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权限之大,的确远非我们先前能想得到。”卢铁石也说:“在朝时锦衣卫守卫皇城四门中最重要的午门;皇帝朝会时,锦衣卫侍立在御座西侧,负责传旨,随时听候调遣;皇上出行时,锦衣卫分别守护在丹陛、御道各处,所有侍卫亲军和銮仪队皆是锦衣卫。除此之外,锦衣卫又有侦缉之责,随时可以逮捕审讯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也参与收集军情、朝臣种种密事。还有就是廷仗,也归锦衣卫管。”

“廷仗?不就是打板子吗?”

“是打板子,不过是打大臣的板子,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打,下杖轻重就直接能定人生死。”

那些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大臣们被脱光了打板子,还不如直接要他们死了好。

宁婉吁了一口气,“我们赶紧搬走吧,别给洛大哥招来骂名。”却又想到,“辽东各卫所都有官衙,难不成锦衣卫没有官衙?”官衙后面都带有内宅,是给女眷们住的。

“有当然是有的,锦衣卫衙门在午门前面,只是我想你不要住在那里了。”

宁婉早将京城的道路都认得了,立即就明白锦衣卫衙门不像京城里其他衙门那样只在寻常的坊巷之中,而是在皇城正门前面前,一边是五军都督府,一边是六部,只衙门之地便是在昭示锦衣卫的了不起。然后她就想到了,当初与铁石在京城闲逛时,他们每到了那一处都是绕着走的。

可是,正因为如此,自己更要过去与铁石一起住!

宁婉就笑道:“日常过日子还是要俭省些,京城的房舍都很贵,与其在外面花银子买房,不如我们就住锦衣卫衙门呢,也免得你让丁大人跟在后面保护我。”

提到了丁百户,卢铁石便也无奈地笑了,“我原没想过派人保护你的,毕竟京城里还算平安,可是他向我再三提到宵小难防,我也就应了,不想你将他赶了回来,前日垂头丧气地来我面前请罪。”

宁婉就道:“原来他任锦衣卫百户呀!”又叹,“论起本事,也不能不说很厉害了,才几天的工夫将杨田氏的事打探得一清二楚,比我知道的都要多。只是我想着他这本事还是用在正途才是,且杨田氏不好,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她痴心想攀上洛家也不是大罪,我让人打她几个嘴巴子也就算了。”

铁石便噗地笑了,“我早听说媳妇的威武了!”

看来自己让人打杨田氏全落到了丁百户的眼里,不知他回头怎么说的,宁婉一听便不依了,揪了铁石的耳朵问:“你们背地里说我什么坏话了!”

“没有坏话,都是赞夫人英姿飒爽,为我们辽东的巾帼英雄,不愧在贼人来犯时能护卫皇后!”

宁婉也无心与他们计较,就笑着摆手说:“算了,不说我是母老虎就好了。”

“哪里是母老虎,平常在我面前倒更像一只乖乖的小猫。”铁石便替小猫顺了顺毛,“媳妇,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皇上送了我两个美人…”

宁婉立即将两只眼睛瞪了起来,“谁说我是小猫的,我就是母老虎!”

“我也这么对皇上说的,才将两个人回绝了,”铁石便又给母老虎顺毛,“我又想什么也不要并不好,就向皇上讨了个恩典。”

“什么恩典?”

“我听说御医院里有一套养颜密方,请皇上遣御医院的御医们为媳妇配上一付,听说从吃的到外面敷的全是名贵的药材,十分讲究,只要用些时候,脸上的斑都会消了。”

宁婉自生了松儿脸上就留下了几点雀斑,虽然不显眼,但却一直是她的心病,现在听了心情立即转了回来,“要是真能将这斑去掉了就好了。”欠身在铁石脸上香了一下,“若是有人再要给你送什么美人,你只管说家里的母老虎厉害得紧,让他们找我说话!”

