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奚万里就得意了,飞扬的眉眼愈加俊美逼人。

第40章 认同

就见奚万里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弹弓,晃了晃道:“这个可是我的老伙计,没有它,咱今天可吃不上肉。”

欢喜一看,那弹弓不过巴掌大,但看着却很精致,“这是万里哥哥你自己做的?”

奚万里摇头,有些得意道:“我哥给我做的,他一向手巧,还曾说要去当个木匠。”

说到后面,他的表情却有些异样。

这种事也不难猜,欢喜猜想,他哥哥肯定没做成木匠。想也知道,在乡下地头做木匠是一件不错的生计,但一个团长的儿子去做木匠,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奚万里的失落只不过是一时,他很快就精神振奋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袋子递给了欢喜。

欢喜以为还是蛇莓,结果打开一开,发现居然是树莓,也就是覆盆子。

看她的表情,奚万里还以为她是想吃蛇莓,小声解释道:“蛇莓虽然能够吃,但不能多吃,多吃了要中毒的。”

欢喜这会的心思却是飘远了,从原身的记忆中她发现,宋家庄的野果有不少,只不过是称呼和她知道的不同。像是覆盆子,这里就叫阿共共,而蛇莓则是蛇共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字古里古怪的野果子,滋味却着实不错。

“谢谢万里哥哥,我很喜欢。”回过神,欢喜对着奚万里甜甜一笑。

奚万里抿了抿嘴,目光不由有些发亮。

欢喜将猎物看了下,总共两只野兔两只野鸡还有一只野鸭,想了想,她招呼宋为民把一只野鸡送去了隔壁,剩下的她打算野兔红烧野鸡熬汤,然后再剩一只野兔和野鸭明天吃,反正那野兔野鸭并没有死,养上一天并没有影响。

她其实也想过做点新奇的菜式,像是麻辣兔头、米酒烧兔肉、口水鸡、宫保鸡丁、大盘鸡、辣子鸡等等,可惜调料有限,这些菜式她便是想做也做不了。

能让她挑选的烹饪方式也不过是红烧和熬汤,便是油煎也因为太费油而只能放弃。

奚万里跟着走进了厨房,然后开始从口袋里掏鸡蛋。

“这些是野鸡蛋?!”欢喜看着那个头,不由吃惊道。

奚万里点了点头,“不多,也就六个,我还想找,但是找不到了。”

欢喜亮着眼睛道:“有六个也不错了。”要知道野鸡蛋在她上辈子可是卖到很贵的,五六块钱一个,指不准买到的还是假的,这会奚万里拿出来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野鸡蛋。

她眯着眼睛道:“我等会把鸡蛋炒来吃。”要是有虾仁就好了。

奚万里可有可无,只一脸看得出来的好心情,他发现自己很喜欢给小丫头送东西,尤其这个时候她眼睛里的亮光,他特别喜欢。

这一晚,对着欢喜做出来的一桌好菜,一大家子都吃了个尽兴,尤其是宋二柱和宋卫国,让欢喜彻底见识了一番他们的大饭量,两大盆肉菜居然一点都没有剩。

——要知道,欢喜可是用能力将鸡肉和兔肉的份量增加了一半,即便如此,这叔侄两人都没有一点吃撑的迹象。

一大早,奚万里才从房间走出来,却发现欢喜已经起床了。

他一愣,“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要知道他每天习惯五点起床,这个点,即便是负责做早饭的欢喜也没有这么早的。

欢喜眯了眯眼道:“万里哥哥你是起来锻炼的对不对?我和你一起。”

要不是宋保家昨天嫌弃,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的身体状况,虽然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她暗地里的小动作下已经缓解了许多,但体力耐力问起却有待解决。

作为一个曾经在轮椅上坐了十数年,想动弹都动弹不了的残废,欢喜对运动这件事不但不抵触,反而还十分期待。

奚万里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简单的要求。他每天早上都会跑上五公里左右,到了宋家庄这里,因为没有操练场,他也只能自己估摸着汗意绕着村子跑上几圈。等跑完了,就开始练军体拳。

这种事,从他六岁开始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奚万里本以为欢喜只是一时兴起,估计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自己放弃,不想等他围着村子跑上了三圈,回头一看,欢喜居然还在跑!

