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当家的爷两个,这谁不知道啊。那都是秧子派,做摆设行,下地干活,就他们两个大老爷们,还抵不上俺一个老爷们。这家里家外,这地里的活,都是俺们这一股人干的啊。”何氏说着话,身子向前,靠近赵氏,还拍了拍巴掌,表示她的激愤。

“俺们这累死累活的,饭都多吃不上一口。老爷子老太太两个,心里还向着他们大儿子、大孙子那。…就俺们下地,老爷子给分派活,管保把那轻巧地分派给他大儿子和大孙子,俺们小六,那才多大,干的活都比继祖多。俺们这么干,老爷子对俺们还是没好脸,那天在地里,差点就拿锄头砍俺二郎他爹了。对他大儿子和大孙子,他可一个指头都舍不得碰。”

连蔓儿和连叶儿对视了一眼,同时想到,原来,何氏对连老爷子和周氏已经这样不满了。何氏的不满,其实也就是连守义的不满,是他们那一股人的不满。

这样不满的话,何氏会在这个炕头上说,也同样会在别人家的炕上说。

对此,连老爷子和周氏不会一点风声也不知道吧。那么何氏还能出来串门。看来,连老爷子和周氏,是真的管不住连守义这一股人了。

“一样的媳妇,俺还是个长辈。可谁拿俺当人看。”何氏又继续说道,“就说收秋那会吧。大家伙都下地,要留老太太一个人做饭,老太太不干。要多留一个人,那不管咋说。那也应该轮到俺啊。可人家都当没俺这一口人,就把继祖媳妇给留下了。也不轮着了,俺在地里忙了一秋,累的俺的腰都要折了。土土活活的,没个人样。你们再看人家继祖媳妇,人家就天天做那点饭,一天地都没下过。”

“就这么欺负俺,不把俺当人看,把俺当牲口使唤!”何氏说的唾沫星子四溅。

连蔓儿和连叶儿离的远,不过还是下意识地又往后坐了坐。可怜赵氏,被何氏凑到了跟前,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

“就算当牲口使唤。那也该给吃饱了啊。”何氏喘了口气,又道,“她还不给俺饱饭吃,俺要多夹口菜,她那眼睛就瞪着俺。还骂俺。”

“收秋那时候,也不给你饱饭吃?”连蔓儿就问。

据她所知,别的时候。连老爷子是不管吃饭的事的。但是每到农忙的时候,连老爷子就会变得很关注这个问题。每顿饭吃啥菜,他都会告诉周氏。而平时,这个是由周氏做主的。而对于坐在周氏那一桌吃饭,却要下地干活的人,他也会关照。

就在那几天,周氏这一桌上,菜虽然还是管着。但是饭却是敞开了吃的。

“就那几天顶啥用。”何氏轻轻的一句,绕开这个话题。“俺现在,还多了二郎给的口粮,她还不让俺吃饱。吃顿饭,她能从头骂到尾,还说让俺出去呱啦。别回家吃饭,给好人省下份口粮。俺给谁省啊,俺给谁省啊,她还不就是顾着她大儿子、大孙子。俺们要是光干活、不吃饭,她才乐。”

周氏待媳妇刻薄,这个无需置疑。但是饿着何氏,恐怕是跟何氏每天出来串门有关。

听着何氏抱怨起连老爷子和周氏,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的样子。连蔓儿突然心中一动。

“二伯娘,我咋听人说,你和二伯想要分家?”连蔓儿看着何氏,问道。

何氏一下子就愣了,随即一双大眼睛咕噜噜地转了起来。

“谁,你听谁说的?那是没有的话,俺们没说过这样的话。”何氏急忙否认道。

连蔓儿看何氏那着急的样子,就知道,这个话题,何氏和连守义肯定是私下里谈过了。这个是敏感话题。

“真没说过,可这无风不起浪的…”连蔓儿故意道。

“我也听人这么说过。”连叶儿帮腔道。

“他们胡说八道的,俺可没说过。二郎他爹也没说过。”何氏就道,“要是四郎和小六,他们俩懂啥,都是瞎说的。瞎说的。”

何氏这样解释,却更证实了,他们肯定是谈论过分家的事,而且,四郎和六郎也可能在场。

连蔓儿确认了这样的事实,就不再问了。连蔓儿不问,何氏却并不是一个藏得住话的人。

“分啥家啊,俺们四郎和六郎还没定媳妇那。大当家的那一股,人家媳妇都娶了好几个了,孩子啥的也生了。好事都让他们给占去了。…二郎给的那口粮,就不该归公中里头,就该给俺们。俺们攒下来,正好给四郎和六郎以后定媳妇。”

“老爷子老太太手里攥着银钱,最后肯定都填给大当家的。俺们是受苦的命,…要是老爷子老太太现在就把四郎和小六定媳妇的钱给俺们,俺们现在就分家。”