卢铁石便真正开怀笑了起来。

第339章 私藏

宁婉见铁石心情好了,便又拉起他的衣裳道:“锦衣卫有什么不好, 只看这飞鱼服, 就比先前三品老虎纹饰的官服好看多了。”

飞鱼就是龙鱼, 据传形状如鲤,头如龙有一角, 能飞, 眼不畏雷, 因此朝廷命江南织造局织了一种飞鱼纹的妆花罗纱, 由皇上赐予高官, 穿起来十分华贵威武。眼下铁石穿着这件青金织妆花飞鱼服, 就是皇上特许的, 整个朝中也没有几个人有资格穿。

铁石早知媳妇在哄自己, 就笑道:“只是绣春刀太轻我用不大惯,他们便将我原来的刀重新镶了刀鞘。”拿起来给媳妇儿看。

“只要芯子没换就还是你原来的那把刀!”宁婉便笑道:“铁石, 不管怎么样, 我们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这些天我整日忙忙碌碌、见了不知道多少光怪离奇之事,还是听着媳妇这一句话,心里才静了下来。”

“就是没有我的话, 你心里就不踏实了?”当然并非如此, 如果铁石不是心志坚定,哪里会拒了两个美人?且皇上的赏赐都在明面上,各处暗地里又不知有多少贿赂呢!只看丁百户已经到自己面前讨好了,围在他跟前的只会更多。

“可在媳妇身边就是不一样。”卢铁石便将积在心里的许事多都讲了出来,“这一次敬王系倒了,只抄家的就有三个侯府、七个三品以上官员,其余五六品的就更多了,皇上全交给了锦衣卫。”

“你若是看了那些人家府库里的东西,一定会觉得自己没见识,虎踞山里的宝藏比起来都不算什么。襄武侯富贵也罢了,陆炎家里东西更是多得惊人,金银财宝,药材、古玩、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堆积成山,还有成箱成箱的银票、借据,只一一查清再登记在册恐怕就要一年两年的功夫。”

“好多人暗地里劝我留些,听说抄家的先留上一半也是惯例了,反正现在还没有登记造册,谁也不知道有多少。”铁石就说:“还有许多皇子皇孙、大臣们赶着给我送厚礼,只想把抄出来与他们有关的书信赎回去,也有哭哭啼啼想为亲人求情的,整日吵得我心里都烦了!”

宁婉听了不免都叹了一声气,“你可怎么办呢?”

“我就是跟你说出来,至于怎么办明日再想,”铁石说着,便拉着媳妇一头扎到床上含糊地道:“我先好好睡一觉。”

宁婉看他合了眼就睡着了,便从他怀里挣了出去,替他将衣裳脱了,又打了水擦脸擦脚,嘴里嘀咕着,“先前打仗也没这么累的!”

还没打点妥当,就听卢宝珠在门外轻声道:“二嫂,我听二哥回来了,特别做了宵夜送来。”

宁婉就赶紧拿了一床被子给铁石盖上,叫了她进来,“谢谢你还想着,只是才进了门说上几句话就睡死了过去,想是不能吃了。”

卢宝珠便放下手里的食盒,帮着宁婉将那飞鱼服挂好,小声地问:“我听说先前锦衣卫的陆指挥使威风极了,没有人不怕他的,不论什么事他只一个眼色就有无数人去办,我二哥接了锦衣卫怎么累成了这样?”

“陆炎是什么东西,你竟往你二哥身上比!”

卢宝珠才觉察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心疼我二哥太累了。既然今晚的宵夜不能吃了,我明天早上起来给二哥炖鸡汤。”

宁婉就摆手道:“你有这份心就行了,炖鸡汤什么的就让厨房做吧。如今你二哥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钟家再不敢为难,想来合离的事很容易就办成了,你正该想一想将来怎么着,我们做兄嫂的能帮还是要帮你一把的。”

卢宝珠就感激涕零,“若是没有二哥二嫂,我可怎么办呢?早让钟家害死了。”又道:“我只能来生结草衔环相报吧!”

