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福出生后,就被宋有华丢给了兄嫂抚养,自己没隔上两年就重新嫁人了。

宋有华嫁人之后,别说回来看女儿,根本就是连娘家都不回了,因着如此,宋春发生了好几场气,对着这个外孙女却愈发疼爱了。

不单是宋春发,宋有才对宋小福这个外甥女也很是疼爱。

但是,名义上是阿娘实际上是舅妈的毛玉秀对宋小福却一直不喜,一来是觉得她抢了自己儿女的疼爱,二来是因为小姑子对这个外甥女恨屋及乌了。

而去年,宋春发坚持将外孙女送去上学,毛玉秀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虽然碍于公公和丈夫,毛玉秀不能对宋小福做什么,但她态度上的冷淡是人都能看得出来,宋小福虽然小,但也是会看人眼色的,因此在家总是很勤快,想要讨舅妈的喜欢。

要说宋小福会偷懒,欢喜是如何也不相信的。

宋小福闻言涨红了脸,小声道:“我不是故意的。”

欢喜皱了皱眉,没说什么,将篮子里的野菜分了三分之一给她。

宋小福道了谢,便急匆匆回去了。

“姐姐?”见欢喜站在原地不动,一旁的宋爱国开口喊道。

欢喜摇了摇头道:“我们回去吧。”

这点小事欢喜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没过几天就出事了。

“你说什么?”欢喜猛地站了起来。

宋为民这才意识到这话不该跟欢喜说,一脸懊恼地摇头道:“这事你别管,我去跟小婶娘说。”

而欢喜脑中却回放着刚刚宋为民的话——【我今天回来的时候看到小福被蒋家村的蒋老汉纠缠,那老头一直用手去摸小福的胸,幸亏被我拦住了。不行,这事不能这么算了,咱老宋家的人可不能这么被欺负。】

她想起来,之前宋小福过来借野菜的时候,眼睛很红似乎哭过的样子,衣服也很乱。

欢喜的脸色难看起来,该不会…

听了宋为民的话,冯淑华急匆匆跑去了宋有才家。等她回来,欢喜打量着她的表情,却是看不出什么。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冯淑华对着宋为民交代道:“为民啊,你以后上学跟着欢喜一起,可千万别让她落单了。”

宋为民点了点头,显然也知道冯淑华是在担心什么。即便他不说,他也会这样做,毕竟自家妹妹比小福还小两岁呢。

冯淑华咕咕叨叨道:“那蒋老汉也太不是东西了,居然对着个孩子做这种事,幸亏被为民看到了,要不然…”

欢喜闻言心下松了口气,似乎还没到最坏的情况。

又听冯淑华道:“当年的事我就觉得奇怪,那会傻妹才多大,男人便是有坏心思,也不该那么小就…这事跟那蒋老汉肯定脱不了关系。”

宋三柱瞪了她一眼,“孩子面前少说这话。”

欢喜却是听懂了,在老槐树下,她没少听那些阿婆大娘说村里的八卦,而傻妹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傻妹,那也是个可怜人。看她的名字就能猜到这人脑子有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

傻妹原来不叫傻妹,但她在三岁的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自那之后人们就开始叫她傻妹,倒是她原来的名字没人记得了。

三岁的智商,你不可能要求她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

也因此,在她十一岁的时候,就被人用几颗糖骗了身子。她爹知道的时候气得只想杀人,可惜傻妹智商低,根本说不清话,也说不出是谁做的这事。

自那之后,傻妹三不五时的会为了几颗糖几分钱被人占了便宜,她父母不是不想管,但根本就管不了,他们要上工,而傻妹一个大活人也不可能一直关在家里,有心人总是能找机会避开他们的耳目骗得傻妹的身子。

第66章 红宝书

对于傻妹,欢喜无疑是同情的,她不是为了生存而出卖肉体,也不是自甘下贱寡廉鲜耻,但却没有人能够责怪她。

该怪的是那些利用她的单纯懵懂哄骗她的男人。

隔了几天上学的时候看到宋小福,她的精神看着确实不差,眼底隐约透着几分如释负重。

欢喜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开口道:“小福,你以后采野菜可以和我们一起。”

宋小福一下子明白了欢喜的好意,点了点头道:“谢谢你了,欢喜。”

因为寄人篱下的关系,宋小福对旁人的善意特别敏感,也特别珍惜。

宋梦萍在一旁有些闷闷不乐的,也不在意欢喜的话,反正采野菜这种事她从来不喜欢。

“你这是怎么了?”欢喜见她好半天垂着脑袋蔫蔫的,不由开口问道。

宋梦萍抬头看了他一眼道:“我二伯家把我家的檀木给借走了。”

欢喜一愣,“檀木?”