“俺没说分家,俺就那么一说,俺没想着分家。”发现自己说走了嘴的何氏,连忙补救道。

连蔓儿勉强忍笑,心想,这个何氏还真有意思,有什么事,根本都不用人问,她自己就能干脆地给倒出来。

“这还说不想分家那,都把要咋分家想的好好的。净想着好事了。”连叶儿撇嘴,小声道。

连蔓儿坐了一会,看天将近晌午了,就打算告辞回家。

“蔓儿,你们那作坊,是给你姐做嫁妆了不?”何氏却拉住了连蔓儿,问道。

将作坊给连枝儿做嫁妆这件事,她们没有特意宣扬,也没有特意保密。何氏这些天总往作坊里去,怕是听见了什么风声。

“给我姐啥嫁妆,那都是我爹娘说了算。这些事,我还真不大清楚。”连蔓儿就道。

“你们家有啥事是你不知道的?”何氏咧嘴笑道,“你别哄俺,谁不知道,你们家里,你能当多半个家。跟伯娘说说,那作坊是不是真给你姐了?”

“你姐那嫁妆可不老少吧,你们请的那木匠,这家具啥的,打了有一年了都。蔓儿啊,伯娘给你说句知近的话。你家里的东西,那大头都是老连家的,能给你们姐俩的也就是零碎的那点。这东西都给了你姐,到你那时候,可就啥都没有了。”

“蔓儿,你别看你挺灵的。你还是年岁小,不知道这些个事,到后来,就得吃亏。伯娘给你提个醒,是为了你好。俺和你二伯可都向着你。你回家去,和你爹娘说。你爹娘要是不答应,你找俺和你二伯来。俺们就能给你做主。”

何氏这一番没头没脑,不知进退的话,让连蔓儿哭笑不得。

“你这是什么话?”连蔓儿板起脸,“我们家的东西,我爹娘早就有话,那都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的。我爹娘说了算,爱给谁什么就给谁什么,我们可不会争竞。外人打什么主意,眼馋、眼气、都是白搭。就这事,要是让我们知道了,谁在外面说三道四的,可别怪我没把话说在头里。”

“那板子的伤都好了吧,是不是就忘了疼了?谁还想尝尝板子的滋味,她尽管胡吣!”

何氏脸皮厚,却被连蔓儿这几句话堵得不上不下,一张脸更被吓的变颜变色的。

“小丫头厉害的。”何氏嘴里咕哝着。

连蔓儿就下炕穿鞋,跟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告辞。

赵氏也下炕穿鞋,跟连叶儿一起送连蔓儿,何氏却还在炕上坐着,一动不动。

“晌午了,该做饭了吧。”连蔓儿低声对连叶儿道。

“二伯娘,你该家去做饭去了吧?”连叶儿就对炕上的何氏道。

“今天不是俺的班。”何氏就道。

“你昨天也这么说的。”连叶儿道。

“啊…”何氏含糊了一下,“昨天芽儿在家做饭,今天真不是俺的班。”

“她二伯娘,你一大早上就来了,坐了这大半天了。还是赶紧回去吧,要不,老太太有得骂你,不给你饭吃了。”赵氏就道。

这是非常中肯的一句话,可何氏还是没动地方,她贪恋连叶儿家的热炕。

“你们忙你们的,别管俺,俺再坐一会回去,赶趟。”何氏就道。

连叶儿和赵氏都拿何氏没办法,就先送连蔓儿出来。

“蔓儿姐,你看见没。这几天都这样,第一天来的时候,到饭时她都不走。俺们放桌子要吃饭,她就先坐过来了。还说我们有啥,她就跟着吃一口,她不挑饭菜。”连叶儿黑着脸,跟连蔓儿诉苦,“我爹娘还下不来脸,想着赶上了,就留她吃一顿饭就算了。我没答应,我把她给撵走了。”

“多亏我把她给撵走了,要不地,她吃了那一回,天天就得在我家吃了!”

第七百零五章 嫁妆风波

“这么撵都没撵走,那一会你们怎么办?”连蔓儿不由得回头朝屋里看了一眼,又问连叶儿道。

“蔓儿姐,你别担心。一会回去,我硬撵她。”连叶儿就道,“反正她知道我们这不供她饭吃,她就得回去吃。”

连蔓儿点了点头,连叶儿这话说的没错。还真是多亏她没有一时心软留何氏吃那一顿饭。

回到家,连蔓儿就将这件事跟张氏等人说了。

“村里人都不大待见她,作坊那铺炕现在又烧的太热,坐不了人,她就去叶儿家里了。”连枝儿就道,“就是贪图人家的热炕,还有热水喝。”

“叶儿家的新房子宽敞、干净,又烧的暖和。我看她都恨不得就在人家住下来。”连蔓儿道。

“是老毛病又犯了。老爷子和老太太这是管不住了?”张氏道,“现在还不算太冷,等上冻了,那就更邪乎了。她们这样,还真能省下柴禾来。白天都出去,哪家暖和上哪家去,就晚上回去烧俩柴禾睡觉就行了。”

