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安小声道:“走了,骑马走的……”

嘉康帝身体还算康健,可此时睁开眼,却是满目的疲惫:“到底是大了,宫里一刻都呆不住,往常都是能陪朕在宫里待上几日的……”

文泰安小心翼翼地看着皇上略显怅惘的脸色道:“奴才自己琢磨着,也许是琅王他自己觉察出了什么,也是刻意想要避一避嫌吧?”

嘉康帝没有说话,只是眼望着窗外的天道:“这孩子就是钻了死理,有什么避嫌的?小时,他的样子七分随了晴柔,剩下的三分俱随了朕。以前是不显,现在倒是越大越是像朕了。当年朕是太子的时候,跟晴柔的事情,太后那边老一辈的宗亲里哪个不知?就算朕现在宣布忘山是朕的龙子,又有哪个敢提出异议?”

说到这,他顿了一下道:“这几年见他行事越发的乖张,恶臭的名声尽是主动往自己身上揽。别人不知他的心思,难道朕就看不出来?这就是怕朕将他认回来,可着劲儿的作践自己呢!”

文泰安给皇上递了一杯茶,好压一压心内的火气,开口宽慰道:“毕竟是老琅王养大的,一时想不开也是常理。”

嘉康帝说到激动处,眼角微微湿润了:“这辈子,朕无愧祖宗天地,唯独对不起朕的晴柔,她给朕留下这点骨血,可朕却不能好好地养在身边。想要多看上几眼,还要寻个名目,他就是不懂,搞臭了名声,朕就会嫌弃他,不认他了?他就是作上了天,也有朕顶着!固守了这么多年的江山,难道还不能宠一宠自己的儿子?”

文泰安没有接话,此时皇帝并不是在跟他说话。江东那个年轻的郡王,是万岁爷心里的难以治愈的病,梦里烦忧的根。

眼见着嘉康帝闭上了眼,他替皇帝盖好了被子,轻轻地退下了……

再说琅王楚邪,一路疾驰回到了别馆后,回房净手宽衣后,见小厮将食盒里的菜肴摆将出来,便开口道:“菜凉了,摆出来作甚,在桌子上点个吃锅子的小炭炉子,唤琼娘来热菜。”

那小厮闻言便去传话,可不一会,又跑回来说:“小的给王爷热菜吧,那厨娘出宫着了凉,正发烧呢,可不敢过来,给王爷传了病气。”

琼娘的确是发烧了。在宫中吃茶的时候,热热地透了一层子的汗,然后又跟那倒霉王爷爬高楼,高处风大,这么一冷一热,初时不显,结果入夜的时候便喉咙干疼,发起烧来。

前世生病,都是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可是现在她身为别人的下人,就算生病也要自己亲力亲为。

之前跟妙菱的那一架算是打出了名声,管家将妙菱迁往了别的院子。这院子里就剩下她一人,烧得糊涂时,连个递水投凉巾帕子的都没有。

其间有人似乎喊自己起身热菜。她烧得眼皮子疼,一时张不开眼,只含糊地答了一句生病有病气之类的话。接下来又自睡过去了。

可是不知过了多久,却觉得脑门一阵清凉,甚是舒服。待得积攒了气力睁开眼时,在豆粒大的火光间,竟然看见琅王正床边用水投着手帕子。

她也是烧糊涂了,直眼看了半天,直到跟他四目相对时,才缓过神来,察觉自己一双小脚儿露在被外,直缩回被子里,慌忙要起身。

琅王却按住了她道:“都烧成了炭炉儿了,动什么动?”说着又把新投的巾帕放在了她的额头上。

琼娘想开口说:“奴家一个下人,由您来伺候不大合适吧?”可一开嗓子,那声音嘶哑得犹如老鸹,惹得琅王皱眉道:“没的歇了嗓子,什么也别说。”

说着端了一碗浓黑的汤药来,要她喝下。琼娘浑身无力,就着他的手饮下才发现,根本不是她以为的汤药,而是一碗黑糖姜汁水,甜滋滋的。

她正烧得嘴干,咕嘟嘟一下子全将水喝干了。喝完后,嗓子也滋润了些,倒是能说话了。

“这里是下人的院子,王爷您待着这里不大合适吧?”

