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小太医加紧施针,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子来,他甚至顾不得开口说话,双手灵活的上下动着,好容易才把一整套的针法施完了,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一面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水一面笑着与宋氏道:“王夫人不必担心。这只是娘娘体内的淤血,流出来就好了。”

果然,王望舒下面流了一会儿血,便渐渐止住了,换过干净的被褥后,明显好多了。

那位小太医又紧接着道:“接下来,只要补一补气血,调养好身体,那便可以大好了。”

宋氏与谢晚春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只有边上的几个太医看着有些尴尬,要知道何太医之前吩咐去煎的药才刚煎好呢,只是王望舒显然已经不必去喝了。

宋氏和谢晚春才没有功夫顾及边上这些太医的想法,先是赏了一回人,又叫人去把刚出生的小皇子收拾收拾。等事情做得差不多了,正当众人心中舒了一口气的时候,外头忽然来了几个太监和十多个宫人。

那领头的太监谢晚春也认识,乃是乾清宫里头的管事林德厚。

林德厚比之林忠要更年轻些,眉目清秀,身段颇高,话说得时候也格外的恭敬小心,处事亦是十分的圆滑。他先领着人上前来见礼,然后才道:“听说皇后娘娘今日生产,皇上病重起不来身,特意交代奴婢等人来瞧一瞧。娘娘和小皇子可是平安?”

谢晚春叫人抱了小皇子过来,嘴里道:“劳陛下关心,邀天之幸,母子平安。娘娘如今正在里头躺着呢。”

林德厚闻言一张脸仿佛都要笑成一朵大大的菊花,他满口奉承了几句,很快便叫身后跟着的宫人们把皇帝赏赐坤元宫得子的东西给送上来——虽不过是些金玉珠宝一类,但既是内库里头拨出来的,皇帝赏赐下来的,自然是有些名头的。

然后,就在众人都暗自松气的时候,林德厚伸手把手里的浮尘往后一扬,笑着道:“皇上派奴婢等来,一是为了问一问娘娘的身体;二是为了给坤元宫送赏赐;这三嘛......”他拉长了声音,目光自在场诸人的面上一掠而过很快便便温和的笑起来,“三则是为了要抱小皇子过去给皇上他看看——到底是皇后嫡出的皇子呢,皇上他病床上都惦记着,就想着看几眼。”

无论是林氏还是谢晚春都知道皇帝如今已在用寒食散,说不得已受了萧妃或是楚美人的控制。倘若此事把孩子交过去,其实不就是直接送了自家的软肋去别人手上?

宋氏面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语声也换了下来去:“这,这不太好吧。皇上他不是还病着吗?”

“您放心,只是隔着帘子瞧一瞧。陛下一片爱子之心,想来皇后还有夫人您都会体谅的,对不对?”林德厚的每一个字都慢吞吞的咬着牙,似是若有深意。

宋氏瞧着谢晚春抱在怀里的小皇子,一时儿也想不出拒绝的词来。

林德厚却忽然变了脸色,也没给众人犹豫的时间,直接便抬着下巴道:“难不成,诸位是想要抗旨?”他的理由太充足了,皇帝毕竟是小皇子的父亲,他想要看一看自己的儿子,于情于理都是不容拒绝的。更何况,皇帝还是君主,更是不容拒绝。

宋氏生来便是宋家嫡长女,后来又嫁入王家做主母,还从未被一个宦官就这样当着面驳斥。她一张脸涨的青白,咬着唇许久都未出声,边上的谢晚春此时却忽然开口道:“这样吧,我正好也要去看看陛下,我抱着小皇子和你们去一趟吧。”

林德厚闻言微微一怔,不由道:“陛下病重,不见外人。”

“那怎么就忽然想起要见小皇子了?”谢晚春抬眸看了林德厚一眼,忽而道,“还是说,乾清宫里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林德厚听到“见不得人”这四个字,手心不觉隐隐的冒出汗来,他沉默片刻,忽而开口道:“既如此,那便请郡主抱着小皇子跟我们走一趟吧。”

谢晚春笑了笑,点点头:“理应如此。”说罢,她转过身,握住了宋氏的手,轻声道,“我跟他们去一趟,很快便回来......”说着,她故意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身后人的视线,悄悄的在宋氏手心写了几个字。

“时候也不早了,您记得早点回去,等皇后娘娘醒了,让人和她说一声便是了。”谢晚春故意把话慢吞吞的交代了一遍,拖延着时间在宋氏掌心写完字,然后才抿唇一笑,重又转头与林德厚道:“走吧。”

林德厚这才找到点主动权,他摆摆手应了声“是”,看似恭敬,可那态度里头又带了点疏离和倨傲。他在前领着,一路匆忙的带着谢晚春等人回了乾清宫。

乾清宫里的人显然已被整顿了一番,许多旧日里熟悉的面孔都已不见了,已然换上了各式各样的新面孔。林德厚领着谢晚春到了西暖阁便止住了步子,开口道:“郡主请先在此稍后片刻,奴才这就进去和萧妃娘娘说一声。”

“怎么是萧妃娘娘?”谢晚春抬高双眸,仿若意味深长的开口问道,“难不成,如今乾清宫里做主的竟是萧妃娘娘?”

