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汶看了眼身边的苏婉娘说:“我想下午的时候在侯府外面转转,买点儿零食吃。”

沈湘知道杨氏说平时不让沈汶出门的话,觉得这个妹妹被憋得狠了,今天是她的生日,该让她高兴高兴。就说道:“好,我申时过来(下午三点),带你在府外周围走走。”说完不等沈汶道谢就走了。

沈汶回到屋中,对苏婉娘说:“你现在去接你弟弟来,下午正好跟我出去时我们一起把他送回家。”这些天,苏婉娘有时会把弟弟带过来,沈汶教他几个字,他在这里吃了午饭再回家。

沈汶上次替杨氏揉搓了一下,看着杨氏舒服很多,她就想去看看苏婉娘的母亲是什么病,能不能帮她一把。几年后她大概要出城行走,如果苏婉娘的母亲不好,苏婉娘就不会放心跟着她离家。

苏婉娘不疑有他,查了遍院子里的事情,离开侯府去自己家。她自然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说她为自己谋私,仗着是二小姐的大丫鬟就这么来去无阻。

侯府外,有在路边喝茶的一个人,远远地见苏婉娘出了侯府,不久带着弟弟又进了侯府,就离开了。

消息传递到宫中已经快到午时了,丁内侍轻声对四皇子说:“那个丫鬟如果带了她的弟弟进侯府,一般来说,下午申时正就会再出府把弟弟送回家,然后自己回侯府。”

四皇子起身道:“那我们快些动身吧。”他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叫苏婉娘,她的身世和家人,他等不及想再见着她。不知道她这次会是什么样?

丁内侍扶着四皇子坐了轿子,这些天他早就安排了,四皇子要出宫行走的牌子已经备好,一行人出了宫,转乘马车,进入了闹市。

在车里,四皇子微蹙着眉头,小声说:“她能带着弟弟这么公然往来侯府,看来,相当得宠。”可上次她为何痛哭呢?

丁内侍也小声说:“这何尝不是侯府做出的一种姿态,知道大皇子拿着这青楼女子说事儿,却让她成了那个二小姐的大丫鬟。据说二小姐的院子里,这丫鬟说一不二,她的弟弟由二小姐启蒙,她简直是半个主子了。也许,侯府是想把她养成……”他突然住嘴,装着警觉看窗外。

那么美丽的女孩子,肯定不会总是个丫鬟,也许是培养起来,给侯府哪个公子或者未来的女婿做妾。但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出来,丁内侍暗暗后悔,他平时与四皇子知无不言,可到了这个女子身上,恐言多语失,真不能随便说话。

他们的马车在闹市里来回走,到了一家茶庄。四皇子在丁内侍的搀扶下带着三个内侍上了二楼,找了个单间,独自品茶。

单间有暗门,丁内侍扶着四皇子从茶庄后面的一条楼梯下来,上了一辆早就等在那里的轻便马车。丁内侍隔着帘子低声对车夫说了一句,马车往侯府方向去了。

到了侯府门前,他们的马车停在了侯府外热闹的小食一条街的阴凉处,丁内侍和四皇子坐在车内,隔着窗纱盯着。丁内侍觉得度日如年:他们的时间有限,万一今天出了什么事,那个丫鬟已经带着她的弟弟离府又回去了,四皇子不就在这里白等了吗?他心里该多失望……

丁内侍在心中暗暗向蒋淑妃祈祷:娘娘,请让那个丫鬟……可又想,娘娘就是在世,也许不会喜欢四皇子来这里看一个丫鬟,会不会娘娘的魂魄不喜,就不让四皇子心愿得偿……

在丁内侍的胡思乱想里,侯府的边门开了,走出来几个护卫,中间是个身材高挑戎装打扮的女孩子,后面跟着两个丫鬟打扮的人,其中一个就是苏婉娘。再后面却是个胖乎乎的小厮,手牵着一个长得非常秀气的小男孩,看眉眼,应该是苏婉娘的弟弟。

四皇子低声问丁内侍:“那个小姐就是人们所说的又蠢又笨的二小姐吗?看着不像呀?”

