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39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41 章

王富刚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保守又固执,尤其是特别吝啬,衣服不穿到烂成丝缕,绝对不会穿新的,鞋子也是补了又补,完全没法再穿才扔,这些王富刚勉强可以忍,还自我标榜说那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本色。

让王富刚没法接受的是,父母在吃上面也特别抠索,他们只吃自家地里种出的菜,绝对不会去买,而且为了多打粮食,种菜也只种一小片白菜萝卜,每年冬天,都吃妈妈腌的咸菜,咸菜吃完了,那就玉米面发糕上撒点盐配饭。

健康的人这么吃,都可能吃出问题,就不要说孕妇了。

王富刚也不是爱老婆,他怕生出一个蠢蛋儿子,就给母亲母讲,买点新鲜蔬菜给老婆。

王富刚妈妈误会了,讽刺儿子道:“黄鼠狼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老子老娘咸菜也没得吃,你却心心念念给小妖精弄鲜菜。”

王富刚媳妇长得还行,白白净净,和他一家又黑又粗形成鲜明对比,媳妇没进门,她妈到处炫耀儿子定了个好女子,进门之后,她就变了脸儿,先是背后嘀咕,嫌儿子和媳妇太亲近,后来就公开地说,甚至说媳妇“妖精”,迷惑儿子。

王富刚耐心地给父母讲,不吃新鲜蔬菜维生素C不足,会得败血症,他老爸闻听就是一通奚落:“我和你妈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也没见得了什么病!还有,你小时候也是这样过的,怎么就不得病?在外面当了几年兵,还成精了不成?那你怎么不跟王凤翔一般,去京城当军官?”

把王富刚气得要死。

王富刚他妈还火上浇油:“你幸好没娶王凤娇,不然还不顶到额头尖儿上,我和你爸还有没有活路了。”

王富刚家,他爸说了算,他每花一分钱,都得手心朝上向大人要,而十次有八次都不给。

年轻人谁能忍受这样的日子?何况王富刚一直憋着一股气,想和凤娇比拼呢。

他的战友都不赞成他辞了村长的职务去承包荒山,王富刚却一意孤行,他已经顾不得将来了,只求能拿到三万贷款,摆脱父亲的钳制。

为了谁在家说话算数,王富刚和他爸爸,发生激烈的争斗,尤其是三万块钱到手后,王富刚一分钱都不肯交出来:“分家!这钱是我弄来的,凭什么交给你?给我弟娶媳妇?我挣了钱自然会给他分,不挣钱谁也别想动!”

“你,你忤逆,我要到政府告你!”

“去告,马上去,我的脸反正也让你们丢尽了,你也不看看,谁家的村长过得我这般穷?口袋连一盒烟也没有?我在乡上开会,最怕有人起哄让我请客,我结婚,你就给我一把糖,到了乡政府,我都不敢拿出来,还不够丢人的。

我一直庆幸,自己这身军装还比较新,晚上洗了白天穿,不至于补丁摞补丁四处丢人!”

“啊?”王富刚爸爸这才知道,儿子原来一直嫌弃他们,不由怒火万丈,“我打死你这个忤逆的东西,不是我和你妈这样省吃俭用,拿什么把你们几个养这么大?没想到,没良心的竟然还埋怨我们?”

“那是你没本事,人家王国强什么时候省吃俭用了?”

“我——,你——”王富刚爸爸说不过儿子,气得抄起一个锄头,王富刚急了,举着铁锨来挡,把他妈吓得瘫坐在地,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哇哇大哭。

最后,王富刚爸爸妥协了,他老了,长时间举着锄头,累了。

王富刚收拾了一卷被褥,用麻袋一卷,扛着上了山,他在山上搭了个窝棚,开始挖坑准备种树。

张桂琴嫁来之后,也受够了公婆的吝啬,自然支持丈夫和公婆斗法,她甚至从娘家拿来几棵白菜萝卜,每天做饭给王富刚送,王富刚妈妈不许她动家里的白面,张桂琴就从娘家拿来一兜麦面馒头,还有一篮子挂面,每天葱油挂面给王富刚送,把王富刚几个弟弟妹妹馋的流口水。

王富刚的心,一下子就偏到张桂琴这边,所以,他妈的眼药,是不起作用的。

王富刚妈妈虽然不关心媳妇,但却在意孙子,张桂琴肚子越来越大,她不得不忍受媳妇这样挑战她的权威。

王富刚爸爸则是害怕王富刚铺张浪费,把三万块花完了,挣不来钱还银行,一家人都得跟着受罪,不得不带着老婆孩子,到山上去植树。

王富刚完胜,成功逆袭当上了家长。

王富刚她妈就像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半晌没话说,最后,冒了一句:“村长让交钱,一人十块。”

王富刚夫妻加上父母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家八口就是八十块。

王富刚虽然不像父母那样吝啬,但要拿钱给别人,也跟剜他的肉一般痛苦。

“这是什么钱?”