宋梦萍点了点头,“我爹爹还没有结婚之前,分到的自留地没工夫打理,结果自己长出了许多檀树苗,我爹爹也没有去拔,就那么任由它们长着,后来树成材了,我爹爹才砍下来存好,准备等我姐结婚的时候用。结果这次我二伯家要打板车,就到我家来借了。”

这一次,即便是她再天真也不会觉得二伯以后会还了。之前借给四叔家的榉木,听说梦江哥哥都要被分出去了,但对此却依旧没什么说法。她姐上次厚着脸皮跟四叔提了,结果四叔说让他们找梦江哥哥要,房子是给他们建的,问梦江哥哥,他又说东西是他爹借的,让他们问他爹要。

双方这般互相推诿,想也知道没有人肯还了。

欢喜惊讶的却是——

“用檀木打板车!?”还有比这更暴殄天物的事吗?

即便是年份再轻的檀木,价值也应该不低啊。

宋梦萍却一脸见怪不怪道:“好的板车都是用檀木打的,因为那样能承载更多重物。”

欢喜一脸无语。

又听宋梦萍道:“都怪那个木匠,好像跟我们家有仇一样,之前我四叔家都要去买木头了,是他说我家有,让我四叔来借的。这次也是,二伯将都打算用差点的木头打板车了,也是那个木匠提议来我家借的。我爹爹也是,我阿娘怎么拦都没拦住。”

欢喜闻言也有些无语,那个木匠确实有点…

一行人快要到学校的时候,宋爱国突然喊道:“你们看,那个是不是傻妹?”

众人抬头一看,前方不远处的树林中,个子不高的女人正被一个男人往茅草房里面拖。

那茅草房其实就相当于公共厕所,方便大家在地里上工的时候解决生理需求。

但这个生理需求肯定不是眼前这个生理需求啊!

“你给我站住!”一时间,一股怒气从胸口冲了上来,欢喜大声喊道。

别说看样子傻妹明显不情愿,即便她是情愿的,欢喜也会管这事。

那男人没想到他们一群孩子居然真的敢管大人的事,顿时便有些悻悻,呸了一声丢下傻妹跑了。

倒不是怕这群孩子,而是怕被人认出来,被举报了那就麻烦了。

欢喜皱了皱眉,倒是没有追上去,这样的男人比比兼是,抓住一个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行人跑到傻妹面前的时候,她正一脸急迫地将糖纸拨开,将三颗水果硬糖都一股脑塞到嘴里。见欢喜等人过来了,还一脸得意地道:“没了,都被我吃了,你们抢不到!”

很显然,她以前被孩子抢过糖。

傻妹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也清秀可人,大概是因为贪吃的关系,看着有些圆润,这时候的人就喜欢胖的。

但是再怎么漂亮的人,脸上一股傻气,气质打了折扣,却是让人看着就想欺负。

欢喜看得有些心酸,抿了抿嘴道:“傻妹姑姑,你以后别跟外人走。”不是说他们家和傻妹家有亲戚关系,而是同一个村的都是这样,同辈分的叫姐姐,隔辈未出嫁的叫姑姑,嫁进来的媳妇叫阿婆大娘婶子嫂子,男性则叫哥哥叔叔伯伯阿公,这点和北方却是有很大的不同。

“我不跟他走,他才只给了三颗糖,我要五颗糖的。”傻妹伸出一只手比了个五,笑呵呵道。

欢喜无奈极了,但是有什么办法,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因为五颗糖把自己卖了,但傻妹偏偏就是没脑子的人。

虽然大概要迟到,但欢喜还是走了一趟,把傻妹送回了家,跟她家里人说明了情况才返回去上学。

不出意外连带跟着欢喜的宋小福等人都迟到了,但蒋老师并没有惩罚他们,对他们点了点头就放他们回座位了。

欢喜猜测,大概事情已经传出去了,毕竟当初一路上有不少同学看到他们。

隔了几天,传来消息,说蒋家村的蒋老汉被抓起来斗了,罪名是耍流氓。

听着大家议论蒋老汉怎么惨,脖子上被挂了牌子,还要跪着接收再教育,欢喜瞪大了眼睛,转头看宋二柱等人,却见他们脸上并不意外,显然是意料之中。

她怔了怔,随即忍不住松了口气。

虽然这个时期斗来斗去的行为欢喜并不喜欢,但如果是蒋老汉这种罪有应得的人,听着倒是非常解气。

眼见着清明就要到来,又一个双抢就要开始,这一天,宋有才被县里叫了过去,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一本红宝书。到了晚上,全村的人就被叫到一起开会了,总结起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让各家到他那儿去抄一份红宝书,然后回去背诵。

