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级人物周润发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都被人称作为票房毒药,差点都没办法翻身,就是因为他不懂得选择合适自己的角色,而且乱接戏。

在当时香港那个环境来说,乱接戏简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了,那时候社会基本上用混乱来形容也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娱乐圈,黑帮横行,很多黑帮都会逼着艺人去接戏,就像刘德华,就接到过子弹夹在剧本里面的情况,很多情况都是身不由己。

回首望去,那些现在的顶级的天王级别人物哪个没拍个几十部垃圾片的。

但是他们能到现在依然是顶级的艺人,自然是因为他们有几部经典的影片了,光是这几部经典的影片就够他们吃老本到现在了。

所以说,数量不重要,关键是能有一两部拿得出手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有好的作品,那么赚钱不过就是举手之劳罢了,就好像刘德华的等顶尖的艺人,一年轻轻松松收入过亿,这就是身价和名气的作用了。

而《失恋三十三天》在内地和港台上映的最后一周,第四周的票房也没有让人失望,综合起来依然破亿,达到了一亿零五百万。

一个月之后,《失恋三十三天》不得不以内地票房五亿九千三百万的总票房落幕,下架了,虽然各大院线都对这部疯狂席卷票房市场的电影非常的看好,都想延长播放的时间,但是结束了到底就已经是结束了,没什么办法,毕竟八月中旬还算得上是暑期档的末班车,还有一批大片在等待上市呢,荧幕数量,那可是早就说好的,没办法改的,最后只能落幕了。

而《失恋三十三天》的下映,也让很多和《失恋三十三天》同时期上映,或者即将上映的电影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个瘟神给送走了,这么高的票房,其他的电影看着都心惊肉跳了,许多原本打算在这个时间段发片的电影纷纷挪移了时间,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原本被预定的荧幕被空闲出来了,那些院线方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就全部都放《失恋三十三天》了,这就导致了《失恋三十三天》获得了远远比预期中要多的多的荧幕数量了,《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能如此给力和这些突然增多的银幕数量也是非常的有关系的,可以说正是他们的避让,更是助长了《失恋三十三天》的奇迹。

而港台方面,最后一个月后落幕之后的总票房也达到了三亿一千万人民币。

东南亚的票房也不差,最终达到了四亿五千万,而韩国则比东南亚的票房还要少一些,达到了三亿九千万。

而最后日本的数据被统计出来的时候,差点都没让张毅成笑歪了嘴,日本的票房居然有九亿三千万,换句话说,《失恋三十三天》完全从电影院线退出的时候,总票房居然高达二十六亿七千三百万。

这个数据公布出去的时候,震动了整个华语电影圈,这个数据对于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圈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不过是一个小清新的电影,而《失恋三十三天》投资成本才不过是千万而已,这投资回报率高达两千多倍,绝对是一个惊天的回报倍率。

当然,这二十六亿多,也不可能全部都落到张毅成的手中。

按照张毅成公司的统计,交去给各地院线的分红,以及最后纳税之后,真正落入了张毅成手中的钱大略是在十亿人民币左右,对于张毅成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多了,有了这十亿人民币到手,那么微博上亏欠的钱,也就能全部补足了,甚至于,就算是全国人民都来注册一个天蓝微博的账号,张毅成也是底气十足,一点都不担心的。

得到了这个数字之后,公司上下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没想到不过是一部千万级别的投资的《失恋三十三天》居然能有这么恐怖的票房,在这个过亿元就算是大卖的年代里,以千万级别的投资,能够卖到五千万就算大赚的了,能卖过亿元票房,估计就已经是当年票房的超级黑马冠军了。

但是这最后二十六亿的总票房,非但是当年的票房冠军,甚至还直接刷新了国产片的票房记录,直接打破了国产片的票房总记录,而且是超过非常多,甚至有人预言,十年内都没人能破这个记录。

十年内有没有人能破,没有人知道,但是五年内只怕还真没有人能破这个可怕的记录了,就差一点飚到四亿美元了,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在好莱坞,那也是非常不差的,如果也和好莱坞大片一样在全球上映的,那么票房会飚到什么程度就很难说了,说不定就破五亿,破六亿都很难说。

除了破了国产片的票房记录了之外,也刷新了内地的票房记录,终于将尴尬了十年的数据刷新了,因为在此之前,内地的票房记录是由《泰坦尼克号》保持的,而且,那还是十年前的记录,98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记录。

第三百六十九章 终于破了沉船片的记录了

从那以后,国产电影一直努力一直努力,但是就是没办法破了《泰坦尼克号的》的记录。

而现在《失恋三十三天》横空出世,总算是将这个尴尬的问题给解决了。

原本国内票房最高纪录的保持者不是《英雄》或者《无极》、《黄金甲》等所谓的国产大片,而是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和全美票房都是历史第一,在国内居然也高达3.6亿史上第一。

这个票房确实在当年显得诡异了点,甚至一直到现在都显得很诡异。

当年互联网还未普及,BT还未出现,盗版碟主要关注香港电影,国人看过的好莱坞电影有限,卡梅隆、肥温和还没肥的迪卡普里奥基本上没几个人认识,所以他们在国内基本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之说!

