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上一章:第 20 章
  •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下一章:第 22 章

左单单道,“我看大伯娘是不是刚刚偷看了,肯定是来找麻烦的,这事儿您还得帮着解决,别回头害了我三叔没了挣钱的活了。”

左奶奶听了这话,气呼呼的去开了院门,“咋了,叫丧呢,非得嚷嚷的屯里都知道啊?”

徐凤霞见门开了,一溜儿就钻进来了,指着墙脚的肉,“妈,你还怪我嚷嚷,我可没瞎嚷嚷,这么多的肉,你连个口风都没有,就只叫老二家的来了。你说说,你咋就这么狠的心啊?!”

她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顺手掐了把鼻涕。

左单单看着她掐鼻涕,嘴里的瓜子都差点吞不下去了。

掐了鼻涕,徐凤霞继续哭,“红军咋就不是你儿子啦,你一口都不给他吃,妈,我们不服气!”

左奶奶和李惠都被她说的张目结舌的。左奶奶心里更是郁闷的不要不要的,还给肉老大吃?她自己都一口没舍得吃呢。这可都是钱!真是败家玩意儿。

可这话不能和老大家的说明白了,瞧她这闹腾劲儿,要是和她说了,她这挣钱的大事儿肯定得黄了。

于是气势汹涌的指着徐凤霞,“你和老大有啥不服气的,这肉都是三儿买给我吃的。我就留着慢慢吃,咋了?老二家的孝顺我,平时好吃的念着我,我现在给她一口吃的,那也是我乐意。你还巴巴的跑过来闹。你是咋有脸哟。”

李惠也在边上帮腔,“大嫂,我没吃,你别在这里闹,气坏了妈。”

这刀补的好!左单单接着插刀,道,“妈,就是给你吃了也没啥,老太太这个家还是当得了的。”

“待会我就给你吃!”左奶奶气道,“三儿买给我吃的肉,我乐意给谁都成。”

听老太太这话,徐凤霞哇的一声又哭出来啦。“我咋这苦的命哟,我们家红军爹不疼娘不爱哟……”

左奶奶一听这话就更气了,“你这是睁眼说瞎话。老大从小到大哪儿过的不好了。他和老二一块儿进城里当学徒,被人赶回来了,一分钱没挣着,结婚还是老二挣的工钱。老二结婚的时候,可没花家里一分钱!咱家就老大最能花钱。”老太太这么一说,也意识到,似乎这个家里,老二还真是过的最苦。因为在中间,所以打小就没人管他。而且老二打小就最乖,除了在娶媳妇的事儿上面对她隐瞒了,还没做过错事儿。

现在看着,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了。这老二媳妇和单单都挺好的,比徐凤霞和她那两个闺女知道疼人多了。

“赶紧给我滚出去,你再闹,就和红军给我搬出去。”老太太越想越觉得当初不该对老大家的太好,亏待老二家的。对徐凤霞就更没好气了。得了好处,还闹事儿。当初老大的队长位置,没准就是被她给闹下去的。

左单单也提醒道,“大伯娘,你以后有啥事就直接来走正门,可别再扒院墙了。这要是让人知道你扒三叔的院墙,以后的三婶儿咋想呢……”

老太太的火气又上来了,心里骂着丢人哟,嘴里咬牙切齿的骂,“歪心眼的东西,整天扒小叔家的院墙,这是想干啥呢?”

这话就把徐凤霞给说的吓住了。

她明明扒的是她婆婆的院墙,可要是老太太非得说她扒小叔子的院墙,这要是传出去了,她还要不要脸了。

也不敢在和老太太吵架了,赶紧儿灰溜溜的走了。生怕老太太嚷嚷的大伙都知道了。

等徐凤霞一走,左单单就关上了院门。又回头和还在生气的左奶奶道,“您老可别先生气了。我担心大伯娘回头和人多说话,咱家这么多的肉,屯里人知道了会咋想?咱可不能让人坏事,要不然以后咱三叔也没挣钱的来路了。咋给您过好日子哟。”

老太太听了,老脸一变,“她敢!我这就去和她说去。要是敢瞎说一个字,我就让她滚蛋!”说着怒气冲冲的跑了出去。

李惠担心道,“你奶这去了没事儿吧,咱要不要去看看。”

