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糯米饭是我昨天一晚没睡焖的,吃一口啊,别让爸再掂记着了。”老阿婆拿着勺子喂奶奶吃。

奶奶也没说话,就那么静静的一口接一口的吃。

……

ps:感谢cissyxx,yaofei0916,fishfly99,木鱼缘木求鱼的粉红票,夫惟不争的平安符,谢谢支持!!!

☆、第八十六章 悲欢离合

奶奶的家乡在邻省丰市庆县柏树村,虽然跟梅市不在一个省里,但柏树同样在青山山脉上,跟梅市紧紧相连,两地相距不到二百里路。

难怪当初梅市这边一建戏剧院,奶奶死活要调过来。说起来也是缘份,前段时间母亲借口收邻县的山珍,传的就是庆县那边。

叶梧桐从来没有想到奶奶家的亲戚这么多。

奶奶兄弟姐妹七个,奶奶排行第四,但跟前面的三姐两人只相差一个小时,是双胞胎,那三姐就是之前拉着奶奶哭,喂奶奶吃赤豆糯米饭的阿婆,也就是叶梧桐的三姨奶奶。

难怪跟奶奶长的那么像。

接下来老五是个男孩,老六又是个女孩,老七又是男孩。

大舅爷爷和五舅爷爷都留在柏树村,六姨奶奶和七舅爷爷都读书出来,成家立业,在外地上班。

“大哥大嫂年纪大了,我们便没让他们来,这是大哥大嫂的长子文明和长媳兰花。”三姨奶奶拉着奶奶的手介绍着身边那一对中年男女。

奶奶的大哥,也是就是大舅爷爷今年已经七十了。

“三姑姑,三姑父。”那对中年男女起身问好。

“唉唉,坐坐。”爷爷挥手让明伯和兰花伯母坐,又问起家常的时候,叶梧桐才知道兰花伯母居然是上桃树人,让人感叹这也是缘份。

随后三姨奶奶又介绍了跟她同来的那个略比她年轻些的老妇,她是奶奶的五弟妹,五舅的爱人。

亲人再聚,那话题是永远说不完的,只奶奶却一直静静的看着。静静的听着。

看着奶奶这样,又想着早早故去的叶白桦,三姨奶奶又是悲从中来,边上五舅奶奶拉着叶梧桐的手直抹眼泪,弄的叶梧桐的心也是一阵酸酸的,那眼泪也就不知不觉的落了下来。

“你惹桐桐干什么啊。”三姨奶奶跟五舅奶奶抱怨,她自个儿的眼泪仍然在流。

叶梧桐实在有些受不得这个。

“我去看书了。”叶梧桐抹干了泪。拿着书坐在走廊上看起来。耳边依然听着屋里众人叙述的悲欢离合。

“我未曾想到一台相机会惹出这么多事了,实是心中惭愧。”二舅爷爷红着眼眶跟爷爷道。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那个时代就是那样。便是没有相机,说不定会因为别的,毕竟秀英是唱戏的,都是属于要扫掉的四旧。也只能说是命中该有这一劫。”爷爷是教师。不信命,但这用个说法却能很好的解释生命中的一些无可奈何。

“也是啊。这时代就象一个搅拌机,人在里面被搅和着,谁也不知道会经历什么,只有等走出来。回过头来,才能品味一些东西。”二舅爷爷感叹,若论世事沧桑。他是切身感觉。

当年只是帮着东家搬货的上船,没想到一到船上就不给下船了。然后一路就这么漂洋过海的到了台湾,一心里掂着只身在上海的四妹,又掂记着家里不晓得会是怎么担心,而偏偏到了台北,东家因为一些原因,店又不开了,他和另外几个伙计就面临着失业。

异地他乡,生活无着,在种种压力下他大病了一场。当时只觉得只怕是要死在这异地他乡了。

但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他遇上了阿霞,阿霞是巷口卖米粉汤的。

平日,他习惯于每天早上去她那里买碗米粉吃,生病后自然没去了。阿霞开始大约只是想多保持一个客户,便跟人打听了一下,听说他生病了,便把米粉送到他的住处。再后来又见他一个人孤零零,便帮着他打理一些事情,烧壶热水什么…

