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想到余康宁竟然会只买这么简单的东西回来。

何玉更是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余康宁道:“小宁,你该不会是要做青椒土豆丝吧?!”

这两样材料凑在一起,几乎每个会做菜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想到这道人尽皆知的家常菜。

难道余康宁想靠这么简单的一道菜,就说服傅咏菡收他为徒吗?

这简直也太异想天开了点吧?!

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椒土豆丝

不只是何玉,就是默默充当旁观者的谢英珍和焦冲也很有些无语。

他们都不觉得傅咏菡会被这么一道简单的菜色打动。

察觉到周围众人异样的目光,余康宁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道:“傅姐,不瞒你说,我这段时间练习得最多的就是青椒土豆丝。你说让我做自己最拿手的菜,我觉得我最拿手的,也就这一道菜了…”

还真是做这个啊!

何玉同情的看着余康宁,觉得女儿会收下他的可能性实在是不高。

至少换了是她的话,她是不愿意收这么“笨”的一个徒弟的。

傅咏菡却对余康宁所说的话挺感兴趣的。

她是要收徒弟,又不是要考验什么大厨,并不需要余康宁能做出多么复杂精致的菜色来。

相反,一道简单的青椒土豆丝,已经很能看出一名厨子的功底了。

“那你就做这道菜吧!”傅咏菡点头道,“我会在旁边一直看着的。”

她竟然真的同意了!

这下子,何玉不但觉得余康宁脑子有问题,她甚至开始怀疑自个儿女儿是不是在故意给余康宁放水了。

余康宁却没想那么多。

见傅咏菡同意了,他差点儿没高兴得跳起来。

“傅姐你等着,我这就做给你看!”余康宁有些激动的搬出了放在推车里的行头,当即就忙碌了起来。

土豆洗干净后削皮切丝儿,余康宁的动作只能算是顺手,还远远称不上熟练。看得出来,他干这种事情的经验并不算多。

不过他显然的确是在刀工上下过苦功夫的,切土豆丝儿的动作虽然有些慢,可切出来的土豆丝儿却根根细致,就算粗细不同,差别也不大。

看来他这段时间的确是没有白练。

当然了,这样的刀工不只是在傅咏菡看来很粗糙,就是让做饭了几十年的何玉和谢英珍来看,也还是有些不够看。

将切好的土豆丝暂时泡在水里,余康宁又将青椒拔掉根蒂扔掉辣椒籽,洗干净了直接拿刀背在案板上一拍,然后又是一阵利落的切丝。

各种调料备齐,余康宁开火倒油,动作看起来挺流畅的,对这道菜的每个工序都做到了了然于心。

他说自己最近常练的就是这道菜,明显不是假话。

这道菜虽然简单,却不容易出错,而且对刀工的练习也有很大帮助。作为初学者,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大力练习这道菜,可以说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

难得的是,身边这么多人盯着,尤其还有傅咏菡在旁边施加压力,余康宁也一直是淡定自若,照着自己的节奏做菜,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他这炒菜的手艺如何先不说,就这沉稳的劲头,已经足以让傅咏菡在心里给他添上几分好印象了。

很快,余康宁的青椒土豆丝就出锅了。

火候掌握得还算不错,卖相一般,放在一些街头小食店也算是看得过眼了。

余康宁小心翼翼的把这份青椒土豆丝放到了傅咏菡面前,还很贴心的附上了一双筷子。

傅咏菡没有出声,拆掉筷子,夹了几根土豆丝品尝。

余康宁紧张的看着傅咏菡的表情,生怕她一下子就把自己认真做出来的菜给否决了。

傅咏菡却是放下筷子,招呼何玉和谢英珍等人道:“妈、谢姨、焦叔,还有沙丁,难得余康宁下厨一次,你们也都过来尝尝他做的这菜如何。”

早在余康宁炒菜的时候,沙丁就已经送完外卖回来了。他一直都知道余康宁最近在苦练厨艺的事情,对余康宁的这种做法也是不置可否。

让他为了学个厨艺就这么拼命的话,他是肯定做不到的。

不过好兄弟难得这么认真一次,他当然不能在旁边泼冷水,所以也就一直这么看着。

没想到现在,余康宁还真有在傅咏菡面前表现的机会!

