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小时候都没听说过什么平安夜,只知道25日是圣诞节。直到上了高中, 少男少女们怀了春, 借此机会互相送礼,她才觉得“平安夜”这个概念渐渐流行了起来。

  如果不知道平安夜这码事就算了,既然知道, 叶蓁蓁就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一笔钱,买了一大袋子色泽鲜艳、清甜爽口的苹果。

  她用透明的彩色包装袋、扎上彩带包好了,送给和自己要好的几个同学、家人,还有关心班的小朋友们。不管是订了水果还是没订的,她全都送了。

  没有人讨厌收到礼物, 尤其是意外的礼物。收到苹果的同学们都很开心,哪怕是不爱吃苹果的人也是一样。

  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这对小学生们来说可是一项重要程度不亚于春节的节日。

  因为过年的时候, 他们都已经放寒假了, 大家很少能见到面。可圣诞节就不一样了,大家还在学校,可以彼此送贺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送贺卡已经成为一项被同学们默认的“潜规则”。

  如果不给别的同学送圣诞卡片, 会被认为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还是一种为人很小气的表现。

  叶蓁蓁并不是非常认同这种氛围, 但“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看到好朋友们结伴去文具店买贺卡,叶蓁蓁也只好跟着一起去买。

  除了像陆兰琪、江宇昂这样家里条件特别好的同学之外, 大部分同学的家境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工薪阶层,家长给他们的零花钱也差不多。所以一下子要买这么多贺卡,大家手里都是紧巴巴的,有些人甚至从一开学就开始存这笔钱了。

  正是由于经费有限,要买的数量又不少,圣诞卡片的价格高低,就能直接体现出两个人之间友谊的程度。

  市面上最便宜的贺卡是五毛钱的,这种卡片只会在封面上印一个圣诞老人,里面就是两面白纸壳,什么图案都没有。

  一块钱的稍微好一点,卡面内部还会印有一些图案,一般来说还会附赠一个小信封。

  两块钱的贺卡相对来说就比较精美了,封面上会有一些亮晶晶的亮片或者亮粉作为装饰。

  虽然这种亮粉总是沾人一手还不好洗,但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这种bling bling的装饰。

  更贵的贺卡、三五块钱的也有,这种贺卡就相当“高级”了,一打开就会自动响起音乐声,是孩子们的最爱。

  不过这种贺卡太“贵”了,顶多是给最好的朋友买。要是给全班十几、二十同学都买,那可就要“破产”了。

  为什么说全班只有十几、二十个同学呢?因为首先,男女同学之间一般是不会互相送的,除非是同桌,或者关系特别好的才能例外。这就一下子省掉了二十多张。

  其次,关系差到几乎一学期都不说话的同学也不用送。

  这样算下来,一般人都是送出去十几张贺卡,其中关系一般的可以买便宜一点的,关系越好,买的贺卡越贵。

  比如叶蓁蓁给邵佳敏、田文香、王可萱、陆兰琪还有辛诗弈买的,就是五块带音乐的那种。

  其他关系一般的同学,她就买了一块两块的,写上一句“圣诞快乐”就算完了。

  说起写圣诞贺卡这件事,叶蓁蓁还有一件十分尴尬的回忆。

  她很小的时候圣诞的“诞”字不会写,总是不小心写错,把右边的“延”写成“廷”,为此还被田文香笑话过。

  叶蓁蓁浪费了好几张贺卡都没把字写对,后来她干脆就把“圣诞”写成“圣旦”——她还以为圣诞的诞可以和元旦的旦通用呢,结果又被田文香笑了,简直尴尬死了。

  这么回忆起来,她似乎经常被田文香嘲笑。

  叶蓁蓁觉得自己小时候还真是个抖M,就这样她还把田文香当成最好的朋友。

  但叶蓁蓁现在回忆起来,并不觉得田文香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

  因为她在买贺卡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她小时候曾经省吃俭用地省下零用钱,给田文香买了一个十分精美的折叠贺卡。可那一年,田文香只给了她最普通的、一块钱的那种贺卡。

  如果田文香没有钱也就罢了,可偏偏叶蓁蓁恰好看到了田文香送别人明显就要贵很多的贺卡。

  叶蓁蓁当时心里就不大好受,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让她伤心的不是贺卡的价值,而是她在田文香心里的分量。

  或许就是因为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吧,重生之后的叶蓁蓁和田文香没有以前走得那么近了,她还是更喜欢和陆兰琪、邵佳敏还有王可萱相处。

  圣诞节当天,班级里面乱成一团,大家一早上开始就相互送起了贺卡,班主任老师提醒加警告了好几次,都没能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学习。

  一整天下来,四年一班的教室就好像一口大锅,锅里面是烧开的沸水,班主任这个“锅盖”怎么压都压不住他们。

  邵佳敏在课间接到叶蓁蓁的贺卡时,忍不住惊讶地说:“老叶,你发财啦?竟然送我这么好的贺卡!”