左单单道,“能有啥事,老太太管我大伯娘还是能管得住的。”

这老太太当了徐凤霞这么多年的婆婆,还能力压徐凤霞多年,还能制不住她?这家里,对付徐凤霞最管用的就是老太太了。

左单单甚至觉得,老太太可以兼职做老左家的保安队长。

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咋和徐凤霞说的,左单单在这边都没听到两人闹腾。估摸着老太太也不想让人听到他们的动静,也没和徐凤霞闹。不过老太太回来的时候就给李惠和左单单保证,徐凤霞坏不了事儿。

左单单也不担心左奶奶糊弄她。毕竟明面上,这事儿都是三叔牵头,左奶奶得益的。她相信要是真有人坏事儿,左奶奶能和人拼命。

一上午,李惠和左奶奶都在做熏肉,李惠倒是心灵手巧的,很快就掌握了。左单单从头看到尾,一点儿也没学会,实在是没这天分。她打小就不会做饭,更没兴趣。这会儿也压根不想学。于是左奶奶很快就放弃她了,让左单单下午去学编竹篮去。让李惠和自己一起做熏肉,让左单单和左大成编竹篮子。大家分工干活。

在这次老左家的赚钱大业里面,左奶奶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领头人的角色。劲头十足,看着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三叔晚上又收了山货回来,还和左单单埋怨,说老太太晚上都不睡觉了,大半夜的跑他屋里来,和他偷偷合计这事儿,商量着咋样才能赚更多钱。

左单单觉得左奶奶这职业素养很不错,和三叔商量着,回头给老太太多发几毛钱,作为奖励。

三叔道,“她要是能让我晚上睡个安稳觉,我多给她一块钱都成。”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二更奉上。今天已经两更满了一万字了,所以今天没有更新了哦。么么哒,大家不要等啦。

☆、第37章 第37章

左单单不会熏肉, 连竹篮子都编的乱七八糟的。左奶奶觉得她费料子, 干脆不让她干活了。心里觉得单单这孩子人好是好, 可这脑袋也特不灵活了。等左单单拿出画好的篮子图样之后,左奶奶就服气了。合着这孩子天生就是个拿笔杆子的命呢。

于是左奶奶给左单单安排了个合适的活, 让她专门画篮子的样子。还别说, 这孩子画的还挺好看的,可比家里装菜的篮子好看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左家的人都忙的团团转。熏肉的熏肉, 收山货的收山货, 编竹篮子的编竹篮子。

四五天忙活下来, 家里都堆满了篮子了, 左成才就找左单单商量这些东西拿出去换钱了。

这总是只进货,不出货,他心里也没底呢。而且他和左单单之前投资的三十块钱都用来收山货了。这林林总总的可没剩下多少了。要是没进账,连左奶奶他们的工钱都发不出来了。

这几天老太太都找他问啥时候拿钱的事儿呢。

“叔,我都有成算呢,你放心吧。”左单单笑着道。

下午下工了,左单单就把家里熏制的野兔子肉, 割了拇指粗的一条, 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又割了小半块苹果,也用牛皮纸包着。揣在兜里就去了男知青点这边。

这几天知青们每天一早天没亮,就得出发去知青点那边。而且为了惩罚他们,屯里都没让马车送他们去, 都是自己走着去。晚上回来的时候,还得带一筐煤回来。

敢不听话?行,就在煤场多待几天。啥时候表现好了,啥时候回屯里。

这些知青本来也没多少能耐,也就李晨亮和李红兵两人当刺头罢了。结果这么一闹,两人都累脱了形了,哪里还有之前带头闹事时候的那点子风采。

左单单到了男知青点这边的时候,知青们都躺在床上不动。

现在里面也就三个知青住着了。徐大鹏去镇上煤场住着,沈一鸣也在队长的安排下,住进了单独的房子。也因为沈一鸣不在这,所以她才敢直接来找李晨亮,要不然保不准就被那老狐狸给看出啥子来了。

“哟,这都累成这样啦?”左单单站在门口道。

里面的三人都只动了动眼珠子。李晨亮有气无力道,“你可别说是来看我笑话的。”他心里还有些生气,这几天他累成这样了,这小丫头都没来看过他呢。也太没良心了,亏得他之前觉得自己和这丫头算是半个朋友啦。

