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2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4 章

刘好好的目光掠过刘向上,见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是听进去了,心里有些欣慰,刚开始觉得这孩子熊得可怕,现在倒是觉得孺子可教。

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刘好好几乎是完全抛开了书本,照着自己的想法教,那些时代色彩太过浓厚的课文对他们的将来帮助有限,最重要的是打好拼音和书写的基础,所以她也学着自己读书时的那一套搞起了随堂测试,每隔一两天就搞一次测试,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答好之后收上来。

今天她去收购站之前,就已经把题目写在黑板上了,赵一德基本就是负责监考,没想到他现在连监个考,学生们都这么抵触,她有的时候也会担心今后自己离开了,这帮学生该有多么不适应。

“大姐,我背的好不好?”刘向上自豪的童音把她飞远了的心神拉了回来。

“都背对了。”她毫不吝啬地朝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把刘向上得意得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不仅是对刘向上,对每一个做得好的孩子,她都不吝夸奖。

除了语文之外,她对数学也不放松,誊写了一大张九九乘法表贴在教室的墙上,班上二年级的学生,每个都必须到她这里背诵过关。

而刘向上是第一个背诵过关的一年级学生,和他同龄的孩子们无不朝他投来了羡慕的眼神,他们还在学做加法呢,刘向上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

“你们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背,等哪一天你们觉得自己背好了,就到我这儿来。”刘好好指了指乘法口诀表,这也算是数学的入门基础,基础打好了,他们今后在学习上也能轻松一点,好在现在没有什么奥数,她当年都没学下去,更别说让她教了。

“好啦,下一节音乐课,大家准备一下,到操场上集合。”刘好好拍拍手。

孩子们一阵欢呼,刘好好要兼任全校的音乐课,所以她索性把每个班的音乐课都调到了同一个时间,到操场上上大课。

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了,都不用她招呼,一个个搬上自己的小板凳,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操场上其他年级的孩子们也都嘻嘻哈哈地搬着小板凳出来了。

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但是孩子们也不是第一次上课了,刘好好挥了挥手,他们就很自觉地把小板凳按照她之前给他们排的顺序放好坐下。

课一开始还是照常练声“咪咪咪嘛嘛嘛”,刘好好却有点走神,刚才在教室里专注在孩子们的功课上,忘记了庄立军的存在,现在到了操场上,才恍然记起这位侦察连连长还在外头看着她呢。

她的眼神偷偷在操场上打了个转,完全没发现他的踪影,看来藏得挺深的,她的视线飘向大树,树上没人,墙角没人…

学校又小又空,压根就没有藏人的地方,他能躲在哪儿?

总不会藏在校长浇菜园的粪缸边上吧,一想到那个画面,她就忍不住想笑。

庄立军站在不远处,不错眼地看着她,看着她眼神飘忽不定,唇角微微上扬,就知道她在找他,心里微微有些甜意上涌。

刚才在教室外,看着她一脸专注的样子,他也跟着出了神,现在看着她教这几十号大大小小的孩子唱歌,感触更深。

她真的很不一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也接触过乡村教师,却没有遇见过一个像她这样的老师,活泼而不失认真,身上带着一股充满了希望的蓬勃朝气,仿佛一缕穿过阴霾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就连他这个旁观者也都跟着涌起一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他看得出这些孩子们很喜欢她,那样崇拜信赖的眼神是假装不出来的,如果他有一个这么有趣的老师,他也一定会喜欢的。

他眼神微黯,他在京城长大,在求学生涯中也遇到了不少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可惜他们的眼中已经失去了明亮的神采,还有不少都离开了学校,这一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那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刘好好教了很久,学会唱这首歌很简单,但要让两个声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却需要下大功夫练习,所以她每节课都会花一段时间带孩子们练习,当他们觉得枯燥的时候,她就让两个声部一起合唱,让孩子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和进步,刚开始杂乱的声音,渐渐变得圆融起来。

