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瞪了山楂一眼,“这都是自己的命。”

夏母与平姨娘去张家说了什么,夏挽秋不知道,只是夏母她们回来的时候,就把夏思思接了回来,交给平姨娘照顾。

也不知道平姨娘是对夏锦儿彻底失望了还是夏思思耗费了她太多的心力,一时间没有功夫天天去看着夏锦儿了。

夏母在夏挽秋及笄前就开始留意合适人选,好给夏锦儿选夫婿。

其实这也都是他们这种人家的默契,不管是给女儿选夫还是给儿子选妻,他们都会默默放出消息,要是对其有意思,需要的人家也会把自己家的消息拖人传给对方,若是看上了,就再拖人去隐讳的问问,要是两家都有意思那才会进一步谈。

看着名单,夏母选了三个人出来,等晚上的时候,就与夏父说了,“我倒是瞧着三家都不错,一个是郡王世子,他家有意思娶个庶妃。”

“哪个郡王?”夏父换了衣服,坐在椅子上问道。

“就是诚郡王。”夏母帮着夏父捏着肩膀。

夏父皱眉,诚郡王的祖父是先皇的兄弟,诚郡王是当朝皇帝的侄子,关系却已经远了不少,而且虽有郡王职位,却根本没有实权,真要嫁过去也无碍。

“还有一个是李大人的庶子。”夏母接着说道,“那庶子的生母是个商家女,娘家比较有富贵,就算以后分家了,锦儿也不会吃苦。”

夏父点了点头,对这个人选心中满意。

“最后一个是贡士,是个上进的,只是家境贫寒。”夏母笑道,“而且他父母已经都去了,锦儿嫁过去虽会苦点,但是一去就是当家的,这个人是刘夫人介绍的,说是刘大人很看好。”

这三个人选都个有好坏,不过能看出夏母确实用心了,“那个贡生倒是不错。”

“我也觉得。”夏母柔声说道,“只是怕锦儿觉得吃苦,到时候怪了我。”

“她敢。”夏父厉声道。

“看你。”夏母轻声说道,“这是女儿一辈子的事情,不如让锦儿自己选?”

夏父沉思了一会,点头道,“也好。”

夏母脸上露出笑容。

“辛苦你了。”夏父拍了拍夏母的手,温言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第二日,夏母就把夏挽秋和夏锦儿叫到了自己屋里,“挽秋马上要出嫁了,锦儿也快及笄了,都是大姑娘了,此次叫你们来,是关于锦儿的。”

夏锦儿愣了一下,看向夏母,夏母笑得一脸慈爱,“我昨儿与你们父亲商量了下,漏消息想娶锦儿的有三个人家较为合适。”

夏锦儿一下红了脸,“全凭父亲母亲做主。”

“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你们大姐……”夏母叹了口气。

夏锦儿心放下来,怕是因为大姐嫁的不好,这次还小产了,嫡母怕她嫁不好,被人说闲话,不如让她自己选,最后是好是坏,也没人能说什么。不得不说大姐这次受罪倒是造福了她。

“那二姐帮我一起选吧。”夏锦儿不再推脱,这正和她意,不过一个女儿家这样毕竟不好,拉着夏挽秋就算被说也是她们两个人,而且夏锦儿相信,夏母是绝对不会让对夏挽秋不好的名声传出去的。

“秋儿一起去看看吧。”夏母笑道,“你迟早也要有这么一遭。”

夏挽秋见夏母发话了,才点点头,与夏锦儿坐到了一起,夏母让银翘把名单给了夏挽秋二人。

“这三家各有好坏。”夏母把昨晚与夏父说的话,大致说了一遍,“看锦儿怎么选了。”

夏锦儿看了名单,竟吓了一跳,没想到竟有郡王世子,就是是个庶妃,但是自己一个庶女能得了这个位置也是高攀,一举跃进了皇家,只是,抿了抿唇,往下看去,李大人的庶子直接被夏锦儿无视了,商家女之子,能有什么出息了,“那贡士……”

“听说是个有出息的。”夏母笑道,“只是家世差了些,父母双亡,借住在兄长家。”

夏锦儿一听,心中就不愿意了,沉思了下问道,“世子为何会……选侧妃?”

