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摄政王亲临,卫亦扬就算再不喜官场上的往来,也得设宴接风。何况,这一次的行动虽然出了卫亦扬本人外秘而不宣,但就单论三国盛会的胜利也能开一次庆功宴了。

当日武擂胜利之后,来助拳的江湖人就已经散去大半,之后秦绾拜托了青城观众人和一些侠士护送江辙一行人通过地道另一个出口,横穿圣山返回东华,之后留在营中的,只有霍绍齐和西门远山两个和秦绾关系匪浅的。

卫亦扬虽然邀请了所有人,但除了龚岚和顾宁两个有官职在身的,其他人还真不想去凑热闹,只有唐少陵被李暄硬生生从秦绾身边拽走了——既然是庆功,怎么也不能少了正主嘛。

秦绾带着秦姝去后堂赴了卫夫人的宴会,陪坐的除了卫亦扬唯一的嫡女卫涵,还有苍茫关内数得上号的官员将军士绅家的女眷,不少夫人都是带着女儿来的,用意简直昭然若揭。

秦绾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宴会,不过卫亦扬却是必须要安抚的人,好在边关没有京城的名门世家那么多讲究,许多女眷原本出身也不高,虽说有些俗,但心眼儿都摆在台面上,却比京里那些名门贵妇更可亲。

倒是卫夫人看着秦绾的眼神很有几分尴尬,还不时地瞟向她身后的秦姝。

“王妃您看我家这丫头如何?”边上一个夫人凑了过来,还抓这个十五六岁的姑娘。

“孙夫人。”秦绾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含蓄道,“小姐秀外慧中,夫人好福气。”

“那王妃您看,这丫头给王妃使唤,还过得去吗?”孙夫人压抑着脸上的欢喜,小心地问道。

“夫人说笑了,本妃虽然身为王妃,但也用不起四品将军家的嫡女做丫鬟。”秦绾失笑。

孙夫人的表情扭曲了一下,笑得有些尴尬,讪讪的坐了回去,她身边的少女原本含羞带怯的脸庞也僵硬了,眼眶都有些微红。

周围的几位夫人互相使了个眼色,都有些无语。

这位王妃,究竟是真没听出来呢,还是故意装听不懂来拒绝?那哪是给她当丫鬟,分明是想送女儿进王府,毕竟侍妾也是应该伺候主母的。

秦绾垂着眼帘暗自哂笑,看起来王妃善妒的名声还没传到这边关来呢?居然还有敢送女儿的。

王妃无子,这几年京城的名门世家又开始蠢蠢欲动——摄政王是说过永不纳妾,可王妃无出,那就不是摄政王的错了不是。

不过,蹦跶得最欢的那几家男人估计这会儿正在南疆数蚊子包呢。

这还是王爷王妃给小郡主积德了!

“王妃。”卫夫人似乎是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轻声道,“王妃身边这姑娘看着倒是让人喜欢,能让她到府里来陪妾身说说话吗?”

秦绾闻言,微微一愣,难不成卫瑾的一时兴起,卫家居然还当真了?想了想,她放下杯子,正色道:“卫夫人,本妃只能在苍茫关留两日,所以不妨直言。姝儿这丫头,将来可是要凤冠霞帔从正门出阁的。”

言下之意,若是卫家有纳妾之意,就不必开口了。

“不不,王妃误会了。”卫夫人赶紧道,“瑾儿虽然不像他大哥那么出息,但也品性纯良,婚姻大事断断玩笑不得。妾身…是真心想聘娶姝儿姑娘为二儿媳的。”

秦绾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低眉顺目的秦姝,沉吟不语。

他们这话不少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几位夫人在下面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又是嫉妒,又是不屑。

原以为卫涵已经定了亲,帅府没有适龄的姑娘呢,没想到在这儿等着!王妃身边的姑娘她们当然早就注意了,虽说肯定是王妃的心腹,看着品貌也不错,可怎么说也是侍女出身,她们羡慕卫夫人够果断,凭此就能和摄政王府拉上关系,可若要让自己家的儿子娶一个侍女做正室,又放不下面子,不料身份最高的一品夫人倒是放得下身段!

