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千万别,到时候祖母定要迁怒与我的。”虽说自她进门,老太太都对她十分和善,时不时的给点儿首饰啊什么的,还立马放了管家权,但宁念之却从没忘记过自己的身份,自己能得老太太的宠爱,九成九是因为原东良。

因为她是原东良的媳妇儿,将来要为原东良操持家事,在外面交际的人,因为原东良喜欢她,所以老太太爱屋及乌。剩下的那点点儿,是因为宁家,因为宁家能帮得上原东良,因为皇后喜欢宁念之。

大约,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原因,是因为她宁念之本人讨人喜欢。但是这么一丁点儿的喜欢,在对上原东良之后,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原东良,以及原东良的子嗣,才是老太太心里最重要的人。

原东良若是一次为了她违逆老太太,那不算事儿,可次数多了,老太太怕是要恨上她了。

“反正也就是这么几个月的功夫,再说,你面上答应了,但到底晚上是睡在哪儿的,难不成祖母能盯着你看不成?”宁念之笑眯眯的说道,伸手戳了戳原东良的胳膊:“以你的功夫,难不成连翻个墙都做不到吗?”

原东良愣了一下,忍不住哈哈笑:“别说翻墙了,就是挖地道,我都能做到,既然如此,那祖母吩咐下来的事儿,我就照着做了,不过,晚上你可要等我才是。”

宁念之佯装打了个呵欠:“我太困,就不等你了,你回来只管睡就是了,又不会什么客人,难不成还得我准备饭菜迎接你不成?”

也不知道是哪个字取悦了原东良,宁念之话音刚落,原东良就忍不住哈哈笑起来,胸腔震动着,宁念之往后靠了靠,感觉还挺舒服。说完了家事儿,就该说正事儿了:“衙门里可是不忙?你说能回来就能回来了?随意来往?”

军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令行禁止,若是仗着自己身份高,今儿去明儿不去的,定然也不能服众,原东良不是毛头小子了,居然还这么毛毛躁躁的跑回来了?哪怕他是为了自己,宁念之也不打算惯着他这个臭习惯。

“自然不能随意来往,只是,今儿正巧,我一早就有些担心你,就求了祖父,今儿做文书工作,就是誊抄前些年战争中伤亡将士名单,这才得了空,中午耽误的事情,下午都补回来,怕是晚饭我就不能和你一起用了。”

原东良忙解释道,这个理由倒是还能接受,宁念之却还是绷着脸严肃要求到:“下次可不许这样了,不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就不许扔下政务知道吗?”

“是是是,我的小管家婆。”原东良忙说道,又岔开话题:“你有了身子的事儿,可写信告诉爹娘了?你当初出嫁的时候,娘也没能送你过来,不如这次,就请了娘亲过来照顾你?”

宁念之摇头:“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没必要再劳累娘亲跑一趟了,之前成亲的时候,习俗就是那样,不许女人送嫁的,就是娘亲想来也来不了啊。云城这边风俗人情什么的,都和京城不一样,若是娘亲真过来了,倒也不知道是谁照顾谁了,你且放心吧,我身边有唐嬷嬷呢,又有祖母提点,定不会委屈了你儿子的。”

原东良忙解释:“可不是为了孩子,而是怕委屈了你,我今儿找大夫打听了,孕妇最是容易有情绪变化,我怕你想念爹娘,所以才打算请了爹娘过来住一段时间的,你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但心里却是打定主意,回头要写信问问娘亲的意思。

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会儿的话,因为原东良是偷空跑出来的,也不好在府里多待,亲了宁念之一口就赶紧走人了。宁念之自己歇了个午觉,起床之后才想起来,今儿还没见管事嬷嬷们呢,赶紧的让人去通知了一声,自己带着听雪去了前厅。

忙忙碌碌大半天,总算是将事儿给处理完,才回了自家院子,小苗氏就过来了。那眼珠子灵活的很,一进门就四处张望打量,宁念之不太喜欢这人,却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二弟妹今儿怎么想起来到我这儿来了?”