宁婉一向不爱听这话,但是想到铁石刚刚提到宝珠的生母果真过世了,便忍着没有再说她,只道:“明日去给你姨娘做个超度的法事吧。”

卢宝珠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姨娘真的过世了?”那时来的丫头急慌慌地说了几句就走了,她心里便一直还存着些幻想。

“你二哥也是才确定的,他们都被襄武侯府的人害了,”宁婉并不打算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她,只道:“事已至此,还是节哀吧。”又让盛儿扶了她回去好生劝着。她自己点着灯烛写写画画地半夜才睡。

第二天一早,宁婉醒来时就见卢铁石正坐在桌前看她昨夜写的东西,便笑问:“觉得可有一点用处?”她尽自己之所能帮着铁石想了几个办法,也不知能不能用得上。

铁石也笑了,“还不错,有几个法子我打算借用一下。”

宁婉再看他的神色精神都比昨夜好了许多,就笑道:“难不成家里有什么灵丹妙药?你睡了这一觉又像回到了过去一样。”

“所以,不管有多少事,昨天晚上我都不一概不管了,一定要回家里与媳妇在一处说说话,睡一觉呢。”

其实宁婉也一样,有什么难心事就愿意与铁石在一处唠叨几句,然后心境就好了。现在便起身道:“我去厨房看看。”一会工夫就笑盈盈地提了食盒进来,从里面端出一钵饭两样菜,笑着说:“你这两日一定上火了,今天吃素淡些。”

卢铁石这些日子忙得没有胃口,竟不知自己平日吃了些什么,一见面前两道小菜眼睛就是一亮,“我正想吃些青菜呢。”

宁婉就给他盛了一碗稻米饭,又挟了一筷子虾皮炒小白菜放在上面,“这虾皮是胶东湾的,味儿特别鲜,放点油一炒金黄金黄的,正好有小白菜,我没让厨娘们加肉汤弄腻了,切成段加到虾皮里快火一炒出锅,只洒了点盐,你尝尝怎么样?”

湛清碧绿的小白菜加上金黄的虾皮,放到口中爽脆多汁,又有浓郁的鲜香味儿,卢铁石就觉得自己饿极了,又扒了一大口饭。宁婉就又拿调羹舀了一勺素什锦,“再尝尝这个,京城这里还有个俗名叫十八罗汉斗悟空,又好玩又好吃。”

这份素什锦里的东西可真是太多了,主菜是猴头菇,配了木耳、黄花菜、冬笋、青豆、大枣、核桃、莲子、栗子、桃仁、枸杞等等,足有十几样,也亏得洛家的厨房一向讲究,南北食材样样齐全,宁婉便样样抓了一捏,又添了点鸡汤烩了这一道五彩缤纷小菜。

卢铁石细细品味,鲜香甜咸,竟都在这菜里面,再看看媳妇的笑脸,便道:“这名字恐怕就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这小脑瓜儿,转得就是快。”连吃了几口后就笑,“放心吧,我就是孙猴子,十八罗汉也奈何不了我!”

宁婉见他一碗饭已经见了底,便又替他盛了一碗,自己也拿了碗在一旁坐下相陪。一餐饭,简简单单,卢铁石放下碗拍拍媳妇的脸,“怎么做我已经有了主意,你也不必为我担心了,买些年货准备过年吧!”说着穿上飞鱼服,系上腰刀就出了门。

宁婉看他向着自己回头挥手就笑了,这男人就是一座金刚,什么也压不倒!

铁石既然想好了,就雷厉风行地行动了,先会同吏部一同抄家造册,将所有的财物都公之于众,唯有各家的书信,他单独收在一处后奏请皇帝一把火烧了,敬王一案由此便没有再卷入其他官员士绅,除外财物造册还要等待许久,便已经基本完结。

一日回了房里神神秘秘地向媳妇道:“我弄了一样好东西回来长长见识。”

宁婉便好奇起来,“你整日就在皇宫、衙门里面转,最多去几处抄家的地方查看一回,哪里能弄到什么好东西?”

“就是抄家时私藏了一样。”

宁婉并不相信,“金银珠宝都不要,凭什么好的还用私藏?”

铁石便关了门,“这玩意儿竟比金银珠宝还稀罕呢。”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册子。

宁婉便凑过去一看,却又转过头,“你赶紧烧了吧,让人见了我们都没脸!”