刘好好满意地做了个结束的手势,这才掏出口袋里的口琴,操场上一下子安静下来,静得连根针落下的声音都听得见。

口琴太稀罕太好听了,尤其是刘好好用口琴吹出来的曲子,能够让他们这些小孩子都被感动到。

庄立军眼神微讶,刘好好吹的曲子是《送别》,这首名曲他很熟悉,小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听外婆、老师在钢琴上弹奏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他在心里默默地跟着曲子哼着。

而她始终低着头,似乎专注在吹奏上,悠扬的乐声传遍了小小的操场,正午的阳光落在她的脸上,低垂的眼睫在她的脸上打了一道温柔的浅浅的阴影,鼻尖处冒出了一粒小巧晶莹的汗珠,折射出的光彩让庄立军有些发晕。

第六十五章 满意

“大姐,我好饿了,快吃饭吧!”一下課,刘向上就蹭到刘讨好身边,“大姐今天到公社上是不是又买好吃的了?”

“就你嘴馋!”刘天天故作老成地教训道。

刘好好这才想起来庄立军还不知道躲在哪儿,她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和他一块儿走回去,便也不去找他,只是伸手招呼了一双弟妹,“走,咱们今天回家吃饭。”

“我就知道大姐你买了很多好吃的!有虾酥吗?”刘向上欢呼了一声,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舌头还在不自觉地舔着嘴唇。

“没有,今天不是赶圩的日子,公社上头没有卖虾酥的摊子,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们俩先回家,我去喊阿爹阿妈。”她犹豫了一下,觉得庄立军不会一声招呼不打地直接离开,还是应该去和刘长生和程招娣说一声。

“什么客人啊?”刘天天警惕地说,“是几个阿舅?还是姑妈?”

刘天天对那几个打秋风的穷亲戚十分反感。

“都不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先回去吧。”刘天天那护食的样子惹笑了她。

刘长生和程招娣正坐在田埂上吃着饭盒里的地瓜饭配咸萝卜条,冰冷中带着一丝涩意的饭菜,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阿爹阿妈…”刘好好朝他们俩挥挥手。

“大妹怎么来了?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刘长生一脸纳闷。

程招娣是个老实人,听他这么随口一猜,立刻就吓白了一张脸。

“阿爹阿妈,庄立军来了,现在应该在我们家等着呢,要不咱们一块儿回家?”刘好好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他来了?为什么?”程招娣十分紧张,“是不是听说你跳河的事情,他不会是来解除婚约的吧?”

“他敢!这门亲事是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和庄老爷子定的,他一个小兔崽子哪有那么大的能耐来解除婚约?他回去看不被活剥一层皮…”刘长生笃定地说,脸色十分不好看,嘴上骂着,心里也渐渐虚了起来。

“他要真想解除婚约,就随他去呗,难道我还嫁不出去不成?”刘好好笑着试探道,刘长生和程招娣都十分保守,她要是说她一辈子都不想嫁人,他们第一个接受不了。

但就算是这样,刘长生和程招娣也接受不了。

“你还敢笑!要不是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掉到河里,他也不会来解除婚约,你们俩的婚事要是黄了,我第一个打断你的狗腿!”刘长生毫不留情地骂道。

“这也不能怪我们家妹仔,是林婉英害的…”程招娣心疼女儿,弱弱地分辩了两句。

“怎么不怪她?谁让她成天和林婉英混在一块儿的?”刘长生恶狠狠地瞪了程招娣一眼。

刘好好冷眼看了一会儿,这才笑眯眯地开口,“阿爹阿妈,尽管放心好了,我看他那副架势,不像是来解除婚约的,他说自己调到了南省的部队,离咱们这儿不远,应该只是顺道过来看看的。”

“他调来了?那是该来,是该来。”刘长生这才脸色稍霁,把手在衣服上擦了两下,又使劲扯了扯自己的衣角,力图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三人刚踏进院门,就被庄立军给吓了一跳,年轻人此刻正脱了军装外套,挽了袖子在院子里劈柴呢。

“哎,立军啊,快放下快放下,这可不是你干的活儿。”刘长生连忙上前劝阻,脸上却乐开了花,都跑到家里来劈柴了,怎么也不可能解除婚约吧?