“听说大嫂今儿请了大夫?”小苗氏自来熟的往前倾了倾身子,挤眉弄眼的问道:“祖母后来还看你来着,在你这儿一呆就是一上午,出门的时候,听说脸色好的很,笑眯眯的,依照住对你的疼爱,大嫂,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宁念之笑着摇头:“还没确定呢,只是我这两天胃口不怎么好,东良担心我,就让人请了大夫,这才惊动了祖母,祖母又有些心急,今儿上午,就是说了些这方面的事儿。”

宁念之从未生养过,倒是小苗氏孩子都有两个了,说起这方面的事情来,比宁念之大方多了,宁念之也只能做出害羞的样子来应对,说的是滴水不漏,倒是让小苗氏有些不高兴:“大嫂何必隐瞒呢?若是好事儿,咱们府里上上下下可都是为你高兴呢,指不定老爷子一高兴,就上了折子将这大将军的位置给了大哥呢?”

宁念之摇头:“真没确定呢,大夫说,还得再过几天才能把脉诊断出来,二弟妹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园子里的丫鬟们嘴巴也太碎了些,竟是什么都说,回头我定要教训她们一番才行,咱们这样的人家,可不能有这样不懂规矩的丫鬟婆子才行。”

挤兑的小苗氏脸色更难看了些,但连她婆婆都不敢招惹宁念之,小苗氏也不是傻的看不清形势的,还是讲这口气给咽下去,说了自己的目的:“之前三弟妹来找过大嫂吧?我知道大嫂心好,怕是要被三弟妹给骗了,所以今儿是特意来提醒大嫂一番的,三弟妹惯会装可怜,我可是在她跟前吃过不少亏,大嫂可千万别信了她的话才是,以免将来上当受骗,连压箱底的银子都被人给哄走了,到时候可就要不出来了。”

宁念之愕然,这是贼喊捉贼,生怕别人挡了路,还要特意来搬开绊脚石?

第134章

不等宁念之说什么,小苗氏就自顾自的开始说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三少夫人不可信,万万不能上当,要不然,给出去的银子就连个水花也打不起来了。

宁念之听的有些犯困,但良好的教养也真没办法让她说出请小苗氏滚蛋之类的话。几次的暗示,端茶杯,看沙漏,打呵欠,全都用过了,但小苗氏就当是没看出来,宁念之都有些无语了。

等小苗氏总算是说的尽兴,宁念之才换了个姿势:“二弟妹说完了?实在是对不住,今儿我身子有些不怎么舒服,有些没精神,眼看着快用晚饭了,你看,你是不是得先回去伺候二婶了?”

小苗氏一拍额头:“大嫂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是到这个时候了,既然到了用晚饭的时候,大嫂往常不也都是这个时候去祖母那儿的吗?正好,咱们一起去,大嫂要不要换衣服什么的?”

宁念之已经试出来了,暗示不管用,所以,直接开口说道:“怕是我没办法和二弟妹一起去了,我想先休息一会儿再去,二弟妹说了太多话,我有些头疼,所以…”

小苗氏脸上有些不太高兴:“大嫂是嫌弃我打扰了你?”

宁念之扯着嘴角笑了笑:“二弟妹,我着实有些又疼,你有什么话,等下次再说?时候真不早,你若是还不走,怕是会来不及用晚膳了,听雪,送客。”

听雪就在一边站着,立马伸手,虎视眈眈的看小苗氏:“二少夫人,请吧。”

这一招实在是不客气,小苗氏气的脸色通红,连一句客套话都不说了,起身就直接走人。唐嬷嬷忙端了茶水进来:“少夫人,怕是之前三少夫人来求您帮忙的事儿,二少夫人也知道了。”

宁念之笑了笑:“知道又如何?二房不安生,我才更高兴呢,哪怕将来三弟妹也不还我银子,但十万两银子买二房闹腾起来,我就是看戏,也能看的挺高兴的。”

说着起身:“给我换一身衣服,咱们这会儿去祖母那儿吧,对了,我怀孕的事儿,嬷嬷可要敲打一下咱们院子里的人,可别漏了消息。”顿了顿,又说道:“今儿竟是忘记和祖母商量商量小厨房的事情了。”

一边换衣服,一边又说道:“算了,指不定马上就要分家了,小厨房其实有没有都无所谓了,到时候,整个大厨房可都是我的了。对了,京城的信是不是也该到了?”

