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上一章:第 57 章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下一章:第 59 章

农村孩子考进城里,在农村人看来,就像一脚踏进了天堂,但城里人却还是用看农村人的眼光看着他。王卫华刚开始一个月四十快工资,现在也才涨到七十五,大半要寄回家给父母,剩下的钱,刚够他吃饭,这样贫困的他,依然坚持读夜大,积极参与厂里的技术革新,在相关的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王卫华就是老实,但却不傻,他为了改变被欺辱的命运,去年去考研,想通过这种方式,跳出东源电子的火坑,可惜英语成绩差了点,没考上。

凤娇最早听说王卫华,是从刘林那儿,刘林说王卫华比他还刻苦,连老师都劝他要劳逸结合,别累坏了身体,她让人打听东源电子的事情,工人们都为王卫华抱屈。

王卫华有能力,有韧性,积极肯干,在厂里也有声望,而且干过四个岗位,技术全面,凤娇提拔他,其它干部不好提意见。还有,张伟原本是电子厂的工人,没多少文化,尤其是没什么能力,他是原厂长老婆的表弟,现在,表姐夫早就退休了,人走茶凉,他被拿下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果然,一圈人看看张伟,看看凤娇,谁也没说啥。

“我们厂太需要敢负起责任的干部了。”凤娇感慨了一句,目光扫视了一圈,看到多数人的眼睛里,都是殷切的希望,她却没有继续任命下去,而是给王卫华布置起了任务:

“王卫华经理,从今天下午开始,到星期三,你要组建好检验部人马,可以用厂里的人,也可以外聘,反正,质检部你说了算,但若是工作做不好,我可不仅要撤你的职,还要扣工资,你还愿意当这个经理吗?”

“愿意,我一定好好干!”

“好!你这个月的工作,是把仓库里存放的产品,全部查一遍,合格的贴上合格证,不合格的挑出来…”

凤娇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阴恻恻的一声:“不合格能进仓库吗?”说话的是张伟,他正恨恨地看着凤娇。

凤娇根本不搭理张伟,而是语气严肃地要求王卫华:“这次贴上合格标签的产品,到了市场,若是有一例质量不合格的投诉,我拿你是问。”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怎么可能?

王卫华的脸都有些发白,他嗫嚅着道:“总经理,按你的要求,大概仓库里没有一件合格的。”

“就是,就是,顾客实在太挑剔了,一点点小问题,都能喊破天。”王卫华身边的一个女同志附和道,她是王卫华同学王水丽,也是东源电子的技术骨干,属于干部扩大会议中的“扩大”范畴。

“顾客就是上帝,他有权利挑剔,我们若是不能满足顾客要求,凭什么在市场上立足?我再强调一遍,我们的产品,必须让顾客满意,这是我办厂的最低要求。

诸位若是觉得我的要求苛刻,没办法完成,可以现在提出辞职,或者调走亦可,我绝不阻拦,我再强调一遍,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在产品质量的问题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谁要是过不了这个坎儿,在我手下是没法待下去的。”

凤娇停了足足五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说话不表示他们已经臣服,这些人,没想到凤娇会从这里开始,还在想对策呢。

凤娇见没人说话,就自顾自地说下去:“其他人事安排,我这里有个方案,大家看过后议一议。”她拿出一打油印的小册子发了下去,会议室顿时一股油墨味儿,伴随着哗啦哗啦翻页的声音,在座的人,有的脸上浮出希冀的神色,有人却一副愤怒模样,但谁也不说话。

这份岗位竞聘方案,在后世很常见,已经很成熟了,凤娇不怕出纰漏,她只担心眼下属于新鲜事物,能不能顺利推行下去。

足足憋了半个多小时,一个年龄有五十多岁的人开口说话了:“王总,这个岗位竞聘方案,看着是挺好的,但你确定可以按照这个实行吗?你真的能坚持原则?”

“那是当然。”凤娇道,“我可是在省厅签了承包协议的,三年后开始,每年给国家上交一千万税费,并且,这个数字还要以每年百分之十的利率增长,若是做不到,要拿自家的钱来补偿,一年一千万哪,我要是赚不来,还不赔死了?”

