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3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5 章

刘长生非让刘好好把庄立军送到村口,好在村口离小学并不远,耽误不了上课,她也就不推辞,客客气气地送庄立军出去。

“以后我写信给你,你一定要看,记得回信给我。”庄立军从军用挎包里拿出一页邮票递给她。

连邮资都准备好了?她失笑,却不肯接过邮票。

“拿着。”他不容分说地把邮票塞到她手里,“我知道你不是接受不了军人,而是接受不了盲婚哑嫁,再怎么说我们也已经是未婚夫妻,不给对方一个机会互相了解,怎么知道合适不合适?”

“合适又该怎么样?不合适又该怎么样?”她脸上虽然在笑,问出的话却很尖锐。

“合适的话当然是最好的,我们找个时间就把婚结了。”庄立军的脸又泛起了一丝微红,但还是一本正经地把话继续说了下去,“不合适的话,就想办法把婚约解除了,你这么聪明的女孩子,不该被束缚在一段不合适的婚姻里,和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共度一生。幸好你给自己争取到了几年时间,我相信这段时间足够你了解我,做出决定了。”

没有一个女孩子不喜欢被人夸奖,尤其是被一个长得如此俊帅挺拔的异性夸奖,就连刘好好也被他这一番含蓄的话夸得飘飘然了。

她并不了解庄立军,但是他话里的尊重和欣赏却让她十分受用。

她知道庄立军很优秀,应该是一个一直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的孩子,否则刘咏那一票大院子弟不会对他这么崇拜,这样优秀的人很容易变成一个自以为是的自大狂,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能做他的女人是一种福气,前世她也见多了这种“霸道总裁”。

现在她所处的地位的确比他弱了许多,他却能这样真诚地尊重她,不管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表现让他刮目相看,还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单是这份尊重,就足以让她投桃报李,给他以平等的尊重。

“行,我会给你回信的。”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收下了邮票,目前看来,庄立军的人品不坏,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们做不成夫妻,还是能做好朋友的。

前世她能把一票追求者全都变成了称兄道弟的好朋友,今生不改单身主义初衷的她,也有信心不会继续让庄立军对她抱有幻想。

庄立军觉得自家的未婚妻虽然长相柔弱无辜,但性格却坦荡磊落,丝毫不忸怩造作,不禁添了几分欣赏,如果她不是个女孩子,不是他的未婚妻,也许他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庄立军莫名其妙地红了脸,如果能这么一个妻子,真的是一件还不错的事情。

在遇到她之前,虽然有婚约在身,可从来没有细想过结婚这件事,可见到她之后,短短的几个小时内,结婚的年头在他的脑海中就没有断过。

刘好好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他在脸红个什么劲儿,难道她收了他的邮票,他就害羞了?只是邮票而已啊,又不是定情信物。

她都搞不明白他究竟是脸皮薄,还是脸皮厚了。

第七十章 送别

远远走过来一群扛着锄头的年轻人,一路上嘻嘻哈哈的,见到刘好好和一个眼生的绿军装说话,不由得脚步一顿,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诧的八卦表情。

“好好,这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先开口了,她是刘好好的族姐,一双眼瞪得老大,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却有些不敢相信。

“刘老师,这位不会就是你的未婚夫吧?”刘好好还没来得及回答,城里来插队的一个女孩子就咋咋呼呼地先叫了起来。

刘好好的脸上挂上了应酬的制式笑容,大大方方地朗声回了一句,“是啊。”

生产队里的人都知道刘好好有个在部队里当军官的未婚夫,但见面还是第一次,难免好奇地打量了他们好几眼。

这一打量,女人们的眼中就带上了一抹惊艳,男人们则一副酸溜溜的样子。

这男人也生得太俊了,剑眉星目,英气勃勃,俊美而又不失硬朗,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妥妥的帅哥,尤其是那一身笔挺的军装,坚毅的气质又给他加了好几分。

刘好好知道庄立军长得好看,但是她毕竟算不上是外貌协会的人,见到他后只是微微一惊,很快就能反应过来,这些青春少艾的女孩子们却没这么快回过神来。

有个瘦小的女知青甚至还不由自主地喃喃道,“长得真俊!”