之前没成亲的时候,原东良想念宁念之,都是一个月一封信的。每次只让一个人来回跑着实太累了些,也麻烦,索性就在这条路上,找了几个城镇,开了铺子,一边做生意,一边养着送信的人和马匹,这样倒是方便的很,宁念之嫁过来之后,也将每个月一封信的习惯给坚持下来了。

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两天了。唐嬷嬷忙说道:“回头我问问,应该是快到了,大少夫人要写回信吗?”

“嗯,我怀孕的事儿,得告诉我娘,之前我娘说,安成也在相看人家了,赵家的嫡长女,唐嬷嬷还有印象吗?”宁念之一边走一边问道,唐嬷嬷点头:“记得呢,赵姑娘倒是个好的,小小年纪就十分端庄,就是略显得沉闷了些,也不知道大少爷会不会觉得无趣。”

宁念之忍不住笑道:“估计不会,弟弟自己就是个安静的,这沉稳的,说不定就对了他胃口了。”赵家姑娘她也是见过的,她从太学肄业的时候,那小姑娘刚进太学,和她当年一样,也是十岁就考进的太学。

既然能进太学,那必定不是腹中空空的草包,弟弟那性子,最是喜欢念书,这女孩子有才华,弟弟就是不喜欢,也定然不会太讨厌的。再者,自家娘亲的性子,难不成会不过问弟弟的意思吗?

现在些微的喜欢,等成了亲,就能变成夫妻之间的情深了。

“那倒是,大少爷就喜欢有才华的。”唐嬷嬷也说道,又嘀咕道:“安和少爷也到了年纪了,夫人提过安和少爷的亲事吗?”

宁念之无奈:“祖母还不肯消停呢。”二夫人身子不怎么好,连宝珠的婚事,都没敢怎么折腾,多是马欣荣帮忙搞定的,到了宁安和,二夫人的意思也和之前一样,想求了马欣荣帮忙。可是老太太又闹幺蛾子了,她自觉地是宁震和她不亲,所以不敢插手宁安成的婚事。

再者,宁安成可是宁家嫡长子,将来继承爵位的人,他娶妻那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老爷子也不会让老太太去插手的。但宁安和那可是嫡亲的孙子,老太太觉得这些年吧,儿媳妇和自己不亲了,就想找个和自己亲的孙媳妇儿,所以,对宁安和的婚事是比二夫人还上心,二夫人看中的她全部反对,马欣荣提议的她全部驳回,就一心一意想找个合乎自己心意的。

二夫人肯定不愿意啊,儿媳妇那必定得和自己站一边才行,站老太太那边哪儿能行?于是,这婆媳俩又对上了。

马欣荣写信的时候就唠叨了几句,一个诚心诚恳的拜托自己帮忙,一个天天指责自己多管闲事儿,她都不想管了,但看着二夫人那可怜巴巴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这事儿可真是让人为难。

唐嬷嬷也有些无语,但主子的事情不好多插嘴,又眼看到了原老太太的院子,索性就不开口了。

老太太见宁念之进来,赶紧让人给搬凳子,端茶水,上点心,又看宁念之的肚子:“这会让可觉得饿?我先让人摆了饭菜,咱们不等他们了,先自己吃?”

宁念之忙摆手:“祖母,我真不饿,再说了,有点心呢,咱们先等等吧。祖母,我今儿找东西,发现我那儿还有一匹暗紫色的布料,我自己用不着,想着给祖母做个褂子,祖母喜欢什么样式的?”

老太太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了:“哎呀,你有布料就自己留着嘛,做个裙子或者袄子什么的,不用给我老婆子,我这儿也有不少东西呢。”

“我就是觉得那颜色,祖母穿着定然好看,雍容华贵的感觉。”宁念之笑着说道,伸手比划了一下:“做成斜襟的吧?不,还是对襟的好看,牡丹花的盘扣,再加上小圆领,配上一个碧玉簪,那肯定就是云城最漂亮的老太太了,祖母觉得如何?”