左单单叹气,“我咋是这样的人呢,李晨亮,你出来一下,我有事儿找你。”

李晨亮不动。

左单单转身,“不来拉倒,到时候可别后悔。”说完迈着步子走。

才走出几步,李晨亮就从床上跳下来,追着跑出来啦,小声道,“要是没好事,我就……”他啥也干不了。

左单单翻了个白眼,“我说你这人真是不知道好歹。”然后从兜里掏出连个牛皮纸小包,递给李晨亮。“挪,我三叔带回来给我吃的,我舍不得吃,特意送给你吃的。”

听到是吃的,李晨亮嘴唇动了动,一把接了过来,就跑知青点外面的小厨房外面坐着,急切的打开牛皮纸。他都闻到香味啦。

果然,一打开来就是一截肉,“怎么这么小?”李晨亮皱眉道。左单单冷哼,“你以为管够呢,咱家又不是你们城里人那样富裕,就这点肉,都是从我牙缝里面省出来的。我要不是看着你这几天挺辛苦的,也不送过来了。”

李晨亮听着感动极了,赶忙道,“行行行,是我说错话了,好了吧。那这肉……要不你拿回去吧。”他虽然这么说,眼睛却滴溜溜的盯着这些肉。累了这么多天,公社也不给油水他们吃,好些天没开荤了。好想吃……

左单单摆手,“行啦,给你你就吃,赶紧的,别让人看到了。”

李晨亮立马往嘴里一塞,好香,有嚼劲儿。越嚼越香。

嚼了半天舍不得吞下,等咽下去之后,又半天还在回味。“真好吃。”

又打开另外一个纸包,里面露出一小半苹果,表面都有些发黄了。李晨亮又吞了口口水,往嘴里一塞,嘎吱嘎吱的就吃了。

肉香,苹果甜,这滋味真是好。

李晨亮觉得自己吃出了幸福的味道。唉……就是少了点。

左单单问,“好吃吧?”

李晨亮点头,又眼巴巴的看着左单单。

左单单摆了摆手,“可别看我,我就这么一点儿了。这还是我三叔在外面跟人跑车,带回来的呢。我三叔说了,这个贵,一般人吃不到。这不马上就要过节了吗,那些大城市的人都要买些好看的礼品送人。我叔说,现在人家就用这篮子包着你刚吃的那种肉和苹果一起卖,能卖四块二毛钱一个呢。我叔还说,人家大城市的人有钱,都舍得买呢。像你们家亲戚那样当官做工人,肯定都舍得买。”

“才四块二毛钱一个?”李晨亮吃惊啦。那么好吃的熏肉,还有苹果,竟然才卖四块多钱。他好歹也是省城人,见过世面的,这样味道的水果,就是凭票供应,也要上三四毛一斤了。一个篮子里面总要装几斤吧,另外这种熏制的肉也不好买。平时要买也要上黑市上面买,还不定能买到。

说起来其实都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偏偏就是稀罕,不好买,这价钱自然就贵起来了。

四块多钱就能吃到肉和水果……他想起上次卖粮食得到的好处了。

李晨亮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咳了咳,“左单单,你说的这种篮子装水果和肉的礼品,是在哪里卖的?”

“听我叔说还没到大城市的商场和供销社。”确实没供应,不算骗人。

“那找你三叔能买到不?我要是想买,能买多少?”李晨亮急切道。

左单单道,“其他人要是想买,我肯定不会管。可咱两好歹之前也一起收过粮食,你要是想买,我就去找我三叔问。要是你买的多,我还能让我三叔去和人家谈谈,每个果篮便宜一毛钱呢。”

“多着呢,你赶紧去帮我问去。”李晨亮催促道。

左单单诧异道,“你着急啥啊,你买这个干啥呢,不会是想投机倒把吧。咱可提醒你了。这种东西虽然拿到城里去,转手五块钱也能卖,要是卖的多,能赚不少钱,可咱不能为了挣钱动这心思。”

“什么挣钱啊,我是买了送人,我们家亲戚多,亲戚都有钱,怎么不行吗?”李晨亮板着脸道。

左单单狐疑的看着他,“要真是这么回事,那倒是成。”

