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17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19 章

“哦?”凤娇有些意外,她不知道竟然还有外人进入礼堂,但她很快就淡定了,那么大的声音,引起外面人的注意,也不意外,“你们觉得哪里还有不足吗?”

方姨伸手,很用力地在空中抓了一下:“很能抓住人心,很有新意,让我和何姨大开眼界。”

被夸赞了,凤娇觉得自己一场辛苦没有白费,不由露出笑意:“第一次办这样的事儿,没经验,典礼过程也很粗糙,不成熟”

“还谦虚!已经很好了。”

何姨接了一句:“你胆子挺大,还敢办大学。”

凤娇没说话。

“开学典礼都办过了,要干就要干好。”

“嗯!”凤娇点头,她当然会尽到最大努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想过怎么把事情做好吗?”

“想过。”

“真是个好孩子。”方姨笑得十分开心,和何姨对视一眼才道:“我觉得,你应该请个名人来压阵。”

凤娇点头:“是的,就是眼下条件太简陋,我怕把名人吓跑,再等等,新校址那边建好了。”

“你有联络哪个吗?”

“我想请源城大学美术系的主任来当。”

方姨细眉一皱,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这个人的名气有些不足,我在政协工作,认识好些大家,比如源城美术专科学院的名誉校长冯西文,那可是一代宗师,画作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的。”

“他?”凤娇吃惊得睁大双眼“好是好,可惜老人家已经年入耄耋,我想,即便他愿意,他的孩子恐怕也不会答应让父亲出山做事儿。”

重生 第四十六章 解放

“小王,王老来不了,我还可以找源城大学名誉副校长常明,他也是我们政协的。哦,你不知道常校长?那可是全国知名教育家,全国政协代表,咱们省政协副主席。”

凤娇见她这样热心,十分感激,方姨很得意,脸上的笑容越发和蔼可亲。

何姨插了一句:“小王,你办这个大学,很不容易吧?你的办公室,都没有一把像样的椅子。”

凤娇点头:“是的,我遇到很大的困难,不过,我相信什么都不能阻止我的决心,我一定都能克服的。”

“好,好孩子!小王,你知道吗?你方姨也是搞教育出身的,曾经当过校长呢。”

方姨轻轻推了一把何姨:“好汉不提当年勇,说那些干什么。”

“哎哟,孩子弄这么大的摊子,你就那么放心?还不过来把把关!我看,你该来当个校长,万一有什么事儿,姜主任也能帮得上忙。”

“不不,我要上班,还得照顾老姜的生活,哪有那么大精力?”

“嗨哟,你多能耐,我不知道啊?”何姨看着凤娇,“你怎么想?能有方姨来当校长,千斤重担起码卸下八百斤。”

方姨连连摇头:“胡说什么呢?你也不看看我们落伍成什么样了,不说别的,就那样的开学典礼,我就是想破脑袋也弄不出来。”

“年轻人有新思维,这能理解,可也容易冒进,你不来压阵怎么行?要不,你就当个副校长,管管学校的后勤。”

何姨说着,视线转向凤娇,意思不言而喻。

凤娇不想答应,本来婆媳就是天敌,再加上代沟,相处起来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她和姜云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若是成不了,到时候怎么办?

但凤娇不能直接说“不”,她只能笑着点头:“方姨若是能来管后勤,那就太好了,的确是千斤重担,她替我挑八百斤呢。”

“哦?你后勤上事儿很多?”

“嗯呀!”凤娇点头,“新校区那边,房子是破的,宿舍没床铺,校园光秃秃连个花儿草儿都没有,现在刚开始,学生觉得新鲜,挤到大礼堂上课还勉强凑合,就怕时间长了闹起来。吁——,我也没想到运气这般好,阿姨会来雪中送炭,帮我解危除困。”

“你开学典礼上不是说,新校区很快就建好了,年后就能使用吗?”何姨有些着急。

“我不过是给学生吃定心丸而已。”凤娇叹气,“修葺新校区,得要水泥钢材木材吧?这些都是紧俏商品,有钱也买不到。还有砖瓦,不贵也好买,但也要拿钱才行吧?我已经在砖厂,欠账八万了,砖厂前几天给了最后通牒,说是再拉砖必须给现款,哎哟,好愁人哦!”

何姨眼睛飞快地眨巴了几下,疑惑地问:“你收的学费都哪里去了?”