“好好好,你眼光好,做成什么我都喜欢。”老太太笑着点头,又礼尚往来:“我这儿还有一支红宝石的簪子,我年轻那会儿打的,虽然时间长了些,但也挺好看的,我上了年纪,现在不喜欢带这样鲜艳的首饰,回头给你找出来,你皮肤白嫩,带着必定好看。”

宁念之忙摇头:“倒像是我用布料换祖母的首饰一样,那我可是赚大发了,祖母这赔本生意可不能做,要不然,我这一贪心,回头说不定就做个点心啊什么的,想要来换祖母更好的东西了。”

逗的老太太哈哈大笑:“没事儿,祖母觉得这生意值,你就是拿一块儿绿豆糕过来,只要再说几句笑话,逗笑了祖母,祖母就什么都给你。”

正说着话,就听二夫人在外面笑道:“老太太可是又瞒着我们给大侄儿媳妇什么好东西了?老太太也着实太偏心了些,有了孙媳妇儿,我们这些儿媳妇就成了那烧过火的灰了,摆摆手就给撒外面去了,老太太,看在儿媳我孝顺您这么多年的份儿上,那好东西也赏我一个呗。”

一边说话,就有人掀开了帘子,二少夫人带着小苗氏就进来了。宁念之忙问道:“咦,三弟妹没来啊,二婶怎么没等等三弟妹?对了,我这段时间一直没在家,这才回来,也是刚刚听说了三弟妹娘家的事儿,三弟妹也真是的,咱们这样的人家,哪儿能因为儿媳娘家出了事儿,就逼着儿媳妇去死,或者是打算给儿子休妻再娶的,偏她担心的不得了,生怕二婶会将她赶出门,不过一个来月的功夫,人就瘦了一大圈。”

看着二夫人,宁念之笑着问道:“二婶,您一向深明大义,这样的事儿,绝不会发生在咱们家,您说是吧?”

二夫人脸色瞬间僵硬了一下,但马上就又恢复过来了,笑呵呵的点头说道:“念之说的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可不能作出这样不仁义的事情,哎,你三弟妹也真是的,这么大年纪了,却这么不懂事儿,这家丑不能外扬,她怎么就不明白呢?偏将这事儿当苦楚,遇见个人就想哭诉一番,这番作态又有什么用?平白让人笑话了,念之你是京城过来的,你自己说说,哪儿有人会将自家的事情拿出来到处说的?”

宁念之做出委屈的样子来:“难不成二婶到现在还觉得我是个外人?三弟妹的事儿,难不成我不应该知道?”

二夫人被噎了一下,随即就笑道:“念之想多了,要是将你当外人,早在何氏去找你的时候就阻止了。不过这种事儿嘛,最好是捂在自己心里,谁也不告诉,毕竟,人多嘴杂的,你说是不是?”

“二婶是觉得,我是个多嘴多舌的?”宁念之继续捂胸口,老太太看不得孙媳妇儿被欺负,立马说道:“行了吧,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若不是你半点儿人情没有,不愿意帮助何氏,何氏至于去找念之诉苦吗?你儿子有本事,早就将媳妇照顾好了,你有本事,也能护得住自己的儿媳妇了,你们既然不愿意出手帮忙,她可不就是要换个人找了吗?”

说的二夫人脸色青青白白的,老太太说的太直白,二夫人又羞又怒:“老太太,这事儿您可是冤枉了我,哪儿是我不愿意帮忙啊,实在是有心无力,继祖是在衙门,正值户部考核的时候,哪儿能假公济私,若是耽误了前程怎么办?何氏家里的事情,得用银子,我手头上,满打满算,也就三五千两,杯水车薪,我也没办法啊。”

二夫人摊手,做出十分为难的样子来,老太太冷哼了一声,却也不接话,只转头看廖嬷嬷:“让人去看看,老爷子和东良他们是不是回来了?到时候了,他们这一回来,也该摆膳了,可别饿着了我孙媳妇儿。”

