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院子里二等的丫头大多都是取个花啊草啊的名儿,这个芍药便是王太太赏下来的,还算是得用,偶尔能在谢晚春之前露个面儿。

芍药一惊一喜又是一吓,现下脸色苍白,只能维持住面上的镇静。她迎着谢晚春的笑容,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神态,恭恭敬敬的跪下了,温声道:“奴婢多谢少夫人。”

谢晚春也知道就这么个小丫头恐怕一开始就被人当做弃子了,就算是真的抓着了拷问也问不出什么,更不能拿幕后之人如何。所以她不过是拿着芍药警告一下幕后之人,告诉那人自己已经知道了他的手段。

故而,谢晚春只是略点了点头,道:“我有点累了,除了碧珠和琼枝,其余人便都退下吧。”

芍药连同其余几个捧着洗漱用具的丫头,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谢晚春往后一靠,靠着背后垫着的缎面软枕,缓解了一些腰背上的酸痛,轻轻舒了口气。很快,她便纡尊降贵的出声问道:“琼枝,大爷呢?”

因为前世那些糟心事和恶心的死法,谢晚春已经打定主意要洗心革面、好好做人。恰好,丈夫是她之前也曾瞧上过的,王家的日子也勉强能凑合,将就着过好了。故而,她处理完“死生大事”,立刻就关心起夫君王恒之了。

琼枝被问了个正着,颇有几分尴尬,小心的道:“大爷,大爷他不在府上呢......”她小心瞅着谢晚春的面色,见她神色自然这才打着胆子安慰了一句,“大夫人那头已经令人去请了,等大爷回来了,一定会来正房看您的。”

谢晚春“唔”了一声。

今日三月三日,乃是兰水节。民间传说里,这是亡者顺着江水魂归故里的日子,也是太.祖爷亲自定下的休沐日。

据说太.祖晚年思念孝慈高皇后,几次请术士或是道士招魂都不得见,忽而一日泛舟湖上,闻幽兰之香,合目安眠时竟然得见故人入梦。太.祖欣喜若狂,特定兰水节一日不朝,专为悼念故人。

王恒之又没什么需要思恋的故人,自然不需要出门悼念。所以,代入感极强又是从未受过气的谢晚春便很不满意:又没什么大事,怎么就不陪着病榻上的妻子?

她心下不大高兴便微微垂了眼,面色也沉了下来。

琼枝此时提了口气,见着谢晚春这模样,立时便觉得有些担忧起来,给碧珠使了个眼色。

碧珠连忙开口解围,脆生生的道:“厨下熬了冰糖炖血燕粥呢,少奶奶好些天没正经用过膳食了,今日看着是大好了,可要吃一盅?”

谢晚春被她一提醒,立时便反应过来了,点了点头,口上道:“嗯,是有些饿了,除了粥之外再叫人拿些点心来。”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点心要甜的。”

这点饿她倒也熬得住,只是这身子尚且虚弱,是要小心些。

不必碧珠亲去,不过是吩咐一句,不一会儿功夫,便有青袄素裙的小丫鬟端了掐丝珐琅食盒来,打了开来,热气腾腾的。有一碗冰糖炖血燕粥,还有四碟子点心,一样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一样是一品玉带糕,一样是奶油松穰卷酥,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花样小面果子,都用白.粉定窑的瓷碟装着,整齐又好看。

谢晚春只觉得自己饿了许久,看得食指大动。她先是喝了半碗粥,又吃了几个果子,再捡了个粉糕尝了尝,一声不出。

因着谢晚春这回醒来脾气略有些不大对劲,屋内伺候的几个丫头皆是提心吊胆的瞧着她用,就怕她说出个不好来。

谢晚春吃食上头却是个好打发的,为着养生起见只吃了个七分饱,拿着帕子擦了擦手和嘴,便挥挥手叫端下去,口上只是额外说了一句:“下回粥里多放些冰糖。”

小厨房里头做活的小丫鬟连连应了几声,告罪着下去了。

谢晚春吃完了东西,怠懒的打了个哈欠,准备躺下歇歇养神——虽是醒了,可她好歹还是个病人呢,可不得躺着养病。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一个沉稳的女声。因着雕花木门不太隔音,谢晚春倒是能听清几句来,来人似是个中年女人,口上很是和气沉稳:“大夫人听说少奶奶今日好多了,特意令我来瞧瞧呢。不知大少奶奶现下如何了?”