☆、第九十三章 私奔

卫亦扬举办的接风宴波澜不惊,倒是卫夫人的宴会丢了颗大雷。

秦绾只回答了考虑,按照她的想法,卫瑾还算不错,镇北将军府虽然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但也不坏,不过这种事最重要的还是秦姝的意愿。

散席后归去的夫人小姐们议论纷纷,帅府中,卫涵也不高兴。她的嫂子怎么能是个侍女?以后难道她还要向一个侍女屈膝行礼不成,那她还不成为苍茫关的笑话!即便母亲想要拉近和摄政王府的关系,为什么不说给家里那个庶出的三哥。

倒是卫亦扬回来听说了之后,稍稍一沉思,又把卫瑾叫到书房询问了一阵,转身斥退了女儿。

秦绾坐在客房里,刚刚卸了妆,听完秦姝的报告,轻轻一笑:“你怎么想?”

“没想法。”秦姝低着头用脚尖蹭着地面。

这些是她亲自听来的,所以不用别人给她分析合不合适。

总体来说,帅府除了尚未归来的大公子夫妇和小姐卫涵之外,都是赞同这门婚事的,而理论上来说,卫瑜也不会反对弟弟娶个他自己喜欢、对卫家有利也对他无害的女子。至于卫涵,女儿迟早要出嫁的,她愿不愿意影响不了什么。

“属下还没想过要嫁人呢,跟着王妃挺好的。”秦姝小声道。

“女孩子大了迟早是要嫁的,找到一个合心意的不容易。”秦绾捏了一把她的脸蛋,笑道,“至少这个卫瑾打不过你,要是他敢对你不好,你尽管揍他。”

“王妃!”秦姝脸上发红,一声笑嗔。

“说真的,你就是捡了个风筝?”秦绾怀疑道。

“嗯…”秦姝眼神飘忽,好一会儿才道,“顺便捡了个人。那个笨蛋给小孩儿捡风筝,爬到一半上不去下不来了。”

“噗。”秦绾忍不住笑起来,就说这两人的状态,肯定还有点儿事。

自古英雄救美,这是美人救公子?

“王妃,姝儿现在还不想嫁。”秦姝叹了口气道,“蝶衣姐照顾着小郡主,荆蓝出阁了,我若是不在,王妃身边只剩下聆风听雨两个小丫头怎么行?明秋是个男人,有些地方,他去不了。”

就像今天这种内宅的宴会,秦绾能带在身边的侍卫,也就只有秦姝一人。

秦绾怔了怔,好一会儿才道:“聆风和听雨差不多就是你们几个教出来的,历练历练也就能顶用了,本妃也不能再耽搁你的终身了。”

虽说一般主母身边得宠的大丫鬟几乎都是过了二十才放出去的,而真耽搁到那个年纪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不是为妾就是做继室。所以,哪怕是跟她感情最淡的夏莲,她也早早地嫁了出去。

“那苍茫关也太远了。”秦姝嘀咕。

“你呀——笨!”秦绾笑着点点她的额头,“卫瑾先天不足,没有习武天分,不能从军,但卫帅肯定不会让他在家混吃等死,那少年一看就是个读书人,早晚要进京赴考的,到时候留在京城就是了。”