有几个人低低笑了一声,他们看凤娇的眼神,都十分复杂,有怀疑,有佩服,还有不屑一顾的。

“我背负这样沉重的负担,可以说是压力山大,我会拼了命搞好工厂。谁想干涉我施政,阻拦我改革,和拿刀架我脖子上抢劫无异。”凤娇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这两年办厂又办学,巨大的压力,让她根本容不下有人违逆自己的意思,早就培养出了一股雷厉风行言出必践的威势。

会议室的人,都忽然觉得一股冷气从凤娇身上喷薄而出,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管理岗位竞聘一事,是我搞好东源电子的第一步,也是诸位大展身手的一个良好机会,我想,只此一途,咱们厂有能力的干部终于可以崭露头角,那些依靠裙带关系,盘踞在东源电子吸血的蛀虫,肯定会被涤荡而去。”

王卫华身边一群年轻人都激动地鼓起掌来,其余的人,也有一脸激动附和着鼓掌的,也有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还有少数人,和张伟一样低头掩饰,却用十分阴毒的目光,恶狠狠地瞪着凤娇。

奋起 第一百六十六章 见招拆招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十点半,凤娇给大家解释了竞岗的办法,需要准备的材料,还给了若是某个岗位报名人太多,以至于有能力的人不幸落选之后的出路,开会的人这才心情复杂地散了。

第二天,凤娇在厂里贴出布告,向工人通报此事,同时,也允许有能力的工人参与竞聘,通报最后,她向工人展示若是按照自己的方案改革成果,东源电子一年内扭亏,两年盈利,三年,厂里不仅能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一千万税费的任务,还能让广大职工的生活,赶上源城发电厂。

源城发电厂的职工,工资奖金加起来,一个月有一百八十块,而东源电子的员工工资,还不到八十块,看到通告,工人们无不怀疑,但所有人都对凤娇充满期待。

张伟和他的好友陈建国,原本煽动几个同事和凤娇闹腾,结果那几个人看到通告,都劝他俩算了:“当领导又能怎样?一个月还不是那点儿钱?若是改革后,咱们的工资奖金能赶上发电厂员工,当工人又少操心又挣钱,何乐而不为?”

张伟当然不想放弃,但不管他怎么煽动,其他人都想等等看,最后连陈建国都泄了气:“张伟,我觉得王凤娇说不定还能把咱厂搞好呢。”

“建国,你怎么这么好骗?王凤娇这是给大家画了一个大饼,能实现才怪呢,现在不闹,将来肯定会后悔。”

“张伟,若是王凤娇没能耐把咱厂搞好,大家拿不到钱,那时候不用你说,我跑得比你还快,工人们不会放过她的。”

张伟被陈建国好一通劝,就这样被拉回去了。

凤娇在办公室等了一天,果然有很多职工来咨询竞聘的事情,凤娇高兴的同时,也很担心,厂里的中层职位只有那么多,参加竞聘的人太多,到时失败需要安抚的人也多,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东源电子的主业,是制造冰箱,但还有其它几个产品,像电风扇、录音机,社会需求量还是不错的,可惜厂里管理混乱,这两个产品一开始质量就不合格,招了一大批的工人在厂里吃闲饭,不然,冰箱虽然开箱合格率有点低,毕竟还是热销产品,厂子也不该是这样半死不活的模样。

在凤娇看来,电风扇没什么技术含量,她找到电风扇车间的技术员王红,询问她问题主要在什么地方。

王红快五十岁了,还是文革前的技校毕业生,她给凤娇说:“主要是电机绕线的匝数不足。”

“为什么?”