被人无视,比被人责骂更难堪,二夫人脸色不怎么好看,宁念之冲她露出个挑衅的笑容,将人气的七窍生烟,但碍着老太太,又不敢对宁念之怎么样,只能忍着,脸都憋紫了。

老太太估摸的时间正好,廖嬷嬷这边刚派人出去,那边老爷子就领着原东良和三个儿子,另外两个孙子回来了。原东良和往常一样,给老太太请了安,就往一边去拉了宁念之:“穿的这么单薄,可别冻着了,这天儿虽然日渐暖和了,但晚上还是有些冷的,可有让人给你带了披风什么的?”

小苗氏挺酸:“大哥就是体贴,瞧瞧这架势,真是恨不得将大嫂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呢,生怕大嫂受委屈了是不是?不过,大哥,你也太小心了些,大嫂整天在府里呆着,这家里,只有她给别人委屈受的时候,哪儿有自己受委屈的时候。”

原东良看都不看她一眼,老太太也只顾着和老爷子说话,小苗氏得了个无趣,又被自家相公瞪了一眼,只好撇撇嘴不说话了。

吃了晚饭,原东良正想带着宁念之走,老太太忽然想到宁念之怀孕的事儿,刚要开口,宁念之马上喊道:“祖母!”伸手比划了一下,老太太就有些为难了,胎没坐稳三个月,不好说出来的,让孙子去睡书房,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嘛,小夫妻俩感情那么要好,没拌嘴没公务的,忽然就分房睡了,没猫腻谁相信?

但就这么放原东良回去,万一发生了点儿什么呢?

“祖母,真不用担心,念之这两天不太精神,我会好好照顾她的。”原东良倒是狡猾,趁着老太太还没想好什么借口,转头就拉了宁念之溜出去了,剩下老太太白白担心,但又放心不下,只好给廖嬷嬷个眼色,示意廖嬷嬷跟着去看看。

等人都散了,老爷子才好奇的问道:“今儿怎么回事儿?东良媳妇儿生病了?不舒服?”

老太太喜滋滋的:“东良媳妇儿有孩子了,不许说出去知不知道?”

老爷子挺高兴:“真有了?”

“这事儿能有假?”老太太瞪他一眼,将被子往身上拽了拽,翻身,看老爷子:“我问你,你之前不是说分家的事儿吗?怎么说着说着就没音儿了?是不是不打算分了?”

老爷子有些含糊的说道:“也不是,就是这段时间东良不是不在吗?”

“那现在东良回来了。”老太太立马说道,老爷子说话声音更含糊了:“这两天瞧着像是要下雨,出去找房子不方便…”

老太太忽的一下坐起来:“这都是借口!你就是诚心找理由,就是不愿意分家对不对?什么要下雨,买个房子还要看下不下雨?你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说话要不算数?还是大将军呢,难道不应该是一句话一个钉子的吗?”

老爷子无奈:“我也没说不分家啊,你别着急…”

老太太冷笑:“我就着急,我可不想看着念之这孩子,像是我当年那样,活生生的被人给害了,我的重孙子,再和康明一样,明明能有个健康的身子,却被拖累,成了个病秧子!”

说起原康明,老爷子脸色瞬间暗淡下来了,嘴巴动了动,有些底气不足:“不至于…”

老太太生声音有些尖利:“怎么不至于,利益动人心,当年这原家,就能引的一个姨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现下,你敢保证,你那几个儿子心里,就没有肖想过原家吗?在东良回来之前,老二老三斗的跟乌鸡一样,在你面前争宠,陷害对方,那些事儿你是都忘记了是不是?老二家的向来是没脑子的,你觉得她就不会动歪主意了是不是?”

老太太一边说,一边掀开被子,老爷子忙将人按住:“外面冷,可别冻着了。“老太太绷着脸,脸色冰冷:“算了,我就知道你指望不上,既然你不愿意分家,我也不愿意将来念之出什么岔子,我的重孙子出什么差池,所以,我宁愿带着东良和念之到外面去住。”

一边说,一边喊人:“廖嬷嬷,快让人收拾了东西,咱们明儿一早就走,到庄子上去住着,等我重孙子十五岁了再回来了。”

老爷子又着急又好笑:“你快躺下吧,就是明儿走,今儿也不用着急是不是?”

