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者都是你找去的,打电话,赶紧打,让他们不要往外捅就是了。”

“徐书记,你不明白,有人背后操纵了此事,我只找了两个媒体,四个记者,可我们的人回来说,还有两个媒体也去了,而且,还带了摄影师,把那些材料复印一遍还不满足,全拍了照片。”

沈哲还把老头的名字报了出来,徐国辉急忙派人去找,哪里还有踪影?而且,他就根本不住丰河小区,房子都暂时租的。

人是假的,材料会不会也是假的呢?徐国辉抱着一线希望,让沈哲把材料给他传真过来,他拿着只看了几页,就瘫倒在地,那上面经手人的签名,恰好就是他的亲信,徐国辉给亲信打电话核实情况,偏偏对方关机。

肯定被纪委请去喝茶了,徐国辉断定,他又让人给丰源的老板打电话,这次倒是很顺利:“你出国躲一躲吧。”徐国辉不光亲自下命令,还派人跟着,亲眼看到丰源的老板拿着假护照,通过了安检。

高处不胜寒 第二百二十四章 孤独

凤娇明知道有人暗中调查自己,却束手无策,她倒是不怕什么,却担心丈夫受牵累,可是,陈怀希太忙了,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来工作,即便心里对老婆的提醒很在意,却也只能放任两个记者在西山上窜下跳。

后来,两个记者终于走了,并没有发关于凤娇的什么新闻,也没有陈怀希的。

凤娇松口气,在家好好做了一顿饭庆贺,丈夫还调侃她:“你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怕什么?”

“我什么也不怕,还不是担心你?”

“我告诉你,你不用担心我,我的脚跟,站得比你还稳,身体立得也比你正,你要是没问题,我就更没问题了。”

凤娇嗔他:“我哪有什么斜的?你居然敢那么说。”

“没有最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两个多月,这天,省委通知陈怀希去开常委扩大会——虽然小道消息,总说他要入常,但他一直没有入,到现在,每次开会叫他,都得加个“扩大”。

陈怀希到会场,坐下稍稍等了会儿,其他人就到齐了,省委’书’记沉默地看着大家,却没有开口说话,一房子的人,都很奇怪,这时,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走进来两个穿西装的男子,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特警。

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两个西装男子走到徐国辉面前,把手里的纸哗啦一下抖开:“徐国辉同志,我们是中纪委的,有件事情,请你配合调查!”

“…”徐国辉眼睛直直地盯着那张纸,看了又看,人一下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精气神,肩也塌了,腰也佝偻下来,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有一绺耷拉到了额头上。

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徐国辉,他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大家虽然没有证据,但多少也有风闻,谁都明白,他这回没那么容易过关。

纪委的人带着徐国辉走了,省’委书’记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教训,活生生的教训,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不该伸手就坚决不能伸!”

屋里人谁也没说话,大家心思各异,表情却十分凝重…

徐国辉的事情,一个月后才刊登在源城日报上,凤娇见了很吃惊:“那两个记者,原来打着调查你我的幌子,是调查他的?”

“据说不是!”

“那怎么…”

“听说纪委的同志用了点计谋,引蛇出洞。”

“然后呢?”

“你好奇心还蛮大。”陈怀希笑了一下,“据说,徐国辉闻讯安排人出逃,被纪委的同志在机场抓了个正着,然后,顺藤摸瓜,就把他给请去喝茶了。”

凤娇眨眨眼睛:“那两个记者是纪委的同志假扮的?”

“我也不知道。”陈怀希笑了笑。

一个月后,中组部的同志找陈怀希谈话,他被调到中南省,代理常务副省长,两个月后的选举,他竞选成功。

看到报纸上印着陈怀希的正面像片,凤娇惊讶地发现,他的脸,已经不再年轻,头发也有了斑斑点点的白发,不由感慨了一声:“时光易逝!”

陈怀希听见了,开玩笑道:“你竟然敢说我老了?”

“不是吗?”

“你不懂,我现在正是最好的年华,有精力也有经验,胸中有丘壑、肌体有热血!”说着,他摆了个“英雄”的造型,把凤娇逗得哈哈大笑。

两人心态虽然很好,无奈陈怀希比以前更忙。

职位高,责任就重,再加上还要适应新环境,熟悉新的工作,凤娇已经把工作完全交给了经理人,自己也就偶尔给个意见,好在重生的人,知道市场往那个方向发展,倒也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辛苦。

人活着,就没有真正清闲的时候,工作不找你,别的事情就会侵占时间。

宝仪忽然闹着要出国。

“为什么呀?你学习成绩很不错,老师说你考个211没问题,为什么要出国?想见识见识国外的情况,暑假去你大哥哥那里住一段时间,不行吗?”

