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觉得太冷了,老妇人话说都不利索,呵出的气呈白雾状。

俞筱晚忙扣住她的手腕,凝神为她诊脉,没注意到老妇人眼中一闪而逝的凶光。

这是…疟疾。疟疾在外人看来是无法治愈的病症,但俞筱晚小时体弱,得过此症,差点死了,也是她命不该绝,机缘巧合,一名游方僧人路过俞府化斋,俞夫人想为她积福,好生招呼了僧人一番。那僧人便开了张药方,嘱她连吃十五副,就可药到病除。而她后来果然康复,那药方便一直保留了下来。

俞筱晚安慰老妇,“大娘您放心,这病服上几副药就能根治了。”

老妇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眼色,她这病看过无数大夫,都说无法根治,因为会随时因打寒颤而手足抽搐,她不得不躲到寺院里当杂役,逃避以往的劲敌。

这个绝丽的小姑娘居然敢说她能医治?

老妇人的眸光闪了闪,状似一脸恭敬地笑道:“原来小姐是位神医,请恕老妇人眼拙,若能得小姐善心医治,老妇人感激不尽。”

俞筱晚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只问她,“您可否随我回曹府?此症需用药半月,时时要喝药。”因那游方僧人并未允她将药方外传,她就不方便告诉老妇人,打算亲自熬药为老妇人治病。

那老妇人忙道:“可以可以,是高僧们慈悲,收留老妇人,老妇人平时在寺庙中帮忙打扫院中落叶,要走只需与智能大师说一声便可。”

俞筱晚便随老妇一同去了趟偏院,见着了那位据说医术十分高明,原要请来为张氏诊脉,但还没到张氏就自动“康复”的智能大师。

智能大师的辈份比圆德要高,可是年纪却小了许多,不过二十出头,生得丰神俊朗,如金如锡,俞筱晚也不由得惊了一下,果然是悟道只看天赋,不看年龄啊。

不过一转眸,对上一双似笑非笑的凤目,俞筱晚的心情立时便差了。

怎么这个家伙也在?

君逸之正在与智能大师弈棋,他风华绝代,气定神闲,相较于手执黑子,拧眉沉思的智能大师,显得胸有成竹。听到脚步声,便抬眸看去,见是俞筱晚,便意味不明地挑眉一笑,“来向我道谢的?”

25.张氏的反击

俞筱晚不理他,眼观鼻、鼻观心,端庄地站在一边。智能大师想棋想得入神,没发觉禅房内多了几个人。一旁的小沙弥忙轻咳一声,他才醒了神,抬目看过来。

老妇人忙上前福了一礼道:“多谢大师收留,这位小姐说能治好老妇人的旧疾,老妇人想随她回府治病。”

智能大师这一生酷爱禅理与医理,听说俞筱晚会治疟疾,激动得腾地站起来,快步走到俞筱晚的面前,颤声询问,“请问小姐要如何医治?是否用黄花、青蒿入药?是否用银针探四白、气舍穴?”

俞筱晚小时身体很弱,算是久病成医,可也只限于普通的病症,这些深入的医理,却是不懂的,只得向智能大师行了个礼,歉然道:“小女子只是从前被人治好过,知道药方,却不方便请大师过目,还望宽谅。”说完便俏立在一旁,自动忽略君逸之。

智能大师恳请道:“不知小姐可否与那位高人商量一下,将这药方公布与众,这样可以造福苍生。”

俞筱晚诚实地道:“是位游方僧人给的方子,小女子也不知今生还能不能遇见他。”

听得她这般说辞,智能大师只得遗憾地请他们离开,自己再想法钻研,别人能配出药方来,他也一定能。

俞筱晚福了一礼,带着人退出禅房,耳边忽地响起了君逸之的声音,“下回我们打个赌,就赌你这张药方。”

俞筱晚顿了一顿,“两次。”赌两次,药方分为上下半张输出去,便不算是外传了吧。

她脚步没停地走了出去,回到前院香房,张氏正派了人来寻她,言道要回府了,俞筱晚坐上马车,让初云扶老妇人上供丫头们乘坐的青幄车。

那老妇人走到俞筱晚的马车前,低声道:“小姐若能帮老妇治好这个顽症,老妇必定铭记于心,日后必当报答小姐三次大恩。”顿了顿,加强语气,“什么事都行。”