“怎么不着急?我的东西难道不要收拾的?我可不打算便宜了别人。”老太太冷笑,挣扎不过老爷子,索性一歪头,在老爷子的胳膊上使劲咬了一口,只可惜,上了年纪了,牙口有些不太好,牙齿都差点儿崩断了,也没能咬下来老爷子一口肉。

“好了好了,我没说不分家,不过是想着挑个日子,大家都休沐在家,分了家也好立马分了家业是不是?”老爷子忙说道,老太太盯着他,十分坚定:“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说了分家的事儿,让他们三天之内搬出去!”

老爷子无奈:“分家不是说说就算了的,还有这家业呢,庶子能分三成,他们三个再各自分一分。怎么也得先将账册搬出来,账面上的东西先糊弄过去,再说铺子和田地的事儿,一时半会儿的,哪儿能弄清楚?”

老太太又想起身,老爷子将被子扯过来给人裹在身上:“我没说不分,好了好了,再给我三天时间,我先将账册给整理出来好不好?不差这三天了是不是?”

“账册我已经整理好了。”老太太冷笑,拍开老爷子的手:“我去拿给你。”

老爷子目瞪口呆,没能按住老太太,眼睁睁的看着人下床,开了柜子,拿出了一叠的账本,然后摔在他面前,老爷子伸手拿了一本,翻开一看,果然是账册,将这十年以内,公中的财产给记录的清清楚楚,活动的银子有多少,库房里的银子有多少,珍贵的书画有多少,名贵的古董有多少,甚至连库房里有多少套盘碗碟子都清清楚楚。

老爷子若是想,一个时辰就能将这些东西给分成好几份,然后,账册誊抄一遍,就能分完家了。

“你什么时候准备的?”老爷子惊讶的问道,老太太眼皮子耷拉着,也不看他:“你之前说分家,我就开始准备了,到现在,也就三个月吧。”

老爷子过年那会儿说的分家,他自己都有些无语,万万没想到,自家老伴儿行动这么快。有心再找几个借口吧,但看着老伴儿那抗拒的姿态,又想到宁家老爷子临走之前说的话,再有东良这些天透漏出的信息,老爷子还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咂咂嘴,终于开口了:“那行,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我早就做了决定,这事儿就得早点儿办妥当了,明儿我就说分家的事情,三天之内,必定能办完。”

老太太抬眼看他,老爷子连忙举手发誓:“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我说明儿就是明儿,必定会分家的,若是到时候没分成,你就带着东良和宁念之到庄子上住着…”

老太太一巴掌拍在他胳膊上:“我们反倒成了被赶出门的人?你个老不死的,也太没良心了吧,好好好,我可真是错看了你,竟没想到你是这样狠心的人!”

老爷子哭笑不得:“不是你之前说要带着人去庄子上住的吗?好了好了,既然不愿意,那就不去,我将他们都赶出去,绝不会将你们赶出去的,信我好不好?快上来,天儿冷,别站在下面,冻着了又得吃药了,我保证,我发誓,我绝对没有敷衍你,三天之内,定会让他们搬走的,再不让你看着生气了,别恼了好不好?”

第135章

“爹,您说什么?”二老爷不敢置信的盯着老爷子,神情呆滞,都知道应该表露出什么脸色了,三老爷和四老爷也不例外,全都张着嘴,木呆呆的看着老爷子。

老爷子摸着胡子,再次说道:“我说,你们年纪也不小了,都是抱孙子的人了,咱们也该说说这分家的事情了,按照朝廷规定,继承家业的嫡长子嫡长孙,分的家产的七成,庶子分三成,我已经将咱们家的东西,全都登记在册,按照价值的不同,分成了十份,因着东良是嫡长孙,所以得七份,剩下的,你们三个,一人一份儿,每一份都有银子器皿家具以及铺子庄子,总价值是一样的,所以你们自己选,选好了,也别说我偏心。”

