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16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18 章

看到凤娇神采飞扬的样子,张春芳跺跺脚:“凤娇,你让我说什么好呀?你就不想想,你难道一辈子和钱过?女人再能干,还是需要男人体贴和保护的。”

凤娇脚步不由一阵迟滞,她苦笑了一下:“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姜行长带给我安全感?我和他在一起,倒有种保护他的感觉。”

“凤娇,女人不能这么强势,你应该放软和一点儿。”

凤娇摇头:“我也想软和,可能软吗?以前我倒是软和,结果差点就命丧黄泉了。”

“唉,那不是你遇人不淑吗?这世上和吴青峰那般寡廉鲜耻的男人,能有几个?你不可能再遇到一个的。”

凤娇摇头:“还是我太软,让那个男人起了贼心。”

张春芳不想让凤娇越说越难过,急忙换上笑脸:“凤娇你知道吗?吴青峰又离婚了,你那个同学带人打到吴魏营村,吴青峰的头上挨了一棍子,缝了十几针。”

“但是他借着方云姐妹的帮助,将服装厂开起来了,整天抄袭我的衣服。”凤娇捏了一下拳头,“我这阵子太忙,不然早就收拾他了。”

“是该收拾他!可凤娇,你没法收拾他啊?又不是一个村的,也没法卡住他的贷款,听说他傍上了王专员的女婿,那是长河的一个银行主任,资金很充裕。”说起这个,张春芳也忿忿不平,“老天怎么就不长眼?打个大雷劈死他!”

“时候未到。”凤娇已经有了主意,可惜她没有时间,她身边的人才还是不足,尤其是缺乏心腹之人。

“”

重生 第四十三章 时尚的开学典礼

凤娇在心里叹了口气,她是个行事磊落的人,没有那么多阴私的心思,自然也难交那样的朋友,怎么能培养出那样的亲信呢?

看到凤娇有些黯然,张春芳恨不能打自己几个嘴巴,她就不该提起吴青峰,可,下来该说什么呢?张春芳一抬眼看到一条海报:“哎,凤娇,你看到没有?张金玲来源城了,还有好多明星。”

八十年代前期,明星走穴十分普遍,即便有些明星,既不能唱也不能舞,但老百姓还是趋之若鹜。

回到学校,刘敏给凤娇说,礼堂已经租好了,房子设施都很好,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用了。

“把灯光加亮一些,到时候学生要在里面画画儿。”凤娇道。

“教画画的老师说,应该用射灯,可以打出光影,学生学画画需要这个。”

凤娇苦笑一下,戏台上用的射灯,可比普通白炽灯费钱多了,没办法,这钱该花就得花,再说,她还想借着这个礼堂干点别的,这个年代,政府既管得严,也管得不严,尤其是文化表演,不需要什么资质,而老百姓见识有限,香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歌手,都敢来大陆捞钱,而且还能捞到手软。

凤娇签字让刘敏去购买射灯,一再叮咛安装时要小心,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灯也要安牢靠,刘敏连连答应,开学前一天,才给凤娇说:“我检查三遍,万无一失。”

第二天就是开学典礼,学校提前两天接待报道学生,凤娇从学生的表情知道,他们没想到学校这样简陋,甚至还不如一些大工厂的子弟小学,但凤娇依然有信心能赢得他们的心。

开学典礼,就在租赁的礼堂举行,张春芳费了很大精神,借来源城市戏剧团的幕布,还在主席台铺了地毯,学生情绪依然很沉闷。

凤娇也觉得张春芳是多此一举,八十年代前期,古装戏非常流行,到了八五年,学生都腻味了,看到幕布,她们越发觉得学校的落伍,情绪更是低落。

第一个讲话的当然是凤娇。这两天,开学典礼的仪式,她的意见让所有人难以接受——试想,哪个学校的开学典礼,不是一个接一个的讲话?她却想用各种文艺表演来替代,那不乱套了。

说服不了大家,就在司仪刘敏宣布让她讲话时,凤娇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今天,我们大家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时尚,但我们心头,渴望时尚,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赶上和超过西方那些发达的国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就不多啰嗦了,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时装周的实况录像带。”

刘敏虽然诧异得张大嘴巴,简直要吞下整个鸡蛋,但还是很配合地去了放映室。

灯光暗下来,银幕上出现乱七八糟的画面,很快,悠扬的音乐响起,一个个子很高的白人女模特出现了,她穿着一件大红连衣裙,超高跟红皮靴,袅袅婷婷,走入大家的视野。

哄吵的礼堂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惊讶地瞪大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银幕,恨不能让每个画面,都印刷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时代,模特表演在电视上也是很难得看到的,有时中央电视台会在节目结束时,播放那么几秒钟,让人还没过瘾,就一闪而逝,不知多少观众为此又气又恨又无可奈何。