“我原也是无意间看到的,正夹在一本书中,正巧周围没人便收到了怀里,竟也是才打开看呢。”铁石再三叫媳妇来瞧,见她只是不肯,便自己翻开,“还真有趣,不知是从哪里买来的,我们怎么从没见过。只可惜总归不能留,看过了总要烧了的。”

宁婉本不想看,可毕竟又好奇,听他说一会儿要烧了,终还是凑过去瞧了两眼,便涨红了脸说:“可见京城里的人心思不端正!”

卢铁石就势将人抓到怀里,笑道:“这荒淫奇巧之心也未必是京城里的人才有,我们也倒也可以一试。而且我听人说京城里有一处坊间有许多这样好玩儿的东西。”

“呸!我才不去!”

但事实上,有一天宁婉还是跟着铁石换了衣裳趁着傍晚时分悄悄去了,还淘回来几样小玩意儿,凭添了许多乐趣。

就在宁婉觉得日子过得不错时,她已经成了京城里最有名气的河东吼狮了。

鉴于她在京城里熟人并不多,且母老虎的威名远扬,并没有人敢把这消息告诉她,还是一直在家里养胎的卫夫人无意听到了赶紧将她叫来提点,“如今外面传得不大好听,说是弟妹嫉妒将卢兄弟的妾送进了庵里,还不解气,走前又暴打了一顿,把人打得烂羊头似的。想来也怪我,不该让弟妹陪着嫣儿去观音庵的。”

宁婉一听扬了扬眉,“没影的事又何必信呢。”此事原是为了洛嫣,只是宁婉一直瞒着,只怕对洛嫣名声不好,因此便道:“当日在观音庵外面,我的确让侍女打了一个人,却是别的事,与铁石没有关系。”

“我当然不信,可这其间的厉害你还不晓得。”卫夫人就说:“先前皇上赏卢兄弟两个美人,他虽以父孝未满拒了,但早有人说他惧内,如今又有人传言弟妹是母老虎,他的名声很受连累,严御史也借机一再弹劾他治家不严。你想卢兄弟接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有多不容易,现在总要帮着他想法子将谣言消之于无形。”

宁婉初听了并没有在意,知道竟累及铁石便有些懵了,她其实真不是母老虎,更多的时候都是一只有爪子的小猫,平时都很温柔,别人惹了她才露出尖爪。再想到一向言谈极含蓄的卫夫人已经向自己如此说了,外面还不定传得有多难听呢,铁石心里恐怕并不好受,更是心慌地问:“嫂子赶紧教我如何应对?”

“依我之意弟妹也不必立即反驳,反容易被人诟病,只悄悄做一两件贤良得体的事情,”卫夫人就帮着她出主意,“弟妹花点银钱买两个家世清白、相貌出色的女孩带在身边,我便可以在外面无意间露出几句,只说卢兄弟因为父孝未满不肯收皇上的美人,可弟妹再贤良不过,其实早备下了人的,只等到时候就收房,多为卢家开枝散叶。再请京城里有贤良名声的夫人们帮忙说项,如此这般,先前皇上赏美人的事、还有打人的事全都不攻而破了。”

宁婉听了便问:“这两个是真要给铁石收房的呢还是只骗骗大家呢?”

“这种事哪里能做假?女人们最爱盯着别人家的后院看,若是假的定然能发现的,到那时可就彻底没法子了。”

宁婉就说:“我宁愿落个母老虎的名声也不愿意给铁石纳妾。”

卫夫人不想能听到这样的话,瞪着眼睛张大嘴半晌没说话,突然醒悟过来赶紧向周围瞧了一眼。好在,刚刚已经将嫣儿和下人都打发走了,她便松了一口气,“弟妹,你这样的话可不能在外面说,被人听见名声可就彻底毁了,再没有任何办法能扭转回来。”

宁婉也晓得这正是自己的私心所在了,怎么也不愿意铁石纳妾的,因此便反问:“嫂子也要给洛大哥纳妾不成?”

“那是自然的,洛家先前可是江南大族,族谱上相公同辈的所有兄弟、从兄弟便有几十人,如今只有相公一个,洛家定要多多地开枝散叶,才能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卫夫人便抚了抚肚子,“人我早选好了,只是相公十分希望我能生下嫡长子,所以才拖着没有办。但是我亦拿定主意,不论我这胎是男是女,相公都要赶紧纳妾。”

“如今洛家在江南的田地铺子可以交给庄头管事,但家族祭祀、追回当年抄家被人占去的产业、与官员们往来等场面上的事情交给下人十分不便。另外相公还想重建洛家的闲园,办族学设祭田呢,这都是需要本家的人操持。而洛家最缺的就是人啊!”

