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她们都想不开,一个个拼命地争,最后争到了什么!”

“听说淑妃病得很重,只是挨日子罢了。”

“纵是成了皇太后,恐怕也只能追封了。”

这些大事,秘事,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只平平淡淡地说着,似乎什么都没有放在心上,她们毕竟都站在了胜利者的一面。

自吴粮商进京捅出那些事情后,襄武侯虽然急忙将周指挥使灭了口,但是贵妃和敬王还是觉出了皇上对他们起了疑心,便生出了弑君夺位之心。他们靠着克扣军饷、军需、收受贿赂等一直有花不尽的钱财,多年积累之下,在行宫、京卫、锦衣卫都收买了心腹之人,又养出了一批死士,这一次便想借着在行宫前面挖好的地道,一举将皇上刺杀。

可是,纵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有想到孙悟空终是跳不出如来的手掌,皇上对于朝局的掌控还是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到了行宫就先换下了陆炎,将他们的很多布局打乱,最终行刺也不过成了一场闹剧。

狩猎并没有受影响,依旧还按照先前的日程又进行了几日,大队人马方才如期回京。向外明发的旨意是这样的,敬王乖戾狂暴、秉性凶残、结党妄行,废为庶民,圈于原敬王府内拘执看守;襄武侯与锦衣卫指挥使陆炎妄议国事、骄纵皇子,图谋皇位,处以凌迟,并诛九族;又有数百官员受到牵连,各有处分不提。

宁婉与铁石在被窝里说话,“我们不过来京城觐见,不想竟遇到了这样的大事,又卷到了其中,当时并没有觉得怎么样,现在却反后怕了起来呢!”

“谁能想到竟会如此呢?”铁石也说:“幸而我们事先想到了,各样应对都不差,现在都还平安。”

“那你暂代的锦衣卫指挥使什么时候能交回去?”宁婉便算计着,“再晚些恐怕我们就难在年前赶回安平卫了。”

“我猜我们要在京城过年了。”

“朝中暂时选不出接替锦衣的武官?”

“京卫这么多指挥使,锦衣卫又有两个副指挥使,当日救驾时皆舍身与贼人相斗,哪里会选不出人来?”卢铁石苦笑道:“可看来皇上并不想重新选人了,直接加封我从二品散佚大臣,镇国将军,依旧领锦衣卫,恨不得我一日十二个时辰不离开身边护卫,我这回家一次也很不容易呢!”

“洛大哥说起当年江南大案,正是上位者猜忌之心过重所致。大约人到了最高位,就谁也信不过了,哪怕是妻子儿女也要防着。”宁婉想了想就道:“你自边城而来,既然能舍了安全的虎踞山去驰援虎台击退夷人,忠心自是无疑的。且皇上见你到了京城之后,只与先前辽东结识的洛大哥往来,其余朝臣、五军都督府、兵部等各处竟无一处送礼拉关系,因此更信你不会结党营私,不可能与皇子勾结谋夺大位。”

想来就是这么个道理了。宁婉不由得竟同情起了皇上,“他年纪也大了,身边竟没有一个贴心的人,又遽然遇到亲儿子要杀他这逆了伦常的大事,心里难过也是难免的。既然他只信你,你便多在宫里陪着他些时候吧,我们毕竟年轻,来日方长呢。”

“况且如今皇后娘娘也时常招我入宫,陪着打牌说话什么的,经了行宫的那些事儿,大家情分又不一样了。”皇后娘娘再赏了她好些东西,不再是过去那种要在宫里登了名才能领的场面货色,而是真正的宝物,都是皇后的私房,不必记档的。就连东平王妃也送了她一匣子各式首饰呢。

只是宁婉便又想到了,“先前只当在京城不过住上一两个月便走,因此就住在了洛大哥家里。现在既然留下过年,总不好一直客居。不如我明日到牙行转转,看有差不多的宅子赁上一处,收拾了正好过年。”

