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上一章:第 21 章
  • 重生七零年代农家女下一章:第 23 章

“……就为了关个窗户,你这付出是不是太大了。”左单单觉得沈一鸣也不是干这种亏本买卖的人啊。

沈一鸣道,“以后我在左家屯,进县城的机会多着呢,要是每次都坐这车,太折腾人了。而且这车子已经十年以上了,还是改装过的,很容易发生事情,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觉得很有必要。”

左单单就奇怪了,“沈一鸣,你说你这么能耐,当初怎么就不干脆留在城里边。就你这样,想留在城里那还不是你想不想的事儿。”

她就一直奇怪了,这时候留城里虽然很难,可是只要想办法有单位接收,就可以不用下乡插队了。沈一鸣就算没有背景,可他是省城本地人,又有这脑袋瓜子,想留在城里应该很简单的事儿啊。反正如果她成分好,又是城里人,想要找个单位,她还是很有把握的。

沈一鸣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想按死一只小蚂蚁,你觉得它能跑掉吗?”

这是说有人以权欺人呢。

左单单笑道,“说的好像人家大领导就盯着你,非得你下乡一样。”

沈一鸣幽幽道,“那可说不准。”

两人找了个馆子,左单单出钱,沈一鸣出饭票,于是两人合伙吃了一顿白菜饺子。左单单也没问沈一鸣回省城去干啥的,沈一鸣也没问她,反正都知道对方不会说真话,干脆都不问了。

吃完饭,沈一鸣就去坐车回省城去。按着他说的,这得晚上才能到。不过看他那意思,对这路程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有些知青天南地北的下乡,以现在的通信和交通,一年到头都没机会回家一次。

临上车的时候,沈一鸣道,“左单单,下次带你去省城转转。”

左单单挥了挥手,稀罕,咱北上广都去过呢。

等沈一鸣走了,左单单突然还觉得有些无聊了。还别说,这有个伴儿一起来县城,和自己一个人来的时候就是不一样。她突然想起以前和同学朋友一起逛街的时候了。

这次进城,到底名义上是为了买东西,左单单还是挺认真的去供销社转了转。

家里有各种肉,这次倒是不用买了,至于面粉大白面啥的,她的果园里面就有。平时她也不拿出来吃,这过节的时候,拿点儿出来,也好过个好节日。看来看去,左单单倒是想着买点布回去做衣服了。虽然果园里面也有衣服,可是基本上没这个时候能穿的。左单单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捡的左欢的旧衣服。因为不怎么合身,连袖子都是七拼八凑的。就进城穿的这件衣服,还是去年左大成看不下去了,硬着头皮给买了布回来,让李惠连夜做出来的。为了这身衣裳,徐凤霞在家里吵吵闹闹了很多天。

上次那个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姐竟然还认得左单单,一看到左单单,就眼带惊喜,“我说同志,你怎么都不来供销社买东西的。我可等你好几天了。”

左单单笑道,“家里忙着呢,得帮着嫂子照顾孩子。”

“我说你这大姑娘整天待家里干啥。”售货员大姐唉声叹气,替左单单抱不平,又道,“对了,你们家那大苹果还有不?”

左单单就猜到是为了这事儿,“没啦,我嫂子都给吃光了。”

“哟……这可真是……”售货员脸上立马失望了。“我这还想着,这不要过节了吗,正好弄点儿好过节呢。”

左单单一听,就道,“有我也不敢换,上次回去,我可吓坏了。担心人家说我投机倒把呢。”

听到左单单这话,这售货员心里就觉得有门了。觉得左单单家里还有,就是不敢换。于是小声劝道,“自家吃不完的东西拿出来换钱,怎么就是投机倒把了。只要不是倒买倒卖就不算投机倒把。你看咱县城黑市,有多少人去抓那些老农民的。都做做样子。要真那么管,县城多少人得挨饿了。你别看县城里人多,有好些人都是农村户口。分不到供应粮的,不在黑市买粮食,这不得饿死了?”