林德厚眼中闪过一丝的不耐之色,可他到底还是有些城府,忍了忍又笑道:“瞧郡主您说的。陛下如今正病着,只萧妃娘娘和楚美人在边上服侍,如今能不能见人,自然要先问一问萧妃娘娘。”

谢晚春点了点头,似乎没有什么意见了,很快便接口道:“那公公您就先进去吧。”

林德厚悄悄松了口气,暗骂谢晚春多事麻烦,但还是小心的掀了帘子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儿,里头出来引人的却又不是林德厚而是穿着粉色长袄和湖蓝色长裙的楚美人。楚美人年纪尚轻,不过方才十八岁,便是不施脂粉也是依旧的美貌出众。只是,她似乎熬了几夜未睡,眼底下有些青色,面上神情麻木,声音亦是沙哑的:“郡主请进吧,公公正在服侍陛下起身,一时也脱不开身。”

谢晚春上下打量了楚美人一番,忽而道:“早闻楚美人容色过人,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倘若我有个长得像您这样的妹妹,怕是要乐坏了。”

听到“妹妹”二字,楚美人略显得麻木的脸上忽而微微一变,她瞪大了眼睛去看谢晚春,似是想要说些什么。

谢晚春仿若未觉,手里拿着一个鎏金银制镂空香薰球,状若无意的逗弄着怀里的小皇子。

楚美人看着那个香薰球,漆黑的瞳孔微微一缩,似是怔了怔。许久,她方才咬了咬唇,颇有几分楚楚之态,轻声道:“郡主今日来得巧,适才禁卫军萧统领才来过。”

“是么?”谢晚春这才转过头去看楚美人,对着她眨了眨眼睛,纤长浓密的眼睫跟着一扬。她看人时,一双明眸犹如宝珠一般烁烁生辉,“听说萧统领素来尽职,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宫里当差,不曾归家呢。怕也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也不知他的夫人该如何惦记......”

楚美人似是会意过来,很快便重又垂下头,缓步引着谢晚春往里走。暖阁里头的窗扇都是关着的,光线极暗,灯亦是只点了几盏,昏沉阴暗。

楚美人沉默了片刻,忽而开了口:“萧妃娘娘已等了郡主和小皇子许久了,今日大约还好,只是明日恐怕就要......”她的声音压得低低的,似是怕惊动屋内的浮尘一般的小心翼翼。

只是,还未等楚美人的话声落下,里头忽然传来萧妃的声音——软软的、娇娇的却又带了一点倨傲和讥讽。

“我原还想着是不是要请郡主来,没想到你倒是自个儿来了。”

96|30.31

谢晚春抱着孩子随着楚美人往里头走去,果然看见萧妃正坐在临窗的木椅上,白腻犹如美玉的手上拿着一支梅花,正含笑回眸看着她。

临窗的木桌上摆了一只汝窑白瓷花囊,萧妃只穿了一身鹅黄的衣裙,钗环尽去,颇有几分清水出芙蓉的模样。她手里握着一把剪刀,颇为闲适的修建着宫人从外头折来的梅花枝。因她生得甚美,清雅中隐约透着一点灼人的艳色,此时手持一支犹如胭脂般殷红的梅花,回眸一笑果真是容色灼灼,哪怕出言不逊,旁人大多也会看在这张美人面上稍加宽容。

林德厚则是微微低头,双手垂着,站在萧妃身边服侍着,显然已被萧妃收服。

谢晚春却没理会那临窗持花一笑的萧妃以及林德厚,反倒转头打量了一下屋内,这才发现皇帝躺在另一边的床榻上。他半阖眼躺着,神色不清,只有胸膛微微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萧妃见着谢晚春不理自己微微蹙了蹙眉,不一会儿便搁下手中的花枝,缓步上前来看了看谢晚春怀中的孩子,笑着道:“这便是小皇子吗?果真生得颇似皇后,雪玉可爱。”

谢晚春此时方才抬眸去看萧妃,微微一笑:“我和小皇子都来了,难不成萧妃娘娘竟还要这般云山雾里的和我绕着说话吗?”