秦姝眼中亮了亮,抿了抿唇,没有说话。

“行了,本妃会安排的。”秦绾挥挥手。

“哦。”秦姝蹑手蹑脚地往外走,一开门,正好和李暄撞个正着。

“慌慌张张的,怎么了?”李暄莫名其妙。

“没、没事,王爷王妃早些歇着。”秦姝丢下一句话就跑了。

李暄摇摇头,反手关上房门。

“下次再喝这么多酒就去睡书房。”秦绾头也不回。

“王妃,本王可是睡了快两个月的空房了。”李暄一脸委屈地控诉。

“咳咳。”秦绾干咳了两声,不理他,爬上床,拉起被子一蒙。

李暄笑笑,去屏风后准备好的浴桶里泡了个澡,换上干净的里衣,轻巧地躺到秦绾身边。

秦绾背对着他,手却松了松,分给他一半被子。

“喝多了还不是被大舅子灌的。”李暄更委屈巴巴了。

“明天我帮你揍他。”秦绾果然心软了。

“呵呵…”李暄低低地笑了起来。

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酒味,其实并不难闻。

这三年里,两人就数这次分开的时间最长,这会儿就静静地靠在一起,盖着一床被子,也觉得温馨甜蜜,岁月静好。

“对了,卫夫人为卫瑾向姝儿提亲,你这边可有妨碍?”秦绾问了一句。

“不过是一个不能继承家业的次子的婚事,能有什么妨碍。”李暄一声哂笑,瞬间明白了之前秦姝那副慌乱的态度是怎么回事,想了想,又道,“要不要再从暗卫营挑两个丫头?”

“不了,聆风听雨也能用了。”秦绾往他怀里缩了缩,懒洋洋地回道,“今时不同以往,我身边有明秋够用了,添几个正经会做丫鬟活计的吧,要针线好的。”

“回去让少游给你送一批来,你自己挑。”李暄道。

“嗯,昭儿也大了,身边该添人了,贴身丫头还是打小一块儿长大更好。”秦绾盘算道。

“说起来,你就让沈兄和蝶衣两个人带着昭儿回京?”李暄道。

“有什么不好,他们可以扮作一家三口,谁也不会想到的。”秦绾低笑道,“真有事,还有南宫廉呢。”

“南宫廉也在?”李暄一脸的古怪。

虽说南宫廉来帮北燕也不是自愿的,可前脚在擂台上把人揍了,后脚就让他去护送自己女儿,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他自己要求的。”秦绾翻了个白眼。

李暄无奈,好吧,自家王妃魅力太大。或者说,是墨阁主果然是神仙中人,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屋外传来一声轻响,就像是一块小石子掉在地上的声音,但以他们的耳力,听得清清楚楚。

窗纱上显示人影一闪而过,是莫问追了上去。

“你说,是闹贼吗?”李暄坐起来道。

“贼祖宗在边上睡着呢。”秦绾偷笑。

真要是有贼,那贼是有多想不开,居然在盗皇面前偷东西。

“睡吧。”李暄又躺了回去。

莫问是很稳重的人,既然没有来打扰他们,就表示并不是什么大事。

一路纵马赶路,秦绾着实也累了,把人一条手臂抓过来当抱枕抱住,很快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话,直到第二天一早,莫问和秦姝一起过来,脸上都有掩饰不住的怪异。

“怎么了?”秦绾喝着粥问道。

“王妃,您一定猜不到昨夜发生了什么事!”还是秦姝忍不住道。

“说说看。”秦绾只把八卦当做下饭小菜。横竖看秦姝的模样就不是什么正经事。

“昨天晚宴上看起来还是端庄大方一姑娘,半夜居然在自己院子里会情郎,还想私奔呢!”秦姝一股脑儿抖了出来。

“…”秦绾端着碗的手顿了顿,“卫小姐?”

“王妃好像一点儿都不奇怪?”秦姝纳闷道。

秦绾也没说昨天出去逛街已经见过了卫涵和她那情郎在一块儿,回来的路上桃红说得更多,也知道下个月卫涵就要出阁了,许的是奋威将军家的嫡长子,奋威将军和卫帅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儿女联姻也是亲上加亲的意思。

要说卫涵会情郎她还是信的,不过私奔…倒是没看出来小姑娘胆子还真不小。

“你们动手了?”李暄随口问道。

“没有。”莫问摇头道,“属下见到卫小姐就觉得不该插手。”

“很好,装作不知便是。”李暄满意地点点头。

“那…私奔成功了没?”秦绾的眼神亮晶晶的,很有几分兴趣。

“算…成功吧?”秦姝想了想,不确定地道,“卫小姐准备充分,连贴身丫头都没带,她那情郎还有几分功夫,背着她翻墙出去的,属下和莫问跟踪这找到了卫小姐的落脚处,要告知卫家吗?”