  叶蓁蓁的确是“发财”了。

  前几天编辑告诉她,《清清子矜》的三审已经通过了。三审就是终审,也就是说叶蓁蓁的小说可以出版了。

  叶蓁蓁感觉像做梦一样。

  顺利得不可思议。

  虽说前世她也出过书,但都是投稿过好多次,经过好多次失败的,没想到这次竟然这样顺利,一投就中了。

  就是谈合同的时候,叶蓁蓁有点为难。

  签订合同时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可叶蓁蓁现在连个身份证都没有。

  要是编辑知道她是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会不会被吓得当场退稿啊?

  或者怀疑她写作的真实性?

  事已至此,叶蓁蓁实在是不能再瞒着妈妈了。不管她是想以自己的身份签合同,还是用妈妈的身份证,都必须让妈妈知道才行。

  可妈妈的反应大大出乎叶蓁蓁的意料。

  当赵秋月听说有人要出版女儿的小说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哪里来的骗子?你不用理他!”

  叶蓁蓁差点栽倒。

  她耐心地和妈妈解释了对方真的不是骗子,而是正规出版公司的编辑后,还把自己的稿子拿给妈妈看,以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

  赵秋月看着看着就震惊了,想不到自己年幼的女儿竟然能写出这么成熟的小说!

  好在这个年代的清穿文大多数都不是一开始就谈恋爱,而是先和“几位爷”都熟悉一下混个脸熟。赵秋月看了几章,都没有看到什么羞羞的情节。

  不过她还是很惊讶,不敢相信这是女儿写的。

  “妈妈,编辑那边还等着我的回复呢,您看…是不是用您的身份证签合同比较好?”

  赵秋月刚过完三十五周岁生日没多久,这个年龄写言情小说并不奇怪,如果用妈妈的身份证,想来不会引起编辑的怀疑。

  叶蓁蓁本以为妈妈会答应下来,谁知赵秋月却说:“不行,你问问那个编辑,你是未成年的话该怎么办。这是你的书,不能以妈妈的名义签合同。万一将来你红了,人家怀疑妈妈是你的代笔怎么办?”

  叶蓁蓁汗了一下,心想着她就一个小透明,有谁会扒她啊,妈妈想的也太多了吧!

  不过赵秋月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从长远的角度看,只要叶蓁蓁打算坚持写下去,迟早都得用自己的身份证签约,总不能一辈子都用妈妈的名义写作吧。

  叶蓁蓁就回去把这事儿和编辑说了一下。

  其实未成年出书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先例的,叶蓁蓁也知道该怎么操作,就是把户口本复印件和监护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都发过去,然后签合同的时候作者本人和监护人一起签就好了。有的公司监护人还要单独签一份声明,证明合同有效。

  叶蓁蓁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这么做,一方面是嫌麻烦,另一方面就是不太想让编辑知道自己的真实年龄。她不想用自己的年龄为噱头进行炒作,可编辑如果知道了她年纪小的事实,很难不以此为卖点——毕竟未成年出书虽常有,但大多数都是十六七岁的。十岁的长篇小说作者,真不常有。

  叶蓁蓁就先和妈妈商量了一下,要不要提出和出版公司签一个保密协议,在叶蓁蓁满十六岁之前不要对外公布她的年龄,以免影响她的生活和学习。

  不过赵秋月的想法和叶蓁蓁不一样,看到女儿有写作这方面的才能,赵秋月倒是很想借机炒作一下,把女儿变成一个“小明星”。

  叶蓁蓁可不这样想,虽说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但成名过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现代版的“伤仲永”。

  在叶蓁蓁的再三请求之下,最终她和赵秋月决定还是要和出版方谈一个保密协议,不过这个协议的有效期是三年。三年后叶蓁蓁十三周岁,上了初中,初中生出版言情小说听起来就没有“小学生出版言情小说”那么惊世骇俗了。