丁内侍也仔细看:“应该不是,二小姐也就七八岁,这位姑娘该有十岁了,应该是侯府的大小姐。”

两个人凝视那一行人,四皇子小声说:“那个小厮,该是个女孩子。”

丁内侍点头道:“那该就是二小姐了。”

四皇子摇头道:“没看出多么蠢……”

丁内侍接口道:“就是有点儿胖。”

沈汶牵着苏婉娘的弟弟,指着府前的小食街说:“就到那里看看吧。”

沈湘点头,护卫刚要往这边走,一辆马车在府前停下,车上毫无标记,但是车里有人说了几句话,沈湘停下,对着车里人笑着说:“你怎么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撩开的车帘内,张允锦急急地说:“快把盒子接过去,我娘不让我过来,可我答应了你妹妹,要给她点心的。我偷偷出来的,你拿着,我得赶快走。”

赶车的人递过来了一个盒子,沈湘接了盒子,叫沈汶上前答谢,张允锦忙说:“别过来,她一个小男孩的装束,让人看见了成什么样?还以为我和你们的公子有瓜葛。”

沈湘笑着谢了,张允锦说:“记得有空就给我下帖子,十次里面,我娘怎么也得应一次。”

沈湘答应了,马车走了。

沈湘把盒子递给沈汶说:“你看,有吃的了,还要走这条街吗?”

沈汶接过盒子,在外面闻了一下,高兴地说:“不要了不要了,她府里的点心可好吃了。我们帮着婉娘姐姐送她弟弟回去,然后就回府吧。”

沈湘乐得少事,就示意苏婉娘带路,往苏婉娘家走去。

沈汶打开盒子,拿出一个点心刚要放到嘴里,眼角看见旁边苏婉娘的小弟正仰脸看着自己的嘴,不好意思地把点心从嘴边拿开,递给小弟,嘴里说:“来,小哑巴,吃啦。”

苏婉娘的弟弟叫苏传雅,沈汶开始时叫他“小雅”,后来觉得不顺口,就变成了“小哑巴”。

苏婉娘扭头脆声说:“小雅,你别先吃!要有礼貌,让小姐先吃。”

四皇子的心提上去了:她在主人面前这么无拘无束,听着哪里像个丫鬟在说话,倒像是长姊在教导两个小弟妹,不知道那个二小姐会如何反应……

小雅果然对沈汶说:“你先吃,再给我。”

沈汶一看盒子里,各色点心有十几种,如果整个吃,三四块肯定会饱了,可如果每样只吃一口,倒是都可以尝尝,就咬了一口,然后把点心给了小雅。小雅毫不犹豫地一口吃了。沈汶又拿起另一块来……

车里四皇子皱起眉头:这二小姐倒是没介意苏婉娘的口气,可这不是侮辱人吗?给孩子吃剩下的东西?因为苏婉娘,他根本没觉得二小姐高人一头。

他不知道苏传雅这些天与沈汶和苏婉娘一起吃饭,经常把沈汶吃了几口就放一边的东西给吃了。开始沈汶还觉得不好,并且几番制止,可后来见他真的抢着吃,她心里明白,这也许是小哑巴心里想把她当成一家人的表现。反正男孩子在长身体,胃口大,而且孩子之间你一口我一口吃东西实属平常,就也不计较了,两个人常常一起吃一份糕点。

丁内侍告诉车夫跟着那群人,见沈汶和小雅一边走一边吃,心中开始同意人们说的有关侯府二小姐的传言了: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会这样在大街上吃东西?一点礼仪都没有!难怪风评那么差,还不如一个丫鬟懂事!

这一行人到了苏婉娘家门前,门一开,全进去了。只有那个扮成小厮的沈汶,似乎无意般扭头向他们慢吞吞地走着的马车望了一眼。丁内侍只觉得心头一沉,忙让人停了车。

他们在外面等了一会儿,看着那些人离开了苏婉娘的家,又一路走回了侯府,四皇子才点了下头,丁内侍让车夫赶车回了茶楼,再从密道上楼,然后回了宫。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字数多些。周一更。

我原来还以为那些宫斗是文艺作品,结果有一天读一个白人灵媒写的她五十几次的前世,有一世就是成为了中国皇宫里的一个妃子:前一天刚被提升为什么妃,第二天就被毒死了。

史称吕后、武则天等掌了后宫后,皇帝就没孩子了。那些剁手脚挖眼睛的事儿都做得出来,可见战斗的残酷。感慨中。

☆、线人

沈汶这里回到院子里,小声对苏婉娘说:“你明天对沈湘说,你看见外面有马车跟着咱们,下次你回家时,让两三个护卫陪你一下。”

苏婉娘吓一跳:“真的?!”

