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上一章:第 19 章
  •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下一章:第 21 章

左单单刚刚盯着的鸡脖子就到了碗里。

“……”

…………

吃完饭,沈一鸣就离开了。老队长不在队上,上工的事儿就是沈一鸣管着了。没法子,谁让现在屯里都信他,老队长更是对他比对亲孙子还信任。

能把人忽悠到这个份儿上,左单单也是服气了。

沈一鸣一走,左大成又关起门来商量苏雪的事儿。因为沈一鸣的一番话,左大成和李惠的想法高度一致,为了这个家,和远在农场的李家人,必须和苏雪保持距离。送东西的事儿以后一律不提,见面也当做不认识。至于帮忙干活的事儿,那是更不可能了。

那些知青没人干活,不都一样好好的吗,人家沈一鸣还能帮着屯里做一些分外的事儿呢。没道理苏雪就不成了。没有他们这门亲戚,苏雪还能好好的做知青。

可李惠要是有苏雪这样的亲戚,很有可能连命都没了。

孰轻孰重,这都不用想就明白的事儿。

左单单道,“这不大好吧,虽然她很任性,可能会害我和小聪以后去农场,可我还是不忍心……”

“单单,你心善是好事,可这太善了可不成。”左大成不认同的摇头。

“反正我不同意,我还想着待会去问问苏雪情况呢,要不找水生叔求情也成。沈一鸣公社也有关系,要不让他帮着去和公社说说?让公社别追究苏雪了。”左单单倒豆子一样的说着自己的法子。

左大成听着脑门疼。他是知道她闺女心善,人大方,又孝顺。可这也太心善了。

还去跟生产队和公社求情……这是要把一家子人往火上烤啊。

李惠听着,心里也发慌,她这些年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如今分家了,眼看着家里过的好了,要是真的因为这事儿闹的一切都没了,她这日子还有啥盼头?“单单,你就听你爸的,别管这事儿了。他们知青顶多是去劳动,这要是闹大了 ,咱家一家人都完了。”

“可苏雪……”

“你咋就知道苏雪,咋就不想想你妈,想想你弟弟,还有你自己!”左大成难得的生气了。

左单单低着头,“到底是亲戚……”

“你大伯也是咱亲戚呢。”左大成极力劝说道。

“那是因为大伯不孝顺。”左单单道。“要不然我也不能不认他这个大伯。”

“……苏雪也不孝顺,来这么久了,也没去农场看她爸和爷奶。”左大成说着,心里突然也也这么认为了。连亲爸和爷奶都不敢认的孩子……左大成严肃道,“所以单单,你不能去公社里面和人说苏雪和你妈的关系。”

队里能忍受李惠的成分不好,公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苏雪这事儿现在都惊动公社了,让公社知道苏雪和李惠的关系,那还得了。而且严格的说,苏雪还是在李惠的眼皮子底下闹事儿的……

沈一鸣说的反动派和敌特那几个字,总是在他脑袋里打转。

左单单又看着李惠,“可我妈不是平时对谁都挺好吗?我就学着我妈也错了吗?”

左大成摸着脑袋,这平时把孩子教的太好也不成啊。

李惠急的抹眼泪道,“单单,妈那是没底气。妈成分不好,没办法。可你不一样,你是贫农家庭出身,你和妈不一样。”

左单单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就知道了。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以后一定和他们保持距离。这样也好,免得连累苏雪了。”

左大成和李惠终于松了口气。听到后面的话,又都一哽。

上工的路上,左大成让左单单先去报道,自己和李惠在后面走。等孩子走远了,左大成就和李惠说起了左单单的问题。

“咱单单太善了,不成!”