用电影银幕来播放,比电视更清晰,更动人,不说学生,第一排坐着的老师都入了迷。

可惜,凤娇只买到很少一部分影像带,二十五分钟就播放完了,当礼堂的大灯亮起来时,礼堂里一片遗憾的叹气声。

张春芳看凤娇的眼神都变了,她最初来源城,看凤娇是敬畏,后来熟悉了,是爱护,经过刚才的那一刻,她的眼睛里,多了一份叫做“崇拜”的东西,是的,崇拜。

虽然学校简陋,虽然教员是七拼八凑而来,可凤娇却抓住了学生的心,也给学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是的,只要大家的努力,是沿着最正确的道路,那么,就会迅猛无比地赶上,甚至超越!

刘敏干脆把司仪之职,让位给凤娇。

“刚才,听到大家一片叹息,唉,我也想叹气,没看够啊!”

学生会心地一笑,还有人鼓掌。

“怎么办?”凤娇问。

“再放一边。”有人喊。

“no!”凤娇举起食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道,“今后,我们有的是机会看这些影像,大家想不想看看真正的模特?活生生的人?”

“想!”“哗——”鼓掌声和叫喊声忽然爆发,把凤娇震得往后退了一步,她急忙摆摆手,提高声音道,“那就安静,请大家慢慢欣赏——”

凤娇身后的幕布拉开,杨雄带领的模特队已经摆好造型,站在后面。

看到活生生的人,还是自己的同胞,表现和刚才屏幕上的模特一般样,学生都忍不住鼓起掌来,口哨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音乐响起来,杨雄第一个先动,慢慢地前行、转身、走向幕后。

八十年代的模特表演,动作都很慢,凤娇看着直觉的累,可是学生们却非常感兴趣,不,是所有人都看得非常投入,以至于礼堂守门的,都盯着舞台,忘了自己的职责,有两个打扮入时的中老年妇女,悄悄留了进来,坐在后面的台阶上,他也没看见。

半小时后,表演已经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刻,刘敏忽然拿着话筒,站在舞台的右角,大声问学生:“同学们,这些衣服漂亮不漂亮?”

“漂亮——”

“太漂亮啦——”

“想不想知道是谁设计的?”

“想——”

“谁呀——”

“就是我们王校长!王校长不只是会设计,还懂制作,我们大家要不要跟着她学习?”

“要——”

杨雄忽然凑到话筒边:“王校长多才多艺,模特步都走得有模有样,大家欢迎她来一段,好不好?”

“好——”

凤娇今天穿了一身职业装,觉得走模特步很不好看,就临时拉了一件红斗篷罩在身上,然后,穿上高跟鞋,走上舞台。

原主的文艺天赋很不错,她又为了和杨雄一起研究模特怎么走,也没少在镜子前练习,自然也有些模样。

凤娇在前,一众模特跟在身后,成燕尾队形,从后往前,一步一步…

学生都疯狂了,这个时候,破烂的学校、简陋的教学环境,都不是问题,他们知道,跟着这样时尚的校长,怎么也能走到时尚的前沿!

重生 第四十四章 约会

眼看开学典礼就要结束了,最后坐着的女人,一个捅了捅另一个胳膊:“很有煽动性,比谢晓娜都厉害。”

“是的,我得改变策略,不是把她推开,而是应该——”她伸出白胖的手,狠狠一握。

“嘻嘻——”

“哼哼!”

两个老女人面对面,一个奸笑中藏着嘲弄,一个阴狠里带着不屑,笑够了,趁着礼堂的人不注意,悄悄溜了出去,守门人这次看到她们了,但却没说什么,人是走出来的,万一吵起来,大家都知道他没有尽到责任。

虽然凤娇的学校条件不好,但她还是和正规学校一样,鼓励学生组织社团,很快,学校就有了乐队、舞蹈队、模特队、合唱团、好歌协会、美术协会、美丽妆容协会等等,凤娇兼任了市商协会的指导教师,还从校外请了个美发师傅,教学生做头发。

学校暂时只开美术方面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跟着老师学习素描、色彩和速写。大概是所有老师都一再强调,这几个月所学习的内容,是以后课程的基础,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成为一个时尚的人,必须走好第一步,所有的学生,学习热情都非常高。

凤娇见学校的开端很好,几天后,学校的运转也顺利起来,就把教务和管理,给了刘敏和校长。她打算回一趟靠山屯,爸爸该给打井队支付中期的八万块钱了,开学又有一部分学生交学费,她还有前期贷款十万块在手里没动,资金流还没问题。

“姜行长请你吃饭,上次咱们学校准备开学,这个星期你又要回家,凤娇,他问你,是不是故意躲着他呀?”