“那世子与世子妃成亲五年了,仍没生下一子半女的。”夏母端着茶杯抿了口,遮去眼底的精光,“只是传话的人说郡王妃的意思是,要是能先为世子生下儿子,那最少是个侧妃的位置。”

最少是个侧妃……那就是有可能是正妃。

夏锦儿咬了下唇,“女儿觉得世子极好。”怕被人说贪图富贵,解释道,“世子妃五年都没有生过一子半女,可是世子至今才要迎娶庶妃,女儿觉得其很重感情。”

“既然是你选的,那好吧,银翘把平姨娘叫来,最后定下。”夏母笑道,“若是都同意了,我明日就托人带信去给诚郡王。”

“女儿自己与姨娘说就好。”夏锦儿接口道,“毕竟大姐正是伤心着,不好打扰。”若是平姨娘,怕是绝不会同意,不如瞒着,等定下来了,到时候平姨娘反对也没办法了。

“那你记得与平姨娘知会一声。”夏母沉思了下,开口道。

“是。”夏锦儿应道,“女儿去帮着姨娘照顾大姐。”

“也好,去吧。”夏母笑道,“需要什么补养的,直接去库房取。”

“是。”夏锦儿福了福,“母亲,二姐,锦儿先行告退了。”

等夏锦儿走后,夏母才招了招手,叫夏挽秋偎到她身边,“你怎么看?”

夏挽秋仔细看了那三个人,“女儿觉得妹妹选错了。”

“自然。”夏母这才冷笑出声,“侧妃?她以为是那么好当的。”

“这世子虽没有庶妃侧妃,可是通房丫环绝少不了,可是这几年,竟都一无所出,女儿觉得这个世子妃不简单。”夏挽秋皱眉说道。

“自然,而且侧妃的事情是郡王妃说的,郡王妃年纪大了不说,还与世子妃不和。”夏母开口道,“最重要的一点,那世子不仅不重情,还极好色,只不过因为郡王妃与世子妃手段了得,外人并不知晓。”

夏挽秋点了点头,这是夏锦儿自己选的路,怕是以后有苦头吃了。

“可是觉得娘心狠?”夏母摸了摸女儿的头,问道。

夏挽秋摇摇头,“是妹妹自己选的。”

“要是你以后你给我外孙女选,你选哪一家?”夏母问道。

夏挽秋愣了一下,掩去心中苦涩,怕是她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了,笑道,“那个贡生。”

“若是成亲了,定是要与兄长分开住的,上无长辈,一去就当家,现在虽穷,只要他有本事,定能出人头地,不会一辈子苦的。”夏挽秋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夏母点点头,看着女儿发髻上的五彩璎线,“长大了。”声音里满是感叹。

“只是妹妹一向聪明,怎么这次却……”夏挽秋皱眉问道。

“当局者迷。”夏母面露不屑,“她一心想要强过你,任何机会都不会放过。”

夏母不准备把夏锦儿知道席家那事不仅不说,反而推波助澜的事情告诉女儿。

“原来如此。”夏挽秋的声音淡淡的,倒是没有惋惜,只是记得上辈子夏锦儿嫁的好像并不是世子。

夏锦儿在回去的路上,就警告了贴身丫环不许把这件事告诉平姨娘,看着烟霞发了誓,夏锦儿才放心。

平姨娘此时正陪着夏思思说话,夏锦儿进去的时候,看着夏思思虚弱的样子,柔声说道,“大姐好些了吗?”

“好些了。”夏思思嘴角微微上翘,虽是在笑,却带着愁容。

“夫人叫你去是什么事情?”平姨娘正在吹手中的老母鸡汤,一会好让夏思思喝。

夏锦儿面色不变,笑道,“没什么事情,只是问了大姐的身子,说若是需要补品,只管去库房取。”

平姨娘点点头,“要记得万不能掐尖事事争出头,你的婚事还需要夫人给你相看呢。”

“女儿知道。”夏锦儿低头应道。

作者有话要说:秦烨

“人无信则不立,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看着纸上的字,秦烨眼中露出沉思,手不自觉的摸上脸,“红颜白骨皆是虚妄吗?”

猛地把纸抓起,撕碎后扔到一边,地上已经铺满了碎掉的纸屑,瘫坐在椅子上,当初的秦烨见了谁不赞声文武全才,如今呢?文不成武不能,成了一个人人嘲笑怜悯的废物。

他如何不恨,怎能不恨。

秦父进来的时候,书房的东西已经被收拾好了,而他的儿子正拿着一本书,带着几许悠闲的看着,见到父亲,秦烨就收了书,站起身,“父亲。”脸上的笑容因为那伤疤显得有些诡异。

秦烨也感觉到了,他的伤刚好没多久,如今稍微动下还能感觉到疼痛,只是他像是不知道一样。

“坐。”秦父走到秦烨身边,坐下后问道,“还疼吗?要不要叫守诚再来给你看看?”

“不用麻烦张伯伯了,药还没用完呢。”秦烨开口道。

“恩。”秦父犹豫了下说道,“我与你夏伯伯商量好了,等夏家姑娘及笄了,你们就成亲。”

“父亲,夏家同意了?”秦烨脸上的笑容温和有礼。

秦父点点头,“是你夏伯父提出来的。”这点秦父心中感激好友。

秦烨微微垂眸,想到妹妹回来说的话,应道,“我知道了。”

“你……”秦父手虚握成拳,放在嘴边咳嗽了两声,“要不要与夏家姑娘通信?”

