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53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55 章

“她这是怀恨在心呢,大姐当初要真淹死了,那可就合她心意了,就是因为大姐没死,她才不甘心地污蔑大姐!”刘天天一脸不屑,她算是全家最讨厌林婉英的人了,当初还因为大姐把家里的东西偷偷塞给林婉英,还和刘好好吵过好几次。

哪怕林婉英口口声声说刘好好是恶鬼,与她最亲近的家人还是没有一个愿意相信,现在的刘好好已经不是原先的那一个了。

又或者说和原先的那个刘好好相比,他们宁愿要现在这一个,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以他们选择性地无视了前后两个刘好好完全迥异的性格和突兀的转变。

“行了行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别提那些晦气事。”刘长生不耐烦地制止了他们的唠叨,虽然被林婉英搅得有些遗憾,可他还是高兴得不得了,“好好阿妈,去把庄伯送来酒拿出来,今天这样的好日子,一定要喝两杯。”

“哎,都备好了!”程招娣心里的高兴半点也不逊于刘长生,刘好好受到领导赏识去省里工作,已经让他们在生产队里很长脸了,这回又考中了全省头一份的状元,足以让他们风光一辈子了,最重要的是刘好好成了女状元,配庄立军也不算是辱没了庄家。

“我早就知道大姐会考中状元的。”刘向上嚷道,“我大姐这么聪明这么厉害,谁能比得过她?”

“你这小子,你今后一定能超过她的,”刘长生揽过刘向上,一脸怜爱地要给他喂酒,“来,你也是个男子汉了,今天高兴也尝尝…”

“阿爹,别给阿弟喝酒,他现在还在长脑子呢,听人说小孩子喝酒会变傻,我还指望过几年阿弟也给咱们家再挣个状元回来呢。”刘好好连忙一把拉过刘向上。

第二百九十六章 转变

刘好好的动作虽然扫兴,可她说的话却是刘长生爱听的,高兴得不住地点头,“你说得对!说得对!酒不好,别喝了别喝了。过几年我们向上再给咱们考个状元回来,到时候一门俩状元,你们阿爹我做梦都得被笑醒…”

“今天他们都在说,咱们家祖坟埋得好,坟头冒青烟呢。”程招娣也得意得有些忘形了,“我就和他们说,不是咱们家的祖坟埋得好,是咱们大目刘家的祖宗保佑。”

“什么祖宗保佑,是好好她阿公保佑,要不咱们大目刘家人这么多,可是别说状元了,连个正经读书人都没出过,好好可是这么多年来的头一份。”刘长生兴奋得话也变多了,“你阿公要是还在,不知道该有多高兴!等过一两年,就轮到学习高考了,到时候学习再给我们争口气。”

刘长生向来无视这个二女儿,难得说出这样鼓励的话。

刘好好也跟着笑,她了解过刘学习的学习情况,她已经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不再像初中那样找不到学习节奏,远远落后于人了,但是今后的高考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能不能考上,还真是不好说。

“我不行的,我不行的!”刘学习吓得连连摆手,她的成绩目前是不赖,可是大学那是多难考的啊,他们这届高中毕业生中,还没有听说谁考上大学了,这样低的升学率瞬间浇熄了她的自信。

她觉得自己也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更别说像刘好好一样考状元了,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大姐都行,你怎么不行?”刘长生哼了一声,“一家人辛辛苦苦供你读到了高中,你就算考不了状元,也得考个大学回来,才对得起我们!”