凤娇不知怎么有些心虚,她就是对姜行长没有一点儿感觉,怎么暗示自己也喜欢不起来。凤娇不得不强迫自己和姜行长相处,希望能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

张春芳说得对,她年龄一天比一天大,能遇到这样的男人,已经是运气不错的了,至少姜行长看着很文雅,不那么粗俗和市侩。

“好吧,我晚两天回去。”

凤娇和姜行长在胜利饭店喝了一次茶,姜行长带了一本《选刊》,她则带了一打焦琴找来的外国时尚杂志,虽然已经过期,甚至还有三年前的,但那上面对时尚的诠释,依然比国内要先进。

凤娇刚开始还和姜行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不知何时看得入迷,一句话也没有,姜行长似乎也被手里的吸引住了,两人面对面坐着,阳光慢慢从窗户射进来,照到桌子上,而后,移到他们身上、头上,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吃晚餐的顾客进来,带着些许的纷扰,把凤娇惊醒,她不好意思地收拾书本:“姜行长,我们走吧,不要影响了饭店的营业。”

“嗯?啊,好的。”姜行长收起书,对凤娇笑了笑,“能看出你也是爱书的人,和你在一起很舒服,我很喜欢。”

凤娇对姜行长有了一点点的好感,对他露出由衷的微笑:“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我喜欢看和改革有关的,我羡慕里面主人公绚丽跌宕的生活,每次看书,都能令人热血沸腾。”

“是啊,改革开放,给我们全新的生活,每个人都感觉和以前的日子不一样了。”

“不全是!”姜行长有些沉重地摇摇头,“我们银行,还是死气沉沉的,日子和以往没有多大变化。”

凤娇有些诧异地一抬眼:“怎么会呢?至少借贷这一块,可比以前活跃多了,不是吗?”

“唉,说是也不是,我们放贷款,多数还是得照顾国营单位,对私营企业这一块,卡得很紧,不是我要这样,而是…,原因多多啊。”

“害怕出现呆账坏账?”

“是,也不是。”

“摄于上级领导的压力?”

“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怕支持私企,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这几年,舆论反反复复的,的确令人有些无措。”

“是啊,谁不怕犯错误?一旦走岔道,那就是万劫不复!”姜行长叹了口气,“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自己身死何足道哉?家人怎么承受?他们的年龄,承受不起啊!”

凤娇听爸爸妈妈说过焦老的很多事情。当时,长河地区的领导,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谎报丰收,国家不明真相,按照丰产征收公粮。

焦老为了给山村的百姓多留一点口粮,和当时的领导对上了。那些人说他是******差点没被枪毙。

焦老四一年起就在长河山区一带打游击,那些人最后怕闹得太大,将焦老下放到焦家岭,焦家岭虽然很穷,但是革()命老区,老百姓哪怕自己没饭吃,也不能让焦老饿着,那些人没办法迫害焦老,又把他迁到靠山屯。

王国强比较机敏,他明着对焦老没有好脸色,暗里却非常关心和爱护,后来,焦老身体不好,他干脆以“有利于监督”为由,把焦老接到自己家住,夫妻俩对老头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般,十分体贴照顾。

所以,焦老到现在,对他们还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做错了就骂,做好了表扬,有点好吃的,就眼巴巴等着,想留给他们…

扯远了,凤娇拉回思绪,她能理解经过文ge的人,为什么会像姜行长这般小心谨慎,唯恐行差踏错。

但理解归理解,她毕竟不是这个时代长大的人,她不喜欢姜行长这样的性格。

凤娇喜欢敢作敢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虽然姜行长也对他的家庭有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实在太自私了。作为是国家公职人员,为了自己的妻儿老小,违逆国家政策,阳奉阴违,得过且过,难怪她这样的私企,才总是贷不到款,才活得步履艰难。

凤娇叹口气,他给她的那点舒服感,几乎消失殆尽。

姜行长并不知道凤娇的心情,还在慷慨陈词:“唉,你不知道我工作的环境,死气沉沉的,十几年一成不变。哦,也不全对,这几年是有点变化,那就是大家为了每个月那几块钱奖金,为了升一级半级工资,人头打成猪头,人心变成狼心…”

凤娇敷衍了一句:“你还说你工作环境死气沉沉呢,这不和里描写的一般样吗?很精彩很丰富啊。”

“哪有?很无奈好不好?”

“嗯,是很无奈!”

努力上进的能者,会把一成不变和无聊看作挑战,努力活出精彩来,姜行长这样一味抱怨等待,当然只会觉得闷了,甚至,当改革触及到他的利益时,还会抵触甚至破坏呢。

凤娇叹气,他俩真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不想和他说什么,她起身去收银台结了账,惹得姜行长脸色很不好地瞪了她好几眼:“你也不用在我面前耍大款吧?”