其次,泰坦尼克号是世纪十大沉船之一,对于西方可能家喻户晓,所以吸引力颇大…但是在十年前的国内,我实在很怀疑在这电影之前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名字…

再次,论舆论造势,后来的加勒比海盗、哈立波特、指环王、黑客帝国等系列,还有金刚这讨人喜爱的猩猩,都应该不比《泰坦尼克号》差吧,再说这十年来国内媒体发达程度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要论投资规模,后面几个系列大片即使不如沉船,也差不了多少,一两个亿的区别不可能决定观众数量的巨大差别;要说题材,爱情与宏大统一结合,那《珍珠港》也是巨船(航母)+爱情还+战争还+反日…

但就是在十年之前,这部老被批恶俗的好莱坞爱情电影,硬是在国内创下了3.6亿人民币的票房纪录,至今还无人能破,只能说当年的人根本没人看过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国内那时候还流行什么《甲方乙方》那个时候有点科幻背景的,就已经很牛掰的了,突然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泰坦尼克号》,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更是一件展示当代电脑发展工艺水平的杰作,豪华的客轮和壮观的场面无不体现着卡梅隆的雄心勃勃。

卡梅隆这部豪华影片几乎银幕上每一平方毫米都是用美元堆出来的。这部影片奇迹般地、空前地卖座使它成为好莱坞20世纪末的象征,但无论如何,詹姆斯·卡梅隆已经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并因此而名留青史。

一直到后来他自己的电影《阿凡达》破了这个记录为止。

国外的记录且先不去说,对于国内的电影人来说,国外的市场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即便是国内的电影,他们也仅仅是能保证一半还不到一些的票房,又有什么能力管国外的呢。

但是国内的票贩记录一直让《泰坦尼克号》这个沉船三级片挡在记录上面,而且,还是十年前的电影,十年了,国内的电影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没办法跨越过这条界线,这对国产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讽刺,尤其是对那些总是吹嘘着国产电影已经如何如何牛逼的电影人来说,更是一个赤果果的巴掌,扇的他们头晕眼花的,一个国家连别人家的十年前的电影创下的记录都破不掉,谈得上什么繁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但是现在被《失恋三十三天》给破了,而且是大尺度的给破了,不是超过一点点,而是完全将《泰坦尼克号》给甩开十条八条街的。

这让很多的电影人都开始反省起自己的政策起来,由于前面有《泰坦尼克号》这个沉船三级片的票房记录,更有每年好莱坞大片的狂轰滥炸,因此很多的影视公司都觉得,要想拯救中国电影,让中国电影雄起,那么就必须要学好莱坞的电影,搞大片模式,而原本国内的那些知名的电影导演,也都纷纷转向了大片模式,包括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等等也都纷纷开始大片的制作,尤其是张艺谋的英雄,就更是号称国内第一部国产大片,开创了大片史,往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往往结果是褒贬不一,几乎很少有大片能够收获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甚至于大多数的时候,连票房都保不住,最后惨淡收场,他们都在想到底是为什么,好莱坞的大片能够成功,为什么他们的大片却惨遭失败呢,肯定是有原因的,个中原因很多,他们也在努力的寻找,但是在他们还没有寻找到的时候,张毅成的《失恋三十三天》横空出世,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他们拍了十年的大片,都没办法破掉《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但是《失恋三十三天》却不过是一部投资不过是千万的电影罢了,但是最终的票房却是直接甩开他们几条街了。

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奇迹啊!

甚至有影评人公开说道:让大片的热度都降一降温吧,大片不是唯一的选择,投资不是一部电影好坏的直接标准,即便是做商业电影,也应该沉下心来,认真的做电影,不要以为只要投资上去了,观众就一定会买账,别忘了,观众才是最后的评审,能够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评审。

与其斤斤计较一个投资,不如去想想如何赢得观众的心,获得好票房和好口碑的双丰收。

而天蓝娱乐也终于凭借着《失恋三十三天》一炮走红,一句进入了国内一线的电影公司的行列当中。

一亿元票房是一个分界线,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分界线,分界一个一流电影公司和一个二流的电影公司的一个实打实的水准,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一部过亿元票房的电影,那么这个公司要拍出多少片子才能称呼为一流的公司?

而现在直接打破了国内票房记录的天蓝娱乐,自然也是有资格被称呼为一流的公司的。

第三百七十章 中国风的《自定义》

而张毅成现在也是在影坛成了赫赫有名的金牌编剧,虽然一直隐居幕后,但是谁能在一年内,交出两部作品,每一部都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受欢迎,第一部《命中注定我爱你》直接破了偶像剧的收视纪录,无人能破,第二部《失恋三十三天》轻松就破了记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二十六亿元,恐怕短时间内都很难有人能破了这个记录了。

国内的破了沉船三级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如果算上海外票房的话,也完败了之前以两亿多美金领跑的李安大导演的《卧虎藏龙》。

