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13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15 章

“哦,很勤快的老头儿。”

“别看他五十多了,还挺有劲儿的,又很会干,姐,我要去找你,就让他帮我指挥…”

“是个人才!”凤娇看到二十几个人,让他指挥得忙而不乱,不由称赞了一句,“走,我们过去看看。”

“哦,好!”

“郭师傅,辛苦了,来,喝点水。”凤娇见郭师傅手里端的大茶缸子没水了,就提着晾水壶给他添上。

“这是我姐,这里就是她买下的。”景然急忙介绍,他刚才一语不发,凤娇才不得不走上前的,这个表弟,还是太木讷了。

“哦,谢谢!”郭师傅大概真渴了,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才停下来。

“郭师傅,现在木料不好买,弄不好就得停工了,你以前是建筑公司的,有没有门路?”景然问,凤娇刚还说他木讷,谁知转眼就让凤娇瞠目结舌。

“没木料?”郭师傅眉头皱起来,“这个我也帮不上忙,要是小点的房子,还可以用砖拱成窑洞,可这大教室…”

凤娇一下子就有了办法:“郭师傅,将那边的房子修一修做教室,这边隔成小间做宿舍也行。”

“那你学校的规划不就乱了?”

“能开学才是大事,规划什么的,等有钱有料,再来过吧。”凤娇很自信,过不了多少年,她就能将这些房子拆了建楼房。

“郭师傅,你会箍窑洞不?”

“会,我以前给东方公司建厂房,就箍了不知多少窑洞呢。”

东方公司凤娇听说过,军工厂,建在大山里。

“郭师傅,我想聘请你做工头,带领这些工人帮我把房子改造好,不知行不行?”

“聘请我?工头?”

“不,不,请你当领队。”

“哈哈,工头就工头,工人的头儿,行,校长。”

“郭师傅,我暂时给你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工资,行不?”

“一百五?”

凤娇若不是手头紧,二百都会说出来,野外工作,真的很辛苦。她见郭师傅睁大眼睛反问,一时十分歉疚,急忙补充道:“干好了还有奖金。”

“哈哈,一百五就很多了。”

景然悄悄扯了扯凤娇的衣襟:“姐姐,我才给他七十。”

凤娇并不觉得给多了,她雇下郭师傅还有大用。

这几天学生报名,又收了不少学费,凤娇还准备进一批布料,没想到却不得不挪用到这里,她不由叹口气,还得找关系求爷爷告奶奶去借贷了。

不过,幸好手头还有点钱,她可以立即联系砖厂,让送砖过来箍窑洞。

凤娇也不知是该觉得庆幸,还是说自己倒霉了,怎么看着好好的房子,内里竟然这么破呢?

雇来的匠人中,很多都是经常给人建房子的,知道附近哪里有砖瓦厂,哪家的最便宜实惠,而且,还可以交一部分定金,就能将砖拉来用。

凤娇也是能赊欠就赊欠,她眼下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钱啊钱,穷人觉得少,她这样老百姓眼里的富人,没想到还更觉得少。

安排好砖瓦的事儿,凤娇回到源城,找到律师,让他帮自己起草一份合同书,她要长期签下郭师傅,哪怕刚开始发展不起来,他先做学校的维修工。

凤娇可忘不了后世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和建筑业,虽然房地产九十年代才兴起,但建筑业眼下就很兴盛,弄个建筑队,就跟开了银行一般,财源不断。

凤娇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她需要一个能四处出击,联系建筑客户的人才。

回到学校,天已经完全黑了,凤娇碰上李芳,她笑着说:“张春芳一整天都在找你,这会儿你回来了,她却不知忙啥去了。”

“呵呵”凤娇笑,张春芳那边不会有什么急事儿,她并不担心。刚好这天学校隔壁的澡堂开放,凤娇去好好洗了洗,回来倒头就睡,也没去见张春芳。

第二天早上,凤娇吃过早饭,和杨振亚研究了一上午新衣服的样板,确定之后,就收拾了一下,准备自己亲自送回靠山屯,她已经一个多月没去那边了。

张春芳快十一点才从外面进来,听说凤娇又回了靠山屯,急得跺脚,但却毫无办法,只能给李文明打电话,解释一番。

靠山屯那边,也该给工人发工资了,还有,布料也快告罄,凤语心焦不已,正不知是不是该给凤娇打电话催她回来呢,凤娇忽然就出现在眼前,让他不由长长松口气。

凤娇却没有带钱回来,听堂哥诉说,心里也急:“库房里还有多少做好的衣服?”

