好奇,就催促道:“赶紧讲给我听。”

“几百年前虎踞山下正是扶余国还有好几个小国到京城的必经之路,甚至还有几个海外岛国亦常乘船在安平卫东边海港上岸前来,因此无论是朝贡还是经商的人络绎不绝,那时虎踞山一带颇为繁荣。后来天下大乱,来往的人慢慢少了,当地就越发贫穷,虎踞山也被土匪占了去。”

“这些东西具体是准备送到京城的贡品或者是当时皇上赏下的回礼,或者是经商之人的货物,亦或是都有,总之因为乱世被留在了虎踞山,恐怕连知情的人也都湮灭了,上百年无人问津。虎踞山的匪首发现后还没来得及弄走,我们就攻下了山寨,他急切间只拿了些东西要逃,结果却摔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宁婉想到梦中铁石攻下虎踞山时,匪首果然早就不知所踪,正是他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出逃,然后不知到哪里做了富家翁。

如今倒便宜了铁石和自己。

宁婉就信口说:“我们有这许多东西,只要拿出去两样换了银子,再搬到京城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买房子买地买下人,想过什么日子没有?何必再受周家的气?”

铁石瞧着媳妇,有些不安地说:“其实我倒不想离开辽东。”

宁婉笑了,“我不过随便说的,故土难离,我也舍不得辽东。再者我知道你却不是只想过富贵日子的庸人,而且我若只爱银钱也就不嫁你了。男子汉大丈夫本该如此,等我坐了月子,你就回军中吧!”

卢铁石这一次回来,固然是因为听从安平卫的军令,但他亦有借此机会陪着媳妇的心思,是以才就势回了家。但是,他的雄心壮志并不会因为周指挥使一时的为难而息灭,如今听了媳妇的话,笑着抱着她道:“还是我的好婉儿明白我。大丈夫生于世间,定然要建立一番功业!”

宁婉尽管早就知道,但是听了这话不由得心神激荡,她一直是仰慕铁石的,从来没有变过,就道:“过些时候我就将老宅重新扩建一番,将来你再带亲兵们回来也不至于住不下了。”

铁石就道:“你可真有远见,早将邻居的房子和地买了下来,否则跟我回来的人就要搭帐篷了!”原来铁石回来自然要将自己的亲兵带回,除了洛冰被路大少爷借去记帐外,还有十几个小伙子加上几十匹马要住上些日子呢!

宁婉的梦并不够长,她没有看到铁石成为大将军,但是她现在可以亲自帮着铁石了,因此就一笑道:“你有雄心壮志,岂不知我是最与你相配的媳妇?”

第251章 家常

铁石回到家,老宅里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婆婆说儿子瘦了,每日里笑着张罗做好吃的给他补养;吴叔、吴婶、毕婆子等都得了赏不知怎么巴结好,原来虎踞山的银子他做为主帅得的最多,回家见娘和媳妇都好一高兴就扔给大家一人一锭元宝;洛嫣又与别人不同,因洛冰跟着路大少爷去了安平卫,铁石就哄她,“你哥哥很想你,让我给你带了许多东西呢!”说着让亲兵把洛冰的东西送过来,又让宁婉多给她拿了一锭元宝,只道:“留着买糖吃吧!”

洛嫣就说:“铁石大哥,我已经是大人了,早不吃糖了!”

“你算什么大人?”卢铁石就笑,“还是黄毛丫头呢!”

洛嫣急忙说:“我哪还是黄毛丫头?不信铁石大哥好好看看我头发!”春天一到她的个子长了不少,头发也乌黑油亮了,现在她虽然还梳着双丫,但在两个明显变厚实的发髻上各缠了一圈细米珠子,颇有几分大姑娘的感觉了,只是还纤瘦些。

“好了,好了,不是黄毛丫头了,”卢铁石就随口道:“过几天你哥哥回来看到你一定高兴的!”

