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个正人,心里就看不惯她公公婆婆那一套。”张氏也道。

总之,罗小燕有动力,也有本事约束连守义、何氏。再加上连蔓儿给她创造条件,没有不成的道理。

虽然她们住在三十里营子,和乡亲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但是要说一呼百应,她们说什么是什么,当然还是罗家村,因为那里大多数的人家都种着她家的地。在那里,她们还有庄头和许多的家人,行事更比三十里营子方便许多。

连守义和何氏去了罗家村,表面上看是被罗小燕约束起来了,实际上是被她们给圈住了。

这正是五郎和连蔓儿所需要的,之所以等到这个时候才顺水推舟的做成这件事,是因为以前一直条件不足。

以前,二郎和罗小燕的日子还没好过起来,两个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动力去约束连守义和何氏。而且,没有足够的由头,他们也不好无端地让连守义搬家。

现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落痕迹。

连守义和二郎在罗家村盖房子,连守信去了一回,也出了一些人工。连守礼和连继祖都去帮了两个工。六郎更是被连守信安排过去帮忙,每天早饭和晚饭依旧在自家吃,只一顿晌午饭是在二郎那边吃的。

办完了连守义这件事,接下来,就到了商宝容出阁的日子。

张氏和连蔓儿早就准备好了给商宝容的添箱礼,赵氏、吴王氏、还有陆家也都备了礼,几家人先都到连蔓儿家来聚齐,商量一会一起去商家送礼。

都不是外人,张氏就说起了周氏特意嘱咐连守信的话。

“这还用特意嘱咐,谁是那不知道礼往的人是咋地。”吴王氏就笑道。

“可不是。”张氏点头,“老太太还另外嘱咐了,让给我娘家捎信儿,让我娘家也来人。”

“这个…应该是没有礼。”吴王氏就问张氏,“那你是打算咋办,给那边捎信儿了没?”

张家和商家本来没有来往,而且是隔了好几层的极远的亲戚。只是张采云成亲的时候,商家往陆家走了礼。那是和陆家建立了来往。这次商宝容成亲,陆家来添箱随礼是正当的。张家并不必来人随礼。

庄户人家讲究礼尚往来,有没有礼这些事,都是有定规的。张家和商家现在就是没有礼往。

而周氏却特意跟连守信提出来,让张家给商家添箱随礼。一般人是根本没有脸这样要求的。周氏这么做,无非是受了商家的怂恿,要给商家争面子。

“是没有礼。”张氏就道,“我也没给我娘家捎信儿。我们咋样都没啥,不能带累我爹娘这么上赶着巴结。我爹娘那也是一把年纪,比他们年纪还大些那。”

“我没给他们捎信儿让他们来,我另外备了一份礼,就说是他们送的。 等过后,有事的时候顺便说一声就算了。”张氏就又拿出一个尺头来给大家伙看,那是她为张青山和李氏备下的,给商宝容的添箱礼。

“这样也行。里面都有了,行的宽大。”吴王氏就道,“三姨夫那个人,家兴他爹知道他。总行这鬼魔溜的事,曲里拐弯,拿腔作势、小里小气的。那回不是后来跟我们表白吗,后悔没随了你娘家那边的礼。估摸着是真后悔,还想着跟你娘家那边走动。”

“看他后来,这边老爷子没了那回,他那上赶着巴结大姨夫的样。就是大姨夫那边也没啥事,这回要是大姨夫那边先给他随礼了,他这面子也有了,往后也能走动起来。”

“就是这事,做的不大气。你们这边宽大一点,大家伙也都看的明白。”

张氏听了,觉得吴王氏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我是没想那么远,以后他们走动不走动的,就是好歹不差这点东西。那天孩子他爹答应老太太了。”张氏就道,“再者,宝容那丫头,我看她还挺好。”

“这个对,你们现在的日子,一步高一步的,宁可处处宽点,多留些地步…”吴王氏赞同地点头。

“孩子们也这么说,是这个理。”张氏就道。

因为有吴王氏、赵氏,还有陆家的大媳妇作伴,张氏就亲自往商家去了一趟,不过坐了一会就回来了。

当天傍晚,商宝容就来了。

第九百一十六章 弄巧成拙

小周氏没有来,不过商怀德和商宝根都陪商宝容一起过来了。商宝容被张氏请到后院说话,商怀德和商宝根都在前院,跟连守信说话。

连蔓儿见商宝容来了,也从西屋过来,陪她说话。

商宝容红袄绿裙,发髻高挽,上面插了两根簪子,还簪了两朵绒花。年轻的姑娘即将成亲,脸上难免带着些娇羞,还有遮掩不住的喜气。商宝容的模样本就漂亮,这个时候就更加艳光四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的人物谁都爱看,张氏又喜欢商宝容的 ,因此待商宝容着实亲热。

“…这十里八村的全算上,没一个比得过你这个模样性格的,老关家能定下你,真是积了德的人家…”张氏就赞商宝容。

商宝容虽然爽朗,也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就低下了头,露出一段雪白的脖子来。张氏看见了,又将商宝容上下打量了一回,连连点头。

“模样好,身段也好,老关家是捡着了!”

