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23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25 章

“来来来,大家一起照张相。”县高官和蔼可亲地招呼道。

照相有照相的规矩,领导肯定要站中间,刘好好很快给领导让好了位子,识趣地往边上一站,笑得十分含蓄。

“咔嚓”一声,孩子们的笑容和领导们套路的微笑在此刻定格。

这算是刘好好在这个年代留下的第一张照片,可惜是黑白的,她将这唯一的一张照片珍而重之地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等到以后有条件了,给每个孩子都洗一张,这也许是他们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了。

“姐,快走快走,不然泥鳅要被他们捉完了…”刘向上冲进来,拉着刘好好往外跑。

这几天刘好好对他们特别放松,成天让刘向上带着她们四处乱跑捉泥鳅捉黄鳝。

夏季的稻田里,除了泥鳅和黄鳝,还有不少青蛙,刘学习和刘天天都对这种黏糊糊的两栖动物有些害怕,刘好好非但半点不怕,还让刘向上抓了不少。

第一百二十七章 转机

“大姐,你说县小学的人怎么就那么坏啊?”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但那天赵雪做的事,还是给刘向上留下了心理阴影,他年纪小,没经过什么事,更没有想到会有人这么去欺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看不起我们呗,城里人都看不起我们乡下人。”刘天天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往泥里掏泥鳅可是一把好手,简单又粗暴,这副女汉子的模样看得刘好好啧啧称奇。

“也没那么绝对,李老师、夏医生,还有之前的赵老师都是城里来的,你们觉得他们看不起我们了吗?凡事都别下这种绝对的定论。”刘好好跟着他们出来,只需要负责背背篓就行了,弟弟妹妹的战斗力实在太强了,他们走过的地方绝对不留半条泥鳅、黄鳝和田鸡。

“他们都是好人。”刘向上闷闷地说,“就是县小学的人特别坏,特别是那个叫赵雪的。”

“她以后会遭报应的!”刘向上负责做饭,恨不得一粒米掰成两半吃,最恨的就是那种浪费粮食的人,听说黄米糕事件后,她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知道是真的之后,老实人也气得发抖。

“用不了多久,报应很快就会来的。”刘好好笑了起来。

“为什么?”

“什么报应啊?”

刘天天和刘向上都奇怪地看着她,那天他们一直在一块儿,苏老师放弃找茬了,赵雪还上台领了奖,完全看不出赵雪要被惩罚的迹象。

刘好好笑了笑,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太过复杂,不是他们这些孩子能够理解得了的。

任何一个人屁股下的椅子都不是能够永远坐稳的,赵主任的位子在县里虽然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可是觊觎的人也不少,这个把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要得到把柄的人善加利用,就可以扳倒赵主任。

县高官已经知道了赵雪的事情,也许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所动作,但是对赵主任的印象肯定会一落千丈。

浪费粮食在现在是极为可耻的,尤其是赵雪这么明目张胆地故意糟蹋,相信李文书会把这个大八卦传得整个县委大院皆知。

而她也适时地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成天渴望更进一步的王主任,王主任自知公社张书记年纪比他小太多,一时半会儿自己不可能越过他去,在公社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县教育局革委会的这个位子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曙光。

像他这么不甘平淡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折腾的,不管他能不能把赵主任折腾下来,也能让赵主任坐不稳这个位子,让他难受好一阵子。

“大姐,你总是这么神神秘秘的。”刘天天撇撇嘴,“那天县小学的人那么刁难我们,结果你就说了几句话,他们就乖乖道歉了,我到现在都没想通。”

“你想不通的。”刘好好笑道,“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我知道了,大姐的这张嘴皮子能杀人。”刘向上嘿嘿一笑。

“别胡说八道,什么杀人不杀人的,我什么时候杀人了?”刘好好白了他一眼,“传出去不像话。”

“就是外面传的啊,大姑出事的时候,他们都这么传的。”刘向上一脸无辜,“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对的。”

“对什么对?以后听到这种话别搭腔!以讹传讹,对我们都不好!”刘好好正色道。

“我就是觉得他们是在表扬你嘴皮子厉害呢。”

“这可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事情。”刘好好皱着眉,她可不想给人留下刻薄狠毒的印象。

“我明白了,下回一定不让他们乱传。”刘向上用力地点点头,有些尴尬地转移话题,“哎,二姐,我们那天唱得怎么样?”