虽然满头大汗,脚步也拖沓,但看那样子一点也不打算放弃。

奚万里一惊,随后上前拉住她道:“等等,你是第一次锻炼,不用这样勉强,饭要一口一口吃,今天就跑到这里吧。你过来,我教你打军体拳。”

他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是心疼小丫头,看着她汗流浃背,脸颊也红得不像样的模样,他心里就不舒服。

欢喜根本没力气说话,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被他拖着往回走。

等到欢喜气息平静下来,奚万里才开始一笔一划地教她打军体拳。欢喜倒是学得很认真,目光时时不理一旁做示范的奚万里。

学了一刻钟的样子,奚万里就不让她再学了,推着她在一旁坐下,自己开始做俯卧撑。

欢喜一边喝着凉好的温水,一边问道:“万里哥哥你每天都这样吗?”

奚万里点了点头,气息平稳道:“习惯了。”

欢喜有些无语,心说难怪你爸要让你当兵,就是我这个外人看着,也觉得你非常适合当兵。

“万里哥哥,你为什么不喜欢当兵啊。”她好奇道。

闻言,奚万里动作不停,却抬头看了她一眼。

那一眼的意味有些不寻常,正当欢喜以为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的时候,却听对方道:“我不喜欢被人管。”

欢喜一怔,“就因为这样?”

“这样还不足够吗?”奚万里难得神色认真道:“我有权利决定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部队里那种什么时候做什么都在规定内的生活令我厌恶透顶。如果我这一辈子都要做我厌恶的事,那我还不如不要被生下来。”

这…简直太有个性了。

欢喜从来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代看到这样自我的人。

或许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奚万里这种非主流的想法,但作为从后世而来的人,欢喜对他却无疑是认同的。

第41章 真面目

一宋二柱等人起床的时候,欢喜已经在下面条了。

只是…宋保家看了眼欢喜额头的汗意,皱了皱眉道:“欢喜你做什么了?”

宋保家虽然不像奚万里那样每天一起床就会有大量的运动量,但他早上起来还是会打上两遍军体拳的。也因为熟悉这种状态,因此他一眼便看出欢喜这是运动过后的样子。

欢喜头也没抬就回答道:“我今天跟着万里哥哥锻炼了。”

宋保家动作一僵,表情有些不自然道:“怎么突然想到锻炼了?”

“我觉得自己的体力不太好,而且锻炼一下,对身体也有好处。”欢喜随口回答道。

宋保家还没想好要怎么反应,一旁的宋二柱就道:“欢喜说得对,多动动对身体有好处。”

这下,宋保家便是有再多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今天吃面?”宋为民从外面进来,见欢喜正把面团往锅里下,开口问道。

欢喜点了点头,“家里还有面粉,我自己擀了十斤面。”

在宋家庄,大家要吃面都是用小麦去面店换的面条。往往一斤小麦能够换到六两面,但要知道虽然一斤小麦磨成面粉也就七八两,而面店里换的那种面条是潮面,合不合算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

虽然小麦换面粉也只有六两,但那至少是干的,而且多少对欢喜而言还真不怎么重要。

更别说,在欢喜看来,这里的面条虽然别有滋味,但吃多了总觉得还是不如自己吃惯的手擀面劲道。

家里的面粉其实只剩两三斤了,但是这对欢喜而言不过是小问题。至于擀十斤面条累不累——要知道对她来说,只要有一根面条,别说十斤,便是一百斤面条也能轻易“擀”出来。

宋二柱虽然奇怪自家居然有这么多面粉,但这种疑惑也不过是一闪而过。平时他也不管厨房的事,估摸着闺女应该是早有想法,所以才早早换了面粉回来。

等到吃面的时候,众人才发现,面居然是用鸡汤煮的。

见众人疑惑,欢喜道:“我昨天特意剩的。”

众人也没有多想,埋头吃起面来。

十斤面,欢喜自己二两就够了,宋为民的话半斤左右,剩下的九斤多都被四个男人解决光了。

这几天观察下来,欢喜能够看出,大哥宋保家的饭量应该是这个时代比较普通的,他大约吃了一斤半的面,奚万里的饭量则要比寻常人大一些,但也在合理范围内,他吃了两斤面,至于宋二柱和宋卫国,一个吃了两斤多一个吃了三斤多。不单如此,欢喜蒸的红糖馒头两人也吃了不少。

“欢喜你什么时候学会擀面的?”等吃完了,宋为民才觉得疑惑。

欢喜一点也不心虚,理直气壮道:“这个还用学?”

“呃…”宋为民呆了,又问道:“家里哪来的红糖?”