正是因为《卧虎藏龙》在国外的成功,这才刺激了那些大导演一个一个的想往国外跑,不仅仅是奥斯卡好莱坞,就算是什么戛纳电影节之类的,也都是趋之若鹜,没办法,人民币不给力啊,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还是英镑的比率都远远高过人民币,哪怕只是有一点点的票房都胜过国内一大批,就好像《卧虎藏龙》的两亿美金的票房在国际上至能算是一般般中的一般般,但是架不住他换成人民币之后很多啊,十几亿啊,看到就夸张了,当然,现在这个记录被张毅成的《失恋三十三天》给甩到了八条街外了。

当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强一点点的时候很容易引起这个人的不满和妒忌,但是如果这个人比你强很多很多的时候,那就不会是不满和妒忌了,而是崇拜了。

张毅成现在就是这样的,如果张毅成刚刚崭露头角,就好像刚刚拍出《命中注定我爱你》的那个时候,在很多人看来,张毅成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而且《命中注定我爱你》说起来,营销手段在最后的收视率中占了相当大的程度,当然本身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优秀的剧本,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张毅成之前也没有什么剧本的作品,人们自然更愿意相信是他营销手段了得,而不是剧本本身如何出色,毕竟张毅成的主职工作可是公司老总啊!

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随着张毅成又交出了《失恋三十三天》的剧本之后,人们就不得不承认,张毅成在这方面确实是才华横溢,不管别人怎么说,张毅成一年交出两部作品,部部大热!

所以张毅成这个金牌编剧的名头是落实了,而且这个名头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不是什么人自称的,这个完全是所有人都公认的!

不公认也不行,谁要是不承认,那很简单,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将他给弄怂了,有本事的,你也在一年内写出两个这种级别的剧本啊!

这么一说,保管立刻就没话说,开玩笑,一年写两个剧本还有可能做到,但是以前内写出两个这种级别的剧本,这还是人吗?

他们甚至于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剧本就足够让他们吃穿不愁了,更别说两个了,足以奠定在娱乐圈金牌编剧的名头了。

甚至还有好事者给张毅成冠以了年轻一辈第一编剧的名头,竟然还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当真是人红了,各种的锦上添花神马的都出现了。

不过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第一第二根本没办法直接分出来,自然会引得不少的编剧私下里暗自不爽,都说张毅成小辈狂妄,尤其是不少自认才华横溢的编剧更是对张毅成这所谓的第一编剧相当不爽。

不过张毅成也没那个心思去管,本来这就不是他说的,是有其他人说的,嘴长在其他人的嘴上,他能怎么办,又不是他能控制的住的,而且就算挂了这名头又怎么了,对于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他根本就没心思去理会,这些人实在是让他相当的无语,没话说,和这些人计较,那当真会感觉自己档次降了好多。

再者说,他的主要事业就是管理公司了,编剧什么的都不过是为了公司的更好的发展而做的事情罢了,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的主要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面!

除了本兮的《变成回忆》有非常好的销售成绩之外,最让张毅成惊喜,也同时在意料之中的,那就是许嵩的第二张专辑。

许嵩的第二张专辑定名为《自定义》,不过和前世的同名的《自定义》不一样,前世的时候,《自定义》是许嵩的第一张专辑,《自定义》的感情色彩是灰色的,暗涌的回忆与潜藏的自我调侃交替更迭,但是现在则不一样,现在的这张专辑是许嵩的第二张专辑,同样的,也是许嵩的第一张自制专辑,这张专辑的主打风格是,中国风。

是的,中国风,这是许嵩的《自定义》的最主要的主打风格。

2006年11月13日,一首名为《飞蛾》的单曲在新浪网发布后立即引发轰动,首日下载量就突破7万次,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许嵩。后来大家才发现,这个被称为“周杰伦接班人”的音乐少年,只是安徽医科大学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后来随着许嵩走红之后,包括他的歌迷都觉得许嵩的音乐风格和周杰伦很相似。

中国风这种曲子,虽然早几年就有了,但是真正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的,却是周杰伦,周杰伦真正开创了中国风的时代,造成了中国风开始风靡。

而同样以中国风曲风而被人广为人知的许嵩,就难免会被人拿来和周杰伦比较了,甚至于早在许嵩签约进张毅成的公司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已经在网络上很有名了,也是崛起的网络歌手中,难得的中国风的歌曲。

而这张专辑就是将许嵩的中国风给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一张专辑,当初许嵩找到张毅成,说了一下第二张专辑的理念的时候,张毅成也愣了一下,没想到许嵩居然会以中国风作为第二张专辑的主打,这年头虽然中国风流行,但是没一点自信的人可玩不转中国风的曲风。

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定义》三百四十万张

一般人玩中国风,在前面已经有了周杰伦,陶喆,王力宏,林俊杰等一票一票的强人的情况下,玩起来恐怕就没那么顺心了,这些前辈的中国风的歌曲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不过许嵩交出来的歌曲让张毅成还是放松了下来了,前世的时候,许嵩的中国风的歌曲就很有名。

这张专辑十首歌当中,张毅成就看到了几首比较熟悉的名字,包括前世很有名的《半城烟沙》,《如果当时》,《清明雨上》,这三首张毅成前世都是知道的,再配合上许嵩自己另外写的《情侣装》《城府》等一样有名的歌曲,就搭配成了这张自定义的专辑了,专辑《自定义》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这张专辑全部都由许嵩自己来负责,也来自于整个专辑的曲风就是一个拼盘式的风格,可以找到许多的风格。