沈汶点头:“一辆青篷马车,一个车夫,里面两个人,没有兵器。”

苏婉娘有点紧张:“会不会是对我弟弟不利的?我爹就这一根独苗。”

沈汶慢慢摇头:“我倒觉得是对着你来的。”她看了一眼苏婉娘,苏婉娘满十一岁,日后征服了京城的绝色容颜已经露出端倪,把刘海梳到了鼻子中间也只能掩盖三分之一。

苏婉娘摸了下脸:“那我戴大帽子吧。”只有富贵人家的女子才戴面纱面巾之类的,一个丫鬟,戴个帽子就是了。

沈汶严肃地说:“凡事多加小心。”

如果四皇子知道沈汶那么一回顾,苏婉娘就戴上了大帽子,非把沈汶恨死不可。从此后监守的人就发现那个丫鬟进出都戴了个布帽,下面只能看见个下巴,而且身边总有护卫。

丁内侍知道后,明白是那天有人看见了他们。可想来想去,那时看过来的只有那个“胖小厮”二小姐,肯定不是她发现的,一定是周围有侯府的暗哨。他告诉四皇子,从此不能去侯府门前偷看苏婉娘了,那里有暗哨监视着。

四皇子点头,可半天后却说了一句:“偶尔去一次,应该无妨。”丁内侍不敢再说话了。

沈汶那天到了苏婉娘的家,见到那个苏婉娘雇的妇人倒是很勤快,屋里收拾得整洁。苏婉娘的母亲也看着干净。可她说话气喘吁吁,沈汶在意念里看她的心脏处血气滞留不通,该是后世所谓的心力衰竭。沈汶知道这种病可不是她能疏通几处要穴就能治的,虽然苏婉娘的母亲现在还活着,可按这种样子,只是熬日子罢了。

她不敢这么直接讲出来,只好对苏婉娘说:“你娘的病治了这么久也没什么起色,该换个郎中。你去找一个叫施和霖的郎中,据说他是个高手。”

苏婉娘皱眉说:“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有人说他是京城的一大圣手,可许多人说他是个骗子,大多病治不好,还常治死人。”

沈汶说道:“那是因为他敢去治别人不敢治的那些难病和疑病,也敢收快死了的人。”他留下的案例在后世都奉为经典。

苏婉娘点头,有些发愁怎么去找,沈汶说:“你去跟沈湘说你担心你母亲的病,听说有这么个人,让她帮忙。”

苏婉娘笑:“你是吃定了她了。”

沈汶说:“她特别仗义,那时才见面就去救你,现在更肯定帮忙。而且,也不是她去干,十有八-九,她会让沈卓去办这件事。”

自从苏婉娘在香叶寺提醒了沈湘,他们提前回来,避免了那些麻烦,沈湘就与苏婉娘变得亲近。夏日早上习武后,两人有时会一同走回来,聊天说笑,然后一个去叫沈汶起床,一个回去洗澡准备请安。

苏婉娘比沈湘大,沈湘渐渐把苏婉娘看成了一个和自己谈得来的姐姐。

这日,苏婉娘刚刚说想请京城的怪医施和霖给母亲看看但是苦于不能到处打听,沈湘就包揽下来:“我去帮你,是叫施和霖吗?我让三哥去找,找到了就请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那么怪。”

苏婉娘差点要哭,强笑着说:“谢谢大小姐。”

沈湘啧一声说:“你好没意思,这么见外!要说也该说谢谢师傅才对。”

苏婉娘刚要开口,沈湘又马上说:“现在别说!一点也不真心实意!”