沙丁的心情有那么一段时间的复杂。

若是早知道有这么一天的话,或许他也能做到向余康宁那么下苦工?

不过沙丁知道,这也不过就是自己想想而已。

就算他真的早知道自己有机会拜傅咏菡为师,他也不太可能做到向余康宁这么刻苦。

他天生就不是这么能吃苦的人。

最重要的是,沙丁对下厨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

被傅咏菡这么一喊,大家都知道这道菜的最终评价对余康宁究竟会有多么大的影响,纷纷凑了过来,一群人吃起了一道最简单的青椒土豆丝。

沙丁是第一个捧场的,一口土豆丝还没有下肚,他已经迫不及待的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赞道:“这土豆真好吃!简直太棒了,是我吃过的最好的土豆丝!阿宁,认识你这么久,我还从来都不知道你有这一手啊!”

余康宁被夸得脸都红了。

他自己的本事自己当然知道,这道菜做得顶多也就是合格而已,哪有沙丁说的那么夸张。

在场的人又不是不会吃,难道还会吃不出这菜到底是什么滋味儿吗?

好兄弟虽然是一番好心,可这也太让他尴尬了!

虽然余康宁觉得很不好意思,不过有了沙丁这开头,何玉和谢英珍竟也夸了起来,让余康宁顿时惊喜不已。

焦冲对厨艺是真不了解,自觉自己没什么发言权,就默默的在一旁坐着。不过,从他吃菜时的样子来看,他对余康宁做的这道青椒土豆丝还算是满意的。

面对众人的夸赞,傅咏菡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大家还是太给余康宁面子了。

让傅咏菡来评价的话,这道菜几乎能被她挑出一大串的缺点来,基本上就剩不下什么优点了。

首先就是刀工不行。

有部分土豆丝切得太粗了,不但看起来很突兀,而且烹炒时因为火候的缘故,也没能把这些太粗的土豆丝炒熟,吃在嘴里还有股生涩的淀米分味道,实在是一大败笔。

而且青椒下锅的时候也早了点儿,大部分都被炒得太老了,青椒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看起来没有那么翠绿,反倒有些发黄,既影响了菜色的卖相,还影响了青椒的口味。

不止如此,余康宁对调料的掌握也很一般。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召集

菜里的盐放得稍微多了点儿,蒜片又切得太大,让这一盘本该是清淡口味的青椒土豆丝,一下子就变得重口味了不少。

当然了,寻常人家做这么一道下饭菜倒是挺正常的。只是出现在餐馆里的话,难免就会被各种挑刺了。

更何况还是由傅咏菡亲自来挑刺。

就算原本这道菜没有这么差劲,被傅咏菡这么一挑剔,也就真的有这么差劲了。

菜也尝了,大家现在就等着傅咏菡的决定了。

所有人都看不出傅咏菡对眼前这道菜到底满不满意,更不知道傅咏菡会不会收下余康宁。

只是在他们看来,余康宁能达成希望的可能性实在是很低,眼中也不免露出了几分同情和惋惜。

傅咏菡再次上下打量起了余康宁。

余康宁紧张得汗水都快出来了。

突然,傅咏菡笑了起来。

“行了,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余康宁眼睛一亮,当即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太好了!多谢傅姐!多谢师傅!”余康宁激动得在一旁如蒙头苍蝇似的转个不停,怎么也安生不下来。

傅咏菡只是笑吟吟的看着他不说话。

何玉等人也都是一脸的笑容,宽容的看着余康宁,嘴里还说着恭喜他的话。

沙丁心里也很为好朋友感到高兴,可是他看向好友的眼神多少还是有些复杂。

没想到拜师傅这事儿,竟然还真让余康宁给做成了!

从今往后,他和余康宁就要走在两条不一样的路上了。

沙丁自己也说不上心里到底后不后悔。

傅咏菡既然收了余康宁为徒,还是她在现代社会收的第一个徒弟,自然不会对余康宁不闻不问。

她交给余康宁的第一个任务,除了继续苦练刀工之外,就是让他先熟悉各种食材和香料配料。

余康宁对傅咏菡的吩咐倒是半点异议都没有,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乖巧得不得了,几乎让熟悉他的人以为他这是转性子了。

傅咏菡对余康宁的表现显然很满意。

要是余康宁连这点耐心都没有的话,就算她真的收了余康宁为徒,也是可以选择另外一种不上心的教导方式的。

当天晚上,回到住处,傅咏菡才想起纪修朗塞给她的那个礼品盒。

随意的打开一看,里头装的竟然不是什么给女孩子的精致饰品,而是一整套银盘银碗银筷子的餐具!

