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导演摇头,“那些人我都熟悉,不行。”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个个子不高,穿着白上衣黑裤子的女演员走了进来,“导演,方才我表演得不太到位。我想要再重演一遍!”她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说话的声音响亮,薛琳眼前忽然一亮。这姑娘倒不是像女主,而是像女配,男主的师妹,侠女青云。

窦导演点了点头,“你再演一遍吧。”

薛琳把剧本翻到青云的部分指给窦导演,窦导演点了点头,“你说这一段台词。”

女演员接过台词,看了一会儿。

“记住了吗?”副导演问她。

“记住了。”

“开始。”

“这世上有些东西比钱要紧,比命要紧。”

“我觉得这世上没什么比钱和命更重要的了。”薛琳接着说下一段台词,帮她搭戏。

女演员只冷冷地看着薛琳,并没有说下面的台词,眼神却胜过千言万语。

“卡!”窦导演喊了卡,“再说一次你的名字和联络方式。”

“我叫白思思,是自由职业者,我现在是我自己的经纪人。”白思思拿出一张名片递给窦导演。

白思思?薛琳眯了眯眼睛,原来她年轻的时候长这样?这姑娘后来红了,红了之后很快因为整容后遗症沉寂了,她以为白思思原来的底子有多差呢,才会割双眼皮、隆鼻、削脸、隆胸,能动刀的地方全动刀了,出道时候的长相跟现在判若两人,真是整得亲妈都不认识,没想到底子原来挺好的,很漂亮的小方脸美女。

这种脸型很抗老,很英气,一双眼睛漂亮极了,这样的底子整容?她有多想不开啊。

白思思看向薛琳,“您是薛总吧?”

“你认识我?”

“我看过您参加的节目,助学的那个,没想到您还会演戏。”

“我就是搭了句词,识字的都能读。”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姑娘很懂得谁是需要拍马屁的那一个,拍得恰到好处,就算明知道她完全是闭眼吹,还是让薛琳舒爽极了。“你方才说你没签公司?考虑一下我们公司如何?”

“天啊,真的吗?薛氏要我?太好了!那怕是扫地都是极好的啊!”白思思雀跃道。

演艺圈,真没傻子,闻弦音知雅意,不就是签给薛氏吗?方才她读的台词是女二号的,过去她一直是女三号甚至女五号,能演女二号简直是飞跃了,更不用说女二号在书里是完全的侠女形象,非常讨喜。

旁人喜欢傻白甜,薛琳偏偏喜欢聪明人,这种人好打交道,省心。

选角工作进展还算顺利,整个剧组九成的演员已经到位,合同都签完了,唯有女主难产到了一定程度。

薛琳问系统怎么办,系统说我不是专业的娱乐圈系统,没办法,我只能告诉你未来谁成名了。

成名这事儿,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都得占,比如白思思,她上一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参演荒漠客栈这样的大制作,雷达里肯定不会有她的姓名,可谁又能说她不是个好演员呢?

不过这事儿薛琳也就是烦恼了一会儿,她要管得事儿多着呢,她将工厂建在直隶工业园的事儿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家乡那边不知是谁将她的私人电话交了出去,电话源源不断地打过来,让她回乡建厂,承诺各种优惠条件,土地白送,税费免五年。

驻帝京办连续不断地到公司找她,要约她见面,明天招商局的人就要来了。

说真的,薛琳太了解家乡那帮人了,回乡办厂?十年内不要想,她不敢。

但又不能完全不出力,建一所学校显然是不够的,她让秘书找来希望工程的资料,打算援建一百所小学,资助一千名女童入学。

正挠头呢,手机响了,号码是爸爸的,“喂,老爸。”

“您好,我是市长,我现在就在您父亲薛校长身边啊,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薛校长被选为市政协委员…”

这算不算是绑架?这帮人都疯魔了。

第68章 疯魔(二)