“卫家什么反应?”秦绾问道。

“看不出来。”秦姝迟疑道。

“小丫头还有几分小聪明。”秦绾嗤笑道。

看着秦姝茫然的眼神,李暄放下吃完的筷子,顺口解释道:“因为本王在这里,她这个时候私奔看似不智,其实是最好的机会,因为卫家不敢大张旗鼓地找人,还得替她遮着瞒着,以免给本王留下家教不严的印象。”

“那小姑娘有这个脑子?”秦姝嘀咕。

“也许,是她的情郎想到的呢?”秦绾微微皱了皱眉。

“小姑娘家家的,你是不是太关心了点?”李暄好奇道。

“昨天唐少陵说,看那情郎眼熟。”秦绾解释了一句,“一个商户之子可不会入唐公子的眼,苍茫关卫家至关重要,也要防着有人从内部下手,卫涵那个小姑娘就是最好骗的。”

“那要不要告诉卫帅啊?”秦姝担忧道。

“先不用,让暗卫盯着。”李暄道。

“是。”莫问应了一声。

“你想放长线钓大鱼?”秦绾一挑眉。

“看看唐少陵的眼光准不准吧。”李暄道。

两人谁都没提卫涵。一个私奔的女孩子,就算找回来,身上也有洗不清的污点,若是她那情郎真是别有用心,她的下场就会更悲惨。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事情是她自己做的,及笄的姑娘就能嫁人生子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来负责。

“多留两天。”李暄下了决定。

“好。”秦绾没有意外。

苍茫关是东华北境的第一防线,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卫家的事,并不全是家事,既然遇见了,总是要管一管的。何况,为了秦姝的婚事,恐怕也得耽搁几日。

正如李暄所说,卫家将卫涵失踪之事瞒得水泄不通,只暗暗访查,并以摄政王的安全为由,加强了出入关卡的检查,一些暗流都隐藏在平静的水面之下。

另一边,卫夫人按照礼仪,郑重地请了官媒上门提亲。

秦绾应下亲事,双方交换庚帖,并约定年底前送聘礼上京,因为苍茫关和京城路途遥远,下聘和迎亲便一起进行。

这婚事一定,卫瑾更是一天七八趟往这边跑,不是拿着好吃的点心,就是一些精致的饰物玩意,不甚贵重,却很用心,看得出来他是真的中意秦姝。

秦绾乐见其成,一见钟情的好感是需要长期相处来维护的,她也不希望秦姝等同于盲婚哑嫁,如今自己还在这里,正好让两人培养培养感情,料想也没人敢说闲话。

就这样等了三天,暗卫终于传回来消息,那姓文的少年带着卫涵回了文家。

“文家。”秦绾面前摆开一张暗卫调查的奏报。

这个文家是孙将军的远亲——就是之前接风宴上想把女儿给她使唤的那个孙夫人家,文家人口简单,只有父子二人,别说庶出子女,府中连个姨娘都没有,从事布匹买卖,这两年在关内口碑很是不错,但再往上,却只有一句含糊地从宿州迁入,连宿州哪里都没提及。

“宿州这个地儿,是不是流年不利?什么破事都有!”秦绾无语。

☆、第九十四章 逍遥王

秦姝的婚事落定,李暄和秦绾也就准备回京了。

文家的事牵扯到卫涵,是卫家的家丑,一来李暄不想让卫亦扬心中不快,二来,单凭文家商户能对苍茫关、对卫家做什么?总要放着看看他们跟谁联系才能连根拔起。因此李暄只派了两组暗卫日夜监视,顺便…暗中帮帮那对小鸳鸯,让他们别被卫亦扬灭掉了。