第二天,李晨亮从镇上回来屯里,就没躺着了。他心里还惦记着左单单昨天说的那种礼品篮子的事情。在他眼里,那可都是钱呢。没办法,谁让他家里亲戚多呢。上次的粮食他运回去之后,可小赚了一笔呢。亲戚要粮食,不能白拿吧,钱肯定要给的,又不要粮票的精细粮,这价格还能不高点?倒腾之后,他这本钱回来了,还能多赚零花钱。都不用找家里拿钱了。这次左单单那丫头和他说了礼品篮子的事儿,他就知道这东西比粮食还能挣钱。他家里就是干部家庭,还能不知道那些弯弯道道儿的?这过年过节的给领导送礼物,不能送钱,就送这些吃的实惠。而且一般的东西还拿不出手,花掉大半个月的工资去买雪白的大白面和面条送人,那是常有的事儿。

现在花四五块钱就能买到一件好看又得用的礼品,那还不得抢着来。

李晨亮已经琢磨开了,必须得让左单单帮着把这事情办成了,给好处都成。

他眼巴巴的等着,愣是等到天擦黑了才过来的。

“怎么来这么晚?”

左单单道,“你以为这事儿好办啊,我昨天回去好说歹说的,我三叔才答应去和人家说。刚刚我三叔才回来给了准信,说是能卖,最低价四块一个,少了就不能给了。人家这是专供大城市商场的,现在帮你拿了货,单位里面得追究的。”不让你等着,你就不知道这事儿有多难办。

李晨亮听到左单单这给了准信,心里就落地了,“行,就四块。不过我得看看东西才行。这么贵的东西,总不能眼睛眨也不眨的就买了。”

“那成,这样吧,等你这边在煤场忙完了,我让你看看,总行了吧。真是麻烦死了。”左单单嫌弃道。

李晨亮似乎也觉得这样利用左单单不大好,想着人家有好吃的,还给他送来,他也不能太坑人了,“这事情要是办好了,我肯定不少你的好处。给你……五块钱辛苦费。这马上过节了,你也买点吃的穿的。”

左单单不好意思道,“那咋好意思?”

李晨亮大方的摆摆手,“只要办成就好了。”

李晨亮这次一次性定了一百个礼品篮子。别看这礼品篮子多,可真的分摊下去了,可不算多。一部分放他堂哥的工作的商场里面卖,一些让他亲戚在单位里面推一推,只怕还不够。不过他也没办法了,手里没那么多的钱呢。

因为左单单说了要给定金,人家才运东西过来,李晨亮只能给了五十块给左单单。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不过介于之前收粮食,左单单还是挺有信用的,所以李晨亮也不担心左单单昧了他的钱。反正有定金条子呢,跑不了。

回到家里,左单单就让三叔在家里安排把礼品篮子包装好,自己要去县城一趟,解决苹果的事儿,顺便和买家联系看能不能拿定金回来,这样就能继续收山货了。这事儿还挺赶的,让左成才抓紧办,而且顺道催一下左奶奶他们,甭管山货回来没,先把篮子给准备好,到时候山货备好了说用就能用上了。别耽误了生意。

三叔看着左单单这一下子就找到买家了,差点儿没把眼珠子落下来。

“单单,你啥时候找的?哪里的人?”他这出去忙两天回来,大侄女就把事儿给解决了?

“上次从县城回来之前,就找到的,至于是哪里的人……叔,不能说,人家不让说。这事儿不好说。”左单单一脸神秘。

左成才也心里明白,投机倒把的事儿,谁也不好多说。大伙各自赚各自的钱就成了。不过心里还是佩服单单能耐,啥事都不是事儿。“我大侄女真有能耐。”

左单单心道,她哪里来的能耐。这年头,没介绍信,她连公社都出不了。更别说去省城推销了。好在她找的这个经销商还是很不错的。早在上次收粮之后,左单单就决定让李晨亮作公司的经销商了。有钱,有人脉,人傻胆大。太适合做下游销售了。而且就李晨亮那点段数,他心里算计啥她可清楚呢。以为她是二傻子呢。几百斤的细粮直接买回去给亲戚朋友,废了这么大的力气,李晨亮还能不挣好处?这小子可不是活雷锋。