“我不是让你们俩先回来招待客人的吗?怎么倒让客人干起活儿来了?”刘好好看着肩并肩站在屋檐下,一脸好奇地看着庄立军的刘天天和刘向上,没好气地说道。

“他自己要劈柴的啊,我们也拦不住。“刘天天耿直地说,好奇的目光不住地在庄立军和刘好好身上梭巡。

“我也不是什么客人,都是一家人,何况我也帮上什么忙,你就别怪这俩孩子了。”庄立军朝刘好好笑了笑,模样很是亲近。

刘长生和程招娣对视一眼,他们都是过来人,哪里看不出庄立军的意思,他这是看中了!

两人皆是一脸大喜过望,虽说有老爷子的遗愿压着,但如果庄立军自己看中了,那可就更稳妥了。

刘好好却像是个局外人,脸上虽然带着客气礼貌的笑容,但就算是傻子都能察觉到她此刻的不悦。

庄立军擦了一把额上的汗,有始有终地把柴火整理好,这才跟着刘长生进了屋。

程招娣连忙端上了一碗茶水,有些拘束地说,“家里也没什么好茶,这是生产队自己分的粗茶,…”

程招娣不会说普通话但却会听,她这一口南省话庄立军自然听不懂,好在有刘长生热情地充当翻译,刘长生那一口普通话也是口音重得不行,幸好庄立军聪明,连蒙带猜,竟然也能交流得挺好的。

“谢谢刘婶,我听爷爷说起过,咱们大目的野茶味道特别好。”庄立军本来就长得好,诚恳的样子让人如沐春风。

程招娣被他哄得眉开眼笑的,对这个初次见面的女婿满意得不得了,“那敢情好,家里还有不少,都带回去让老爷子尝一尝。”

“阿妈,人家的客套话,你还真当一回事啊?”刘好好忍不住了,“咱们这粗茶都没人愿意收购,自家吃吃也就算了,送到京城给庄爷爷吃,这不是徒惹笑话吗?”

程招娣一脸不自在,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平时刘好好说话圆融,最会活跃气氛,怎么庄立军以来就变得这么尖酸刻薄,程招娣突然出了一身冷汗,惊疑地看着她,不会她现在还是不愿意嫁庄立军吧?

“好好,你又见外了,”庄立军好脾气地笑道,“我们两家有通家之好,我爷爷难道不是你的自家人?”

这句话可诛心了,要是她敢否认,刘长生第一个不放过她。

“我只是觉得庄爷爷在京城什么好茶没喝过,我们这里的粗茶恐怕入不了他老人家的口。”刘好好竭力忍住内心的烦躁,笑得十分真诚,庄见明什么时候成了她的自家人?她恐怕还没那个福分。

第六十六章 皮厚腹黑

“刚才人家不是都说了,老爷子就好咱们这儿的野茶。”刘长生没好气地说,“孩子她妈,你去把茶给立军装出来,别像好好这样磨叽,小气巴拉的,眼皮子浅。”

刘好好嘴角微抽,控制住眼中的不可思议,刘长生竟然说她眼皮子浅?

“哎!”程招娣清脆地应了一声,欢快地去将柜子里所有的茶叶都装了出来,望着庄立军的眼神里带着浓浓的满意,怕他听不懂,就连比带划地说,“立军,咱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野茶是山上那几棵老茶树上产的,咱们家里自己炒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却是今年明前的新茶,就是给老爷子尝尝鲜。”

刘长生翻译得磕磕绊绊的,但庄立军却始终认真地听着,“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庄立军笑着收下,还有意无意地看了刘好好一眼。

这算是示威吗?她回了他一个虚假的微笑,觉得庄立军这个人也是典型的皮厚腹黑。

大目村的茶是真正的粗茶,不仅品质不好,炒制得不好,叶子上还带着一股浓浓的农药味儿,她都喝不惯,他是有多违心才能说得出夸奖的话?庄见明口味该有多重才能喝得惯这样的茶叶?他把这种茶叶带回去孝敬长辈,就不亏心吗?