俞筱晚只笑了笑,便放下了车帘。她阻了张氏的阴谋,心情极好,并未没发觉到老妇人说这番话的不妥之处:若是真正身份卑微的人,必定会感动得跪倒磕头,说“做牛做马来报答”之类,而不是象这个老妇这样许诺“三次”、“什么事都行”。

回到墨玉居,赵妈妈服侍着她梳洗过,便轻声道:“刚差人问了俞总管,他说在与初云密谈时,似乎一旁的确有人,可他察看后,又没发觉什么人。若真有人,那么此人的武功就极为高强,他说小姐一定要注意防范。”

俞筱晚微微蹙眉,武功极为高强,那自然不是君逸之了,或许是他家中的侍卫…以后躲着此人便是,没必要纠结。

她转而问起老妇人的安置问题,想到之前请求带老妇人回府时,张氏那隐含猜忌的眼神,恐怕已经从婆子们的口中得知,自己送了曹中雅和吴丽绢斗篷之事,若她想暗中送斗篷,多的是法子,可她就是要这般光明正大,让张氏猜忌、心焦,却又拿不着她的把柄,最好抓狂得日日夜里睡不着,磨损了容颜才好。

赵妈妈边回话边整理床铺:“安排在咱们院中的后罩房里了。”又担忧地道“若是舅夫人张氏发觉是小姐您从中作梗,恐怕…”

俞筱晚扬唇一笑,“怕什么,她只敢猜一猜,若是被老太太和舅父知道她想把吴丽绢推给北世子,只怕会禁了她的足。”

曹家好不容易才富贵了,又遇到了这么个有可能嫁给当今最有权势的摄政王、帮衬曹家的吴丽绢,岂会容人破坏?

此时,张氏在屋内质问曲妈妈,“你倒是说说看,你是如何办事的!我要你何用!”

曲妈妈扑通一声跪下,涕泪横流道:“老奴冤枉啊!外子的确是已经求得了圆德大师首肯,后来会改口,是因为有人又去找过圆德大师。老奴昨日发觉不妥,便立即让外子去套了服侍圆德大师的小沙弥的话…”

张氏腾地站起来,“可知是谁?”

曲妈妈摇头道:“不知是谁,但能肯定,不是京城人士,说话带着河南一片的口音。”

河南?莫非是俞家的人?

张氏又惊又恨。

次日,张氏的娘家嫂子张夫人过府来探望她,小声儿地道:“俞家已经买下了那三间铺子,我着人问了,打算卖她们汝阳庄子上的特产。你去与她说道说道,让她开间绸缎铺或者香料铺,那些个东西,咱们插不进手。”

提到俞筱晚,张氏就暗暗咬牙,直恨不得将她的财产全数归拢到自己名下,将其一文不名地赶出曹府。

张夫人听了昨日的事后,蹙眉道:“难道她知道咱们想诓她的银子?不对啊,这事儿还未进行,她如何能得知?”

这也是张氏想不通的地方,昨晚看到俞筱晚送给雅儿的斗篷,她几乎可以肯定俞筱晚是故意坏她的事。可是那件事还没开始,她不可能知道,自己对她这么好,还想让睿儿娶她,让圆德大师出面,不过是因为她要守三年孝期,怕夜长梦多,先定下来而已,对她来说,并非坏事,她为何要与自己作对?

张夫人挑眉拍了拍张氏的肩膀,“不论是与不是,我觉得你这个外甥女都不简单,让吴丽绢留下的人是她,深居内宅就能坏你大事的也是她,就算她不是故意,也是生来克你的。此番你正可以试探她一下,她若是识趣,就会将铺子交由你打理,你便照顾她一世无忧;若是不识趣,你又何必与她客气?是她要来依附你,难道不应当好生孝敬你么?”