这张专辑可以说是聚集了许嵩许多的心思,比起第一张专辑的时候更是要强了许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一方面是资金紧张,只有一百万,很多地方都兼顾不到,而且那个时候,张毅成给的时间很紧,所以许嵩那时候也很紧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张第二张专辑,无论是从各方面的精致情况还是华丽情况都远胜第一张专辑,可以说的上是豪华了,因此对于这张专辑许嵩是非常的有信心。

这张专辑,张毅成也给了许嵩很多的支持,张毅成虽然是老板,但是也知道,剥削这种事情也不能太过,因此张毅成无论是各方面的合约都是娱乐圈里数得上的宽松了。

这点张毅成自认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他也不想和旗下打的艺人关系很紧张,就好像吴宗宪和周杰伦,两人之间的关系不能说不紧密,如果没有吴宗宪的话,周杰伦根本就没有机会出道,这种关系,可以说只要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双方之间的关系都不会差的,但是就是这样,最后周杰伦和吴宗宪还是闹翻了,周杰伦甚至公开称,和吴宗宪除了师徒关系,就没有别的关系了,周杰伦也不算是一个太刻薄的人,但是闹到了这一步,可见吴宗宪私下里到底有多么的刻薄了!

这都是前车之鉴,张毅成可不想,自己到时候也成了这样,那就不好了,钱这玩意儿是赚不完的,何苦呢!

对于许嵩的这张专辑,张毅成也是给了很多的支持的。

所以说,不管是歌曲质量怎么样,但是从总体来看,这张专辑的质量却是远远超过了第一张了。

因此从一开始《自定义》的销售量就非常的好,在还没有开始销售的时候,光是预定量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张,《自定义》发售的第一天,就已经有二十万张的销量,加上五十万张预定量,仅仅是第一天就发售出了七十万张,虽然这有之前的一百五十万张的销量打底,但是第一张专辑还有这样的销量,还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

公司上下是一片欢腾,这说明,许嵩的地位非常的稳固了,之前只是发了一张专辑,虽然许嵩的成绩非常的不错,但是事实上很多人,都有些怀疑,许嵩会不会成为流星,毕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但是第二张专辑的成功发行,很快就打破了许嵩是流星的说法。

随后许嵩在第六天就已经突破了百万专辑了,达到了百万之后,许嵩的专辑并没有停顿下来,而且随着第二周开始在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纷纷上映之后,许嵩的专辑的销量一发不可收拾的飞速热卖,第二周虽然已经没有了五十万张的预购量,但是在第十五天的时候,依然再次突破了一个百万,达到了两百万张,破了两百万张之后,许嵩的专辑销量慢慢开始放缓了销量,四十五天之后自二次突破了一个百万,达到了三百万张,最后以三百四十万张的总销量落幕,再次打破了许嵩自己本身的记录,也刷新了内地新生代艺人的唱片记录。

“浓浓中国风席卷中国乐坛!”

“中国风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许氏中国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音乐!”

面对这个奇迹般的销售量,各大媒体,一点都不吝啬于自己的赞美。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远方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 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一首《清明雨上》润湿了清明时节的空气,思念的眼泪化作了漫天飘飞的雨,打湿了那一颗颗装满思念的心,打湿了那些正在祭奠离人的人的眼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听着一曲《清明雨上》泪已拆两行…”著名音乐人李宗生在听了许嵩的这张专辑之后,忍不住在报纸上写下了自己的乐评。

“许嵩这位网络讨论度最高的独立音乐人Vae不仅仅是一位独特的歌手、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更是网络音乐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把网络音乐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网络歌曲就是那种俗歌’的印象,超强的网络人气+够味道的作品,成就了Vae在网络时代的大红大紫。而许嵩的中国风音乐更是受到了大多歌迷的喜爱,三百多万张的销量,就是他的粉丝给他的这张精心准备的专辑的最好回报!”——《瑞丽时尚》。

“人们总是习惯一边批评一边下载。但是许嵩的专辑仅仅第二张,就有如此多的关注,只能说明他的才华,可以想象,华语乐坛如果没有许嵩,肯定会黯淡很多。

应该要公正的评价许嵩的音乐,音乐虽然是拿来娱乐的,但对待音乐,却应该有公正的态度,没必要比来比去,艺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即使质量很差,我们也不该把他们的东西评价的一文不值,更何况,这张专辑的确称得上是精心准备,在其中我们看得到许嵩的态度!”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金马奖来了

两个月的暑假,不长也不短,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又到了要开学的时间了,但是很快两个月高潮迭起的部分,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下去,不过却不是事业上的了,而是奖项上的奖励随之而来,最先来到的就是金马奖的提名。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金马”二字取自于福建沿岸的金门和马祖的头一字,那是这两个为台湾当局所标榜对抗大陆之战地,隐含着以电影文化促进两岸抗俄之意,充分显现出冷战时代思维。