庄立军觉得她闷闷不乐的样子十分有趣,明明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小姑娘,却总是摆出一副稳重端庄的模样,说话做事让人挑不出一点儿错,她越是这样,他就越想逗她生气。

庄立军愣了一下,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样怪异的想法?

“瞧我们光顾着说话了,都忘了客人从城里过来,还没有吃饭呢,天天,走,和我一块儿做饭去。”刘好好咬牙切齿地笑道。

又是客人?庄立军失笑,她这是时时刻刻不忘和自己划清界限啊。

“你别忙了,我和天天去做饭,你陪着立军好好聊聊。”程招娣连忙一把拉住刘好好,她虽然老实,可也知道该多给这对未婚夫妻一点相处的机会,要知道刘好好之前可是寻死觅活地不想嫁庄立军呢,现在她看到庄立军这副一表人才的俊俏模样不知道有多满意,就怕刘好好还是死脑筋。

程招娣在心中暗暗叹气,前段时间她见刘好好对丁志成的态度冷淡,还以为这孩子终于想通了,要和庄立军好好过日子,没想到今天见到庄立军之后,她一反待人亲切的常态,脸上虽然在笑,却没有半点真诚,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她这个当妈的,却看得比谁都清楚。

难道刘好好对丁志成还没死心,之前是故意唬他们的?

“妈,我想吃大姐买的馒头。”刘向上看着桌上的白面馒头,咽了一口口水,虽然刘家从来没有缺衣少粮过,可家里的主食却是地瓜,不是地瓜面,就是地瓜饭,要不就直接是地瓜,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白面。

自从刘好好带他们挖山货去收购站卖后,他们家的伙食明显好了不少,但也不是回回都会买白面馒头回来的。

别说的刘向上了,就连刘天天看到这白白胖胖的馒头,都忍不住口水直流,白面馒头可要一角钱一个,比五分钱一块的海蛎饼还要贵。

“行!”未来女婿来家里,程招娣心情好得不得了,爽快地答应下来,拉着刘天天闪进了厨房,“三妹,快烧火,中午就熬一锅粥,你姐夫从京城来,听说那里的人都喜欢用粥配白馒头。”

“餐餐都吃白面馒头?”刘天天吓了一跳,不可思议地看着程招娣。

“应该是吧,”程招娣随口应了一声,其实她也是道听途说,她长这么大连金花公社都没出过,又怎么会知道京城人吃些什么,但是京城里人吃的好,这是肯定的,说不定不止餐餐吃白面馒头,还能顿顿吃肉呢。

“餐餐都吃白面馒头…”刘天天一脸神往,天天吃馒头,那样的日子岂不是和掉进蜜罐里的老鼠一样,京城的人可真幸福啊…

刘好好坐在一边陪着笑,模样看上去还挺乖巧的,如果她脸上的笑容不是那么皮笑肉不笑的勉强,那会显得真诚很多。

庄立军则一本正经地坐着,正诚恳专注地和刘长生聊家常。

他是第一次来大目生产队,却不是第一次见刘长生了,刘大力在世时,带着刘长生去过京城,就住在他家里,所以他对刘长生还算熟悉,很确定眼前这个刘长生如假包换,那么眼前这个刘好好也的确是他的未婚妻刘好好无疑了。

她还真是土生土长的大目村人,可是她怎么会讲那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真像她说的,是听广播学来的?那她身上那股寻常村姑身上不可能有的气势又怎么解释?