张氏的眸中闪过一丝阴沉,良久,拿定了主意,方抬头笑道:“大嫂说得极是,你放心,我明日就会给你消息。”

待张氏处理完家务,曹清儒也下了朝。张氏热情地迎上去,一壁厢服侍丈夫更衣,一壁厢喜悦地道:“今日北王妃使人送了礼品过来,说是代世子道歉的,原来约世子的那丫头说,她的小姐穿的是墨绿色的斗篷。”

曹清儒寻思了一番道:“咱家可没什么墨绿色的斗篷。”

张氏笑着接口道:“可不是么。”

正说着话儿,门口传来紫儿的通禀声,“三小姐来请安了。”

门帘一挑,曹中雅仪态端方地走了进来。

“父亲安好、母亲安好。”

“快过来坐。”张氏笑得慈祥,示意紫儿帮女儿脱去斗篷。

曹清儒无意中一瞥,神色就是一变,厉声道:“这是你的斗篷?”

26.张氏的反击

曹清儒声音洪亮,这般疾言厉色的喝问,顿时把曹中雅骇得倒退几步,小脸上泫然欲泣,惊惶地往张氏身边靠了靠,小声儿地嗫嚅道:“是晚儿表姐送我的,就是昨日在潭柘寺里送的。”

张氏忙护着女儿道:“爵爷您这是发什么火呐?”

曹清儒指着紫儿手中叠成方块状的斗篷道:“你自己看看。”

张氏顺着他的手指细瞧一眼,顿时也怒了,腾地站起身来,将曹中雅拖到自己眼前,厉声责问,“你给我老实说,昨日可是你引北世子相见的?”

曹中雅委曲得哭了起来,“女儿怎会做这等丑事,女儿昨日就解释过了,父亲母亲怎的忽然又问起?”

“我只问你,是不是你!”

“不是!女儿若有半句虚言,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张氏松了口气似的看向曹清儒,“爵爷,您也听到了,这般的毒誓雅儿也敢发,我相信雅儿不会这般不自重。再说这斗篷,昨日瞧着,明明是五彩的,拿进屋来怎么会变成墨绿的?”

曹清儒其实并不象他表现出来的那般鲁莽,张氏又暗示得这么明显,他自然就怀疑到,是不是晚儿故意送件会变色的斗篷?

张氏见火候差不多了,便使了个眼色,让女儿退出去,从头到尾不让女儿沾上一星半点。待暖阁里只有她夫妻二人时,张氏便温柔体贴地亲手捧了杯热茶,送到曹清儒的手中,柔声问,“爵爷在想什么?”

曹清儒瞥了张氏一眼,轻叹一声,“在想晚儿怎么忽然送雅儿斗篷。”

张氏轻柔地一笑,“或许是凑巧吧,也可能是北世子后来过雅儿穿这件斗篷,才将这话传过来,想是北王妃不想让我们怨恨北世子吧。”说着按住丈夫的胳膊,“爵爷可千万别怀疑晚儿,虽说这两次晚儿总想在韩夫人面前有所表现,偏韩夫人对雅儿更亲善些,但她才多大年纪,哪里懂得这些弯弯绕绕?”

堂堂丞相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到曹府拜访,虽然韩夫人没有明说,但曹清儒和老太太、张氏都知道,是因为大年初一百官聚会之时,曹中睿作了一首文采出众的诗,得了摄政王和百官们的交口称赞,韩夫人偏又有个年纪相当的女儿,这才特意上府来相看相看。

豪门世家联姻之前都是这般,不明说,寻个借口过府相看,看得顺眼了,再请关系好、或者有体面的保山出面暗示,另一方若是也有意结亲,就给个准信儿,对方才好遣了媒人上门提亲。从来不会贸贸然地提亲,若是被拒绝,日后在朝堂上还如何相见?

因此曹家才会在得知韩夫人要登门之时,那么高兴,在曹清儒的心里,儿子是十分优秀的,是未来的国之栋梁,被丞相夫人相中那是必然的,现在听得张氏之言,似乎韩夫人对雅儿也十分满意,可是晚儿却也对韩二公子有些意思…他不由得眉峰一蹙,恼道:“妹妹妹夫在世之时是怎么教女儿的?女孩儿家的一点也不知自重!”