“那天你们唱的真好,我在台下都听哭了,那么多个节目就属你们节目的掌声最大,我手心都拍红了。”刘学习想起那天的演出还觉得有些激动,“菊花那声音真是绝了,她一开口我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唱歌的时候,台下特别安静…”

“她还真挺可惜的。”刘天天心里虽然还有些酸,但更多的是对刘菊花的同情。

“说不准,可能会有转机呢。”刘好好乐观地说,刘菊花的表现太突出了,那天在台下看演出的就有县歌舞团的老师,还特地向她询问了刘菊花的情况,如果他们考虑之后,觉得刘菊花合适,可能会将她带去歌舞团。

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够进歌舞团,这是莫大的光荣,而且歌舞团包吃住,每个月还有工资可拿,虽然工资十分微薄,但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能够拿到工资,这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刘阿石夫妇不可能会傻到让女儿放弃这个好机会。

“刘菊花的运气真好!”刘天天的话又开始酸了起来,如果刘菊花进了县歌舞团,那就成了整个生产队最值得羡慕的人物,这让成天想着要进城的刘天天又开始心里不平衡了。

“是她自己实力强,能够把握住机会。”刘好好捏了捏她的脸,“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就是啊,三姐你就别酸了,要是你领唱,歌舞团肯定也看不上你。”刘向上毫不客气地吐槽。

“你这死孩子,究竟是谁家的?”刘天天不服气地叉着腰。

“你家的,”刘向上才不怕她,照样嬉皮笑脸,“我这是帮理不帮亲,大姐,你说对不对?”

刘好好没搭理他们俩幼稚的斗嘴,“学习,咱们捉了这么多泥鳅和黄鳝,怎么做好吃?”

“煮地瓜粉吧?”

“别!”刘好好苦着脸,“换一种做法吧,我昨天吃的时候,那筷子刚放进碗里,就看见一只泥鳅翻着白眼浮上来,把我恶心得啊…”

“有什么恶心的啊,泥鳅也是肉,好吃着呢。”刘向上不以为然地说,泥鳅可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的。

“我知道泥鳅好,还能补身体,可那土腥气真受不了,要不咱们做个油炸泥鳅,爆炒鳝段什么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馋

刘好好的话刚说完,刘学习就一脸震惊地看着她,“油炸?!爆炒?!那可费油啊!”

现在家家户户用油都十分紧张,城市里要用油票,农村连油票都没有,只能靠生产队种在山头的那些茶树出产的茶籽榨成的山茶籽油,每年每家都只能分到几斤,根本不够吃,所以平时家里的菜几乎都见不到什么油星。

好在刘好好家里养了猪,将猪交给收购站之后,还能分到几斤肉,他们就留了一块肥肉,每回炒菜前将肥肉在热锅里转一圈润润锅,这就算是用油了。

什么爆炒、油炸,他们是想都不敢想,就连逢年过节不得不用油的时候,也只敢用特质的油钩子勾那么一星半点的油花放到汤里。

可越是没油吃,就越想吃,刘好好觉得自己的自制力已经算是不错的,可偶尔也会犯馋,尤其是成天这么清汤寡水地吃,她的嘴里真是淡得一点滋味也没有了。

“咱们偶尔也奢侈一把吧?”刘好好看着厨房里的油瓶,“今年已经过了快一半了,油还剩大半瓶呢。”