  果然编辑得知叶蓁蓁的真实年龄之后大为震惊,并且非常激动,打算以此为卖点进行宣传。

  隔着互联网,叶蓁蓁赶紧装出赵秋月的语气来,和编辑谈保密协议的事情。如果编辑不答应,这合同她就不签,大不了另投别家就是。

  虽然已经过稿了还要放弃很可惜,但叶蓁蓁相信,这家实力不错的出版社都要了她的稿子,她再投别家就会容易得多,不愁找不到下家。

  编辑回去和她的主编商量了一下,最终答应了叶蓁蓁的请求。

  下面就是要谈稿费了。编辑问叶蓁蓁对稿费的预期时,叶蓁蓁本想按前世的新人价报首印800010000册,版税67个点的。

  不过字都打好了,叶蓁蓁又给删了。

  她想着04年的时候网文还不是很流行,实体行情还不错,说不定可以要到更高的价格呢?

  她就让编辑先给她报价。

  结果编辑的报价大大出乎叶蓁蓁的预料。

  首印30000册,版税6个点。

  版税是不高,可是…首印30000册!!

  30000册是什么概念啊!叶蓁蓁觉得起码得是个实体小粉红,才能有一下子就印三万册的底气吧?

  她有点慌了,小心翼翼地反问了编辑一句是真的么?

  结果编辑竟然跟她说,要是不满意的话,再加印5000册也可以。

  叶蓁蓁当时就震惊了,她当然说印35000册更好。

  就这样,叶蓁蓁签订了实体合同。编辑给她的预估零售价是24元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的稿费是50000块钱出头。扣掉税之后也能拿到四万多块钱。

  那她家的债务…也能一下子就还清了!

  叶蓁蓁兴奋不已,有了金钱的驱动,顿时码字的动力十足,恨不得立刻就把剩下的几万字写完,赶紧交稿。

  可是赵秋月不让。

  “你就要期末考试了,还是专心准备考试要紧。”

  叶蓁蓁心急地说:“可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如果不赶在编辑过年放假前交稿,就要拖很久才能上市…”

  赵秋月坚持:“不急,你不要忘了你是一个学生,学习才是你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我保证,期末一定会考好的…”

  “那也不行。”其实女儿小小年纪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赵秋月心里是比谁都要高兴,甚至比叶蓁蓁本人还要自豪的。可是她怕叶蓁蓁会被这成就迷晕了头,从此以后就一门心思扑到写作里,不好好学习了,这可不是她想看到的。

  叶蓁蓁见一向好说话的妈妈突然变得这么严肃,也没有法子了,只能弱弱地说:“可是上市之后才能拿到稿费呢。四万多,家里的债一下子就能还清了…”

  赵秋月沉默了一会儿,说:“这四万块钱,我们不拿去还债。”

  “什、什么?”叶蓁蓁大感意外:“不还债?”

  她知道家里背负着债务,妈妈一直是心情最为沉重的那个,不知道为什么眼看着就能拿到这笔钱了,妈妈反倒不着急了。

  “妈妈当初借钱的时候都和人家说好了还钱的期限,现在还早着呢。就算没有你的这笔钱,用关心班、书法班的收入和爸爸妈妈的工资,明年攒一攒也就还完了。这是你赚的钱,妈妈不能动。”

  “可是…”叶蓁蓁犹豫了。

  “没什么可是的,这件事情先不要告诉你爸爸。咱们不是和你的编辑签订了保密协议么?这个协议同样对你爸爸有效。在你十三岁之前,我们先不要告诉你爸爸你出书的事。不然以你爸爸的性格,不一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虽然觉得瞒着爸爸不大好,但妈妈说的是事实。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叶蓁蓁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四万多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赵秋月习惯性地拿起一只铅笔,在草稿本上算起了帐,“扣除六千左右的税,还有四万四千多块钱。到时候妈妈会把四万块存定期,四千多块钱就存到你的存折里,你自己保管。”

  “啊?”叶蓁蓁十分惊讶地看着妈妈,她本来以为妈妈会把稿费全都收走的,“您放心让我管这么多钱么?”之前六七百的压岁钱,可都被妈妈给扣下了!