谢晚春想:来人了!不过,这才是正常的呢。她身上至少还有个郡主的头衔,虽是没权没势没钱,可她姓谢啊,还是镇国长公主和皇帝赐下的婚事。王家这样的人家至少在面子上是要过得去才好。

谢晚春对着琼枝和碧珠点点头,琼枝很快便会意的起身往门外去,掀了帘子去迎人,未语先笑:“刘妈妈,您怎么亲自来了?我们少奶奶刚用过膳食,正想着派人去大夫人里问个安呢。哪里知道您倒是来得更快些......”说罢又殷勤的伸手扶人道,“少奶奶请您进去说话呢。”

那刘妈妈乃是大夫人身边得用的人,倒也规矩知礼数,闻言便和气的解释了一句:“是该来一趟的,少奶奶病了这些日子,大夫人也很是不好受呢,日日都要问起。”说罢,入了内室,先给谢晚春请安,“老奴给少夫人请安。”

谢晚春扶着碧珠的手在床上坐正了些,纤浓适中的柳眉微微一挑,含笑道:“这大中午的,倒是劳烦刘妈妈辛苦跑一趟。妈妈很不必这般多礼,倒是叫我心里不安呢,快些坐下喝点茶歇歇脚。”虽说谢晚春还是从琼枝嘴里知道这妈妈姓刘,可这自然亲昵的语气倒显得亲近得很。

刘妈妈在王家也算是有体面,可她到底是个伺候人的,现今得了谢晚春这般亲近的礼遇,心里很是受用。她面上不显,口上忙谢恩:“少奶奶体恤,那老奴就不客气了。”她小心落座,这才说起正题来,“大夫人听说您这几日略好了些,高兴的很,特意从库里翻出几根老山参让奴婢捎来,补气养神最是合宜。大夫人已经说了,您只管安心养病,一应支出都是公里出,若有什么事也只管和她说,她自当为您做主。”

谢晚春心中思忖,面上却仍旧笑得甜甜的,连连点头一副很是感动的模样:“我就知道夫人疼我呢,只是大爷那里......?”她欲言又止,眨了眨眼睛,拿那一双明亮的眼去瞧刘妈妈。

对婆婆抱怨丈夫自然是蠢事,可谢晚春病得这样偏王恒之休沐日都不见人影,便是王家理亏了。她现在暗示几句也不打紧——至少也得叫王大夫人知道自己委屈讨点利息。

果然,刘妈妈想来之前已经得了王夫人的交代,点头道:“大爷今日有事出了城,这才没能赶来瞧少奶奶。夫人已经派人去请了,晚上他就回来了。”

谢晚春唇角一弯,颊边的酒窝甜甜的:“嗯,我知道了......”她略一顿,便温声道,“妈妈尽管放心好了,我会好好养病的。等我病好了,便去给夫人请安。”

刘妈妈倒不觉得这位体弱多病,十天躺八天的少奶奶能好成什么样——左右王家面上是尽了礼数也没人能说出什么不是来。虽说今日瞧谢晚春的神色大有不同,但她也只当是病了一场略有些变化罢了。

刘妈妈笑了笑,这才起身:“那老奴就不多留了,大夫人那里还等着奴婢回话。”

谢晚春捏了捏琼枝的手,笑道:“琼枝,你替我送一送刘妈妈吧。”

琼枝连忙起身,从边上拿了个荷包悄悄塞给刘妈妈,送她出去了。

4|第四章

刘妈妈收了荷包出了门,脚步匆匆的自游廊而过,顾不得欣赏游廊边上的翠竹或是奇石,快步回了正院的寿宜堂。

寿宜堂门口立着一个丫头,穿着月白色底绣折枝桃花的比甲,青色细折裙,眉目秀丽,看着便是温柔周道。正是王夫人宋氏边上的二等丫头素杏,她见着刘妈妈过来,便轻声上前说了句:“妈妈快进去吧,夫人正问起呢。”