“阿妈知道的话又要哭了。”刘学习紧张地看着她,做饭的虽然是他们几个孩子,但是家里的油盐酱醋向来都由程招娣管理,每天她都要清点一遍的。

“我保证不会用很多,只用一勺油就够了。”节油也有节油的做法,她前世嘴馋,但又要减肥的时候,也尝试过做低油版的水煮田鸡,虽然味道逊色很多,但至少能过过嘴瘾。

“一勺油?”刘学习更紧张了,“阿妈会发现的。”

“这不是快双抢了吗?咱们吃好一些,肚子里有油水,才有力气干活啊。”刘好好看着正在给田鸡剥皮的刘向上,发现这孩子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强,双手灵活得让她叹为观止,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清理了十几只肥美的田鸡。

“要不咱们今天先不用油,把这些田鸡烤了吧?”

她一提议,刘向上第一个跳起来举手赞成,农村孩子没什么东西吃,没什么东西玩,可他们很会给自己找乐子,刘向上他们这些男孩子最拿手的就是烤东西吃了。

拢一堆树枝,有的时候烤地瓜,有的时候烤花生、蚕豆、黄豆什么的,还有的时候连蛇也能被他们捉来烤,田鸡、黄鳝、泥鳅也是常拿来烤的东西。

可他们毕竟是男孩子,动手能力虽强,但对烹饪一窍不通,烤出来的东西闻着香,但尝起来却没什么特别的好味道,只是图个乐而已。

而刘好好则负责调制酱料,说是酱料,其实只有盐,还有从夏医生那儿讨来的辣椒,混合上平时在山里采来的草药、香料,闻起来香得诱人。

“要是有油就好了,”刘好好一脸遗憾,烧烤不用油,这还是第一次。

“烤几只田鸡还需要用油?”刘向上瞪大双眼,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要有蜂蜜就更好了,烤好之后薄薄地刷上一层…”刘好好陷入了当年的回忆之中,从来没想过当初觉得挺一般的东西,会这么诱人,馋得她都要流口水了。

“蜂蜜?”三个孩子像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谁敢招惹那玩意儿。”

大目村山上的山货是有不少,却没怎么见过蜜蜂,马蜂倒有不少,硕大的窝挂在树上,看着就瘆得慌,听说还蛰死过好几个人,他们到山上都是尽量避开马蜂窝,不敢轻易招惹的,所以蜂蜜这种东西,完全就是一种传说中的存在。

刘好好虽然碎碎念了几句,但也知道这种事情只能想想,根本成真不了,最后烤出来的还是十几只颜色微黑,看上去干巴巴的烤田鸡,虽然和她的幻想略有差距,但已经想得让人无法抗拒了。

刘向上早就已经顾不上烫,没形象地撕扯着田鸡腿往嘴里塞了,“哇哇,好烫,好烫…”

“你慢点儿吃,还有这么多只呢,急什么?”听着他嘴里不住地发出“嘶嘶”声,刘好好都替他觉得烫。

“好吃,好烫!好辣!”刘向上不住地低呼着。

相比之下,刘学习和刘天天就斯文得多了,眼泪汪汪地伸着小舌头,“大姐,怎么这么辣?”

“加了辣椒啊,味道不错吧?”刘好好嗜辣,好久没有吃得这么过瘾了。

H市地气热,没有吃辣椒的习惯,可她上辈子就好这一口,但是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吃辣,哪怕她自忖这些烤田鸡最多只能算是微辣,还是吃得他们眼泪汪汪的。

“好吃!好吃!没想到辣椒这么好吃!”刘向上是个吃货,吃东西的速度极快,嘴上还不忘赞美着。

辣椒在生产队里也不算是个稀罕东西,夏医生和几个知青都很爱吃辣,在房前屋后种了几棵辣椒,但是本地人都接受不了,刘向上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你少吃一些,别把田鸡当饭吃呀!”刘好好看着刘向上一口气连吃了三只田鸡,也有些发怵,“剩下的带回去今晚当菜吃吧?”