“这不太好。”秦烨直接拒绝了,万一被人知道了,有毁夏家姑娘的名节,这样就算以后夏家后悔退婚了,也不好退了,反而耽误了人家,“算了吧。”

“子儒……”秦父不知道该怎么说好,怕伤了儿子。

秦烨笑了下说道,“父亲,我知道你的意思。”他知道父亲是为自己好,想先让夏家姑娘认识自己的才华到时候见了可能就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夏家很好。”沉默了下才继续说道,“所以我想与她见一面,再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

“想想你母亲,想想你妹妹。”秦父说完后,没有说同意不同意,就离开了。

没过多久,秦父就告诉秦烨,他们安排了其与夏家姑娘见面。秦烨点了点头,秦母和秦晴倒是很热心,专门为秦烨搭配了衣物,甚至还拿了一个木盒,秦烨打开后,就见里面放着一个银质的面具,他看向秦母。

秦烨这样静静地看着一个人的时候,总让人觉得自己被看透了一般,无所遁藏。

“儿子,我……”秦母看着秦烨脸上的伤,不禁落了泪,“我见那夏家姑娘,人真的不错,你们又是自小定亲的……娘知道你委屈……可……”

秦烨心中苦涩,伸手搂住秦母,“母亲,我也没说什么不是吗?”

“哥哥,挽秋不是那么肤浅的人,我的哥哥是最好的。”秦晴红着眼睛,说道。

秦烨嘴角微微上扬,“是是。”

站在凉亭里,怕是只有秦烨知道自己是紧张的,他听见了身后的脚步声,一步一步,面色不禁一紧,真的要见吗?

秦烨忽然有些不确定了,若是按照父亲所说的,怕是夏挽秋嫁过来的机会还大些吧,只是……他有些不忍心,秦家会成什么样子,就连秦烨都没有把握,要把这个能说出“人无信则不立,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姑娘一起拉进秦家的泥潭吗?

这一犹豫,直到夏挽秋踏进了亭子,秦烨才反应过来,转过身,他并没有见过这个未婚妻子,只是他与夏家的兄弟是好友,特别是夏家的老大,不过却能肯定,她长得不差,人虽单纯了些,却没有坏心。

看到夏挽秋步子顿了下,秦烨下颚微微一紧,虽知这是人之常情,却难免有些……惶恐。

惶恐,要是没出事前,谁说秦烨会因为一个女子的微微犹豫而惶恐,那绝对是一个笑话,可是如今……

看着夏挽秋强自镇定的与自己对视,秦烨觉得有些想笑,原来不仅仅是自己强自镇定。

不过夏挽秋……秦烨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个能与自己携手渡过风雨的人?

他不怕夏挽秋天真不知事,就怕夏挽秋不愿意知事,他们秦家如今走的是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秦烨不得不小心。

“后悔吗?”

其实秦烨也不知道自己期待听到什么答案,不该这时候问的,起码应该等到夏挽秋坐下,如此迫不及待的样子,秦烨心中有些懊悔,只是这些他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夏挽秋并没有回答,反而是福了福身。

“夏姑娘。”秦烨微微勾唇一笑,掩盖住心里的想法,“请坐。”

就见夏挽秋点了点头,坐下的时候还带着几分拘谨,秦烨假装没有注意到,坐在了夏挽秋的对面,这是来之前秦烨就决定好的位置,不管夏挽秋坐在那里,他都会坐在其对面。

给夏挽秋倒了杯茶,笑道,“请喝茶。如此冒昧求了家妹邀你前来,是在下的不是。”

去掉面具也是秦烨早就想好的,他在外面会戴上面具,但是在家里却绝对不会,家……在秦烨心中的地位高于一切。

要是他一直都是天子骄子,怕是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在意自己的家,只是在出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家和家人是无可取代的。

母亲会日夜守着强颜欢笑,父亲会为了自己放弃兵权,妹妹为了自己,一次次出门,一次次骄傲的挡在他前面,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才会偷偷哭泣,不是为了外面的流言蜚语,只是为了自己。

========================================================================================

暂时先这么多吧。。。我觉得番外好难写。。。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当平姨娘知道夏锦儿的婚事定下来的时候,身子一下就软了,若不是有丫环婆子扶着,怕就要摔倒了,“不行,夫人怎么能给你定这么个亲事……我去找夫人……”

夏思思倒是比平姨娘冷静,她看向没有一丝诧异的妹妹,终是提高声音喊道,“姨娘。”

平姨娘愣住了,看向大女儿,夏思思懂事后就没再高声说过话。

“三妹妹,我问你这件事在今天之前你真不知道吗?”夏思思没有看平姨娘,而是看着夏锦儿,自己同母的妹妹问道。

夏锦儿刚想开口,夏思思就说道,“一会姨娘闹到母亲那里,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我知道。”夏锦儿咬了下唇说道,“母亲给了我三个人选,世子庶妃是我自己选的。”