说着就扶着宁婉接着在院子里绕着圈子走。

铁石回来,照顾最多的还是媳妇,看着媳妇的肚子这样大,他总觉得媳妇做什么都很危险,起床要抱,吃饭要喂,走路必然是要扶着的。

其实铁石回来前,宁婉都是自己走的,三家村里女人怀着身子还不是一样做饭洗衣?她如今成了官夫人,怀了身孕后穿袜穿鞋洗头洗浴都有人服侍,走路又算什么?而且当初干娘还说过,走动得越多,将来生孩子越容易,因此她每日一早一晚都与洛嫣一起在院子里走上百十圈。

可是铁石回来却紧张得不成,只怕她不小心摔了,先是不让她下炕,待知道了多走路好时便每次都要用一只手扶着她的腰,一手帮她托着肚子,将步子放得慢慢地陪她转。

洛嫣也在后面走着,就又说:“我大哥看到我一定说我长大了!”

虽然有心机,但毕竟是个孩子,最喜欢纠结长不长大的事儿。宁婉就笑了,“你要是能多吃点儿肉,就更像大人了!”

洛嫣已经不似过去一般什么都克化不动,只是饭量还是小,因此就赶紧道:“我今天晚上喝了半碗肉汤呢。”

卢铁石就说:“你婉儿姐姐喝了一碗呢!”

宁婉听着他们的语气就笑问:“你们过去常在一处吗?”

“是啊!当时铁石大哥把我从夷人那边救出来,一直带回多伦,我还在多伦百户所的军营里住了大半年呢!”

宁婉就不解了,“军营里不是不能有别人住吗?”

“当时多伦百户所被夷人破坏了,所有人就先住在了一处,后来修缮好了才重新分开的。”卢铁石笑着告诉宁婉,又说:“嫣儿命大,她那时与寄养的那户人家一同被夷人掳了去,只她一个活下来了。回来后生了一场大病,多伦连个大夫也没有,洛大哥只得自己给她采药熬药,竟又挺过来了。”

“大家不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宁婉微微一笑,洛嫣命大才有福气当皇子妃呢。

洛嫣就问:“宁姐姐,你是说我一定会有福气的?”

宁婉哈哈一笑,“俗话就是这样说的。”却不肯再多说了。

转了半晌,宁婉觉得有些累时才停下来,“我们回房吧。”

“好!”散步一结束,铁石就将她抱了起来送到屋里,,然后帮忙洗脚、拆头发、铺被、脱衣裳,只除了一件事,却想要宁婉帮他。

宁婉倒是不推脱,有时她还庆幸,老宅里与指挥佥事府不一样,虽然现在吃穿都不差什么了,但还是更像寻常百姓家,没有大户人家的那种丫环。婆婆想不到,铁石也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只他们夫妻两个,自然相互体谅的。

第二天一早,铁石就笑着说:“来,我帮你穿衣裳吧,去正屋里吃皮蛋瘦肉粥。”

宁婉立即就将眼睛瞪大了,“你自己做的?”

“那当然!”铁石就伸出手来捏捏她的脸,“你昨天不是说我做的粥最地道吗?”

“可我是悄悄说的,”宁婉赶紧拉住他的手,“现在大家一定都看到你去做粥了吧?”

“那有什么?”

“虽然没什么,但是…”宁婉就说:“一会儿我们去正屋时,你一定要说这粥是为婆婆做的。”

“我娘不大爱吃南方风味的,”卢铁石告诉媳妇,“而且,你别怕大家笑话你,我都不怕呢!”

不是怕别人笑话,宁婉在意的是婆婆。自铁石回来,他对自己宠得不成,但自己毕竟行动不便也说得过去。但是男人竟然下厨做饭给自己,要知道他可没给婆婆做过,婆婆听了恐怕心里不会太痛快。宁婉之所以与婆婆相处好,一则是付出了真心,再一则就是她懂得为人处事之道。夫妻二人背地里怎么好都不要紧,但现在大家住在一处就要小心些了。

因此她就将身子轻轻地在铁石的胸前蹭了蹭,眼波一斜,“你一个大男人懂什么,只管听我的!”