“建校款,说什么咱村要建中心学校。”

去年,乡政府就鼓动王富刚筹资建校,他拒绝了,所以,听到这消息也不奇怪,只骂了一句:“王建设是个软蛋,连这事儿都顶不住。”

“不是王建设顶不住,听说是王凤娇撺掇的,还说什么为了咱村的娃娃好,哼,不就是怕咱村的娃娃去她的厂子里挣钱吗?”

王富刚闻听精神一振:“王凤娇的工厂出问题了?”

奋起 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歹

王富刚妈妈一听凤娇的厂子出事了,不由又惊又喜,她睁大眼睛问:“我儿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

“王凤娇的工厂出事了?”

“不是你说的?”

“我没说什么呀?”

“那她为何拐着弯儿逃避招工?”

好像凤娇就该解决村民子女就业似得,但王富刚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辞有什么错。

王富刚妈妈摇头:“不知道!”

王富刚却按着自己的思路,越想越觉得可能,停了会儿,他忍不住笑了:“妈,这钱咱不交,你回去给村里人说,肯定是王凤娇生意不好,手里没钱了,想拿咱村人的钱周转呢。”他也不想想,全村也就千把人,钱交齐了一万出头,能帮凤娇什么忙?

“啊?”王富刚妈妈惊讶地瞪大眼睛,随即狠狠啐了一口,“呸!她想得美!”

王富刚父子吃过饭,她妈提着篮子下了山,这老婆子本来就是个是非精,有她这样的搅屎棍子,村里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家,说什么也不肯交建校费,虽然这些人家,也有不少人从王国强这里挣着植树钱。

王建设又气又发愁,跑到王国强跟前求救:“大叔,那些人,根本就喂不熟,你,你今后再也不要雇他们干活儿。”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就见人心,我今后自然要看人的。”

“可是,现在咋办?”

“不交钱的人家,就不给他们的孩子免学费啊。”凤娇道。

“那些人家没孩子上学,再说,眼下怎么办?建校钱凑不够。”王建设道。

“就是交齐了也不够,没收起来的也就两三千块。要我说啊,先建几个教室,下学期开学够用就好。”

“以后怎么办?”

“这样,建设哥,你何不在村西头的山前,建个砖瓦窑和石灰窑?现在咱村里人也不算穷了,攒够钱准备盖房子的人家,至少有四五十户,这还不算附近村子的。建学校的钱,一下子也花不完,你可以用来做周转。今后,有砖瓦窑和石灰窑挣钱,村集体不就有收入了?”

“哎哟,难怪凤娇妹子能发大财,瞧大哥笨的,这都想不到。”王建设一听能挣钱,顿时喜上眉梢。

“建设哥,你要把没交钱的村民名字公布出来,将来他们的孩子长大上学,要和外村的孩子一样交高学费。”

其实所谓高学费,也不过三五块,但每学期都有,最后肯定比现在交的十块钱多了。

“嗯嗯,就这么办!”王建设呵呵笑着,急不可待地告辞离去。

当天下午,王建设的弟弟和赵福昌的儿子,就分头找来烧窑工,原来,他们竟然打算自己干,两家各自承包山前的一块地开始建设,为了堵住村民的嘴,王建设大度地许诺,他们会捐给学校三万块砖,三万块瓦。

这时期砖瓦很便宜,一万块砖才三百块,一万块瓦二百一,总算下来不过千把块,好些村民闻听,竟然称赞不已。

赵福昌不甘落后,承担了建学校的全部白灰。

还不到一千块,他俩这样,就是为了堵大家的嘴,偏偏就有人为他们叫好。

凤娇真是无语了,气呼呼收拾了东西,打算返回源城,王国强跟在女儿后面,劝她想开些:“十个手指伸出来也不一样长短呢,你指望那些大字认不得一担、只看见眼前一寸光的人懂道理?”

“唉!”凤娇叹口气,“我虽然有这个心理准备,可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不知好歹”

“算了,就看咱们学校建好了,下一代能多读些书了。”

“娇娇,别听你爸说,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张亚梅狠狠瞪了老头一眼,心疼地道。

“好的,妈妈。”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敲门,张亚梅过去一看,是一个五十多岁戴个眼镜的男人。

“你是——?”

“大妈,这是不是王凤娇的家?”

“哦,是的,你?”

“我是她以前的同事,大妈,想必你就是凤娇的妈妈吧?她长得还真像你。”这话恭维的好,张亚梅立刻满脸都是笑容,“屋里坐吧。”

凤娇看见来人,很惊讶:“郑老师,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东南西北风,你想要什么风?”郑纯笑了一下道。

天气很热,两人就在院子的凉棚下就坐,凤娇沏了一壶菊花茶。

“凤娇,天色不早,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听说你们村要设中心学校?”

“这消息也太快了吧?”凤娇开玩笑。

“我也是偶然得知的,凤娇,你说,我调来当校长,好不好?”

郑纯是原主记忆里最好的老师,跟刘敏一样聪敏好学,但比刘敏的课讲得漂亮,而且,他特别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不管多么难缠的孩子,进了他的班,很快就变得懂事好学,东湖县城好几个学校都抢着要他。

凤娇奇怪极了:“我们村的人做了什么积德事儿,能感动你这样的大神?说说,怎么有这样的想法?”