  “以前当然是不放心了,哪有小孩子手里拿那么多钱的。”赵秋月眼神有点复杂地看向女儿仍然有些稚嫩和青涩的小脸,“但是看过你写的书之后,妈妈就不那么认为了。你是个不一样的孩子,妈妈不能以一般小孩儿的要求来要求你。”

  叶蓁蓁感动得都要哭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虽说在叶蓁蓁交稿、拿到稿费之前,她手里还是没有太多的钱,但四千块钱已经在她面前向她招手了。叶蓁蓁也就变得越来越大方,给小伙伴们买起“昂贵”的贺卡来毫不手软。

  邵佳敏她们倒还好说,由于陆兰琪是外班的,叶蓁蓁要送她贺卡,必须到后楼去找她。

  她们学校前楼和后楼是连着的,中间需要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没怎么装修,地面都是水泥抹的,看起来有点寒碜。

  本来冬天就冷,来到后楼之后,叶蓁蓁只觉得更冷了。

  她是下第一节 课下课后去的,到了六年三班的教室门口后,她不好直接进去,就托正要进门的一个女同学帮她传话。

  那同学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没过多就陆兰琪就出来了,看见来找她的人是叶蓁蓁,十分惊喜的样子。

  “这是我写给你的贺卡,圣诞快乐。”叶蓁蓁笑眯眯地说。

  陆兰琪见她那么乖巧可人的样子,瞬间有种摸一摸叶蓁蓁的头的冲动。

  不过她到底是忍住了,开心地接过了贺卡,还要叶蓁蓁等一下。

  叶蓁蓁本以为陆兰琪也写了贺卡给她,并不觉得奇怪,就乖乖地站在门口等。

  让她意外的是,陆兰琪给她的竟然不是贺卡,而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方型盒子。

  “啊?这是什么啊?”

  陆兰琪笑了:“傻啦,礼物呗,还能是什么啊。”

  “你,你犯规!”叶蓁蓁有点不好意思收下,“圣诞节不都是送贺卡的么?”他们小时候都不流行互送圣诞礼物来着。

  “你就当我是给你补的生日礼物吧。”陆兰琪不由分说地把礼盒塞到叶蓁蓁手里,转身就要往回走,“好了不说了,就要上课了,你赶紧回去吧!”

  陆兰琪话音刚落,预备铃就响了。叶蓁蓁只好转过身,把礼物塞进宽大的校服外套里,一路小跑回了教室。

  她很好奇陆兰琪送的会是什么,恨不得一回去就拆开看一看。

  可是上完一节课后,看着混乱的教室,叶蓁蓁决定先不把礼物拆开看了。班级里现在的气氛乱糟糟的,她要是把礼物拿了出来,搞不好会引起同学的围观。

  期末复习期间,在叶蓁蓁还没来得及偷偷配一把备用钥匙的时候,妈妈就出其不意地把打印室的钥匙暂时收了回去。

  中午午休的时候,她没地方可去,教室里又太乱,叶蓁蓁只好来到厕所,把礼盒的外包装拆开。

  拆开彩色的外包装纸后,还没看到里面东西的样子,光是看到盒子上的logo,叶蓁蓁就被陆兰琪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陆兰琪这个小孩,竟然送了她一个轻奢品牌的迷你包!

  虽说陆兰琪过生日的时候,叶蓁蓁也送了她一个同等级别品牌的口红,但是和包包比起来,口红就要便宜多了。

  陆兰琪送她的这份礼物,价值至少是她送的那个五倍!

  叶蓁蓁瞬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收下这份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昂贵的礼物。

  这个包包对陆兰琪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一般人家的孩子来说,这差不多就是爸爸或者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啊!

  但在打开包装盒后,叶蓁蓁又在一瞬间把自己的想法收了回去。

  这个包包也太可爱了有木有!

  鹿皮色的包包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放下一个钱包、一个手机(虽然她暂时没有)和一串钥匙。

  包包上面除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外没有什么多余的图案,就是在包的上面有两只萌萌的鹿角,一下子就戳中了叶蓁蓁的少女心。

  她简直是爱不释手了。

  同时她不得不感慨陆兰琪的细心。这包包八成就是陆兰琪过生日那次,她看叶蓁蓁没有可以用来搭衣服的小包,所以专门买来送给她的。

  估摸着是因为前段时间没有借口,陆兰琪才一直没送,特意等到圣诞节送给她,就是怕叶蓁蓁不好意思收。

  叶蓁蓁哪里还好退回去呢。

  她只能记下了陆兰琪的这份情,好好珍惜就是了。

  回教室的路上,叶蓁蓁还是有点小兴奋。当初她咬咬牙送陆兰琪礼物的时候,从来都没指望过陆兰琪会送给她一个更贵的回礼。

  不过当她的付出真的得到回应的时候,叶蓁蓁真是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温暖的友情了。

  陆兰琪简直就是她的世界里女版的“花轮同学”啊!