“记住,不管识不识字,都要背,最好倒背如流,上面是要下来检查的。要是到时候背不出来出了事,我可不负责任啊。”见一些人不以为意,宋有才警告道。

听他这样一说,大家才把这事重视起来。

第二天刚好是周末放假,因此欢喜和宋为民宋爱国三人都跑去宋有才家抄红宝书了。白天的时候只有孩子去,大人都是上完工晚上去的,因此人虽然多,但宋有才家勉强也够落脚。

第67章 借钱

“你怎么抄得这么快?”宋为民发现,自己一遍还没有抄好,上学还没满一年的妹妹居然已经抄好了。

更令他郁闷的是…他看了眼自己的狗爬字,又看了眼欢喜娟秀的字迹,眉头皱得死紧。

是的,欢喜写着一手和本人性格非常不符的好字。

——上辈子,只要不是特别费脑力的东西,她都有去学,而书法是坚持下来的其中一项。

事实上,她也只有写硬笔字的时候是这样。欢喜当初练的是瘦金体,她对这种字体情有独钟,数十年如一日地练着瘦金体,而瘦金体娟秀而不失锋芒的特性与她本人极为相似。

抄完一遍,欢喜就开始抄第二遍。

一遍可是不够的,家里最少要做到人手一份,便是几个小的也不能落下。

在背红宝书这件事上,欢喜是一点也不打算偷懒的。她如今不过是八岁稚儿,时代的潮流是那样强大,她自问自己没有那个能耐去力挽狂澜。

最重要的事,她知道,黑暗只是一时的,只需要等待,黎明就会到来。

她不是那些正当年少的青少年,并不需要担忧自己的青春被耽误。于她而言,将来时代的更替,恰如其分,她的人生并不会被耽误。

都不用宋二柱等人去抄,三个孩子就把两家需要的红宝书给抄好了,其中,欢喜一个人就抄了大半。宋为民只抄了不到两份,宋爱国更是一份都没抄完,没办法,里面有很多生字,他动作慢不说,很多字都不会写。

对比那些家里孩子连一份都没有抄完的人家,宋二柱简直不能更自豪。

当然,介于宋为民的狗爬字除了他自己没人认识,宋三柱到底还是给重新抄了两份。

——和宋二柱不同,上过私塾的宋三柱写着一手非常漂亮的小楷。

红宝书抄好了,然后整个宋家庄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背书行动。对于欢喜这样的孩子,或是一些年轻人来说,这并不是难事。但对于不识字,脑子又不是特别聪明的宋二柱而言,那问题就大了。

一些简短的内容还好,欢喜读一遍他跟着读一遍,一遍又一遍下来,总能有成效,但对于一些长句,就实在是为难宋二柱了。

“我们希望和平…做了这些补充的说明,这样两种可能性都估计到了。”

欢喜背过一遍之后,宋二柱跟着背道:“我们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只好,只好…”

见宋二柱脸都涨红了,欢喜叹了口气提醒道:“只好横下一条心。”

“只好横了一条心,打了仗再…再…再…”

看着闺女那张小脸都绷了起来,宋二柱额头的汗都冒出来了,“再…再…”

可惜他越是急,脑子越是一片空白。

欢喜叹了口气,开口道:“爹爹你先休息一下吧。”

她是真的急,毕竟这不是后世,要是不把红宝书背好,那…她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但想也知道这种事只会被小题大做。

但是欢喜也看出来了,自家爹爹已经很尽力配合自己了,便是再逼下去也没有办法。

宋为民在一边幸灾乐祸道:“二叔你还是说读书轻松呢,你倒是轻松一个给我看看啊。”

要是旁的大人听到这话肯定是要恼羞成怒动手打人了,但宋二柱虽然被侄子说得有些羞窘,倒也能坦然面对问题。他发觉自己的想法大概是真错了,真正经历之后,他觉得自己宁愿插十亩地的秧,也不愿意背一本红宝书。

这也太难了。

欢喜想了几天,总算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她对着宋三柱和冯淑华道:“三叔,小婶娘,以后上工的时候你们如果和我爹爹在一起,就在他一旁背红宝书。轮流来,累了就喝点水。”

宋三柱和冯淑华都是识字的,因此背红宝书倒是没有问题,如今虽然还磕磕绊绊,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欢喜都想好了,这样不但能够让三叔和小婶娘不断巩固成果,还能够让爹爹多熟悉。

她就不信了,成千上百遍地听下来,爹爹一点进益都没有。

不但如此,她还决定自己和宋为民宋爱国有空也跟着过来背。她和宋为民还好,宋爱国和几个小的背得并不是特别顺利。

别说,这样的笨方法还真起到了作用。一段时间下来,好几段长句宋二柱都会背了,最关键的是他都背得很顺,一点也不磕巴。

村里和宋二柱类似情况的人不少,有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比他还不如,见状也纷纷效仿起来。