铁石自无有不点头的,“你看着办就好。”

两人又絮絮说了些衷肠的话儿,方才睡了。

敬王被拘在府里看守,最开心的就是洛家。洛嫣原本要待皇上行猎后重回庵堂的,现在却留在家里,将先前那身居士的衣裳脱了,头发重新挽起来,随便插几只简单的银饰,更显出倾国倾城的容貌。

宁婉自她手里接了茶,越看越爱看,心里着实喜欢,便向卫夫人说:“自猎场回来,铁石整日不着家,洛大哥也为册立皇太子的事忙得什么似的,影儿也看不到,我原有许多事情要与大家商量,竟都没有空儿!”

卫夫人肚腹日隆,人也胖了,但精神却好些了,笑嘻嘻地说:“谁说不是呢,自那日行猎出门后我竟一直没看到卢兄弟,便是相公,要么不回家,要么回了家说不上两句就睡着了,竟是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呢。”

洛嫣就笑道:“家里有什么事,倒不必等着大哥,只管交给我!”

宁婉就笑了起来,“偏我要说的事不能交给你呢!”

洛嫣便有些知觉,红了脸道:“宁姐姐越发坏了,整日只爱打趣我!”

卫夫人就说:“你宁姐姐为了你才肯操心,若是别人,理都不愿意理呢。”却又与她们说:“倒是有一件事,我想烦你宁姐姐陪着你。先前你替公婆在庵里祈福,虽说是不得已,但孝心也是虔的,如今正好满了三年,不如到庵里做一场法事,超度亡灵,你便也正式在佛前行礼回家,如何?”

宁婉听了便道好,“此事极得当,且我正好陪着嫣儿,嫂子如今身子重,只在家里写几篇经文,我们带去在佛前焚了即可全了心意。”

三人计议已定,便打发人带了银两去庵里传话。宁婉又将自己打算赁房子的事徐徐说了,不想洛家姑嫂二人都一个劲儿地反对,“我们家人本就少,你们夫妻二人留下过节正能热闹些,再不许搬出去的!”特别是洛嫣,拉着宁婉的手不放,“今年如此凑巧,卢大哥宁姐姐能与我们都在京城里过年,怎么也不能分开!”

宁婉听了竟也有许动容,一则自己与铁石总归要回辽东的,一则是洛嫣转过年去就十六了,定亲成亲就在眼前,将来想再于一处过年,竟不大可能了。心里一软,便就答应下来,“我和你卢大哥都听嫣儿的。”

洛嫣就笑了,“算起来竟要准备年货了呢。”

此时有下人送了贴子过来,“杨太太求见夫人、小姐和卢夫人,眼下已经请到花厅奉茶。”

京城里能同时认得洛家姑嫂和自己的人还真不多,宁婉便不知是哪位,“可是兵部哪家的太太,我竟记不清了。”

卫夫人就一笑道:“不是京城的,却是马驿镇的杨太太,不知怎么打听到你们夫妻住在我们府里,前些日子来拜见,不巧你们去了猎场,我和嫣儿与她说了会儿话。她倒是个有恒心的,不到半个月的功夫,竟来了三五次。”

宁婉拿过贴子看着上面大刺刺地写着杨太太的字样便冷笑着说:“她倒是能钻营,借着找我们竟进了洛家!”洛冰原是榜眼出身,如今身在礼部,正是参加科举的士子赶着上门求教的人家,因此又道:“我知道嫂子一定是看在我和铁石的面子上才应酬她,其实很不必,我不想见她。”说着将贴子发回,吩咐下人,“只说我没空儿,不见!”