这对于阿霞来说也许只是顺手,但对于他来说那简直就是绝处逢生。

病好后,在阿霞的帮助下,他也做起了早点,举凡什么馄饨哪,赤豆糯米饭,煎蛋饺啊等,他也不赚累,别人是摆摊,他则学着老上海那个卖点心的,弄了一个担子不拘是早晨还是晚上,沿街叫卖。

因着两地风味不同,又或者是他的勤力,总之生意就那么一日好过一日,到得这时,阿霞已是他的爱人了。

后来阿霞的舅舅从美国回来,说起了唐人街,又见两人的早点做的极好,便劝两人去美国发展。

于是他和阿霞就跟着舅舅一起到了美国,此生后根发芽,真正在美国落了户。

到得前年,阿霞病逝了,儿孙也大了,美国这边的风气各自独立,他也不用再为儿孙操心了,便再也抑不住那回乡之心,再加上政策也好了,他便回来了。

叶梧桐趴在窗台上听着二舅爷爷跟爷爷说的这些过往。

二舅爷爷流落他乡,又逢大病,确是不幸。但他能遇上二舅奶奶,岂不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上回在广交会碰到梅市这边的人,我就试探的问了一下凤家班的事情,晓得梧桐里这边凤凰祠重修了,凤家的后人也有了各种消息,我就想着凤家班会不会有也着落。回到家里,便跟大哥大嫂聊起这事,大哥大嫂年纪大了,家里的孩子都已经帮着准备了寿材,可这心里掂着心事啊,大哥大嫂觉得这事儿不能拖,我又去找了当年帮我带信的那个乐师,只是那乐师早就亡故了,好在他爱人还在,说起这事还隐约有些印象,说当年的时候四妹还在唱戏,只是具体在哪里唱戏她却不清楚。于是我就给全国各地的戏剧团打电话询问,终问到了梅市昆剧院,这才晓得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于是便一刻不停的赶来了…”二舅爷爷说着他此番找人的历程。

“其实这些年,我也想找你们,可她这种情形,我又不敢哪。”爷爷叹着气。

“明白的,明白的。”事关最亲密的人,谁又能有那个决断之心。

前段时间,因为奶奶思乡之故,家里不止一次的起了寻亲之心,只是奶奶这种情况终是有些顾忌,却不料今天,奶奶的亲人却是寻了过来。

山不转水转。

奶奶有些困了,窝在椅子中间眯着眼,只那手却反握着三姨奶奶的手死活不放。

“她记得我哩,她记得我哩。”三姨奶奶高兴道。

ps:感谢误忧,戴尔是只土猫,神嘿鲸,默默的路人甲,火侠儿的粉红票,沧海秋叶,水玻璃说的平安符,谢谢支持!!!

☆、第八十七章 送礼?李虹

母亲是在下午的时候回梧桐大院的,只在后院走了一圈便出来了,眼眶略有些红,又借口单位有事匆匆离开了。

叶梧桐自然明白这样的相聚对于母亲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撕开心头的痛。

毕竟父亲于母亲来说是永别。

傍晚,吃过一餐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晚饭,叶梧桐冲着姑姑道:“姑姑,晚上我去妈妈那里。”

“去吧,今晚姑姑在这边住。”姑姑拍了拍叶梧桐的后脑。

叶梧桐点点头,然后将书包里的习题课本什么的检查好,就背着书包走出后院。

“江寄海住这儿吗?”前院,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提着一大袋子的东西站在姥姥家门口问。

“他不住这儿。”姥姥从厨房里探了个头出来没好气的道。

“哟,这位应该是江阿姨吧?”那男子嘴甜,几步上前给姥姥问好,手边的袋子就顺手放在门边:“这是给江师傅过节的一点礼物,我搁这儿了啊…”

“别,咱们非亲非故,没有随便收人礼的道理。那袋子你也给我提起来,我直话直说,最近像你这样提着东西来找寄海的人多了去了,寄海就因着这个都不住家里了。这大过节的,一天了,我都没见着他人影,我这心里闹的慌,你那东西哪来的提哪儿去,寄海要真是收了这礼,那就是犯错误了,求人办事没这么个求法…”姥姥站在门口,拦着那人手上的袋子道。

