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那样一张姿色的脸,作为普通人生活,怕是也落不到好下场。

另外现在很庆幸,外甥女儿能在定远侯府长大,还受着世家的的教导。

刘温在这边烦了,刘老夫人在一旁追问道,“京城里的事情你知道的多,你快给我讲一讲。咱们宁姐是不是真的被人欺负?背后里也是不是有很多人都那样讲究咱们宁姐的?,要我说这定远候也没有规矩,既然是把宁姐养大了,又怎么能做儿媳妇呢?那有童养媳的都是小户人家做出来的事情,像咱们这样的世家,怎么能做这样的事,让人不指点才怪呢。”

“母亲也看到了,定远侯府里的事情要从上一辈说起,当年只有两个寡妇撑着门面,那个时候顾府长房那边的夫人能撑下来,也就是身边有这么个孩子,倒是宁姐能被当成林府的姑娘抱到定远侯府去,怕是那时候林府没有女儿,这才偷了宁姐,顶了林府的女儿的身份。”刘温是什么人?脑子把这些事情细想一下,就已经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到底林府的夫人,是高将军府的女儿,怕是也是因为看在高府的面子上,定远侯府才没有追究,至于自己的外甥那边,不过是个小小的正品的参将,又没有深厚的世家底子撑着,哪里能敢去与高府对抗。

先前不知道那是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可是刘温现在知道了,再想一想那些事情,刘温只觉得一股无名的火重新点燃了起来。

“你这孩子,倒是说说呀,还有宁姐长得像不像你妹妹?”高老夫人此时已不顾上去伤心早早离去的女儿了,只想着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

“儿子只听说,那定远侯府的养女是个貌美的,却不知道长得如何。”刘温这才回过神来。

“你妹妹小的时候长得就好看,只是心太善良,不然怎么能受了那个工匠的甜言蜜语的欺骗。”说到这个,高老夫人心里也有气,“算了,这些事情都过去了,你妹妹现在人都没了,我再说这些,也只是徒劳伤心,眼下到最重要的只是这两个孩子,你让人准备一下,我现在就到府上去,出了这种事情,宁姐在那边还不知道要怎么担心呢?不然怎么可能让人把信递到咱们头上来呢。”

“妹妹当年就是个心气儿高的,有在多的苦,哪怕仅仅丢了宁姐,也没有让人找到府上来,现在我倒是庆幸定远侯被皇上派到江西大营那边去了,不然只怕宁姐也不会找到咱们。”刘温倒是知道这些内情。

毕竟现在京城里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定远候手下的参将把咸王世子的子官孙踢断,而圣上却把定远侯派到江西那边去了,可见也是不想这一个亲人和自己亲信的重臣之间产生矛盾。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如今宁姐和厚生是高丞相府的外孙,不论怎么样,这人是一定要从牢里出来的。

至于咸王府那边,刘文倒是不担心,他可知道私下里父亲和咸王也是有往来的,就是看在两个人平日里交往的面子上,咸王想哪怕心里不甘,也不会再追究。

刘老夫人听了儿子的话,也认同的点了点头,想到女儿的性子,再看看外孙子外孙女,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只是坐了下来,在那里唉声叹气的。

“母亲也不必担心,我现在就让人备马车,咱们去东府那边。”刘温忙上前来安慰母亲。

刘老夫人这辈子只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就是眼前的儿子,另一个就是早早去了的贤姐。

贤姐又是老来得女,这也是刘丞相跟刘老夫人心头上的肉,可是谁能想到,最后做出了那样的事情呢。

这些年来,老夫人也不是不想亲女儿,只是老爷那边一提到女儿,就会和她几天都不说话,慢慢的刘老妇人也看出来了,这家的老爷那心里头也是在怨恨着女儿呢,不然哪里会反应这么大。

慢慢的刘老夫人就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不再提出来了,夫妇两个心里都明白,可是谁也没有再提过。

如今孙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外孙子和外孙女找到府上来了,可带来的消息,也让刘老夫人心里难受。

听到儿子说准备马车,刘老夫人也没有多说,只点了点头,“你媳妇那边你也去说一声,我就不过去了。”

刘温娶的妻子,是自己老师的女儿,与刘温也算是青梅竹马,只是刘丞相定下了一条规矩,刘府内宅的女子,不与各式家走动,就这一条规矩,让孙氏很不满,除了平日里过来请安,平时也不到刘老夫人院子这边来走动。