这套餐具并不大,装饰的效果更大于实际的作用,完全就是拿来摆着好看的。不过东西虽然不实用,可各种配件倒是挺齐全的,做得又非常漂亮,让人拿在手里简直爱不释手。

傅咏菡以前在御膳房的时候,见过比这更精致百倍的餐具摆设,那些东西也不曾被她放在眼里过。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之后,或许是因为身边的杂务太多,她对和厨房有关的东西都有了一份天然的喜爱。

她很喜欢这套银饰餐具。

这套东西对傅咏菡来说虽然同样没什么用处,可是象征意义却很不错。而且相比起其他的谢礼来,这套玩意儿显然更合傅咏菡的心思。

不管这到底是纪老爷子送给傅咏菡的,还是纪修朗借了自个儿爷爷的名头,傅咏菡都很为他们的这份用心感激。

真不亏她为纪老爷子的寿宴那么用心。

纪老爷子的寿宴过后没两天,纪修朗就约傅咏菡出来,谈起了傅咏菡在明纪商场的新店开店事宜。

“装修方面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你可以先看看具体情况,然后再看有没有什么要改的地方。”纪修朗一路带着傅咏菡上了明纪商场顶楼,“对了,你既然要开店,人手方面准备齐全了没有?”

傅咏菡也正为此事头疼。

要开店的话,店里的人手显然不可能像酸辣粉摊子那么简单。尤其是这还是在明纪商场开店,对店内员工的要求就更高了。

厨房方面傅咏菡暂时还可以全盘操持,可是大堂里的人手,却半点也不能马虎。

之前何玉有给傅咏菡建议过,可以请那些出自阳展村却同在甘州市打工的老乡来做事,只是被傅咏菡给否决了。

这开店请员工,最忌讳的本来就是请些和老板有各种交情的人。到时候这些员工若是犯了错,就连处置起来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何玉所说的那些老乡,大多都是中年妇女,并不适合在餐馆里面跑堂。

纵观过去,那些有名的餐馆里面,充当服务员的,哪个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年轻女孩子?餐馆里也不是没有中年妇女,却大多都沦为了洗碗工一类很少在餐厅里面露面的角色。

傅咏菡这段时间正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在商场附近发点传单什么的,给即将开业的新店召集点人手。

听纪修朗这么一问,傅咏菡就把自己现在的麻烦直接说了出来。

“招人手的事情有什么好担心的?”纪修朗不以为意的笑道,“想进明纪商场工作的人可不少,就算只是个小小的餐馆服务员,那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明天我就让人在商场门口贴个招工广告,保证上门来应聘的人数不胜数!你要是忙不过来的话,我就让商场主管派人帮你负责招聘这一块儿。他们有经验得很,绝不会给你招错了人!”

有纪修朗这么大包大揽的,傅咏菡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了许多。她笑着向纪修朗道谢:“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事儿可就交给你了!”

主要是她也的确是对招聘这事儿不在行,想自己去办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跟我还客气什么?”纪修朗笑道,“对了,你那新店的厨房还要不要招几个小工?干脆我替你一起招了算了。小工的招聘和服务员、收银员什么的完全可以一起进行,还省事儿了。”

傅咏菡见纪修朗说得头头是道,干脆把店里人手的招聘事宜全部交给了纪修朗。而纪修朗竟然也丝毫没有看不起这么点小事,全盘应了下来。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地方。

上了明纪商场顶楼,傅咏菡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真蕴馆”的大招牌。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的,显然也是出自名家之手,并非制式的大路货。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店情况

此时的真蕴馆还没有装修完成,隐约可见里头还有工人在忙碌。不过真蕴馆的招牌却已经挂上来了,让人走上来第一眼就无法忽视掉。

“我打听过了,真蕴馆的开业时间也在新年前,和范家酒楼开业的时间应该差不多。”纪修朗在傅咏菡耳边低声道,“看样子,真蕴馆应该也是想抓住新年这个机会,在甘州市打开场面。为了真蕴馆开业一事,严汀雪今年过年只怕都不会回魔都去了。”

看来今年新年,甘州市高级餐饮这一行,竞争挺激烈的啊!