不管怎么样, 薛琳还是捏着鼻子亲自迎接了来自家乡的招商团,不得这说这次招商团的规格很高, 团长是一把手董市长, 人家的姓好,光是一个姓, 就已经是董事长了。

不像付姓, 那怕是不管官做得多大, 说起来都是“副”职。

当然了,团队里最重要的成员就是薛爸, 穿着西装坐在一群官员身边,在教育界混了一压力大子,大小官员也算见了不少的薛爸还算淡定,只是见到薛琳的时候苦笑了一下。

薛琳知道, 他们请老爸加入招商团也是“不得已”,毕竟当地官员进京寻找已经混成成功商人的本地“游子”吃闭门羹的不是一两个。

将这一行人送到了当地的驻京办, 驻京办的工作人员早就准备好了接风宴,装修非常豪华的宴会厅,满桌子的家乡土特产,汤是飞龙汤, 熊掌、鹿肉、马哈鱼、牛蛙应有尽有。

要不怎么说没有比驻京办更美的差事了呢?

薛琳瞧这阵式, 笑着招呼王伦过来, “这是我们公司的保安部部长王伦。也是咱们老乡。”薛琳做完介绍之后, 让王伦低下头, 她在王伦的耳边说了几句, 王伦点了点头,站直了鞠了一躬这才离开。

“王部长应该是当过兵的吧?龙行虎步,有军人风采。”董市长笑道。

“嗯,是啊。”薛琳点了点头,“特种部队。”

“厉害啊。”

“一般。”薛琳轻描淡写地说道,“我让他到外面迎接我的一个副总,他有点急事急着汇报。”

“那咱们慢一点开始,等一等这位副总。”

“不需要,他忙得很。”薛琳挥了挥手,对这位副总毫不在意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丁昱直接推门进来了。

薛琳皱了皱眉头,“没规矩,不知道先敲门吗?”

“对不起。”丁昱二话没说,退出去敲了敲门。

“进来吧。”薛琳像叫小狗一样招了招手,“什么事儿啊?非得这么着急汇报?都追到这儿来了。”

“这儿有一个合约,得您马上签字,日本那边的人有急事一个小时之后的飞机。”

“拿过来。”薛琳接过合同翻了一遍,签了自己的名字,“你去吧。”

“是。”丁昱拿着合同二话没说的走了。

董市长有点意外,他也算是在帝京混过的,丁家的根基又在冰城,丁家这位纨绔在和薛琳“合伙”做生意的事儿他清楚得很,怎么,看这样子不是合伙啊,完全是打工啊!

就算是在演戏立威,丁二少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支使的。

薛琳背后的人牛X成什么样子?让她对丁家的人都招之既来挥之则去。

董市长不由得谨慎了起来,对自己这次来能带回去什么成果,颇为忐忑了起来。

当然了,席间是不说这些的,先谈感情,比如家乡的变化,未来的规划什么的,最多的是说薛校长的宏文高中,如何受到重视,有如何高的社会影响,当地政府给了如何多的照顾。

薛琳索性也顺着他的话说了,“从小我父亲就教育我,知识改变命运,没有什么比受教育更能改变人的人生轨迹了。所以这次我打算捐建一百所希望小学,成立薛氏慈善基金会,资助女童上学。”

董市长带头鼓掌,“薛总果然是难得的慈善家啊。”

“我也是为了家乡建设,毕竟一切都要靠人。”

后面就没有了,她的打算不变,做慈善可以,更多的没了。

一顿饭吃下来,交换了联系方式,薛琳和薛父离开驻京办,薛琳让王伦开车送两人回家。

“爸,你怎么答应做政,协委员了?”

“本来他们还打算给我一个政,协副主席呢,被我给推了。”薛父摇头,“对了,丫头,你怎么只答应捐资助学,对设厂的事只字不提啊?”

“您说呢?”好好的国企,一个个都被各种改制,改到倒闭为止,她一个私企,哪里经得起折腾。

“我以为你会同意盖个小厂子呢。”

“你女儿钱再多也不是这么祸害的。”薛琳摇头,“不过我估计他们不会这么简单放弃的,这位董市长什么来路?”