为此刘温与孙氏之间也闹的很冷淡。

刘温听了之后,神色淡淡的,“不必知会她,她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和几个丫头在花园里摆弄花草呢,告诉她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刘老夫人点了点头,既然儿子说不用,她自然也不会再多说。

如果不是儿子终情与孙氏,她也不会同意儿子娶孙氏进府,不过是一个小小教书先生的女儿,当初若不是请教书先生进府教儿子读书,他们家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缘?把女儿嫁给儿子呢。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上门

刘老夫人并没有门第之念,特别是出了女儿的事情之后,面对儿子执意要娶孙氏女儿的时候,刘老夫人也想过反对,可是怕儿子也会像女儿一样与他们分了心,这才同意了。

可孙氏到底是小家小户子出来的,一举一动和办的那些事情,都透着小家子气,这样的人偏偏要做出一副大家做派,就越发让人看不上眼,爱慕虚荣都摆在脸上的。

刘温当初也是小儿女情长被迷了眼,待成亲之后慢慢的才看出了这一点,可到底也没有生来休妻的想法,可是对孙氏也冷淡了许多。

刘老夫人见儿子过得也不开心,便又从另一家抬了姨娘进府给儿子,那姨娘却也是大户人家的嫡女出身,只是家道中落,又因府上犯事,这才没有办法求到了丞相府上,高老夫人看了之后,与那女子一商量,那女子就进了府做了姨娘。

孙氏到底不敢心里不满,也知道拦不住,丞相府这样的大门里,男子哪能没有几个侍妾的。

只是等人进府之后算是才发现,一切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姥爷几乎不再进她的院子,虽然府上的事情,都由她做主,并没有与从从前不同,但是对一个女子来说,父君的宠爱与陪伴,却比其他的都重要。

孙氏也回到家里去闹过,甚至也到了刘老夫人这里来吵过,最后被刘老夫人几句话,孙氏就再也不敢了。

如果连一个姨娘侍妾都容不下,那这样的当家主母,当其可休。

刘丞相府里的后院中安静下来,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孔氏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府里的几个孩子都是从这颜氏的肚子里出来的,刘老夫人没有说什么,孙氏那边肚子又一直没有动静,生怕被休下堂,自然是对这颜氏和孩子越发的好。

如此一来,刘丞相府里的后院也很安静,并没有旁的事情。

刘老夫人和刘温坐着马车出府了,孙氏听了之后,面露出惊讶之色来,“可听说老爷和老夫人出府做什么去了吗?这些年来老夫人可是从来都不出府的?”

小丫头摇了摇头。

孙氏面上露出不满来,“既然是要出府,老爷怎么没有让人来知会我一声,我怎么说也是当家主母,连他们要出府的事情都不知道,这让府里的下人又怎么看我?”

身边的下人没有人敢接话,说起来他们这位夫人是在乎面子,可在府里人的眼里,真正的当家主母早已经不是孙氏了。

颜氏虽然只是个一样,可是这府里的哥和姐都是颜姨娘肚子里出来的,老爷去的就是颜姨娘的院子,孙氏这个当家主母也不过是个空壳子,就摆在那里。

孙氏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些,可是她知道自己肚子不争气,就从这一点上府里就可以休了她,孙氏怎么还能敢去闹腾呢。

不过孙氏到底心里对这件事情很好奇,“让人到门口那里等着,看看老夫人和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小丫头应声退了出去。

孙氏的心思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放,这阵子她突然听说了一个新的方子,能让皮肤变得很细嫩。

孙氏如今的心思,都是在想着怎么才能把老爷哄回到身边来。

林攸宁那里,等了两日听到外面有刘丞相府的人来时,她急急忙忙的带着人迎了出去。

其实在知道刘丞相府是自己的外祖父时,林攸宁就知道她那个法子是行不通了,良心上也过意不去。

一边又担心丞相府那边不肯出面,这样一来,她连最后的办法都被堵死了,这样过了两天,听到丞相府来人的时候,林攸宁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可是等到了门口的时候,看着陌生的人,林攸宁却不知道要怎么说,甚至有一丝的窘迫,但是兄长在大牢里,已经两天没有喝药了,林攸宁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心里给自己鼓了口气儿,她大步的走上前去,直接就给刘老夫人跪了下来。