“上回我和大哥一起去县城买的。”欢喜回答道。

一旁的宋保家也点了点头,虽然他记得红糖才买到一两,但介于并不清楚做红糖馒头要多少红糖,因此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那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馒头的?还有做馒头要酵母的,你哪来的酵母?”宋为民皱眉道。

欢喜撇撇嘴,“谁说做馒头一定要酵母的?不是还可以用酒吗。”这个方法还是上辈子家里的保姆告诉她的,说是她小时候酵母不好买,她母亲就用酒当酵母给他们做馒头。

为此,她试验途中不知浪费了多少材料。

宋为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倒是忘了之前的话题。

一边旁听的几人也没有多想,因为馒头这东西虽然稀奇,南边很少吃,但基本也知道做馒头要用的材料,至于方法,跟外地媳妇打听一下就知道了,这种事也没有人会瞒着。

很快,家里的人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便是宋保家也出门和朋友聚会了。冯淑华过来喝欢喜打了个招呼,说她去自留地里除草,几个孩子还睡着,让她等会去看看。

于是,家里就只剩下欢喜一个,她却没有立刻去隔壁三叔家,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趁机补充能量,而是从抽屉深处找出了一块巴掌大的镜子。

犹豫了下,她撩起了刘海,往镜子中一看…果然,那里那条两公分左右的疤痕消失了,虽说原来也不显眼,但现在却是切切实实没有了。

这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她总觉得额头有些发烫,缘故大概是在这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怀疑,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刚刚跑步的时候,欢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异常。

正常人运动之后心跳都会加快,欢喜自然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心跳加速之后,她感觉到有一股热流从未知地方流向了她的四肢百骸,在热流的洗礼下,她能够感觉到身体中的疲惫被拂去,每一寸骨肉都被加强,如此循环往复,虽然累,但这种随时随地都在变强的感觉却能够让人上瘾。

如此,她才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出现了惊人的变化。

欢喜又去打量镜子中的自己,不知不觉间,她的皮肤已经没有初来时因为营养不良而形成的暗黄毛糙,渐渐变成了健康的白里透红,她抬手摸了摸,润滑有弹性,触感简直不能更好。

还有头发,本来是有些暗黄干枯的头发,这会却是乌油滴黑。

欢喜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自己以为的鸡肋金手指…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真面目?!

“姐姐!欢喜姐姐,你在家吗?”宋爱国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欢喜回过神来,连忙将镜子收好,一边往外跑一边大声问道:“怎么了?”

走出门,就看到宋爱国正一脸慌张地站在那儿。

看到欢喜,宋爱国松了口气,然后拉着她的手就忘自家跑。

“凤贞好像发烧了,欢喜姐姐你快来看看!”

欢喜本来还是被拉着,闻言连忙甩开他,脚步飞快地冲进了隔壁。

宋爱国一愣,也连忙在追了上来。

第42章 脑膜炎

一欢喜到的时候宋敬业和宋美贞正一脸无措地坐在床上,一边的宋美贞则涨红着脸嚎啕大哭。

欢喜顾不上两个大的,上前摸了摸凤贞的额头,果然很烫!

她二话不说拿起一旁的毯子把凤贞给包了起来,然后往外冲去。

“姐姐,你去哪儿?”宋爱国才进来就看到欢喜冲出去,连忙问道。

欢喜脚步不停,“去卫生院!”她是不相信大队里的赤脚医生的。

宋爱国一怔,连忙跟了上来,“可是我们没有钱…”

“我这里有!”欢喜一边说着,脚步飞快地往卫生所跑去。

卫生院在镇上,好在欢喜去过一次镇上,这会却是认识路的。她并没有去叫大人,一来是叫了大人也没用,反正都是用脚走,叫不叫的也没有差别。

她倒也想过可以用生产队的拖拉机,可是早上还听爹爹说生产队的拖拉机今天到县城港口去运氨水了。这时候的化肥连尿素都没有,只有氨水,而光有化肥票还没用,上面下来的氨水总是不够,这时候就要争抢了。