刘向上这才住了嘴,恋恋不舍地舔着手指,“以前我烤的田鸡都没这么好吃。”

“那是因为你没放盐。”她面无表情地问,每回看到电视或者书上出现在野外烤鱼烤野鸡野兔什么的,主角吃得津津有味,她就特别想问一句,真的有味道吗?

这段时间他们捉了不少田鸡、黄鳝什么的,善于持家的程招娣索性就将吃不完的那部分晒成田鸡干、黄鳝干,一段一段地挂在屋檐下,有一种滑稽的恐怖。

因为贫穷和饥饿,现在的人对待食物不仅珍惜,还有一种类似于囤货的心理,只要家里稍有富余的新鲜食物,一定要制成肉干,腌成咸菜。

听说其他公社的人还喜欢把老鼠制成老鼠干,相比之下,他们家的田鸡干已经算是十分正常了。

“阿妈,最近田鸡多,老是这么几种花样,大家也吃腻了,我想做个酸辣田鸡吃,就是得费一勺的油。”刘好好最终还是敌不过肚子里的馋虫,向程招娣提出了这个非分的想法。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油

程招娣果然被吓了一跳,声音都有些变了,“一勺油?!做什么菜这么费油?家里哪来那么多油让你们浪费,败家子哦!”

“我要吃酸辣田鸡!我要吃!我要吃!”刘向上在刘好好面前绝对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在父母面前却不一定了,就算有刘好好管着他,偶尔还是会撒泼耍脾气,只不过没敢像过去那么过分地满地打滚。

“我看了家里的油还有不少呢,阿妈这么省着油,不就是想给阿舅他们吗?”刘天天一脸讥讽地说。

刘好好其实也只是随口一提,完全没有想到这两个神助攻会闹这么一出,还莫名其妙地提到舅舅的事,以她对刘天天的了解,这孩子不会无的放矢。

程招娣果然心虚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谁像你们这么浪费,一顿吃掉一勺的油,你阿舅他们日子不好过,生产队里又种不了茶树,每年分不到一斤油,我们不省一点油给他们,你让他们日子怎么过?”

“阿妈真打算把我们家的油给阿舅?”刘好好十分意外,之前并没有听到风声啊,过去的刘好好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不知道这些年父母被姑姑和舅舅们掠走多少东西。

程招娣的脸红了,声音更小了一些,很不自信地说了一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关系?”

“我不要把油给阿舅,我要吃酸辣田鸡!”刘向上闹道。

“好了好了,孩子要吃就让他吃,我刘家就向上一棵独苗,绝不能委屈了他!”闷不吭声的刘长生终于开口了。

这世上只有刘向上是他的心头肉,是他命中的克星,只要刘向上想要的东西,他想方设法都会给他弄过来,何况只是一勺油而已。

他对程招娣接济娘家的事一直视而不见,一方面是源于刘大力当年的交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程招娣那几个兄弟的确很上道,在他面前永远都是那副小心奉承的模样,让从未在家里当家做主的他很有成就感。

但也仅此而已,他对自己的姐姐、女儿都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更别提老婆家的兄弟了,和他的宝贝儿子比起来算什么?

一家之主发话了,程招娣就算再不甘愿,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刘好好用了油。

刘好好让刘向上把田鸡洗净剥皮,用调料腌渍入味后,又摘了一把薄荷,连同剩下的几颗辣椒,一起下了锅,做了一大锅酸辣薄荷田鸡。

虽然油少,风味上有所欠缺,但这种酸辣的口味很下饭,一家人一边抹着眼泪鼻涕,一边不住嘴地吃着,转眼就把这一锅田鸡吃得底朝天,嘴巴最馋的刘向上甚至还想把那汤汁都给舔干净。

“大姐做的饭菜比二姐的好吃多了。”刘向上捧着肚子,意犹未尽地说,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田鸡,那肉嫩得和豆腐似的,他都舍不得咬了吞下去。

而刘学习无论是做鱼还是做肉,永远都是搁到锅里白煮,再加上极少的盐,煮出来清汤寡水,味道自然不好,但这样做却是最俭省的。

程招娣一边吃一边心疼,“这么做也忒费油了。”