“漆包线质量不合格,咱们厂用的漆包线,都是从东风厂购买的,就是残次品。”

“东风厂有什么背景,咱们非要买他们的产品?”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是东风厂的便宜,咱们厂的电风扇,以前质量好的时候价格很高,后来南方工厂的便宜电风扇过来,咱们厂的就不好卖了,大概为了降低成本,也不知道谁出这样的馊主意,结果现在一台都卖不出去。”

凤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降低价格,不想着技术革新、开源节流,而是从降低质量上着手,原来的领导也够奇葩的,难怪东源电子成了眼下这个烂摊子。

凤娇又去录音机车间调查情况,得到的消息和电风扇车间的差不多,她的心里对经营好东源电子的底气更足了。

很快,岗位竞聘工作,就在东源电子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工人见自己也能参与投票,而且占了一半的话语权,积极性也十分高涨,整个工厂的精神面貌都为之振奋。

很快,新的中层领导走上岗位,新的厂规厂纪也经过讨论,制定出来。

凤娇并没有立刻开始生产,而是先进行岗位培训,为了抓纪律,她还从住源城部队请了两个班的军人,掐着表抓迟到早退,虽然工人也有些怨言,但停产学习可不是白做的。

凤娇请源城大学政教专业的张纲教授撰写的学习资料,是这样教导工人的:只有铁的纪律,才能保证最好的质量,才能使产品在市场上立足,东源电子才有活路。工厂,就是一条大河,工人就是河里的鱼,河里有水,鱼儿才有好日子。

东源电子已经半死不活好几年了,附近的电厂、纺织厂的工人们,每个月工资加奖金,哪个不一百多块钱?年底还有奖金,夏天不止有防暑降温费,还动不动发西瓜、水果和饮料,端午有粽子,八月十五有月饼,他们东源电子什么都没有,甚至动不动还拖欠工资,这次凤娇承包,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工人们真心希望吃了眼下的苦,能有以后的甜蜜日子。

就在凤娇满心欢喜,准备大干快上,新上任的财务部经理赵世芳急慌慌地告诉她:“省里拨给我们的五百万,被银行扣压了。”

“为什么?”没钱,怎么生产呀?

“我们厂欠银行一千二百万的贷款,我给省厅的人说,让他们把钱打到农行,他们不听,非要从工行拨付,结果,就…”

“给工行说说好话,我们的产品只要一上市,钱就能回来,给他们保证,我们今年一定会还清贷款。”

“不行啊,我都说了三天好话了,咱们厂以前的信誉太差。”

凤娇又气又急,简直快要发疯了,这东源电子真是个烂筛子,到处都是漏洞,她在办公室闷了一下午,也想通了,但凡这个工厂还有一丝丝活气儿,总经理也不会轮到她来当啊。

她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想要出头,就要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

想通是想通了,可没钱,什么戏都唱不下去,怎么办呢?

凤娇这边愁肠百结,东源电子家属区的一栋小平房里,几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声音非常大得行着酒令,幸好周围的邻居,都上班去了,不然,非把人吵得疯掉不可。

“冯大哥,还是你行,我差点都认命了。”说话的是张伟,他被一撸到底,到底意难平,没有直接和凤娇闹腾,却和这几个被竞聘活动挤下来的渣滓一起,密谋给凤娇下绊子。

坐在张伟对面的胖子叫冯晓东,他的远房表哥张力在省厅财务科工作,就是他,提醒张力东源电子的钱,不能进工行。张力是个贪婪的家伙,他想索贿,可惜,不敢名言,偏偏新上任的赵世芳听不懂他隐晦的暗示,只知道一味哀求,甚至不惜找张力的上级施压,张力一怒之下,给凤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冯晓东从表哥嘴里得到消息,欣喜若狂,自己日子不好过,他就要全东源电子的人陪着他一起不好过,王凤娇罢了他的官,那他,也要王凤娇干不下去。

几个下岗的中层,这几天同病相怜,每天都在一起嘀嘀咕咕,得知凤娇没钱开始生产,他们都特别兴奋,便有了眼下这丑陋的一幕。

凤娇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困难,竟然是人为的,她想了一夜,也没有好办法,第二天早上,忍着失眠带来的头疼,随意走了出去,不知不觉,她来到了大世界商城。

足有一个月没有去服装厂了,她心里十分牵挂,这才下意识来到商城看看。

天娇服装的柜台,虽然还是那么气派,但上面却没有以往满满当当的样衣,柜前的顾客寥寥。

凤娇心中一惊,急忙走过去,问道:“咦,这里怎么这么冷清?”