至于李晨亮倒买倒卖赚的钱,左单单一点儿也不担心。作为上游供货商,她只在乎自己这东西被收走就成了,至于人家下游定多少钱,她可不管。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打一枪放一炮的。谁还正经长期供应一种产品啊。赚一次,能吃大半年就成了。

至于以后李晨亮发现这礼品篮子就是她家做的,她也不怕。帮着人家加工可不是啥正大光明的事儿,咱瞒着你没毛病。你自己投机倒把不也说是送亲戚吗?半斤八两,谁也别怨谁。

第二天左单单就去找左水生请假,顺便开介绍信。理由是马上要过节了,想去城里置办点东西。

左水生边给他开条子,边道,“明天啥时候走呢,正好一鸣也要路过县城,没准能一块儿去。”

左单单听了心里一漏,她是要去办大事儿的,可不能和沈一鸣一块儿呢。那狐狸眼睛一扫,还不知道被他出多少弯弯道道呢。

“叔爷,沈一鸣同志去县城干啥啊?”

左水生道,“去坐车回省城呢,这不马上要过节了吗,他说想回去看看家里的老人。”又和左单单感慨,“他平时没少帮咱屯里的忙,我咋样也要给他办这个事儿。”

听到只是路过而已,左单单这才放心了。

左单单还要去县城置办东西,这事儿左大成和李惠可没意见。他们这几天忙着呢,也管不上闺女的事儿了。只问了左单单啥时候回来,到时候左大成去镇上接。左成才立马道,“我去接吧,你们忙着,我是在外面跑的人,也方便。”主要是想第一时间知道大侄女带回来的消息。两人正好乘着路上好好的合计合计。这可是大买卖呢。

左大成一听,也没意见。家里正忙呢,能多干点儿,也能多挣钱。

第二天天蒙蒙亮,左单单就起床了,胡乱的吃了早餐,就准备出门。

刚出门,就碰上沈一鸣往她家这边走,看到左单单出门了,也没惊讶,“昨天听老队长说你今天要去县城,让我和你一块儿走,做个伴儿。”

他走近了,左单单这才发现沈一鸣穿的和平时不一样。

平时他穿的特别简朴,和屯里其他年轻人没啥两样,要说不一样,那就是比别人衣服赶紧整齐。今天这可不一样了,笔挺的绿军装,风纪扣都扣上了,身上斜跨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脚上穿着皮鞋。

这是衣锦还乡的节奏呢。还别说,这么一穿,整个人的气质又变了样儿。之前像乡村帅小伙,这会儿摇身一变又是城里文艺青年。

沈一鸣见左单单朝着自己身上看,笑道,“不想让家里老人担心。”

左单单到嘴边揶揄的话就咽下去了,点头道,“看着特精神。”

这次是私人的事儿,可没车子坐了。尽管队里很想照顾沈一鸣,可这公产是不能随便动用的,就是左水生平时不是为了公事,也不能坐马车。

走出了屯里,看着远远的路,左单单就直叹气。

沈一鸣从兜里掏出牛皮纸包着的饼,拿出一个分给左单单。“吃点吧。”

左单单本来想说自己吃过了,不想再吃,不过看到沈一鸣手里黄澎澎的,还带着葱花的大饼,嘴里咽了咽。她早上就吃了点玉米糊糊呢。这会子看到沈一鸣这色香俱全的大饼,还真有那么点儿诱惑。

沈一鸣见她没接,催道,“吃吧,我一个人吃没劲。”

她接了过来,撇下一半,又递回去给沈一鸣,“我早上吃过了。”这粮□□贵呢,可不能占太多便宜了。

然后矜持的咬了一口,入嘴一股葱香。“嗯,好吃。”左单单道,“谁给你做的,咱屯里谁还有这个手艺?”