刘长生这话虽然不好听,可是态度却和过去完全不同了,他一直认为女孩儿读书没用,要不是老父亲坚持,他压根就不会送刘好好去读书。

可是谁知道刘好好竟然考了一个全省状元回来,他对状元没有什么概念,但大概从刘祥的口里了解到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刘好好这样的状元今后更是会受重用,要去京城当大官的,想起公社陈书记那巴结讨好的笑,他浑身都热了起来。

有刘好好这样的例子在前,四里八乡的人都想着送孩子去上学,无论男女,只要有一个读出来了,那就发达了,外人都这么想了,更别提刘长生这个亲爹了,他的心渐渐大了起来,如果他的四个孩子全是大学生,他在金花公社,甚至在整个永乐县那都是头面人物了啊,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会再计较什么重男轻女,刘好好用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地告诉他,就算是女孩子一样可以给他脸上争光。

程招娣却呆了呆,“不是说明年就给学习说亲吗?学习的年纪可不小了,要是去读大学,年纪大了,可怎么说亲?”

这一年来,刘长生和程招娣都没有放弃过给刘学习说亲的念头,只是他们每回提出来的人选,都会被刘好好找出各种毛病否决了,所以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他们之前还在想着明年无论如何也要把刘学习的亲事给定了,否则挑来挑去,要是始终挑不到满意的,年纪大了找不到婆家,那可就真的耽误了姑娘。

“糊涂!”刘长生毫不留情地斥责道,“学习不去读大学,就得一辈子待在农村,左挑右挑能挑出什么好的?等她到了城里读大学,哪里还说不成城里的亲事?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有多金贵?城里的那些工人抢着想娶大学生,都娶不到哩。”

刘长生本来和程招娣一样,对什么高考、大学生都毫无概念,但他毕竟是男人,那些议论的人总往他面前凑,毫不费力地就听说了不少关于大学生的事儿,这才明白了现在的大学生有多稀罕。

有了刘好好的珠玉在前,他再也无法坚持要把刘学习和刘天天留在农村嫁人的想法了,留在农村,还是去城里,谁都知道哪个更风光。

原本在他们眼里,城里的工人已经是顶顶了不起风光的职业了,现在知道工人在大学生面前竟然完全败下阵来,刘长生便怎么也看不上那些之前来提亲的农民了,生产队长的亲戚又怎么样?就算是生产队长他们都看不上!

他们现在一门心思要把刘学习嫁给城里的工人,当然前提是她得考上大学。

“学习已经高二了,再过一两年就高考了,咱们又不是供不起,等她考上了大学再说亲,到时候可就金贵了。”刘长生洋洋得意地说,仿佛刘学习考上大学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毕竟都是一对爹妈生的,没理由老大能当状元,老二连大学都考不上吧。

他满心欢喜地盘算着,完全不顾刘学习在一旁已经紧张得白了一张脸。

刘学习的心理素质本来就不好,考高中的时候,有刘好好在一边每天关注她的情绪变化,给她加油打气,及时疏导她的紧张情绪,增强她的自信,这才慢慢恢复过来。

这才稳定了不到两年,刘学习又开始紧张起来了,她太崇拜佩服大姐了,正是因为崇拜,她才比谁都清楚自己和刘好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对刘好好来说,考中状元都不算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但对她而言,能够考上大学就是一个艰巨到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和父母解释,同样一对父母生的,同样的生活环境,怎么就她差了这么多?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只能再次不发一语地低下头去。

刘天天却一脸欢喜,不止是为了大姐考中状元而高兴,更让她高兴的是刘长生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再也不用担心他会半途要求她辍学回家了。

刘好好用自己的优秀彻底转变了刘长生对女孩子的轻视,改变了这个家庭,甚至是金花公社女孩子们的命运。

第二百九十七章 书

“大姐,你这回带回来的行李可真够多的。”刘好好和刘向上到底还是小孩子,一脸兴奋地围在刘好好的身边,看着她收拾东西,她今天的行李可是用板车拉回来的呢,大包小包地装了满满一车,让他们都十分好奇。

“我把在省城的东西都收拾回来了,在家里住几个月,等到年后开学了,就直接去京城。”刘好好利落地将带回来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刘学习立刻接手归整。

刘天天和刘向上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刘好好上回去京城给他们带回了不少好东西,让他们对那个神圣的地方充满了向往。

