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月见女儿欲言又止,就问:“不过什么?”

  “不过咱家的钱够用么?”

  赵秋月还以为女儿要说什么呢,笑了笑说:“钱不是你一个小孩子需要操心的事情,有爸爸妈妈算着就够了。你呢,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的事情不要操心,知道么?”

  叶蓁蓁点点头。

  “对了,昨天妈妈从海边回来太累,都忘了督促你练二胡。你自己练了没有?”

  “呃…”叶蓁蓁心虚地说:“没、没有。”

  “你这孩子!又不听话了!”赵秋月有些生气地说:“再过一个月,你就要去参加四级的考试了。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啊,你要是不好好练琴来得及么?”

  这几天叶家乱糟糟的,赵秋月没顾得上督促女儿练琴。

  叶蓁蓁本以为妈妈忘了这一茬呢,没想到重生一趟回来,她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妈妈,我今晚回去就练…”

  在练琴的这件事情上,叶蓁蓁有她自己的打算。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叶蓁蓁的爸爸叶壮志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爱好音乐和美术,挺支持孩子学艺术。

  叶蓁蓁的妈妈赵秋月自己不会乐器,唱歌画画都不行,所以特别希望孩子能会音乐。

  叶蓁蓁上学前班的时候,他们家经济条件那么紧张,叶壮志两口子还是给她报了少年宫的舞蹈班和手风琴班。

  叶蓁蓁被爸爸看着,学了一整年的民族舞。被妈妈管着,学了大半年的手风琴,可最后还是全都放弃了。

  因为她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

  四五岁的孩子,除了玩儿什么都不想。

  在她最后一次哭着说出“妈妈,我想玩儿”的时候,赵秋月心软了,大喊了一声“不学了”!

  叶蓁蓁本以为自己就此得到解放,谁知她才上一年级,赵秋月就联系了学校里的音乐老师,让叶蓁蓁学二胡。

  比起沉重的手风琴,和需要劈腿的民族舞,刚开始学二胡的过程并没有那么痛苦。

  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叶蓁蓁就这么不情不愿地学了六年的二胡,直到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考到了十级。

  可是从那之后,她基本就没碰过二胡了,更别说拿出来表演。

  叶蓁蓁的十级水平,几乎只存在于她妈妈向别人提起这件事时,骄傲的笑容里。

  叶蓁蓁真正喜欢的乐器,是小提琴和钢琴。

  她上初一的时候,在学校附近的音像店里买了一个动漫的光碟,名叫《金色琴弦》。

  叶蓁蓁回家之后,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套动漫,之后就疯狂地迷恋上了小提琴。

  可是那个时候她已经上了初中,学业突然开始变得紧张。

  赵秋月两口子怕女儿是三分钟热度,就没答应让她学小提琴。

  后来到了初二的时候,叶蓁蓁班里转过来一个新同学,钢琴弹得特别好,迷倒了一片小姑娘。

  叶蓁蓁就突然羡慕起会弹钢琴的人了。

  但她知道,自己现在又要上学、又要写文,根本没时间学琴,只好将这份喜欢压抑在心底。

  直到叶蓁蓁上高一之后,她发现自己再也压抑不了这份喜欢了。

  她就求着妈妈,让他们学校的音乐老师每周给她上一节课,教她一些基本的知识就好。

  叶蓁蓁家里没有钢琴,就只能每周练一次。

  她很珍惜每周练琴的机会。可惜好景不长,不到半年的功夫,她在妈妈学校弹钢琴的事情就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别的老师知道了,开始有一些闲言碎语。

  赵秋月和女儿好好地谈了一次,问女儿能不能暂时放弃弹钢琴,专心学业,等到上了大学再学。

  看妈妈这么说了,叶蓁蓁也不好让妈妈为难,只好答应了。

  就这么一直拖到了她上大学,叶蓁蓁对钢琴的执着已经被她忘得一干二净了。

  直到有一天,她被一个会弹钢琴的男孩子所吸引…

  那种强烈的渴望,又疯狂地从叶蓁蓁心底涌出。

  她在成年之后,重新开始学琴。无论有多忙,她都每天坚持练琴。在她重生之前,已经能弹一些中等难度的曲子了。

  回到小时候之后,叶蓁蓁不想就这么放弃钢琴,甚至是没有碰过的小提琴。

  但她也知道,如果她的二胡就这么半途而废,赵秋月非得劈了她不可。

  有的时候,人还得像现实低头啊!