售货员是新人,凤娇不认识她们,她们也不认识凤娇。其中一个年轻姑娘,抬眼看了凤娇一眼,一脸鄙夷:“这都想不来?卖断货了。”

“怎么会这样?服装厂那边怎么不生产?”

“忙着加工出口的服装呢。”

“这柜台上挂的衣服是——”

“样品,想要可以试穿,交钱预定,一星期后再来取。”

“怎么可以这样?哦,有人预定吗?”

小售货员懒洋洋地翻了凤娇一个白眼:“没听见我刚才说?我们天娇这个月赶一批欧洲的订单,没时间生产。”见凤娇一脸不满,小姑娘不耐烦了,撇撇嘴,“知道不?出口欧洲的产品,挣的可是外汇,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普通百姓,晚几天穿新衣服,又有什么?你还不高兴了,枉费我们厂长过意不去,为了报答广大顾客厚爱,还让我们在这里接受预订。”她说着,拿出一把软尺,“要不要预定?”

“预定要交钱不?”

小姑娘又翻了凤娇一个白眼,不耐烦地道:“当然要交钱,你再啰嗦,我就让你交全款。”

“那预定付多少?”

“一半。”

“有人预定吗?”

“你这人,怎么这么罗嗦?预定的人当然多得很,这里卖得是天娇服装,可不是什么杂牌子。”

天娇服装,怎么比得上冰箱彩电这些大家电抢手?那,她是不是也可以预售呢?想到这里,凤娇不由心情大爽,扭头就往外走,那小姑娘还在身后喊:“哎,你还要不要量尺寸?”见凤娇走远,她把皮尺随手往柜台的抽屉里一丢,“神经病!”

奋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集资

凤娇没耐心再走回去,就在大世界商城附近,坐了公交车。

电子厂这几年虽然效益不好,但好歹是以节俭著称的中国人,怎么也能从牙缝里省下一点钱来储蓄的,何况,厂里好多家属,还是外单位的呢,并没有一棵树上吊死。

凤娇并没有冒冒失失地贴出集资通告,而是召集厂级干部,先开了个会。

厂级干部,一共有八名,书记钱建军、副书记胡广义、吴彩凤、工会主席胡晓珊、总工常西联,还有副总经理任焕晨、胡耀楠。钱建军是个卖嘴的,只会瞎咧咧,据说,他的亲戚是省里的实权干部,把他安置在这里。

常西联是个书呆子,技术能力不错,这两人,凤娇不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好建议。

胡广义倒是个实干的,但年纪大,思想僵化,很担心凤娇搞不好生产,欠下职工的钱还不了。

任焕晨在职工中的口碑不好,都说他鬼的很,心眼太多,但却没人能说出他到底做过什么坏事,讨论的时候,他刚开始拧着眉头一声不吭,后来,见大家把章程议得差不多了,这才插了一句话说:“咱们厂眼下这烂糟糟的样子,集资不易。”

“不易也要试一试,不然,没法生产呀。”胡广义忧心忡忡地说道。

常西联对着任焕晨扬扬下巴:“那你说怎么办?咱们的智多星。”

“我算什么智多星啊。”任焕晨谦虚了一句,但在大家殷切希望的眼神中,开口道,“人们都有逆反心理,尤其是咱厂的工人,和干部关系有点紧张,王总一来又是让工人选干部,又给工人许诺三年就可以挣高工资,反正是规划了一副美好蓝图,才掩盖了干群关系中的不和谐音符。”

其余几个人都点头称是,只有胡广义气恼地瞪了任焕晨一眼,“你说这个干什么?”

任焕晨叹口气:“不是你让我出主意的?我不说原因能行吗?”