那人叫姥姥这一通话说的一脸悻悻,送礼求人终不是来结仇的:“其实没别的意思,就是人情往来嘛,阿姨不喜欢。我这就提走…”

男子说完,提着东西就出了大院。

“姥姥,小舅又咋啦?惹您这么生气。”姥姥的脾气还是不错的,鲜少说这样硬话的时候。

“还不是你小舅倒腾那什么房子,这才开工不久呢,一个两个的提着东西上门,就想从你小舅手里弄一两套房子。唉哟。桐桐啊。你小舅这事我怎么瞅着就那么悬呼呀,他自己就能卖房子?这不挖社会主义墙角吗?会不会犯错误啊?”姥姥估计是在心里憋久了,逮着叶梧桐就抱怨了小舅好一通。

“姥姥。这怎么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啊,这公司的事情,小舅跟一建跟蔬菜公司那都是有合同的,再说了人平局长也还支持呢。可见是正当的。”小舅这事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时代的观念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让人心里不免有些没底。

只是再没底小舅现在也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只须顾着尽量把事情做好。

“说是这么说,可这些人一个两个的尽往家里送东西,我瞅着心慌。”姥姥嘀咕着。

“这还不是没有房子闹的。要不然,谁没事低头哈腰的给人送礼装孙子…”一边姥爷道。

现在各个单位房子都紧张,再加上个体户现在抖起来了。可房子还是没处买去啊,所以。小舅现在手上的这一档子事情那对兜里有些钱,却无处买房的个体户来说无异是及时雨。所以这段时间,送礼的都快踏破江家的门坎了。

“对了,你奶奶那边来的都是什么亲戚啊?”小舅的事情姥姥闹心,可却又操不上心,只得先撇一边,这会儿冲着叶梧桐好奇的问她奶奶家的亲戚。

都说是美国亲戚,但一起来的那几个不管从打扮还是口音上都明显是地道的本地人。

庆县那边跟梅市是一个口音。

“有二舅爷爷,三姨奶奶,五舅奶奶,再就是明伯和兰花伯母…听说庆县那边其它的亲戚还有一堆呢,我堂兄弟姐妹的都弄不清…”叶梧桐把奶奶的一些事情说了说,然后掰的着手指给姥姥数着,是真有些抓瞎。

“倒是一桩喜事,给你奶奶冲冲喜说不准你奶奶的病就要好了,对了,你妈呢?”姥姥先是感叹一声,又紧接着问。

“妈妈回滨河市场了。”叶梧桐道。

“对的,这事儿对你奶奶是好事,可你妈要是在那边,大家不免又要提到你爸,徒惹伤心…”姥姥叹了口气,想到一出又道:“对了,让你妈别一个人住在滨河市场,搬回家里住…哪有那么多的顾虑。”

“我今晚就去滨河市场跟妈住,妈说了,她本来是要搬回家的,不过店里忙,她又是操心的,别人做事她不放心。再说了,小舅说蔬菜公司那边的房子明年就能完工,到时候直接搬进去住,省得搬来搬去的麻烦。”叶梧桐道。

叶梧桐自然知道,母亲不搬回江家这边住不仅仅是顾虑爷爷奶奶那边,更主要是因为这房子的问题,姥姥姥爷跟二舅闹了好一场,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母亲若再搬回来,总觉得不太好。

前世因着这两间房子惹下多少事情,姥姥姥爷也多有遗憾,今生,母亲情况比前世好多了,就没必要再纠结进去。

想着蔬菜公司那边盖的新房还有寄红的一套房子,叶梧桐姥姥又觉得三儿这事做的挺好。

“行,那你快过去吧。”姥姥说着,又道:“对了,先帮我把这盘冬至饺给隔壁的虞老太送去。”虞老太平常老是给大院里的人送菜,这有来有往的,平常大院里哪家烧好吃的也会给虞老太送上一碗。