金马奖开始的很早,非常早,早在1962年就开办了,而且由于早期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并未设置类似音像制品竞赛奖励,金马奖成为华人区最受注目的电影盛会之一。直至今日,金马奖的颁发仍对华人电影具有指标性意义,特别是在艺术性电影方面。而港台电影界知名导演与演员,仍相当重视金马奖的竞赛;这从其发奖名单中仍可窥知。许多国际级导演及明星曾受邀担任颁奖。

基本上可以说这仍然是华语娱乐圈一个非常大的盛事,和金像奖不一样,金马奖以华语电影为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是华语电影都可以报名参赛,无论是大陆电影,香港电影还是新加坡的华语电影,只要是说中文,无论什么方言,都可以报名,现在金马奖评审范围更是拓宽了,只要导演是华人就可以报名参赛,好像这次蔡明亮的《脸》,虽然有外籍人士参演以及境外资金,但是蔡明亮是华人依旧可以报名参赛。

所以说虽然是内地的电影,但是《失恋三十三天》实际上也是有角逐金马奖的资格的!

而金像奖不同,金像奖则以香港本土电影为标准参赛,参加金像奖的条件有三个,第一:电影团队中必须有8人以上是香港户籍,其中包括:演员,摄影,编剧等等。第二:电影导演必须是香港户籍。第三:有香港资金注入的电影。如果你符合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便可以报名参赛金像奖。

就好像之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因为符合第一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变可以报名参赛金像奖,而后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因为符合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也可以报名参赛金像奖。

而例如《色,戒》虽然有香港资金注入,但是导演李安是台湾籍,而且电影团队中的香港人不足8人,因此只能报名最佳亚洲电影。

相比起金马奖来说,金像奖真的显得小家子气了一些,基本上只有香港有关的因素才能评上金像奖这一点就广受诟病,若是以前也就算了,以前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基本上香港电影就代表着华语电影,一般说的话语电影九成九都是说香港电影,在东亚这一片都是香港电影的地盘,好莱坞电影进来了也得趴着听话,但是现在没落了就是没落了,在如此没落的情况下,还坚持这一套,绝对是不得人心。

虽然有为香港电影坚守阵地的意思,但是看看奥斯卡就知道了,奥斯卡并不禁止全球的影片报名,并没有特意偏向谁,但是好莱坞电影因此失势了吗?并没有,绝大多数的时候,好莱坞电影依然是风光无限。

再想想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何等的辉煌,那时候即使全亚洲的电影都能参与角逐,但是又有什么用,难道还能压过那时候香港电影的风头不成。

所以其实是一个地区的电影的好坏撑起了一个电影节,而不是电影节撑起一个地区的电影,如果香港电影不振作的话,就算金像奖再努力限制别的地区电影进来也没用。

现在台湾电影金马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都是华语电影界里的重要奖项,都是华语电影的顶级奖项,都有华语电影“奥斯卡”之称,金像奖现在之所以还能保持着华语电影圈两大电影节的名头,不是因为他的策略是对的,而是香港电影的虎威犹在,现在社会上主流的一批人,正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一批人,而香港电影辉煌时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所以在很多电影来说要达到那三个条件不算难,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现在撑着香港电影的那批导演,演员,幕后人员都老的走不动路,拍不动戏的时候,那时候的内地和台湾电影里到哪里去找香港电影或者八个以上的剧组成员,到时候大多数的华语电影都达不到参加金像奖的条件的时候,金像奖就只会变成香港人自己内部排排坐分果果的一个奖项,从亚洲顶级大奖变成香港自己内部电影节的奖项,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这两个电影节唯一不同的是,金马奖更注重文艺片,金像奖则注重商业片,从一些提名就可以看出,例如后来的《赤壁》在金像奖上大放光彩,但是在金马奖上则稍显逊色。

对于金像奖张毅成自然是没什么指望了,当然不是说没有野心了,作为华语影视圈两个顶级的奖项之一,说没有野心当然是不可能的,应该说非常的有野心!

第三百七十三章 群雄逐鹿的金马奖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你光有票房没用,你如果没有相应的顶级奖项的奖杯,那也就是一个爆发户罢了,所以对于很多电影公司来说,除了这种商业片,还必须拍摄一定量的有内涵的电影,然后去冲击奖项,不然奖杯陈列室根本充实不起来。

事实上明年的金像奖,张毅成也还是很有想法要角逐一下的,基本上《失恋三十三天》的上映日期是年中,按照评选的程序,也就能轮到09年的金像奖了,这三个条件里面,除了黄益霖是非香港籍的导演之外,剧组里面有八个以上的香港籍工作人员,这个太简单了《失恋三十三天》里面的香港籍员工就远远不止八个了,因为比较静来说,从幕后还是台前,都还是香港的那一拨人是最为优秀的,因此张毅成公司里都不乏有香港籍的员工。

还有香港投资,这个更容易了,张毅成去香港开一家皮包公司,然后再投资,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有猫腻也没用,他只说是有港资而已,没说港资也必须是香港人,这个算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漏洞,不过也仅仅是利用一下而已。

不过暂时来说是不用去想了09年还太遥远,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有这个长远的规划,但是也仅仅是长远的规划而已,并不是公司工作的重点。