陈怀希大哥的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国外,先读了个数学专业的硕士,又考取了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毕业后在硅谷工作,是陈家这一代中,学习最好的一个。

“哼,我才不要去大哥家,就知道你们成天拿我跟大哥比。”

凤娇急忙做投降状:“妈妈发誓,没有拿你跟你大哥比,我家宝仪是另一类型的优秀青年,不适合做学术。”

“这还差不多,但妈妈,我还是想继承爸爸的事业,学金融,我听说,这个专业国外比国内要学得好。”

“可是妈妈舍不得你去国外受苦,毕竟,在那里人生地不熟,你有什么困难,妈妈也没法帮你,甚至都没有朋友能帮你,你要一切靠自己。”

宝仪这回倒是听进去了,她点点头:“我再考虑考虑。”

话虽然这么说,但她有空就猛攻英语,假期还自己报班去补习,准备报名考雅思,这行动说明了什么?凤娇心里又高兴又失落,一直护在翅膀下的小雀儿,长大了,要飞了,这是值得高兴的,可她一个人住在空落落的大房子里,实在没意思。

自从凤娇在靠山屯搞开发,那里的生活设施改善后,爸妈就不肯再住城里,尤其是凤娇跟着陈怀希来中南,这里的气候和饮食习惯,都和靠山屯差别巨大,他们就更不愿意过来了。

凤娇刚开始还动员来着,后来发现自己都听不懂当地话,出门很无趣,也不再强求他们了。

风语哥和倩倩嫂子比凤娇还要大几岁,都六十好几了,早就退休在家,他俩的儿子都结婚有了孩子,无奈这小子是个老婆控,跟丈人家亲近,老两口一生气,就回了靠山屯,两家重新修了房子,中间院墙开了个月亮门,关上门是两家人,打开就是一家人,凤娇和哥哥家爸妈和堂哥堂嫂在一起,也放心。

反正,风语哥就是爸妈看着长大的,倩倩嫂子也是爸爸妈妈帮他娶的,他们四个,更像一家人。

 

高处不胜寒 第二百二十五章 老有所为

孩子要出国,爸妈不肯来,丈夫工作很忙,不是去考察,就是去调研,还要视察、检查、开会,即便不出去,回来也很晚,凤娇忽然发现,家里就她一个闲人,闲的她难受。

那天,她无意看到一篇报道,中南省一个偏远地区,还有孩子上不起学。

报纸上有很多照片,那里风景很好,却交通不便,有的孩子上学甚至要爬两架山、凌晨四点就要从家里出发。

放下报纸,凤娇陷入沉思,挣钱到底为了什么?财富来自社会,也应该造福社会才对,现在,手机厂每年带来大量的利润,她根本花不完。

凤娇不爱出风头,那些十几万一个包包、几千万一辆轿车的奢侈品,她从来不用,一个人,吃饭又能吃多少?睡觉又能占多大的地方?平时的活动空间,也有限的很,她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培养宝仪成才,如今,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标,不管她将来有否成就,反正,眼下,孩子是努力上进的,凤娇已经别无所求。

放下报纸,她打电话给报社,询问拍那些照片地方在哪儿。报社的人说:“好远好远,在×县×乡×村。”

“怎么走呢?”

那边不由笑了:“这几天打电话咨询的人很多,大家都想去那里游玩。但我告诉你啊,火车下来坐大巴,大巴下来坐驴车,驴车下来再步行,然后,还要过溜索、爬绳梯,一般人是没法到达的,我们记者拍那些照片,可是脱了好几层皮才完成的。”

“嗯,我猜到那里比较偏远,我想资助几个贫困学生。”

“哦?那太好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大姐!我们这就派人和你接洽。”

陈怀希这天回来略早一些,看到凤娇拿着好些照片出神,就问:“怎么回事?你想做旅游开发吗?”

“不是啊,这里是你的治下,我要避嫌。”

“我的治下?”陈怀希拿起照片看了看,叹口气:“我已经提议把那里的百姓都移民出来,暂时不进行开发。这些地方虽然景色很美,可山高沟深,还有激流险滩,道路艰险,没个几百亿资金,道路根本打不通,以中南省的经济能力,眼下还做不到,国家也顾不到这个。”

“移民出来?移民到哪儿?”