铁石一向最听媳妇的,现在更是连问也不问了,“好,我就这样说。”

于是婆婆端起了皮蛋瘦肉粥笑着向安婉说:“这是铁石在军中学会的,特别做了让我尝尝呢,你也吃!”

宁婉赶紧笑道:“铁石最孝敬婆婆了!”说着接了粥一匙匙地吃了起来,又悄悄看看铁石,用眼神告诉他,我还不是一样吃到了你做的粥?而且婆婆还这样开心!

就算是他们新婚时也没有像现在一般一连两三个月什么也不做整日腻在一处,虽然一天天并没有什么值得一记的大事,但是两个人过得说不出的轻松愉悦,便老宅其余的人亦是舒心畅意,宅子里在原本的温馨宁静之外更添了一份欢快。

一眨眼间宁婉的产期就到了。

接生婆是早就看好的,正是这一带最有名气的。这边刚一发动就请了人来,接生婆就将备好的东西仔细瞧了一遍笑道:“你们家对媳妇真好,什么都弄得妥妥当当的,竟没有什么可添改的。”

婆婆初听媳妇肚子疼就有些慌了手脚,自接生婆来了就跟在她后面转呀转,如今听了这话就赶紧道:“我这个媳妇是最好的,自然要疼了。你上次过来说要准备什么什么的,我们立即就添了,早打好了包袱放着呢。”

接生婆听出老太太的担心,就笑着说:“不要急,你儿媳妇身子好着呢,一定没事的!”看了一圈就又道:“离生的时候还早着,第一胎不会太快,我先回家里做了晚饭再过来。”

宁婉虽然没有亲眼看过妇人生孩子,但也经历了几次,现在觉得肚子疼得还不重,因此知道接生婆说的对,就说:“大婶只管回去,晚上过来就行。”

接生婆才要走,卢铁石赶紧拦住了,“大婶家里没有人做饭,我派个人过去帮忙,但媳妇这里却不能没有人,万一一会儿就生了耽误了怎么办?”说着就对吴婶道:“赶紧找人个替大婶家做饭!”

吴婶可是生养过几胎的,就笑着说:“做饭其实是小事儿,只是夫人离生还早着呢,二爷刚就太急着将人找来,眼下在这里也是白侯着。我看夜里能生就是快的了,还有可能要等到明天呢。”

婆婆就说:“你懂什么,就听你媳妇和吴婶的吧。”

“不行!”卢铁石拿定了主意再不会改,“如今你们都听我的,婉儿是第一胎,绝对不能离了人。”说着拿了一锭银子给了接生婆,“生了之后还有赏钱。”

接生婆接了半辈子孩子,还是第一次收到这样大的银锭呢,立即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我家里其实没什么事儿,大女儿什么都会做,不必派人过去了。”将银子收到怀里就在宁婉身边打着转儿,只是着实没有什么可做的,忽见有人端来一碗面,就上前要接,“我来喂夫人吃饭吧。”

不想卢铁石腿长胳膊长早先接了过去,“我来吧。”说着熟练地用筷子挑了面条送到媳妇嘴边。

宁婉瞧瞧一屋子的人,还真有些吃不下去,就摆了摆手说:“婆婆先回屋里吃饭,歇一会儿再来,我这边还没事儿,等夜里可有得熬呢。”

婆婆胆子小,且她是真心疼儿媳妇和肚子里的孩子,因此倒不肯走,“我现在还不饿,再说铁石也说你这里离不了人。”

就是离不了人,婆婆也是不顶用的,宁婉忍着肚子疼又吩咐,“吴婶,婆婆身子不好,别让她在这里等着,你今晚还是要照顾婆婆为主,我这边有铁石和白氏他们呢。”

宁婉在家里作主惯了,吴婶也是听惯了,果然就扶着老夫人走了,“夫人说得对,现在老夫人正要吃了饭再好好歇一会儿,等夜里还要老夫人过来坐镇呢。”

接着宁婉又打发白氏带了接生婆去吃饭,这才让铁石扶着自己坐了起来将面吃了。只是吃一碗面却停了五六次,不是她娇气,而是肚子疼的时候怎么也吃不下的。

铁石见她一疼起来脸都白了,皱着眉咬着牙,一会儿工夫额上见了汗,竟也慌了,想找帕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拉起衣襟帮她擦了汗,不禁抱怨,“生孩子有什么用?竟要这样疼!”