他觉得自己非但没有释然,反倒更加好奇了。

他不相信朴实的刘长生和程招娣能够养出刘好好这样的女孩子来,就算是刘大力也不大像是能够培养出刘好好的人。

她这样的人应该出身优渥,受过良好的教养,见过大世面,经过大风浪,还可能久居上位…

可是无论哪一条都和她不符合,庄立军不知道怎么解释她身上这股矛盾的气质,除了好奇,还是好奇,虽然坐在这儿听刘长生说话,心思却早就飘走了。

“好好这孩子啊,都被我阿爹给惯坏了,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我阿爹的眼,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跟在她阿公身边,我和她阿妈都不敢管她,说她一句,她阿公能骂我们十句…”刘长生一脸抱歉地看着庄立军,“她的脾气太坏了…”

“好好她阿爹!”程招娣端着刚刚热过的白面馒头出来,急急地打断了刘长生的话,狠狠地剐了他一眼,哪有和第一次见面的姑爷说自家女儿坏话的?要是人家反悔不肯娶好好了怎么办?

“你别瞪我,”刘长生不甘示弱地回瞪过去,“我和立军实话实说,无论好好有什么事,咱们都不能欺瞒立军!”

第六十七章 对比

刘好好在心里为刘长生起立鼓掌,第一次觉得这个父亲这么靠谱,巴不得刘长生再多说她几句坏话,好打消庄立军娶她的念头。

“我们家好好什么都不会做,下田没下过,在厨房里连个火都烧不清楚,平时懒得不得了,除了念书就只会念书…”刘长生不负她的期望,继续抹黑她。

“别聊了,吃饭吧,大家都饿了…”程招娣已经无法再暗示刘长生这个猪队友什么了,只能干笑地吆喝大家吃饭,希望快些结束这个对刘好好不利的话题。

庄立军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看到一旁被父亲好一通批评,却不见有半分羞意愧色,反倒不住地真诚点头的刘好好,就知道这丫头压根不想嫁他,巴不得被刘长生一顿数落。

她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想遂了他的意。

“刚才我和好好一路回来,她和我说起她上山采红菇的事情,听说红菇不好认,她却能认得清,真的很难得,我觉得她挺会过日子的。”庄立军的话虽是赞赏,可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很严肃。

“那可不是,我家好好啊,也没她阿爹说的那么懒,她上完课后总会带着弟弟妹妹上山挖草药采红菇补贴家用,很勤快的哩,绝对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程招娣听准女婿这么说,心里不知道有多舒坦,连忙不失时机地夸奖刘好好。

可惜刘长生这次没给她翻译,她连比带划地说了半天,庄立军也未必能听得懂。

“好好虽然懒,但是脑子好用,特别会读书,她阿公在世的时候就说她机灵,是个读书种子,你看她现在,每天就站在教室里上上课,不知道有多轻松,赚得也不比我们少。”刘长生没有如刘好好所愿,继续贬低她,而是话锋一转开始大夸特夸,“我敢说别人家的三个闺女都抵不上我一个闺女强…”

被夸的刘好好一脸灰败,敢情刘长生走的是先抑后扬的路线啊?

“我哪有这么好,你们也就是和村里人比,觉得我强一点儿而已,我哪里比得上京城里的姑娘啊,还有部队里那些文艺兵,一个个不仅漂亮,还能歌善舞。”她连忙干笑着谦虚道。

“好好!可别胡说!”程招娣瞪了她一眼,心里也有些发慌。

她对这个准女婿是很满意,可是刘好好说的也有道理,庄立军是京城人,长得又俊俏,说不定在京城里早就有人惦记了,还有那些文艺兵,听说个个都长得十分俊俏,刘好好再好,又拿什么和人家比?