宁婉就道:“卢家本来只是寻常的小门小户,虽然家里新建了一处大宅子,但也没有那许多事。”

卫夫人一向温良谦恭,处事亦极得体的,并不是喜欢管闲事的无知女子,能向宁婉说了这么多劝诫的话已经是因为卢洛两家的情分非常了,如今就笑道:“弟妹说的并不错,我们两家情形不同,是以处事也未必要一样。”

宁婉就诚心地道:“我明白嫂子一片真心对我,只是这事我还是要再想想。”

第340章 发呆

宁婉回了秋爽斋,便将人都打发下去躺在床上发呆。

一时疑心丁百户将自己打人的事传出去的;一时又暗骂散播谣言的人可恨;一时又想起了自己去过的京城官员内宅的情形, 好像没有哪家没小妾的, 又觉得卫夫人说的并不错。铁石若是纳两个妾, 再没有说自己是母老虎了,而且卢家多几个男孩, 将来跟着铁石习武,也总是帮手。俗话不是常说打仗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吗?

只是她就是不情愿!

想想铁石跟别的女子在一个被窝里,将来还要生下儿女,她觉得自己根本忍不了, 到那时还真可能像传言中一般亲手将那个女人打成一个烂羊头——不是可能,是一定!宁婉想像着会有那样一个人时,她便已经紧紧地握住了拳头, 恨不得一拳将人打跑!

所以呢, 她果真宁愿被人称做母老虎,也不愿意为了名声给铁石纳妾。

但是,铁石的名声可怎么办?

宁婉想了好久。

铁石回来时就见媳妇没像平时一样笑着迎上来,却一动不动地躺着, 不由得担心地上前问:“怎么竟在这里躺着?该不是身子不舒服吧?我让人去请御医看看。”

宁婉抬手拉住了他, 没精打采地说:“我没事儿,就是想怎么找个什么大场面,让你在众人面前打我一顿,让大家看看其实你一点也不怕媳妇儿。”

铁石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笑道:“你理那些人呢!再说我可舍不得打媳妇儿,有这力气还不如看谁造谣打他一顿。”

“你也不必真用力,就是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就行,”宁婉就想起了虎台县的付老捕头和付老太太,“要么这样吧,我想法子在脸上留一块淤青,正好很显眼。然后带着青肿出门,别人若是问我,我就说你打的。”

铁石就在媳妇的俏脸上轻轻抚过,还轻轻地“嘶”了一声,好像那里真被打了一下似的,突然说:“只用了这么几天的药,你脸上的斑就淡了许多!”

“果真?”

“当然,”铁石便将媳妇抱了起来,放在镜前,指着里面的人笑着说:“这样如花如玉的媳妇儿,谁要舍得打一定是个傻子吧!”

宁婉瞧着原本就淡淡的斑已经更不显眼了,不用心去找根本看不到,不由得称赞,“京城里的御医可真有本事呀!”然后觉得在这张美丽的脸上添一块青肿,自己也下不了手呢。转念再想到铁石对自己的用心,更觉得愧疚了,扭过身子环住铁石的腰,将头埋在他的胸前,“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我们还像过去一样就好了。”

“但是严御史整日弹劾你呀!”

“随他弹劾就是。”

“可你的名声呢?”

卢铁石想了想,“现在大家说我怕老婆,是不是比他们骂我生性狡诈,示恩宵小之辈,其心可诛要好听一点?我就不信皇上能因为我怕老婆免了我的官职。”

“真是狡辩!”可宁婉又说:“不过好像很有道理似的。”

“自然是有道理,最近严御史整日用心于琐事,一再上折子说我治家不严,让我把观音庵里的小妾接回家,已经将先前天天叨咕个不休的那些大义、节气呀什么的都扔到一旁了。他是个糊涂人,可是明白人也不少,早有人到观音庵打听了消息,因此都知道他在冤枉我。”铁石就道:“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感谢我的好媳妇儿?”