萧妃看着似笑非笑的谢晚春,本还要逗弄小皇子的手不觉便又收了回去微微握紧,指甲尖已然抵着掌心。她面色微微一变,已然冷了声调:“事到如今,我劝郡主还是收敛些吧,这般趾高气扬,实是令人厌恶。”

“难不成,我改了态度,萧妃娘娘您反倒会喜欢我?”谢晚春嗤笑了一声,意态到是依旧的从容。

萧妃紧紧盯了她一眼,目中神色极冷,仿佛恨不得立刻就处置了谢晚春。好一会儿,她方才拂袖起身,转头吩咐左右道:“替我好好招待郡主和小皇子。”

萧妃拂袖而起去,林德厚自是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唯有楚美人依旧立在一侧,轻轻道:“郡主先坐吧,我替您倒杯茶去。”

谢晚春也不挑拣,就着方才萧妃坐过的那张木椅坐下,端详着那被插着花囊中、被萧妃修剪过的花枝。

过了半响,方才见着楚美人端了茶盘过来,递了一杯热茶与谢晚春。她本就是萧妃宫中的奉茶宫人,这一套动作自然做的十分流利,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看着谢晚春捧盏喝茶,她才有些按耐不住,试探着问道:“郡主可是见过我家妹妹了?”

谢晚春端着茶盏的手极稳,可唇边到底还是显出了一丝笑意。

之前,谢晚春让陆平川去查那萧五郎的外室,本也不过是觉得此人怕是有些来历。没想到陆平川从头查了一遍,这才查出点来:原来,萧五郎所谓的外室便是楚美人的同胞妹妹。

可细细思量过后,谢晚春也明白过来了:要诱哄皇帝服用寒食散自然要有人主动配合,可寒食散本就伤身,萧妃自然不会亲自去做。再者,日后倘若真是事发,必也要有个口风紧、肯认罪的替罪羊才好。所以,萧妃才会选了楚美人——只要萧家捏着楚美人的妹妹,便是捏着楚美人的软肋,来日便是让她出面顶罪,恐怕也不敢说出什么,更不敢说一个“不”字。

所以,谢晚春直到这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让锦衣卫的人暗暗把楚美人这位妹妹请出去,控制在手里头。如此,方才能策反楚美人,留了翻盘之机。

听到楚美人这般问话,谢晚春这才缓缓拿出适才的香薰球,适才不过粗粗一瞥,楚美人不过有些疑心,此时谢晚春把东西就这么举到她跟前,楚美人方才看清了,知道这确实是自己托人送出宫,赠予妹妹的香薰球。

那是一个鎏金镂空花鸟球形银香薰球,上头的花鸟纹饰栩栩如生,嵌了几颗珠玉,极是精致华美,只用一根细细的金链子系着,悬在空中的时候还会轻轻的转动着。谢晚春把东西递给楚美人,随后方才搁下茶盏开口笑道:“前日方才见过。我见令妹手中的香薰球颇为精致,竟似宫中所造,便问了她几句来历,方才知道她竟是楚美人你的妹妹。我瞧她妆扮谈吐皆是不凡,很是喜欢,这才请她去我那儿做几天客人。”

楚美人闻言不由蹙了蹙眉,面色跟着惨白起来。她腿一软,依然跪倒在谢晚春跟前,泣声道:“郡主,家妹年幼无知,什么也不知道,还望郡主能大发慈悲,宽恕一二。”

“楚美人这是什么话,似令妹这样的姑娘,我是喜欢都来不及的。”谢晚春伸手扶起楚美人,看着她那双如玉一般的小手,笑着道,“只要,你能替我做两件事。”

楚美人双眸盈着泪珠,已然泫然欲泣:“郡主,我,我真的什么做不了.......”她吓得快要哭出来了,可又怕外头的人听见,仍旧是竭力压着声调,“萧妃娘娘已令人传了旨,明日召内阁诸臣进宫议事。到时候便会传旨给诸位臣工,宣布要立大皇子为储。”

萧妃至今不动皇帝便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立大皇子为储,而她不动谢晚春和小皇子则是以此为人质胁迫王家和皇后。倘若明日内阁真的就通过了这一道立储诏书,恐怕皇帝、谢晚春还有小皇子的性命马上就要不保了。

楚美人仍旧是抽噎着,香腮含泪,极是楚楚:“我真的什么也做不了,郡主,我甚至连乾清宫都出不了。”她说到这儿,不由磕头求情道,“求郡主绕过家妹吧,她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