“今年空降来的,听说是从帝京出去的,未来可能有大发展。”

薛琳摇头,“我打听一下吧。”她掏出手机用短信联络丁昱和郑兰,让他们俩个帮忙打听一下董市长,短信刚发过去,丁昱的电话就过来了。

“干嘛?”

“我戏演得不错吧?您奖励我什么?”

“涨薪水不要想了,元旦刚涨过,你自己觉得什么东西好,去买一样,我替你报销怎么样?”丁二少的演出费便宜不了,但不得不说他出场效果果然不一样,董市长前后态度都变了。

“我也没打算涨薪水,您真的什么都报销?我刚刚看中一款跑车,不贵,二百来万,正犹豫要不要买呢,有你这话我就下单了啊?”

“给你买个轮胎啊!五十万以下报销,余下部分自理,以为自己是什么国际大牌啊,几分钟的出场两句台词敢要两百万?”

“哈哈哈…”丁昱把电话挂了,事后拿了张二十万的□□找薛琳报销,大少爷买了台二十万的自行车,专业装逼用。

车子停在薛琳家门前,电子门感应门锁缓缓敞开大门,王伦直接将车开进薛琳家的车库,扩建过的车库能装五辆以上的车子,有简单的汽车维修保养工具。

从车库那边的电子门出来,这才到了薛琳家里。

薛琳把隔壁买下来的事薛父知道,但改建成这样他是真不知道,进到别墅里面薛父的第一句话是,“闺女,你到底多有钱?有没有一个亿?”

“有了。”薛琳不敢说自己光是在海内外银行帐户里的钱就有十几亿美刀,只是很“心虚”的说有一个亿。

董市长来帝京第四天,薛琳才第二次见了他,带着他和随行的一共三个人参观了薛氏天使基金,在知道她拥有三层写字楼,又租了一层做为影视公司的办公室之后,董市长才对薛琳的财力有了基本认知。

他不像薛父,他知道帝京写字楼的行情,更不用说薛琳那些摆在明面上的财富了。

在薛琳的办公室里,薛琳拿出一张地图。

“董市长,您来得其实正是时候,我准备在家乡建一座物流园,与这几座拟建的物流园联接。”薛琳在地图关键枢纽上画圈,“这需要家乡政府的支持啊。”

物流园?物流在这个时候还是个新名词,但董市长知道物流的重要性,薛琳这个圈画得比较大,但董市长清楚的时候薛琳拥有公路餐厅所有商铺的产权,在外省市拆迁的时候,薛琳提出了置换的要求,用高速路边不远的田地或荒滩进行置换。

因为有上面的支持,薛琳每次都能达到目的,现在看来物流行业大有可为。

“不知这个物流园在什么时候能够建成呢?咱们市正在编制下一个五年计划——”

“现在还在拟建选址中,我现在主要精力放在京、津、冀物流网,下一步就是东三省。”南边的物流园已经被同样有眼光的人士占领了,那边私人经济发展得早,政府也比较重视。

董市长点头,这段话的意思是,会建的,但至少是在五年之后。

“薛总真是年少有为啊。”董市长连连点头,“我有个不情之请,我女儿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对商业非常有兴趣,想要找个地方实习一段时间,薛总不仅是杰出的商业领袖,更是女中豪杰,正是她需要学习的榜样。”

“我们公司诚挚欢迎海归人才,能得能董小姐这样的人才,不胜荣幸。”别说董小姐是海归,就算是痴呆智障,薛琳也是高薪厚禄留下不可的。

董市长一行人于六日下午参观了宏文中学,宏文中学校长薛智介绍宏文中学现在已经免费招收来自我市城乡贫困家庭中的优秀学子四百二十一人,为他们提供校服,教具,薛氏慈善基金会每年拿出五十万元奖学金奖励学子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二期工程将修建两座教学楼,三座宿舍,并将修建高标准图书馆、微机馆。

董市长对宏文中学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并亲字题词…董市长亲切接见了学生代表,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据悉薛氏慈善基金会将在我省援建一百所小学,并为缀学女童提供专项助学基金。