左单单犹犹豫豫的,“那我回去问问我爸。我可不能当家。”

“我明白,你回去问问。咱肯定不亏待你。”售货员也觉得听无奈的,没法子,谁让她这是小县城供销社呢。好东西供应不到这边,上面干部领导都找她要东西,她自己都买不到呢。要不然也不用为了点过节水果,就求爷爷告奶奶的。

左单单就笑,“行,我买完东西,回去就问。”有道,“对了大姐,你们这边有啥好料子不?这不马上过节了,做点新衣服穿穿。”

“有呢,我自己留着的好料子,你要喜欢,我让给你一些。”售票员就从柜台下面逃出来几块叠好的布料,都比货柜上面摆放的要好。

“这可是灯芯绒,才回来的,就这么几块。”售票员大姐一脸神秘道,“现在大城市都流行着呢。你要是要,我就让一块给你。可不能让多了。亲戚朋友都盯着呢。”

左单单摸着这软绵绵的料子,心道,谁说以前的人就不时尚了。她记得她来这边的时候,那个时代似乎又开始流行灯芯绒和喇嘛裤了。

“还有几块的确良,倒是能给你。现在虽然天冷买那个的少,可明年还能穿呢。都是好料子。”售货员大姐推销道。

左单单立马道,“要倒是想要,就是没那么多布票。”

售货员大姐就道,“这样吧,要不你看有什么票先给我,回头你给我弄点水果过来就成。”

左单单犹豫。

售票员大姐催促,“这可都是好料子,别人想要,我都不给买的。都是大城市来的,穿着暖和呢。”

“行,”左单单咬牙,“我再弄点棉布。”

“那没问题。”棉布不是啥稀罕的,灯芯绒都让了,棉布还有啥问题?

于是左单单东拼西凑的,愣是给自己和李惠都买了一件衣服的料子,还顺便给左奶奶也弄了点棉布料子。至于左家的男人们,左单单就没给买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她还是比较照顾女同志的。男人穿那么漂亮干啥?至于三叔,左单单就更不用操心了。早就自己置办了一身了。

因为票证不够,价钱也比别人多收了点,一共花了五块多钱。终于把东西都给买好了。又想起啥,左单单又问,“有没有男人穿的鞋,想给我弟买一双。回头我送两斤苹果给姐。”

“咋不早说,刚进回来几双解放鞋。”售票员大姐麻溜的从里面掏出一双解放鞋出来。“看看多好的料子,穿十年都没问题。”

“……”

离开供销社,左单单又去了一趟县高中,这次赶巧,左聪倒是放学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左单单觉得这孩子看着长高了那么点儿。

左单单将解放鞋给了他,让他回来的时候穿上。

左聪的激动的脸都红了,把鞋子抱在怀里傻乎乎的笑。

也没和他多聊,左单单就走了。

左单单一走,左聪就失望的抱着鞋子回学校,刚进校园,又被许亮给拦着了。许亮背着手看着他,脸上还戴了副眼镜,“我听人说,你姐来看你啊。”

“关你什么事儿?”左聪不高兴道。他总觉得这小子是想报上次被她姐骂过的仇,想使坏。

“……”

左单单可不知道这茬,她还得去给供销社那边送点水果呢。有来有往,以后才好办事儿。好在之前为了做礼品篮子,她晚上已经摘了不少水果了装好了。找了个没人注意的地儿将东西拿出来了,就赶紧给供销社送去。

售货员大姐看着她果然来了,差点没笑眯了眼。

不过这次左单单没拿多了,就拿了十斤,“就这么点了,我嫂子刚和我吵呢。”

“没事没事,回头你嫂子要买啥你就来找我。”她嘴里这么说,心里却觉得这嫂子就是惯的。

办完事儿,左单单也没在县城到处逛。这地儿实在是没啥子好逛的,要逛以后就去省城逛逛还成。坐上回城的车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左单单想着,也不知道沈一鸣到家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把自己关小黑屋了,迟到了,么么哒,罚自己加更一张,大家明天起来再看。因为三更会很晚很晚……

☆、第39章 第39章

到了镇上, 左成才果然已经来了。

看到左单单大包小包的东西, 赶紧儿接过来, “咋买这么多东西?”

左单单道,“这不要过节了吗, 给老太太和我妈都买了点料子。再买点白面回来, 咱家到时候包饺子吃。”又嘱咐他,“叔,你可记得别说漏嘴了, 回去得说是你给钱让我买的。”

左成才道, “我知道, 不过单单, 你总是把好事儿推我身上,我咋觉得这么心虚呢。”

“叔,咋心虚了,没你,咱也干不成赚钱的事儿。再说了,我爸妈因为我外公家的事儿,都特谨慎, 要知道我干这些事儿, 以后肯定不让。”