刘老夫人激动的看着眼前跪着的,身影,由儿子扶着,颤抖着走上前去,把人扶了起来,“好孩子,让你们受委屈了。”

“是宁姐不孝,让外祖母担心了。”林攸宁没有起来,而是给刘老夫人磕了三个头,才由着她扶自己起来。

看到模样好,又如此懂礼数,举止间透着大气的外孙女,刘老夫人满意的连连点头。

“母亲,咱们还是跟宁姐进府里再说吧。”刘温在一旁小声的提醒。

他在看着宁姐,宁姐长得与自己女儿年岁差不多,眉宇间也都透着妹妹的模样,心里就越发的喜欢。

府门的外面虽然没有什么人来人往,可是这么多下人看着,让人看到了也不好,再说这还没有认亲呢。

林攸宁也知道,所以这边扶着外祖母和舅舅进了院子,一路到了正院那边,让刘老夫人坐到了软榻上,林攸宁才转身给舅舅见礼。

刘温忙起身上前扶起她,“好孩子,这些年你跟你哥哥受苦了,你外祖父那边应该已经去大牢里面看你兄长了。”

刘温虽然没有打听父亲的去向,可是以父亲对妹妹的疼爱,现在妹妹唯一留下的骨血出事了,父亲那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林攸宁这才松了口气,又对刘温福了福身子,“是我与兄长不孝,这些年来也没有到府上去尽孝心。”

刘老夫人对宁姐招了招手,让她到自己的身边来,只是拉着她的手不放,“你这孩子,自己受了这么些年的苦,又怎么能是怪你呢。你大哥这些年来也不容易,你们姐妹两个都很好。”

没有父母和家族的仰仗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实属不易。

何况在定远候里,外孙女竟然没有被养歪,刘老夫人心下更是满意。

又一边问宁姐这些年在府里过得如何。

刘温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也不插话,不过看得出来,他在观察宁姐说话的时候一举一动,对宁姐很满意。

第二百五十三章 示好

定远侯府那边,林攸宁早就让人往顾老夫人那边去送信了,顾老夫人听说丞相府的刘老夫人亲自过来了,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喜色来。

“当年刘丞相府如此疼爱贤姐,对这两个孩子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顾。”顾老夫人点了点头,一边又叫了素衣过来,“告诉李四那边,也给侯爷那边送东西,侯爷那边也不必惦念,就说京城里的事情已经都解决完了。”

素衣应声退了下去,顾老夫人这才叹了口气,对身旁的迟嬷嬷道,“原本我还想着这事情在等一等,可是咸王府这样做,以大郎那性格,怕是要来狠的,我也拦不住他,何况那边赵厚生有个三长两短的,宁姐这边可怎么办?大郎他是有主意的,眼下只能看看刘丞相府那边,能不能出面,现在看来这一步倒是走错了,只要有刘丞相在,这件事情就没有不能解决的了。”

迟嬷嬷在一旁也松了口气,“奴婢明白老夫人的心情,就说高府公子的腿吧,这事情谁不说是咱们侯爷弄的,如果咸王府再做出什么事情来,只怕这罪名又推到咱们侯爷身上来了。”

顾老夫人笑了,没有多说。

这事情原本就是大郎做的,还用别人多想什么呢。

什么没有直接说出来,不过却也是变相的点出来,是明白她担心什么了。

听到外面传董氏过来了,顾老夫人和迟嬷嬷这才收住了话,董氏近来脸上带着笑,“母亲可听说了,刘老夫人到东府那边去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刘丞相府这么些年来从来不与外人走动,如今能到宁姐那边那宁姐的兄长这也有救了。”

董氏一边坐到顾老妇人的身旁,“老太太看看,咱们这边用不用送什么东西过去,刘老夫人来了,怎么也要在这边用完中午饭才能回去,宁姐也是第一次待客,我这边用不用过去帮忙?”