  求嫁!

第81章 扩规

  圣诞节过后, 没几天就是元旦了。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联欢会和三天假期,尽管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 同学们还是每天都很兴奋, 无心复习。

  赵老师对此很无奈,开过班会,做过思想工作, 可同学们还是静不下心来。没办法,学校里节日的气氛太浓了。

  赵老师觉得,主要还是联欢会惹的祸。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开联欢会,是他们实验小学的惯例。到时候校领导班子会一个一个班级地来“巡视”,所以他们必须提前准备好才行。

  每天都要报节目、排练节目、购买联欢会的装饰品, 在这样的气氛下,谁还有心思好好学习啊?

  就连向来稳重的王可萱, 这几天都忙于准备她的电子琴表演。她还要出去采买拉花、剪纸、气球等等必备品, 忙得每天只能勉强把作业写完。

  叶蓁蓁不是班干部还好一点,见王可萱那么忙,就主动提出帮她一起采买联欢会用品。

  王可萱当然高兴不已。

  放学路上,两个小姑娘并排往坡底下走着, 王可萱问她:“老叶,你真的不考虑表演一个节目么?你学二胡也挺长时间的了吧。”

  叶蓁蓁摇摇头:“就算我乐意演, 同学们还不一定乐意看呢。多无聊啊。”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学校就是有一股“歪风邪气”, 同学们普遍觉得民族乐器土,西洋乐器洋气。

  “那你要不要用我的电子琴表演一首钢琴曲?”叶蓁蓁去学校琴房练琴的事情王可萱是知道的。

  叶蓁蓁感激王可萱的好意,但还是不行:“算了吧, 我弹钢琴习惯了,弹电子琴恐怕要闹笑话。而且我下键很重的,要是把你的琴砸坏了就不好了嘿嘿嘿。”

  其实相比于钢琴,电子琴更方便携带,价格也更便宜。叶壮志夫妻俩曾经问过叶蓁蓁,要不要退一步,改学电子琴,反正在他们看来电子琴和钢琴也差不了多少。

  但叶蓁蓁没同意。如果她没有学过钢琴,可能还可以考虑,但她已经习惯了弹钢琴的模式,一旦改弹电子琴,又要重新适应,太麻烦了。

  麻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叶蓁蓁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明明电子琴和钢琴看起来差不多吧,她就是觉得不一样。不是说电子琴不好,只是钢琴才是她心中的白月光,无可取代。

  “好吧,可惜咱们教室里没有钢琴。”王可萱惋惜地说。

  叶蓁蓁笑了笑,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百货商场。

  一楼是卖杂货的,两个小姑娘很快就找到了卖拉花的摊子,问过价钱后挑选起来。

  虽说是用班费买,但她们还是力求物美价廉。

  王可萱看着这些普通的拉花,有些不满意:“赵老师说,最好是买有特色一点的装饰物。”

  叶蓁蓁能理解。他们这边地处北方,冬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天有的时候还没亮。

  每年的12月31日,学校里却是灯火通明。教学楼的大门早早就开了,让各班级最后再好好布置一下。

  每到这个时候,学生们一进校门口,就能通过各班级的窗户看出装饰水平的不同。

  学校里不会搞专门的评比,但要是哪个班级布置得新颖漂亮,全校的同学都会议论,校领导也会把表现优异的班级记下来,在新年会上表扬。不仅班主任面上有光,整个班级的形象都会有所提升。

  叶蓁蓁想了想就说:“其实吧,屋里的装饰只有咱们自己班的和校领导能看到,全校师生的目光都聚在窗户上呢。不如我们买一点彩灯,把窗户装饰得亮眼一点。”

  “这个主意好!”王可萱眼前一亮,“彩灯虽然贵了点,但不像拉花那么容易扯破,说不定明年还能用。”

  两人一拍即合,买完拉花和气球,就去旁边找卖彩灯的地方。要在平时可能还不太好找,得打听打听才行。但这圣诞节才刚刚过去,到处都张灯结彩的,两人很快就找到了卖彩灯的地方,选了一串彩色的。

  几串小彩灯并不贵,但叶蓁蓁还是砍了砍价,力求给班级节省经费。要知道一会儿她们还得去买食品呢。

  学生们的小零食当然是要他们自己带的,可除此之外,班级里还得准备一些食物,摆在班主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