“他们那可不是为了省细,那是懒的。”连守信一语中的。

连蔓儿又将她如何试探何氏分家的话,以及何氏是怎样说的,跟家里人都学说了一遍。

“他们那是想的美,也亏他们好意思这么打算。”连守信道。

“二当家的那一股,就都不是过日子的人。就他们说,这还多亏着老爷子、老太太约束,不然,他们那日子就没发过了。”张氏道。

“就惦记着老人那点东西,太没出息了。”五郎道。

“谁说不是那。”大家就都点头。

“还有更可乐的。”连蔓儿就又将何氏说的关于连枝儿嫁妆的那些话告诉了大家伙。

“要不,那作坊…”连枝儿就先开口道。

“姐,你要听她说的,这日子还能过。这是咱们家自己的事,我已经当面敲打过了。咱该咋地。还是咋地。”连蔓儿知道连枝儿要说什么,就拦住了她的话头道。

“我就知道。”张氏似乎并不吃惊,也没有太生气。“他们现在还是怕咱们了,有的话不敢说。他们那心里肯定都不忿。总说我顾娘家,现在又眼红枝儿的嫁妆。他们打的啥主意,以为别人不知道?!”

“他们打啥主意也是白搭。”连守信就道,语气非常的笃定。

“那是。”张氏也点头,她的目光落在五郎和小七两个人的身上。充满了自信和满足。

连蔓儿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家不同于连叶儿家,有五郎和小七在,根本就没别人下手的余地。老宅的人再怎样。都不过是痴心妄想。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知道有人背后窥视,打着这样那样的主意,还是让人不快的。

“下回再去老宅,还是得再敲打敲打。”五郎想了想,就道,“好让他们趁早死了那些没用的心思。”

刚过了重阳,张青山一家就赶着大车来了,依旧是给连蔓儿家送了满满一大车的山货。和往年一样。有整包整包的水果,还有用袋子和篮子装的蘑菇、木耳、核桃、栗子等,另外就是李氏放养在果园里的老母鸡。来的人有张青山、李氏、张庆年、张王氏,还有张采云。

“娘,下次别再给我们拿这老些东西。”张氏就对李氏道,“我们那些树今年也结果子了。”

“你们家的是你们家的,我们送的是我们送的。”李氏就笑道。“要你那么说,你们有钱啥都能买,那和我们送的能一样吗?…知道你们现在啥也不缺,送这些,就是为了让我外孙外孙女吃上家里的东西。”

李氏这样说,张氏就不好说什么了。庄户人家感情质朴,尤其是老年人,她们考虑的总是要让孩子们如何吃好、吃饱。

而张家这次送来的东西。比往年还多了两成。这里面有缘故。一来,是张家的日子如今也是越过越好,手头松泛,自然能拿出更多的好东西来。二来,也是这两年两家走的越发亲近,有来有往。

连蔓儿家在县城开了铺子。人面更广,帮着张家找到了更好的果木销路,甚至张家所在的烧锅屯整个都跟着受了益。还有,当然就是张采云的婚事,张家也极感激连蔓儿一家。

说到张采云的婚事,张氏就问李氏和张王氏给张采云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了。

“家具啥的都已经找人在打着了,衣裳、铺盖,我们大家伙都在做,她自己个也得做几件。”张王氏说着,就将张采云带来的一个包袱打开来,里面是已经裁好了的大红色尺头,张王氏一件件地拿出来给张氏看,还有一些花样子,也拿了出来。

“枝儿,去把你的那些花样子拿来。”张氏就招呼连枝儿道。

连枝儿答应了一声,去将她嫁衣所用的花样子都拿了来,大家伙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挑拣。

“采云就住下吧,跟着枝儿做针线,她们俩也有伴,说说话啥的。”挑完了花样子,张氏就道。

这是早就说好的,张家的人自然没有异议,张采云自己也很高兴。

“…这回来了,也别急着走,在我们这住两天。”那边炕上,连守信正在跟张青山和张庆年说话,“给采云的嫁妆,大件的家具你们找人打了,总还得再置办点摆设啥的吧。正好,我们县城那百货铺子里这些天从南边进了一批货,都是上好的漆器,还有瓷瓶啥的。我们正想给枝儿挑一些,正好你们一起去,也给采云挑一套。”

女眷这边,连蔓儿叫小喜捧了一大一小的两个捧盒出来给李氏、张王氏和张采云看。

“我们铺子里新进的,好看吧。”

辽东府的家居摆设,多大气、拙朴,而要说精致、细巧,还得数南货。也就是从南面运过来的货物。

“铺子里新进了不少,正打算这两天去挑一些给枝儿做嫁妆,”张氏就和李氏、张王氏道,“孩子他爹和我商量了,说让采云也去挑一套。还有别的东西,凡我们铺子里有的,你们也不用去外面买。”

李氏和张王氏就都笑了。

第七百零六章 嫁妆风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