好在傅咏菡现在能开的店规模不大,和这些老牌名店以及大酒楼什么的,暂时还不怎么对得上。

傅咏菡点点头,跟着纪修朗绕过电梯,还拐了一道墙,才到了自家店的门口。

和刚刚路过的真蕴馆相比,位于角落里的这家小店简直寒碜得有些可怜了。

不过看着倒也挺精致的,颇有几分小资情调。

虽然门口还没有挂招牌,但里头的装修确实已经弄得差不多了,看起来还是挺能吸引人的。

而且小店的装修显然花了不少心思,不但和整座商场的装修风格融为一体,甚至和旁边的真蕴馆也有几分相似,既显得古朴大气,却又在细节处各有特色,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两家店的不同来。

傅咏菡在心里安赞了一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大修,这小店的装修也是你一直盯着的吧?说起来,我这个甩手掌柜做得实在是有些不称职,店里什么事情都是你在一手操办…”

她开始的时候还没觉得做甩手掌柜有什么不好的,可是现在看到小店的成品,才惊觉纪修朗在里头到底花了多少心思,也终于开始反省起自己来。

不只是新店的装修,就连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这些东西,纪修朗也都已经通通帮她办了下来,随时可以开张营业。

现在就差厨房员工的体检单了,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纪修朗却是半点都不在意:“一点小事罢了,也没什么麻烦的。再说了,我手底下那么多做事的人,我不过就是提几个小小的要求而已,具体的自然有人去操办。再说了,我现在可是你的债主。只有你赚了钱,我才能收回我的本钱。哪怕是为了我的钱包,我也必须得把你往赚钱的路上推啊!”

他故意把气氛弄得很轻松。

傅咏菡无语的看着他。

她找纪修朗借的那笔钱,对现在的她来说自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可是对财大气粗的纪修朗来说,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纪修朗这么说,说到底,还是为了不让她心里有负担。

可他的这点小心眼儿,又怎么可能真的把傅咏菡糊弄得过去。

纪修朗一对上傅咏菡的眼神,就知道傅咏菡一个字也没有相信他刚刚说的话。

他不禁笑道:“行了,我不就在能力范围之内帮你点小忙嘛,你不也帮过我很多?真要这么一件件计算起来的话,那还真是说不清到底是谁欠谁的。你要实在觉得这次欠我太多,以后我经常来你店里蹭饭的时候,你不要嫌我烦就行了!”

纪氏的总部大楼离明纪商场很近,纪修朗说自己以后会经常过来蹭饭,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傅咏菡无言以对,只能给了他一个白眼。

纪修朗笑嘻嘻的拖着她往店里走。

傅咏菡也仔细的打量起新店的情况来。

这店的位置虽然是被真蕴馆弃之不用的,但也不算小。纪修朗后来又让人在装修和布置方面下了大工夫,把能利用起来的地方全都圈在了一起,以至于这家角落里的店面,光是大厅至少就有一百五十多平米。

再往后面的厨房一看,也有五十平米左右,完全够施展的了。

店内还有卫生间,虽然只有两个隔间,但是对这么一家小店来说,也足够了。

更何况商场每层都有公共卫生间,除非出现什么千载难逢的大面积食物中毒之类的情况,否则的话,卫生间是绝对不会出现拥堵的情况的。

傅咏菡在心里算了一下,这家店的面积分明早就已经超过了两百平米,远远不是纪修朗之前所说的一百多平米那么简单!

而且整个新店的装修不止在店内,就连店外靠近中央栏杆的地方,也装了一批精致的公共餐桌,可以满足新店更多的顾客需求。

说是公共餐桌,但这一整层楼就傅咏菡的咏记食府和真蕴馆两家店,而以真蕴馆的高格调,显然是不可能让客人坐在这样的地方。就算真蕴馆愿意,也不可能带着客人绕墙跑到这边小店门口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