她神态戚戚极是哀婉,言语之间亦是十分的恳切,一番爱护幼妹之心自然是十分感人的,可谢晚春却是不为所动的模样,反倒微微一笑,轻声与她道:“我说了,只要你替我做两件事,倘若真成了,令妹自是安然无恙,此生平安康泰。若是不成,那我也没法子了。”

楚美人波光盈盈的目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咬着唇好一会儿才哑声道:“......不知郡主想要我做什么?”她本就卑贱之身,微不足道,偏偏又因着幼妹而处处受制于人,先是萧妃、再是谢晚春,本就只能俯首听命。

谢晚春抬起手轻轻的拉了她起来,温声宽慰了两句,随即便附在她耳边交代几声。

楚美人听了几句,纤长的眼睫不由一颤,似有几分惊疑。她怔了怔,随即又转头去看榻上的皇帝,然后抬目回视谢晚春,似是几番踌蹴,终于还是抿了抿唇,低声道:“我听郡主的。”

过了一会儿,楚美人端着茶盘离开了,屋内竟只剩下谢晚春、小皇子还有皇帝。

楚美人端来的除了茶水之外还有一碗热牛乳,显然是要给小皇子喝的。

谢晚春叹了一口气,只好用勺子给孩子喂了几口奶乳——从他爹算,勉强是自己的侄子;从他娘算,也算是自己的外甥,无论怎么说为了这孩子的安危,暂时也不好交给旁人,总也要尽量照顾好了才行。好在小皇子才出生不久,却也十分的乖巧,一路上除了初时哭了几声后竟也没再哭闹,只是这将近大半天的功夫他估计也饿坏了,这会儿闭着眼,小小的嘴巴不停地动着,似是在找什么。谢晚春没法子,便用勺子把奶乳递到他嘴边,他没睁眼,只是含含糊糊的喝了几口,嘴边沾着白白的奶沫,很是可爱,只是方才喝了小半碗便已瘪了嘴不肯喝了。

谢晚春垂眸看着他天真稚嫩的模样,心中极软,不觉一笑,随即又想起了什么,不由的抿了抿唇,抬手搁下碗和勺子,用帕子替他擦了擦嘴角,然后抱着孩子在怀里轻轻的摇了摇,好容易方才哄着孩子睡着了。

把孩子哄睡了,屋内便显得安静了许多,谢晚春缓缓地把孩子搁在边上的小榻上,盖了软软的锦被,见他睡得安稳了,方才起身缓步走到皇帝的榻前去看昏睡不醒的皇帝。

其实,她适才看到小皇子那天真稚嫩的模样便不由得想起皇帝小时候——他比谢池春小了足足五岁,因是帝后久盼而来的嫡子,自是尊贵非常。而对于小小的谢池春来说:弟弟是极新奇的小玩意,他小小的、软软的,就像是团用雪捏出来的小丸子,她总是喜欢绕着小弟弟乱跑。

最要紧的是,他和她,分享同一个母亲、同一个父亲,血脉相连,再亲不过。

他们曾经那样亲近过。

谢晚春忽然生出一丝极复杂、极难言的情绪来,伸出手,轻轻的抚了抚皇帝微微有些汗湿的鬓角——他这几日大约已折腾够了,面色苍白憔悴,眼底显出一抹青黛之色,唇上更是没有一丝的血色。大约是真的累得厉害,他本来乌黑的鬓角处竟有一丝的白发。

谢晚春不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由自主的把心头的话给说出来:“天底下的蠢人这么多,怎么就只有你总是被人骗?”

话声还未落下,适才合目似晕的皇帝忽而睁开眼,定定的看着谢晚春。他目中的神色比之谢晚春更加复杂,是痛苦、是惭愧、是惊骇、是怀疑又或者是悔恨,种种交杂在一起,他一双黑眸是浸满了泪水,哑声叫了一句:“......皇姐?”

当年,谢池春从西南回来,皇帝也曾抱着她的膝头痛哭一场。那时候的谢池春面带无奈,一边抚着他的发顶,一边叹气:“天底下的蠢人这么多,怎么就只有你总是被人骗?”

此言一出,倒是惹得皇帝哭得更加厉害。

谢池春没法子,只好倒了半盏茶递给他,灌了他几口茶给他补充水分,如此方才好些。

然而,谢池春那样的神情、那样的语气,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到了这个时候,谢晚春也并不想瞒他,又或者说早在她从周云处知道皇帝起意毒害自己的事情后,她便已然打算把当年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所以,谢晚春连眉梢都不曾动一下,反倒垂头便对着床上满面复杂的皇帝笑了一声:“是我。”她对着皇帝眨了眨眼睛,慢慢的道,“我没死成,是不是很失望?”