她看着刘好好,心里有些哀伤,刘好好长得太单薄瘦弱了,在农村好人家都不愿意娶个这样的媳妇,又何况是京城庄家呢…

“我可没乱说啊,是庄立军的好哥们亲口说的,说京城里有好些姑娘都喜欢他呢。”刘好好不失时机地在程招娣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对自己出卖刘咏的事情没有半点罪恶感,当初刘咏在自己面前说这件事,未必就没有示威的意思在里头。

恐怕包括他在内的一干京城子弟,都在为庄立军要娶她这个村姑而抱不平吧。

庄立军长得这么俊朗,她也不信他愿意将就她这个村姑,结婚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就算再愚孝,也不该拿自己的婚姻当牺牲品。

女孩子的择偶观难免会受到自己最亲近的异性长辈的影响,刘好好前世最亲近的两位异性长辈,一位是她的外公,一位是她的父亲。

她的外公是位清高淡泊,知足常乐的老知识分子,他教会她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轻易受到外界物质的诱惑。

而她的父亲和庄立军生在同一个年代,同样都是军人,可是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父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坚决不将就的人。

前世的父亲出身普通农民家庭,参军之后,说亲的人都快把她爷爷奶奶家的门槛给踏破了,爷爷奶奶天天逼着父亲娶村里的贤惠姑娘,没少为这事闹过,父亲却硬是顶住了压力,坚决不同意,后来认识了母亲,两人性情相投,三观一致,有说不完的话,恩恩爱爱地携手一生。

尽管她当年已经是个大龄剩女了,母亲为她愁得睡不着觉,父亲却并不着急,在谈起那段往事的时候,告诫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将就自己的婚姻,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对的人,将就婚姻只会痛苦一生,所以对待终身大事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一段好的婚姻,是建立在彼此欣赏,彼此了解,彼此扶持,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什么外界的眼光、家庭的压力、金钱的诱惑…都不应该成为一段婚姻的决定性因素。

婚姻不是挑商品,做买卖,不是看客观条件谁合适就该选谁的,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必然会让人痛苦。

所以她很不理解庄立军,他在完全不了解她这个人的情况下,竟然这么死心塌地地想要娶她,他不知道她的性格,不知道她的为人,也不知道她对另一半的期许是什么。

就算是出于报恩的目的,但也是对他们两人的人生极不负责的行为,她甚至都能想象以原主的性格,和庄立军绝对过不到一块儿去,他们要真被迫在一起了,那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而且她敢肯定,如果原主和庄立军出现了什么婚姻的悲剧,被千夫所指的一定是原主,毕竟庄立军生得俊俏,家境好,为人暂时也挑不出什么缺点,还重情重义地娶了原主,这么好的男人,日子还要过不下去,就一定是女人的错。

可是她却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一定是两个人的问题,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好好想过,他们究竟合不合适在一块儿过日子。

和沧桑睿智的父亲当年的做法相比,愣头青庄立军轻易许下婚约,就显得十分草率不负责任。

她的外公和父亲都是极为出色的男人,他们的悉心教导无形中也提高了她对男人的品味,前世三十多年,她都没有遇见一个合乎心意的男人,今生又怎么会被这段莫名奇妙的婚约束缚住?

第六十八章 羞耻

她对庄立军这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但是这段婚约却让她很不舒服,之前的庄立军在她的生活里完全没有存在感,她还没什么感觉,可当他真真切切地出现在她面前,还对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时,她周身的警报就拉响了,对婚姻的恐惧和排斥,让她变得像一只失去冷静的刺猬。

“没有。”面对刘好好的意有所指和程招娣的担心,他一本正经地摇头。

“什么?”

“没有其他女孩子。”庄立军笃定地说。

“你们就别乱想了,立军既然已经和好好订了婚,当然不会有其他的女人,庄家个个都是重情义的好汉!”刘长生竖起了大拇指,就算庄立军真有其他中意的女孩子又怎么样?两家的婚约摆在那里,他不娶也得娶!

刘好好冷笑,看不出平时又怂又孬,面对别人的欺负都不敢吭声的刘长生,在庄家人面前倒挺会摆谱的,这么一句话就把庄立军架在火上烤,他就算不娶她都不行。

过去怎么没有发现他有这么聪明的一面?