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却想自己往韩夫人跟前凑,还敌视被韩夫人欣赏的雅儿。“不必问了,斗篷必定是她故意送的,小小年纪,心思忒的歹毒!我要去教训教训她。”

曹清儒说罢便站了起来。

不说是害雅儿名声,而只说送斗篷,还是看在妹妹妹夫尸土未干的份上。

张氏心中大喜,脸上却愈发的忧郁,忙站起来拦住曹清儒道:“爵爷您这般说可有何证据?不过是您的猜测罢了,若不是晚儿所为,您去质问,会伤了她的心;若真是她所为,您也得看在妹妹妹夫的份上,原宥一二,她年纪尚小,慢慢教,总归是改得过来的。清莲妹妹是何等样的品性,你我二人最是清楚,那真是天下最温柔最和善的人了,晚儿由她自幼教导,怎么会这么歹毒,多半是她身边的人给她出的主意。”

这劝说的话说到后面,却是直接给俞筱晚定了罪,可是曹清儒却没觉得有何不妥,当下便道:“没错,多半是那起子腌臜老货教坏了她。”

张氏好象在替俞筱晚开脱般的继续诱导,“晚儿只怕也是担心自己的婚事。旁人家的女儿,这般年纪已经开始琢磨人家,通常十二三岁就能订下亲事。可她还得守孝三年,待她孝期满了,好人家的儿郎也都订亲了。”

曹清儒闻言更怒,用力一拍茶几,“在孝期还成天想这些,是哪个挑唆的,给我查出来,我要将她打板子发卖出去。”

张氏迟疑地道:“若是晚儿不肯说,如何能查得出?就说引北世子见雅儿这事,她如何知道北世子素来蛮不讲理,又是如何知道他人在哪里的?依我看,她身边的人中肯定有人心思重,外头也得有人打点才能成事。她身边的人我注意一下,便能管住,可外头的人怎么管?”

“那些奴才只怕是想怂恿着晚儿同咱们离了心才好,这样便无人管束他们,他们想怎么欺负晚儿都成。所以我才一直说,要找人帮着晚儿管理她的田庄铺子,在晚儿能明辨是非之前,还是不要让她与那些人相见的好。”

曹清儒连连点头,“你说得没错!”

张氏轻叹一声,“爵爷明白就好,我也不过就这么说说,若果真去跟晚儿说,要她将田庄铺子交给咱们的管着,只怕不单是她,就连老太太都会觉得咱们想占她的便宜。”

她一口一个咱们,把自己的私心摘得干干净净。偏曹清儒还相信她,淡定地道:“此事你的确是不方便出面,我自去与老太太说明,让老太太出面与晚儿说。”

说罢径直往外走。

这一回,张氏没再拦着他,只是笑着叮嘱道:“爵爷可别在老太太面前提斗篷的事,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太会为难。”

“还好你宽容,换作别的母亲,怎肯轻易原谅谄害自家女儿的人。”

张氏笑得愈发轻柔、贤惠:“我发誓要将晚儿当成自己的女儿般来看待的,她行差踏错,我只会怨自己没教好她,怎么会计较。”

曹清儒感动地拍了拍张氏的手,这才转身走了。

曲妈妈蹑手蹑脚走进来,小声儿道:“恭喜夫人得偿心愿。”

张氏得意地一笑,小样的,还想翻出我的手掌心?

墨玉居——

俞筱晚仔细听完丰儿的回禀,轻轻地一笑,雅儿犹带泪痕地离去,一柱香后舅父气冲冲地去了延年堂,这么说来,张氏已经开始动手了?