经过了刚刚左单单为苏雪说情的事儿,左大成突然意识到,自己闺女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她这太一根筋了。左大成发现,单单是整个儿就随着他们夫妻两的性子来了。他们孝顺老太太,单单就整个家里最孝顺老太太的。他们关心苏雪,单单就帮着苏雪干活,就是这次生气了,也还顾着要帮苏雪说情。

这得亏有他和李惠在边上劝着,这要是他们不在,他们闺女这可咋办啊。

左大成觉得苗头不对劲。必须得改,唯一的法子,就是两人以后为人处世方面必须改改了。嗯,得有个度,免得单单学过头了。他们可不想孩子以后和他们一样,一辈子抬不起头。

左单单可不关心左大成他们说啥子,反正家里的基本调子已经定下来了。谁想占便宜都得滚得远远的。可不用她操心呢。

她现在关心的是知青们的处理问题。别说左单单了,就是屯里其他人,也都盯着这事儿呢。

这是如今左家屯里唯一的娱乐新闻,一向风平浪静的左家屯,好不容易有点儿起伏了,能不吸引人吗。

左单单到了打谷场的时候,来上工的人就已经三三两两的在一块儿议论了。

左单单在沈一鸣这边登记下午的工分,小声道,“一鸣同志,可真是太感谢你了。”

沈一鸣一脸疑惑道,“我帮你什么忙了吗?”

左单单诚恳道,“你忘了,你之前带我从镇上回来两次了呢。我一直没好好道谢。”

沈一鸣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这事儿,不客气,举手之劳。”

左单单弯着唇笑,觉得沈一鸣这人虽然贼坏,但是也不是特让人讨厌。关键时候还是很给力的。

嗯,和聪明人在来往,确实让人挺轻松的。

下午上工后没多久,老队长左水生终于在众人望穿秋水的期盼下,坐着马车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公社的刘书记。这位刘副书记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知青们的。整个公社里面几十号知青,都是他管着。

平时各个生产队里面知青闹点事儿那是正常的。有些知青甚至偷偷的把老乡家里养的老母鸡给烤了。这类的混账事层出不穷。可这些知青胆子再大,再混,也不至于闹罢工啊。这性质可太坏了。想想那些闹罢工的历史,哪一次不是为了造反。现在知青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闹罢工,这眼里还有组织吗?要是有样学样的,整个公社,乃至整个县城的知青闹罢工,这不全乱了吗?

于是刘副书记立马动身来了左家屯生产队。让左水生立马召集大伙,进行一次深沉次的思想教育。

此时知青点的知青们也知道刘副书记来左家屯的事儿了。李红兵和李晨亮立马召集大家开会,准备等刘副书记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怎么应对,要提哪些条件。

李红兵道,“大家都能发言,过了这次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又不能提回城。”苏雪撇嘴道。

李晨亮没好气道,“那你就什么都别提。”

苏雪立马不敢吭声了。

其他人倒是都提了意见,苏戴想要公社多提供粮食,粮食不够吃,肚子只能吃七八分饱。高伟觉得应该多放假,想干活的时候就去干活,不用干活的时候就在家里闲着。这个提议得到了除了李红兵之外的人一致赞同。李素丽提出想回家里看看,刘莉莉也点头,而且希望能去煤场工作,领工资。

反正大家各抒己见。即便平时关系并不是很亲厚,这次为了把事儿闹大,达到各自的目的,也都愿意站在统一战线上面。

打谷场,刘副书记的演讲也正在进行中。

“毛主`席说过,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次的事情,我相信很多同志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这些知识青年,就得来农村改造,就得让他们好好的学习贫下中农的精神,要不然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和平时代,就能忘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瞧瞧这些知识青年,说罢工就罢工,咱们的贫下中农们会这么干吗?”