  叶蓁蓁目前的想法是,她先尽快地把二胡的十级考下来。然后趁着还没上初中,直接开始学小提琴。

  她小提琴没什么基础,按说应该先学钢琴的。可是她担心家里的经济条件,学钢琴的话会太勉强。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先把二胡的十级攻下来。

  虽说她曾经通过过十级的考试,但这么多年没拉手早就生了,还是得做一些准备才行的。

  赵秋月见女儿发呆,就说:“我也不想念叨你,但你自己也得上心才行啊!妈妈都和你安老师说好了,等你考过了四级,就给你换一把新的二胡,要两千多块呢!”

  “啊?不用吧妈妈!”叶蓁蓁记得她换二胡的事,不过她小时候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根本没在意这码子事。

  现在看来,两千块钱可是妈妈两个月的工资啊!

  “妈也觉得贵,可是你安老师说了,你现在这把是五百块钱买的,音色不够好。考四级还勉强够用,明年考七级或者八级就不一定了。”赵秋月看着女儿说:“咱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妈妈不能让你在硬件条件上比别人差。”

  叶蓁蓁听了这话,心里头暖洋洋的。

  可她忍不住开玩笑说:“妈妈,你是怕我考不过八级,不说自己不努力,反而怪你给我买的琴不好吧!”

  “你这小鬼头!”赵秋月无奈地摇头一笑。“妈说过了,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你买二胡的钱我都提前准备好了。”

第19章 购物

  两千块钱,在04年可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叶蓁蓁心想,要是能把买二胡的这两千块钱,让她自由支配就好了…

  真是想想都要幸福哭了。

  不过她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

  “妈妈,就算您把钱准备好了,但我现在四级还没考呢,您可千万别急着买二胡啊!”

  赵秋月见女儿反复强调这件事,不像是随口说说,就问:“怎么了?你这小鬼头,又想耍什么花样啊?”

  其实赵秋月也知道叶蓁蓁不喜欢学二胡,对二胡没兴趣。

  但她认为,小孩子大多都是没什么自制力的,等叶蓁蓁长大了,就知道感激自己了。

  赵秋月在家里经济条件这么紧张的时候,还拿出这么一笔钱来给叶蓁蓁换新琴,就是为了让女儿明白,她这一次不能再半途而废了。

  自己的女儿赵秋月比谁都了解,叶蓁蓁有的时候虽然任性了一点,但骨子里还是懂事的。

  买了新琴之后,她肯定不能像以前学手风琴一样说放弃就放弃了。

  叶蓁蓁前世和妈妈磨了好几年都没能成功,她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二胡是必须考下十级的。

  但她既然已经有了十级的水平,又是童子功,叶蓁蓁真心觉得暂时没必要花这笔钱。

  “我不是想耍什么花样啦,只是我现在好歹也算是入门了,您答应我,等要换的时候让我自己选琴,好不好?”

  她记得当初自己的新二胡是她妈妈直接托了安老师买的,都没经过叶蓁蓁的手。

  要是能让她自己来选琴,她就能控制一下价格了。

  赵秋月听女儿这么说,还以为她对二胡有一点上心了,便笑着答应道:“这个好说。”