刘好好脸上那抹冷笑,对刘长生而言无疑是明晃晃的挑衅,让他气得跳脚,要不是碍于准女婿在场,他都想过去揍刘好好一顿了,也不想想他都是为了她好,嫁到庄家吃香的喝辣的还不是她刘好好吗?她却不领情!

刘长生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对着庄立军诉苦道,“立军啊,咱们农村的日子可不好过,多亏了你每月寄回来那五块钱,不然我们家这么多口人,这日子还真过不下去了。现在好好这丫头又出了主意,说要让她的弟弟妹妹都读书,这又是一笔大花费啊,我们农村人家哪里供得了这么多孩子读书…”

庄立军听得很认真,刘好好却渐渐听出味儿来了,一张脸腾地一下涨得通红,刘长生这是在向庄立军要钱!

刘好好气得浑身发抖,家里的日子并没有到他说的过不下去的地步,供几个孩子读书,只要他们勒紧裤腰带,努力一把就能供出来的,照理说庄立军每月寄来的那五块钱,他们都不应该收,没想到他们却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想从庄立军那儿要钱,庄立军每月的津贴才多少钱,经得起他们这样和水蛭一样吸血?

她觉得自己的脸皮已经算是厚的了,可还是知道”羞耻“两个字怎么写!

“长生叔,你们的难处我都知道,刚才我和好好也商量了,以后每个月我再多…”

“阿爹,庄立军的津贴也不高,每月能寄给我们五块钱,已经是尽了心了,再多的也给不起了。”刘好好打断了庄立军的话,强势地挡在他身前。

女生外向!果然是女生外向!

这还没过门呢,胳膊肘就往外拐!女儿果然是赔钱货,丧门星!

刘长生气得眼睛都要喷火了,他马上就要听到庄立军的承诺了,却生生给刘好好给搅黄了。

“男人说话,轮得到你们女人在这里插嘴!”刘长生愤怒地将手里的筷子直接砸向了刘好好。

庄立军连忙拉了刘好好一把,这才堪堪避开了刘长生手里的筷子。

程招娣一脸尴尬,这准女婿第一天上门呢,就这么当着人家的面发脾气多不好,可是她尴尬归尴尬,没有半点上前相劝的勇气。

“好好,你没事吧?”庄立军一脸担心地看着她,生怕她真的和刘长生闹起来,其实就是几块钱的事情,还真不值得她生气。

刘好好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羞愤,表情始终冷静而疏离,视线落在两人交握的双手上,确切的说,是他情急之下握住,却忘记放开的手上。

庄立军注意到她的视线,像是烫了一下似的,立刻红着脸放开了她。

她朝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谢过了,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刘长生身上,对庄家人有救命之恩的刘大力已经死了,如果刘长生再这么没有眼色地朝庄家伸手,迟早会将两家的情谊挥霍干净。

“阿爹,立军的津贴也不高,将来我们结婚了也还要置办东西的,把钱都拿回来,今后总不能让我睡大街去吧。”她索性把话摊开说,反正刘长生已经认定她向着婆家了,那就继续让他这么认定下去好了。

庄立军脸上的红晕还没有退下去,听她这么一说,立刻又红了脸,一想到两人结婚的事,他的心里就像是有只兔子拼命在挠,挠得他麻麻痒痒的,也说不出来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刘好好却不同于一般的女孩子,谈起自己的终身大事,脸上没有半点羞赧,程招娣又担心地看了庄立军几眼,自己的女儿这么没羞没臊的,女婿千万别嫌弃才好。

“你要不想睡大街,当初就别放弃转正!别说你不知道转正以后每月能多八块钱你也别怪我朝你男人讨,家里还就少你那八块钱…”刘长生气不打一处来。

自从刘好好高风亮节把转正名额让给赵一德后,刘长生和程招娣的心情就没一天舒畅的。

一直到现在还有人打趣他们,有说他们家蠢的,有说他们家不缺钱的,有说刘好好马上就要嫁到城里去享福的,说什么的都有,每次听到这些话,无疑是在他们尚未结痂的伤口上又撒一把盐。