董氏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征求一下顾老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与顾老夫人之间的走动也就多了起来。

顾老夫人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咱们过去都不方便,这样吧,你让府里挑选东西送过去,那边能用上就用,也省着缺什么东西,宁姐也不好意思过来说。”

董氏笑着应下,这才起身退了出去。

顾老夫人望着董氏的身影,看不到了,才问向身旁的迟嬷嬷,“那边可打听出来什么消息没有?前阵子董氏总是回到董府里去,董氏里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迟嬷嬷敛连起脸上的笑意,一脸难色道,“董府里什么消息也没有传出来,这才是奴婢有些想不透的地方,按理说这么些年,夫人回董府的时候从来没有住过,何况平日里也只有年节的时候才回到董府去。”

现在不年不节的回去还在那边住,然后突然之间变了性子,这怎么能不奇怪呢。

顾老夫人点了点头,“这也是我一直想不透的地方,这些日子在让人紧盯着一些,一个人这么些年就是那个性格,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变化这么大,要不是就知道她是本人,还以为是换了一个人呢。”

迟嬷嬷点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过后自然是又让人紧盯着那边。

董氏步伐轻盈地在库房那边收拾了些东西,让人直接送到东府那边去了。

静芙让人把东西交给山梅的时候,一边笑道,“夫人原本是想亲自过来的,只是想着这边府上有人突然过来也不好,就让奴婢把东西送过来,山梅妹妹看看可还缺什么东西?如果缺什么东西,只管让人到侯爷里过去取。”

“麻烦静芙姐姐了,我现在就去禀告一声我们夫人,姐姐在这里稍等片刻。”山梅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出去。

而静芙在听到山梅的称呼之后,眸子闪闪,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

上次跟夫人来这边的时候,还不见上给他们称呼改了,这次却没有想到山梅他们连称呼都变了。

林攸宁正陪刘老夫人说着话,见山梅进来,又看向自己,林攸宁便点了点头,山梅这才小声的把侯府那边送东西的事情说了。

屋子里就这么大,刘老夫人和刘温就在旁边坐着,自然也是听到了。

林攸宁点了点头,叮嘱山梅别忘记赏荷包,山梅这才退了出去。

刘老夫人先前一直想问侯府那边的事情,只是想着刚刚见到外孙女,问这些话也不好,此时正好见到侯府那边来送东西,也找到了问话的机会。

“侯爷现在肩挑,那边的夫人没有对你有什么意见吧?”刘老夫人第一次见面就问这些话,可见也是真心疼爱这个外孙女。

这个道理林攸宁自然也知道,“嫂嫂的性子一向是好的,倒是比以前还爱说话了些。”

刘老夫人挑了挑眉,明显是不相信,不过面上却笑道,“如此便好。”

可心下却不以为然,有哪个女子自己的夫君被抢走了,能一点反应都没有的,这侯夫人不但不生气,反而比以前还要亲热,一看就是有问题。

不过看到外孙女这副样子,刘夫人也没有多说,反正是日子还长着,再说现在她已经认回外孙女儿了,日后自有她看着外孙女,定远候自然也不能由他们欺负自己的外孙女。

纵然如此,刘老夫人对孙女肩挑这件事情,心里还是不满意,虽然也是正经的当家主母,可到底那边还有个女的名正言顺的也是当家主母。

如果外孙女早早地认为他们,又岂会这样?

刘温在一旁看出来,母亲心里不舒服,忙插话道,“以父亲的脾气,他是要把人送回到赵府去,咱们用不用到那边去?”

林攸宁自然是愿意的,此时她心里也担心着兄长了,“只是这样一来,怕是又要让祖母奔波了,不如用过了午饭再过去吧。”

“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的规矩,不如现在就过去吧,那边怎么也是你兄长家,我们在那边用饭你兄长也会高兴。”刘老夫人也急着看到外孙子。

第二百五十四章 亲情

林攸宁听到外祖母的话之后,想想便也没有再多说,让人准备这东西,高老夫人让人拦下她。

一边笑道,“不用准备东西,我是坐马车来的,咱们就直接坐马车一起去就行”

“等从你兄长那边回来的时候,我再顺路把你送回来,或者是你跟我一起到府上去,见见你的外祖父,你外祖父那个人虽然一脸的严肃,不过这些年来心里最放不下的也就是你母亲。你母亲现在早早的去了,心里最难受的也是他,你要是过去了,让你外祖父的心里还能好受些,他那个人也放不下身段儿来,更放不下面子。指望着他能主动叫你过府上去,只怕这辈子他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说起女儿,高老夫人的眼圈就红了。