刘好好哑然,就算他长得再俊,也不至于让人这样失态吧,瞧这些女孩子含羞带怯,粉面含春,视线闪闪躲躲的样子,真是让人无语。

庄立军微微蹙眉,很不喜欢别人过分关注他的长相,尤其是被这么一群人当作大熊猫一样围观,这种感觉说不出的难受。

刘好好察觉到他的不适,冲着他们爽朗地笑道,“他还赶着回部队,我先送他出去,咱们回头再聊。”

说完,也顾不上他们做何反应,就带着庄立军快步离开了,直到走了一段距离,见不着那帮年轻人了,她才松了口气,缓下脚步,似笑非笑地说,“瞧你,可真受欢迎啊。”

她还以为这年头的人都很实在,没想到也有这么多颜控,见到帅哥就走不动路。

“别瞎说,”他一本正经地看着她,不愿意她过多地提起这个话题,“你在家别太累了,需要用钱尽管和我说,别什么都自己扛着,还有,一定要记得回信!”

“都记住了,你放心吧。”刘好好虽然觉得他的嘱咐怪怪的,但还是出于礼貌,一口应承下来,“对了,你今后就寄五块钱回来,千万别多寄。”

“为什么?”想到刚才刘长生朝她扔的那一筷子,他心里就不舒坦,他知道她是为了维护他,但是他不想让她因为几块钱而被刘长生责罚。

“因为我们家的钱够花。”想到刘长生刚才那副模样,她将牙咬得紧紧的,难得露出了这样严峻的神情,“他就是在试探你们的底线,你要是多给了,他过段时间就会得寸进尺,向你要求更多。他不是我爷爷那样的聪明人,他不知道怎么去维护感情关系,你纵容他这样下去,两家人这么多年的情分,迟早要被他挥霍干净。”

因为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上并没有完全接纳刘长生这个父亲,所以她对他这个人的看法能够保持足够的客观,据她的观察,刘长生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男人,越是在他面前摆架子拿腔作势,他就越惧怕,对他越是温柔和善,他反倒得寸进尺起来。

所以他在生产队干部,甚至是他那个泼辣的姐姐刘金凤面前,永远都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恨不得躲到程招娣身后去才好;可在对他百般迁就忍让的庄家人面前,却装腔作势地拿乔,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

人家是不卑不亢,他是又卑又亢,这样的情商不仅是低了,完完全全就是负数。

之前还有刘大力为他撑着场面,现在刘大力去世好几个月了,他渐渐从父亲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人也开始膨胀起来了,想到他刚才那副贪婪的模样,刘好好就觉得臊得慌。

他没有想到她会说的这么直白,会这么大喇喇地在自己面前评价她的父亲,心里不由得有些小雀跃,她这是全心全意地信任他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本来出于礼貌,他该为刘长生说几句话的,可是想到之前刘大力带着刘长生到他家里的模样,又把话咽了下去。

刘长生刚开始还有些畏缩,后来见他的父亲待他一如往常热情之后,就彻底把他们家当成自己的家了,该吃的该拿的,一样都不手软,走的时候恨不得把他们家都搬回去,所以他的母亲才会对刘家一直没有好印象,认为这样贪婪短视的人家教育不出什么好女孩儿。

刘好好对刘长生的评价半点也没错,实在太客观中肯了。

“我明白了。”庄立军点点头。

“其实你每个月那五块钱都不用往这儿寄,我们能养活自己,但是他对钱看得很重,如果你突然不寄钱了,他说不准会把事情闹到你父亲和爷爷那里去,到时候反倒给你带来麻烦。”她一脸歉意地解释。