皇帝用力的咬了咬唇,一直等他尝到血腥味方才确定这不是梦。他不由自主的抬起头去看谢晚春,忍不住道:“不可能,是我亲眼看着皇姐下葬的......”他面上显出一抹异样的薄红来,似是有几分怒色,“晚春,你怎可在朕面前装神弄鬼?!”

谢晚春收回自己的手,负手站在床边看着他,忽而嗤笑了一声:“都到了这地步,你竟然还不敢认吗?难不成,我还得把那些事情都一一的说出来给你听,你才肯信?”

皇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他亦是与谢池春一同长大也曾亲近过,听话语观言行自然知道面前的这人究竟是不是长姐,好一会儿。他似是受了天大的打击,本就苍白的唇仿佛显得更加白了,竟是有几分委屈:“......皇姐既然未死,为何不愿出面?为着你的事,朕几次病重,悔痛已极......”

“几次病重,悔痛已极?”谢晚春简直就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不由得掩唇一笑,接口道,“你这话大约说得多了,连自己都信了?难不成当初令周云设计用用浮色春毒死我的人竟不是你?”

谢晚春一双黑眸有仿若两丸黑水银浸在银水里,寒星一般的冷且亮。她此时的言辞便如刀剑一般直接戳在皇帝的心口处:“你杀了我,再来悔痛,我便要为着你这一份悔痛来和你认亲?再让你杀一回解气?”

皇帝一双颜色淡淡的长眉不由得蹙起,他看着谢晚春,简直不敢相信这竟会是当初那个对他一贯忍让的长姐。好一会儿,他才咬着唇,忍着哽咽之声道:“明明,明明是你丧心病狂弑母在先,否则,朕又何必要杀你?”他的唇颤了颤,乌黑的眼睫不堪重负的颤着,遮住了眼中种种复杂的情绪,不由得道,“那是我们的母后啊!父母之仇,我为人子,怎能不报?”

谢晚春站在榻边看着他,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那张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的脸孔,百感交集,心中一时竟是起了几分愤慨和怨恼:这就是她曾经百般维护的弟弟,这竟是她曾经百般维护的弟弟!他真真是不仅要占足了好处,连理也要占了才好。

她心头越是怒意澎湃,面上越是从容不迫,甚至还低下头,扬起唇对着皇帝淡淡一笑:“你既存了此念,为何不早早与我对质?为何不早早问过我?你甚至都不愿意问一问我原委和真相,一厢情愿的便以认定我为弑母之人........”她慢条斯理的说着话,神色之间甚是轻蔑,“是了,之前你要靠着我争储位,自然不敢轻易得罪我,不愿为着这么早死的生母破坏了我们姐弟之间的情谊。后来,你稳坐了帝位,可以踢开我了,便早早打算好了要杀我为母后报仇,自然也不敢开口与我说,对不对?”

这一刻,皇帝只觉得有那么一把刀,就这么一点一点、毫无半分情感的剥开他的心,在阳光底下把里头那些腐肉、脓水和黑点全都挑出来,让他不能不直视自己可悲、可恨又可鄙的想法,令他无地自容。

在登位之前,他的确是没有想过要杀长姐的。他很清楚,倘若没有长姐帮衬他是决登不上皇位的,倘若是庶兄登了位,皇姐或许可以安荣一生,可他身为嫡皇子必是要死的——似光武帝嫡长子刘疆,让了太子位,封了个东海恭王,然而连三十五岁都没活过。他生来体弱却也不愿就那样死了,只能咬牙忍下母后之事不提,一脸无辜的依靠着长姐。然而,登位之后,看着站在御座边上、珠帘帘后的长姐,那一直藏在心底的毒刺便又冒了头......难道,他真的就是这么一个卑鄙的小人。

不,不是,他是为了母后.......那是他的生身之母,她的死仇,又怎能不报?皇姐为人女却弑母,本就是该死的大罪!

皇帝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可面上到底失了血色,好一会儿才恍惚着道:“母后亲笔留下的遗书,怎会有错?”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死死的咬住了这一桩母仇,否则他简直不知自己有何颜面活下去。

谢晚春呵了一声:“母后死的时候你才几岁,十岁都未到吧?你还记得些什么?替你择选名师进学的人是我;替你安排左右辅臣的人是我;替你在父皇面前一再求情的人是我;替你争储位、教你理政的人是我!”她神态淡淡的接着道,“你情愿相信那么一张轻飘飘的信,相信所谓的遗书,也不肯信我?”