“外祖母宽心才是,我虽没见过母亲,却知道母亲一定是不希望你们伤心,如果不是因为兄长那边出事,现在外祖母和外祖父也不会伤心母亲的离去。”毕竟只要他们不到府上去找人,也就不会把他母亲去世的消息让他们知道。

高老夫人明白这个意思,拍了拍她的手,又拿出帕子沾了沾眼角上的泪“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就和你母亲小的时候一样,当年你外祖父是及宠爱你母亲的,可惜到底是因为你外祖父的脾气太倔强,你母亲就那么走了,弄的我们都遗憾终生。如今看到你和你兄长好好的,外祖母这心里也就好受多了,这些话咱们再不说了,收拾一下东西,咱们一起去你兄长那边。”

林攸宁也抹了抹眼角的泪,这才起身扶着外祖母,和舅舅三人往兄长那边去。

定远侯府那边董氏正听着静芙回话,静芙的话还没有问完,就见小丫头,又急急忙忙的进来了。

“夫人,东府那边已经坐着马车,往赵府去了。”

董氏点了点头,挥手让小丫头退下去,这才又道,“看来咱们这东西都是白送了,高老夫人并没有在东府那边用饭。”

随后一边感叹,“真没有想到,宁姐还有这样的身份,竟然是高丞相的外孙女。”

“是啊,奴婢刚刚到东府的时候,山梅她们对了姑娘的称呼都变了,都改成夫人了。”静芙也算是变相的把自己看到的说给了董氏。

董氏听见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侯爷已经跟她说了,他只把宁姐当成妹妹,何况两个人到现在还没有圆房,可见侯爷是真的把宁姐当成妹妹,即便是下人在改变称呼,那又如何?

静芙看到夫人的神色并没有不高兴,暗下松了口气,其实她倒是不想把这件事情告诉夫人,可是显然这样的事情早晚会传到夫人那里,倒不如由她说出来,如果夫人有什么不高兴,还可以劝慰夫人几句。

顾老夫人那边,不出半个时辰,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宁姐他们到赵府的时候,赵厚生已经被送了回来,人正躺在床上,还有太医给诊断着。

良绘一看到宁姐过来,高兴地拉过她的手,没等说话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位老妇人。

林攸宁就给她介绍,“嫂子,这是外祖母。这位是舅舅。”

良绘听了之后,面露惊讶,不过马上就上前来见礼。

高老夫人也从宁姐那边听说了外孙子的事情,知道外孙媳妇是一个村里的,心里还有些不满意,不过此时看到人之后,她点了点头。

虽然是从乡下出来的,可是举止间透着大气,跟府上的孙氏相比可不同。

众人移步到赵厚生的卧室,赵厚生一条腿断了,已经由太医换过药,正躺在床上,抬眼见到进来的人,他心里已经有数。

从大牢里出来的时候,他就听抬他的人说了,是高丞相府的人。

“你这孩子,现在感觉腿怎么样了?”高老夫人也不多说,直接就坐到了床边,打量着床上的外孙子,看孙子的模样,也像极了女儿。

话没有再多说,高老夫人就哭了。

高老夫人这么一哭,屋里其他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好在刘温上前去劝了半响,高老夫人这才收住了泪,手却是紧紧地抓着赵厚生的手不肯松开。

赵厚生躺在床上,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眼圈也红了,良绘在一旁看着也伤心,灵姐倒是眨着眼睛,一脸迷惑的看这个老夫人,又看看陌生的刘温。

林攸宁走过去拍了拍身旁的灵姐,就在她耳边低低的说了一声,灵姐漫步的走到那个老妇人的身旁。

“外曾祖母。”

看着面前的小女孩,高老夫人笑着连连点头,“好孩子,好孩子,你就是宁姐吧?你姑姑我像极了你祖母,你父亲也像,外曾祖母这是看了高兴。”

灵姐眨着干净的眼睛,这干净的眸子,高老夫人看了之后心也软了,便也收住了眼底的泪。

把人紧紧搂在了怀里,一边跟赵厚生说话,自然也是问了他怎么和咸王世子发生矛盾的。

高老夫人听到外孙子学到咸王世子说的那些话时候,脸上升起一片的怒色,“欺人太甚,咸王世子如此目中无人,如今万事有你外祖父做主,你不必担心。好好的在家里养伤。”

赵厚生点了点头,“宁姐,你们先出去,我有话对外祖母和舅舅说。”