刘妈妈闻言也不敢耽搁,很是感激的看了眼素杏,快步入了内室。

王夫人宋氏正坐在临窗的紫檀大炕上,上面铺着青色洋缎,正中间则是大红色梅花鹿松鹤祥云靠背。她现今不过四十出头,保养得宜,看着很是年轻,鹅蛋脸水杏眼,梳了个乌黑油亮的髻儿,上头插了跟简单的祥云头玉簪,穿了件蜜合色锻绣平金云鹤纹的斜襟袄子,下面则是杏黄色的云纹缎裙,颇有几分华贵雍容。

因宋氏掌家多年,家规极严,丫头婆子全都敬着,颇有几分令行禁止的气派和威仪。

宋氏手上端着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正安静的品着茶。她不出声,边上丫头妈妈也不敢出声,只是立在一侧伺候着。

待得她喝过一盏茶,香炉里也换了一块梅花香的饼儿,这才指了指案上那一碟一寸大小的油炸小饺子和葱油卷,对边上立的两个十一二岁的年轻丫鬟道:“赏你们了。”

那两个丫头谢了赏,连忙端着那两碟子点心下去了。

屋内现下只余下刘妈妈一人伺候,宋氏这才徐徐开口:“少奶奶那里,怎么样了?”

刘妈妈心里打过三四次腹稿,闻言便立刻有条不紊的应声道:“瞧着似是好了大半,今儿还能坐起身来了。说是等好了就来给夫人请安。”

“那就好,”宋氏口上这般说却还是轻轻叹了口气,伸手合十拜了拜,“我倒不指望她能来请安,只盼着能安稳些时日。若是能给早日给王家添丁,那便是大喜了。”

有这么一个成日里病着起不了身的儿媳妇,宋氏心里哪里会高兴?可王家家规,除非三十无子,否则须得等嫡妻先有子才能让妾室生育,可王恒之如今才二十,连个妾室都没有,还有十年好等。而次子王游之的媳妇李氏刚入门不久便有了孩子,这般鲜明对比,宋氏一想起来便觉得不舒坦。

刘妈妈想了想,还是接了一句:“少奶奶今日也问起大爷了.......”余下的,她倒是没再说。

宋氏闻言,眉心微蹙,想起去了城外的儿子,手上的盖钟也搁在了案上,发出“砰”的声音。

“那女人,简直是.....”宋氏一贯都是恨得咬牙切齿,心里更是揣着无名怒火,烧得她声音都是紧绷的,“简直是死了都不叫人安生!”

刘妈妈忙劝了一句:“夫人,隔墙有耳......”

宋氏也是忍了太久,任是圣人的修为都要忍不住了。她此时冷笑了一声,摆摆手道:“无事,她人都死了,我难不成还怕那些个早晚要被收拾了的鹰犬?再说,她做了那么多叛经离道之事,世家里头哪个不恨她?单凭她给我们王家嫡长子塞了这么个媳妇,还勾得.....勾得恒之没魂似的,还不能叫我骂几声?”

宋氏虽有二子一女,可长子却是心肝、也是命根。在她眼里:自己的长子品行才貌无一不好,世家里头都难寻个比肩的。可偏偏叫镇国长公主毁了一半,如何不恨?再者,镇国长公主已死,她自然也不需要如往日一般小心压着火。

刘妈妈暗叹一句,劝道:“夫人,这人都死了,过些时日想来大爷也能缓过来了。”

一说起儿子,宋氏心便软了一半,口上叹一句“真真是前世修来的孽障”,到底还是松了口:“你派人去看着,等恒之回来,先叫他去他媳妇那看过,再来见我。我们且去瞧瞧舒姐儿吧。”