楚邪一听,觉得甚是有道理,便起身准备将她抱起,带入到自己的房中。

琼娘哪里肯去?昨日才跟妙菱热热的打上一架,若是真被琅王抱去了,岂不是一下子坐实了爬床的传言?

琅王被她闹得发了烦,拿出一副训斥顽童的语气问道:“在此你说不合适,去本王的院子又是不肯,你这小娘,究竟要怎样?”

若不是恢复了一丝清明,烧得糊涂琼娘恐怕还真会觉得琅王说的歪理得甚有道理呢!

“还请琅王莫要管奴家,奴家睡上一觉便好,不用劳动王爷的金身。”

楚邪将她按回到了床榻上:“在高楼上时见你咳嗽,便疑心你受寒发了热,本想摸摸你是否发烧,却被你引得不干正经偏亲了嘴儿,一时忘了正道,那糖水里点了本王平时惯用的药露,发汗去烧效用最好。只怕你一会睡熟踹了被子,本王本来也是睡不着,带了书卷来,看着你免得踹了被子。”

琼娘拗不过他的大力,被塞回到了被窝里,只没精打采地恨道:“怎么的是我引得你,明明是王爷你举动轻佻……”

楚邪看着她烧红了一张小脸儿,嗓子粗哑偏还要发生的逞强样子,只觉得心都要化开了,权当她是不懂事,难得温言道:“皆是本王的不是,待得你好了任你罚可好,刚饮下药,快些睡吧,免得散了药性。”

说完替她盖好了被子,拿起书卷,靠坐在了床边借着灯光看了起来。琼娘见他的确是没打算做什么,渐渐的,那糖水里的药性泛了上来,眼皮子渐渐胶着在一处,竟然就这么昏昏睡了过去。

待得她睡下了,琅王才放下书卷,单手撑着头,侧卧着看琼娘的脸。

他细想了白日里,她说的定亲之言,定是搪塞他的。琼王本是有些气恼,弄不清她为何不愿。只想带着她回转江东,离了崔家,免了嫁给别人的心思。

可是入宫与皇上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倒是有些想明白了。

这小娘被柳家夫妇苛待,自然生不出与养父母亲厚的心思。可是那么多年的养育之情又岂能忘?这番返回了崔家,一定不愿再见柳家人,免得再暗自垂泪,劳心伤神。可是若成为他的侧妃,留在京城,大小宴会,岂不是要隔三差五与柳家人相见?但是叫她不见崔家人也是不妥。

刚刚及笄的小娘子,刚与崔家夫妻亲厚起来,心内聊有慰藉,若是被自己剥夺了去,岂不要生怨尤,与他闹,不肯好好过日子倒是事小。若是像现在这样郁闷得生了病,可如何是好?

琅王倒是难得为个女人前后着想了一下前程。最后他决定,江东是要回的,可是崔家夫妻也得带走,到时在离王府不远处,将她的家人安置下,她定然心生欢喜,明白他是愿意待她好的。

这般想着,楚邪觉得心情畅快了许多。这么看着琼娘的较嫩嫩的脸儿,也睡了去。

第25章

许是那药露真管用的缘故, 琼娘睡得一夜后,头痛之感大减。

窗外隐约传来邻院婆子们打水漱洗的声音将琼娘唤醒, 只是睁眼时侧头发现那琅王居然还睡在自己的身边。只见他长发披散,衣襟半开, 人因为俊美的缘故, 长睫微闭时,竟有些许孩子气……

但是再怎么看着俊美昳丽的男子, 待睁开眼时也是匹恶狼。

琼娘这次全清醒了,咕咚一声坐了起来。楚邪被她的动作震得一皱眉头,犹带着起床气,拧着眉瞟了她一眼后,只翻个身继续酣睡。

“琼娘, 替你打了水, 要不要我给你端进来?”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喊话, 正是跟她一起在厨下帮忙的李婆子。

琼娘吓得拿被子将酣睡的王爷罩个满头满脸儿,然后镇定了一下道:“李妈妈,我睡得出汗湿透了里衫, 正在换,不方便开门,你且放在门口我自取去。”