“还不够买新校区呢。”

何姨问:“你不是开个服装厂吗?”

凤娇有些尴尬地笑:“嗯,那个,那个能挣多少钱?不然我也不会办学校,唉!,我也没想到半个学校这么难。估计今后十年里的学费盈余,我都得拿来建设新校区,但愿我能坚持那么久。”

两个女人面面相觑,按照凤娇说的,这个学校起码五年就别想见钱。

“那你何不把它关了?”何姨问凤娇。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学生的学费我都花了大半了。”

“那你怎么不节约些?你瞧瞧你身上,这衣服怎么也得好几百。”何姨有些气急败坏,甚至还想扯一下凤娇的大衣。

凤娇站起来退后一步:“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我若是穿的破破烂烂,学生能相信我吗?”

方姨拉了一下何姨的衣襟,何姨这才意识到自己冒失了,急忙挤出一丝笑容:“是啊,小王想得还是满周全的。”

“那你就不怕资金周转不过来吗?”方姨很关心地问凤娇。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想,应该不会出现那么糟糕的局面,学生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能好的。”

“你就不怕万一?比如…”何姨看了方姨一眼,没敢说出银行不给贷款的话,而是叹了口气,“这几年改革开放,外资纷纷涌进来,南方人跟着外资学,服装式样新质量好,把内地厂子碾压得,活不下去了…”

她指了指源城人民服装厂的方向,意思是国营大厂都坚持不下去了,你那个小作坊一般的工厂,大概也没指望。

凤娇咬了一下牙:“小作坊的人能吃苦,也没有退休工人要养,而且,眼里时刻盯着市场,比国营工厂的老爷们要精心,我们肯定不会倒的。”

但方姨和何姨却不这样认为,她们的脸上,都没了笑容。

“小王,你还是心大,若是阿姨面临这么多困难,早就寝食难安了。”何姨道。

“不心大,还能怎么办?我和两位阿姨没法比,你们上班时间都能坐着公车出来逛街,我不奋斗就没得吃。”

“那你也不能走钢丝,应该找个妥当的行业。”何姨道。

凤娇诉苦,只是希望二位知难而退,不要来她的地盘指手画脚,可真看到两人一听没钱立刻变脸,心里还是很不舒服,语气不由尖锐起来:“我能找个什么样妥当的行业?国家硬生生把国营和民企分成两等人,他们的钢材、水泥等,都是平价的,民企却要掏高价,高价也罢了,竟然还买不着。电风扇、录音机有什么难造的?电视机电冰箱我都知道怎么做,可我有原材料吗?两位阿姨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见凤娇这样激动,两个女人面面相觑,方姨的脸色完全沉了下去,一点笑容也不见,何姨只得挤出几分笑意,打圆场道:“哎哎,小王,咱们国家这不正在改革吗?过几年就好了。”

凤娇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嗯,嗯,是我失态了。阿姨,虽然我现在步履艰难,但总有一天,我能走出困境,迎来阳光灿烂的明天。”

“嗯,好,好,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方姨点点头,“小王,我们就不耽误你时间了,有什么困难,到政协找我。”

即便凤娇听出她语气中的敷衍,还是笑吟吟地答应着:“哦,好的。”

送走两位,凤娇叹了口气,他和姜行长的事儿,大概到此为止了。

可不知为何,凤娇反而长出一口气,有些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一抬头,却看到张春芳又恼火又哀怜地看着自己。

重生 第四十七章 高飞

“凤娇,你怎么能那样说?咱们的服装厂不是很挣钱吗?”

“张姐!”凤娇走过去把她拉到座位上,“她要来我这里当副校长,你说,到时候我听她的不听?再说,我和姜行长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

“她若是真来帮你的呢?”张春芳说到后面,自己都没了底气,来帮忙的听见有困难会立刻走人吗?

凤娇笑容里带着几分讥讽,张春芳很是无奈,但还是不肯放弃:“姜行长人还是不错的。”

“他们娘俩对决去吧。若是现在他都被老娘捏在手里,我将来日子能好过吗?万一他还有点硬骨头,我再考虑吧。”

“唉——”张春芳叹气,“我认为,进了家门再说,你哪里还能找比条件这更好的?”