“正在研究。”

“我想做点慈善。”

“这好呀!”陈怀希的脸上立刻都是笑意,“你想建个小学不?我明天就派教育厅的人来。”

“建个学校?”凤娇认真地想了想,“倒是个好主意。”

“我前一阵去了几个地方,好些村庄自然条件都很不好,搬迁移民任务艰巨,一时半会儿还没法进行,可怜那些孩子了,读书条件很不好,你若是弄个学校,把他们先移出山,可就太好了。”

陈怀希的身份敏感,凤娇就用表姐敏捷的名义给教育局捐了一笔钱。回过头,她发现又没自己什么事儿了,不由自嘲地笑了,最后,她决定再建一所慈善学校,学生完全免费的那种,面对整个中南省的极度贫困家庭,从小学到高中。

凤娇让人做了个预算,结果一个全日制带附小的中学,从土地申请到基础建设,还有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等配套设施,人员配置暂且不算,竟然都要一个亿,规模还是个中型学校。

不做不知道,凤娇看了规划书,不由感慨万千,原来办教育这么花钱。、

一个亿对凤娇来说,也不算多,但她的钱,都是暗的,不能贸贸然拿出来,于是,她只能让天籁手机厂出面捐建,然后,请她做学校的董事长,没多久,上级就批准了建校申请,也在省城外面的郊区,划出一块地。

凤娇看到地块,非常满意,是一个山坡的阳面,这里原来可能是个采石场,如今还留下了好些痕迹,但周围空气清新,绿意盎然,还有一股山泉流过。

这股山泉已经检测过,消毒后就可以给学生做饮用水,还能引出一部分,在学校弄个喷水池等景观。

即便资金到位,凤娇依然不愿意把学校建的很奢华,她不是为了面子,为了夸耀而建学校,她是为了孩子,为了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因此,用同样的钱,尽可能多的培养贫困地区的孩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于是,教室的地板,没有铺地砖,教学主楼和图书馆外墙,也没有贴瓷片,学校里没有雕塑、没有美丽的银杏、红豆杉,只有最便宜的普通杉树、白桦树。

虽然建筑工程自有施工方来完成,但凤娇总会过些天就看一看,教学大楼建起来了,图书馆建起来了,接着,操场也有了最初的模样。

凤娇拒绝了铺设塑胶跑道的建议,她总觉得那些塑料,在阳光和风雨的侵蚀下,会分解老化,万一,释放出什么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了呢?

万一,现在科技认为无害的东西,将来发现有害了呢?她宁可去铺草皮,建沙土混合的跑道。

学校建起来了,外表很一般,内里也一样,只有一股清泉和满眼绿色,值得称道。

婆婆汪素清来参观了一下,当然,她已经走不了很长的路了,是凤娇用轮椅推着她的。

“不好,不好,凤娇,你应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高标准学校,这样,它的寿命才能长久一些,这样的学校,几十年后,孩子们都不肯来了。”

“到时候可以再装修啊,妈妈,那些孩子都是从贫困地方来的,不能太奢华,会让他们心里不舒服的,而且,也不容易产生主人翁感。”

“唉,说不过你,不说了。你爸,你爸竟然还想来做教师。”

“爸爸?”凤娇很吃惊,“爸爸大概没法完成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了。”

“不,你爸想在学校,弄个英语角,他每天下午,孩子不上课的时候,来陪他们聊一聊。”

凤娇看到婆婆的眼神闪了一下,忽然明白了老两口的心思,他们,也想老有所为呢。

“好的呀,妈妈,你不和爸爸一起吗?你们当年,跟着爷爷和外公,在国外读的书,这几年,也没少去国外,口语应该非常好的,孩子们若是有你们指导,可真幸运呢。”

“你也这么认为吗?”

“当然了,妈妈!”

“哈哈,那我就陪你爸在这里住几年吧,中南省的气候还是不错的,京城这几年风沙虽然小了些,可还是比不了这边空气清新。”

高处不胜寒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时光匆匆(大结局)

学校建设,整整用了一年时间,与此同时,教师的招聘和培训也在进行,这边建设好了,那边也准备好了,于是,在准备举行一个简短的剪彩仪式之后,就开始让学生进校,准备开学。

没想到,那天来观礼的人特别多,除了省市的领导,还有几个企业领袖,主持仪式的人,临时加了好几个项目,原本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活动,整整进行了一上午。

当然,电视台和报纸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闹得中南省人尽皆知。

不过,这也有好处,就是贫困学生,纷纷写信打电话,咨询如何得到救助。还有热心市民,也伸出援助之手,又有二百多名贫困生得到安置。

一个新学校,事务千头万绪,非常繁杂,好在凤娇请到一位十分能干的校长,在他的安排和协调下,学校的工作人员,虽忙却不乱。

有了事儿做,时间就过得非常快,转眼,宝仪就通过了雅思考试,顺利申请到了一所中意的学校,她离开之前,和凤娇一起回了靠山屯,探望外公外婆。

张亚梅的头发几乎白完了,走路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一阵风,听到宝仪要出国,狠狠骂了凤娇一顿。

凤娇很无语,她也舍不得女儿去那么远,但年轻人有几个是听话的?