林攸宁点了点头,带着嫂子灵姐退了出去,都留下他们三个人在屋子里。

“可是你母亲去的时候,留下什么话了?”高老夫人一脸的严肃。

赵厚生点了点头,“母亲说若有一日,认回了外祖父与外祖母,让我告诉外祖父与外祖母,不要因为她的离去而伤心,她被外祖父与外祖母养大,却没有尽到孝心,还害得外祖父外祖母被人议论指点是她不孝,也不配做外祖父与外祖母的女儿。”

高老夫人不作声,用帕子捂着嘴,泪水往外涌,她就知道女儿如此刚强,甚至从来没有怨过他们,现在死那一刻都在自责。

想到这些,高老夫人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

第二百五十五章 细心

刘温在一旁听了,心里也不好受,不过母亲年岁大了,总不能这样一直伤心,刘温顾不上自己的难受,连忙宽慰着坐在床上哭着的母亲。

刘老夫人拍了拍儿子的手,嘴里一边说道,“我没事儿,我没事儿,就是见你妹妹这么懂事,这心里不好受。可我得让你妹妹放心,我要好好的照顾这两个孩子,还这么小,以后的事情多着呢。”

“母亲说的是,宁姐现在虽然嫁人了,可出嫁为人妇,懂的事情也不多,还需要母亲照料,厚生这边又得罪了咸王府那边,日后有些事情也需要母亲帮衬着才是。”刘温自然也是说这些话宽母亲的心。

刘老夫人点了点头,脸上的悲伤之色这才收了起来,“咸王府那边众人心里记恨你,眼下也不会再做些什么,毕竟看在你外祖父的面子上,你现在先好好养伤,等伤好了之后,便到府上去。你外祖父是个要强的,可这人呢不能断了骨血亲情,到府上去给你外祖父磕个头,以后咱们一家人就好好的过日子。”

赵厚生应下,“外祖母放心,祖父对厚生的关爱,厚生不敢忘。”

眼前见外孙子跟他们如此客套又疏远,刘老夫人也没有多说,知道这事也不是急于一时的。

刘温起身叫了外面的宁姐和良绘儿进来,一家人又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见赵厚生累了,这才移到外面的花厅去,看着这两进的院子,刘老夫人的眉头都拧到了一起。

这个时候已经近中午了,良绘想到厨房那边去张罗饭菜,林攸宁拦下她,“嫂嫂在这边陪外祖母说话吧,厨房那边我去看一眼。”

林攸宁虽然厨艺没有学几年,但是最起码在定远侯府是吃过些东西的,指点厨子倒是可以,不然以嫂子这边弄出来的东西,外祖母看了之后更不满意了。

林攸宁知道外祖母是心疼他们,可自己的兄长又是个要志气的,到时候外祖母一看这边吃的不好住的不好,在往府里送东西,兄长那边心里一定不舒服。

与其这样,倒不如她到厨房那边去盯着。

良绘见宁姐对她眨眼睛,知道宁姐这样做是有用意,一点也没有多说,就留了下来。

府里来客人了,当家主母去厨房看一看到也正常,何况刘老夫人进院子里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这院子里也没有几个下人,宁姐现在过去了,也代表着对她这个外祖母的重视。

看到这样,刘老夫人这心里也不舒服,只想着回到家里之后,要挑些精明能干的人送过来才行。

用过午饭之后,刘老夫人也没有再多待,宁姐也跟着他们一起坐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里,刘老夫人拍着外孙女的手,“你大哥是个脾气倔的,我也看出来了,这一点上倒是和你母亲很像,他现在过的这个日子,我是看不得眼的,也想送几个人过来,可是在吃饭的时候,我见你一直张罗着,怕是也担心我送人过来吧?”

林攸宁面上闪过一抹羞赧之色,“外祖母看出来了?”

刘老夫人点了点头,随后笑着拍拍她的手,“好孩子,你是个心细的,放心吧,外祖母知道你大哥是这样的性子,就是在担心他也不能往府上送人。不过我看这府里的人口确实单薄了些,你母亲当年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连件首饰都没有了,那个第一巧匠虽然手艺好,可是与你母亲走了之后,怕我们找到他,连这个手艺活也不做了,家里只靠着种田种地过日子,如果不是日子难过,你母亲又怎么可能会到府上给人做粗使婆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