“大姐,我们送你去上大学好不好?”刘天天眨巴着双眼,一脸恳切地看着刘好好。

“对啊对啊,我们还没有去过京城呢,我们也想去京城看看。”

“明年初不行,我那时候也是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办法照顾你们。等暑假吧,如果你们期末考的好,我就接你们到京城玩几天。”

在这个年代,出一趟门很不容易,出远门旅行更是十分稀罕的事情,别说是在农村闻所未闻了,就算是城里人也没这么奢侈的,两个小家伙提出的简直就是非分之想。

如果不是刘好好一直给他们灌输自由的思想,他们也不敢提出这样“荒唐”的想法,在她看来适当地让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还是很有好处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她会尽一切努力满足他们出门的愿望。

“你们大姐去京城读书,你们瞎掺和什么?”刘长生不虞地斥道,“有本事今后自己考到京城去,没本事就别再这里瞎嚷嚷!”

“可不是嘛,你们俩去一趟京城,还得生产队开介绍信,那手续麻烦着哩,你们俩趁早把这心思给收了,要不然到时候你们祥伯都得上门来骂人,多大点儿的孩子心就这么大。”程招娣半真半假的恫吓道。

刘天天和刘向上并不是胡搅蛮缠的孩子,刘长生和程招娣的话,终究还是被他们听进去了,生产队的孩子们只有他们俩到过省城,已经比别人强多了,京城那么远,虽然向往,却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出一趟门的确太不容易了。

刘好好看着两个孩子那失望的模样,心里不忍,“我给你们想办法,争取让你们暑假的时候去京城玩。”

“大姐最好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仅仅是因为刘好好的一句许诺,立刻就高兴起来了。

“大姐,你这回带回来这么多书啊,咱们家可都放不下了!”刘向上激动地说,捧着书东摸摸西看看,稀罕得不得了。

“这些书是我在省里通过关系搞到的旧书,准备放到学校里给大家一块儿看。”刘好好停住手,认真地说,“我和领导说了,准备在咱们生产队搞一个‘农家书屋’的试点,就放在咱们小学,这些书不仅借给孩子们,如果大人有兴趣,也可以来借着看。我正打算这两天去找一趟唐校长和赵老师,到时候还得让他们帮忙管理。”

“我还以为这些书都是给我的。”刘向上扁了扁嘴,他刚才怎么就那么多话呢,阿公去世前住的屋子还空着呢,怎么就没地方放书了?这回好了,全都给捐了。

“当然也是给你的,大家一块儿看的书,你也能看。”

“就是,这么多书,你一个人也看不完啊,凭什么就只能让你一个人看,别人都看不得?”刘天天不明白刘向上为什么对书有这么强的占有欲,她也挺喜欢看书的,但是看过一遍的书就不想看第二遍,捐出去给别人看也没什么不好的。

刘向上就不一样了,虽然过去的他没怎么接触过课外书,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爱书之人,一想起书借出去之后被人糟蹋,他的心里就难受,“大姐,那些人一点都不爱惜书本,别把书借给他们!”

“怎么了?”刘好好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抱怨,她一直以为借书这件事运转得十分良好呢。

“只要是借出去的书,没有一本是不被人糟蹋得破破烂烂的,卷边缺角不说,还有人在书上乱涂乱画,把里头的书页给撕了,有的人边吃东西边看书,把书本弄得脏兮兮的。”积累已久的不满喷薄而出,刘向上发誓自己不是小气的人,实在是看不惯那些人糟践书。

前世的“农家书屋”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因为压根就没人愿意看书,纯粹就是个摆设而已,但是她过去在图书馆却没少见过这种情况,就算是在大学图书馆或者省一级的图书馆,也会出现种种污损图书的情况,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算每年淘汰旧书,采购新书,但这种做法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她来说,显然是难于上青天。

“他们还书的时候,你不是都要检查的吗?而且他们是在学校里头看的,都有唐校长和赵老师看着,总不至于当面损坏图书吧?”