文公子勾引卫涵私奔,总不至于是真爱?他总是要利用卫涵做点什么的,看住卫涵就知道他的计划了。

苍茫关后是东华最大的产量基地,地势开阔,一马平川,大军回程极为顺利。

然而,因为毕竟是绕了个大圈子,又在苍茫关耽搁了几天,第一波回到京城的还是江辙。

青城观众人和其他江湖高手将人送到京城附近就纷纷告辞离去,也有几个想投身朝廷却没有门路的,一路上江辙也看得清楚,直接把人带进城丢给了凌子霄。

禁军拱卫皇城安危,最是需要高手。

本来应该最先回来的小郡主,王府只收到沈醉疏一封书信报平安,小郡主仗着有南宫廉做保镖,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会儿才刚进东华边境,没个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

李暄回到王府看了那封洋洋洒洒的书信,当即黑了脸,倒是秦绾笑得乐不可支。

女儿小小年纪就懂得使唤人了,挺好!

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封赏。

这次三国盛会东华在武擂上胜得漂亮,文擂也是在不落下风的情况下为了同盟关系主动弃权,所有参与的人自然全部有功。还有江辙谋划灭了北燕皇太子宇文忠极其五千兵马的事,虽然不能公告天下,但功劳确实实实在在的。

不到三天,圣旨就陆续下达:鸿胪寺撤除,鸿胪寺卿龚岚迁户部右侍郎,顾宁封三品昭武将军,萧无痕任由丞相兼任了多年而空缺的中书令,陆臻因为年后才升的官职,便册封了柳湘君一个乡君封号,算是变相封赏。柳家也满意,都说封妻荫子,招的这个女婿还没大婚就为女儿挣来了封号,证明柳家眼光真心不错。

摄政王府中几人都是不想出仕的,沈醉疏那份同样赏给了邵小红,喻明秋虽然还是侍卫,却多了武官品级,而慕容流雪却是为当年从飞花谷中逃出来的两个姑娘求了恩典,各赏了一份丰厚的嫁妆,择了亲事。另外来助拳的江湖侠客,愿意投效朝廷的都留在了禁军中,或者赏赐其家族门派,比如青城观就得了一块御赐的牌匾。剩下不求封赏的,也在摄政王府挂了名,将来总是有好处的。

然而,这一回除了摄政王夫妇之外,居功至伟的两人倒是让李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江辙递了折子告老还乡,这个杜太师简直要喜极而泣,哪怕下一任丞相依旧是摄政王的人,可至少比江辙好对付啊。当然,等他被楚迦南那种表情温和如春风实际绵里藏针让你痛了还说不出来的作风蹂躏过之后才会发现,明刀子来的江辙其实好打交道多了,不过这是后话。如今的问题是,江辙致仕,不代表能抹去他的功绩,金银珠宝显然是不够的,按照惯例,应该荫封妻儿,可东华律法上,江辙之妻还是尹氏,追封尹氏…这不是封赏是找茬吧?要追封欧阳燕,可没那规矩,皇家也是要脸的。再到子女,欧阳慧是什么身份,怎么追封?秦绾已经是摄政王妃,封无可封,只剩下唐少陵…

好吧,这就是最麻烦的,李镶都不知道该怎么封赏唐少陵本身的功绩,更别提还要加上江辙的余荫了。

不过,这个问题,李暄和秦绾也一样头疼。

按理以唐少陵现在的身份,丞相之子,王妃兄长,无论从文从武都可以封官,可问题是,他愿意么?而且他能干什么?饶了那些衙门的官员吧!何况,武功好和带兵也是两回事,而唐少陵也没耐心去管罗里吧嗦的小事。他现在要做的是练功,继续让墨临渊留在他体内的功力化为己用。

又过了两天,宫里终于下了一道圣旨,册封唐少陵为“逍遥王”,等同郡王俸禄,不享封地,降级袭爵,另赐王府一座,白银若干。

摄政王府中,送走了天使,三人面面相觑。

“你们的小皇帝这么大方的吗?”唐少陵毫无恭敬的拎着圣旨,一脸的困惑。

郡王之位啊…东华有多少年没有册封过异姓王了?