苏婉娘抹了下脸说:“你真烦人,成心想让我哭。”

沈湘用胳膊去碰苏婉娘:“你千万别跟我那个妹妹似的,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简直像块湿手巾,一拧就是满手的水。”

把苏婉娘又逗笑了:“你敢这么说她,看她不对你哭。”

沈湘忙说:“你可千万别告诉她!我真怕了。”口气跟杨氏一样。

两个人笑着告别,秋天的太阳刚刚升起。

九月里太子册封大典,镇北侯从边关回来观典。

杨氏就像发了疯似的,天天喊东喊西,指挥着府里上下人等,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打扫房屋,修理草木,采买食品,给侯爷做新衣等等,跟要过年一样。

正经的节日八月十五却过得潦潦草草,不仅侯府没有什么赏月歌舞,府里的孩子们还一律不准出去参加别府的庆祝,只让厨房做了月饼,里里外外发放了就算完事。

老夫人虽然说了几句风凉话,但是脸上也是忍不住总是笑着。

九月初二早上请安后,下人传报侯爷接近了京城,今天该能进城了。沈毅问了路径,就要出迎,杨氏挡不住,刚同意他出城,沈坚也要去,沈卓自然不甘落在后面,不等杨氏再说什么,呼啦啦都跑了。

不多久,有人来说,大公子他们骑马出府了,大小姐沈湘也跟着去了。

见此情景,杨氏又急又喜,看着偎在老夫人身边的小女儿,叹息道:“还是汶儿乖啊,那几个总是气我。”

沈汶激动地跑过来挽了杨氏的手说:“娘亲,爹回来会有好多好吃的吗?”

杨氏笑着点了下沈汶的头:“就知道吃啊!都八岁了!”

老夫人在一边说:“爱吃好!汶儿是有福之人呀。”

沈汶无耻地扭着腰说:“我听祖母的!”

屋子里的人都凑趣地笑。沈汶思衬着,镇北侯今天回来,大皇子肯定不会太高兴,自己这番表演被那些眼线传达过去,该让他的情绪上有个亮点。

算是我对你的一种补偿吧,毕竟,我将要毁掉你的一切,沈汶不无恶意地微笑。

到了中午,沈毅让人送信来说已经在城外迎到了父亲,可父亲说要先进宫面圣,不能回府。几个孩子陪着他去皇宫,然后会在那里等着他出宫。

杨氏听了皱眉说:“这几个孩子!这要等多久?!见皇上会那么快吗?还不如在家里等着。”

老夫人叹气道:“他们多日不见父亲,这是他们的心。你让人给送过茶水和饭食去,免得他们不想离开宫门,没吃没喝的。”

杨氏马上说:“快去准备,给大公子他们……哦,还有侯爷,备些吃喝送过去,别饿着。”

沈汶这里一直在杨氏屋里等着,知道父兄门不可能那么快回来,但杨氏和老夫人没有离开的意思,也没让她自己回去,就也一同等着。

一起吃了午饭后,杨氏让苏婉娘带着沈汶到后面的偏堂睡午觉,那意思还是要在这里等着,难道是怕侯爷到了门口来不及去叫沈汶?沈汶知道这是杨氏心中焦虑的表现。

按沈汶的猜测,镇北侯肯定不会那么快见到皇帝。皇帝大概会让他等到宫门将关的时候再见他,借此表示一下轻蔑等情绪。这就是作为忠臣的悲哀:皇帝知道镇北侯手握重兵也不会造反,那么除了不要把事情做绝,礼仪上就无需太顾忌。这么算来,镇北侯不到天黑是回不了家的。

当然,沈汶不会这么告诉杨氏:没必要在众多眼线面前表示自己聪明。她躺到床上,撒娇地对苏婉娘说:“婉娘姐姐陪我睡觉啦!”

苏婉娘一副无奈的样子躺到了沈汶的身边,沈汶小声地在苏婉娘耳边说:“别忘了我昨晚说的。”

苏婉娘应了一声。

果然,入了二更时 (约晚九点到十一点)外面才有人来报,说侯爷和大公子们离开了宫门,再过小半个时辰就该到府了。

杨氏让人全府张灯,虽是黑夜,却将侯府照得通明。杨氏领着沈汶走到了大门处,远远地听着车马声近了,沈汶还没哭,杨氏却开始哭了。沈汶也只好跟着抹眼泪。

门口一片下马声,杨氏已经哭得浑身颤抖。旁人终于发现了沈汶的爱哭脾性是从哪里来的了。

镇北侯从大门外被几个孩子簇拥着走进来,杨氏哭得喘不上气,挪着步子上前行礼,哽咽着说:“侯爷……你……可算……回来了……”然后用袖子蒙了脸,泣不成声。

几个孩子见平时刚强的母亲此时如此痛哭,原来哭过的眼睛也红了。

镇北侯走过来扶起妻子,眼睛发热,可嘴里说:“你……别哭呀……这么多人看着……”他左右看看,沈毅带头扭脸看别处,只有沈汶还在一边嘤嘤地小声哭,眼睛眨巴着看着镇北侯。