“他们就两个人,哪里看得过来,再说了,我也没办法在还书的时候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啊,有时候查出了问题,他们就推说是上一个看书的人破坏的,一切都和他们无关,倒像是我们诬赖了他们一样。”刘向上被借书的事情弄得十分伤心,“大姐,我真的不想再借书给他们了。”

“你们俩怎么说?”刘好好转向两个妹妹,征求她们的意见。

“我觉得无所谓,有的人也不是故意弄脏书的,还有些人是因为实在喜欢书里的内容才撕书的,反正你都看过了,无所谓啦,别那么计较。”刘天天乐观中带了一丝心虚,上回她在吃地瓜的时候看书,有些碎屑撒在书上,结果被刘向上好一顿臭骂,她没有刘向上那么爱书,也不觉得这些问题有多严重。

“书被弄脏弄坏了,别人还怎么看?何况那些书都是大姐辛辛苦苦淘回来的,就这么被人糟蹋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刘向上一脸不满。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主见

“可要是因为有人不爱惜书本,就不把书借出去,辜负了大姐的一番心意,好像就更可惜了,大姐不是说过凡事不能因噎废食。”刘学习想了想,“咱们得想想办法,让大家爱惜书本,而不是把书藏起来不给人看。”

刘好好赞赏地点点头,发现这段时间以来刘学习成熟了不少,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而且在思考的时候也更全面了,李蓉和她年纪相仿,和她同住的时候没少影响她。

“你对情况比较了解,这样吧,我去找唐校长和赵老师的时候,你和我一块儿去,把这个情况说给他们听,然后咱们一起想办法,还是要把这个‘农家书屋’给建起来,你看怎么样?”刘好好对刘向上说道。

“我?”刘向上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他还只是个小学生,怎么能和校长、老师这样的大人一块儿商量事情?

“很奇怪吗?你爱书,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当然就应该想着解决问题。”刘好好鼓励地看着他,“总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吧。”

“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刘向上红着脸,他信任刘好好,她凡事都和他们有商有量的,所以他才敢在她面前有什么说什么,侃侃而谈,可要让他和唐明亮、赵一德商量事情,骨子里那股对师长的敬畏又冒了出来。

倒不是唐明亮和赵一德对他们这些学生不好,而是他们和学生终究还是有距离的,毕竟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先进到把孩子当作平等的谈话对象。

“你平时和我怎么说话的,就和他们怎么说话,”刘好好拍拍他的肩膀,对他,同时也是对刘学习和刘天天说,“对待长辈咱们首先要尊重,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尊重不等于惧怕,更不等于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连句完整的话都不敢说,有什么想法我们都应当充分地表达出来,长辈也是人,你说的有道理,他们也不会不通情理地一味地拿身份压人,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听到你们的想法和意见。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你们虽然年纪小,但是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实在不行帮忙拾遗补缺也好啊。你越是害怕长辈,越是不敢说话,距离隔阂就越大,所以凡事都重在沟通。”

“可是我们现在还小,说什么人家都当作笑话听听就算了,哪里会真的搭理我们。”刘天天郁闷地说。

“别人会不会把你的话当笑话来听,不在于你的年纪大小,而在于你说话的成熟度和合理性。如果你们现在四五十岁了,还说些不着调的话,人家一样会觉得你是个笑话,可你如果十来岁说话就有理有节,人家非但不会觉得这是个笑话,还会对你刮目相看,今后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你们商量,商量得多了,世面也见多了,你说话做事也会更加成熟稳重,别人自然会更加尊重你,这就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三个孩子越听就越觉得刘好好是在说她自己,要论年纪,她的年纪还真的不算大,在不认识她的人眼里,她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黄毛丫头,可是在认识她的人眼中,她却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没有人敢轻视她。

从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到生产队里的下方干部,再到族里的那些老人们,甚至是公社上头的干部,每个人提起刘好好都要树个大拇指,赞一声好。

和她同龄的年轻人,在别人眼中都还是个没有话语权的毛头小伙或是黄毛丫头,为什么她就和别人不一样?