而金马奖,虽然条件是够了,只要是华语影片就行了,而星辰娱乐拍的当然是华语影片了,不过金马奖偏向的都是文艺片,着重鼓励艺术性色彩浓厚之电影创作特色,导致部分电影工作者批评金马奖流于艺术化与抽象化,对鼓舞台湾商业电影的发展没有帮助。

著名导演蔡明亮金马奖举办颁奖典礼之前,公开宣布从此抵制参加,表达对金马奖执行委员会及评审委员的不满心态。

基于这个原因,虽然天蓝娱乐符合今年的金马奖的入围条件的就有《失恋三十三天》这部电影,但是都没有放在心上,这部很明显的就是商业片嘛,这个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类型。

而一贯来说金马奖又是偏好文艺片的,所以张毅成干脆就熄了这个想法,还是想想金像奖还比较靠谱一点。

但是没想到竟然还入围了,这让张毅成有点傻眼。

张毅成依稀还记得一些前世的本届的金马奖的事宜,今年的金马奖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争议,在这次的金马奖上,有三部电影最为牛逼,一部是大牌云集的《投名状》李连杰,刘德华等大牌让这部片子,从一开始就获得了所有人的关注,还有一部就是《集结号》这部纯粹的讲解放军的片子居然能获得认可,说明金马奖确实做的比金像奖要地道的多了,没有设置什么防火墙,这点是本届金马奖最让人心服口服的地方。

其实对于《投名状》和《集结号》而言,《海角七号》才是黑马,才是来搅局的,假设没有《海角七号》的横空出世,相信这两部电影将横扫金马奖。然而没有《海角七号》,台湾电影就过于惨淡了,几乎是在最危险的时刻,《海角七号》和《囧男孩》、《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等不再那么文艺/艺术的新式台湾电影出现了,也获得了金马奖的肯定。尽管这些电影在海峡对岸还没有走红,尚没有被流行,但是台湾电影的春天还是可能到来的。单纯从商业回报上来讲,这些电影因为成本偏小而且多数都有扶助金,已经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自闭式电影。

当然,相对于《海角七号》而言,《失恋三十三天》绝对是比他更黑的超级大黑马,简直黑过了白马,这话说的其实并不奇怪,一般意义上,黑马就是黑马,再也,再牛逼也只是黑马,逃脱不了暴发户的言论,但是《失恋三十三天》这片子,已经黑到了让人不得不折服的地步了,二十六亿人民币的票房就是一个奇迹,让人不得不正视。

不过也不知道该算是可惜,还是说是幸运,《失恋三十三》天并没有和这几部片子争雄,没赶上档期。

从去年此时的同档期的竞争和票房双赢,《投名状》和《集结号》都是以战争为叙说故事的手段、刻画人性的背景、非正常的华语大片的格局出现,陈可辛的导演能力、《投名状》的整体把握、刘恒的剧本、张涵予的演技都是毫无疑问的胜者为王,确然如此的结果,只是事先张扬的落定,并无多少意外。再度回望《投名状》、《集结号》和《海角七号》三部电影,分明都是在讲人性,其中有复杂的乱世选择、和平年代的追溯真实历史真相、普通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追求,总而言之,正名才有可能和谐。

总的来说,还是带着点文艺范儿的才更受到金马奖的青睐,这从本届入围的几部电影就看的出来,包括《投名状》,《集结号》,《海角七号》都是这样子的。

陈可辛的《投名状》,有新意,尝试“以战争反战争”的手法,来拒绝《英雄》与《无极》犯下的无根叙述。重塑“刺马”故事,不但将原版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全盘擦写,而且再加强政治斗争的描述,尽管后者有些过于直接回到一般人的情理判断,其实很简单,就是打仗要死人、打仗折磨人、老百姓受苦、女人被强奸,绝没有张艺谋、陈凯歌镜头下的浪漫和炫技。

冯小刚的《集结号》说的是无数被光鲜亮丽化了的英雄的那种最真实的质朴,回归了最真实的部分,打仗,很残酷,不是吹起军号往前冲就不会被打死,也不会死也要死半天,英雄的摆半天造型,死了就是死了,可能会四分五裂,人性在乱世就是这样。

而《海角七号》在全台湾刮起的“海角”旋风,让人从中看到台湾电影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作为台湾著名商业片导演的朱延平更是说出了“台湾电影不死”的话。

第三百七十四章 提名大赢家

《海角七号》好不好,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硬性指标的票房则是实打实,拿票房说话,其他的都是浮云,没啥可说的。

当然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台湾电影没死,在奖项上延续了他在票房上的奇迹,六项入围足以说明一切了。

最后一部,就是比《海角七号》更加的奇迹的《失恋三十三天》了,很平凡的爱情故事,平凡到,或许每个人都会遇到,没有以往爱情的华丽,没有王子,没有公主,就是平平凡凡的人的爱情,但是却打动了无数年轻人,让他们走进了电影院。