  母女两个边逛超市边聊天,等到开始往购物车里放东西的时候,叶蓁蓁就从车里下来了。

  老实说她一个半大的孩子,卡在车里蜷着腿并不是特别的舒服。

  坐购物车这种事,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怀。

  真要说舒服度,对成年人来说还不如轮椅。

  赵秋月在挑洗发水的时候,叶蓁蓁等得无聊,就转过身去看护肤品区。

  看着其中的一款防晒霜,叶蓁蓁忽然想起一件往事。

  这件事其实很小很小,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记得。

  大概六年级的时候,叶蓁蓁迷上了一个牌子的防晒霜。

  和别的防晒霜不同的是,这款防晒涂抹上去之后会有增白的效果,和后来的彩色隔离霜效果差不多。

  当时黑不溜秋的叶蓁蓁,简直离不开这种防晒霜了。

  虽说涂上去之后她的肤色还是看起来怪怪的,但明显比不涂的时候要白。

  有一段时间,她大姨的店里断货了,叶蓁蓁就只好去超市买。

  结果他们家附近的超市都没有卖的,叶蓁蓁就托她爸爸去L区最大的超市买。

  因为她爸爸有摩托车,非工作日出门也方便。

  爸爸没多久就把防晒霜给她买回来了,什么都没说。

  叶蓁蓁也没当回事,说了声“谢谢爸爸”就完了。

  后来她妈妈告诉她说,叶壮志为了这瓶防晒霜,还和超市的工作人员吵了一架。

  叶蓁蓁就问怎么了。

  妈妈告诉她,原来那家超市的货架上也只剩最后一瓶了。叶壮志拿去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扫不出码。一问才知道,这瓶防晒霜不出售了。

  叶壮志是个暴脾气啊,他当时就特别生气地问,是你们放在货架上的,又没过期,我出钱你们为什么不卖?

  最后一番争执下来,好不容易才买到了这瓶防晒霜。

  当时叶蓁蓁听了,觉得挺丢人的。

  不就是一瓶防晒霜么?虽说她有些执着于那个牌子,但也用不着去跟人家吵架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又觉得有一点点感动。

  她爸爸,毕竟是她的亲爸爸啊…

  叶蓁蓁对她爸爸的心理,真是太复杂了。

  “发什么呆呢?”赵秋月一脸警告地对女儿说:“我告诉你,可不能给你买薯片了啊,都是垃圾食品,被你奶奶看到了又要说的!”

  叶蓁蓁见妈妈误会,好笑地说:“妈妈您说什么呢?我在减肥,怎么会吃薯片呢?我们快去买牛奶面包吧。”

  赵秋月点点头,带着女儿来到食品区。

  她先拿了一袋桃酥,一袋老式蛋糕,又问叶蓁蓁:“你要哪种面包?”

  叶蓁蓁不喜欢吃桃酥和老式蛋糕,感觉都是老人家吃的东西。

  她看了看售货架,这个年代的面包造型都比较朴素,她没什么太大的食欲。

  秉持着“减肥第一”的原则,叶蓁蓁挑了一袋全麦面包。

  她妈妈像是看着怪物一样看着她,“蓁蓁你怎么了?以前你不是说这种面包吃着辣嗓子么?”

  叶蓁蓁嘿嘿一笑,“那是我以前嗓子眼细嘛!我现在长大啦!”

  赵秋月好笑地看着眼前还比自己矮两个头的女儿,但也没说什么,由着她把全麦面包放进了购物车里。

  再往前走几步就是卖牛奶的地方了。

  赵秋月推着车,对女儿说:“蓁蓁,你看你喜欢喝哪种,自己拿吧。”

  这个时候的袋装牛奶都是一块钱一袋,盒装的贵一点,一块八到两块五的都有,不过都没贵到哪儿去,所以赵秋月放心让女儿随便选。

  叶蓁蓁扫了购物架一眼,都是些熟悉的牌子,可味道她都想不起来了。

  反正不买三鹿就是了。

  她以前喝得最多的,是蒙牛、伊利和光明。

  蒙牛的酸奶和早餐奶好喝一点,纯牛奶的话,叶蓁蓁更喜欢伊利高钙奶。

  其实呢,牛奶就是牛奶,无论说是低脂的全脂的还是高钙的,她都没觉得喝起来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看到光明牛奶在搞活动,五块钱六袋,叶蓁蓁就拿了六袋放进购物车。

  “牛奶的保质期不长,你可得保证天天喝啊?”赵秋月提醒道。

  “知道啦!实在不行我可以和我爸一起喝嘛!”