“没多少,一千多件。”

“有没有西安过来的批发商?他们给什么价?”

“有,一件八十,凤娇,他们说,你再不出手,连这个价也保不住。”这也是凤语焦急的原因,他给源城打了两次电话,凤娇都不在,也没有回一个,他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凤娇咬了咬牙:“八十也行,打电话让他们带钱提货。”凤娇急需这笔钱。

“那一件衣服利润薄的很,扣去工资、税费等,还赚不到十块钱。”凤语急忙提醒妹妹。

“库房里还有布料不?”

“没多少了,最多还能生产一星期。”

“改新版型,原来的版型,市场上抄袭的肯定很多,卖不上价是必然的。”凤娇叹口气,她现在投产新版型,若是不压货到年前,那就得再设计一种新衣服,不然,广州批发市场的憋屈就得重演,可她现在,哪有压货的底气?

重生 第三十六章 电话

王副乡在家起房子,按村里人说法,是在盖宫殿,十分的气派,引来无数人艳羡。但他却一点喜悦也没有,只因为钱都盖了房子,手头窘迫。

缺钱,王副乡长便惦记起凤娇来,若不是她给了一万,自己还没法建起这么好的房子。凤娇回到家的第二天,王副乡长就找上门来,美名其曰是关心乡里的企业发展。

“王副乡长来得真及时,我的确遇到了大困难,需要你的帮助。”

王副乡长听了这话,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唯恐凤娇的厂子开不下去,他就没地儿揩油了,高兴的是,凤娇指望他的帮助,那就是给他机会啊。

“有困难何不早来找我?但凡我有一口气儿在,肯定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是为了咱乡的百姓发家致富嘛。”

几天没见,王副乡长说大话的功夫见长,让凤娇不由刮目相看:“王副乡长这样为企业着想,我不胜感激。妈妈,你去买只鸡,炖了做个好菜,好好招待王副乡长。”

人怕出名猪怕壮,凤娇和她爸爸都在乡上挂上号了,县里乡里干部没少来这里,视察、观摩、交流、学习、关心爱护等等,名目众多,张亚梅养的鸡很快就让人吃完了,她干脆也拆了鸡舍,不养了。

王副乡长听凤娇说去买鸡,连忙摆手:“别别,乡政府有工作餐,我一会儿回去吃,别弄得兴师动众的。”

这也是张亚梅不养鸡的原因,那些官员,还想吃好的,还想要名声,若是张亚梅在村里买鸡,老百姓就知道这些官员又来白吃白喝了。

“这么远,你赶不上了,再说,来家了不吃饭怎么行?”张亚梅虽然心里不愿招待这些人,但还得表现热情些。

王副乡长只能笑呵呵地道:“嫂子,你就给我下碗面吧,我就爱吃面。”

“那怎么行?我怎么也得拾掇几个菜。”

“嫂子你可真客气,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凤娇在心里鄙视王副乡长,但面儿上并不显出来。

张亚梅去厨房忙去了,凤娇为王副乡长泡茶,然后说了一些关于爸爸承包荒山的事儿,等气氛融洽时,单刀直入道:“王副乡长,我眼下这一关,就得靠你帮着才能度过呢。”

“怎么了?”王副乡长想,你这么久没回来,不会有人刁难你,至于你爸爸的荒山坡,眼下除了能花钱,一点好处也没有,应该没人打那个主意。

“我需要钱周转,很多很多。”

“唉,咱们国家现在大搞建设,处处都需要钱,眼下最难办的事儿,就是贷款呀。”王副乡长急忙抬高价码。

“若是不难,我能求到王副乡长面前吗?”凤娇做出一副可怜相,“咱乡上的人,谁不知道你能耐?不然,我就只找你求帮助吗?”

