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家娶亲,今天村里都比往常热闹,好些个人站在街上,也有和连蔓儿他们一样,往王家走,打算走的近些看热闹的。

穿过树林,就看见了王家门口的大影壁。连蔓儿她们来的巧,新娘子的车轿正好到了,就听见一个人高喊了一声“吉时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炸雷一样地响了起来,大红的花轿被人抬进了门。

一众半大的孩子们就往前挤,想要看的更清楚些。

“我看见了,我看见新娘子的脚了。”就有一个孩子喊。

连蔓儿就忍不住笑,那轿子抬进外院,新娘子根本就没下轿,起码要进了二层院子之后,新娘子才会出来。这个时候,根本连新娘的衣裳角都看不见的。这些小屁孩就能自娱自乐,叫的这么欢。

这群孩子往前挤,恨不得跟进院子里去,早有王家的家丁在门口拦住了。 一会工夫,就有个大脚的婆子,穿着红红绿绿地喜庆衣裳,胳膊下夹着个小簸箕从里面走出来。

孩子们一下子都激动了。

“散喜钱,散喜钱的来了。”就争先更用力的往前面挤。

果然,那婆子都到门口,两手端了簸箕。

“小猴崽子们,都往后稍稍。”

这些孩子们怕这婆子延迟散喜钱,竟都听话地往后退了两三步,也就两三步,就谁都不肯退了。

那婆子有骂了一句小猴崽子,就高声说着吉祥话,手里的簸箕一扬,铜钱就像雨点一扬地撒了下来。

一众孩子就连喊带叫地抢着捡钱。

连蔓儿没有去抢,也拉住了小七没让他去,她怕小七被那几个大些的孩子给碰伤了。

“应该不到二百个钱。”连蔓儿只看着那洒落的钱雨,说了一句。她每天数铜钱,所谓熟能生巧,只要看到一堆铜钱,不用去数,她都能大致估摸出那铜钱的数量。

能撒一百多个钱的喜钱,在这村子里,王举人也算是大手笔了。

一种孩子抢完了铜钱,有一些渐渐散去了,还有一些没有走,探头探脑地往院子里看。就有家丁过来,将他们轰到一边,好让来上礼赴席的人进门。

听着里面鼓乐喧天地异常热闹,连蔓儿也没急着走。她也正探头往院子里张望,就见一个身穿朱红织金直缀、粉底短靴的少年从院内走过来,招呼了一个小厮过去说了几句话。

那小厮领命,就从门里出来。

那少年转身要回去,突然又停住了,转过身来,看向连蔓儿。

“幼恒哥,幼恒哥看见咱们了。”小七就嘻嘻地笑。

那少年正是王幼恒。

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胁

王幼恒看见连蔓儿站在门外,就走了过来。

“蔓儿。”王幼恒朝连蔓儿招手。

那拦在门口的家丁都忙恭敬地闪到一边,连蔓儿左手拖着小七,右手托着连叶儿,走到王幼恒跟前。

“幼恒哥。”几个人一起招呼道。

王幼恒笑着点了点头,抬手摸了摸小七的脑袋瓜。

“怎么跑这来了?”王幼恒就问。

“来看看热闹。”连蔓儿就笑着道。

“要看热闹啊,你们跟我来吧。”王幼恒在前面走,将他们带进了内院,过了一道穿堂,又往右沿着游廊走了一段,就是一个月亮门。穿过月亮门,是一条三尺来宽的夹道。

“幼恒哥,你今天打扮的,好像新郎官。”小七忍不住,跟王幼恒说道。

王幼恒轻轻地拍了拍小七的头。

“胡说。”

今天是他的堂兄王幼恒娶亲,为了喜庆,他也穿了件红色直缀。不过是朱红,新郎官和新娘子,都是穿大红的。

“幼恒哥,你今天是挺精神的。”连蔓儿也笑道。

平常王幼恒穿的都比较素,今天还是第一次看见他穿织金的衣裳。果然是人靠衣装,这也让连蔓儿第一次意识到,王太医家并不是普通的郎中家,王幼恒是也是名门望族的子弟。

王幼恒待人和蔼可亲,衣着配饰也从不讲究华丽,又常住在镇上,这些,都让人忽略了他的身家背景。

“哦。”王幼恒这次没说连蔓儿是胡说,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

“幼恒哥,你带我们进来看热闹,我们能看着新娘子吗?”连蔓儿又问。好奇心,连蔓儿也有。而且一点不比别人少。

“这个呀。”王幼恒有点为难,今天,就是他也见不到新娘子的面。

“幼恒哥,我说着玩的。你别当真。”连蔓儿就道。就是凑热闹,如果王幼恒真的当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办了,连蔓儿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蔓儿喜欢看新娘子啊。”王幼恒轻笑道。

“谁不喜欢看啊,我也喜欢看。”小七就兴高采烈地抢着答道。

“等会回家去,我和娘说,就给你娶了小媳妇回家来看。”连蔓儿就笑着打趣小七。

小七的一张包子脸就有些泛红,鼓着嘴不说话了。其实。小七这个年纪,根本就还不懂小媳妇到底是啥,可就是会脸红。

走了约有一箭之地,就听得那鼓乐之声更加响亮了。

从夹道出来,是个花园,花园内已经搭好了戏台,戏台对面是座花厅,里面放着七八张的桌子。桌边坐着的都是半大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都有,最大的也不超过十四五岁的样子。

王幼恒将三个孩子带进了花厅。就有一个管事婆子过来,向王幼恒福了一福。

王幼恒跟那婆子说了两句,就将连蔓儿三个安排在一张桌子旁坐了。

“你们在这吃席,看戏。要看新娘子,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会打发人回去跟你娘说一声,让你娘放心。”王幼恒对连蔓儿道。