“杜太师难得聪明了一回。”李暄一耸肩,不在意地道。

王位又如何?京城里大大小小的王室宗亲还少吗?还不是一个个透明似的,夹着尾巴做人。一个没有封地的王位,朝廷又不差这一份俸禄,远不如四五品的实权官职有用。最让杜太师如鲠在喉的应该是萧无痕接任的中书令的位置,中书令是负责检阅所有奏章,分门别类后交由皇帝批阅,再将批阅完毕的奏章归档,发回给各官衙的部门,虽只有四品,却摁住了皇帝和外界沟通的咽喉。这十年来,中书令的职责一直由江辙兼任,杜太师费了无数手段想拿到这个位置,最后却便宜了萧无痕。

“有阴谋?”唐少陵问道。

“算不上阴谋,是阳谋。”秦绾知道他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笑着解释道,“王爵只是看着好看,堵的上悠悠众口,谁都称赞陛下对功臣大方,可这个郡王爵除了看似尊贵的地位,其实不沾丝毫实权,真没什么用处。”

杜太师大概也是和手下幕僚商议许久才想出了这个明升暗降的法子。

“不过,对唐兄来说,或许杜太师还算是做了件好事。”李暄笑道。

唐少陵本就无意为官,李暄也是考虑以爵位代替封赏的,毕竟在这个大街上扔块砖头能砸中几个官的京城,平民百姓需要顾及的太多了。可是他上奏的话,顶多是一个侯爵,谁知道杜太师等人为了封摄政王府的嘴,直接封了个郡王下来。

“无所谓…对了,我现在是不是能让那个家伙跪我了?”唐少陵忽然兴奋起来。

李暄和秦绾对望了一眼,才反映过来“那个家伙”大概是指江辙,不由得哭笑不得。

唐公子,孝道呢?被你吃了吗?

“我们成亲的时候,并未加封安国侯府,毕竟秦侯也已经位极人臣,也有一部分算在唐兄身上了。”李暄扯开了话题。

“圣旨上说赐给我的王府,是在哪里?”唐少陵问道。

“一会儿本王让人把名册送来。”李暄答道,“京城中无主的府邸,你可以自己挑一座,陛下拨下的印量就是用来修缮的。”

“不用挑了。”唐少陵挥手道,“就是那个废太子府,给我就行了。”

李暄楞了一下,但想想当年李钰不得宠,府邸比起一般的郡王府还规格低,后来册封了亲王、太子,为了表示节俭和念旧,也没有更换扩建王府,那座府邸的话,只要拆除一些后期违制的东西,给唐少陵也合适。

“你也不嫌晦气。”秦绾皱了皱眉。

“你生活过几年的地方怎么会晦气。”唐少陵很无辜地看着她。

秦绾哑口无言…好吧,也当是废物利用了。

废太子的府邸,一般哪个敢要?不怕被摄政王记恨么,与其荒废着,还不如给唐少陵折腾去。

“明天你跟我进宫谢恩,然后去户部和宗人府。”李暄道。

“好麻烦。”唐少陵苦了脸。

“听话。”秦绾笑眯眯地拍了拍他的脑袋,“最近我很忙,不要添乱。”

秦姝已经被她赶回房里绣嫁衣去了。年底前卫家就要老下聘迎亲,到时候嫁妆也要随新娘子一起上路,不比秦诀可以直接用黄金打发,秦姝要嫁的不是普通人家,黄金虽然实惠,但没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她在卫家后院就很难站稳脚跟。而一个月时间置办一份不菲的嫁妆已经很赶了。

虽然大部分都是祁印商和陆烟在办,但她自己也得盯着点,而秦姝出阁,聆风和听雨就要提起来,下面还要再选伺候的丫头,加上离开王府两个月积攒下的事务,王妃表示,她真的很忙啊。