  她记得爸爸后来经常用牛奶泡饼干当做早餐,而赵秋月呢,则是从来都不喝牛奶。

  赵秋月没办法的看了女儿一眼。

  两个人来到熟食区,赵秋月想到一会儿要回娘家,就让人称了一点凉拌猪耳朵和泡椒凤爪。

  因为赵秋月早上不喝奶,还要喝粥或者吃面,她又称了一点超市现拌的,一种叫“狗宝”的咸菜。

  这种咸菜实际上就是桔梗,腌成辣条状,吃起来酸酸辣辣,口感非常不错。

  叶蓁蓁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了,明明是小时候吃腻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就觉得特别的怀念。

  赵秋月见女儿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样子,就无奈地说:“别瞅了,下午回去放冰箱里,明早咱们一起吃就是了。”

  “嘿嘿嘿,还是妈妈最了解我了。”叶蓁蓁咧嘴一笑。

  到了要结账的时候,叶蓁蓁习惯性地顺手拿了一盒木糖醇。

  赵秋月瞪了女儿一眼说:“小孩子家家的,怎么和你爸一样?买口香糖干嘛啊?”

  “保持清新口气嘛。”叶蓁蓁小时候吃坏了东西,胃口一直不好。加上牙齿也不太好的缘故,小的时候会有一点口臭的毛病。

  大人们不说,小孩子们却直来直去惯了。叶蓁蓁记得她有一个小学同学曾经在走廊里嚷嚷着说她口臭,简直丢死人了。

  虽说口香糖只是治标不治本,但叶蓁蓁现在治不了本,也只能先治标。

  赵秋月有点舍不得地说:“就这么一盒,要八块呢…”

  叶蓁蓁听了,就从兜里掏出几张零钱来,阔气地说:“这个算我的,单独结。”

  “得了吧你!”赵秋月好笑地说:“哪有跟妈妈出来还要让你花钱的道理?算了,买就买了。”

  “嘿嘿嘿,谢谢妈妈。”

  这些零钱都是她这几天收拾衣服和书包的时候找出来的。

  叶蓁蓁从小就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到处乱放钱。

  这个衣服兜里放一点,那个铅笔盒里塞一块。

  这样一来,虽说她不知道自己一共有多少财产,但可以保证她每天出门身上都有钱,最不济也能用公用电话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而且有的时候换季,衣服要大清洗了,叶蓁蓁还能从自己的口袋里翻出许多“意外之财”。

  尽管那些钱都是她自己的,可那时候的叶蓁蓁还是觉得非常惊喜。

  现在嘛,她需要钱来置办许多东西,自然就不能这么零零散散地放着了。

  她理了理,发现自己目前的财产是32元5角。

  绝对不算多,但也能买一些必备的小物件了。

  从超市出来,母女两个又去了地下市场购买吹风机。

  叶蓁蓁小时候很喜欢来这个地下市场买东西。

  一楼市场是卖菜、卖鱼的,不免有些脏乱。地下市场相比之下,就要干净整齐许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价格比外面的商店、文具店便宜许多。

  进门第一列,卖的是书籍和文具。第二列卖饰品,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特色。

  叶蓁蓁从小就爱美。那个时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逛卖饰品的这一列。

  琳琅满目的装饰品,总能让她看花了眼。

  在小小的叶蓁蓁看来,这里就是一个美的王国,美的世界。

  以至于在很多年后,叶蓁蓁上了高中压力山大、没有一天休息日的时候,她甚至梦到了这个地下商场,想象着自己回来逛街的场景。

  不过以她现在的眼光看来,这里的饰品就显得非常粗糙,款式也较为俗气了。

第20章 姥姥

  紧挨着饰品的那一列,卖的是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

  化妆品对面卖的是鞋子。

  绕过鞋子这一列,卖的是内衣裤、袜子。

  再然后是家具用品、生活用品和花鸟虫鱼。

  叶蓁蓁惊奇地发现,即使已经多年没有踏足过这里,她竟然能够清楚地记起每一列卖的都是什么东西,有哪几家摊位是她特别喜欢去的。

  她忍不住贪恋地看着这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和感动。

  赵秋月却没注意到女儿在想什么。买完了吹风机,差不多就到中午了。

  母女两个准备去姥爷家吃饭。

  叶蓁蓁的姥爷家离她初中的学校很近,不过从市场这里出发走过去,大概要半个小时。

  打车赵秋月肯定不舍得花那个钱,但她也不舍得让女儿和自己一起顶着大太阳走路。

  赵秋月就带着叶蓁蓁去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