“我嫁人又不是嫁条件,有钱有权又怎样?若是不开心,还不如没有呢。”

“让我怎么说你呢!”张春芳跺脚,“贫贱夫妻百事哀,嫁个没权没势的,还不更苦?”

“没钱我自己挣,我不信我会受穷。”

见说不过凤娇,张春芳彻底泄了气,连肩膀都垮下来,“你不懂,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叫贾金凤吧?就是我们学校那个眼睛大大白白胖胖的女老师,她嫁了个当兵的,那人提了干,前几年办了个随军。现在那军人转业重新县里,进了公安局,她则摇身一变成了公办老师。你说,她身材长相还有能力,哪条比我好?就是命好!”

说起这些,张春芳不由眼睛泛红:“我原本谈了个对象,是个城里人,当时他爷爷瘫痪在床,她妈说要我伺候,我妈嫌进门就给他家当保姆,那样的日子太憋屈,不肯答应——不然,我也不会嫁给他,什么能耐也没有,李芳的男人还是木匠,有个手艺…”

“刘大哥不正学习种花吗?我上次还看到他拿本书在看。这样努力肯学的人,怎么会没出息?听说他在村里种地的水平也是一等一的…。”

“哼!就他——”张春芳撇了撇嘴,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看着凤娇,“你将来会后悔的。”

“那我也不能供个“奶奶”在单位,挣钱不挣钱暂且不论,这气儿不顺。”

张春芳忍不住恨恨地道:“姜行长她妈也忒不是东西,树苗还没长大,就想摘桃子!”

“是想拿捏住我。好了,不说她了,票买了吗?”

“哦,买好了,还有座。”

“嘻嘻,谢谢!”

见凤娇还能笑得出来,张春芳恼火地跺脚:“你心可真大。”

凤娇一撇嘴:“小事一桩,难道我还为此哭哭啼啼,日子都不过了?”见张春芳还要说什么,凤娇急忙摆手,“打住,我还有半天时间,让杨雄过来一下。”

杨雄听人说,深圳那边文艺表演非常活跃,就想带人过去见见世面,前几天他去考察了一下,竟然和三个夜店签了表演的意向合同,凤娇设计了十几款衣服,他们父子带人连夜加工,估计准备得差不多了。

“凤娇,你真让杨雄去深圳?十几个人连吃带住,要花不少钱呢,赔了——”

见凤娇忽然变脸,张春芳才意识到自己管太多了——她对南方和演艺业两眼一抹黑,不该干涉凤娇的决策。

“就你这前怕狼后怕虎的,又嘴碎能唠叨,刘大哥脾气倔强不听你的还好,听了怎么可能有出息?”凤娇开玩笑道。

“凤娇——”张春芳满脸通红,“他没出息怎么能怪我?”

“去叫杨雄。”

“是!”张春芳匆匆而去。

凤娇摇摇头,不再想和姜行长的关系,而是琢磨着和杨雄签的合同,三年时间是不是有些短?…

杨雄果然正要准备来找凤娇,对将来的期待,让他意气风发,这两年的锻炼,他身上的嘟嘟肉全都没了,虽然年届而立,但却一点儿也不显老,翩翩风度引来满校女生的瞩目。

“准备好了?”

“嗯,我这就去买车票。”

凤娇把合同推过去:“我们前头讨论好的,你看看还有什么不妥,还有没要补充和修改的。”

杨雄翻看了一下,见自己分红的份额挺大,又惊又喜,但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那也不用给我这么多,毕竟两年来你培养模特儿花费不小。”

“你只需在深圳努力工作,多挣钱,我的分红就不会少,何必纠结拿了几成利润呢?”

杨雄心中感动:“厂长,你的确是个成大事的,比我寻常男人心胸都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不会给咱们公司丢脸。”

“等你成功的消息!”凤娇伸手和杨雄握了握,然后签了一个单子给他:“去财务科支五千块钱,到了深圳,把多数钱款存银行,用的时候去取,有困难给我打电话,碰上急事搞不定,找我姑姑焦琴。”

“不用这么多钱了,一千块都用不了。”

“穷家富路,出门不易,我当然祈望你们事事顺利,但也得预防万一!”

“是,我一定尽量不让出意外,你放心。”

“好!”

“那我走了!”

“祝你一帆风顺!”