左成才立马就道,“那还是推我身上,就推我身上。”大侄女要是不挣钱了,以后谁带他挣钱啊。

左成才觉得自己只有和自己大侄女一起挣钱,才能顺顺当当的。

“你叔我就是觉得心虚。明明你挣钱买的……”他小声道。

左单单笑道, “你可是我叔,咋分这么清呢。”她可不想让人知道她干的这些事儿。而且左成才以前不关心家里,所以对左单单并没有多了解,要是换了左大成两口子,肯定得在心里嘀咕一下的。她一直奉行的就是闷声发大财,左成才一个大老爷们在外面混,赚点钱,别人最多羡慕一下,不会太多关注。可要换了是她,多少人得盯着了。她可不在乎那些名头和别人的看法,她只想过舒舒坦坦的日子。

又从兜里掏出了三十块钱来,“三叔,人家给了定金了,让咱们赶紧把山货收了做出来。”

拿着钱,左成才这心里就踏实了。

左单单叮嘱道,“至于苹果那边,等山货都装篮子里了,直接去县城那边装篮子就成。装好篮子,咱就直接拉省城去。”

两人一路走回家里,有三叔在一块儿,左单单倒是不怕。就是路过稻草人那儿的时候,想起上次沈一鸣还吓唬她呢,看着旁边乐颠颠的三叔,左单单指了指那边,“三叔,你看那边是不是有个人影儿?”

左成才看了一下,也是一愣。这大半夜的,咋有人站在那儿呢?

左单单小声道,“叔,你说会不会是……”

“妈哟——”左成才拎着东西就跑。又想起左单单,转回来拽着左单单一块儿跑。

“……”

左单单撒着脚丫子跑,才勉勉强强的跟上他的步子,赶紧喊道,“叔,叔,我说那会不会是稻草人。我白天记得那边是个稻草人来着。”

左成才一听就愣了,然后回头看,又转过头来,放下左单单的胳膊,拎着东西神色如常的继续往前走,“那啥,我早就知道是稻草人了,我这不是急着回家吗?咱赶紧回家,你爸妈和奶还等着呢。”

“叔,我知道你不是怕那东西,我一直觉得你特勇敢。我特崇拜你。”

左成才道,“那可不,我走南闯北的还能怕那啥?”

“叔,我累了走不动了。以前我走不动路,都是我爸背我。别看我爸没你高,力气可大呢。”

“叔力气也大,叔背你。”

……

回到家里,李惠和左成才还在忙。家里的熏肉都做的差不多了,竹篮子还得继续编。李惠手也巧,就跟着左大成一块儿编制竹篮子。一个篮子赚两毛钱呢,她手脚快一天编七八个,几天下来也是好几块钱了。

看着左单单拎着这么多东西回来,李惠和左大成都觉得诧异。等听到是左成才给钱让买的,都不乐意要。

“三弟买的,咱咋能要,老三你自己留着。这么好的料子,留着以后娶媳妇用。”李惠推着道。

左成才不高兴道,“嫂子,你们要是不要,那就是瞧不起我。我知道我以前混,现在我挣钱了,我就乐意给家里人买东西。以后还得买呢。你们可别客气,要不然就是还想着我以前不好。”

李惠一听,也不知道怎么说了,“那,那行,三弟,以后有啥事,你也别和我跟你哥客气。”

“我肯定不会客气的。”左成才大大咧咧道。

然后左成才又拎着左单单买的棉布给左奶奶拿过去了。

等左成才一走,李惠和左大成都挺感慨,左大成道,“老三现在是真的懂事了。我以前还担心他会一直混下去呢。”

左单单笑道,“我三叔那是大器晚成。”

隔壁,左奶奶看着自己儿子拿回来的料子,笑的脸上皱纹都成了菊花。又听左成才说也给左单单和李惠买了,就有些不高兴,觉得儿子该孝顺他,这话倒是不好直接说,就干脆道,“你啥时候和老二家的这么好了,也没看你给老大家的买。”

左成才哼了两声,“大哥又不孝顺你,我给他买什么。再说了……”他盯着左奶奶,神秘兮兮道,“我这不是整天在外面跑吗,就碰到一个特神的算命先生。人家给我算了命了。说我这人缺运气,得有和我八字相合的人帮我一把,我才能发财。”

听他这么说,左奶奶也好奇了。别说政府虽然破除封建迷信,可他们这老一辈的,私底下可都是实打实的信着呢。“你不是说,这八字相符的人,就是老二家的?”

“是单单啊,我们家的人八字都算过了,单单就是我那个贵人。所以妈你说,我能不对她好吗?”