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个高考状元,因为在此之前,她就已经得到众人的尊重信任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为人处世的成熟稳重。

三个孩子跟着她这些年,耳濡目染之下,已经比同龄的孩子要优秀得多了,想问题也开始学着往深往透里想了,脸上也都开始浮现若有所思的神色。

刘好好并不想要“催熟”他们,让他们成为早熟的小大人,她希望他们应该保有孩子的天真和少女的浪漫,所以她依旧会给刘向上买小玩具小零食,尽量让他享受童年的乐趣,给刘天天和刘学习买发饰围巾,纵容着少女爱美的情怀。

可是她也不想他们成为三只不敢表达自己意见,甚至不会独立思考的应声虫,更不希望他们今后活在她的羽翼抑或是阴影之下。

她知道自己的优秀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给他们造成压力,他们三个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被所有人拿来同她比较。

他们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是任何人的附庸,更不应该成为她的陪衬。

但是关于这一点,他们自己显然还是不够自信,这两年,她和三个孩子之间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们对她也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和依赖,他们习惯于将所有的问题交给她这个大姐来解决,同时也近乎崇拜地认定她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无可辩驳的。

这样下去,他们将会丧失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今后出现第二个让他们佩服的人后,他们也可能会像今天盲从她一样,盲从他人的意见。

现在这个年代人和事都很单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子上按部就班地活着,兴许还看不出有什么,但只要再过十几年,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心人”,如果一个人太缺乏主见,很容易随波逐流,甚至被人诱骗。

她的成功对这个家庭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提升刘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尤其是给三个弟妹带来远胜于普通人的社会资源,但同时也很容易让“有心人”盯上他们家,她不可能一直在他们身边事无巨细地守护着他们,为他们挡去所有的风雨,未来的路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的。

第二百九十九章 压力

刘好好看了一眼刘学习,读出了她眼底深藏的自卑,刘天天和刘向上年纪还小,现在还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仅比她小三岁,很快就要面临高考的刘学习,却要直面和她进行比较这件事。

刘学习有一个当了南省高考状元的姐姐,如果她连大学都考不上,那么父母会怎么看她?老师、邻居、同学…所有认识她的人会怎么看她。

这种心理负担可能会击垮刘好好这几年好不容易帮她树立起来的自信,对于刘学习考大学的事情,就连刘好好自己都不是很有把握。

现在恢复高考了,全社会对学习知识都充满了狂热,每一个人都在玩命地学习,刘学习虽然勤奋,可是在别人也同样勤奋的基础上,她的智商未必能够战胜得了别人,这时候的高考是真正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谁也不能保证刘学习一定能挤过去。

刘好好的成功让刘长生和程招娣低估了高考的难度,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沉浸在一家四个大学生的喜悦憧憬中,一旦刘学习打破了这个“童话”,可想而知他们会有多么愤怒,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的刘学习在这个家的处境会变得多么糟糕。

这一点想必内向敏感的刘学习也已经察觉到了,所以她才会那么惶惑不安。

刘好好知道刘学习的不安,可她暂时也想不到该怎么去帮助她度过这个难关。

单纯的心理辅导?她觉得没有必要。

人生的路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难题,就算是她,也不能保证自己此生能够一生顺遂,毫无磨难,面对困难,无论是她,还是他们,都必须选择迎难而上,毫无退路,更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她不是他们的救世主,也没有任何人能成为谁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所以她把他们当做一个成年人,也希望他们能够把自己当做一个成年人,学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着直面困难,接受命运加诸的磨难,却不被击垮打倒。