“呵呵呵”王副乡长被捧得心里很舒坦,咧着大嘴笑,完了,他摇头叹气,“唉,我也有我的难处啊,这抬脚动步都要钱哪。”

凤娇这回却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立刻就给他好处费,反而眉头紧蹙:“王副乡长,咱县里就那样把我爸爸的贷款扣掉了,调转头给羊民了一些好处,这是不是把账算错了?我一直等着你帮我更正,没想到你竟然忘了这事儿。”

王副乡长大骂县里那些人都是蠢猪,到上头要不来钱,却打下面人主意,把自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小王,你这可是冤枉我了,我官儿太小,管不了县长啊。”

“我也没说要县长给我拨款,但他得给我贷款,不然我这厂子可就经营不下去了,没钱周转。”

“小王,我帮你跑一趟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咱国家真的没钱,我们去县里,连车费都不肯报,乡长让大家骑自行车去,我这把年纪,哪里能骑得动那么远?”

凤娇撅了撅嘴,拉开身边的皮包,打开给王副乡长看:“我眼下一共只剩下一百多块,只能给你个整数,余下这几十块,是我给妈妈的生活费,我这几天哪里也不敢去,就等你了,钱回来了,我才能谢你。”

王副乡长眨眨眼:“你怎么就会没钱了?”

“我最近的衣服价格不好,这做服装厂没什么技术难度,开厂子的人太多,你也知道,咱乡就有吴魏营、张家寨又开了两家,还不算外乡外县,全国那是多了去了。”

王副乡长脸上一紧,凤娇看见了,急忙解释:“他们当然没法和我比,我已经干了一年,有底子,我这次是为了多进一些布料,进货多,价格才能便宜下来,我的衣服式样新、质量好,不怕卖不掉。我缺钱是和我爸爸齐头并进,摊子有些大,等度过这个难关就好了。”

王副乡长也听说吴魏营和张家寨的人,都跟在王凤娇身后跑,这边生产什么,那边有样学样的,就点点头:“那你这次贷款,要用厂子抵押。”

“嗯,这没问题。”

张亚梅做好了午饭,一盘炒鸡蛋,一盘蘑菇青菜,还有个腊肉蒜苔,虽然腊肉只有几片,但好歹也是荤菜,王副乡长挺满意的。

从王家告辞出来,王副乡长略有些不足意,就是没有拿到钱,但他料定帮王凤娇贷到钱款,她不敢不给报偿,这先给和后给,还不一样吗?

前不久,他一母同胞的姐姐,丈夫被提拔到县农行当了主任,现在贷款,他可以不用去求堂叔,很容易就能办成。

钱如此容易就能划拉到自己袋子里,王副乡长不由露出微笑,至于没吃的鸡的事儿,他早就不在意了。

凤娇送走王副乡长,小咪了一会儿,就去了服装厂,没想到在大门口碰上肖彩云,她现在在办公室工作,帮凤语接听电话、整理资料,表嫂现在是负责服装质量的副厂长,办公室这一摊,根本顾不得。

“厂长,源城的张姐打电话来,让你赶紧回过去。”

“好。”

凤娇以为源城那边出了什么大事,心里很急,不由加快脚步,奔向办公室。

“凤娇,给你报喜了。”

张春芳的话让凤娇一头雾水:“我资金转不过圈儿,除了愁还是愁,何喜之有?”

“嘻嘻,你还记得那个姜行长吗?”

“嗯,怎么了?他愿意贷款给我吗?”凤娇怀着一丝希望问。

“他向你提亲,嘿嘿,这好事儿若是成了,你想怎么贷款都行。告诉你,姜行长的父亲还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高干家庭,他个人也挺有能耐,凤娇,这门亲事,可是咱农村人几辈子也难修来的。”

凤娇心里无端一阵烦乱,她真不喜欢什么姜行长。

重生 第三十七章 不喜欢

“凤娇,姜行长长得也周正,今年三十五,比你大九岁,也不算大,而且,他只有一个女儿,你过门儿若是生个儿子,腰杆儿还不硬起来了?我觉得这婚事,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张春芳抑制不住兴奋之情,喋喋不休地继续说着,没听到凤娇的回话,有些奇怪,停下来,“喂喂”了两声,“凤娇,你在听吗?”

“嗯,在听。”

听到凤娇语气里,没有一点儿兴奋,张春芳有些疑惑:“姜行长在等着回话呢,你什么意思啊?难道,不答应吗?”