那李婆子闻言,将盆放下便走了。待琼娘听得脚步声远了。这才略松了口气, 揭开手里紧捂着的被, 发现被下之人睡意全无, 正目光炯炯地盯着她的衫。

因是将夏, 内衫都是薄透的棉麻,虽则宽大不沾身子,却若云中观景,透着桃花点点……

琼娘快速将被裹在了自己的身上,力持冷静,只压着嗓子小声道:“已经大亮了,还请王爷回去吧。”

琅王最爱看小辣椒羞臊的模样,一时刻意挨近,也学了她压低嗓门的腔调小声道:“不是衫湿了吗?你病得无力,本王替你换可好?”

此时天已经大亮,院门外不时有人走动,琼娘心知得赶快弄走这祸精,这王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毕竟被贵人照拂了一夜,也得感激个一二,便小声道:“还请王爷怜惜,院门外全是人,被人瞧见了,奴家可没得脸见人,传扬到了镇上,爹娘也出不得房门了。”

琅王想到昨日这小娘也不曾吃食什么,大约晚上回来病得也是没了胃口,早饭倒是耽搁不得。这么一想,便也不再逗她,起身穿好鞋子便大步流星要往门外走。

琼娘急得一把扯住了他的衣袖,小声道:“王爷,走不得大门……”

楚邪的眼神一顿,问:“本王该往哪走?”

琼娘指了指床一侧的小窗——那小窗正挨着院后的青山。因着别馆依山而建,绕着山后走,倒是不容易被人看见。

楚邪可是恣意惯了的人,哪干过偷睡寡妇般跳后窗的勾当?当下冷哼一声举步就要开门走人。

可最后还是被琼娘使劲了浑身气力一把拽住,少不得要软语哄弄着离了房门远些。楚邪借机倒是寻香窃吻了一番,这才将长袍掖在腰带处,推开窗,从窗里干净利索地翻将了出去。

这边送走了瘟神,琼娘将窗子掩好,立刻翻了翻床下的钱袋布包,待看银票银子原封不动,便大松口气。

这琅王果真与传闻无异,乃是色中的恶鬼,若是再在别馆耽搁,女儿家的清白真不剩下什么了。有这五千两的银子在,一切好办!

可是琅王的心境却大不一样,一路满眼是深树满绿,耳旁是翠鸟恰恰婉转,嘴里是窃玉幽香,,就算一路蓬草荆棘缠腿,也走得甚是畅快。

只是从自己院落的院墙跳下来的时候,将正进来的常进唬了一跳,再看王爷鞋面和裤子被草叶上的露水尽打湿了个透,便小心翼翼道:“王爷,后山可有不妥,待属下派人去搜查……”

琅王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只悠哉悠哉地换了衣衫鞋履后,随口问道:“你去看看那崔家夫妇现在怎样,得了空子,本王要去崔家走一走。”

那常进因着常去芙蓉镇采买东西,不大的镇子倒是趟得门儿清,当下道:“那崔氏夫妇已经收了摊子,据说是去皇山下开铺子去了。”

琅王闻言倒是浑不在意,只在早饭后唤了琼娘过来,隔着地桌问:“食了早饭没有?”

琼娘一一边收着碗筷一边说:“王爷今晨不是命大厨房熬了燕窝银耳粥赏给小厨房内外帮佣的人吃吗?奴家也食了一碗。”

琅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要不是顾及着她面儿窄,怕人言语,整锅尽是要端给她吃的。如今看,她的脸色倒是好了很多,说话也不那么嘶哑了。

他如今既对这小娘起了些许怜惜之心,便看着她处处都是好的,虽则有些太假正经了,但她顾及着女儿家的脸面,自己总要照拂着些,别馆里临时的帮佣多是她的乡邻,既然没有将她抬进府里,自然亲近不得。

可是看着她细滑滑的脸儿,娇娇柔柔的身段一时不得亲近,心内又是生痒。再则这小娘生病,也是一时离了父母的缘故,心内存了些郁郁,倒是寻了机会让她见一见,也解了亲人思念。