左家屯的众乡亲异口同声,“不会!”主要是不敢。要真罢工,队里不给分粮食咋办。他们可没有城里的亲人给寄吃的过来。

“说得对,咱们不会。咱们要是都学他们了,咱全国人民吃的从哪里来,穿的从哪里来?”刘副书记激动的大喊。

“我看,这几个知识分子是很有必要进行重点改造的。不是想去煤场吗,成,咱公社都接收了。每人去公社煤场工作七天。谁不去,就不许发粮食。饿着肚子接收贫下中农的改造!还得上报给县里和省里。”

听到这话,左家屯众人一愣。咋都跑去煤场了,

有人问,“他们回来的时候,能带废煤回来吗?”反正顺道的事儿。

“能,每天回来一人挑一旦。”刘副书记答复。觉得这处罚方式也挺不错的。既能为人民服务,又能接受改造。

“那挺好,就让他们去吧。”

大伙都觉得没意见。

反正干活都不成的人,在不在都一样。秋收最忙的时候都忙完了,用不着他们,去改造一下也挺好。还能挑煤回来。多好的事儿。

没人去问知青们的意见。公社的意见就是大伙的意见,反正大伙没意见了,几个闹事的娃娃还能有意见吗?

知青们预想中的谈判没能发生。他们还没散去呢,就被公社召集的民兵团给控制起来了。然后刘副书记出面,宣布了对他们的安排。统统去煤场挖煤七天,并且看表现再进行变动。

大河公社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就平息了这次有预谋的罢工事件。并且在整个公社范围内进行通报。让大家引以为戒。

不想下地干活?行,都去挑煤吧。

第二天一早,这些知青被送走的时候,左单单还特意去看了看。李晨亮这个刺头被绑成了粽子一样的,扔在马车上。其他人都一脸颓然。特比是几个女同志,那脸都煞白煞白的。

苏雪看到左单单了,眼里一亮,“单单,单单……”她知道左家屯的人齐心,只要李惠和左大成替她说情,老队长估摸着能帮她一把。

“嚷嚷啥呢,都去煤场了还不老实,还想闹呢。”左水生背着手走过来了,身后跟着沈一鸣。左水生看着这些知青们直皱眉头,队里出了这样的事儿,虽然解决了,可到底是给队里抹黑了。公社的领导肯定觉得他这个队长当的不好。要不然咋就他们左家屯的知青闹事儿呢。自觉背了黑锅,左水生心里怨念丛生。

沈一鸣道,“都去煤场好好的干活,争取早点改造好了回来。屯里的乡亲们都很宽容,都会重新接受你们的。”

李晨亮听到沈一鸣的话了,在马车上挣扎起来,“沈一鸣,你这个小子,这肯定都是你搞的鬼。”

他就是下意识的嚷嚷的,左单单听了这话,却挑了挑眉。都说吃亏是福,左单单不认同,这会子倒是觉得有点儿认同了。吃亏最起码还能涨点智商,这还确实是福气。可惜人家沈一鸣完全不受影响,脸上还是那副平静的样子。

倒是左水生比他还激动,赶紧儿让人把人给送走,眼不见心不烦。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第36章 第36章

这些知青们的离开, 对于左家屯没有任何的影响。知青们一走, 该散去的就散去了。有些乡亲们甚至还围着左水生问, 要是这些知青们挑煤回来了,到时候咋分呢?左水生想了想, 就说等入冬统一分, 谁家也不拉下。

看到大家满足的神色,左水生觉得自己提议公社领导让这些娃娃们去煤场真是太明智了。又想到这提议还是一鸣同志顺嘴说了一句,他才想到的, 心里更是觉得沈一鸣很靠谱, 是个会办事儿的人。要是一鸣同志是他们左家屯本地人就好了, 以后还能接他的班, 做左家屯生产队的队长呢。

不止左水生对这个结果满意,就是左大成两口子也挺满意的。

这些闹事的知青只是去煤场工作几天而已,公社也不准备准备往深了调查,就没人会查到苏雪和李家的关系了。

总算是松了口气,左大成觉得这心里的大石头都落下来了。就连中午吃饭,都多吃了几口了。

“明天队里休息,我出去接点活。”中午吃饭的时候, 左大成提道。马上要过节了, 他准备着挣点钱,到时候给闺女和媳妇置办点东西。这么多年了,他啥都没给家里人买过呢。现在分家了,能自己做主了,咋样也要置办点。

左单单道, “爸,你先别急着出去,三叔前几天和我说,他这两天得找你帮忙呢。说是有活给你做。”