——宋家庄用的氨水是从S市那边船运过来的,各家生产队都会早早开着拖拉机去运。

村里倒是有几户人家有自行车,但那几户人家的自行车要么是给家里孩子上学用的,要么是给在城里上班的孩子用的。总之,这个点谁家的自行车都借不到。

顾不上其他,欢喜一路狂奔向卫生院。

另一边,见欢喜一个转眼就不见人影了,宋爱国有些慌,正要去找大人,屋中却传来弟弟妹妹带着哭声的叫声,他只能回去安慰弟弟妹妹。

等到好不容易把弟妹安慰好,他就想去找大人,可是刚刚在自留地没有找到阿娘,爹爹那…

宋爱国一脸犹豫,阿娘说过,爹爹干活的时候不能去烦他,可是他又不认识去卫生所的路。

他实在是担心欢喜和妹妹,因此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跑去生产队上了。

“爱国,你怎么跑这儿来了?”看到儿子,宋三柱疑惑道。

看到自家爹爹,宋爱国终于忍不住哭道:“爹爹,凤贞发烧了,我找不到阿娘,姐姐带凤贞去卫生院了!”

宋三柱听得又急又疑惑,连忙放下手里的锄头,蹲下身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跟爹爹说清楚。”

其他人也听到了宋爱国的话,纷纷跑了过来。

等宋爱国抽噎着说完话,宋三柱才明白是什么情况。

“你的意思是凤贞发烧了,你去自留地找你阿娘没找到,然后就去找了欢喜,欢喜看了凤贞,带着凤贞跑去卫生院了?”

宋爱国点了点头,“我想跟着一起去的,但姐姐跑太快了,我又不认识去卫生院的路。”

大人们都惊讶了。

“这可怎么整啊,欢喜一个孩子怎么去卫生院?”

“她认识去卫生院的路吗?”

“还有淑华,她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丢下孩子不见人影了?”

宋二柱等人本就在不远的地方干活,早已经凑过来了,这会也有些急。

奚万里道:“之前宋哥带欢喜去过镇上,她应该是认识卫生院的。”

虽然这样说,但别说是宋二柱等人,便是奚万里心里也急得很,欢喜毕竟才七岁。

恰在这时候,冯淑华跑了过来,看到几个孩子,顿时就怒道:“你们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在家好好待着的吗?”

宋爱国看到阿娘还没来得及高兴,听到这话,就露出了哭丧脸,一旁的宋敬业和宋美贞更是掉起金豆子来。

宋三柱却看不下去了,冷着脸道:“别凶孩子了,我还要问你呢,你是怎么回事?凤贞发烧,爱国去自留地找你,你跑去哪儿了?”

冯淑华的脸一下子白了,仓促间抓着宋三柱的手道:“你说什么?凤贞发烧了?”

说着,她开始搜寻小女儿,“凤贞呢?”

见宋三柱的脸色难看极了,一旁跟着冯淑华一起来的妇人有些讪讪道:“三柱啊,是嫂子不好,嫂子找淑华给我缝两个衣领子,没想到凤贞会在这时候发烧。”

听她这样说,宋三柱的脸色好了许多,对着冯淑华道:“欢喜抱着凤贞去卫生院了。”

宋家庄的纷争欢喜还不知道,这会的她满头大汗冲进了卫生院,将凤贞交给一个医生,不用她开口,对方看孩子不正常的面色和断断续续的哭声,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等到宋二柱和宋三柱两家人匆匆赶到的时候,凤贞已经挂了点滴睡着了,欢喜趴在病床上一脸疲惫。

大人们满肚子责骂,到了这会却是一点也说不出口了。

也是看到这些人,欢喜才反应过来一件事——这会的自己不是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大人,而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哪怕身体健全,大人也是要担心的。

“爹爹、三叔、小婶娘,对不起!”出了病房,她主动道歉道。

孩子都道歉了,大人自然不好再说什么,更别说孩子还做了好事。

“幸亏送来的早,要不然这么小的孩子烧下去…”医生还没有说完,一旁之前的护士就匆匆赶了过来,“医生不好了,之前送来的孩子刚刚醒过来就吐了。”

欢喜等人都是一惊,跟着医生一起进了病房。

他们进去的时候,凤贞正一边哭一边去抓脑袋。见状,医生顿时便皱了皱眉,开口道:“这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要做进一步检查!”

包括欢喜在内的众人纷纷一惊,便是乡下人再怎么没见识,也是知道脑膜炎这种毛病是会要人命的。

“医生,我女儿能救吗?”冯淑华只觉得天都塌了。

“你们不要慌张,即便确诊是脑膜炎,你女儿的情况发现得早,也是能够治好的,问题是…”医生皱了皱眉道:“卫生所的设备简陋,很多检查设施都没有,你们最好还是去县城医院。”

冯淑华这会已经六神无主,听了医生的话只知道点头,“好,我们去县医院,去县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