“行行行,你继续,算我错了。”胡广义低下头。

任焕晨的办法,凤娇看来有些阴损,但所有人都觉得好,她也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第二天,凤娇召开中层以上会议,把面临的困难讲了一下,然后,宣布了集资救厂决定。

中层干部刚开始很吃惊,接着便三三两两议论起来,利息很高,比存银行划算,有人动心,有人却不愿意露富,或者还有人怕担风险,反正,没有一个人出钱的。

“行不行,大家说话呀,我以前不知道咱们厂还欠银行那么多钱,不然也不会跳到这火坑里,现在,事情走到这一步,我也是被逼无奈。”

“王总,我不是不同意集资,就是手头没有钱。”王卫华坐在前排,他红着脸小声给凤娇说道。

“不同意集资的举手。”任焕晨插嘴道。

没有人说话。

凤娇叹口气道:“我也知道,咱厂效益不好,大家手头拮据,这样吧。”她指着大楼外停放的小轿车,“我准备把我的皇冠抵押给一个朋友,借款三十万参加集资,朋友给我的利息是一分二,咱厂是一分五,那样我还能挣三厘,一年利差九千块,到时候大家可别看我数钱眼红,一共是二百万的份额,不限额度,谁先拿钱来算谁的。”

任焕晨笑呵呵地对着众人做了个鬼脸,道:“我也没钱,可我哥和嫂子都在电厂工作,他们有,昨天他们听说咱们厂集资,当即表示想出五千块,还说,到时候领了利息,给我一百块辛苦费,嘿嘿,我一个月的工资可就到手了。”

下面的人听得心动,又议论起来,停了会儿,有人小声问:“王总,可以保密不?”

“当然给大家保密的,财务科在城市银行开了个账户,大家自己拿钱到银行存款,然后拿着存款凭条在财务科做个登记就好了。”

中层悄悄集资了两天,消息就在工人之间传开了,果然如任焕晨所料,厂里议论纷纷。

不患寡患不均,人们的心理就是这么奇妙,这天,凤娇去食堂吃饭,被一群工人拦住了,他们看她的眼神,也没有以前那么友善。

“大家这是怎么了?好像对我有意见了。”凤娇明知故问。

“王总,厂里高息集资。”人群中有人问。

凤娇装模作样寻了一下,没找着人,低头沉思了一下:“是的,咱厂欠了银行的钱,银行把启动资金给扣了,我也是没办法,想着好歹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这样做了。。”

“王总,你口口声声和工人同志共存亡,为何只让干部集资?”

“这个…”凤娇吞吞吐吐地,一副有口难言模样。

“王总,你不能这么偏心。”

“对,我们也要集资,没有多,还没有少的?”

“对,对!”

凤娇脸涨得通红,却仍然咬着牙不答应。

“王总,除了集资的高利息,听说你还答应每交五百块,就可以领一张冰箱票,咱厂冰箱恢复生产后,可以按批发价从销售科提货?”

凤娇吞吞吐吐道:“不是这样的,冰箱票要先交钱,等于是买的票,不是发的。”

“那我们也要。”

“我不是不愿意答应大家,主要是怕生产不出来,大家一窝蜂去领冰箱,闹意见。”

“王总,你可以在冰箱票上标上次序啊,先交钱先领冰箱呀。”有人急不可待地出主意。

凤娇做出一副非常为难模样,这时,饭堂的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不明所以,还在四处打听,听闻凤娇包庇中层,立刻就不乐意了,嚷嚷着:“我没钱,还不会去借啊。”

就在这时,工会主席胡晓珊挤到凤娇身边,做出劝慰状,低声和凤娇说了一会儿话,然后,跳到一张凳子上,居高临下宣布道:“王总同意扩大集资范围,全厂职工,个个有份,而且,冰箱票的序号,从现在开始算,领导干部必须发扬风格,先满足大家的要求!”

“好啊,好啊!”工人们都欢呼着鼓起掌来。

奋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悬赏

不得不说,东源电子厂的员工,还真的很穷,将近三千人,最后才集了不到二百万,平均还不到一人一千块。

但有了这笔款子,凤娇好歹可以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