左大成惊讶,“他那活,我咋做得了。再说了,他那一出去就好几天的,我可不成。”

老三无牵无挂的,他这可是拖家带口的,咋能一天到晚不着家呢。

左单单道,“不是跑车,他好像说是接活在家里做。不耽误上工,现在队里不忙,晚上也能做呢。你就别出去了。在外面去接活,一天也挣不了几毛钱。”

她可记得左大成以前出去给人做桌子椅子啥的,一天也就挣三四毛钱,好的时候也就五六毛。而且还是早出晚归的,很辛苦。她和三叔的生意正缺人呢。

听到家里能做,左大成心热了,“你三叔真这么说的?”

“真的,我三叔现在可了不起了,是能挣大钱的人了。要不然奶咋放心三叔分家?”又对着李惠道,“这活我妈也能跟着干,咱家一家人一天一块钱是能拿着的。”

“我也能干?”李惠听到这话,脸上一喜,她这些年除了干活挣工分和每天那两毛钱之外,可就没挣过别的钱了。而且队里还经常拿不出钱来发给他们。

“能,回头我三叔回来了,我就去找他问问。我三叔可有本事啦。”左单单一脸崇拜道。

左成才是晚上回来的,背着一背篓的东西,身上还带着血腥。进门的时候,可把老太太给吓坏了。

好在她儿子没受伤,那血都是背篓里面的山货的。

左奶奶看着这背篓里面的山货,那一双浑浊的老眼瞬间明亮了,三儿说要给她吃肉,这还真是吃上了啦。这么多的肉,得吃到啥时候啊。

“妈,这些肉咱得连夜收拾出来,要不然得放坏了。咱做成熏肉,一定要熏的香喷喷的。”左大成一边啃着硬邦邦的大饼,一边含糊不清道。

老太太看着他,“这我当然知道,我那做熏肉的手艺,谁还不知道?不怕你知道,以前咱屯里老财主家里做熏肉,年年都请我去。要不是后来他家被打下来啦,咱家现在可不缺肉吃。不过三儿,你咋一下子买这么多肉啊,咱家这可咋吃的完?”

“妈,这可不是咱家吃的。”左成才啃完一个饼,又喝了大口水,终于饱了,满足的摸着肚子对他娘笑。

老太太可笑不出来了,那张老脸拉的长长的,“咋了,不给我吃。你还准备给谁吃。你这兔崽子,背点肉回来还不给吃的,你这是要孝敬哪个老不死的去?”

左成才连忙道,“妈,我还能孝敬谁啊,这是为了挣钱才买回来的。”

他一脸神秘的拉着老太太坐在小饭桌旁,小声道,“就我跑货的那个师傅,他跑长途的,说人家大城市都稀罕这东西,让我帮着收。然后加工好了,给咱工钱。”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左奶奶一脸惊色。

左成才翻白眼,“妈,那是人家投机倒把,咱就是帮着加工,咱又不卖,咋就投机倒把了?”

左奶奶皱着眉头,觉得这事儿不可靠。

左成才道,“加工一只熏肉,给一毛钱工钱。不止熏肉,人家还让咱编竹篮子,就咱家那放菜的小篮子,编一个,两毛钱。有多少要多少。”

这就一下子三毛钱了。熏肉能花多少时间啊,这些肉一块儿熏,一只和两只都没差啊。

还有竹篮子,她在家里没事儿干,一天至少能编三个。哎哟……

“反正咱不是投机倒把,给人做工的,咱还是被压迫的工人阶级,被人知道也没啥。”左奶奶一脸笃定道。

左成才笑的牙不见眼,“我的妈哟,这些钱到时候都给你。都是你自己挣的,谁也拿不走。”

自己挣的钱……左奶奶的心口砰砰的跳。她这都多少年没挣过钱啦。儿子们之前上交的钱到底是儿子们挣钱的,一分家就分了。这要是她自己的钱,管她啥子分家不分家的,都是她自己的,谁也拿不走。