不仅是油,还有调料也特别费,虽说这田鸡不要钱,可油却是很珍贵的,程招娣一边嘀咕着,一边把剩下的汤汁小心翼翼地放起来,留着第二天拌饭吃。

“你们这些败家子,就是不懂得节约,做菜哪有放这么多油的,迟早这个家要给你们败光…”程招娣看着浅下去不少的油瓶,心痛欲裂,唠唠叨叨了一个晚上。

“这东西也就难得吃一顿,打打牙祭,不能多吃。”刘好好也觉得很满足,今天这顿的确是很奢侈了,“辣椒上火,大家多喝点儿凉茶,免得明天上火。”

南省人除了嗜茶之外,还喜欢喝凉茶,茶在家里是奢侈品,不能多喝,但是凉茶就不一样了,草药漫山遍野都是,尤其是夏天,清凉下火的凉茶特别多,刘好好粗通药性,每天都会早起给家人熬清凉下火又消暑的凉茶。

吃完了辣辣的田鸡,再喝一大碗凉飕飕的凉茶下去,别提有多爽了。

“大姐,辣椒真好吃,咱们在后院也种一棵吧。”刘向上贼兮兮地怂恿道。

“看不出你还挺会吃辣的啊?”种辣椒不难,她也早有这个想法了。

H市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偏爱酸甜的口味,普遍不会吃辣,当年以辣为主的川菜花了很多年时间才打入H市的市场,主要受年轻人的喜爱,刘向上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排斥辣椒的,没想到刘向上对辣椒的接受度这么高。

“我觉得味道特别好,麻麻辣辣的,特别过瘾!不管是烤着吃,还是煮着吃,只要加了辣椒就好吃多了。”刘向上舔舔嘴唇,“大姐,下回咱们把泥鳅、黄鳝也用这种辣椒来做,肯定也很好吃!”

“行啊,今天这种做法好吃是好吃,就是费油,还是烤着吃好了。”刘好好其实也是个吃货,只不过是在以极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已,如果有条件的话,她当然也想吃什么辣椒炒鳝段,但是这些菜的确太费油了,别说是程招娣了,就连她自己都有些心疼。

刘向上叹了口气,失望地躺了回去,“吃了今晚这顿,就再也不想吃二姐做的白水煮青蛙了。”

“如果不是咱家每年都要把油分给那几个阿舅家,这油肯定是够吃的。”刘天天不平衡地说,谁不想顿顿吃上带着油星的饭菜,偏偏程招娣一心想着娘家。

“阿舅家的确是穷,要不是阿妈这些年的接济,他们恐怕也得卖儿卖女。”刘好好对舅舅们并不算厌恶,同样是打秋风,和泼辣的刘金凤相比,他们的姿态放得很低,表现得极为可怜,根本让人恨不起来,不知道刘天天为什么对他们印象这么恶劣。

“大姐,你是不知道,他们和刘金凤根本就没什么区别,刘金凤是一哭二闹地撒泼,他们是可怜兮兮哭着求你,你要是不满足他们,他们就嘤嘤嘤地小声哭着,好像你是什么大恶人欺负他们了一样,把人恶心得啊…”刘天天龇牙咧嘴,显然曾经吃过亏。

第一百三十章 可怜(加更)

“他们知道阿公最看重你,从来都不敢来招惹你,我们就不一样了。二姐、我,还有小弟,都被他们抢过东西,阿爹阿妈还站在他们那一边,一想起来,我就气得不行!”刘天天一想起舅舅家几个表姐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就来气。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他们也不过是将将能吃饱而已,并没有舅舅们想象的那么好过,可人家不信啊,虽然不经常上门,但每回都是一大家子人往家里一坐,就和开丐帮大会一样,又是哭又是晕倒的,那模样可怜得仿佛他们不给粮不给钱就是丧了良心。