镇北侯还不到四十岁,可长年驻守塞北,让他满面风霜感,皮肤粗糙干燥,因为经常皱眉,浓眉间有深的褶印,眼角也现出明显的皱纹。

镇北侯看到几年不见的小女儿,从矮胖的小婴孩,长成了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心中高兴,一把将沈汶抱起来,笑着说:“汶儿这么大了!”

沈汶抱住镇北侯宽阔的肩膀,哭着叫了一声:“爹,你怎么才回来呀……”生生地把杨氏刚刚平静下来的哭声又了惹起来。

镇北侯一手抱着沈汶,一手拉了杨氏,笑着说:“我不是回来了吗?就别哭了。”

沈毅走过来,低声对沈汶说:“爹肩上受了伤,你别让爹抱着了。”他们宫外等着的这段时间,他早就向随行的军士把镇北侯的事情打听了许多。

杨氏马上抬头说:“侯爷受伤了?!汶儿,快下来。”

镇北侯忙说:“没事,不是抱她的这边,而且已经封口好了。我抱抱汶儿,好久没抱了,她长得这么快,下次回来肯定就不能抱了。”

沈汶一下子双手趴在镇北侯肩上装死般说:“我不下来,我要让爹爹抱!”

几个孩子都对她怒目,沈汶闭了眼睛,不加理会。在意识里,她探索着镇北侯伤处,用意识力催动凝住的血块,梳开粘结的脉络,用意识能量一次次撞击着几个闭塞了的要穴。

杨氏知道镇北侯受伤,眼泪就停不了,用手扶了镇北侯那支胳膊往府里走。

镇北侯只觉杨氏碰着的伤臂一阵阵发酸,还会突然火烧般疼一下。他以为是连日劳累,牵动了结痂的伤口,也不表露出来,任杨氏拉着他,一路安慰低声哭泣着的杨氏。

到了大厅,里面等待的老夫人早就站在了门口,镇北侯放下沈汶,向老夫人跪下行礼:“不孝儿……”

老夫人也哭了,扶了镇北侯起身,说着:“你让为娘操碎了心……”镇北侯怕老夫人哭出事儿来,忙起身扶了老夫人,强笑着说:“儿子不挺好的吗?娘不用担心。”说完看了杨氏一眼。

杨氏知道这是不让告诉老夫人他受伤的事,哭着点了下头,然后对钱氏示意。钱氏忙出了大厅说:“上晚饭,快点!也给外面的人都上饭!”

老夫人拉了镇北侯的手,在已经摆好的大圆桌边一同坐下,嘴里说:“上马饺子下马面,要用汤水先养养胃。天晚了,先吃饭,别忙着换衣服沐浴什么的了,在府里不用讲究这些。”

镇北侯见皇帝时曾换了身衣服,洗过脸,现在也不算太过征尘,就示意几个孩子都坐下。沈汶毫不客气地坐在了镇北侯伤臂的一边,弄得沈毅少有地对她横眉立目。

镇北侯却笑了,轻拉了沈汶的小胖手说:“汶儿就坐在这里吧。”

老夫人对站在一旁的杨氏说:“你也坐下。”

杨氏摇了下头说:“我来服侍吧。”老夫人知道杨氏的心意,没有再说什么。

镇北侯伤在右臂,明显举箸不便。他其实正觉得右臂格外难受,抬举中有些热感,一会儿疼得要命一会痉挛不已,不禁微微皱眉。

杨氏在一边含着泪殷勤地盛汤盛饭布菜,那意思就差亲手把饭喂到镇北侯嘴里了。

坐在镇北侯身边的沈汶含着一大口食物,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的碗,让人以为她在专心吃饭。其实她正闭着眼在意识里,根据镇北侯肩部的动作,用能量撕开那些阻碍着血液循环的坏死组织,并一次次地刺激周边大穴……