遇见王幼恒,不仅能坐上席,还有戏看,这可真是好事。

“幼恒哥,我们坐这。你坐哪啊?”连蔓儿就问。

“我在前院…”

王幼恒刚说了这一句话,就见一个婆子急匆匆地走过来。

“哎呦,七少爷,都找了您大半天了,您怎么再这啊。快跟我走吧,前边就等您了。”那婆子冲着王幼恒行礼道。

作为新郎官的堂弟。今天王幼恒可不只是坐席吃酒的,他还帮着操办事情。

王幼恒就忙嘱咐了旁边一个婆子,要她照顾这连蔓儿三个,就急匆匆地跟着那找来的婆子往前面去了。

“我这还是第一次做上席。”连蔓儿就小声对连叶儿和小七说道。

“我也是。”连叶儿道。

“我记得咱爷带我赴过一次席,就一次。”小七伸出一根胖乎乎的手指头,说道。

庄户人家,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事情,有来往的人家,都会相互上礼。一般的时候,一户人家上一份礼,去赴席的也是一个人。原来没分家的时候,赴席的人都是连老爷子。像这种娶亲,或者嫁女添箱的酒席,有的时候,是一个大人,是可以带一个小孩赴席的。比如说一张桌子,定的是做十个人,那是成年人,小孩子不算数。

连老爷子是体面人,去赴席,就不爱带孩子一起去。小七还是因为是最小的男孙,那次是和连家有亲的吴家的一次喜宴,连老爷子才带了他去。

像连蔓儿和连叶儿这样的小丫头,小时候一般都是没机会赴席的。

像现在这样,跟一群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坐上席,更是从来没有想过。

连蔓儿给小七剥了一个果子,抬眼四下打量了一圈。

这几张桌子上坐的孩子,都穿的极体面,好多个胸前都挂着小金锁。小七旁边坐的是个小姑娘,看样子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大眼睛、小嘴巴,很是可爱。 只是言谈动作,却跟个小大人似的,她主动跟小七说话。

“你叫啥名字?”小姑娘问小七。

“我、我叫小七。”小七还是第一次被穿这样体面,长的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招惹,小家伙明显有些紧张,把小名都说出来了。

“我听见,你刚才管王家的七少爷叫幼恒哥。”那小姑娘有道。

“那是我幼恒哥。”小七道,略镇定了一些。

“哦,你们是王家那边的。”小姑娘做出一副恍然状,还很小大人似地叹了一口气,“这席都坐混了。”

连蔓儿忍笑。

“我叫小七,你叫啥名?”小七这个时候,已经完全镇定下来,询问小姑娘的姓名。

小姑娘一开始没说话,小七就一直看着人家。

“我叫周清荷。”小姑娘架不住小七这么看,脸蛋有些发红地轻声道。

连蔓儿不禁莞尔,再怎么小大人样,她也是才几岁的小丫头。

这会工夫,已经有人上来,将果盘都撤掉了,正是开席,饭菜流水似地端了上来。连蔓儿就正襟危坐,手持筷子,瞧着有人动筷,她也就跟着开动。

托王幼恒的福,今天她要好好吃一顿。

随着开席,那戏台上也有了动静,是特意给这些孩子们安排的一般小戏,不过是翻跟斗、来回举着旗子、瞧着锣鼓点子。表演的也是一些岁左右的孩子。

这样的戏,也没台词,就是热闹。坐在席上的小孩子们却非常喜欢,还有的学大人叫起好来。

吃了一会酒席,连叶儿就说肚子疼,连蔓儿就让小七留在席上,向旁边伺候的婆子打听了茅厕的所在,就陪着连叶儿从花园走进旁边一个跨院里。

连叶儿去茅厕,连蔓儿便在跨院一处回廊的栏杆上坐了。

“咦,连蔓儿,你咋在这?”突然从旁边一道角门里,闪进来一个人,看见了连蔓儿,就大惊小怪地道。

连蔓儿抬起头,认出眼前这个穿着大红衫裙的姑娘是英子。

“英子姐,你咋也在这?”连蔓儿就问。

英子上下打量了连蔓儿几眼,就朝着她挥了挥手。

“偷懒了是吧,快回去干活去,正缺人手那。”

王家娶亲,要招待大量的人,她家就打发了管事到村子里,雇十来岁的小姑娘进府帮忙打杂。给的报酬很优厚。村里好几个像连蔓儿、还有英子这么大的姑娘都来了。这英子显然是来帮忙打杂的,她也将连蔓儿认作是她一路的了。

“我等人那,马上就回去。”连蔓儿也懒得跟英子解释,就说道。

“懒得管你,回去看扣你的工钱,就有你哭的。”英子说着,还甩了一下手帕子,就扭着腰从朝连蔓儿刚才坐席的花园子去了。

看着英子的背影,连蔓儿就想,英子家是什么时候发了财了,看英子身上穿的衣裳,那料子,可不是英子家的家境能买的起的。

连蔓儿又坐在栏杆上等了一会,还不见连叶儿出来,她百无聊赖,见这院子里没人,就四下走了走。走到一丛美人蕉后头,发现有一扇角门,轻轻一推,那角门就开了。连蔓儿探头进去,见是一个小院,并没有人,就走了进去。

这院子似乎是库房,一个人都没有,突然就听见不远处一间屋子里传出来细细的说话声。

连蔓儿就想要退回去,却又停住了脚。

“…当初你答应的好好的,这都拖了多长时间了,就求你这一件事。别是你怕连老四家,不敢去说吧?”

是英子的声音,而且提到了她们家,连蔓儿自然要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