“爹,父母在不分家。”二老爷迅速说道,三老爷也跟着点头:“是啊,爹,你将我们都分出去,以后我们想要就近伺候一些您和娘,怕是都没机会了,您就给我们一个孝顺您的机会吧。”

“就是,爹娘身子还好的很,至少能再活五六十年,难不成,我们这五六十年都不能就近伺候你们了吗?”四老爷也忙说道,老太太绷着脸只当自己没听见。

二夫人则是开始嚎哭了:“爹,您怎么忽然就说了分家的事儿呢?是不是有人在您耳边说了什么了?爹,您可千万别被小人给蒙骗了啊,咱们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生活在一起不行吗?非得分成那七零八落的,就是吃个饭,也冷冷清清的只剩下那么两三个人,爹娘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还没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就先分了家,这说出去,咱们原家的脸面就没有了!”

一边说,一边瞪了宁念之:“还亏得你是京城过来的大家闺秀呢,我于鏊以为你是多懂规矩的一个人,却没想到,你竟是个搅家精,这才进门多久,就让爹说了分家的事儿,难道京城的女孩子都是这样的?还是说,你们宁家的女孩子就是这样的?见不得老人们享受这天伦之乐?”

老太太顿时不乐意看:“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分家这事儿和别人没关系,就是我看你不顺眼,所以想分家,你有空在这儿责备别人,不如在你自己身上找找毛病,你若是将我伺候的舒舒坦坦,我就是想分家也找不到借口是不是?”

老太太话音一落,就见旁边二老爷迅速起身,一挥手,就听见一声清脆的把掌声,然后二夫人就倒在地上了,一屋子的人全都愣住了,连二夫人,都傻了,呆呆的捂着自己的脸颊,一脸空白的看二老爷。

二老爷则噗通一声跪在老太太跟前:“娘若是生气,我就帮你出口气,这妇人不懂事儿,娘您别和她计较,您若是不想看见她,回头我将人关起来,再不让她在您跟前碍眼,只求娘给我个机会,让我能留在二老跟前尽一下孝心。”

连带着原承宗和原继祖都跟着跪在二老爷身边了,小苗氏也不敢违背了自家相公的意思,抱着孩子麻溜的跪到一边去了。只何氏,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尽量挑选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跪下去了,也不说话,就盯着膝盖前面的那一点点儿的地方,垂下头,遮住眼里的一片讽刺。

“就是,求爹娘开恩,给儿子一个尽孝心的机会。”三老爷也得了提示,赶紧跟着跪下,当家的都跪下了,剩下的也都不敢站着了,瞬间屋子里跪倒一大片。

原东良看宁念之,宁念之有些犹豫,大家都跪着了,剩下的若是站着,好像有点儿太显眼了,可跟着跪下吧,明明自家这边是盼着能分家的,这么求情有点儿太虚伪了,也不甘心。

但是不求情吧,会不会显得太冷血了些?万一老爷子将来后悔,又会不会觉得是原东良和她在后面撺掇着才分家的?

正犹豫着呢,手背上就被老太太掐了一下,宁念之一脸茫然的转头,就见老太太对她使眼色,就是两个人太没默契了些,老太太那眼色算是使给瞎子看了,宁念之硬是没看明白。

老太太实在是没办法,索性脑袋一歪,眼睛一闭,做出了个晕倒的样子,又点了点宁念之。宁念之这才恍然大悟,跟着老太太的动作学了一遍儿,刚闭上眼睛,就听老太太惊呼一声:“哎呀,念之怎么晕倒了?定然是前两天不舒服,还没养好身子,东良,快些将你媳妇儿扶进去。”

老太太也是不想让孙子孙媳妇儿牵扯进去,老头子万一将来哪天后悔了,要迁怒也只管迁怒到她老婆子一个人身上好了。所以,还是先让这小夫妻俩避一避算了。至于分家该得的东西,有她老婆子在,还担心会少了自家孙子那一份儿吗?