皇帝抬眸看着她,眼底的泪水已然要掉下来了:“那你说,母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谢晚春此时此刻半点也不想要瞒着他,直接道:“是父皇赐下的毒酒。”

“不可能!”皇帝闻言大是惊骇,满眼的不可置信,喉间仿佛都要涌出血来,不由恨声道:“不可能,父皇爱母后至深,母后死后他便缠绵病榻,至死都未再立继后!你害死了母后,今日还敢污蔑父皇?!”

谢晚春看着他近乎癫狂的模样,忽然觉得他真是可怜可悲——他活了一辈子,从来都是糊糊涂涂的,恐怕连他生母、生父究竟是如何的模样,他都没看清吧?谢晚春毫无一丝的怜惜之心,近乎轻慢的反问道:“在你眼里,先帝和先皇后自然是一对恩爱夫妻,父皇和蔼可亲,母后温柔慈爱,是也不是?”

皇帝一双眼睛紧紧的盯住了她,两颗眼珠子仿佛都要瞪出来了,就像是两颗充血的死鱼眼。

谢晚春欣赏着他这可怜的模样,笑着道:“母后曾经和父皇说过一句话,我当时凑巧就在边上,一直记着,至今都不能忘。今日倒是可以说给你听听。”她不疾不徐,回忆着先皇后那时的神态声调,模仿着先皇后的口气开口道,“‘凭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后宫三千,女人却不行’。”

皇帝仿佛有些明白过来了,他喉中赫赫了几声,仿佛要说些什么却还是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谢晚春看着他,语调缓缓的问道:“你知道母后有多少入幕之宾吗?大概,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吧。父皇杀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却止不住满腔的愤恨——他爱母后,为了先有嫡子,他硬生生等到三十、等到我这个嫡长女出世,方才灰心让后宫产子。他觉得他已然把帝王所能有的爱情全部给予了母后,可母后却背叛他。仅仅是那些男人的命又哪里能让他息怒?非要杀了先皇后,杀了那个背叛他的女人,他才肯甘心。”

皇帝面上灰白,只是怔怔的道:“不可能,你骗我!你骗我!”在他有限的记忆里,先皇后温柔慈爱,从来都是一副好母亲的模样,又怎么会是谢晚春口中那么一个淫.乱的妇人?

谢晚春也不在意,反倒接着道:“信不信由你,当年之事......”她顿了顿,眼神微不可查的变了变,沉声道,“当年之事原本是宋天河捅到先帝跟前的,先帝惊怒至极,暗暗拘了先皇后身边的两个女官,严刑拷打,方才查出此事。所有知情之人,都已被杀了。”

当年,齐天乐方才离京不久,宋天河闲着无事便常来找谢池春,那时候谢池春不过十岁出头,宋天河不过是觉得她有趣,偶尔逗乐一番罢了,自是并无儿女之情。反倒是先皇后,她见着宋天河常来常往,一来二去,反倒暗自生意,以为宋天河是暗中恋慕自己,便悄悄的暗示了一二。

其实,以先皇后的谨慎,以往选人也不过都选些形貌俊秀、身份低下的侍卫,事后也会暗暗服药以防万一,一夜春风之后那些人哪怕真有猜到她身份、有胆子敢说出去也没人会信。在先皇后想来:宋天河倘若是应了自然是好;倘若不应,到了宋天河这般地位自然也知道什么是皇家隐秘、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她想的极好,偏偏遇上的乃是宋天河——宋天河自视甚高,以此为奇耻大辱,直接去告了先帝,先帝惊怒之下方才拘了先皇后身边的两个女官,严刑拷打,这才终于查出此事。

也正是因此,先帝虽知宋天河与皇后并无关系仍旧有所迁怒,一再借着自己的病情,拖延谢晚春与宋天河的婚期,最后惹得宋天河忍无可忍,这才有了后面的种种之事。

谢晚春垂眸想了一会儿往事,心中颇有些感慨,直到听到外头的脚步声,她才恍然回过神来,赶紧拿出袖中的半颗药丸塞到皇帝的嘴里。

皇帝此时心绪复杂,羞愧懊恼,悔恨交加,一时不防谢晚春塞了东西来,竟也含入了嘴里。他呆了呆,心灰之下大约也存了死志,当真吞了那半颗药丸。

谢晚春看他那视死如归的模样,不由冷笑了一声:“放心,你暂时死不了。”