以至于等到县里派人下来抽检的时候,宋家庄竟是表现得最好的一个村。身为第十一生产队的队长,宋有才因此还得到了一个搪瓷杯的奖励,可把其他生产队的队长给羡慕的。

而不知不觉间,欢喜已经快要将一年级念完了。

也是这个时候,宋大妹一脸纠结地上门了。

“那个,二柱啊…我是来借钱的。”对着宋二柱,宋大妹有些窘迫道。

宋二柱和宋三柱兄弟俩闻言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要知道宋大妹家的条件可是不差,她自己在百货商店工作,姐夫李明东是纺织厂的老员工,李建设靠着去世的阿公的面子进了政府机关单位做办事员,李玉珍则是自己考进了中学做老师。

可以说,他们一家子四人赚的钱加起来远远比宋保家和宋卫国的要多。

他们实在不明白,自家大姐怎么沦落到上门借钱的地步的。

宋大妹也没有卖关子的想法,开口道:“建设那小子和一个干部家庭的姑娘好上了,那姑娘我看着也挺不错,性子爽利长得也漂亮,但那边父母开口说结婚的话聘礼要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自行车我们家早就有了,剩下缝纫机和手表卖点人情咬咬牙也能凑上,可是其他的实在是无能为力。”

她这些年花钱没怎么省着,毕竟两个儿女都出息,她觉得不管怎么家里的钱都够用了。哪知道儿子会那样能耐,居然找了一个身家背景那么了不得的儿媳妇。

第68章 酒席

宋大妹一脸恼火道:“本来我想着,李明东这么些年的工资一直没有上交,平时也没有什么消费,怎么说也有个七八百。结果我开口问他要,他支支吾吾顾左而言他半天,结果却只掏出了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宋大妹咬牙道:“他两个月的工资就不止这么多!打我嫁过去到现在,他的钱从来没往家里交过,结果就只剩下五十块!”

宋二柱等人闻言也是一脸震惊,要知道宋大妹和李明东结婚可是有二十多年了,李明东的工资从一开始的临时工十几块,到现在的四十几块,二十多年下来,宋大妹说的七八百都是少说,好几千才是正常。

而就他们所知,李明东吃用在家里和纺织厂,自己又不抽烟不喝酒,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不管怎么说,他都不该只剩这么些钱。

宋大妹一脸恨恨道:“早知道这样…”这些年,要不是看在他手里有钱,将来儿女都能得益,她能好吃好喝地供着他?

“你们都不知道我心里有多恨,我有时候都想要去举报他。”

“举报什么?”听了她的话,宋二柱一愣。

“当然是举报他耍流氓了。”宋大妹道:“要不然的话,这么多钱他花哪里去了?他既不酗酒也不聚赌,这么多钱能花到哪儿去?除了养女人,我实在想不出他能花在哪儿。这种事…还真不怎么需要证据。”

事实上,包括说这话的宋大妹在内,虽然奇怪李明东把钱花哪儿了,但也并不会真觉得他在外面养女人了。

除了欢喜,作为见过不少世面的人,她却是极为认同自家姑姑的话的。

“大姐,你缺多少?”宋二柱有些为难道。

他不知道自己手里的钱够不够。

宋大妹想了想道:“最少得有五百。”五百都是往少里算的,收音机加上四十八条腿可是不小的花费。

宋二柱皱了皱眉,“你等等。”

他回了房间,没多久抱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走出来,打开道:“这是所有的了。”

于是,大家分工合作将铁皮盒子里或新或旧的钞票都拿出来数了一遍。

“只有四百六十块。”宋三柱叹了口气道。

自家二哥的钱基本是借给他的,他每年都要借上三四百买工分,但是借一次,却基本要两年才能还上,要不是如今卫国寄钱回来了,二哥手里还没有这么多钱。

宋大妹一脸苦恼,这些钱是真不够,本来五百块就不一定够呢,更别说除了说好的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并不是没有其他的花费了,如今什么都要朴素,因此酒席倒是能够不去算,但到时候被套床单被芯还有给新娘买的衣服,这些都要好几百。

宋二柱开口道:“急着结婚吗?要不等两个月,等保家和卫国的工资寄回来…”他自己其实每个月也有三十几块退休津贴的,但这些钱基本自己留不到多少,都固定给一些生活困难的战友寄去了。

“不行。”宋大妹苦恼道:“那姑娘怀孕了,要不然女方家长都不会松口。这会正瞒着呢,虽然已经领证了,但要是被那些不安分的知道了,指不准会被抓起来斗。最多两个月就要把酒席给办了,要不然肚子就遮不住了。”

“那个,我这里也有钱。”欢喜开口道。

众人闻言却并没有当一回事,但是,等欢喜将钱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