王家长房共有三女四子,依着次序应该是:王恒之,王游之,王宛兰,王舟之,王若蓉,王望舒,王归之。

长女王宛兰乃是庶出,早两年便已出嫁;次女王若蓉是孙姨娘所出,现今十五,虽是庶出却因为和王舟之是龙凤胎的关系,很得王老爷宠爱;幼女王望舒则是宋氏嫡出的女儿,年十四,恰如荷叶亭亭莲花初绽,也很是叫宋氏操心。

******

谢晚春一睡到傍晚,卡着饭点起来用晚膳。

方才吃到一半,她便听到了外头问安的声音,不一会儿便有人绕过大理石屏风走了过来。

谢晚春一边瞧这人,一边慢条斯理的把嘴里那口黄澄澄的鸡汤演咽了下去。

那人穿了身宝蓝底紫金色团花湖绸直裰,领口和袖口则用月白丝加金线绣以暗纹,脚下踩的则是玄色短靴。他乌檀似的发上只是简单的插了一支木簪,眉睫乌黑,鼻梁秀挺,薄唇微抿,下颚的弧线虽优美却也略显紧绷,神容若冰雪,显是心情不大好。

来的正是谢晚春名义上的丈夫,王恒之。

她定定的看了王恒之几眼,颇有几分为他容色所动,然后才眨了眨眼睛,眉眼弯弯的笑起来——往日里,她就最喜欢笑,无论喜怒总是喜欢笑,总能笑得对方心神大动,举止失常。

她现今才十八,虽说病容憔悴,可也正是年轻美貌,容色正盛时。只见她一头漆黑的乌发披在肩头,肌肤白得如同细雪,挺鼻翘唇,一双眼睛乌黑明亮好似葡萄,微笑的时候,灵秀妍丽中带着几分染露花苞似的娇嫩。

偏这位王大公子,她现任的夫君大人不吃她这套。

王恒之瞥了她一眼,看美人的目光平静的如看山水花鸟一般平静无波,淡淡和她说话道:“‘食不言寝不语’,先用膳,有话迟些说。”

谢晚春对长得好看的人一贯都是耐心十足,吃了个软钉子也不生气,漫不经心的笑了笑低头继续用膳。她从容闲适的端着碗吃了几口绿畦香稻粳米饭,拿着木筷用夹了几筷青菜和清蒸鲈鱼,吃了个半饱便叫人把东西端下去了。然后,她就靠在床上,托着腮,目光炯炯的端详着王大公子那张冰雪似的脸。

她原本比王恒之大五岁,初见他时,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虽然言行之间已有章法却犹带着几分叫人心软的少年稚气。现今过了五年再瞧,果是大有不同——

王恒之生得清俊端雅,漆黑的双目宛若幽深寒潭,神色淡淡。且他行止如仪,清贵非常,远远望去当真如皑皑白雪,皎皎明月,叫人既觉心动神移又生几分自惭形愧之意,不敢久视。

谢晚春见过不少出色男子,此时也不得不说,论容貌姿仪大约只有齐天乐能与王恒之相较——齐天乐生来尊贵,俊美凛人,如烈日灼灼,英气逼人,相较而言自是另一番形态。

王恒之独在临窗的坐榻上翻了一会儿书,不知想起了什么,怔怔得又出了一会儿神,似有几分怅然。

只是,床上的谢晚春目光始终不离他,好似火烧在背上,颇叫人有些不自在。他很快回过神来,伸手揉了揉眉心,舒展开眉目,放下手中的书卷书,起身和谢晚春说道:“我要去给母亲请安,可有要托我与母亲说的?”

谢晚春闻言,面色不显却还是很不高兴的抿了抿唇:这家伙估计就打着在自己屋里坐一会就走的打算。素来都只有她嫌弃旁人,从来都没有旁人嫌弃她!现今又哪里容得眼前的人就这么走了?