当地新闻慷慨地拿出了十分钟的时间介绍宏文中学,连常春藤教育和勤学教育的广告牌子也光荣入镜,电视台将录像带寄给了薛琳,薛琳只能摇头失笑。

这也算是破财免灾吧。

她并不知道这十分钟的新闻,在家乡掀起了怎样的波澜,原先他们都知道薛家发了大财,没想到竟发了这样的财,光是看宏文中学的规模就知道他们家有多少钱。

薛琳远在外地联系不上,薛琳的父母可还在当地呢,没有联系方式,可常春藤教育和宏文中学在那里呢,别的光沾不上,孩子送去免费读书总是可以的吧?

薛爸薛妈在家里面呆了一周就呆不住了,直接打包行李坐飞机跑到帝京找薛琳了。

这两口子现在也不知道“省钱”了,反正薛爸回去都说了,你闺女发大财了,亿元户了,外国人都得排队给她送钱,省什么省?坐火车慢吞吞的,坐飞机多好。

下了飞机直接住到了薛琳家里,薛琳派了两个机灵的员工专门陪这二老旅游,名胜古迹转了个遍,好吃好喝好玩的随便刷卡,玩了半个月老两口商量着想出国玩一趟,薛琳又赶紧给两人办护照办签证,又是那个被两人亲切的称为小宣宣的员工,被派出了一趟公差,带着老两口去旅游。

现在小宣宣被薛琳的员工们亲切的称为带卡大丫鬟。

作者有话要说:又一次榜单轮空了

第69章 慈善(一)

有的时候适合的那个人, 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面前,薛琳坐在家里看电视, 无聊翻台的时候看见一则香水广告, 广告的女主看起来有些面熟,但叫不出名字, 在镜头前风情万种,隔着电视,仍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香气…

她的手机响了起来,“转台, 转到帝京二台, 香水广告。”窦导演惊呼。

“我正在看,那个女演员是谁?”

“任曼玉,港岛人, 两年前因病退圈要不是因为广告,我都不知道她复出了。”

“联络一下她的经纪公司吧,也许广告是之前拍的呢。”薛琳想起了任曼玉,同样的不温不火的女演员, 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是婆婆妈妈专业户为人熟知,没想到年轻的时候这么漂亮有风情。

半个多小时之后窦导演给她打了电话, “对方已经确认了, 广告确实是之前拍的, 之前任曼玉出国治病被雪藏了, 这次是正式复出。”

雪藏?出国治病?这里面往往有内幕,只不过窦导演这个圈内人都不清楚, 外人更不得而知,解除雪藏什么的,更是意味深长,“你仔细打听一下她的事,要是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就签她。”

薛琳挂断电话打了个呵欠洗澡睡觉去了,躺在床上忽然回想起一个访谈节目,任曼玉带着自己的儿子上舞台,男孩子长得非常帅,后来还做为偶像出道了,那孩子当年多大了?她只是匆匆扫过一眼,因为男孩子确实长得不错才多看了一会儿,要不是有系统支持让她的记忆力大大提高,恐怕早把这事儿忙了。

所谓的病休,难道是生孩子了?因为意外怀孕又不肯打掉孩子坚决把孩子生下来了,这才被雪藏?

回归是因为跟公司达成一致了吧?

过了两天,窦导演约她再去看试镜,任曼玉是最后一个试镜的,这次试镜是带妆试镜,所有经过初选的女演员都穿着古装上台。

任曼玉穿了一件普通的麻布衣裳,头发挽成一个松松的髻,只戴了一朵红色的花,清丽风情不可方物,她比拍广告的时候更有韵味了。

她站在舞台上,眼神空空的望向远方,眯起了眼睛,露出了凄苦的笑,一滴泪流过她的眼角,忽地,她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一段正是杀青的一段,女主以为男主带着孩子过了关,远去了大漠,离开了她…

没有台词,只是表情,在镜头里,她像是一朵浓艳美丽的带刺玫瑰。

窦导演点了头,有如此的容貌风情,不会演戏他都会接受,更何况这么会演戏。

薛琳也点了头。她不打算说出她是因为生孩子“生病”两年的事,女人生了孩子就没有魅力不值钱了?这是什么怪理论?