其实,凤娇知道妈妈什么都明白,她是舍不得说宝仪,只好拿自己出气儿。

“你是有了孙女,就不要女儿了。”背着宝仪,凤娇在妈妈面前撒娇。

张亚梅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埋怨:“你不给她钱买机票,不就好了?”

凤娇以手扶额:“她奶给的。”

“你那个婆婆,糊涂了一辈子,啥时候,都是她在搅和。”

倩倩嫂子来了,现在,她们夫妻成了照顾叔叔和婶婶的主力,当然家里请了帮工,有人做饭打扫,可这操心的事儿,却没法推给别人。

“凤娇,给你说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凤娇见嫂子特别高兴,不像是为了转移妈妈注意力的,很是奇怪。

“吴青峰死了。”

“吴青峰?”凤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还活着?”

“嗯啊,他不是被判了十二年吗?后来还有减刑,只坐了九年牢就出来了,大概在外面混不住,回到吴魏营,不知什么时候,和王富刚混到一起,还当了王富刚农业开发公司的经理,这一年,又人五人六地张狂起来了。”

“王富刚模仿我的经营模式,也搞农家乐,似乎还像一回事,吴青峰怎么就死了呢?”

“这不今年苹果价格忽然掉下来啦,他们却用高价收购了十几万斤,据说,王富刚赔得底儿掉,他怪吴青峰出馊主意,两人吵着吵着,不知怎么,吴青峰就从山坡上滚下来,摔死了,现在,有人说是王富刚推了他一下,王富刚儿子说不是那样。反正,王富刚被警察带走了,也不知道真相是啥。”

“吴青峰死了活该,该死!”张亚梅提起他还咬牙切齿的。

凤娇遗憾地摇摇头:“其实,我希望他活着,一死百了,他活着受折磨,才最解气呢。”

倩倩嫂子有些听不懂:“娇娇你什么意思?他哪里受折磨了?你没见这一年那张狂的样子,特别碍眼。”

“这其实才好呢,他显摆的时候,证明春风得意,然后,再遭遇一个挫折,让他活着就像过山车一般,一会儿忽悠上去了,一会儿又跌倒谷底里。”

“哎,对对,让他时刻品尝生不如死的滋味。”倩倩嫂子拍手道,“王富刚一家,可不是好相处的,待人可刻薄了,总是想方设法克扣雇工的钱,咱村都没人肯给他家打干。我想,吴青峰去那里,大概也没有那么好过,他故意张狂,或许是为了掩盖什么。”

“嗯嗯,有道理!”…

“不说他了,娇娇,还有一件大事,没有告诉你。”

“什么大事?”

“你爸想把山上的果树,全都捐给村里。”

“捐给村里怎么办?分到每家每户吗?那公司就没法经营了。”

“娇娇,你在中南,管不过来呀,你爸怕将来这公司让你卖给外人了,不管怎么说,这山坡可是咱靠山屯的。”

“妈妈,我理解你和爸爸的心思,要不,我就连公司一起捐给咱村,经营模式已经成熟,咱村人不用管理,只监督一下,到年底拿分红就好了。”

“嗯,这主意不错。”

村口的小卖部,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小的超市,大门口留了好大一片地,摆着台球案子、自动麻将桌等,俨然是靠山屯的娱乐中心。

凤娇在这里找到父亲,把自己的想法低声说了一下,王国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娇娇,这山带给咱不少的利益,远比咱们付出的多,虽然当年你签了一百年的合同,眼下大头在后面,可爸爸想把它还给大伙儿。”

“爸爸,我理解你的心思,虽然苹果价格不如前几年,但好好经管,还是有利可图的,你想还给村里人,就还了吧,咱们承包这山,虽然获利不少,可也带给村里人不少的好处,不说他们有地儿打工,就这搞旅游开发,咱村也因为先走一步,比别的村子富裕很多。” “嗯嗯,爸知道,爸都知道,娇娇,你爸和你妈,现在在村里这么受尊重,都是沾了你的光儿。” 凤娇还有些不好意思了:“爸爸,没人夸了。” 十天后,凤娇和宝仪在京城,和哥哥一家小聚之后,送她上了飞机。 嫂子退休了,在家帮媳妇带孩子,侄子今年三十岁,军校毕业去了南海,媳妇也是南海某部的,现在正歇产假。 看到嫂子怀里的小人儿,高兴了咦咦啊啊地叫唤,不高兴瘪嘴就哭,凤娇不由感慨:“我们都老了!” 嫂子陆海燕当年何等的英姿飒爽,如今眼神也没那么明亮了,给孩子喝奶粉时,还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刻度,她从眼眶上面,看了凤娇一眼:“我们不老,他们怎么长大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走,后浪怎么进步呢?” “哦,道理我明白,可是,怀西说他这一任到期,也要退休,我就忍不住感慨,时间实在过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