她从容吩咐,“妈妈来给我梳妆,该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题外话------

荐文《重生之高门嫡女》,十分精彩,简介处有链接哦。

那些人,气死了她的外祖母,谋杀了她的亲兄弟,践踏了她的爱情,连她唯一的生机也要被他们亲手扼杀…这一生,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护曾经爱她的人,灭了那些居心叵测的虫,走出一片金光璀璨的辉煌人生。

27.竹篮打水一场空

俞筱晚带着赵妈妈和几个丫头出了墨玉居,先绕道去南偏院,依约叫上吴丽绢。

武姨娘正坐在南偏院的暖阁里,同妹妹小武氏聊天,见俞筱晚来了,热情地迎了上去,“表小姐,快进来坐。”

俞筱晚还了半礼,轻柔一笑,“姨娘好。”

吴丽绢还在梳妆,俞筱晚便与武氏姐妹聊起闲天,“敏表哥定是在日夜苦读吧。”

她重生之后,便立即将自己记得的前世发生的大事摘录了一份,知道今年秋闱敏表哥第四次落第,舅父失了耐性,让他安心在衙门做事。其实敏表哥处事圆滑,读书也不错,年纪不大就中了秀才,后来又入了国子监,认真读下去,一个进士怎么也能中的。可张氏“好心”托兄长在詹事府帮他谋了个职位,从八品的右清纪郎。

科举三年一次,进士们都能为官,官员子弟另有举荐一途,因此在吏部挂了一辈子“候补”的进士不知道有多少,敏表哥一介秀才就能当官儿,听起来是不错,而且还是在詹事府。詹事府掌管皇后和太子的家族事务,听起来离权利中心极近,其实曹中敏那职务就是个跑断腿还难讨得好的苦力,差事占用了他绝大多数的时间,学业自然就落下了。

因而说到读书,武姨娘便是一叹,“他哪有时间?”若是不能中个进士,敏儿这官就难得升上去,一辈子就是个小官吏。

俞筱晚柔柔地笑道,“家父的同窗乃是当朝翰林院学士吴举真吴大人,若是敏表哥能调去翰林院,自是有时间研读,还能得良师指点。”

武姨娘听得眼睛一亮,“若是晚儿能帮上这个忙,日后有什么为难之事,都让敏儿给你一力承担。”

俞筱晚柔笑道:“都是自家亲戚,本就应当互相帮衬,我想在京城开铺子,也想请表哥帮忙打点呢。”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和一张名帖,递给武姨娘道:“请敏表哥自去运来客栈寻俞总管便是,俞总管往年帮家父送过土产给吴大人,与吴大人是熟识的。…此事宜早不宜迟,现在,吴大人也应当下朝回府了。”

这就是一刻都别耽误的意思。

武姨娘虽担心这么大的事一介总管能不能办好,可这天大的好处却使她十分心动,忙接过信和名帖,立即使人送去给儿子,让他立即去找俞文飚,并向俞筱晚承诺道:“妾身这厢先谢过,晚儿你放心,你的店铺,我必会让敏儿尽心照看。”

吴丽绢正巧走进来,听到对话笑道:“晚儿妹妹可是请对了人,敏表哥人缘极好,让他帮衬着,你的铺子包赚不赔。”

俞筱晚回过头,细细打量一眼,淡淡地笑:“表姐这身翠色月裙真是漂亮,舅母不是送了表姐一件双面斗篷么,颜色正配,今儿风大,穿着也免得着了凉。”

吴丽绢便是一愣,她虽不知俞筱晚为何这样说,却也笑道:“的确是那件的颜色更配一些。”说罢让喜儿去取了来,换上,与俞筱晚携手出了院子。

二人一出门,小武氏便蹙眉道:“怎么我觉得俞小姐似有所指?”自打媚药一事之后,她可半点不敢小瞧了这位年纪尚幼的俞小姐。

武姨娘目光有些幽暗,“得找雅年堂的人问一问。”

那一厢,俞筱晚与吴丽绢出了南偏院,便道:“哎呀,我给老太太带的礼盒,忘在你们院的中厅了,我得去拿。”说罢转了身。

吴丽绢忙笑道:“妹妹等我片刻,我去帮你拿。”

俞筱晚看着吴丽绢走回院子,淡淡一笑,这下她们必定会好好琢磨琢磨了,武姨娘在这府中住了二十年,多少会有些人脉,张氏想一手遮天,只怕很难。

她不再等吴丽绢,径直来到延年堂,在中厅门口遇上了曹中雅,便轻柔地笑道:“雅儿妹妹怎么不等我?”