左奶奶恍然大悟。她就说了,老三这个平时对家里人问都不问一声的,咋后来对老二家亲厚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呢。

不过她倒是相信那算命先生说的话,自从上次三儿回来,单单和他亲近了点之后,三儿这不就开始挣钱了吗,现在还带着家里人一起挣钱呢。

“那是得对她好一点儿。”左奶奶赞同道。反正和挣到的钱相比,也没亏。

…………

省城中学附近的小院。这时候胡同两边都安安静静的,大伙儿早早的都睡了。

沈一鸣敲了敲家里的大门,里面传来的老人的声音,“谁呀?”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声。等门开了,看到门外站着的沈一鸣,“一鸣,你回来啊了!”

头发花白的瘦弱老人惊喜道。

“外婆,我回来了。”沈一鸣温温的笑着道。

“赶紧进屋里。”老人赶紧拉着他进屋,又打量他,“都瘦了好些了。”

沈一鸣将手里的行李包放在地上,牵着外婆坐在椅子上,握着老太太的手腕,“我好着呢,力气大了不少。在乡下挺不错的,老乡们都对我特别好,这不,知道我要回来,还给我准备了一些吃的呢。”

“那就好,那就好。”外婆一个劲儿的摸着自己外孙的脸。多好的孩子啊,从小就乖巧懂事。怎么那些人就那么狠心,非要把他弄到乡下去插队呢。

说着又咳嗽了两声。沈一鸣皱眉道,“外婆,你最近又开始咳嗽了?吃药了没,我上次走的时候给你拿的药,你吃完了吗?”

外婆长舒一口气,“吃着呢,还剩下好些,你拿的那些药,我吃一年都吃不完。你也别惦记我。我这都老毛病了。你这次能在家里呆几天?我听人说,知青们一年到头都没机会回来呢。”

沈一鸣看着老太太,笑眯眯道,“外婆,我这次就回来陪您老人家过节,老队长给我批了五天假,算上路上两天,我能在家里待三天呢。您放心,我一定会争取早点回城的。”

外婆连连摆手,“咱不急着回来,你在那边好好待着,凡事别强求。”那些人怎么会轻易让一鸣回来呢。

沈一鸣笑,“我当然要回来,我得给您老人家养老呢。”

见他坚持,外婆就道,“要不,你再去和他认错,好好的求他。你总是他儿子,总不能真的这么害你。要不是你妈当初早走了,你也不会过这委屈日子。”

沈一鸣笑道,“外婆,咱不提他。你放心,我肯定能回来的。你就等着我回来孝顺您老人家吧。”

“唉……我什么都不求,就希望你好好的长大成人。”又笑道,咱家一鸣有没有和那些女知青接触呢,我听说好些知青也是在外面成家的。你要是想在外面成家,外婆也支持你。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多好。”

沈一鸣摇头,“女知青都没我聪明呢,我担心娶回来了,我们老沈家以后生的孩子都不聪明了。”

“胡说,”外婆不高兴了,“你个臭小子敢嫌弃别人姑娘,小心我教训你。”

“好好好,回头我就带个回来给您看。不过得等我回城了才行。现在还不行。”

外婆道,“得抓紧,要不然给别人找着了。”

“没事,她也看不上别人。”

外婆听了,就乐呵呵的笑。这是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呢。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三更奉上,晚安。

看在这么勤劳的份儿上,收藏湖涂一个哦。

☆、第40章 第40章

紧赶慢赶的, 篮子和熏肉终于都备齐了。为了编制篮子, 一家人白天晚上的加班加点, 李惠更是干脆请了病假,在家里专门编制篮子。现在东西弄好了, 都松了老大一口气。虽然辛苦, 老左家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各个都觉得特有劲儿。

左单单也趁着伴晚李晨亮从镇上煤场回来,就用旧篮子提了一点儿熏肉和水果过去给他看。

李晨亮看着红彤彤的大苹果, 还有绑着红绳的熏肉, 咽了咽口水。不过左单单没给吃, 这虽然是样品, 可没给钱,才不能让人吃了。

“行,都是这样的就行。明年我去镇上打电话,让我堂哥在省城郊外的公路上接收。”李晨亮二话没说。

就这样的水果和熏肉,在省城都不一定能容易买得到的。不过剩下的钱,就得他堂哥来给了。没法子,他这边资金不足, 这生意只能搭着他堂哥一起干。而且他已经决定好了, 这些果篮,一个五块钱太便宜了,至少得六块钱。

这事儿彻底定下来了,李晨亮就盯着左单单的篮子里的肉和水果。

左单单将布盖上,“让你家里人给你寄。可别为了一点儿吃的, 坏了大事儿。”

李晨亮被训斥了摸了摸脑袋,心道这丫头怎么这么凶。教训他的时候,特像管家婆。

第二天左成才就出去联系熟悉的司机了,等到深夜的时候,他们就要把这些东西送到屯子外面的公路上去,到时候直接拖到县城去装苹果,然后就送到省城去了。

“妈和老二家的,最近到底在忙啥?”