卫夫人本是江南名门出身,自然看不上小杨太太的行事,眼下才道:“她来了只说与弟妹娘家比邻而居,亲如一家,我只当是真的呢。”

“邻居倒曾是邻居,”宁婉便将过去的事给她们讲了,又道:“她明明是个小妾,到了京城里仗着别人不知道,竟敢自称杨太太,只这一桩我便看不上。”

卫夫人和洛嫣也都满嫌弃的,“怪不得瞧着她言谈举止都喜欢,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儿。”说着也吩咐下人,“下次再来直接打发回去就是,不必让到家里奉茶。”

没两日,宁婉便与洛嫣坐车出城去了观音庵。京外寺庙庵堂极多,这处观音庵虽不是皇家庙宇,却也是极出名的,官宦人家的女眷们多来此处礼佛,也收留了不少像洛嫣那般不得已出家或做居士的官家女子。

宁婉才下了车便赞了声“好”!原来庵堂处于半山之间,满山皆是红叶,恰前两日京城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雪,那红叶映了雪更加鲜艳动人,而那庵堂还要在山中更深入,马车进不去的。

洛嫣便笑道:“当初我哥哥为了我能进这里来,求了好些人呢,又再三告诉我只当在这里读书养性。”

“洛大哥无论什么事都为你打算得最好,”宁婉没有叫滑杆,与洛嫣携手沿着山路向里面走去,又见一道清澈的小溪蜿蜒流出,上面飘着片片红叶,不禁笑道:“我倒羡慕你能在这里住了些时日呢。”

“也不知云清法师今日是不是有空?”洛嫣也笑,“宁姐姐若是见了她,听她讲经说道,一定会更喜欢这里的。”

方才在路上洛嫣已经说了观音庵主持云清法师的几件事,宁婉再三赞叹的,此时就道:“法师清修之外还要管着庵里许多事务,哪里有空见我这个俗人,我们送了贴子尽到礼仪便好,做了法事就回京准备过年。”

不想云真法师竟得了消息竟已经迎了出来,鹤发玉颜,风度超凡,言辞更是高妙,亲自主持了洛家的法事,又殷殷地送宁婉到一处极雅致的院落,“和顺公主礼佛时便住在此处,前日儿得了消息又重新洒扫了一回,倒还清洁肃静。”又道:“卢夫人有什么只管吩咐。”

宁婉听了赶紧摆手,再三推让道:“既然是公主下榻之地,我哪里好住下?且不过几日而已,不劳法师,我与嫣儿住在一处罢了。”洛嫣在此间时自有房舍,她们这一次过来也正要将东西重新收拾了辞去。

云真法师却十分相让,“指挥使夫人来此,山间简陋原已经怠慢了,只是此处有一处汤泉,正可以解乏,千万再勿推辞。”

宁婉见法师十分诚恳,只得带了洛嫣住下,用过精致的素斋后两人便进了汤泉里泡着,热气蒸腾之中,浑身上下舒适无比,不由得靠在白玉石栏上笑道:“嫣儿在哪里都是人见人爱,我跟着到了观音庵借光竟还住上了公主的房舍。”

洛嫣在温泉中一张脸粉嫩嫩水灵灵的,却笑着说:“云真法师一向待我不差,可是今日我是借了宁姐姐的光才进了这间院子的!”

“我有什么光可借?京城里的官太太一抓一大把,三品的不必说,就是从二品也不算什么,云真法师真要应酬起来这间小院里早住满了人呢!”

“云真法师虽然从不将富贵权势放在眼里,但是她曾对我说过,她既然做着主持,总不能将身置之于世外,对京城里的形势总要关注一些,在权贵面前也要放下身段儿,才能使得观音庵香火一直兴盛,护佑得庵内这许多人。”

“这倒是持重之言,我一向最厌烦那些明明趋炎附势,爱财如命,却又做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模样的僧道了,”不过宁婉不免就又笑了,“只是我倒不懂我们两个怎么就能令云真法师放下身段儿。”

洛嫣再聪明,也只是小女孩,且她到了京城之后一直在庵里,因此也猜不透,“不如明日我悄悄问法师。”

“也不必了,既然法师将我们做上宾相待,我们便真心领情,不辜负这汤泉,好好享受了,走前多奉上些香火银两就可以了。”

云真法师第二日又特别为她们开堂讲经,宁婉听了觉得灵台清明,再三叹服,“我先前总觉得自己也读了些禅书,颇悟了些禅道,不想如今听了才懂得什么是禅!”