老爷子就算是上了年纪,身子好,眼睛也不瞎,自然没错过老太太的一番动作,但也没办法,当着这么人面儿呢,得给自家老伴儿一个面子,不能追究,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东良一弯腰,将宁念之给抱走了。

倒是下面一群人,因为低着头盯着地面,也就没看见上面的一番眉眼官司了。

刚到了隔壁暖阁,宁念之就挣开了眼,对原东良做了个悄声的动作,动作熟练的竖着耳朵开始偷听隔壁的动静。

“爹,现在不能分家啊,二哥一家子倒还好,该娶媳妇儿的都娶媳妇儿了,该出门子的也都出门子了,可我们家的这三个,还都没着落呢,这分了家,我们自己倒是不在意,但他们三个的身价可就要跟着往下落了,爹您就当是心疼心疼儿子,暂且别提这分家的事儿好不好?”

四老爷平时看着蔫儿蔫儿的不说话,但这会儿,口齿竟然伶俐的很,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不说自己,只说儿孙,同样是为儿孙计,老爷子就格外明白这种感情和这种打算。镇守将军府的小少爷和姑娘,和五品将军府上的少爷姑娘,那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三老爷向来是机灵的很,二哥说的有道理,他就跟着重复一遍儿,四弟说的有道理,马上又跟着来一遍:“就是,爹,好歹得等我们家姑娘都嫁出去是不是?静静眼看着要出门了,忽然闹出这分家的事儿来,知道的说是老爷子偏疼孙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家做错了什么事情呢,这要是再怀疑了静静的品性,那静静的一辈子可就要毁了。”

老爷子沉着脸不说话,只了解他的老太太却是知道,大约是有些动摇了,忙说道:“只是分家又不是一辈子再不来往了,若是静静的婆家敢亏待了静静,这样的人家,正好咱们认清了他们的面目,静静不嫁过去也行,将来还能找个更好的,老爷子你亲自出面说和,难不成这还能被人挑刺?”

又转头和老爷子说道:“你若是不放心,大不了,以后轮流去他们几个府上吃饭,带着东良一起,今儿老二家里,明儿老三家里,后天老四家里,这样轮着一个来月,谁还会胡乱猜测?”

老爷子点头,深以为然。

四夫人在自家小儿子手背上掐了一把,小子机灵的很,忙扑过来抱着老爷子的大腿撒娇:“祖父祖父,您是不要我了吗?我乖乖的,每天一定听祖父的话,每天看书练武,祖父别赶我走好不好?”

小苗氏一狠心在自家五岁的胖儿子身上抓了一下,小孩儿立马哭起来了,二夫人忙在一边安慰道:“乖孙儿啊,别哭别哭,你曾祖父不是不要你呢,以后你若是想念你曾祖父了,那祖母就让人送你过来,陪曾祖父一段日子好不好?”

小孩儿哪儿懂这里面的机锋,只听几句话,就开始嚎:“曾祖父别不要我,我听话,我乖,别赶我走。”

对老太太来说,这群人哪怕在她跟前哭死了,她都不会瞧一眼的。因为这些人和她没关系,甚至,二老爷的娘当年在原东良的事儿上也掺和了一脚,没将人当死敌,已经是她心肠好了。

可对老爷子来说,这可都是血脉亲人,亲骨肉。孩子又哭又喊的,自是心疼的不行,心里就更有几分动摇了。老太太是他枕边人,老爷子的脾性,她是一清二楚。

瞧着老爷子的神色,就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正要开口,却见老爷子忽然又坚定了神色,一拍桌子,直接说道:“你们若是不愿意选,那我就帮你们选了,分完之后,你们各自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三天之内,离开原府,若是担心日后被人低看什么的,我就带着东良过去吃顿饭,或者你们自己带着孩子来坐坐。若是三天之后没搬出去,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被丢出去,和自己走出去那可是大不一样的。”

这话说的有点儿绝情,老太太半天没反应过来,吃惊死了,老头子这次居然没心软?竟然还能坚持住了?

下面跪着的一群人,也都愣住了,傻呆呆的看着老爷子,半天找不回自己的神智,更不要说再找借口拖延了。老爷子抬手拿了桌子上的账册,里面的纸张都是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