好在程家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平时也不怎么敢上门,刘大力待他们再好,大目刘家的那些三姑六婆可都不是省油的灯,程家一上门,三姑六婆们就有意无意地往他们家凑,那话难听得比平时羞辱程招娣时还要恶毒。

程家人“老实”,除了哭以外,又学不会刘金凤那些泼妇招数,但是三姑六婆在哭哭啼啼面前免疫力超强,他们越哭,她们的话越刻薄。

刘老爷子在的时候,对这帮三姑六婆也多有忍让,毕竟她们才是同族的,见他这样接济外人,她们心里不舒服也是正常的,说话难听就难听了,反正也伤不了程家一根寒毛,也就随着她们去了,还帮着劝亲家别把她们的话放在心上。

刘老爷子去世之后,她们胆子更大了,谁都知道刘长生和程招娣是一对软蛋怂货,程家来了两三次,被羞辱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就不肯再登门了。

可是家里揭不开锅,还是要靠程招娣接济啊,于是每回都是找人带口信给程招娣,让她带钱带物回娘家。

程招娣生性节俭,对娘家人却很大方,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刘长生不管事,儿女们的意见向来都是被她自动屏蔽的,于是自家嘴里好不容易省下的东西,全都进了娘家人的肚子。

上回刘好好赶圩的时候给刘向上带回的藤球就差点被程招娣送回娘家去了,还好刘向上及时发现,不依不饶地闹了一场,程招娣到底不敢得罪刘长生的心头肉,这才罢了,不过还是把刘学习的红头绳带给了他们的表妹,据她说表妹快定亲了,总要打扮得像样一些,才好找人家。

“二姐最老实最好哄,她的东西都被拿光了。”刘天天气愤地说,“也不知道阿妈这是什么毛病,倒像是舅舅家那几个才是她亲生的,我们反倒是捡来的。”

“那也不至于,”刘好好失笑,不过圣母病也是种病,得治,就是治起来还挺不容易的,“阿妈从小就不被人重视,嫁给阿爹后,又常常被人看不起,只有在阿舅那里,她才觉得自己是被需要被重视的,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成就感,阿爹那样的人,会在这件事上这么纵容她,因为他也很享受这种成就感。”

人越缺什么,就越渴望什么,刘长生和程招娣所缺失的尊重和崇拜,在程招娣兄弟们的身上都得到了,他们就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

“那也不能这样啊,她得了面子,吃亏的是我们。”

“所以说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啊,要都像学习这样闷不吭声,咱们家早就被搬空了,还好有你们两个混世魔王。接济阿舅他们也是应该的,但阿妈要是太过分的话,你们只管嚷嚷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我还以为大姐有办法让他们和刘金凤一样消停呢。”刘天天失望地说。

“性质不同,刘金凤到我们家撒泼,间接害死了阿公,又用那样恶毒的话羞辱阿妈和我,如果我坐视不管,继续纵容,那我们可就真的软到骨子里去了,今后生产队里还有谁能看得上我们家,我们一家可就真要被人欺负死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必须反击,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那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阿舅他们又没对我们做什么坏事,如果对付他们也这样的话,别说阿妈会心寒难过,我们也会被扣上一个心狠手辣的名声。”

“阿舅他们看起来老实,比刘金凤那个泼妇还难对付。”刘天天若有所悟,“阿舅他们成天装可怜,没想到装可怜也有这么多好处。”

“同情弱者是正常人的本性,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人是装可怜,还是真可怜。所以有的时候,人不要太强势,适当地示弱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我明白了,下回我也去装可怜,装晕倒,就不信我装得不如阿舅家的那几个表姐妹。”刘天天握着小拳头发誓。

“得了吧,就你?”刘向上毫不客气地吐槽,“表姐她们哭起来的时候,那可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眼泪就直直往下掉,你一哭,嚎得四里八村都听得见,不知道的还以为刘金凤又来咱们家闹事了呢。”

刘向上虽然年纪小,但那张嘴毒起来的时候,连刘天天都无法消受,气得想要过去撕他的嘴,一想到自己要装可怜,只得按捺下愤怒,学着表姐们那伤心欲绝的样子指着刘向上不说话。

可她到底没有做小白花的天赋,那做作的样子看起来非但不可怜,反倒像便秘。

眼见刘向上又要开口惹怒刘天天,刘好好连忙拉了他一把,“装可怜只是偶尔用用的小手段,要是动不动就装可怜,那和乞丐有什么区别?要说可怜,谁能可怜得过走家串户,天天拿着破碗说‘可怜可怜我吧’的乞丐?”