道理并不错,宁婉便笑了,“如此说来,我竟还是功臣了呢。”然后她立即重新精神百倍,立即下厨做了几个小菜。

两人烫了一壶酒对饮,相互庆祝,“其实当母老虎也没什么不好,虽说名声差点,但实惠却是自己的!”

“怕媳妇儿有许多好处呢。先前朝中不少人对锦衣卫很是畏惧,与我见了面客气地打了招呼便急忙躲开了。可昨天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主动过来笑着与我说了半日的闲话,还说等空了请我去喝酒呢。”铁石就小声在宁婉的耳边说:“听说他也怕媳妇儿!”

“哈!哈!哈!”宁婉笑开了怀。

一时开心,酒也未免多喝了几杯,铁石不知不觉就粘到了媳妇儿身上,“好媳妇儿,我愿意怕你。”

宁婉便由着他钻到自己怀里,却盛了一碗汤喂他,“尝尝,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儿。”

铁石就着媳妇的手一口口地喝着,却含糊道:“不就是油煎豆腐块炖的汤,放了点菠菜吗?怎么起个这样大气的名字?”

“这是高祖微时家里常吃的东西,后来成了皇帝,宫里的御膳单子上就这样叫了。”

“原来又是仿御膳做的。”媳妇儿时常进宫,便学了许多新菜色回来。铁石喝了鲜美的汤依旧醺醺然,赞道:“瞧我媳妇儿多有本事呀!”

铁石在家里夸媳妇,在外面也一样,这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

宁婉再进宫里时,皇后娘娘也听到了,笑着打趣她,“听说卢夫人不只文武全才,还做得一手好菜,卢指挥使赞不绝口呢!”

外面盛传自己是母老虎时皇后娘娘宣自己进宫,其实是在为自己撑腰,宁婉心里雪亮,也领情得很,笑着说:“臣妾的确会做几样辽东的小菜,不如请皇后娘娘尝尝。”

正说着,东平王妃笑语宴宴地走了进来,“今早我一醒来,掐指一算就知坤宁宫里有好事,我便赶紧换了衣裳来了,果然赶上辽东小菜了!”

皇后娘娘就说:“好像本宫有好吃的会瞒着你似的!”

“年青的时候喜风雅,现在想想还是好吃的最实惠,真正吃到肚子里!”东平王妃感慨之后就问:“卢夫人,你要做什么小菜?可用遣人到外面采买?”

宁婉如今对宫里的情形颇为熟知,皇后娘娘每日都有份例,猪、羊、鱼、菜、米等等应有尽有,等皆由内务府送来,但若是另到外面采买就要麻烦了,因此就笑道:“我会做的不过是家常饭菜,宫里的东西尽够用了。”说着将霞帔摘了下来又卷了袖子要下厨。

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都惊道:“你要做什么只管吩咐他们,怎么还要自己动手?”

卫夫人做菜便是如此,连厨房都不进,只在屋子里吩咐厨娘。想来大户人家论起厨艺便是这样的,是以洛家《闲园小记》食单中有的东西做出来极美味,有的却根本不能吃。宁婉就笑道:“我是小户人家出身,做饭菜自己动手倒更习惯些。”只有自己在一旁亲眼看着,闻着,感觉着,才能更好地把握菜的味道。

坤宁宫是有小厨房的,因皇后娘娘的份例极高,各样的东西也皆齐备。

宁婉由双喜陪着进去,一会儿就将各样东西都备了出来,然后她便用油将切成段的排骨炒得表面变了色,放两勺酱烹香,再加上云豆段、南瓜块、去了壳的粟子,小心地添了汤。这汤的量是关键的,因为她要在上面放一张发面饼,待汤正好炖干了菜便好了,饼里进了滋味儿又干爽爽的。

盖了锅盖用小火焖上后,宁婉便拌了几样小菜,又一直小心地听着锅里的声音,觉得到了火候便将锅端了出来,却不打开盛菜,而是套在一个干干净净的铜盆里整个送到了桌上。

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见锅子都端上了桌便面面相觑,“卢夫人可真豪爽!”