庄立军突然发现,她在家里虽然一口一个“阿爹”叫得十分正常,可在他面前却从来不说“我阿爹”,而是用“他”来代替,看来她和刘长生的关系真的很不好。

“我明白的,”他微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其实她不用解释的。

她在他的眼中看见了星光微微闪烁着,下意识地不想深究,避开了他的视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一时尴尬地沉默了下来。

“那,那我就先走了。”庄立军干咳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在她面前嗓子干得特别厉害,明明刚才在刘家喝了好几碗茶了。

“好,路上小心。”她礼貌地回了一句。

明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他还是不由得心中一暖,定定地看了她几秒,直到她被看得一脸莫名其妙,询问似地看向他,这才朝她用力点了点头,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七十一章 好福气(明天上架)

刘好好往回走的时候,发现刚才的那帮年轻人竟然还没走,一个个还站在原地,不知道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她下意识地不想加入他们的话题,找了条小路远远地绕开,却被他们眼尖地看见了,扯着嗓子喊道,“好好,快来快来!”

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强笑道,“什么事啊?我还得赶着去上课呢。”

“上什么课啊,”刘好好的族姐刘水英索性跑了过来,一把拉住她,“刚才那个就是庄立军?”

刘好好看着这群女青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个个比她还兴奋,顿时觉得有些头疼。

“长得可真俊啊…”

“比丁志成强多了…”

“刘好好,你真是好福气。”一个女知青羡慕地看着她。

刘好好对她故作羞涩地笑了笑,心里低嗤一声,长得帅就是好福气了?这些人的婚姻观还真是奇怪。

“怎么这就走了,不多留他住几天?”

“这可不行,他部队里还有事呢。”她抿着嘴,小声地说,看上去羞得不行,接下来捂着脸快步离开,这一串动作做得如行云流水,十分自然。

女青年们只当她真的害羞了,嘻嘻哈哈地笑着,还在议论着刚才的庄立军。

“原来刘好好的未婚夫长得这么好看。”

“难怪她不要丁志成,丁志成虽然长得不赖,可和人家一比,真是差得远了。”

“那她过去和丁志成眉来眼去的是怎么回事?”

“好好那时候还没见过庄立军呢,林婉英就诓她说庄立军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今后会动不动打老婆,把她给吓得不行。”

“啧,你说林婉英这个人吧,还真是奇怪,明明自己中意丁志成,怎么非要撮合他和刘好好呢?”

“谁让丁志成看不上她呢,丁志成就喜欢刘好好那种舞文弄墨的,她撮合刘好好和丁志成,然后又找借口成天跟在刘好好身边,不就等于和丁志成呆在一块儿了吗?”

“瞧林婉英那柔柔弱弱的模样,怎么心里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可不是嘛,现在她和刘阿灿扯上了关系,就死赖着丁志成,说他耍流氓,我看啊,十有八九是她自己和刘阿灿耍流氓。”

“嘻嘻嘻,耍流氓的那天你也在,都看到了?”

“去去去,别扯这些了!提到那天的事我都臊得慌,也亏得她脸大,还能这么腆着脸走来走去,换个人早就羞死了。”

“哎,说起来,刘好好倒是比我们有福气。”瘦小的女知青轻轻地叹了口气,她们这些知青自诩城里人,来到这样的小山村或多或少都有些优越感,刘好好在大目生产队是拔尖的高中生,可在他们这一群城里来的高中生眼里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可是刘好好的高中生身份却让她在农村里养尊处优,还当上了小学老师,而他们却要下地干农活,现在看到刘好好还有一个当军官的未婚夫,长得还那么好看,这就掀起了女知青们内心的不平衡了。

细细瘦瘦的刘好好站在她那位俊朗的未婚夫身边,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可她怎么就偏偏那么好命?

庄立军刚一回到部队,就被叫住了,“臭小子,去看你那没过门的媳妇儿了?”