张毅成专门等在电视机前,等着听金马奖的入围名单,最终总算是全部都出来了。

第一个入围的奖项就是最佳原著剧本奖,这个奖项张毅成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失恋三十三天》完全是张毅成的手笔,毕竟张毅成一手提供了创意,台词设计等等的东西,而天蓝娱乐编剧部的那些编剧,他们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算不得什么,没有张毅成就没有这个剧本的出炉,张毅成自然要占了这个名头,获奖机会很高,凭借着这个个剧本入围金马奖,张毅成这个金牌编剧的名头就更是响亮了,这应该算是张毅成作为老板第二次入围编剧类的奖项,不知道多少人想请张毅成写个剧本,不过张毅成哪有空理他们啊,张毅成可是一个公司的老板,而且这是主业,编剧什么的不过是副业而已。

第二个是《失恋三十三天》入围的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这个奖项虽然不是很专业的由评委来选出的,而且看似和最佳影片奖有所重叠,但是却是反映的观众最喜爱的流行趋势,能够入围这个奖项,说明《失恋三十三天》在群众中的基础非常好。

毕竟全亚洲二十六亿人民币的票房不是假的,这个奖项要是不被提名到,那就真的是有黑幕了,所有的大众都不会心服口服的。

第三个是最佳剧情片的奖项,也不算是意外,第四个就是也是分量最重的最佳导演奖,所有人都没想到《失恋三十三天》能入围这个奖项,因为每年这个奖项都是各大电影节的重中之重,基本上每一年都是强手如云,不说能最后摘得桂冠吧,能入围就已经属于非常牛逼了,毕竟黄益霖还是新人导演,即便是《失恋三十三天你》票房确实牛逼的一塌糊涂,但是偏重文艺片的金马奖毕竟不是金像奖。

但是也有人叫好,觉得《失恋三十三天》有资格入围,毕竟《失恋三十三天》也可以算的上是一部小清新的文艺片,不是么?

这次的天蓝娱乐旗下虽然只有一部作品入围,对于天蓝娱乐这家才出道两年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奇迹了。

而另外一个欣喜若狂的自然是黄益霖了,黄益霖能有电影入围金马奖,这甭管入围的是什么奖就足够将他的身家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提升几倍到十几倍了,而且《失恋三十三天》竟然还入围了最佳导演奖这个他想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甚至连入围都做不到的奖项,真正算是功成名就了。

作为一个导演,在他的演艺生涯中所能得到的顶级奖项就是最佳导演奖了,他原本还想,只要能在五十岁之前能参加一个内地的三流电影节能斩获这个奖项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他还太年轻,还需要磨练很多很多,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快。

紧接着还有杨光入围了最佳男主角奖,将同时和张涵予李连杰,古天乐竞争金马影帝的位置。

相比起杨光入围金马奖影帝,言元元能够入围最佳女主角绝对是最为让人意外的事情,毕竟杨光扮演的王小贱对于整部电影来说,真是画龙点睛之笔,颠覆性的演出,让很多人都对杨光的演技没了争议,而言元元能入围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了,有些人也觉得,这是搭了《失恋三十三天》整体的顺风车了,不过相比起杨光面临的强大的对手而言,言元元的对手中最厉害的莫过于林嘉欣了,本次她也入围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不过紧接着两人还都入围了最佳新演员的奖项,之前两个有些人还有些意见,不过这个奖项,就没什么人有意见,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然后还有,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两个技术类别的奖项。

最终《失恋三十三天》以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原著剧本,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八个大奖,成为了入围方面的大赢家。

如果说金马奖属于意外之喜的话,那么金钟奖的到来,就完全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和金像奖,金马奖是华语娱乐圈电影方面的顶尖大奖不同,金钟奖则是电视方面的顶尖大奖,不过主要是面向台湾方面的,而这次张毅成所投资的《命中注定我爱你》能够获得提名还是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

毕竟《命中注定我爱你》是偶像剧,虽然说台湾是偶像剧的沃土,上到妈妈桑,下到小女生都很迷这个,但是从历史上来说,总共偶像剧诞生才不过五年的时间而已,并未获得主流的认可,一般金钟奖上的大赢家都是公视、大爱的戏剧,偶像剧基本上就没有入围的可能性。

但是今年偶像剧却大放异彩的《命中注定我爱你》、《恶作剧2吻》、《公主小妹》、《换换爱》、《斗牛要不要》纷纷挟着高收视率入围金钟。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她撑起了一部戏

这一年的金钟奖从提名名单上看,几乎所有的风头都被偶像剧盖过去了,与其说是偶像剧声势浩大,所有人都一致看好,倒不如说是众人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在看的,不知道偶像剧能走多远。

张毅成依稀还记得当时的情况。

没想到第一次大规模入围就让偶像剧摘走了“戏剧节目奖”、“戏剧节目女主角奖”两个重量级的奖项,而林依晨更是凭借着《恶作剧2吻》成功金钟封后,成为第一个金钟封后的偶像剧女主角。