原是早说过三人一同给老太太请安的,曹中雅辩不得,她到底年纪小、心思掩藏得不够好,极力压抑着,眉目间却比往常冷淡了许多,只皮笑肉不笑地道:“表姐好。”想着母亲说是表姐引北世子去自己香房的,到底不甘心,暗刺道:“表姐,你送我的斗篷,我很喜欢,父亲看了也说好呢。”

原以为俞筱晚总要心虚一下,哪知她浅笑盈盈,“喜欢就好。”

眸光专注地看了曹中雅一眼,那一眼平静无波,竟没有一丝慌乱,宛若古井深潭般幽寂的眸子,让曹中雅心底不知怎的一怯,微微小退了半步。

芍药已经打起了帘子,俞筱晚当先进了中厅,曹中雅愣了一下,才跟进去。

曹清儒只说是俞文飚常来府中,旁人已经有了风言风语,道是曹府门禁不严。

门禁不严的流言传出去,对姑娘们的闺誉不好,这让亲口允了俞管家入府禀事的曹老夫人微微有些难堪,但一个人的脸面没有曹家的脸面重要,纵使是出尔反尔,她也不得不与俞筱晚分说。

在两个孙女恭恭敬敬请了安后,曹老夫人将俞筱晚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和蔼地笑问,“听说你的管家已经买好了铺面了?我仔细寻思了一番,你年纪太小,还是跟着师嬷嬷学规矩和女德要紧,况且未出阁的姑娘总是与外男见面也不妥当,这些俗务且让你舅父找个可靠的人帮你管着,待你出嫁之前,再转还与你。”

听到这话,曹中雅差点憋不住脸上的笑容,已经想见俞筱晚的巨额家资大半落入了母亲的口袋,她也能象别的名门千金那样披金佩玉,满头珠光了。

俞筱晚表情恭顺,眸光诚恳,“老太太所言极是,晚儿也想到了此节,上回老太太说敏表哥行事妥当有章法,晚儿相信老太太的眼光,方才正跟武姨娘商量,请敏表哥帮忙照看铺子。”

老太太听着眸光微微闪动,笑看着儿子道:“爵爷觉得如何?自家儿子帮忙管着,总比让奴才管的好。对敏儿来说,也是个历练,日后他总要帮忙管理家中产业的。”

世家勋贵,通常都是嫡子继承爵位和产业,由庶子帮忙管理,曹清儒只略一沉吟,便笑道:“母亲看着合适就成,我一会儿去交待敏儿,让他尽心尽力。晚儿,你让总管事过来拜见敏儿。”

俞筱晚恭顺地应了。

张氏为了避嫌,掐准时间踩着优雅的步伐进屋来,见一屋子和乐融融的,不由得暗暗一愣,看向曹清儒,以为是爵爷还未提及。

曹老夫人见张氏来了,便笑道:“你来得正好,刚刚在说晚儿的产业,先交由敏儿打理,咱们府中交给敏儿办的事,你且先安排旁人去做吧。”

张氏震惊地睁大眼睛,迅速看了爵爷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之后,只觉得喉头一甜,一口血就要喷了出来。

她辛苦谋划,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让武氏母子得了便宜!

28.瞒不住了

俞筱晚淡看张氏那张极力镇定,却依然流露出几丝忿恨的精美容颜,舅母一定在为没法将俞家的家财收入囊中而悲愤欲绝吧?前世为了侵吞她的财产,张氏竟灌她穿肠毒药,那锥心的痛,彻骨的恨,纵然已经重生,依然不能释怀,反而愈久弥盛…

张氏深吸口气,强行镇定下来,温婉地笑着,坐到曹清儒的身边,商量似的地道:“老太太和爵爷商量好了的,媳妇本不该多言,只是有一处,不得不提一提。府中的事自然可以安排旁人去办,可是衙门里的事呢?敏儿在詹事府任职,那是多少人羡慕的差事,万一耽搁了太后娘娘或是摄政王殿下的正事,影响了敏儿的前程,这该如何是好?”