喊他的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高大黑壮如一座铁塔,嗓门很大,震得人耳膜嗡嗡直响,如果刘好好站在这儿,第一反应肯定又是要往人的肩膀上看,两杠两星,约莫是个团级干部。

这座黑铁塔正是庄立军的团长饶大伟,身为一个团长本不会对个小连长这么热情熟络,可是饶大伟当年是庄见明的警卫员,就像是庄家自己人一样,和庄南生的关系和兄弟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性情相投还要胜过亲兄弟。

他是看着庄立军长大的,现在庄立军到了他手下当兵,对他自然难免多几分关照。

“报告团长,是。”庄立军一本正经地立正行了个军礼,并没有因为饶大伟的另眼相看而嬉皮笑脸地和他套近乎。

“行了行了。”饶大伟挥挥手,庄立军什么都好,可就是有的时候太过古板认真,就算和他闲话家常,他也是一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样子,这么个一板一眼的男人,就算长得再俊,恐怕也不会有女孩子喜欢吧,他一直很为他担忧今后的婚姻生活。

“说说吧,未来媳妇怎么样?”饶大伟有些八卦地问道。

他在庄家多年,对刘家也十分了解,对刘大力老爷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老爷子义薄云天,他对庄南生的恩情,是庄家无论如何都很难偿还的,对这么一位老前辈,别说是娶他家的孙女了,就算把他家的孙女全给娶了都是应该的,不过老爷子的其他孙女还太小就是了…

刚开始他和庄南生一样,都担心庄立军会像他那个黏黏糊糊的娘一样,对这门亲事有什么想法,后来才发现这孩子是条汉子,毫不推脱地就应下了,还每个月从津贴里抽了五块钱寄回刘家,这样知恩图报的性格果然是庄家的好男儿。

庄立军表现得很好,他反倒有些过意不去了。

要他说,这孩子真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人长得俊不说,脑子还特别聪明,学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照例说这样的孩子都会有些傲气,可他从小就十分沉稳,别看平时寡言少语的,却比谁都有担当有责任。

这样的好男儿要是真娶了一个不合心意的妻子,还真有些可惜,饶大伟没见过刘好好,虽然对刘大力十分敬重,可是他生前非要庄立军娶刘好好,莫不是这个孙女有什么毛病,他怕她嫁不出去?

这个念头初初冒出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特别卑劣,怎么会有这么阴暗的想法,刘老爷子那样仁义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一定是他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可是时间越久,这个念头就越强烈,他已经很努力控制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了,可是念头这种东西一旦滋生了,就很难控制它的蔓延。

第七十二章 新兵(上架第一更,求订阅)

饶大伟觉得自己这想法挺龌龊的,所以从来没敢把这事儿和他的老兄弟庄南生说,谁不知道庄南生是把刘大力当成亲爹看待的,要知道他这么揣测刘大力,他非和他翻脸不可。

后来听说刘好好似乎也不满意这桩婚事,还跳了河,他心里还不受控制地暗喜了一下,要是刘家主动提出来解除婚约,那也是一桩好事。

谁曾想,刘家人就这么不吭不哈地把这件事给瞒了下来,仿佛刘好好没跳过河,他的心里直打鼓,人都跳了河了,刘家就不打算交代一下?

他越想就越觉得不对劲,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不敢把这事儿传到京城去,生怕庄南生家里那位又借题发挥,只得自作主张地先把事情瞒了下来,让庄立军回去看望那位跳了河的未婚妻。

“挺好的。”庄立军的回应还是那么铿锵有力,一板一眼。

饶大伟又开始思索这“挺好的”三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庄立军长了一张正气凛然的扑克脸,他对着他这张脸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长得挺好的?还是待他挺好的?他这是敷衍他?还是觉得她真的挺好的,看对眼了?