“大姐,我也去,平时都是阿弟在管理这些书,今后我也要帮忙。”刘天天第一个拍着胸脯道,她和内向的刘学习不同,她崇拜一个人的方式,就是想要成为和她一样优秀的人,所以她一直有意无意地在模仿刘好好。

大姐都能和高官那么大的官谈天做朋友,她难道还怕在校长和老师面前说话?大家都是人,有什么可怕的。

刘向上一向不甘心落刘天天之后,听说她要去,原本还在犹豫的他立刻点头答应和刘好好一块儿去找唐明亮他们。

刘好好转头对刘学习笑道,“学习,你也一块儿去。”

“我?”刘学习下意识地往后缩,她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和人打交道,哪怕他们现在要去找的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她小学时的校长和老师,她还是觉得害怕,“我都帮不上什么忙…”

“帮着我们出点子,也是帮忙。”刘好好拍了拍她的肩膀,“咱们四个是亲姐弟,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整体,虽然未来的路得靠咱们自己走,遇到问题咱们要学着自己解决,但是在你彷徨难过的时候,别忘了身后还有兄弟姐妹做你的大靠山。”

刘好好的话意有所指,刘天天和刘向上只从字面上理解,也听不出什么,只是嬉皮笑脸地点头,刘学习却听出了她话里的深意,不由得抬头看了她一眼,又欲言又止地低下头去。

“大姐,咱们这就走吧,别磨蹭了!”刘天天性子急,拉着他们要往外走。

“哎,你急什么,也不看看都几点了,天又冷,唐校长他们早都睡了,这事儿明天再说也不迟。”刘好好朝摆在靠墙的桌上的一个小闹钟努了努嘴,指针正指向九点,现在是冬天,这个时候的村庄已经静了下来,大部分的人家都灭了灯睡觉去了。

只有兴奋过度的刘家人完全不想睡觉,刘长生还坐在桌前自得其乐地喝着小酒,脸上还挂着笑容,不知道在幻想什么,程招娣坐在他的身边,手里依旧在缝补着衣服,红润的脸色带着无法掩饰的喜意。

“那就明天再说好了。”刘向上的注意力早就被那一摞书给吸引过去,巴不得刘好好别那么快把书捐出去,最好等他全读完再说,“大姐,我现在可以去看书了吗?”

他的眼里闪烁着对书本的渴望逗乐了刘好好,“我还给你买了蜡笔和小玩具,你不看看?”

刘向上很是心动,但对书中世界的渴望压过了玩乐的欲望,强忍住心动咬牙道,“这书过几天就要捐出去了,我得抓紧时间多看几本,玩具不会捐掉,留着以后再玩也不迟。”

“那些玩具你不玩,我可就先玩了啊。”刘天天故意逗他。

谁知道刘向上生生憋红了眼,艰难地吐出几个字,“你玩吧,小心一点儿,别玩坏了。”

“咦?这孩子还真给我玩了?”刘天天一脸惊讶,刘向上这么配合她,倒让她失去了捉弄他的兴致了,毕竟她也是个大姑娘了,对刘向上那些小孩儿玩具压根就没有兴趣。

“我们家这是出了个小书痴呢。”刘好好看着蹲在书堆前东翻西拣的小身影,很难想象两年前的他还是个动辄打滚撒泼的混不吝,看着他们三个人渐渐成长进步,还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儿就是会读书,几年以后,咱们家又能出个状元了!”刘长生看着刘向上认真看书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刘长生忽略了刘学习和刘天天,倒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确普通,和刘好好刘向上完全不能相比。

这一点刘学习和刘天天也承认,心里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平衡,虽然刘向上的智商比不上陈俊华,但也是个聪明孩子,加上是刘好好亲自给他启蒙,平时又很注意培养他的读书习惯,所以他的成绩远胜于同龄人,还自觉地拿了刘天天的数学课本自学做题,之前也没少跟着陈俊华厮混,连李际远都赞他“孺子可教也”。