她实在不相信凤娇会拒绝,没理由啊。

“我上一次都没有好好看一眼姜行长,真的没感觉。”凤娇实话实说。

“哎哟,这么好的条件,你还没感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咱们农村人,就是要个实在,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她也知道凤娇的事情,不由脱口说道,“你别怪我势力眼,只看到钱和权。我劝你也务实些,别还惦记罗曼蒂克的那一套,都吃过那么大的亏——,呀,呸呸呸,对不起凤娇,我不是要揭你伤疤,对不起——”

“没事,你让我想想。”

“好,那你可快一点儿,我表弟都催了呢。”

凤娇真的不想这样糊里糊涂嫁了,但这时候城乡差别还很大,即便她有能力,挣了钱了,城里人眼中,她还说没有脱去农村人的土气,到目前为止,她真的没有遇到一个看着顺眼的农村人,只眼界狭窄这一条,就让她没法忍受。

这还是第一个向她表示好感的城里人,她直觉不该拒绝。

但一想到嫁给姜行长,凤娇就觉得不舒服,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一般喘不过气儿,又像丢了最喜爱又很珍贵的东西一般,失魂落魄的。

厂里的生产安排挺好,一切井井有条,凤娇没心情多待,转了转就回家去了,大概脸色不好看,正在织毛衣的张亚梅看到女儿,吓了一跳:“娇娇你怎么了?不舒服。”

“哦,没事,大概累了,我歇会儿。”

“哦!”张亚梅放下手里的毛活儿,站起来给凤娇倒了一杯茶水,“来,喝点水,是不是感冒了?”

“没,妈妈,就是累了。”

见女儿不想说话,张亚梅很理智地停住脚步,没有跟着进屋,但这一颗心,却七上八下的担忧起来,手里拿着毛活眼睛看着女儿的房间,好半天都没动一针。

“唉,开服装厂好好的,非要弄什么学校,能不累着了?”

正说着呢,王国强回来了,他这几天陪着农业技术学校的几个老师,在山上勘测地形,老师要帮他设计水渠走向,还有山上的果树,到底种什么品种,另外他推荐上大学的那个知青魏新宇也来了,这孩子还真的很重情,这段时间过几天就会来一次,帮他检测山上的土质、气温等,说这些才是该种什么树的关键,而且今后施什么肥,怎么剪枝,也要这些数据。

魏新宇让王国强很感动,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他当年只不过看这孩子能吃苦肯干活,人也干练灵动,家里父母都是老实头,没门路把孩子招工进城,就把名额给他,没想到他竟然这样感激自己。

女儿回家了,王国强很想陪陪她,可一千多亩山坡地,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心里,他只好忍着思念,先忙工作。

到了傍晚,老师们拿到需要的数据,坐车回去了,王国强这才急忙回到家。

“他爸——”

看到老婆的脸上都是焦急,王国强心里一沉:“怎么了?娇娇呢?”

“坐在屋里画画呢,娇娇——有心事,很不高兴。”

“没说是什么事儿吗?”

“没有,他爸,说了我就不这么担心了。”

“哦,你弄饭,我去问问。”

王国强往凤娇的屋里走去。

“爸爸!”凤娇放下手里的画夹,扬起脸儿给父亲一个灿烂的微笑,看到爸爸一身灰土,满脸疲惫,不由一阵心疼,急忙打来洗脸水,还一边说道:“爸爸,都怪我要你种什么果树,害你这么劳累。”

“娇娇别这么说,我前几天去县里开会,听县长说,市长讲话都提到我了,说是像我这样的老基层干部,卸任不忘家乡,努力发家致富,就要多表扬多扶持,嗯,还说,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扶持。”

凤娇大喜:“哎哟爸爸,这可太好了,他们没说怎么具体扶持?”

王国强很高兴地道:“这阵子省里的农学院和市里的农机校,没少来专家,也确定了爸爸的果园,到底该栽什么树好。”

“那栽什么树好?”

“第一是核桃树,井打在山腰上,山顶不好灌溉,应该栽耐旱的核桃树,农学院培养出的新品种,据说皮薄仁儿大,含油率高,很香。”

“嗯,听起来很有道理。”

“山腰种苹果、梨子,苹果是日本品种,叫什么红富士,梨子是改良的安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