“阿爹,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不是我放弃转正的,是人家教委本来就准备把名额给赵老师的,难道我还能左右上头领导的想法?你别听外头那些人胡说,他们知道什么?难道他们上教委问过?”刘好好也不甘示弱地顶了回去。

“好,左右我是管不了你了,现在你男人也调来南省了,我看你们就找个时候成家了,我打给电报给南生哥,你们的婚礼索性就在这儿办。”刘长生赌气道。

什么?一向稳重冷静的刘好好终于再也挂不住了,勃然变色,她现在还不到十九岁,他们竟然就想着这么快把她嫁出去。

想起前世父母对自己的爱若珍宝,生怕自己受一丁点儿委屈,而现在的父母却丝毫不顾她的感受和意愿,将自己的婚事当成牟利或者赌气的工具…

第六十九章 尊重

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没有那段被人全心全意教导呵护的过去,也许她就认命了。

可是现在,不甘的愤怒在她的身体里疯狂的叫嚣着,差点就要失控。

她深吸一口气,越是愤怒,就必须越冷静,再抬眼时,已经是满目清冷。

“阿爹,我还想在家里多待两年,你和阿妈这么多年都很不容易。弟弟妹妹还小,他们还要念书,我这份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多少也能攒一点贴补家用,没事的时候再带着他们到山里挖些山货到收购站卖,把他们读书的钱攒够了,阿爸阿妈今后也不用这么辛苦,等他们再大一些,自己会挖山货了,我出嫁也能更放心一些。否则我出嫁之后,过小日子要花费,养孩子也要花费,就算攒下钱来贴补家用也攒不了多少。”她说得十分真诚,似乎字字句句都在为刘长生、程招娣考虑,但细听之下,却是浓浓的威胁,要是他们敢早早把她嫁出去,她一分钱都不会再拿回娘家。

刘长生心中一动,觉得自己刚才赌气说要把她嫁出去的话,真是昏了头了。

刘好好出嫁后,家里虽然少了一个人吃饭,可也少了她的工资进项,还少了庄立军每个月那五块钱的补贴,指望女孩子出嫁后贴补娘家,简直无异于撞大运。

就像他的姐姐刘金凤,没出嫁前对他这个弟弟还算不错,出嫁之后却三天两头回娘家闹事,恨不得把娘家的家底掏光了去贴补婆家。

像程招娣这样出嫁后,还经常贴补娘家的姑娘不多见,但即便如此,贴补得十分有限,还是把她多留在家里两年划算。

“立军,你说哩?”刘长生的态度顿时软和下来,因为自己的出尔反尔,还带了一丝尴尬的讨好。

作为长辈的刘长生都这么问了,庄立军总不能说,我迫不及待地就想把人娶过门吧?

何况他现在对刘好好还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情感,只是觉得她的性格不错,和她结婚应该是一件不坏的事情,还到不了非卿不娶,一分钟都不能没有她的地步。

“好好很孝顺,长生叔和刘婶真是好福气。”庄立军的脸上带了一丝笑意。

她还是不想嫁他,只不过她很聪明,找的理由让刘长生无法拒绝,也让他无法反驳,她刚才明明已经濒临愤怒崩溃的边缘了,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脱困的办法,实在不简单。

“是你好福气。”刚才还对刘好好很不满的刘长生,说话有些酸酸的,他的女儿又聪明又能赚钱,留在家里多划算,结了婚之后就顾着自己的婆家,忘了娘家,真是便宜庄家这小子了。

刘好好腼腆地笑着,看起来就和普通女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眼神清亮中带着一丝寒意,冷静得让人害怕。

饭后,庄立军留下了十块钱,带着刘家的野茶就准备动身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