97| 30.31

进来的是楚美人。

为了以防意外,萧妃和萧五郎自然已经派人把外头守得严严实实的,除了几个心腹之外便无人可以出入。楚美人便是日常出入伺候的人——如今皇帝身体虚弱,已然经不起折磨,而萧妃又要用一个“活着的皇帝”来确认大义和正统,因此楚美人一直按照萧妃的吩咐按时给皇帝服用寒食散。

谢晚春很清楚皇帝大约很快便要死了,因此她心里头竟是出奇的轻松,再没有兴趣或是功夫理会躺在床上的皇帝,反倒是缓步离开床边,走到一边重又抱着将醒未醒的孩子,微微垂目端详着孩子娇嫩的面容。然而,她心中思绪却又不不由自主得上下起伏着。

适才与皇帝说了这么一番话,就仿佛是把堵在喉中的呕物又给吐出来一般,不仅让谢晚春出了一口恶气,更是有一种额外并且特别的轻松感——当你把一个只有你知道的秘密告诉其他人的时候,那便不再是一个需要你竭力背负的秘密又或者罪恶了。

无论是先皇后还是先帝,亦或者是西南王、宋天河,他们都已死了,埋于黄土之下。而那些所谓的秘密都是被时间丢弃在一边、褪了颜色的旧事,就算被其他人知道了,那又如何?只不过,谢池春已然被父母间这件荒唐至极的事情折磨了一世,保守秘密竟也成了她如今的本能。

谢晚春也并不知道先皇后当年究竟是如何想的,毕竟那实在太过荒唐,几乎没人相信她竟然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林氏先为太子妃再为皇后,始终宠冠后宫,有儿有女,与先帝乃是世人眼中的一对极恩爱的帝后,尊荣已极,谁能想到她心中竟会怀着那般的愤恨和恶意?

当然,先皇后初时或许不过是不忿先帝的多情,方才失了理智做了错事。但是,渐渐的,她便沉迷在那种背叛的刺激中,她玩弄人心,享受旁人狂热到近乎痴迷的仰慕,自得于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无人知晓的背叛......以至于最后终于玩火*,断送性命。

诚然,这件事里,最无辜的便是宋天河。虽然十三四岁的谢晚春也曾与先帝一般迁怒于他,恨他不肯为自己考虑,恨他这般不计后果,恨他一时的随性毁了自己的‘家’......可她知道也知道这事怪不得宋天河。所以,她最后还是与宋天河订下婚事、放下隔阂,真心诚意的考虑过与他一生一世,倘若不是后来先帝的死......

仔细想想,大概也是先皇后倒霉,命该如此:倘若真从天底下随意选十个男人,有五个会享受先皇后的挑逗和暗示;三个出于谨慎而委婉拒绝;一个会惊怒之下当面讽刺先皇后,然后掩下不提;剩下一个才会如宋天河那般自视甚高、蔑视皇权,不管不顾的把事情戳穿,以牙还牙。

谢晚春抱着孩子走回临窗的木椅边,将剩下的半盏冷茶全都给灌倒自己的口里去了,冰凉的茶水顺着喉管滑下来去,让她浑身的血液跟着冷了下去,慢慢的冷静起来。

楚美人却没有谢晚春这般的冷静,她入门后先是下意识地看了看谢晚春,然后便克制住自己,目不斜视的上前把斟酌过分量的寒食散用酒服侍着皇帝服下。看着皇帝和以往一般在药效下神志迷糊、昏昏睡去,她才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她并不是真正的蠢人,她心里很明白:萧妃他们讲这种要命的差使交给了自己,并非是出于什么信任,不过是早已将她当做死人来看。所以,她每一次来给皇帝喂药都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也知道自己既是沾了这事,日后必也是不得好死。到了这一步,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是她的妹妹却是无辜的......

楚美人咬了咬唇,忍不住抬眸去看边上的谢晚春,忐忑的叫了一声:“郡主,倘若明日......”

“明日你就明白了。”谢晚春抱着孩子,低头在他的额上吻了吻,方才道,“他好像又有些饿了,你去替我端碗热牛乳来。”

楚美人心中百般纠结,可面上却还是柔顺的应了下来。

******

第二日,萧妃果真借着所谓的圣旨,抱着大皇子在东暖阁见了几位阁臣。自然,她是后宫妃嫔不好私见外臣,故而便叫人端了一架屏风在前面遮着,隔着屏风说话。

萧妃身姿娉婷,声调亦是极为楚楚:“而今西南生乱,陛下重病,正是国事艰难之时,陛下病榻之上尚且忧心如焚,深恐后继无人,累及大熙江山,有负先祖。故而,方才传旨立储之事。”