宁婉本就要做些特别的,此时就揭开锅盖道:“这里面又有饭又有菜,所以俗称一锅出,正是辽东家农家人最爱吃的家常菜。”说着给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每人夹了一块饼,各样的菜,笑道:“请娘娘和王妃用膳。”

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第一筷子下去还有些疑虑,平日端到她们面前的菜品样样都是极精致的,如今这饼大大厚厚的,因盖在菜上染了些菜汁,且宁婉用并没有切,只用筷子扯下一块,边缘并不整齐;排骨块剁成一寸多长的块,云豆只在中间折断,南瓜块块都有鸡蛋大,整个的栗子已经是最小的了,完全出乎她们的想像。

但是,从吃第一口起,她们就停不下来,“真是太好吃了!”

农家菜看起来很是平常,可味道却浓香诱人,皇后娘娘和东平王妃平日基本不吃肉,但现在每人都啃了两三块排骨,又就着菜吃饼。宁婉只怕她们吃撑了,便笑道:“吃点小菜吧。”

拌木耳、拌白菜丝、油炸小银鱼各有味道,只蒜茄子一样没有人吃。宁婉做之前也犹豫了一下,宫里用葱姜蒜一向都要将原本的辛辣去掉,应该是怕吃了留下味道,但是茄子只有加了蒜才好吃,所以她还是做了,此时就劝,“吃过生蒜之后再嚼一嚼茶叶就闻不出来了。”

东平王妃便挟了一块,“其实我们早不必顾及了,只是过去早已经习惯不用这些能留下味道的东西,现在想起来,卢夫人在家里吃什么都随便,比我们自在多了。”

“可不是,就是吃些有味道的东西又能怎么样呢!本宫也尝尝。”皇后娘娘吃了一口便笑,“加了蒜和香菜,茄子的味道完全变了!”

双喜见皇后娘娘用得高兴,就赶紧凑趣道:“卢夫人厨艺如此精妙,不如让御膳房的厨师去卢家拜师,娘娘什么时候再想吃辽东菜就方便了。”

宁婉就笑,“我这点微末的手艺,御膳房的厨师看过一眼就全会了,哪里还用拜师?今日皇后娘娘用得香,不过是吃个新鲜,过后也就忘记了。”

“今日虽然也是占了新奇之故,但本宫想着这样的农家饭菜恐怕是极养人的,以后还真要时不时地吃上一回呢。”

因着这顿饭菜,皇后娘娘便又赏了宁婉一个喜鹊登枝的玉摆件,是在宫里记档的,加上底座儿有半人多高,从皇宫抬回去的路上很是招摇。

关于卢夫人是母老虎的说法立即在官夫人中绝迹了,若卢夫人不够贤良,皇后娘娘岂能大张旗鼓地赏她东西?在京城混的官夫人,哪个不明白要跟着宫里的风向走?是以,卢夫人倒底如何已经不重要了,皇后娘娘是不可能错的。

而且谣言这东西,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传上些日子就淡了,更新鲜的事一出来,大家便将旧事彻底忘记了。而这时京城里就正好出了一件轰动的事,一位举子被除了春闺的资格,又革去了功名,打回原籍。

做为为朝廷鳞选人才的科举一向极受百姓关注,特别是三年一次的春闺,中了进士就是天子门生,自秋天举子们大批入京时起他们便一直是京城人关注的中心。如今还没有开考,就爆出丑闻,街头巷尾未免议论汹汹。

宁婉才听了两句,便知道那位举子正是杨益,心里便“突”地一下,想了想便让侍女到前衙问丁百户是不是在,若是在便请过来说话。

第341章 出首

论起宁婉这一次被冤枉,她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丁百户。

观音庵后门,宁婉让杨田氏闭嘴的时候, 应该只有他看到了。那么传出消息的人应该也是他。

可是宁婉冷静后再想, 就否定了这个推测。

当日丁百户到观音庵, 很显然是想讨好自己,而自己呢,虽然没领他的情儿,但还是好言相对, 并没有得罪他。丁百户完全没有道理要恨自己,在外面故意传自己的坏话, 他看起来也不是那鲁莽的人。

也许那时观音庵附近还有别人,碰巧看到了那一幕说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