洛嫣就道:“法师说宁姐姐虽然身在红尘,却极有佛缘的。”

“那是法师捡大家爱听的随口说的。”宁婉倒没有多信,拉了洛嫣到庵后散步,“也不知当年谁选中了这里建庵堂,景致再妩媚不过。”

“我也常这样想呢。”

两人正说着闲话,路旁走出一个锦衣男子,上前行礼道:“属下丁有福拜见夫人!”

第337章 不敢

庵后冷不防出来一个男子,宁婉倒是认得的,此人正是当初送周指挥使入京那些锦衣卫的首领,他们先前还在一处说过话,再听称呼,便知他如今在铁石手下,就笑道:“丁大人不必如此多礼,有什么事情还请说。”

心里未免腹诽,两个月前大家一路同行的时候,这位姓丁的颇有些傲气,大家行了一路连名字都没有通过,现在倒恭敬地连名带姓一起报了出来,却是这般俗气的名字,与三家村里的庄稼汉竟差不多。

丁有福就恭敬地道:“夫人到庵里进香,属下暗中护卫,竟发现有人暗中打探夫人行踪,又跟踪而来。”

宁婉不觉得一惊,“有谁会打探我,还跟踪过来?”自己又算哪个名牌上的人物,平平常常一个人,哪里值得如此?

“那人本姓田,辽东马驿镇人士,被家里人卖到当地大财主杨家做妾,生下杨家的独养儿子,如今陪着儿子入京参加春闺,一向以杨太太太自居。”丁有福又说:“这位田氏前些日子用十两银子收买了洛员外郎家的一个婆子,暗中打听夫人行踪。这一次夫人前脚才出门到观音庵,她后脚就雇了一辆车跟来了,如今也在观音庵里住着。”

宁婉在马驿镇住过些时日,尚且不知道小杨太太娘家姓田,不想丁有福竟然弄得一清二楚,还打听到她原是卖到杨家为妾的,如今连她收买洛家婆子的事都了如指掌,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洛嫣听了倒涨红了脸,“如今嫂子身子沉重,家里的事是我没打点好,竟让人来打探宁姐姐,回头我定将罚处。只是请问这位丁大人,那杨田氏跟着嫂子到了观音庵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丁有福就看向了宁婉,似有为难之意。

宁婉见状,便道:“嫣儿,你在这里等我一等,我与丁大人说几句话。”说着走到路旁清静的地方问道:“究竟是什么事?”

“杨田氏看中了洛小姐,想为她儿子求娶,因此先前几次三番到洛家求见夫人,被回绝后并不死心,就找到了这里。”

宁婉真是气死了!

杨益与自己年经相仿,这么多年因着小杨太太胡乱掺合,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娶妻。现在小杨太太竟打起了洛嫣的主意,还想找到自己帮着说媒不成!

自己从来就没看上过杨益,哪里会替他向嫣儿说媒,且只要想到洛嫣要服侍小杨太太这样的婆婆,宁婉就恶心。

“要么属下将她…”丁有福将手比了一下,“就扔在这里的山中,保证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宁婉一下子从气愤中清醒过来了,她固然讨厌小杨太太,可怎么也不能杀人啊!赶紧向丁有福摆手说:“没什么,你不必管了,我自会处理。”又道:“京幾之地,一向安宁,观音庵一带又是女尼的居所,我还带了侍女们,就不劳丁大人保护了。”

丁有福不解地眨了眨眼睛,却还是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唯夫人之命是从!”说着人便退到了路边的红叶林中,没了踪影。

宁婉已经没了兴致再逛,只推累了携了洛嫣向庵内走去,却还在庵外被小杨太太截住了,只见她远远地赶过来,“卢夫人,我一直想念得很呢!”