“她真跳河了?”饶大伟想了想,觉得从这小子嘴里也撬不出更多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问问姑娘的情况。

“误传,她是失足落水的,很快就被人救上来了,没什么大碍。”

“你和姑娘说话了?”饶大伟完全不觉得自己身为一个领导,把手下和未婚妻的相处过程问得这么细有什么不妥,一脸八卦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说了。”庄立军答得挺正经的,可一抹微红还是顺着他的耳根子悄悄爬上了他的脸。

庄立军的皮肤偏白,哪怕训练这么辛苦,他的肤色还是要较其他人白上一些,所以他一脸红,饶大伟立刻就看出来了。

当初就咧嘴笑了起来,用力拍了他肩膀一记,“藏不住了啊!你小子脸红了!看来有戏啊!”

庄立军在心里苦笑,有什么戏啊?说是他的未婚妻,可人家压根不想嫁啊。

饶大伟不知道他心里在纠结什么,只觉得能够让庄立军这种不解风情的人脸红,那姑娘肯定是优秀得没话说了,原本的疑惑和纠结瞬间烟消云散了。

他就说嘛,刘老爷子义薄云天,怎么可能把有问题的姑娘推给庄家,肯定是精心培养了他们刘家最出色的孙女给庄家,共结两姓之好。

刘老爷子这样的好人不多啊,如果不是他老人家,以庄立军这闷葫芦的个性,说不定得打一辈子光棍,刘老爷子不仅救了庄南生,还给他们留了后啊。

“行!你看得上就好,今后可要好好待人家姑娘,你要是对她不好,你老子第一个不同意。”饶大伟乐呵呵地说,觉得压在心口多日的大石头总算被搬开了,心情好得不能再好了。

“是。”庄立军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又行了个军礼。

“行了行了,我就是关心关心你的个人问题,又不是下达军事命令,你别这么一本正经的。”饶大伟没好气地说,“对了,新兵连那儿有几个还不错的苗子,你有没有相中的?”

“有几个。”庄立军的脸上这才浮起一丝罕有的笑容,一边随着饶大伟往外走,一边念了好几个名字,然后才有些犹豫地说,“还有个叫刘驰的,很聪明,也很肯干,难得的是做事认真严谨,还很沉稳,一点儿也不轻浮,是个好苗子,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体素质不行。”

饶大伟点点头,“这个新兵蛋子我听说过,你不是第一个提到他的人了,我还特地去看过他了,的确不错,细心沉稳,但是这身体的确不行,各项指标都是擦着合格线过的,但是你看过他的训练成绩吗?他这么瘦弱的人训练成绩竟然都在中上水平,可见他平时训练是发了狠,不要命的。”

“这样的人正是我需要的,可我又担心他这身体适应不了我这里的训练,到时候反倒害了他。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还不到一百斤,瘦成这样真不知道是怎么把他招进来的。”这正是庄立军犹豫的原因,他是个爱才惜才的人,如果手下的人训练不刻苦,他会逼着他们练到自己的极致,但是每个人的极限不同,把他们连的标准放在刘驰身上,恐怕他的身体真的吃不消。

“他实在是个好苗子,又是高中毕业,武装部招兵的时候也是看中这点,才适当给他放了水,他是小山村出来的,听说常年吃不饱饭,这么瘦也正常到部队里补一补,身体说不定就上去了…”饶大伟对这个惹人注目的新兵也很关注,还特地找人问了他的资料。

听他这么一说,庄立军的眼睛又亮了。

“行了行了,你的眼睛也别亮了,我告诉你啊,已经好几个人向我讨他了,你来迟了。”饶大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脸上也有些遗憾,能够得到兵王庄立军这么高评价的,这个刘驰还是头一份,可见有多优秀,假以时日,恐怕又是一个兵王,可惜身体素质不行,现在他都成年了,就算给他足够的营养,身体素质还是很难达到庄立军他们侦察连的要求,他刚才的话也不过是乐观的估计而已。