说起来,以张毅成对林依晨的认识,倒是觉得,这个林依晨并没有白瞎了这个奖项,林依晨确实拥有不俗的演技,也确实配得上这个名头。

说起偶像剧,一般人的印象就是俊男美女,其实不然,俊男是真的,美女么就有待考量了,偶像剧的女演员尤其是女主角,虽然还不错,但是能在一众俊男中脱颖而出让人记住,本身就说明了实力。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想想也是非常合理的,毕竟现在《恶作剧2吻》的超级收视率哪个能忽视是本年度收视第二名的电视剧谁能忽视这爆棚的人气,在这超级爆棚的人气的支持下,什么历史短,什么不被主流认可,都是浮云,当真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一路冲进了金钟奖,谁也没办法阻挡它的脚步。

而《命中注定我爱你》就更是了不得了,直接刷新了所有的记录,以往偶像剧虽然有着一贯不错的收视率,但是也仅仅是相对普通电视剧较高而已,金钟奖还可以无视,但是《命中注定我爱你》的收视率绝对可以排的上台湾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电视剧前几名,面对这种超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如果金钟奖还能无视的话,那所有人只怕都要怀疑金钟奖的公正性了。

虽然说无论是电影的奖项还是电视的奖项除了是不是受到大众的欢迎之外,还有将就专业性,就是所谓的那些砖家评委的意见。

两个意见是相互平行的,不能无视观众的意见,但是也不能无视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上是平行的,尽量兼顾到双方的意见吧,不过也有意外的时候,比如现在《命中注定我爱你》这样的完全出乎所有人超高收视率,这已经不是某几个专家说没内涵就能否认的了,超高的收视率已经可以无视很多的东西。

前世的时候《恶作剧2吻》和《命中注定我爱你》在最佳戏剧节目女主角这个奖项上的争夺是最厉害的,最终却花落林依晨的名下,当时争议很多,不过金钟奖评委,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林依晨撑起了一整部戏!

是啊,相对于《命中注定我爱你》让很多人落泪的剧情,还有各种因素都促成了《命中注定我爱你》的走红,而《恶作剧2吻》的人气几乎都是林依晨撑起来的,《恶作剧2吻》的剧情本身就属于续集系列的,远不如第一部的内容,而郑元畅方面除了当花瓶,也没别的用处了。

这句话一出,所有的争议都没了,陈乔恩是不差,但是林依晨撑起了一部戏!

这次入围金钟奖虽然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仔细想想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虽然这次《命中注定我爱你》是引起了一片议论之声,但是只是对于这次金钟奖转变观念不介意偶像剧也入围的讨论,到不是对《命中注定我爱你》本身又什么不好的看法,毕竟那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电视剧的超高收视率就已经是最硬的入围资格了,连这种都没资格入围,那什么才有入围的资格。

张毅成细数了一下,这次《命中注定我爱你》总共入围了包括“戏剧节目奖”、“戏剧节目女主角奖”、“戏剧节目男主角奖”、“戏剧节目导演奖”、“戏剧节目编剧奖”、“节目行销奖”,“音效奖”在内的七项大奖,成为这一届夺冠的大热门人选。

这七个奖项当中,戏剧节目编剧奖和张毅成有很大的关系了,毕竟这部剧的剧本就是张毅成提供的,这个奖项自然要让张毅成上去领的,不过张毅成作为一个老板,居然不断的入围这些大奖,多少也让很多人都有种要跌破了眼镜的感觉,这让业内的那些编剧们都是情何以堪啊!

还有一个有些关系,那就是最佳戏剧节目奖,这个奖项就和最佳影片是一个级别的奖项,对于一个电视剧来说,这个奖项就是最高的奖励了,同时这也是一个集体的奖项,所有参与拍摄《命中注定我爱你》的人都有份,没有人会说这是谁谁谁的奖项,这绝对是一个集体的奖项,因此汪正飞也只能说这个奖项和他有些干系,毕竟他也是编剧嘛!

还有一个人这次算的上是大出风头了,那就是杨光了,在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之后,又紧接着入围了戏剧节目男主角奖,也就是所谓的视帝的封号。

虽然在娱乐圈,拍电视剧的地位是不如拍电影的,即便没有人这么明说,但是地位的差距还是摆在那里的,但是能够获封视帝的人,哪个是简单的人物,即便不如影帝那般尊贵,那也是一等一的荣誉。

杨光虽然现在人气很旺,但是他还没有到能够无视视帝封号的人,他出道才两年都不到,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的并不多,什么拿奖拿到手软之类的走红的特征。在他这边都是浮云啊,浮云,全部都是浮云。

他走红到现在一个有分量的奖项都没拿到过,从金马奖开始,才算是真正的爆棚了,杨光现在手上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奖项,因此对于这个金钟奖,自然是万分的看重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们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可以说从七月多来,一直到九月份,张毅成这个老板一直是喜讯不断,不断的收到好消息,各种奖项和票房什么的,都一一出现,让张毅成都有种要笑歪嘴的感觉。

在张毅成一点一点的规划之下,天蓝娱乐也一步一步的走上正轨,慢慢有了巨鳄的气象,而张毅成的目标本身即不是什么很简单的事情,要成为一个横跨几个行业的超级巨鳄,哪有那么简单。

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张毅成的年纪太小,距离成就大鳄最好的年代,九十年代到新世纪这个阶段。

不过好在的是,重生的眼光,弥补了很多这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