第三百章 礼物

“向上,书虽然好看,可晚上也别看书看得太晚了,伤眼睛伤身体,要是愿意读书,尽可以早起读书。”看着在油灯下认真读书的刘向上,刘好好有些担心,这孩子看书看得入了迷,离书本的距离也太近了,再这么下去,迟早要把眼睛弄坏。

她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才适应了油灯,现在已经又习惯了用电灯看书,再让她趴在油灯前看书,她是无论如何都看不下去的。

“你大姐说的是,早点去睡吧,晚上看书伤身费油,要看就明天早点起来看。”程招娣心疼地说。

“你是心疼儿子,还是心疼灯油?”刘向上还没说什么,刘长生就不满地瞪着她,“我儿日后有出息,还在乎这点儿灯油?眼皮子真是够浅的!”

他们姐弟三个早就已经习惯了父母三不五时的拌嘴,没人会把刘长生的不满当一回事,刘向上抬眼应了刘好好一声,又低下头去继续看书。

刘天天则缠着刘好好,“大姐,你说过要给我带礼物的。”

“我什么时候食言骗过你?”刘好好拿出一对大红色的毛线球头花,“这头花挺喜庆的吧?留着过年的时候戴。”

刘天天哪里按捺得住等过年,兴高采烈地将头花扎到了头上,端着镜子左照右照,别说是在生产队里了,就算在公社这么漂亮的头花恐怕也是头一份。

“别美了,还有你更喜欢的,要不要过来看看?”刘好好神秘地朝她摇了摇手里的东西。

“这是什么?”刘天天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份用手帕包住的礼物,“口琴!大姐,这是给我的?!”

看着崭新的口琴,刘天天惊呆了,刘好好曾许诺过要送口琴给她,她一直以为送的会是那支旧口琴,谁知道她竟然买了一支崭新的口琴给她。

“大姐!你真好!”刘天天欢呼着扑进刘好好的怀里,“说好了,你可要教我吹口琴的!”

“行,没问题。”刘好好爽快地应了下来,“口琴入门不难,只要你有心认真学,很快就能学会的。”

“好好,这钱可不是这么花的,你又买书,又买口琴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程招娣本来是不想唠叨的,可刘好好这么败家,实在看不过眼。

“阿妈,书怎么没用了?大姐要不是读了那么多书,也考不上状元。”刘向上第一个抬起头来反对。

“我儿说的对,读书是好事。”刘长生赞许地看着独子,“不过买口琴那个没用的东西做什么?好好不是有一个了吗?不想要了就送给天天好了,做什么再去买一个新的?浪费钱!”

“我那支口琴是阿公给我买的,我得留下来,也是个念想,”刘好好笑道,“给天天的这支口琴是我在省城的时候参加比赛赢来的奖品,不花钱的。”

一听到是不要钱的东西,刘长生和程招娣顿时就没意见了。

刘好好从行李中,拿出一瓶雪花膏交给程招娣,“阿妈,冬天天冷风大,擦点儿这种雪花膏脸不疼。”

“我哪就那么金贵了,这种东西还是留着给你自己涂吧,小姑娘家才兴打扮,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涂脂抹粉的,不成老妖婆了?”程招娣连连推拒。

“我自己有,学习和天天也有份,这哪里是什么脂粉啊,不过是些防冻裂的油脂,涂了脸不疼。”刘好好给刘学习和刘天天也一人留了一盒,“何况这东西也不贵,就是普通的日常用品,别舍不得用,钱可没有脸金贵。”

“真是费钱哦,你们这些孩子好日子过惯了,哪里知道钱有多金贵,我们过去别说是脸了,就是命都没有钱贵。”程招娣心疼得不住摇头。

“现在不一样了,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该花的钱也别舍不得花,这些东西都是我托关系花内部价买的,不仅便宜,质量还好。”在这个物资缺乏的时代,有钱都未必能买到东西,托人用内部价买价廉物美的东西才是王道,这些产品虽然产量不多,又贵又难买,但质量却好得让人叹为观止,绝对不偷工减料,也不以次掺好,是真正的良心商品。