她太专注,根本没注意到众人都纷纷地放下了筷子。身后苏婉娘轻声地咳了一下,沈汶猛抬头,见大家都看着她。沈汶意识到自己满嘴是米饭,方才还闭着眼……

老夫人笑着说:“汶儿到底是个孩子,看着是要睡着了,小心把脸放到碗里。”

杨氏也笑道:“汶儿在这里等了一天了,现在可以回去睡觉了。”

沈汶忙一边嚼着嘴里的饭一边拉了镇北侯的袖子,含糊着说:“我不回去,我要守着爹。”

镇北侯将沈汶抱起来放在膝头笑着说:“没事,要是睡了,我一会儿抱她回去。”

杨氏嗔怪道:“你的……”被镇北侯一眼看来,忙改口:“千万别惯着她……”

沈汶依偎在镇北侯的怀里,像一个发困的孩子样闭上眼睛:她已经将伤口处的淤积组织都清理了,只需继续疏通经脉刺激穴位,伤口就能加速痊愈……

她听着杨氏让人撤了饭菜,上了淡茶,又说了几句话。钱氏过来对杨氏说随镇北侯来的人都已经用了晚饭,也安排了澡水和住宿,杨氏很满意。钱氏又小声说:“侯爷还带回来了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

杨氏一愣,镇北侯听见了,说杨氏道:“你让人把跟着我的叫耿彪和王志的两个孩子和那个女孩子都带过来吧。”

苏婉娘看向镇北侯怀中还闭着眼睛的沈汶,别人也许看不出沈汶脸上的表情,可苏婉娘却觉得那上面透出一丝冷笑来。

一会儿,门外走进来三个人,两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一个是个相貌姣好的少女。

镇北侯对杨氏指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说:“他叫耿彪。”又指着另一个长得伶俐喜人的:“他叫王志。”两个少年行了礼。

镇北侯说:“他们的家人都在北戎犯境时死了,我手下的军士救了他们。”

每年都会小股北戎军队过境骚扰,洗劫村落,抢粮抢人。镇北侯说是手下军士救了他们,其实是他自己在带兵追剿过境的北戎军兵时,从北戎的手中把他们截了下来。为了救其中的王志,他还在右肩上中了一箭。这些细节,他不准备告诉杨氏,接着说:“他们年少,我看着都很聪明,带回来给大郎和二郎做伴。他们生于苦寒,性子比富贵人家的孩子强韧,大郎二郎两三年间就要随我去北边,日后他们该能帮着大郎和二郎。”

沈毅和沈坚都站起来行礼道:“多谢父亲操心。”

杨氏看着两个少年,笑着说:“耿彪看着朴实,就跟着大公子。王志这孩子年纪小些,就跟着二公子。”两个少年行礼谢了。

沈汶微睁开了眼,看着这两个少年。耿彪鼓鼓的脸上带了丝迷茫,王志则带了喜悦。

沈汶通过那些史料知道,这个鼓头鼓脑的耿彪,日后与大哥沈毅一同战死在求援途中,他为沈毅挡了十几箭,死时还张着手臂,日后被人称为“忠义之士”。王志,却是在沈坚陷入包围与敌拼杀时,从背后偷刺了沈坚一剑,令沈坚重伤。虽然他被沈坚身后的护卫看见了,怒杀了他,但沈坚也因此被敌人砍死。

同样是被侯爷救回来的,有人成为忠诚的战友,有人成为背叛的白眼狼。

让王志做出这样狼心狗肺之事的,就是这站在一边的少女。她神带怯色,新月眉,单眼皮,皮肤白皙,嘴唇淡红,让人不由得心生怜悯。如果说苏婉娘的美是那种绝世倾城的美丽,那么这个女孩子就是那清淡里带了娇羞的柔媚,虽然不出众,但因平易而让人觉得容易接近。

此时,镇北侯指着她说:“我们回来的路上,见到这个女孩子在自卖自身,说是父亲死了,自己被继母赶出了家门,到此投亲不遇。有几个纨绔样的子弟在调戏她,她对着路人哭求帮忙,我就买了她。”

沈汶暗中白眼:真没有新意!没比我高明多少。

杨氏微笑着说:“现在我可知道汶儿是和谁学的心软了。”