“也不晓得虞建社夫妻过来忙叨叨一天在忙什么,连个冬至饺都没有,难怪虞老太不留他们。”姥姥又唠叨了一句。

“嗯。”叶梧桐应声,端着饺子去了隔壁。

虞老太过日子很节省,叶梧桐敲了门,屋里一片黑暗,只有书桌上亮着台灯,虞小虎在灯下做着作业。

“虞奶奶,我姥姥让我给你送点饺子。”叶梧桐道。

“哎哟,那谢了啊。”虞老太没客气,这本是邻里之间的常来常往,若是客气就见外了。

“呀,有饺子。”虞小虎放下笔,伸手过来抓。

“没规矩,等你哥回来一起吃。”虞老太道,一边的饭桌上,几样菜都没动过,显然虞老太为了等虞东南还没吃晚饭呢。

冬至节,亲戚往来着,都得乘车,虞东南更忙,于加上还有姚阿姨那边,虞东南回来只怕会很迟。

叶梧桐这边回来,姥姥又给她装了一饭盒的冬至饺:“带点饺子过去,明早蒸了吃。

叶梧桐提着饺子,推着自行车出了大院门。

一出门口,叶梧桐就闻到一股股的烟灰香味。

冬至,许多人家在门口祭拜,遥寄怀念之意。再想着家里的团圆大戏,叶梧桐对冬至这节日竟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街面上有些清冷,路灯的光亮就显得特别的亮。远处,虞东南几乎是小跑着往梧桐里这边走。

“虞东南,走慢点儿。”他身后,李虹也在跑。正是王雪的女儿李虹,跟虞老太是一个村的,好象还是邻居。

“我奶奶等我吃晚饭呢,你跟过来干什么?”虞东南依然急步走,回头却问了一句。

“虞老太住到城里来,我还没来看过她呢,我去看看她。”李虹道。

“什么时候不好看,这大晚上过节的…”虞东南嘀咕了句。

“对了,虞东南,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吧。”

“不去,没时间。”

“听说一中门口的牛腩萝卜串好吃,哪天我们去尝尝。”李虹又道。

“我都吃了不吃了,没什么好尝的。”

叶梧桐骑着自行车从两人身边行过,听着对话,感觉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平面上…

……

ps:感谢sjh56,osmile,lifeiying,谜之女的平安符,谢谢支持!!!

☆、第八十八章 时代继续向前

“噗嗤…”的一声轻笑从小公园里传了出来,叶梧桐猛的一刹车,这笑声太熟悉了:“邓倩倩,这大晚上的你在小公园里干什么?”

果然,邓倩倩从公园椅的一边探出个脑袋来,冲着叶梧桐招手:“我听收音机呢。”邓倩倩说着,又笑着:“瞧虞东南那臭屁的,跟班上那几个男生一个样子,有女生追,一个个尾巴都翘上天。”

听着邓倩倩的话,叶梧桐回过头看已经远去的两个身影,只怕虞东南未必是什么尾巴翘上天。对于普通的男生来说,有个女生追那绝对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自然尾巴要翘上天。

但对于虞东南,父母各成家庭,他又早早的走上了社会,只怕现在最吸引他的就是家里温馨的灯光,舒服的床,以及虞老太等着他的那餐晚饭。

归家心切之下,口气就不好了。

当然了,虞东南那口气其实也还是有些臭屁的,磨难的岁月下,到底还是一颗少年心,青葱岁月,总有些得瑟的。

“管那么多,对了,这么冷的天,又是这时候,你跑小公园的来听什么收音机?犯傻呢。”叶梧桐哈了哈冰冷的手,对邓倩倩的行为翻了个白眼。这姑娘又犯二了。那鼻子冻的通通红。

“我才没犯傻呢,家里信号不好,这边好一点。”邓倩倩理所当然的道。

“哈,什么好节目,非得听到不可?”叶梧桐停了自行车,顺势在邓倩倩身边坐下,拿过一只耳机塞在耳里听听。

“下面是省城一中高二的鲁国华同学为他的笔友邓倩倩点的一首生日歌,请听《茉莉花》。”