“最优秀的兵娃子向来都是我们五连的,“庄立军带着一丝自傲,”他现在达不到我们的标准,就让他先到别人手下磨一磨,等他合格了,我再把他要过来。“

”你这个臭小子就这么有自信?到时候要讨,你自己讨取,我可不管你!“饶大伟咬牙,他庄立军是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人家好不容易带出来的好兵,你说讨就这么讨走了?到时候为难的还不是他这个团长?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年之后,大比武的时候我看他的表现。“庄立军傲然道,仿佛那个刘驰已经是他的囊中物了,气得饶大伟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第七十三章 小试牛刀(上架第二更,求订阅)

刘长生的短视让刘好好恼火了好一阵子,但想到一年多后,她终于可以离开这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又变得轻快起来,一年多的日子说快不快,说慢也绝对不慢。

最近校合唱团的歌练得越发好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用的是她当年练合唱团时的谱子,被这群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训练的孩子用二声部唱起来竟然有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音乐和美术课是长期被忽视的两门课,可是这两门艺术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她对待这两门课甚至比对待主课还要认真的原因。

“老师,你哭了?”这群孩子惊奇地看着她,不知道她为什么听他们唱歌会哭,难道是他们唱得太难听了?

她眨了眨眼,其实并没有流泪,只是眼眶里蓄了一些泪水而已,他们的歌声让她想起了自己小学的时候,穿着妈妈买的黑皮鞋,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去参加合唱团的演出…

“你们唱得很好听,我被感动了。”

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倒是让孩子们不自在起来,除了刘老师之外,没有谁这样直接地夸奖过他们,在羞涩中又带了一丝自豪。

“真的很好听吗?”孩子们纯真的眼中闪烁着害羞和喜悦,虽然是只简单的旋律,可他们自己在歌唱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熏陶。

音乐天赋这种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孩子天生音准就很好,有的孩子天生就五音不全,可是他们的天赋好坏,并不影响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刘好好有的时候会带孩子们出去,让他们看着蓝天白云,看朝霞晚霞,早晚景色变幻,看山间嶙峋的石崖,怒放的野花和肆意生长的野草,甚至会在下雨的时候,停下讲课,让他们专注地聆听窗外雨水的声音。

孩子们的变化初时并不明显,但是慢慢的就能发现他们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他们的眼神柔和而纯真,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对大自然的变化和美的感觉比同龄却失学的孩子要敏感得多,甚至就连他们的衣衫都穿得比别人整洁,哪怕上面缀满了补丁。

他们内在的精气神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刘好好也终于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难怪人们都说老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原来真的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份职业给她带来的成就感,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每天被几十个小豆丁叽叽喳喳地缠着很烦人。

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坐在位子上自习,他们的学习习惯被刘好好养得很好,她从来不打骂体罚他们,但他们照样对她服服帖帖的。

谁让这个年代没有太多的诱惑,唯一吸引他们的就是刘好好那一肚子的故事和花样百出的活动,为了能够早点听故事,他们在读书自习的时候都特别认真。

刘好好则坐在讲台上认认真真地写着学习小英雄米多多的心得体会,这还是她到了这个年代后,第一次动笔写文章。

她前世就是有名的笔杆子,初入仕途的时候就是靠一支生花妙笔才入了领导的眼,对这一套和公文写作没什么特别大区别的套路自然是驾轻就熟。

但是毕竟这个年代和她那时候相差太久,许多时兴的口号语言都迥然不同,所以这段时间她一有时间就扎进生产队的办公室,把这一两年的重要报纸都给仔细研究了一遍,一是研究方针政策走向,二是研究这个年代实行的表达方式。

生产队的干部文化水平都不高,她这个“高材生”愿意去办公室转悠,他们也乐得把档案资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交给她整理,反正她是根正苗红的老革命后代,人人都信得过她,借着这个机会她倒是了解了不少生产队的基本情况。