因为是隔了两年复出,原有的人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对方的经纪公司也没有多要片酬,就是友情价出演,比女二号的略高一点而已,任曼玉表现也很谦虚老实,完全同意合约里要求的全脱产进行训练的事。

除了女主角之外的团队已经在边城训练了半个月的马术和礼仪了,女主角属于空降,幸亏任曼玉表示因为之前拍过古装电影会骑马,这才让窦导松了口气,因为女主角有非常多的骑马戏。

安排好了这边的事,工厂那边又出问题了,之前说好的设备,因为欧盟对华夏限制出口的事卡在海关进不来了。

薛琳这个时候不由得想要是自己是有空间的就好了,直接把设备“走私”进来,就行了。

系统表示你想太多,空间什么的需要的是空间折叠技术,禁止使用。

金手指不管用,只能用另一种万试万灵的金手指了,钱!

先在没有对中国禁运也没有被欧盟禁运的国家办一个空壳公司,把设备进口到该国,再通过空壳公司把设备卖给华夏的工厂。

中间的成本提升了一倍有余不说,也拖慢了工程进度,对此薛琳只能暗搓搓地想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早晚把你生产设备的厂家都买下来!

还没等她生完气,朱之聪又乐颠颠地打来了电话,大发明家又发明了一样很有“商业前景”的东西。

薛琳坐飞机飞过去一看,体积更大的乐精灵,带一个小屏幕能播放MV。

东西确实不错,但是这玩意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怎么用?“你打算怎么用这东西?”

“什么?”

“放在什么地方?手上拿太沉,放在家里的话又比电视和电脑小。”

“可以做成液晶的。”

“你知道这么大的液晶屏幕多少钱吗?”九八年,液晶屏已经发明了出来,只是价格那是相当感人。

“这个…”

“你会花一年的工资买个挺大不好拿的听歌的玩意儿吗?”

朱之聪挠了挠头,会啊?但他不敢说。

“从拓展内存开始好么?存储更多的歌曲,更好的音质,更能配合耳机之类的外设,可以和电脑更适配。”乐精灵2当然是要推出的,但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不过这小东西确实不错,薛琳把玩着,“把专例什么的整理一下。”

“您刚说没什么用。”

“一个设备对市场无用,不代表它的技术没用,也许有一天人人都捧着个小电视看电视听歌呢。”

“呵呵,怎么可能,这玩意儿很沉。”

“电脑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有几层楼那么高。”技术的进步,总能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

两人正在说着,车间里面设成静音的电视忽然开始播报大水,是了,九八年的夏天到秋天的那场大洪水,终于来了。

电视新闻里除了洪水,几乎没有可称之为新闻的东西,薛琳在忙着减少自己企业损失的同时,将一部分精力分在了救灾上。

她跟当地的抗洪指挥部联络,每间公路餐厅每天送十桶米饭,十桶菜,二十桶热汤到抗洪指挥部,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每天她让财务报上所需成本,调配物流供应,发现还可以支持和缺口仍然很大的情况下,她将食物翻倍,按三餐按时供应,餐厅的生意可以停,但送物资不能停。

她又在工厂下了订单,订购移动式简易遮雨棚,将“餐厅”开在了一线,摆了简单的桌椅,餐盘,又利用媒体征集志愿者,争取每天持续供应。

新闻媒体报道之后,现在薛琳的另一个称呼是慈善家,当然了,也有人说她沽名钓誉,纯属伪善。

不管怎么样,薛琳只求问心无愧直到后来的赈灾晚会,她捐了不多不少的钱,而别家企业上亿的捐助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她才从聚光灯下走了出来。

外面的雨水再大,帝京还是一副干燥的样子,秋风起时,多下了几场雨,没有多久,又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