“没必要非得是男人买单吧?”

“这是我们的面子!”姜行长低声道。

“嗯嗯,下不为例。”凤娇敷衍道。

重生 第四十五章 谈话

“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没有啊!”凤娇都不想和他再见了,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有意见,那是有希望。

“我其实也不想这样,当年我也曾热血沸腾,也曾奋发努力,可结果呢?差点成了‘贼船’上的人,我不得不调入银行,明哲保身,你比我年轻,不会理解我的痛苦。”姜行长一瞬间似乎老了十岁不止,黯然神伤,“我也曾拒绝父辈的安排,不怕艰苦,下到农村去锻炼,手上打了多少血泡?汗水也能流几十斤,辛苦砥砺,努力奋斗,可惜,没人珍惜,反而还惹来一身骚,差点被关入监狱。你能想象我当时有多惨吗?每天惶惶然如过街老鼠。那样的悲惨经历,换做是谁都难以接受吧?”

凤娇以前只看到姜行长的儒雅、从容不迫,根本想象不来那样的他,是怎样一种窘境,她心中一软,不由大为怜惜,觉得姜行长这样明哲保身的行为,也能理解。

“凤娇,我可以这样叫你吗?你别看我现在这样,似乎有些颓唐,但我敢保证,你若是嫁给我,我一定给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给你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结婚后,你都不用在外面奔波。钱的事情我来解决。你知道的,银行的待遇很好。而且,我在集邮一事上小有眼光,手里现在还压了十来版猴票,光那些,都够我们吃喝不愁过半辈子了。”

凤娇不由一阵感动,心思又变了回来,或许,姜行长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她在外面奋斗,他给她经营一个安乐窝。夫妻俩不一定有相同的思想,而是应该能互相弥补,相互体贴、爱护,相互扶持…

张春芳看到凤娇约会回来,兴致勃勃,甚至还让她送给李文明孩子一身衣服,就知道两人谈得很好,不由松了一口气,她很感激凤娇把她从农村叫出来,现在,还准备把她和李芳的家安到城里来。

张春芳的丈夫刘林是个家境不错的农民,除了种地的水平不错,没别的技能,凤娇请了一个退休的花农,让他跟着学习,将来,学校的这部分工作,就是他管。

李芳的丈夫是个木工,现在在新校区那边,修葺坏了的门窗桌椅,反正,学校也少不了这样一个人。

等那边房子好了,他们就可以把孩子接过来了,张春芳每次想到这些,心里就充满温馨,越发希望凤娇也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她能感觉到姜行长对凤娇的珍视,也从李文明和他妻子的言语中,听出姜行长是个顾家的好男人,所以,她尽心竭力地想要促成这桩婚姻。

张春芳还有点小私心,她怕凤娇的资金链断裂,学校办不下去,工厂开不下去,她虽然在笼络人上面有些小手段,可和不懂市场,也没有凤娇办学的魄力和巧思,她只希望凤娇这棵大树屹立不倒,她能跟着受到庇护,连带她的孩子和丈夫。

张春芳第二天早早起来去火车站排队,帮凤娇买车票,返回来时,在学校门口看到一辆白色的小汽车。这时候的小汽车都是领导专座,难道是什么人来检查工作了?她就是负责学校外联的,可别出什么差池,张春芳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走进学校。

其实来人也是刚刚才到凤娇的办公室,是两个五六十岁的妇女,一高一矮,高的消瘦微黑,矮的白白胖胖,都穿着质地细腻的呢子大衣,半高跟的黑皮棉靴,头发烫成小花卷儿,气势十足。

凤娇一见就认出她们,那天吃饭坐在邻桌的,但她并没有揭穿。

两个女人都笑眯眯的十分和蔼可亲,高个子给凤娇介绍说:“这是姜云的妈妈。”

“姜云?哦,阿姨,请坐!”

凤娇用热水瓶里的水,给她们泡茶。

姜云他妈自我介绍道:“我姓方,你就叫我方姨,这是我的好朋友,在市政协工作,你叫她何姨吧。”

“好的,方姨好,何姨好,请喝茶!”

凤娇把两个玻璃杯放到她们面前。

“你看这孩子多能干!”何姨说。

方姨拍着身边的凳子:“来,坐,别客气。”

“两位阿姨今天来,可是有事儿?”凤娇忙得脚底板打后脑勺,可不想和她们多磨叽,再说,能有什么话说呢?她到目前,也不过刚刚对姜行长产生了一点点好感而已。

方姨很敏感,但并没有不高兴,而是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很忙,呵呵,就说几句话,你们的开学典礼我和何姨来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