刘天天想到那几个可怜兮兮的表姐,觉得她们还真适合端着破碗去讨饭,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今天突然说阿妈要把油带回去,是听说了什么?她又要回娘家了?”

“应该就在这几天吧,听说阿舅又给阿妈带口信了,让她回家一趟,说要给表姐相看对象。”刘天天为人活络,最喜欢听八卦,消息是家里最灵通的,程招娣还没来得及和家里说,她就全知道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娘家(加更)

“哎,我说,把阿舅家的表姐说给大姑家的表哥,肯定很般配!”刘天天贼兮兮地笑着。

“别胡说,”沉默的刘学习一反常态地开口了,“摊上大姑那样的婆婆,还有活路吗?”

“大姑他们还关在派出所里吗?都这么久了,他们还会出来吗?我觉得阿建哥挺好的,人老实,又会干活,只要没有大姑,这日子肯定不会差。”刘天天不服气地说,虽然讨厌大姑,但是不得不说刘金凤的几个孩子,还都是本分的老实人,和他们的父母完全不同,就是因为太老实了,才会被欺负得那么惨

“肯定会出来的,我去派出所探过口风,大姑肯定够不上死罪,不过也没这么快出来,总要等调查清楚了,放心吧,她这次也算吃了大苦头,出来之后绝对不敢再像过去那么嚣张了。”

“她不出来才好呢,说不定马上就有人想给阿建哥说媒了。”

“起码还得过几年,”刘好好摇摇头,“出了这种事,阿建哥他们的成分可不是贫下中农了,妥妥的黑五类,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们?”

只有再过几年,破除了成分论,他们才可能说上媳妇,不过那时候他们就成了大龄男青年,说亲就更难了。

“他们肯定恨死我们了。”话刚说出口,刘天天自己又笑了,“不该恨我们,要恨就该恨他们自己的阿爹阿妈,要是没有大姐闹那一出,他们也说不上对象啊。”

“好了好了,你才多大年纪,成天把对象说亲挂在嘴边,害臊不害臊?”刘学习脸皮最薄,第一个受不了了。

“二姐,你羞什么呀?是想到了自己吧?”刘天天没心没肺地嚷道。

刘学习却脸色一白,转过头去不再搭理这个贫嘴的妹妹。

程招娣准备回娘家了,脸上难得带上了几分笑意,收拾屋子的时候手脚更加利落了,刘天天和刘向上却成天绷着一根弦,十分紧张戒备,生怕她借着收拾屋子等名义,把他们的东西给收拾回她娘家去。

刘好好经常上去卖山货,每回都会给他们带些小东西,有时候是几块糖,有时候是些铅笔笔记本之类的文具,还有些玩具什么的小玩意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小心翼翼地攒了不少。

程招娣往常都先去哄刘学习给东西,可是刘好好早让她把东西给了刘天天保管,程招娣从几个孩子那里什么都没拿到,眉毛都快拧成一坨了。

“好好,你表妹快要定亲了,咱们说什么也得表示表示…”程招娣终于忍不住了,期期艾艾地向刘好好开口。

“哪个表妹?”