张氏那描画得完美无缺的青黛眉,恰到好处地蹙成一个小川字,仿佛真心替曹中睿的前途担忧一般。

曹老夫人淡淡地问,“那依你之言,该如何是好?”

张氏的笑容愈发恭谨、愈发温婉,“依媳妇之见,府中有不少的管事,都是会经营的,交给他们去打点,咱们在一旁帮着照看便是。”

曹清儒听着点头,若是会影响到儿子的前程,他也觉得让奴才们去管便好,府中的许多产业,不都是奴才们管着,几个庶弟帮忙照看一下么?

张氏得了丈夫的支持,心中登时大亮,仿佛又看到俞家光灿灿的金山,笑容更加真诚了。

曹老夫人却垂下了眼睑,手敲了敲炕几,芍药极有眼色,忙递上一杯参茶。曹老夫人接过参茶喝了几口,才慢悠悠地道:“你且说说,挑哪几个管事?这些管事手头的事儿怎么办?”

这是张氏早就寻思好了的,还要装出思考的样子,慢慢地说道,“晚儿那有三间铺子,最好每间铺子大小两名管事,有商有量,又能相互监督。俞家本有一名管事,就当大管事,咱们府中另派六人,媳妇瞧着,张春、何厚、郭庆、曹伍、焦可贵、黄重六人最好。”

曹老夫人掀了掀眼皮子,二十几年来,头一回知道自家媳妇的算盘打得这般精。

张春、何厚、郭庆三人是张氏的陪房,曹伍和焦可贵、黄重是曹府的家生子,但曹伍、焦可贵圆滑,只怕早就投靠了当家主母张氏,黄重是个忠诚耿直的,或许是哪里得罪了张氏,日后晚儿的铺子出了事,要推出去当替罪羊的;至于俞家的总管事,说是统管三间铺子,哪里都能问却哪里都插不进手,一番盘算下来,帮晚儿管理铺子的,就都是张氏的人了。

因为自张氏嫁入曹家以来,一直以贤惠温婉的形象示人,所以就算是发生了上回爵爷中媚药的事,曹老夫人察觉张氏有私心,却也没怎么重重责罚,只因为她觉得,当家主母想压侧室一头,使点手段,是常事、也是必须。可现在看来,张氏的私心太重,欲望太多,手都伸进外甥女的腰包了,必须要狠狠压一压了。

再说话时,曹老夫人的语气里就带上了浓浓的嘲讽,“晚儿只是请人帮忙照看,并不是要人全盘接管,这么多大小管事,铺子得赚多少钱,才养得活这么多奴才?”

老太太若直接反对,反倒还有商量余地,可这般冷嘲热讽的,就跟一巴掌搧在她脸上似的,张氏的脸顿时就涨红了,呐呐地吐不出一个字。

曹中雅也听出了祖母的语气不对,骇得小脸一白,想帮母亲说上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俞筱晚忙和稀泥笑,“晚儿想,舅母的意思,是怕奴才们无人管束,在外头坐大,这主意其实还是不错的,不过老太太顾虑得也是,管事的月俸都很高,铺子还没开张,人多了,的确养不起。”

“晚儿就腆着脸求老太太和舅母,从陪房里各借一个得力的人给晚儿,再从曹家的管事中挑一人出来,每人分管一间铺子。文伯是父亲信任的人,晚儿也信任,就由文伯来管三间铺子的帐务,帐房的人由文伯直接任命管理;三间店铺的统管,还是交由敏表哥,也不用日日去铺子里,就是有空儿去瞧瞧,有事儿的时候,管事们请敏表哥拿个主意。老太太,您看这样可好?”

财权握在自己手里,每一笔支出收入都清清楚楚,敏表哥没握到实权,又受了她的恩惠,自然会处处留心,左右监管着,就不怕管事的乱来。

曹老夫人想了一歇,便笑道:“那就这么办吧。我的陪房里,许茂是个能干的,不必说借,我直接将他的身契交给你,至于曹家这边,刚才你舅母提的黄重就不错,这两人就可定下。”又看向张氏,“你也给晚儿挑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