最后便自做了决定,对她道:“这些个碗筷你且放着,自有小厮收拾……听说皇山上景致不错,一会本王要到那儿赏游一番,若是景色宜人,当多停留一阵,说不得要在那用饭,你且去准备些食材,一并带过去吧。”

琼娘闻言微微抬头,忍不住暗自腹诽:皇山的景致是不错,不过琅王您真不用急着去,以后有的是时间,大约是要在那里呆上后半生呢……

不过若能同去皇山也是好的,她这几日一直心内惦念着自家的店面,也不知爹请人修葺得怎样了,大哥柳将琚请的保人必定身份尊贵,不知什么时候能抽空来此处保人。今日前往,定要寻了机会远远看上一眼。

琅王一声吩咐,车马很快便准备妥当了。一路官道畅通,马蹄嘚嘚就来到了皇山之下。

琼娘坐在运货的小车里,顺着车帘一看,只几日的功夫,临近皇山的一圈山道,已经是焕然一新。栈道铺路,店面一间连着一间,俨然如小镇一般。

琅王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骑着高头骏马在山间前行。待琼娘探出头时,他顺着琼娘的目光一望,便看到了她看的乃是一处位于半山坡的房子。

当下心内了然,便喊了一声:“且休息一下,再行上山。”

于是车马便停顿了下来。琼娘下了车时,见琅王并没有唤她过去伺候,而是与常进坐在一处石桌旁,不知从哪里唤来了几个穿抽绸衣的男人似乎在问询着什么,一时间也顾及不到她。

她想了想,离自家的店铺实在是太近了,看上一眼,也会放心些。于是便借口行方便,顺着缓坡一路走了上去。

刚上缓坡,便看见刘氏正立在堆着木材的场院上与人交涉,似乎吵得正热,而爹爹崔忠也是一脸焦灼地立在一旁,至于崔传宝,则一脸气愤地握着把斧头立在一旁。

待琼娘走过去时,轻声唤了声“娘……”。那刘氏吵得正酣,突然听见有人唤,立刻转头看,待看见了琼娘,不禁一喜:“女儿,怎么会来了?别站在这,日头大,且跟你爹爹屋里待着……”

那立在一旁的人不耐烦道:“反正这木头给你们家运来了,你现在说不要可不行,钱我已经收了,你再不放手跟老子纠缠,老子便叫上伙计砸了你家的店铺!”

刘氏瞪着眼道:“你的木头都烂了芯子,这样叫人怎么用得?白给钱都不要,还付什么钱?这木头都还给你,把钱袋子还给我!”

那人一脸的横丝肉,高大粗状,一看便不好相与的模样,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五大三粗的伙计。看刘氏不肯松口,那几个人纷纷挽起衣袖,拎提起了拳头比划,全然是浑不讲理的模样。

琼娘低头看那些木头,初时看,倒是纹理清晰的厥木,本朝人好用厥木是因为质地够密,阴干了的木材不易腐烂虫蛀。

但是当琼娘用手摸时,便了然,这批木头必定是尚未阴透时浸了水,材质被损,如今表面上是干的,但是芯子却已经开始腐烂。

琼娘再看一旁被劈开的一半木头便明白了,大约是爹爹买来木头付了钱,哥哥等不及便拆开,劈出一根,未曾想却发现了这芯子里的龌蹉。而娘刘氏便一时抓住那人,想要索回木头钱。

琼娘再看一眼那运木头的车,只见那商号牌子上刻的乃是“白”字。

她顿时心下了然,这白家商号,乃是前世太子爷最宠爱的妾侍白氏娘家所开。

这白氏原本是富贾豪绅家的女儿,被她的爹爹进献太子刘熙后便极为受宠,后来更是被封为侧妃,仅在太子妃之下。

一则是这白氏娇媚可人,素手善于烹茶调香。

二则,财大气粗的白家实乃刘熙的钱垛子,金宝库。

前世里,白家商号后来蔓延大沅朝的各个城镇。而太子由此壮大了自己的声势,门下豢养死士无数,以至于最后谣传万岁爷想要废太子而不可能,那太子就算不得圣心也稳坐储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