程招娣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姐姐们已经出嫁了,但嫁得都不好,根本帮不上娘家,因此很少回娘家,娘家也不主动和她们来往,基本就当是泼出去的水不闻不问。

谁也没想到当年沉默寡言,只知道埋头干活的程招娣会这么有出息,能够帮衬到家里,所以现在待程招娣十分热情,大事小事都要请程招娣回去。

三兄弟都是靠着程招娣才娶上媳妇的,所以生下来的孩子,个个都比刘好好年纪小。

刘好好的大舅程大海生了两个儿子,有了儿子底气足,两老已经不管事了,他在家里就是说一不二的大家长,二舅程大山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那两个女儿是双胞胎,和刘学习年纪相仿,小舅程小海生了四个女儿,比刘学习略小一些,和刘天天差不多大,因为没有儿子,他在家里的地位最低。

定亲的显然是二舅家的女儿,但不知道是双胞胎中的哪一个。

“两个都要定亲啦!”程招娣喜气洋洋地说,“她们俩一般大,可不是得同时定亲吗?”

“定的是哪家啊?”

程招娣语塞,“没仔细打听,不过这是件大喜事,我就寻思着带你们几个都去你阿舅家,你们外公外婆也想你们了…”

“行啊,这么大的喜事,咱们也该回去凑凑热闹。”

程招娣大喜,“可不是嘛,空手回去也不好,你看看咱们带些什么好?”

“阿妈不是都准备好了吗?这大米,这油,鸡蛋,还有这只番鸭母,就连这些青菜都是要送回去的吧?”刘好好似笑非笑地看着厨房,“我看这厨房都要给搬空了,这些东西咱们平时都舍不得吃呢,都拿回阿舅家去,再怎么着也算不上是空手吧?”

程招娣每次回娘家,程家就和过年一样,他们刘家过年都没这么多好东西吃。

程招娣有些难堪,“你阿舅家穷,日子不好过…”

“我知道啊,接济他们是应该的。”刘好好笑道,“阿妈别紧张,我不是反对,这些东西拿回去,我外公外婆肯定也会欢喜的。”

程招娣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作为一个好姑姑,她每次回去都要给侄儿侄女们带小礼物的,可这次什么都没从他们几个人那里搜出来,回去该怎么和孩子们交代,一想到几个孩子失望的眼神,她的心里就微微一痛。

“你表弟表妹们日子过得苦,你们也该表表心意…“程招娣勉强开口。

“这年头谁家的日子过得不苦?”刘好好失笑,“我记得阿妈每回回去都给表弟表妹买糖果糕点,我们连过年的时候都吃不到呢。”

“可不是吗?”牙尖嘴利的刘天天啃着山果走了进来,这种山果看着红艳艳的,实际上酸得掉牙,刘天天就好这一口,用衣角兜着果子,边啃边说话,说出的话比山果还酸,“我可羡慕他们了,一年能吃上好几回糖呢,这年头有哪家孩子有这么好的命?”

“你胡说什么?”程招娣有点怕刘天天,刘好好虽然厉害,但嘴上总会给人留几分情面,刘天天就不一样了,她深得三姑六婆的精髓,刻薄起人来,让人难受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程招娣没敢直视刘天天的眼睛,小声道,“他们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实在可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妯娌

“既然饭都吃不饱,那不如送些地瓜米过去更实惠,何必白白浪费买糖买糕的钱?”刘好好和刘天天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些白米不顶饱,我看还是掺些地瓜面更好,咱们家不也是这么吃的嘛。”

“是啊,阿妈,白米饭真是不顶饱,这些白米还不够舅舅他们吃上几天呢,不如咱们再掺上些地瓜面。”一向老实的刘学习也出来帮腔,刘学习的脸上就写着“老实人”三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格外诚恳。

程招娣犹豫了,她的耳根子本来就软,听她们这么一说,似乎也觉得只拿白米面少了点儿,如果再掺上一半地瓜面,那这一袋米就成了两袋,用担子挑着去,看起来就体面得多了。

三天后,程招娣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带上丈夫儿女往娘家去了,她特地起了个大早,不想让太多人看见,省得他们嘴碎说闲话,可到底还是被几个早起的人见着了,顿时又议论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