沈一鸣自己也就着左单单递过来的半块饼咬了一口,“我自己做的,小时候我外婆做给我吃,我在旁边看着,来这边之后,就自己试着做。”他又叹气,“可惜做的不够好。”

这还不够好啊!左单单咬了一口饼,心里有些小郁闷。天分这种事儿,还真是挺欺负人的。她没这个天分,就是她奶手把手的教那么多难,她都没学会做饭。她奶经常说,要不是她生活在那么好的年代,到处都是饭店和外卖,她肯定得饿死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第38章 第38章

吃完饼, 左单单又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掏出一个苹果来, 递给沈一鸣, “我三叔带回来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有吃的总不能自己藏着掖着。左单单觉得自己还是个有节操的人。

沈一鸣也没客气, 接过来咬了一口。“甜。”

左单单心道, 当然甜,纯天然无污染。她自己也掏出一个来,咬了一口。一路上就听到两人咬苹果的声音。

到了镇上的时候, 苹果也吃完了, 大饼也吃完了。

左单单摸着自己鼓鼓的肚子, 觉得这来镇上的路也不算远嘛, 吃吃喝喝的就到了。

到了车上,左单单就熟练的拿着毛巾盖着脸,心里想着,沈一鸣这会儿弄的人模人样的,待会儿到了县城之后,还不得弄得多狼狈呢。这人啊多聪明都没用,得经验足。

沈一鸣再聪明, 也想不到这一出。

车子还没到发车的时候, 沈一鸣就和售票员聊了起来。他穿的齐整,人也长得俊俏,售票员阿姨对着他的态度和别人的就不一样。这会儿聊天,那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沈一鸣先说自家某某亲戚也是在省城汽车公司管车的,又说省城那边最近换了什么新车。

售票员觉得他特有见识, 和平时坐车的那群土老帽不一样,聊天的兴致也提上来了,激动道,“那新车我看过,贼亮了。”

沈一鸣道,“我下来的时候,就听人说下面要换车了,怎么还没换这边来?这车子看着这么多年了,像你们这样的老资历了,就应该开新车,这样才能不费车。那些技术不行的人开车子,新车也给糟蹋了。”

就听售票员阿姨道,“是啊,我们都打了多少次申请了,可谁让咱们是小地方的,得等人家上面不要的车,才能轮到咱们,就这车还是十来年的老车改成的呢。”

司机也加入进来,“就这老车,我都开了四五年了,回回坏了都是我自己修。”

沈一鸣道,“小地方又怎么了,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劳动人民进一次城里不容易,哪能不给坐好车。”

其他坐车的人深有体会,“可不是,我坐这车三次,就有两次半路坏了,耽误事儿。”

左单单心里暗自乐呵,看来我运气还不错,坐了两次车,一次都没坏过。

沈一鸣严肃道,“我这次回去问问我那亲戚,看能不能给重视一下。必须换好车。我们坐车少还没什么,这大师傅和售票员大姐每天都得坐车,时间长了太折腾人了。总不能让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同志受罪了。”

售票员阿姨就高兴道,“那可太好了。这要是能成,那你可给咱们镇上做好事了。”

司机师傅也笑的合不拢嘴。甭管咋样,也是一份希望嘛,可比以前听天由命的等着上面安排破车强。

车子马上要开动了,沈一鸣就看着左单单盖着毛巾,问道,“是不是还不舒服呢?”又对售票员道,“这我对象,一见风就头晕。”

售票员赶忙道,“那赶紧让把窗户关上呗,可别吹坏了。”

沈一鸣脸红道,“这怎么好意思呢,大家都坐车里,关窗户不大好吧。”他说着不好意思,笑眯眯的眼睛却扫了一圈大伙。

然后淳朴的人民群众就道,“有什么不好的,都是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而且他们也乐意关上啊,平时是售票员不让关,说味儿大……要不然谁乐意吹的满头灰。

于是一直敞开的车窗就给关上了。还有人好心人提出要和左单单他们换位置,换个风吹不到的地方去。

沈一鸣满脸不好意思的带着左单单换了个靠前面的位置,那地儿风吹不到,就是开窗户,影响也不大。

车子开动起来后,沈一鸣就闭着眼睛睡觉。

左单单掀开毛巾,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盖着毛巾。这次不是为了挡灰,为了遮脸……

好不容易到了县城下车,这次大家倒是都挺好的,身上干干净净的,沈一鸣那头耳朵以上的三七分都没有被吹乱。

售票员还笑呵呵的和沈一鸣招手再见。哪像平时其他人那样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啊。

离着车子远了,左单单就道,“你和她说要申请车子,回头没看到车子,看你下次坐车,她们怎么对你。”

沈一鸣道,“谁说我骗她了,我是真的准备帮他们申请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