宁婉躲开她伸过来的手,压了压心里的火气,先向洛嫣道:“你先回去吧,”看洛嫣进了庵堂,就冷冷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小杨太太笑嘻嘻地说:“这里是庵堂,谁不能来?我正要给益儿烧几柱香求观音菩萨保佑他高中呢。”

若是先前,宁婉也就信了,但现在不免想到小杨太太之所以找到洛家,又借着自己娘家邻居登堂入室,恐怕就是当日在隆福寺前遇到后跟着自己和铁石的,心里更加厌恶,“那你便给菩萨烧香去罢!”

“香已经烧了,我还捐了十两香火银子呢!”小杨太太并不在意宁婉的冷淡,陪着笑说:“正巧遇到了卢夫人,我倒有一桩极好极合适的亲事要请卢夫人帮忙做媒,成了后一定做一双镶了珍珠的媒人鞋感谢呢!”

宁婉只听了丁有福一面之辞便已经相信了,小杨太太就是那样的人,总觉得自家有良田千亩,再富贵不过,把别人都当成草芥一般。当初小杨太太向自家提亲时便带着一种高高上的心思,现在她提到洛嫣,竟然还以为杨家并不差洛家什么呢。对此,宁婉竟然十分无语。

小杨太太只当卢夫人同意了,便又滔滔不绝地说:“那日我去洛家见夫人,不想竟见到了洛家的小姐。唉呦呦,长得还真不错,正好我家益儿还没娶亲,我便想着…”

宁婉便喝住了她,“洛家本是江南世家,洛员外郎榜眼出身,如今在礼部为官,洛小姐更是金尊玉贵,你们家攀不上的!”

“我们家有千亩良田,益儿又中了举人!有什么攀不上!”小杨太太自儿子中了举气势又不同先前,便一点也不知羞耻地说:“洛员外郎既然是榜眼,又在礼部当官,岂不更好?就让他帮着益儿指点指点文章,若是能打听了考题就更好了!益儿中了进士,再娶了洛小姐不正是双喜临门!你放心,我没有女儿,将来一定把儿媳妇当成亲女儿一样的!”

“洛家那么多故交家中有多少进京赶考的举子,一个也不敢说要打听考题的!”

“那怎么一样,我们家益儿娶了洛小姐,将来就是一家人了,洛家不帮益儿还能帮谁呢?”小杨太太还在继续说:“洛夫人竟不大机灵,我再三要带益儿过去拜访她,她只是不懂,还推三阻四的…”

又道:“卢夫人,我们毕竟是同乡,总要互相帮忙不是?洛家这样的好处,总要落到我们手里才是。若是洛家不情愿,你便将益儿带到洛家与洛小姐会个面,来个生米成熟饭!到时候益儿有了出息,还能帮衬你们家指挥使一把。你还不知道呢,朝廷最重的就是科举出来的文官,至于武官,就算品级高也不算什么…”

宁婉实在要气倒了,便叫侍女,“你们替我打她两个嘴巴子,再教训她,如果还敢如此乱说,坏人闺誉,我见一次打一次!”也不理后面小杨太太的哭喊,进了庵里。

却见洛嫣怔怔地坐在屋内,便知聪明如她恐怕早对小杨太太的心思有所体察,自己和丁有福虽然避开,但她哪里又没有知觉?因此就上前道:“你别理那些蠢人,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呢,犯不上为了他们生气。”

洛嫣就垂泪道:“我不是和她生气,只是我想着,我从生下来就累得家里出事,哥哥又为了我吃尽苦头,后来总算回了京,依旧是个祸患。如今家里要为议亲,我只怕…宁姐姐,我小时候见自己长得美十分得意,现在才知道无怪人都说红颜祸水,倒恨不得自己长得平常些。”

也无怪洛嫣这样想,宁婉也曾因为自己的美貌伤过神,但是现在她却想通了,因此就笑着劝导,“我们长得好正是老天爷的垂青,原本就应该得意的。你如今才多大,竟以为自己看透了世情?其实等你嫁到了如意郎君,便知道为何还有一句女为悦已者容了。”

洛嫣便忍不住红了脸,“宁姐姐就是这样的吧。”

“不错啊,”宁婉就笑,又道:“也不只全为了别人打扮,我每每对了镜子看到自己貌美如花,心里也开心呢!”