谢晚春眼珠子一转,很快便有了主意。

要是熟悉她的人,见着她这般神情,大约就知道她是要使坏了。

果然,谢晚柳眉微蹙,忙以手捂额,抱着被子连声叫唤道:“哎呀,好疼......”声音似是都疼得颤抖起来了。

要说装病是一门技术,谢晚春大约已经是修炼到顶了。她用细指按住额角,紧紧咬住唇,微微垂下眼,纤长乌黑的眼睫搭在细雪一般白嫩的肌肤上,一颤一颤的,仿佛一滴墨珠滚落在雪白的绢帕上,黑白分明,隐有冷香透骨。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真的疼得受不了。

王恒之在旁看得蹙了蹙眉,站起身来正要扬声叫人进来,忽然被谢晚春轻轻的拉了一下袖子。

“帮我揉一揉额头,好吗?”谢晚春抬起头,一双黑眸犹如一泓秋水,明亮温柔,里面只映着王恒之一人。

谢晚春珠玉似的贝齿咬着下唇,下颚弧线绷得紧紧的,带着一丝害怕被拒绝的犹豫,似撒娇又似抱怨诉苦,软软糯糯的道:“真的很疼......”

王恒之最讨厌旁人和自己动手动脚,下意识的就想把袖子从她手里扯回来。可等他对上谢晚春那双水盈盈好似江畔绿水的眼睛,忽然又有些发怔。就仿佛见到了当初那个把桃花花枝丢到他手上的人。

是了,她们是堂姐妹,有相像之处亦是寻常。

王恒之想起那人,不由心一软,顺着她拉自己的力道在床边坐了下来,语气稍缓的问道:“哪里疼?可要叫你的丫鬟进来伺候?”

5|第五章

谢晚春忙道:“不用了,我病了这些天,她们也跟着提心吊胆,且叫她们宽心歇一歇吧。又不是,又不是什么大事......”她可怜巴巴的说着话,然后委委屈屈的眨了眨水眸,拉住王恒之的手,往上按住自己的太阳穴位置,“喏,就是这,现在还有些疼呢。”

王恒之的手指修长而有力,骨节分明,带着一种天生的、令人着迷的控制力,稳得出奇。谢晚春握在手里,悄悄的又捏了捏,算是吃块小豆腐。

不一会儿,王恒之果然顺着她指示的位置,轻轻的曲指替她揉了揉。

正对着穴位,力道适中,很是舒服。

谢晚春最是个会得寸进尺的,背往后靠了靠,软绵绵的和王恒之指点道:“嗯,就是这里,再用力点......”

这般声调,还不知外头候着的丫头要是听到了会如何想呢。

就在谢晚春舒服得闭了眼睛,迷迷糊糊的要睡过去的时候,忽然听得王恒之开口。

王恒之的声音很轻很淡,好似山涧水流一般清透,叫人神志忽而一清,洗净了所有的旖旎:“你今日,倒是和平常大有不同。”

谢晚春生出些警觉心,提了点精神起来,可声音依旧是懒洋洋的,好似羽毛尖端轻轻的挠过耳侧引得微微的瘙痒:“我病了一场,有些事情自然也就想通了......”

王恒之正按在她太阳穴上的手指忽然顿住,抬目去看她。

免费按摩工不工作了,谢晚春这下方才慢吞吞的、很不满意的睁开眼去瞧他,拉长了语调:“我还有点疼呢......”她语声轻甜软糯,娇娇软软,好似嘴里含着糖糕,唇齿舌尖都是暖融融的蜜糖,甜得入心。

不过,她现今这模样不像是头疼倒像是撒娇,一听就知道是假疼。

王恒之没理她,从袖中抽出一条素净的帕子擦了擦自己的手,一根根的手指擦过,然后丢到桌上,垂眸看她,不动声色的开口:“我今日在城外见到靖平侯了。”

啊哈?难道我没听错,你说的靖平侯就是我想的那个靖平侯陆平川?

可是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

谢晚春即时止住自己越跑越偏的思绪,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王恒之的脑回路。好在,她最是会端会装,神色不动,举重若轻、以不变应万变的回了一句:“然后呢?”