“说起来气炸肺了。”郑纯叹口气,简明扼要地道,“今年国家有新政策,大专以上学历,工龄二十年的,都可以把家属农转非,我不是中专毕业嘛,不够条件。二中校长透露,县里其实有两个特级教师名额,他说要为我争取。你知道特级教师也可以带家属。”

“郑老师还用校长争取?你不是特级教师,还有谁可以?”

“过奖,不过,我也觉得自己能争取一下,没想到表都填了,最后却被人顶了。”

“顶了?谁?”

“陶琴。”

“陶琴?就是那个长得很漂亮,教书一般般的工农兵大学生?她的水平,一级教师都不够吧?”

“嗯,她嫁给了刘虎,刘虎你大概不认识,就是咱县的副’书’记,比我只小两岁。”

“可以当她爹了?”

“比她爹小三岁。”

凤娇叹气:“那你一气之下,就来找我?郑老师,靠山屯比县城差太多,过几天你气儿消了,后悔了怎么办?”

“后悔不后悔,就看你了。”

“咦?跟我有什么关系?”

“唉,说起来丢人,我不是有三个孩子吗?”

“嗯!”

“我家老二自小学习特别好,大前年考上北大了。”

“哦,恭喜恭喜!”

“嘿嘿,我的老大和老二是双胞胎,他学习不是很好,头一次没考上,补习了一年,前年考上了,源城大学。”

“这也很厉害!”

“嗨,说起来是挺让人高兴的,去年,我老小也考上了。提起这个小闺女我就来气,都是她妈惯的,背着我报考了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也很好啊?”凤娇不明白郑纯为何不满意。

“可是我供不起啊!尤其是这个小丫头,花费最大,厦门那边物价高,她一个月最少得三十块钱吃饭,她同学一个月要花一百块。”

凤娇满脸同情,真是事物都有两面性,风光背后,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酸楚。

“凤娇,我一个月只有七十八块钱工资,老大和老二又是男孩子,每人二十几块钱根本不够吃。我们原本日子就紧巴巴没什么积蓄,现在,更是债台高筑,我已经成功欠债五百多块,亲戚朋友见我都绕着走了。”

“农转非也还是没工作呀?”

“可是特级教师工资高啊。唉!我也想开了,现在关键是怎么多挣些钱,把我三个孩子供出来。”

凤娇点点头,不由笑容满面:“郑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若是能给你爱人安排个工作,你就来靠山屯?”

“嗯!”郑纯一点头,满眼都是希冀。

凤娇何尝不想给村里弄来几个好老师?但她也只能盯着那些民办教师,郑纯这样的,根本不敢想,她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禁不住笑容满面:“好!郑老师,我巴不得你能来靠山屯。”

“凤娇,我给你说,我老婆眼睛花了,不能踩缝纫机,你也能安置吗?”

“能!”

郑纯不由笑了:“凤娇,你以前装得好老实,我怎么没看出来,你这么能耐?”

凤娇不敢多言,原主早就香消玉殒,她这是冒名顶替了。

“郑老师,教育局肯放手吗?”

“肯,他们现在都躲着我,巴不得我自己钻到穷山沟不出来。”

“好!郑老师,你再帮着找几个像样的老师。我只能给家属提供一份糊口钱,希望过去的老朋友不嫌弃。”

“这已经够好的了。”郑老师长出一口气,“我老婆哪怕一月能有三四十块钱,我也能勉强喘口气了。”

凤娇略顿了顿,问道:“郑老师,我得问清楚,嫂子有多高文化程度?能管仓库不?”

“这个能!她当年还考上高中了呢,因为家庭贫困没能去。我以前还想把她弄去教小学,可是这婆娘胆小,一上讲台,就吓得结结巴巴不会说话,在家再练习也没用。”

“哦,这就好,让嫂子尽快来上班,我还缺个库管,若是她能拿下来,一个月六十,加班费另计,平均下来,挣个八十、一百的没问题。”

“八十、一百?比我都多?”郑纯有些不敢相信。

奋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闹腾

凤娇看着郑纯不忿的样子,不由一笑,解释道:“我的库管很辛苦,说不定加班到夜半三更。”

“那我批作业也有熬夜很晚的时候。”

“呵呵”凤娇见自己苦口婆心的安慰,反而让郑纯越发愤怒,不由笑了,便反着说道,“郑老师若是嫌给的钱多,那我就减点儿。”

“别别,我不嫌多,不嫌多!”郑纯急忙连连摇摆着双手说道,随即,他也被自己逗笑了,“凤娇,老师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唉,尤其是我现在的境况太囧迫。”

“郑老师,这种窘迫,不知多少人想要都没有呢。”这种窘迫也不过几年,谁不希望孩子有出息?

郑纯不由满脸都是自豪,笑了笑,转了话题:“别的老师老婆,也有这个待遇不?”

“有啊,只要肯干。喏,若是年轻手快,能缝纫衣服,一个月一百块不是问题。”

“啊?哦,好吧!”郑纯又是高兴,又是不平,脸色胡晴忽阴,最后长长叹息了一声,“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