商宝容皮肤白皙,身材略有些丰满。这两样,偏就是这个年代大家相看媳妇最看重的两点。商宝容有这两样优点,就是面容长的平常些,在众人眼中也是美人,何况她的面容还那么俊。

张氏和商宝容虽然辈分相同,但年岁相差的很大。张氏看商宝容,有的时候是拿长辈看晚辈的眼光去看的。她这样喜欢商宝容,也有一点她自己的小心思。

连蔓儿在旁瞧见了,不免心中暗笑。

“四嫂,你今天是咋地啦,咋净说这个。人家跟你说正经的那。…到那天,四嫂你可一定得来,蔓儿也来。…我家在这边独门独户的,我也没啥别的近人。跟四嫂这边,就是最近的。我跟四嫂也最说的来。”商宝容抬起头,红着脸,笑着对张氏道。

原来,商宝容今天过来,是特意请张氏在她成亲那天去关家赴席。

因为打算要去府城住些日子。这家里家外有许多的事情要调停安置,所以张氏这些天都很忙,本来并不打算去关家坐席。今天送添箱礼,被问到的时候,张氏也把这个意思透露了出来。

现在。商宝容特意又来请,张氏就有些为难了。

“我知道四嫂事多、忙,四嫂去了,就坐一会回来。好歹…不看别的,就看咱们这几年相处的情分。”商宝容就抓住了张氏的手摇晃,带着点撒娇、央求的语气说道。

商宝容说的是实情,商家在这里只有她们一户。也没有别的近亲,就是大周氏和周氏这两门亲眷。虽然这几年,商家在三十里营子和镇上随礼随的很广,但真正结交下来的人并不多。况且。那些不过是寻常乡邻,和家人、亲戚还不一样。

婚丧嫁娶大事,越多的亲眷到场,才越有体面。商家独门独户。商宝容又只有一个兄弟,这次嫁过去。如果亲戚去的人再少,就更显得她娘家的孤来,往后她在婆家,在婆家村里就气势低矮了些。

而且,连守信、张氏这门亲眷,又与别的亲眷不同。他们登门与否,对关家、商家和商宝容的差别都非常大。

张氏很喜欢商宝容,自然不忍将她一个年轻姑娘往势力那方面想。商宝容这样求她,她就有些心软,可一家人本说好了,她不去赴席的,这个时候,她就很为难,下意识地去看连蔓儿。

商宝容就松了张氏的手,扭过身来,抓了连蔓儿的手。

“蔓儿,你和你娘一块来。枝儿、二丫、芽儿、叶儿她们都来,家玉也说了要来,你们有伴,大家一块热热闹闹多好。…我是真的没别的近人,就和你们亲。”商宝容这么说着,眼圈就有些发红。

“…是真的有事,不然哪能不去。亲戚份上,也不用特意来请。”连蔓儿就笑道,见商宝容神色有些黯然,就又道,“你又特意来,我娘和我哪能不念你这份情义。…咱们平常交好,谁不知道。”

“这天渐冷了,我娘身上有些病根,这几天有些不好,本来是不出门、也不管事。给你的添箱,一件件都是她亲自准备的。今天也就稍微好点,就特意去看你,也是在咱们的情分上。”

“到时候,一定会去人的。”连蔓儿最后又道。

连蔓儿的话说的是极明白了,最后还留了余地,商宝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往后,离的也不远,你们家也有车有辆的,咱们经常走动。就是你们家用车不方处,你想来了,托个人捎信儿给我,我派车接你去。”张氏就说道。

关屯到三十里营子,也不过是四五里地,一般的庄户人家闺女玩似的就走到了。可商宝容是小脚,平常在家既不下地干活,也不大走路。可以想见,往后她回娘家,也必是要坐车的。好在她娘家婆家都有车可以代步,她自己还有不薄的嫁妆,关家也富裕。

两家定亲的时候,商家是有言在先的。商宝容嫁过去之后,不下地做粗活。关家也很痛快地答应了。商宝容这两年挑挑拣拣,最后定了关家,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商宝容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去前院会同了她爹和兄弟,一起回家去了。