王恒之闻言面色不变却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随即收回目光,徐徐站起身来:“侯爷身子好了许多,精神也不错,你不必担心。”说罢,他绣了缠枝纹的袖子在榻边一掠而过,未等谢晚春反应过来就已然姿态优雅的缓步出门去了。

只剩下一脸懵逼了的谢晚春:所以说,我究竟要担心什么啊?她所得到的记忆并不多,零零碎碎却并没有靖平侯的那一部分。

过了一会儿,碧珠才从门外进来,小心翼翼的道:“少奶奶,你头还疼吗?大爷让我过来替您揉揉头。”

谢晚春扫了碧珠一眼,心念一动,连忙招招手:“碧珠你过来。”

碧珠一脸担忧,连忙小跑过来了,一边打量着谢晚春的神态面色,一边压低声音问道:“少奶奶这是怎么了,是头又疼了?可要我去请太医?”

谢晚春摇摇头,斟酌了一下,很快便转头和碧珠笑了笑,颇有几分怅然的模样:“没什么,就是刚刚听大爷说起靖平侯,想起了些旧事,便想着与你说几句。”

碧珠闻言,面色神色一变,忧心忡忡的劝道:“少奶奶,您可不能再犯糊涂了。靖平侯冷心冷情,您如今又已是王家的少奶奶,身份有别,这般话断断不可再提。”

碧珠虽只说了几句话,可谢晚春一听就立刻就把话总结归纳了一下:谢晚春喜欢陆平川,单方面的。

因着谢晚春不吭声,碧珠还以为自家少奶奶是被自己劝住了,连忙再接再厉的道:“靖平侯的确是救过您,可也不能拿您一辈子去赔给人家。大爷看着冷淡些,可人却是好的呀——当初您为着靖平侯和他闹了一场,最后也是大爷替您给瞒下来的。您还是收收心,好好和大爷过日子吧?”主子不折腾,做丫头的才不用跟着担惊受怕。

谢晚春这下子算是彻底明白了:陆平川大约是救过堂妹一命,于是堂妹便芳心暗许了。后来堂妹嫁来王家就因为陆平川而和王恒之闹了一场,夫妻感情极其冷淡,各过各的。难怪,王恒之刚才会那样说话——他大约以为自己今日变化是为了从他口里套问陆平川的近况?

谢晚春很是为身体原主也就是自己的小堂妹的眼光而叹气:陆平川那就是只小狼狗,要记得定时喂食,还要时不时打几棍子给他长点记性,省得他咬人反主。做手下可以,做夫君就太不合格了。

夫君嘛,至少得找个赏心悦目、健康无公害,让人放心的才好啊。就像是王恒之。

谢晚春故作苦恼的点头又漫不经心的转开:“对了,我早晨见着芍药的面色好似不太好,怎么样了?”

碧珠想了想,应声道:“我来的时候,听和芍药同屋的丫头玉兰说,芍药早上起就好似有些不舒服,正躺着呢。”

谢晚春摆摆手:“记得找个大夫来瞧瞧,到底是大夫人给的人又是咱们院子里的,人也还算老实。”她很清楚芍药过几日大约就要‘病逝’了,这才有点兴趣做些面子功夫。

碧珠到时不知这内中汹涌的暗潮,双眼亮亮的:“还是少奶奶您心地好。”

谢晚春弯了弯唇角,让碧珠下去,心里头开始琢磨起来:虽说芍药是王夫人赏下来的人,可是王夫人却必然不是那个要谋害她的人。谢晚春相信王夫人是嫌弃着自己这个病怏怏的儿媳妇但绝对没有杀人的心思。

要知道,王夫人管着王家后院,倘若真的是咬牙切齿的想要谢晚春死,足有千万种方法,断断不会下毒这种方法——倘若查出是芍药下毒的,那么王夫人就是第一嫌疑人;倘若没查出下毒的人,那么王夫人也少不了一个“治家不严”的名头。

除去王夫人,因为目前掌握的信息量实在不足,谢晚春心里涂涂画画,暂时只有几个嫌疑人:

一个是弟媳李氏。

李氏出自钱塘李氏,虽然比王家差了一点却也是当世名门,而且她的母亲出自宋家,正是王夫人宋氏的胞妹。她和王恒之是表哥表妹的关系,两家口头上便也谈过亲事。只可惜宫中赐婚,谢晚春横插一杆嫁给了王恒之,李氏也只得委委屈屈的嫁给了王家次子王游之,虽说是入门不久便有了身孕,但夫妻感情据说很是不好。李氏心中郁恨,可想而知。若说李氏怨恨嫉妒之下失了理智,谢晚春倒也勉强相信。