一句话将洛嫣说得愁也没了,吃吃笑着道:“我们晚上还泡汤泉吧,我觉得身上比之前滑腻了呢。”

及两人回了洛家,卫夫人见了面便说:“你们气色可真好,无怪都说观音庵那边山灵水秀,可见是真养人的。”

宁婉与洛嫣闭口不谈小杨太太、丁有福,只道:“云真法师六十几岁了,虽然头发全白了,可是脸竟有如少女般美貌。”又说起法事之盛大、讲经之精辟、素斋之出色、汤泉之舒适等等。

卫夫人听了再三羡慕,“你们可真有福气,投了云真法师的缘法。”却也安下心来,笑道:“如今嫣儿也不必再躲出去了,这些日子我让人给你多做了几身衣裳,过年出门时穿。卢兄弟、弟妹还有宝珠的衣裳也都裁了几套送过去了。”

宁婉赶紧起身谢了,“多谢嫂子惦记。”

卫夫人就又提起,“钟老夫人托了人几番来向我求情,要来上门陪礼,还说接了宝珠回去一定当女儿一样养着的,再不敢责骂打人了。”

宁婉听了“当女儿一样”的话就想起了小杨太太,不以为然地说:“钟家老夫人不是善人,她不过是因为不想和离送回嫁妆才反悔了。不过按律只凭她打伤了宝珠一项,怎么也轮不到钟家写休书,若是再惹恼了我,义绝也不是不成的。”

卢家的事卫夫人自然不好多管,便只是劝道:“宝珠毕竟已经嫁了,还是劝合不劝分吧。”

宁婉就道:“我明白嫂子的好意。只是钟家的确是个火坑,现在他们答应不再责骂打人,也不过因着眼前的局面,并非真心悔过。且我们寻常军户人家,倒也不要那些贞静守节的虚名,把日子过好才是真的。”

卫夫人从小受到家里的教导并不是这样的,但她竟无语反驳,因此就笑道:“卢兄弟和弟妹都是这样爽快直接的性子。”

一语未毕,便有下人过来,“钟老夫人和钟主事求见卢夫人。”

宁婉并不赞同卫夫人的想法,但她却有些不好意思,“自我们住了进来,竟给嫂子带来许多麻烦,先是杨田氏,现在又有钟家,真让人过意不去。”

卫夫人就道:“弟妹这是哪里的话?”

洛嫣便轻声道:“嫂子,家里有个婆子被杨田氏收买了,将我们去观音庵的消息传了出去,杨田氏还在那里堵着我们说话。”

卫夫人治家一向严谨,听了这样的事只觉得面上无光,反向宁婉道:“弟妹也不要笑我没有打点好家事。”

洛嫣赶紧拦道:“此事原是我的的疏忽,也交给我来办吧。”

宁婉也说:“这本算不了什么,谁家都难免出这样的事,况且杨田氏不过一个小丑而已。嫂子莫要放在心上,将那婆子找出来赶走就是。我倒要先去见见钟家人。”说着让人带到厅堂里。

时隔不久,钟老太太再没有先前的嚣张,见了宁婉便赶着上前陪笑道:“亲家夫人,是我猪油蒙了心竟打了儿媳妇,还在夫人面前胡言乱语。如今夫人只管打我骂我,只求让我们把宝珠接回去吧!”又向儿子说:“你赶紧给嫂子磕个头认错,长嫂为母,也是应该的。”钟主事果然就跪下磕了头。

宁婉虽猜到钟家后悔了,但还是没有想到钟家人竟能如此低三下四,倒小小地吃了一惊,只是她一向最看不起钟家这样的,更嫌弃钟主事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赶着叫自己嫂子,就急忙躲开道:“我可受不起这样的大礼!你们回去将宝珠的嫁妆都好好地封起来,待她哥哥有了空闲我们过去拉嫁妆,再顺便把和离书带回来。你们可记住,少一根针我也不能轻饶的!”