这一篇心得体会是她第一次试水,落笔的速度很慢,每一个字都细细斟酌,生怕遣词造句有什么逾矩的地方。

写好了自己的文章,又把学校里选上来的两篇学生习作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现在的教学质量不高,小学五六年级的作文水平和前世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差不多,甚至还多有不如,不但错别字连连,而且前后毫无逻辑关联,词语更是贫乏,让人不堪卒读。

她只得从矮个子里选高个儿,挑了刘天天和另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儿。

刘天天不是那种聪明有天赋的孩子,还有些偷奸耍滑的小聪明,学习态度算不上很端正,底子又差,但是刘好好把三个弟妹的学习抓得很紧,几乎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在用各种方式往他们的脑子里灌输知识,别的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效果,他们的词汇量却有了很大的突破,至少远超同龄人了。

就连小学一年级的刘向上都会在作文里用拼音合适地使用三五个成语了,更不用说已经上五年级的刘天天了,这篇作文从结构到遣词造句,以及最后的错字修改,全程都在她精心的辅导之下,写得比那个六年级的孩子还要更好。

她要训练的不止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无论这次刘天天会不会获奖,能够被推荐上去,已经让这个孩子高兴了几天。

至于那个小男孩儿,她看着作业纸上工工整整的“陈俊华”三个大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衣着整洁,但有些内向阴郁的男孩子形象,这是唐明亮班上的学生,成绩一向很好,只是在学校人缘很差,因为太过瘦弱,明明是个六年级的孩子,还常常会被一二年级的孩子欺负。

陈俊华家在生产队里没有什么地位,他的爷爷是大地主陈瞎子,陈瞎子虽然是大地主,但是他是外来户,听说他在军阀的部队里干过,后来发了一笔不义之财,就逃到了大目村,当年在大目村买了不少土地,又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当老婆,还生了孩子,在村子里过得很是滋润,当时大目村里的有一半的刘家人都是他们家的佃户。

第七十四章 鼓励(上架第三更,求订阅)

其实陈瞎子虽然地多,但生活节俭,平时一家人也都和普通佃户一样下地干活,算不上是什么土豪劣绅,更没有什么欺压乡邻的事情。

毕竟他是个外来户,就算他的钱再多,在当时宗法制度严格的村落里,刘氏家族才是村里真正当家作主的,他还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后来他家的土地没了,他也被揪出来批斗,好在他平时为人低调,看在他们一家老实的份上,也没把他往死里整,痛打一顿后把他们一家赶到山脚下,就不予理会了。

陈瞎子到底还是有手段的,哪怕一家子人处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之中,他们还是活了下来,而且还能填饱自己的肚子,送唯一的孙子去学校。

陈俊华也算是争气,虽然被人欺负得抬不起头来,但成绩却是一等一的好。

刘好好心有不忍,用家庭出身去判断一个人的品行,限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身为一个老师本能的会更疼爱那些专注学业的好学生,哪怕他是地主家的儿子。

她小心地收好这些材料,决定去找校长唐明亮,毕竟这是他班上的学生,把陈俊华的作文推荐上去,还是应该知会他一声。

“陈俊华?”唐明亮点点头,脸上浮现出惋惜的神色,“是个好苗子,可惜他的家庭成分太差。”

“这种征文活动应该不会看家庭成分吧?”刘好好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前世她的外婆家成分比陈瞎子家还要更复杂,虽然母亲和姨妈们也受到了种种限制,让她们错失了很多好机会,但也并不妨碍她们读书成材,无论在什么时候读书都是一条最公平的出路。

“别的也就算了,这可是学习小英雄米多多的心得体会,他一个地主老财家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深刻的体会?”唐明亮叹气,“我不是不喜欢他,他是我的学生,我能不稀罕这么聪明会读书的孩子吗?可如果他在这件事上出头了,我担心是祸不是福啊。你还年轻,很多事情都看得太简单了,你推荐刘天天的作文绝对没有问题,毕竟你们都是老革命的后代,写这种学习体会,有谁比你们合适呢?”