见左奶奶满脸高兴,左成才又道,“妈,回头把我二哥二嫂也叫上。他们手巧,能多挣点。反正做多少要多少,咱家多做点,越多挣点。”

左奶奶对这个当然没意见,反正不存在抢生意,“那你大哥家里……”

“妈,你要是不想整个屯里都知道这事儿,你就让他们家来。就我大嫂那个性子,回头就把咱给卖了,没准还能让徐家那边知道呢。”

左奶奶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她大儿媳妇那个性子,没一天安生的。

于是母子两一商量,决定聘用左大成一家三口来干这活,要是外人问起来,就说这肉是买着过年吃的。慢慢吃。啥,买这么多干啥?咱家三儿有本事咋了?至于竹篮子,咱自家编点东西用咋了,咱用不完就送人,你们管得着吗。咱家三儿朋友多,你比得上吗?

反正左成才平时都不大在屯里,整天外面跑,别人也摸不清他的底细,谁知道他挣钱还是没挣钱。还不都是老左家的一句话的事儿。

和左奶奶商量好,左成才就摸黑去了左大成家里说这事儿了。

还是用的刚刚对老太太说的那些说辞,左成才把左大成两口子说的一愣一愣的。

左大成和李惠也没想到他们闺女白天才说的这事儿,晚上就有着落了。两人心里又高兴又激动。谁不想挣钱啊。特别是分家之后,他们对挣钱就更加渴望了。就盼着多挣钱,把日子越过越好呢。

都不用左成才多劝,两人就把这事儿应下了。左大成更是对这个兄弟感激的说不出话,“老三,二哥心里是真感激你。这么好的事儿,你还念着我和你嫂子。”他和老三以前可不咋亲厚,毕竟年龄隔着,他年轻时候一直在城里做学徒,和老三也没咋相处。等他回家成家,老三也整天不着家了。没想到现在老三还能这么帮他。

左成才可不敢接这个谢,赶紧道,“我的二哥哟,你咋和你兄弟这么生分。咱是亲兄弟,这有钱当然是一块儿挣了。再说了,你和我二嫂都是心细的人,你们办事我放心着呢。”

说完又对着左单单招手,“单单,你去我那一趟,去把篮子的图样子拿过来。”

左单单乖巧的应道,“好嘞,三叔。”

等左单单和左成才出了门,左大成和李惠脸上都是满脸的笑意。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老三这是真的混出名堂来了。

外面,左成才也和左单单找了个地儿嘀咕起来。

“单单,我都按着你说的安排好了。老太太那边现在也是卯足了劲儿呢,正在家里烧热水收拾山货,不过我就觉得,咱骗你奶干活,还发工钱,总觉得不大自在。你奶都成咱的工人了。”他平时虽然混,可也不好支使自己亲娘干这干那的,现在倒好,他娘成他雇佣的工人了。这要是在旧社会,他得被人戳脊梁骨了。

左单单拍拍他的肩膀,“叔,咱这可是为了老太太好。咱总不能自家人不用,请别人干这活挣钱吧。再说了,你要是让老太太给你干活,不给工钱。你看老太太乐不乐意。”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老太太自己忙起来了,也没功夫盯着小辈的好处了。没准人家还担心小辈来占她的好处呢。

她都已经决定好了,他们左家企业里面,她就是董事长,三叔就是执行官,老太太和她爸妈暂时先做普通员工。等后期看表现,再给他们进行升职加薪。谁要是做的不好,就炒鱿鱼。

左成才也觉得要是不給老太太工钱,她肯定不乐意。要是知道他把这挣钱的活找别人,不找她,估摸着真要打断他的狗腿了。嗯,还是单单了解老太太。

两人准备各回各家的时候,左单单提醒左成才,“可千万不能漏了口风,要不然咱以后可就一分钱都没法赚了。”

不能挣钱,左成才一千个不乐意。“我做梦都不说梦话!”