大家都笑了,沈汶却像是不满地撅了嘴:这个女孩子前世被名为“春紫”,成为了沈湘的丫鬟。沈湘出战,她没有跟着去。侯府灭亡后,她成为一个东宫臣子的小妾。

杨氏看着这个女孩说:“看年纪,就给湘儿……”

沈汶忽然开口:“我要她给我当丫鬟啦,娘刚才还说我是向爹学的心软,爹买了的,自然是我的呀!”然后使劲眨眼看杨氏。

杨氏看沈湘,沈湘今晚对沈汶的表现极为不满:知道爹伤了还一个劲儿让爹抱着!然后就仗着自己年纪小,坐在爹身边。接着还坐在了爹的怀里……

这么个不懂事的妹妹,沈湘不屑与之为伍,她带了些不耐烦地说:“妹妹想要就给她吧,况且她看着这么娇滴滴的,大概也不适合我的院子。”

沈汶忙对着沈湘发甜地说:“谢谢姐姐啦,我就知道,姐姐对我最好了!”

沈湘皱眉:“那你还不坐过来,别总让爹抱着!”

沈汶拧着腰赖在镇北侯怀里说:“不,我喜欢让爹抱!”

镇北侯笑着说:“湘儿莫要担心,汶儿很轻,抱抱无妨。”

沈湘撇嘴:“她还轻?!那么胖!肯定沉。”

沈汶转身扑到镇北侯的肩头说:“我不沉呀!”

镇北侯只觉受过伤的肩头一阵大热,舒服得很,笑着晃着沈汶说:“不胖不胖,不沉不沉……”

又说笑了几句,老夫人说:“侯爷累了,大家都该歇着了。”

几个孩子都告了晚安往外走,沈毅示意两个少年跟上,苏婉娘冷着脸对那个向侯爷张望的女孩子说:“你跟着我们走吧。”那个女孩子怯怯地答应了一声。

出了大厅,沈毅皱眉对沈汶说:“小妹,你今天真不对!”

沈湘马上跟上:“就是!有那么缠着爹的吗?”

几个人纷纷开口指责沈汶,沈汶开始抽抽搭搭:“我只是……很想爹……”

沈湘严厉地说:“你既然想爹,就不能这么不为他着想,累了爹的伤口怎么办?!……”又是一通数落。

沈汶哭得厉害,最后沈毅叹气道:“妹妹还小。”

沈湘说:“她都八岁了,也该明白事理了!”

沈坚打圆场道:“好啦好啦,以后小妹就不会这样了,是不是?”沈汶使劲点头,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沈卓也劝沈湘:“成啦,她都哭成这个样子了,就不用再说她了。”

几个孩子分头走,苏婉娘带着那个新来的女孩子跟着还一个劲儿哭的沈汶顺着张灯结彩的小路往院子里走。

那个新来的女孩子小声地问:“这位姐姐贵姓?小妹有礼了。”

苏婉娘语气淡漠地说:“你看着比我还大,不必称我为姐姐。既然是二小姐院子里的人了,要以‘夏’和颜色为名,日后你就叫‘夏紫’吧。”

“瞎子”?!这个女孩子不自觉地哽住,她看了眼前面走着的沈汶,低声问:“这是小姐给我的名字吗?”

苏婉娘带了丝严厉:“小姐院子里的人都是我给起名字,你不喜欢,可以去告诉夫人。”这意思是不用告诉小姐了,那没用。

夏紫微低头,不再说话。

苏婉娘想起前一晚沈汶的低语:“婉娘姐姐,明日,我爹会带回来一个女孩子,她是眼线,我要把她放在我的院子里,你给她起名‘夏紫’……”

夏紫,一个眼线被命名为“瞎子”,这是沈汶的恶作剧吧。

次日清晨,夏紫就被叫了起来,她新来乍到,苏婉娘把她分到了丫鬟的最低等级。那个级别的领头粗使丫鬟,自然把她分去做最脏的活:打扫厕所。

夏紫能被养得这么娇媚,当然从来没做过这些苦事,做起来毫不顺手。苏婉娘要求厕所每一个时辰就要打扫一次,还会有人来检查,如果不合格,就要看着人按照列出的条例,当场一样样清理,干不完就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