接下来就是过门。

叶梧桐挑了眉:“这个时候才点生日歌。你的生日早过了吧?”邓倩倩的生日,叶梧桐还送了一只风铃呢,自然清楚的很。

“之前我没跟他说,他不知道的。”邓倩倩道。

叶梧桐却微皱了眉头,邓倩倩交笔友的事情从来没瞒过她,有时写给笔友的信还让叶梧桐把关,叶梧桐记得最初认识时。两人就互相介绍了出生年月的。

生日这种事情就端看别人记不记在心里。当然。两人也只是笔友,要求别太高。叶梧桐之所以要求高是因为鲁国华前世就是邓倩倩的男友,今生虽不知能不能走到一起。但下意识的叶梧桐就以邓倩倩的男的要求对待,这样似乎也不对。

不过,叶梧桐还是半真半假的取笑道:“别太迷了,小心见光死。”

“什么是见光死?”邓倩倩奇怪。叶梧桐常常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你心中的鲁国华是白马王子,小心一见却是癞蛤蟆。这不就是见光死了。”叶梧桐嘻笑着道

“你才是癞蛤蟆呢,我见过鲁国华照片,长的帅的很。”邓倩倩没好气的伸手掐叶梧桐的腰肉。

叶梧桐最怕痒,笑的快岔气:“行了。不跟你贫了,我去我妈那里,你也快回去。冬至的晚上,招鬼…”

邓倩倩最怕鬼。叶梧桐一说,哪里敢再留在小公园里,气的跺脚:“叶梧桐,你成心的是吧。”

叶梧桐已经骑着自行车走远了。

邓倩倩抱着收音机赶紧回家。

一路上,收音机里还飘荡着歌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午夜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滨河大市场,虽然是冬至的夜,但因为快过年了,各家店里都忙,整个滨河大市场还显得灯火通明。

叶梧桐一路过去,一些店家门口还有一些未散尽的余香。

寄红山珍这边的店门也还是开着,店员早早就下班了,远远的就能看到母亲在那里忙上忙下的拿货。

“好了,都给你留着呢,就这些。”母亲冲着那客人道,那客人提着货就出了门,是后院的袁阿姨。

叶梧桐打了招呼,目送着袁阿姨离开。

“妈,袁阿姨怎么拿这么多货?”叶梧桐一边帮忙一边好奇的问。

“你邓四叔辞职了,说是跟一帮同学去闯海南了,备了点干货,到海南那边送人的。”母亲道。

叶梧桐一听,哟,她这日子过的,倒把这事忘了,海南大开发的时代来临了,这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标志。

“袁四叔不是在机械厂的职工学校当老师吗?”叶梧桐好奇的问。

袁家一门四兄弟,在大院算是强势家庭,袁老大和袁老二都在机械厂,袁老三在在下面乡镇,袁老四是师范毕业,出来后找了关系就在机械厂的职工学校当老师,日子过的还可以的,就是个婚姻问题,谈了几个,不知道为什么最后都吹了。

前段时间,大院传出小舅和小姑之间的闲话,正好那时候袁四叔跟前一个女朋友掰了,袁阿姨倒是有些心思想搓和袁老四同自家小姑,只不过她才刚提个音,就被小姑堵了回去了。

不过,叶梧桐记得前世袁家好象没这出啊,前世职工学校后来随着机械厂的倒闭也解散了,袁四叔后来踩三轮车呢。

“还不是看虞建国和你小舅都去南边发了,袁老四不知怎么的,那心气儿就起来了,估计想搏一把。你袁阿姨为这都数落了袁老四好几顿了,可袁老四就一根筋的认准了。

并不是每一个出去搏的人都会成功。这中间要端看人的机缘。

“哦,都是爱情惹的祸。”叶梧桐估计袁老四发这狠说不准是被小姑刺激的。

“说什么呢。”母亲没好气的拍了一下叶梧桐。

随后两人关了店门。

“对了,你二舅爷爷他们什么时候走?”睡在床上,母亲问。

“明天就走吧,大舅爷爷他们还等着消息呢。”叶梧桐回道。

“也是,差不多四十年的分离了…”母亲道,拍了拍叶梧桐:“睡吧。”

“嗯。”叶梧桐点头,闭了眼睛,有些话不必多说。

这一夜,叶梧桐并没有太睡好,昨天一天的事情让人荡心回肠。

早晨,叶梧桐起床惯例的烧好热水,母亲已经在整理货了,又将是一个忙碌的白天。

“妈,我上学了。”吃过早饭,叶梧桐背着书包,推着自行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