第二天休息,左大成就进山里找竹子了。

李惠和左单单一大早的被左奶奶叫过去了。因为昨晚上左奶奶发现自己体力还是不如从前了,又听左成才说后面还有很多山货呢,左奶奶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不能挣,也不能便宜外人了。索性就决定把自己的手艺传给李惠和左单单。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李惠做一只,得分她三分钱。

老太太自己也是个精明人。她虽然不识字,可算账比谁都精,脑袋里噼里啪啦的算了这一笔账,觉得自己一个人做熏肉,还不如把手艺交给李惠得了。反正钱都是她赚。

所以左奶奶尽管对李惠这个儿媳妇还是有些心结,传手艺的时候,倒是实打实的,一点儿水分都没掺。

隔壁徐凤霞一起床就听到动静了,而且还闻到了久违的香味。那是她刚嫁到老左家来没多久,那时候老二还在城里当木匠学徒,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大块猪肉回来了。老太太不舍得让大伙吃,直接做成了熏肉,然后每天每人一片。那味道这些年了,她都没忘。

她咽了咽口水,踩着自家板凳就趴在墙上看。也看不到啥,又换了个地儿,趴在老太太家厨房上面的小窗子看,

厨房这边,左奶奶正在手把手的教李惠做熏肉,“这火候要控制好,可不能让肉给烤糊啦。不能有明火,要不然考出来有焦味……”

看着盆里堆着的各种肉,徐凤霞的眼睛都错不开眼的。

老太太哪里弄来这么多的肉,看着还在教老二媳妇做熏肉呢。这手艺不传她这个长媳,咋就传给老二家的那个资产阶级坏分子了?

徐凤霞在墙上看得咬牙切齿的,脚下还狠狠的踩了一下,结果底下本来就是个瘸腿凳子,这一脚踩下去,顿时整个人都往地上倒了下去。

许是摔在了鸡窝上面,老母鸡吓得咯咯咯的叫。

左奶奶听了动静了,瞪着老眼就骂道,“这是干啥呢,可别把咱家的老母鸡给祸害啦。明天要是回来不下蛋,以后就别想抱过去!”

分家之后,一只老母鸡就三天轮流住。一家住一天,这一天里下的蛋就归谁家的。这老母鸡受欢迎的程度都赶得上家里的老人了。

左单单坐在左奶奶这边院子里嗑着瓜子,竖着耳朵听着动静。

徐凤霞痛的连回话都没劲儿了。哎哟,这这老腰都给摔坏了。再看看自家的鸡窝,刚刚还准备下蛋的母鸡,竟然连蛋都给下回去了。母鸡就在哪儿叫个不停,愣是不进窝了。

左青端着洗好的衣服进门,就看到自家老娘正在坐在地上揉着腰,赶忙儿过去扶她起来,“妈,你没事儿吧,咋摔着了?”

徐凤霞觉得自己狼狈的样子左青看到了,气不打一处儿来。咋这个闺女这么没眼力界儿呢。

“滚一边,没用的东西。”徐凤霞甩开她的手,揉着要就出了门去。

左青含着泪看她出门,咋就要分家呢。要是不分家多好,她妈就没工夫骂她了。二婶也能帮她。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多好啊,咋现在成这样了?

屋里左欢嚷嚷起来了,“饭做好了没呢,要饿死我啊。”

左青赶紧抹了眼泪,进厨房去给左欢做早饭。

外面,徐凤霞直接绕到了左成才家的大门口,直接敲了左成才家的院门。

左奶奶在里面喊,“谁啊,干啥呢?”

“妈,是我,凤霞。”徐凤霞大声喊道。

左奶奶皱了皱眉头,看了看自家正在熏制的肉,一点都不乐意开门。徐凤霞在门外一直敲门,“妈,我都看到了,你就开门吧,你咋能这偏心,就偏着老二家里。你买了那么多的肉,也不说分点我和红军,你咋就这么偏心呢。”

被那些肉给刺激了,徐凤霞这会儿也壮了胆。敢和老太太叫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