“都是哪些人选。”夏思思再次问道。

不知为何夏锦儿觉得自己大姐变了,可是哪里变了又说不上来,反正事情已成了定局,夏锦儿就把那三个人都说了。

“我的天啊……”平姨娘听后,直接坐在椅子上哭出声,“你怎么就不和我商量下……”

“这是你选的路,只希望你以后不会后悔。”夏思思满脸疲惫地靠在软垫上,“姨娘,这件事你不要去找母亲,也不要和父亲提。”

其实不用夏思思提醒,平姨娘也知道。

夏思思让屋里伺候的人都出去,就下床亲手湿了帕子给平姨娘擦脸,问道,“妹妹可曾做了什么惹母亲生气的事情?”

“大姐怎么这么问?”夏锦儿一脸疑惑看向夏思思,“是听说了什么谣言?”

“这还用我听说?”夏思思看向妹妹,许久叹了口气,“可能是我多想了。”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你们两姐妹都能成为正室,嫁的那家比不上夏府无所谓,只是想让你们成为正室。”平姨娘眼神有些空洞,“我就想看着你们穿着大红的嫁衣从正门抬进去……”

夏思思如何不明白,她这次虽因事小产了,可是夏母给她选的亲事确实是好的,就是婆婆再生气也不敢罚她,最多用言语伤她。

可是夏锦儿呢?那可是郡王世子,而且夏锦儿仅仅是一个庶妃,最重要的她只是庶女,若是等夏锦儿嫁人后,夏母就不再管她,那她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齐志是敏帝二儿子,也是皇太子,他是皇后所生,而敏帝和皇后是少年夫妻,十分恩爱,齐志上面本有一个兄长,只是早殇,所以敏帝对这个儿子格外宠爱,就连皇后所生的第三子都比不上这个兄长。

而齐志也争气,自幼就刻苦,算得上文武全才,只有一点,他嫉妒心极强。

“太子,你说秦大将军虽荣养了,可是秦家在军中的威望还是不低。”齐平与齐志是同母兄弟,关系比别人都亲近一些,只是就算如此,齐平也不敢只叫齐志哥哥,而是称呼太子。

“弟弟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齐志端着茶杯抿了一口,才开口道,“你可知秦家嫡系怕是要断在子儒身上了。”说着,他眼中就闪过一抹精光,只是表情还是温和有礼。

“啊?”齐平惊呼出声,见齐志眉头微微皱起,才强笑着解释道,“太子就告诉弟弟是怎么回事吧。”

齐志像是担忧地看了齐平一眼,“你是我弟弟,也是母后的儿子,以后遇事可不能如此大惊小怪,平白让父皇不喜。”

“弟弟记住太子的教导。”齐平站起身,恭敬的行礼后说道。

齐志带着几许满意,口上说道,“快坐下,我们兄弟客气什么。”

“谢谢太子。”齐平并没有直接坐下,而是又行了一个礼后,才坐回椅子上,心中思量了下太子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这个消息夏家知道吗?”

“这也是太医不小心说漏嘴的,怕是夏家也不知道。”齐志略带惋惜地说道,“夏家那位嫡出的姑娘倒是有情有义,就是命差了点。”

齐平弄不准齐志的意思,不好开口。

齐志端着茶杯,并没有喝,“听说诚郡王世子与夏家庶女议亲了?”

“弟弟倒也听说了。”齐平小心翼翼地接口。

“六弟与诚郡王世子关系不是不错吗?”齐志问道。

“是。”齐平笑道,“太子也知道六弟就是爱和那些人胡闹。”

齐志手指摸了下杯子,“恩,夏大人的才华我一直敬佩,虽是庶女倒也担得起侧妃的位置。”

“是。”

“夏大人就那么一个嫡女,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嫁过去,也着实可怜了。”说完就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父皇要我下午去一趟,弟弟要和我一起去吗?”

“不用了,弟弟还有事。”齐平赶紧说道,“太子请恕弟弟先告退了。”

“去吧,改日来我这里喝茶。”齐志说道。

“是。”

一直到回到自己的书房,齐平脸上唯唯诺诺的笑容才消失,带上几许愤恨,只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叫了贴身太监来,“去请诚郡王世子来。”

夏母皱着眉头,开口道,“老爷,你说这世子是什么意思?”

夏父摇了摇头,“以后锦儿出嫁了,就少联系吧。”

“平姨娘毕竟是……”夏母有些犹豫地说道,她心知夏父说少联系的意思,怕是除了逢年过节的礼节外,就绝不联系了。

“就说我说的。”夏父心中不喜,“也是你宠孩子,让她们两个眼皮子浅的选,选的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