中午吃饭的时候,徐凤霞忍不住又和左红军唠叨。

左红军板着脸道,“行了,还想闹成啥样呢。上次你扒老三家的院子,妈都找上门来了。你还想咋闹?”

左红军最近也不好过。这些年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委屈。被媳妇撺掇着分了家之后,结果过的还不如以前了。现在他妈看着他就没好脸色。

“我那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咱妈现在被猪油蒙了心了,中了邪一样的,就偏着老二家。你说这些年了,她咋就转了性子了。家里那么多肉也不说给你吃一口。你说咋办?”

左红军心里也觉得委屈。他自认这些年没对不起老左家的事儿。反而是老二娶了个媳妇,害他丢了大队长的的位置。

可现在他妈和老三却都和老二亲,都不和他亲了。

“那都是妈的东西,咱还有啥用?”左红军吸了口闷烟。

“我明天去镇上找春红去,她可是咱妈的亲闺女。”徐凤霞道。

左红军听了这话,脸色就变了,“去干啥,她哪回回来,不是嫌这嫌那的?”

徐凤霞撇了撇嘴,“她那是嫌弃老二媳妇,又没嫌咱们。咱现在分家了,我去找她咋了。我就不信老太太还能不偏着她闺女,跑去偏着老二媳妇的。”

左欢在边上听着,连忙道,“妈,你带我去吧,我好久没去镇上了。”

“急啥,明天我先去看你姑,等你姑以后帮你在镇上找个对象,你以后住在镇上都成。”

正在埋头吃饭的左青抬起头,眼巴巴的看着她。

徐凤霞看到她这样子,脸一板,“看啥呢,吃你的饭。你长这样还想去镇上呢,以后留在家里给我和你爸养老。家里还能给你一口饭吃。”

左青立马低下了头。

左欢可不乐意去镇上,“妈,我想去城里。城里人多好啊。”

“去去去,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你不就是看中了那个叫沈一鸣的知青嘛,我可不同意,他们这些知青是回不了城里的,以后日子苦着呢。就隔壁红星公社那边的知青,一年到头分不到粮食,还倒欠了队里的钱。你要找个知青,还指望着咱家给还钱呢。”

“那说不准就回城了。”

“那人家也不会带着你。这些知青都是没良心的东西,就黄河公社那儿,有个知青骗了人家公社书记的闺女,说要和人结婚,结果回了城里就没回来了。人家现在还大着肚子等着呢。那还是公社书记呢,你爸又不是公社书记。”后面这话就带着怨念了。

左红军的脸色一黑,拍着桌道,“说啥呢,吃饭!欢欢不许去找那些知青了。可别给咱老左家丢人现眼的。你二叔一个人丢人就算了,你要是再丢人,我打断你的腿。”

吃完饭,徐凤霞又想去扒左成才家里的院墙。又担心被左奶奶看着了,只能咬咬牙去上工。

心道等小姑子回来了,看这老太太还咋偏心呢。

左奶奶这会子可没心情管其他人了,她在家里把所有的小篮子都串成一串,又将肉用牛皮纸包着。装在袋子里面。想着晚上左成才去交了货回来,她就能分上钱了,她心里就热乎乎的。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左成才回来了,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商量后面工作的安排。左成才提出夜深人静之后,一家人就将这些东西搬到屯外面的大路上去,那边有车子来拉。等东西上了车之后,左成才和左单单去送货,左大成和李惠就和老太太回家去。

左大成道,“要不还是我和你去吧,单单是个女孩子,办不了事儿。”

左成才心道她办的才是大事儿呢,“这可不行,单单这孩子算术好,她能帮我算账呢。要不然咱亏了咋办。再说了,家里没个男人,我不放心。我可不指望大哥。”

左单单也道,“爸,就让我去吧,有三叔在呢,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