杨雄走出凤娇的办公室,到了楼下,不由回头看着上面那扇窗户,心里五味杂陈,很是复杂。两年前,他还是个刚刚离婚,又被开除工作,面对世界茫然无措的窝囊男人,若不是遇到王凤娇,引导他鼓励他又着意栽培,他也不会有今天。

前几天,前妻还找上门来,想要复婚,对这样满身都是利益满眼只认金钱的女人,他实在没有勇气再上一次当,那女人走时还骂他不知好歹:“像你这样空有个好皮囊的男人多了,不是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我怎么会搭理你?”

“哼!”杨雄不由出声,他再也不是徒有虚表的缝纫工了,这两年,他跟着凤娇学习了很多营销手段,去深圳调查市场,更是增加了信心,也算见了世面,他相信自己这次南下,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想着几年后他也手下有人,腰包有钱,杨雄不由笑了出来,扭过头,大步往外而去。

重生 第四十八章 探子

凤娇晚上十点半的火车,黎明时分到长河,走出火车站,赶上回家的早班车,一路颠簸,进家门时,张亚梅的早饭都熟了,正在准备炒菜呢,她听到院子里有声音,一抬头是女儿,还以为思虑过甚眼睛花了呢,急忙用毛巾擦了一把脸,这才又喜又嗔:“哎哟真是你,娇娇,你个死丫头,回来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去割点肉。”张亚梅说着,麻利地从厨房角落一个罐子里,拿出几个鸡蛋。

凤娇不由一阵内疚,自己说走就走,说回就回,根本不曾想过老人在家如何思念,实在做得不妥当:“妈妈,我下回一定多打电话。”

“这孩子!”张亚梅给灶里添了一把柴,稍稍动了几下风箱,把柴禾烧着,然后把鸡蛋打在碗里,加了盐,用筷子搅打,“怎么忽然回来了?”

“发给东北客户那边批货,卖得特别火,那边又给打来十万货款,我回来看看能生产出来不。”凤娇推出的新款在市场反应非常好,不仅东北那边大卖,在西安也很火爆,好几个康复路批发市场的老板来提货,凤语在电话上给凤娇说的时候,控制不住地呵呵笑。

还有一个客户,就是去年跟着凤娇去源城的王晴,她在工商局的舅舅帮助下,不仅在骡马市站住了脚,还把哥哥嫂子表弟表妹都带去了西安,哥嫂在竹笆市批发市场弄了个摊位,表弟表妹却四处联络小摊位,给那些人送货,因为凤娇开发的衣服样式新颖,他们也跟着发财,手里的衣服或如轮转,销量也十分可观。

凤娇现在不愁衣服卖不出去,而是怕拿了定金生产不出来。

张亚梅炒了个西红柿鸡蛋,又炒了个土豆丝。这时候塑料大棚还是稀罕物,冬天多数人家除了白菜萝卜就是腌菜。西红柿还是夏天里弄成酱放到瓶子里蒸熟密封,保存下来的,若不是闺女回来,她轻易舍不得吃。

王国强跟算好了一般,就在饭熟时踏进家门,凤娇给爸爸端去热水让他洗漱,然后,三口人围着饭桌坐下。

“爸爸,我给你送回八万块,该给打井队付款了。”

“嗯,打井队的进度比计划要快,我正准备给你说这事儿,明年春天就能使用,不会耽误开春栽树。”

凤娇很高兴:“这最好了。”

“农学院的教授建议爸爸栽种的品种多一些,而且,山顶、山脚、半山腰,土质、气温都不同,也不能只栽一种树。”

这话上回爸爸说过,凤娇只管点头。

“农学院的秦教授给爸爸争取来一千棵杏树苗,据说这种杏个儿大、水多、很甜,比咱们当地的这种橘红色的杏子好吃。”

“咱们这里的杏子个儿倒是大,就是筋太多。”

“嗯,树苗就是用咱们这里的杏子树嫁接的。秦教授还说,桃三杏四梨五年,种点桃杏,可以早见效益。”

凤娇笑:“没想到象牙塔里的教授,居然还能考虑这么多。”

“秦教授是个妙人,说话幽默,人也聪明,几个农学院的教授都听他的。”…

和爸爸妈妈边吃边聊,饭后,凤娇还陪他们了一会儿,才匆匆去了工厂。

凤语和倩倩刚好都在办公室,看到凤娇,又惊又喜:“娇娇,正要给你打电话,你就回来了。”

“有什么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