这番话宁婉不是第一次对钟家人说,不想也不知他们今日怎么了,一听到竟吓得面无人色,钟老夫人便扑通一声也跪下了,涕泪交加地道:“卢夫人,还求你宽宏大量,饶了我们一回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第338章 顺毛

宁婉不知钟家如今怎么这般胆小。

当初钟老夫人在自己面前有如泼妇一般地叫骂,再三嚷着京城里三品指挥使不算什么,现在自家还任着指挥使,只是名义上有从二品的官街而已,也不知她怎么就变了。

也许铁石将钟主事打了一顿,将他们打清醒了?

可见这人还真是贱,好好跟他们讲道理就是没有用,总不如打上一顿让他们吃些苦头,就什么都明白了。

卢宝珠纵不是德容言工样样兼备的女孩子,但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尤其她从小在嫡母手下长大,养成了察颜观色的本事,一向会讨好人,且她一个妙龄女子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老鳏夫,钟家竟还因为她娘家不成了就打骂,真是黑了心。

因此宁婉半点也不心软,直接叫人将他们赶出去,又厉声道:“我已经把话说明白了,你们不必再上门,更不必托人求请,两家合离了事!”

赶走了钟家再回秋爽斋,卢宝珠听了信儿赶紧迎了出来,殷勤地上前道:“二嫂累了吧,赶紧到屋里歇一歇。”

宁婉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形,又有盛儿过来回禀,知宝珠身上的伤已经全好了,这些日子只老老实实在家中做针线,便点头道:“明日起你与我一起去见见卫夫人和洛小姐,一则我们毕竟是客是总该见见主人的,再则就是向她们学一学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卢宝珠性子未免浮燥,让她多见识名门闺秀也能早些懂事。

卢宝珠听了十分欢喜,“多谢嫂子了!”又将卫夫人给她新做的衣裳拿出来,“我穿这件红的吧,还能喜庆些。”

宁婉无奈地叹了一声气,“如今钟家的事还没有完,你也不要太兴头了,还是穿得素淡点儿好。”

卢宝珠便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委屈的神色,垂头悄应道:“是。”

宁婉就道:“你可见我像这样过?就是哪家的夫人太太的时常这般做作?有事便说事,不管什么都有个道理可讲,装出委屈又给谁看?”心里又想着,宝珠若是与钟家合离了,若这性子不改,想再嫁也难。

可卢宝珠亦有一样好处,那就是极会看人脸色,马上挺直了身子笑道:“二嫂我就改了,明日在卫夫人和洛小姐面前一定不给二哥和二嫂丢脸。”

宁婉也只得罢了,让她先回去,又叫盛儿给宝珠备了东西,明日做见面礼送卫夫人和洛嫣。

不想,当晚铁石竟回来了,见了媳妇就说:“我找到了吴粮商。”

洛冰在京城人头颇熟,却怎么也查不到吴粮商,不想铁石竟找到了,宁婉就赶紧问:“他藏在哪里?”

“在锦衣卫的大狱里。”

“锦衣卫竟然还有大狱?”

“锦衣卫下面的镇抚司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无权过问,里面设的牢狱叫诏狱,还有种种酷刑。”

“吴粮商是被陆炎关到那里面的!”宁婉马上醒悟了,“可是襄武侯和陆炎连周指挥使都能灭口,为什么没杀了他呢?”