周云站着前头,忽而打断了萧妃的话:“娘娘,恕臣无礼,祖训有云‘后宫不得干政’。即便陛下真有旨意,内宫无人可传,按理也该由皇后出面才是——夫妻一体,也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代表陛下主持内宫之事。”

周云这话,几乎就像是打在萧妃面上的巴掌,直接明白的告诉萧妃:你不过就是个妾,没资格和我们内阁说话。

萧妃微微垂下头,掩下眼中的恨色,染了丹寇的十指掐在掌心,几乎要掐破掌心那柔嫩的皮肤。可她面上却还是十分的哀切,应景的哽咽了一声,仿佛不堪重负一般的垂首低声道:“首辅说的极是,妾一内宫妇人自然不好管这些。只是如今皇上已然病得起不来身,皇后娘娘亦是刚刚生产急需修养......”她语调轻缓,似乎还带了点对于帝后身体状况的担忧,随即便恰如其分的转开了话题,“至于陛下的旨意,还是由林公公来宣吧。”

说着,萧妃使了个眼色给边上的林德厚。

林德厚会意过来,展开手中那份明黄色的圣旨,清了清喉咙,开口道:“

自古帝王登极必建元储、以固国本、安人心,奉九庙神灵之统。

今有皇长子和琦,萧妃所出,天资粹美。当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上以承先祖之志,下以慰兆人之心。”

林德厚抑扬顿挫的念完了手中的圣旨,不由得抬目扫了在场的几位阁臣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最前面的周云身上,皮笑肉不笑的开口道:“这就是陛下的旨意了,还请几位大人接旨。”

萧妃紧接着开口道:“妾今日斗胆前来,也是为了把皇长子抱来,让诸位瞧一瞧我大熙未来的储君。”说着,她又压低了声音,轻轻的开口道,“也为了叫皇长子看看几位为我大熙江山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忠臣贤良们。”

说着,萧妃把手上的大皇子递给边上的大宫女,让她把孩子抱到前面让几位阁臣们看一看——这毕竟也是当今的长子,谢家的血脉又有立储诏书在,萧妃并不觉得那些阁臣们还有拒绝的理由。

大皇子的五官如今已然长开了许多,他的父母皆是容色出众之人,故而他也生得雪玉可爱,粉雕玉琢,一眼看去当真是犹如一团白雪似的惹人怜爱,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瞧着在场的几位大臣,一派的天真无邪。

几位阁老看着他,心里头倒是微微软了软,各自思量起来:到底是今上的长子,正经的皇嗣,又有立储诏书,值此危难之际,内忧外患之下确实是需要立储以安人心。再说,皇后虽是生了嫡子,但算一算日子必是早产,多少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更何况,皇后到底出身王家,反倒是萧妃虽是萧家出身但也不过旁支而已,萧家亦是势弱多时。内阁诸人都是读书出身,想起前朝世家一手遮天的情形,不免又有些偏向于萧妃。

正在众人思量之际,周云却扫了大皇子一眼,忽而道:“娘娘,陛下已有数日不上早朝,多日不见臣工。立储乃国之大事,臣等未睹圣颜,未闻圣意,何敢接如此之旨?又如何确定这道圣旨乃是出于陛下之手?”

在场本有些软化了的阁老们又都站直了身子,重新又端起那道貌岸然的古板脸来。文臣素重风骨,这要是不清不楚的接了圣旨,日后出了问题,那么这些人岂不都要被当做是合谋的奸臣?

萧妃简直怀疑周云和自己有仇——简直一句句都戳在她的痛处。可她在外人面前装惯了柔弱,对着周云的质问再是气恨也只能咬着牙反问一句:“难不成,周相是怀疑妾,怀疑林公公?”说着又转头去看林德厚,吩咐道,“把圣旨给周相,让他看看这是不是陛下的御笔,是否加盖了玉玺。”

林德厚拿着圣旨,双手举着递与周云。

周云却没接旨,反倒是往后退了一步,行了个大礼,郑重其事的道:“娘娘,臣还是那句话,立储乃是国之大事,臣等未睹圣颜,不敢接旨。”

站在周云后头的几个阁老亦是反应过来,随着周云一同跪下,口上重复道:“臣等未睹圣颜,不敢接旨。”

萧妃恨得险些咬碎银牙,简直恨不能直接推开屏风好好与这一帮老古板说上一通。可她也知道如今乃是紧要关头不容意气,萧妃最后还是忍下了这口气,伸手把身后伺候的小内侍郑欢招呼过来:“你去,叫人把皇上抬来。”皇帝的身体已然摧逼太过,起不来身,自然只能抬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