感冒发烧了,睡了一天,爬起来码了一章,准备继续睡。最近天气变化,边上的人都在感冒,大家注意保暖,保重身体,么么。o(* ̄︶ ̄*)o

☆、第九十五章 提亲

空置了多年的废太子府终于有主了——消息一出,京城哗然。

不过,在知道新主身份后,大家又淡定了。

废太子府这地方么,怎么说也是王府的规格,一般人不敢用,能用的又怕被站队,也只有摄政王夫妇的心腹之人才敢用了,而这位新封的逍遥王是王妃的兄长,还是江相之子,自然是不怕被清算的。

唐少陵也简单,只叫人拆除了违制的装饰,打扫干净,也不重新修缮改建,就这么住了进去,唯一花了大笔银子的一件事就是让人把除了芙蓉阁之外,王府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拔了,又运来一批梨树、桃树、杏树、李树的树苗重新栽种。而矮花木就只选了菊花、玫瑰、茉莉三种,剩余的地面全部铺了草地。

摄政王府派来的花工为之侧目,这位新王爷果然和王妃是兄妹啊,种树都是以能不能吃为标准的。虽然说,桃李杏梨梅开花同样具有观赏价值。

按照唐少陵的要求,桃李杏梨各自分布在王府四面,每一棵树的位置,他都插了小木条标记得清清楚楚。空余处则用菊花玫瑰茉莉填补。

阮飞星来看过一次,沉默半晌,回头送了两本册子来,之后听说树木的位置有几处改动,不过一月,废太子府焕然一新,哦,现在门上的牌匾已经换成了逍遥王府。

秦绾挺郁闷的,琴棋书画医卜星象,这些杂学真心靠天赋,奇门遁甲之学,她曾得阮飞星亲自指点数年,却依旧学得平平,还不如唐少陵拿着江家祖上的杂学笔记乱七八糟自学的。

十一月底,玩累了想家了的小郡主终于回到了摄政王府。

南宫廉把人送到京城外就不辞而别,只有沈醉疏被摄政王拉到府中亲卫军的演武场打了一架,最后两个人都一瘸一拐地回来。

李暄要上朝,沈醉疏很有默契地都打在衣服下面看不见的地方,而沈醉疏就没这么走运了,哪怕伤得更轻,但眼眶上一个黑眼圈没个两三天是消不掉了。

“紫曦,疼…”李暄光裸着上身,一脸委屈。

“活该!多大的人了还打架。”秦绾又好气又好笑地给他肩上的一块淤青上药。

李暄只是抿着唇,很无辜地看她。

“好了!”秦绾放下药膏,给他拉上上衣,没好气道,“沈醉疏手下留情了,再说,以前你还说昭儿想做女王爷都不要紧,野一点儿又怎么了。”

李暄叹了口气,自己系好衣带。

“对了,明天在逍遥王府设宴,给爹爹践行。”秦绾又道。

江辙要回灵州祭扫祖宅,之后可能还要去一趟鸣剑山庄见见欧阳燕的墓,他现在只是一介平民,出行就没那么多顾忌。虽说也不是不回京城了,但这一走,起码也要大半年的了。

“在逍遥王府?唐少陵同意?”李暄诧异道。

“由不得他不同意。”秦绾一挑眉,“尹诚安排的。”

“…”李暄忍不住为唐少陵掬一把同情泪。

江辙是要走了,但留下了尹诚给唐少陵做总管——这个,以后王府的下人听谁的还真没个准,虽然说,唐少陵也不在意这个,对他来说,王府也就是个住的地方罢了。他同意留下尹诚,一来是因为尹诚确实能干好用能省他很多事,最重要的是,尹诚知道秦绾的真正身份,不会在细节上出纰漏。

“只请了秦家人和陆臻,爹爹也不喜欢热闹。”秦绾又道。

“知道了。”李暄系好衣带,转身从书桌下面取了个匣子出来,“这是我给秦姝的嫁妆,和荆蓝那份一样,好歹跟你一场。”

“我代姝儿谢了。”秦绾笑眯眯地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