刘好好点点头,唐明亮顾虑的有道理,出发点也是为了那个孩子好,她自然不会固执地咬住不放,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肯定没有唐明亮深刻,所以本着谨慎行事的性格,她很快就接受了唐明亮的劝告。

“校长,我不会推荐他的作文上去,但我想和他谈一谈。”

唐明亮没想到她这么好说话,心里觉得意外,但又挺受用的,现在的刘好好不仅比过去更认真负责,一门心思地为孩子们好,对他们这些前辈也十分尊重,凡事都能分得清轻重,对这样的小姑娘,他实在挑不出什么不好来。

陈俊华低着头,看上去怯生生的,明明已经是个六年级的大孩子了,看上去还不如刘向上壮实,那细胳膊细腿的仿佛不小心就会折断。

“陈俊华,我看了你的作文,写得非常不错。”

和颜悦色的夸奖,似乎并没有打动这个小男孩儿,他依旧低着头搓着衣角,一双眼死死盯着自己的鞋尖。

“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首先从结构上来看,你把文章分成了五个部分,但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衔接非常生硬,上下没有逻辑关系,你可以把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对调…”刘好好认真地讲解着,一边分神偷偷看着他的反应。

陈俊华终于把头抬起来了,认真地盯着自己的作文,听着她的讲解。

“这几个成语用得特别的好,我记得咱们课本上没有教过,你是从哪儿学的?”刘好好问道。

“我阿嫲教的。”小男孩细声细气地说。

刘好好了然,陈瞎子虽然是个土财主,但娶了个教书先生的女儿做老婆,陈俊华的祖母看来也是能够识文断字的,难怪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学得这么优秀。

“你阿嫲对你真好,今后要好好孝顺老人家。”刘好好笑着说。

陈俊华却瞪着双眼,一副被吓到的样子,自他记事起,就没人说过他们一家人好,他们在村里始终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对象,小伙伴们不仅不和他玩,还总是朝他扔小石子,连他年迈的阿公阿嫲都不放过,有一次阿嫲的头都被打破了…一想起这些事,他的眼眶就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

“做什么这样看着我?”刘好好看着他直笑。

“他们都说我阿嫲是地主婆,不是好东西…”陈俊华委屈地说,他的阿嫲明明就是那么温柔慈祥的一个人啊,从来没有对人大声说过话,怎么可能干坏事?

“他们不了解你,也不了解你的家人,但是你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看不起自己,你阿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但你知道就好了啊,你把你阿嫲的好记在心里,何必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呢?”

“我就是不想他们再打我阿嫲。”想起阿嫲头上的伤,陈俊华的眼睛红了。

“苦日子会过去的,现在给你们的磨难,今后都会成为你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所以不要抱怨,不要自卑,昂首挺胸地走下去,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刘好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灌了一碗“鸡汤”,在这个鸡汤文并不盛行的年代,偶尔的几碗“鸡汤”还真能激励人。

“谢谢老师!”陈俊华重重地点头,虽然他并不喜欢音乐课和美术课,可是他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这个刘老师,只是没想到她会特地把自己叫过来批改自己的作文,不仅细细地指点了他,还给了他这么多的鼓励。

他努力眨着眼睛,不让泪水流下来,可能老师并不知道,她的一句鼓励对有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重要,甚至有可能重要到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第七十五章 故人(上架第四更,求订阅)

“别谢我,我正觉得对不住你呢,”刘好好抱歉地看着他,孩子纯澈的双眼让她更加愧疚,“你的这篇作文写得特别好,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我不能把它送到公社那里去参加比赛…”

“我知道的,我的成分不好。”陈俊华年纪虽小,反应却很快,他很懂事,也很认命。

“别气馁,也别放弃,虽然没有去参加比赛,但不代表着你不好。只有好好读书,今后才有出路,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可以去问唐校长,也可以来问我。”刘好好和颜悦色地说。

“老师,真的会有出路吗?”陈俊华又低着头,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