连守信就走到后院来,随后,五郎和小七也跟过来,一家几口在炕上坐了说话。

“…谢咱们添箱给的厚,还特意请我带着蔓儿到那天去赴席。”张氏就告诉连守信道,“我今天去她家的时候,就说了到时候不能去。她这又来,年轻的闺女、面又嫩,我还真不知道该说啥,是蔓儿回了她。”

“蔓儿比我会说,留了活动话。”

“三姨夫也是让我、五郎和小七到那天一定要去,还说跟老关家说好了,老关家特意定的上等的席面啥的。”连守信就也告诉商怀德的来意,“咱家谁去不去这个另说着,他说跟老关家说好了,定席面的事,我听着心里可真不舒坦。”

说到这,连守信就皱了皱眉头。

“他的意思,是特意跟老关家说了,咱们要去,让人家定上等席面?咋有这么办事的那?”张氏就也有些不满。

“看他这两年的行事,估计就是这样。”连守信就道,“我跟他说了,我们从来不是那样张狂的人,一样的亲戚,一样添箱随礼,没有我去不去席面就不一样的。往常这十里八村,我也有去赴席的,也没张罗让谁特意给我预备啥。”

“他这么着,我就本来想去,我也不去了。”

连蔓儿忍笑,商怀德这是太不了解连守信了,拍马屁直接拍在了马腿上。

五郎和小七就都看连蔓儿。

“姐,你笑啥那?”小七就问。

“我笑了吗?”连蔓儿抬手摸了摸脸。

“你笑了,我和哥都看见了。”小七笃定地点头道。

五郎附和地点头。

“那我就笑了吧。”连蔓儿也不争,干脆就将心中的想法低声告诉了两人。

“拍马屁是一方面,他自己借着这个势,作威作福,在关家那显摆,才是他的用意。”五郎不客气地道。

商怀德的为人,还真就这样。连蔓儿就点头。

“我还想着不看别的,就看宝容那丫头,实在不行,我就去一趟,坐一会就回来。现在看,还真不能去…哎。”张氏就叹气道。

依着张氏的心思,跟商宝容是十成的要好,可惜,每当张氏心热的时候,商怀德和小周氏往往就做出一些事、说出一些话来,再张氏火热的心上泼一瓢冷水。

所谓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几乎就是为商怀德和小周氏量身定制的。

“爹,那你说了去不去没有?”连蔓儿就问连守信。

“不去。”连守信就道,当然,当着商怀德的面,他说的要委婉许多,“还是照咱们之前商量的,或者打发个人过去看看,或者就让家兴捎句话就完了。”

连蔓儿就点头,正应该如此。

“这回他们咋自己上门来说,不背后撺掇老太太来压咱们了那?”五郎就道。

“他们一家几口人,刚才来了几个?”连蔓儿就笑道。

“宝容那丫头来,正经应该她娘陪着。”张氏就道。

可小周氏偏偏就没来。当然,小周氏的性格乖僻,很多时候是和周氏一样的。小周氏本就极少来他们家。可是今天,小周氏是真该来。

那么小周氏现在在哪那?

连家老宅,商怀德、商宝根和商宝容正接了小周氏,慢慢地走出来,后面连守仁、连继祖和蒋氏一直将他们送到了大门口才回去。

老宅上房东屋里,周氏正坐在炕上,看着连芽儿和大妞妞收拾果盘。

“那花生没多少了,别收起来了,就你们俩分着吃了吧。”周氏发话道。

连芽儿和大妞妞听了,就都笑了。半盘的炒花生,虽有周氏发了话,姑侄两个并不敢自己分吃,而是将盘子又重新端到周氏跟前。如此正合周氏的心意,周氏伸出手,将半盘子的花生分成两份。

“这份给你,这份给你。”周氏给姑侄两个分了花生,灯光下,面色竟显得格外的柔和。

第九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腹事

蒋氏这个时候从门外走进来,大妞妞看见她,就跑了过去,要抱蒋氏的腿,和蒋氏亲近。蒋氏飞快地看了周氏,见周氏没注意,就忙给大妞妞使了个眼色,将大妞妞往周氏那边轻轻地推了一推。

大妞妞年纪小,却聪明,平常蒋氏教导她的话她都记得,只是一时真情流露。见蒋氏这样,她就会意,不再缠着蒋氏,而是回到周氏身边坐了。

周氏这才抬头,看见了蒋氏。

“送走了?没说啥吧?”周氏就问蒋氏。

这话没头没尾,不过蒋氏却听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