“你还记得我爹过世前写了字吗?他是给吴粮商写了一封信,让吴粮商到京城里面告官。但不想吴粮商行事太过张扬,还没找到路子就被陆炎发现,便被抓到狱中。原本他必死无疑,只是吴粮商毕竟也有几分聪明,他早将我爹的信藏了起来,无论怎么用刑也不肯说,因此陆炎便暂留了他一命。这些日子我接手锦衣卫,一处处查看下去,正遇到了他。”

“他怎么样了?”

“没了半条命,又落下了残疾。而且,他家的粮铺也被锦衣卫查抄了,家财荡尽。”

如果吴粮商肯听自己的劝去不急忙去找公公询问,可能公公也不会吐血而亡,他自己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但是,宁婉突然想起了当年在马驿镇上马老板未婚妻的往事,不由得同公公说了一样的话,“都是报应,谁也不必埋怨。”却又想起来问:“那信呢?”

“吴粮商交给了我,我把它烧了。”

“也好,从此也就一了百了了。”

“还余下一件事,就是那个四品指挥佥事的袭职,如今重新回了卢家。”

“那卢铁城…”其实他不应该叫卢铁城了,但又不知道怎么称呼好,“他可是京卫的武官呀,哪里能无声无息地没了?”

“他一家三口与周氏、宝珠的生母都一起被襄武侯毒死了。”

“襄武侯还真狠,只怕影响他的大计,连跟过他的女人、亲儿子亲孙子都能下得了手!他被凌迟也是应该的了。”宁婉知道铁石宁愿卢家的旧事就此埋没了,就道:“那个袭职我们不要吧。”武职虽然是世代相传的,但是承袭的时候是要到兵部里办文书的,如果不去办理,也就等于放弃了。

“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兵部尚书主动找了我,再三说这个袭职是卢家的,卢铁城被襄武侯害死,卢家可以再出一个子弟袭职,而且已经替我办好了所有文书,只等我填上松儿的名字,便可以领俸禄了。”

“兵部尚书不是阁老吗?怎么连这么一点小事都管。”别人家都是想办法抢袭职,自家可倒好,推也推不出去。不过宁婉最明白铁石,就说:“不如就给铁垣吧,他也是公公的亲儿子。”

“松儿是长子,将来自然袭我的武职,我们若是再生儿子,我也会想法子替他们谋了荫封的。”卢铁石就道:“你说的也对,何苦白扔了,就给他好了。不过他若是不能通过武选司的武试,我不会让他袭职的。”

高祖初定天下时,武职承袭要经过武试通过才行,虽然家有袭职,但武试不过亦不能真正成为武官。现在这些规矩早已经废了,但宁婉却道:“对,我们不是为难铁垣,而是他若有如孙指挥佥事一般,将来害的不只他一个人,而是手下的军士和满城的百姓。哪怕他一辈子不能袭职,我们养他一辈子就好了。”

“媳妇的话总是这样切中要害,”卢铁石笑了一笑,却又问:“外面的宅子看得怎么样了?我们尽早搬出去。”

“卫夫人和嫣儿一再阻拦,我竟没有看成。洛家既然是真心实意地留我们过年,我们不如就年后再寻宅子好了。”

“我是为了洛大哥才急着要搬出去的,”铁石便提醒媳妇,“你当锦衣卫的名声好听呢?洛大哥毕竟是清贵人家。”

锦衣卫的名声是不好,但是自家又不是锦衣卫出身,只不过临时替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护卫皇上而已!

可是宁婉毕竟是聪明的人,立即就想通了兵部尚书为何主动过问自家的袭职、云真法师为何待自己分外客气、钟家为何先前上门吵闹现在跪地求饶,便叹了一声,“原来锦衣卫竟有这样响亮的名声,我们不过还是小小的指挥使,竟比皇子还有威风!”当初云真法师可是不在意敬王收下了洛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