自己有了身孕铁石也是欢喜的,但这欢喜却不若他们成亲时的欢喜,再想到梦中的铁石对子嗣并不在意,宁婉早觉出他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平平,平日疼也疼的自己,就赶紧说:“你不知道,女人怀了孩子,就会对孩子全心全意地好,有的人甚至宁愿连命都不要了也要保住孩子呢!”

铁石就吓了一跳,紧紧握住她的手,将她的骨头都捏疼了,“你可一定不许出什么事!”

“我当然不会出事儿了!”宁婉才知道自己说了不吉利的话,铁石竟吓得六神无主一般,赶紧说:“我不过随口一说,别害怕!”

铁石还是紧紧地拉着她,“以后不许再乱说了!”

“我知道了。”宁婉就推铁石,“快松手吧,我现在手比肚子都疼了!”

卢铁石这才发觉自己太用力了,急忙松了手,又替媳妇揉着,“还疼吗?”

“早不疼了。”宁婉就与笑着说话,将刚刚的事混了过去,“一会儿接生婆来了你就出去吧,先吃了饭,再陪着婆婆坐一会儿,她最没主意了,你正可以安慰安慰她。”

“现在是你要生孩子了,还操这么多心!”

“其实也没操什么心,所有的事都是你们做的,我就是顺口一说。”

接生婆进来时,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家常,倒比外面等着的人还要轻松些。

第252章 有福

接生婆进了卢家就得了一锭银子,满心要好好显示一番自己的本事,可现在着实无事可做,看着小夫妻两个手拉手说话就出门抱了一捆麦桔进来,才要上炕将席子卷起来铺草,却又被拦住了。

铁石就问:“难不成要在干草上生孩子?”

“对呀,要么孩子生下来怎么就叫落草呢。”接生婆见他不懂就说:“生孩子会有许多血污,铺了草就能免得被褥弄脏了。”

“我们家不怕被褥弄脏。”

铁石想法与别人总是不同,宁婉倒不是心疼娘给她陪嫁的几床新被褥,但也觉得不应该如此糟蹋东西,就赶紧说:“哪家生孩子都是如此的,我们也一样。”

“不行,你也听我的!”铁石按住她,却又拿出一床新被替她加厚一层,笑着说:“这样你就能舒服一些了。”

一床被褥不是大事儿,但宁婉心里却说不出的感慨,想说什么终于只应了一声,“你放心出去吧,我什么事都没有。”

铁石却舍不得,“我再陪你一会儿。”

接生婆就搓着手说:“副千户再不出去,我可没法子了。”

宁婉就推铁石,“到外面等我!”她已经觉出疼痛终于越来越重了,就是再想逞强也忍不住地叫了起来。接生婆看了看就告诉她,“用力!用力!”

她就突然想起了干娘说过的一句话,生孩子这种事谁也帮不上忙,还是要靠自己!

一波波剧烈的疼痛让宁婉神志有些迷糊了,她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如今情况究竟如何了,但她心里始终坚信一点,自己一定能顺利产子,按着接生婆的吩咐,她一次次地用力,最终,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有如仙乐般地让她重新振奋起来,就听窗外铁石大声笑道:“终于生了!”

宁婉就笑着说:“赶紧把孩子抱过来吧。”

接生婆早将孩子包好了襁褓,却笑着说:“我先帮夫人把被褥衣裳都换了吧。”说着与林氏白氏将炕上打理干净,再把孩子放在宁婉臂弯里,“眼睛长得大大的,一定是个漂亮的大小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