一个则是谢晚春的生母晋阳王妃。

这位晋阳王妃的名声在宗室里一贯都不大好,要不然先帝也不会把她唯一的女儿谢晚春接去宫里给胡惠妃养着。

这事认真算起来倒是当初的晋阳王做的糊涂事。晋阳王乃是先帝的胞弟,颇得信重,人称一句“贤王”也是有的。只可惜这位贤王大把年纪还无子,愁得头发都白了,后来也不知怎地,酒醉的时候拉了个伺候的丫头来,没想到就只一炮居然就中了。晋阳王乐得恨不能绕京城跑一圈,把这喜事和满京城的人说一说。眼瞧着这丫头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太医又说是龙凤胎,晋阳王想着王妃早逝,府中正室的位置也还空着,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硬着头皮、梗着脖子求了圣旨把那个丫头立为自己的继妃。

只可惜,这晋阳王妃虽是生了龙凤胎,可最后却只活下了谢晚春这个女儿。

为了那个早夭的儿子,晋阳王大喜大悲之下病了一场,最后竟是郁郁而终。晋阳王妃本就是寒门出身,被家里卖到王府做丫头,宗室里的人都瞧她不起,她自己则是一心一意抱着“母凭子贵”的心情等着儿子出生做依靠。结果一夕之间,儿子和丈夫都没了,她自己也跟着缠绵病榻。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怨天怨地,最后竟是怨上了自己的女儿,不仅不待见女儿,更是好几次差点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先帝看不过眼,本是想要废了她,可是又怜惜她丧子丧夫,最后只是明旨斥责一番,把侄女抱进宫来给自家妃子养着,也算是替弟弟留下条血脉。

因为有前车之鉴,谢晚春很有理由怀疑这位晋阳王妃是失心疯发作又来“掐”女儿了。

这般把心里的嫌疑人数了一下,谢晚春很是忧愁的叹了口气——亏她还以为这一回没了一群豺狼,嫁得高门俊美小郎君的日子有多简单呢,可仔细一想却是处处都有坑:

其一,有个没现身的仇家,估计成日里就想着要她的小命。

其二,从嫁进门两年了到现在,都快两年了,病歪歪起不了身,王家的人怕也瞧不上她。人缘一定不好。

其三,暗恋陆平川这事也不知还有几个人知道。王恒之知道,已经算是麻烦,至少夫妻感情处理起来要有好大障碍;要是陆平川知道......

谢晚春身子本就有些弱,心里想着事,不一会儿便觉得困倦,靠着枕头闭了闭眼睛。

迷迷糊糊的,她竟然想起了死前和朱寒的对话,好似惊雷阵阵落在心头,睡意全消。

6|第六章

那时候,朱寒湿漉漉的眼眸里,一点漆黑的瞳孔好似暗夜里倒映在水里的星子,冷且幽。她咬着唇,泣声问道:“殿下,您生平最恨的便是先皇后,可您不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她吗?”

谢池春听到这话气极反笑,下意识的就咬住牙关——她怎么会像那个恶心的女人?

然而,也不知是不是浮色春发作的缘故,她那些话全都哽在喉中说不出来,浑身冰冷,只觉得血管里的血液好似被寒冰一寸寸的冻住起来,浑身都是冰渣子,只余下心口的抽痛证明自己还活着,一时之间竟是忆起许多往事,生出恍然之感:

确实,她变了许多。

她越来越喜欢手中的权利,多疑猜忌到无人可信,冷酷无情到无人亲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齐天乐、宋天河甚至是周云或是陆平川,他们都曾一心待她,可最后也一个个与她分道扬镳。

随着年岁的渐长,她也如先皇后一般,迷恋于玩弄人心,沉浸于旁人的倾慕和恐惧之中......

多么可怕啊,她不知不觉竟然成了自己最厌恶、恶心的那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