所以这回她带了不少省城的东西回来,虽然那些奢侈的大件物品一件没买,但什么锅碗瓢盆,毛巾香皂牙刷牙膏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却没少带,她在生活上从来不过分亏待自己,就算无法改变父母的老观念,也希望弟弟妹妹能够养成正确合理的卫生习惯。

程招娣一听说她是内部价买的,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要不怎么说她的女儿是状元呢,就是有出息啊,别人想买这些东西都买不到,她的女儿却可以用内部价拿到东西,就是不一样!

“还有这些毛线,摸起来真暖和,这棉布和咱们家的土布就是不一样,花色多好看啊。”刘天天爱美,对刘好好带回来的那些好布料爱不释手,“阿妈,大姐当初没说错吧,她到了省城之后,真带了这么多好布料回来,今年过年,你可得给我们做新衣新鞋!”

“天天说的没错,阿妈,你别舍不得了,大家一人做一套新衣,今后这些布料有的是。”刘好好笑道,谁愿意放着柔软舒适的新衣服不穿,去穿粗糙扎人的土布衣裳?

程招娣还是觉得心疼,“你今后就去京城读书了,哪来那么多好布料?”

“京城的好布料更多,阿妈,你尽管放心吧。”

刘好好信誓旦旦地说,孩子们又个个都渴望新衣服,作为母亲的程招娣到底不忍心拒绝他们,便点头应了下来,还不忘随口说了一句,“说到好布料,你舅舅家也有不少,那花色比你带回来的还要稀罕,就是价格挺高的,不像你这种用内部价买回来的划算。”

刘好好的手顿了一下,这才没多久呢,难道现在不做手表生意,改卖起布料了?还是说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涉及布料走-私了?

第三百零一章 疏远

“舅舅他们不是渔民吗?也做起布料买卖了?别是什么投机倒把吧?”刘好好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可别胡说!”程招娣一脸紧张地看看四周,神秘兮兮地说,“他们亭江生产队都在做这些,也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有的人说是从海上运过来的,现在很多人都去亭江买布呢。”

“这可是犯法的啊,要是被查出来了,舅舅他们可怎么办?”刘好好皱着眉头,“阿妈,你可得好好劝劝他们,犯法的事儿咱们千万不能干啊。”

程招娣心里也明白自己兄弟做的事是会被抓起来的,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我哪里能劝得动他们,他们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指望,不让他们做这个,能让他们做什么呢?总不能再让他们都受穷,何况他们整个生产队都在做这种事,那么多人都敢做,出不了事的。”

“既然劝不了,那我们就少和他们来往,我猜肯定有人托你去找舅舅他们买布吧?”刘好好了然地看着她。

程招娣嗫嚅了半天,神色黯然,“我也是好心想要帮人,现在娶亲的彩礼要那种颜色鲜亮的花布,咱们布票本来就少,布又都是那种土布,人家早就看不上了,所以在想娶亲的人都只好去亭江买布,他们没有门路,我也就是在里头搭把手传个话而已。”

刘好好听得暗自心惊,看来亭江这门产业是越做越大了,就连老实的程招娣也不由自主地卷了进去,“阿妈,舅舅们这事儿要是被查出来,你也是帮凶共犯,也是会被抓去坐牢的啊。”

程招娣吓得脸都白了,“我什么都没做,就是递个话啊,乡里乡亲的,谁都知道我是亭江的姑娘,总不能这情面都不给吧?”

“递话的就是帮凶,你要是真做了什么,那就是主犯了,别说坐牢了,挨枪子儿都有可能。”刘好好神情凝重,半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成功吓住了胆小的程招娣。

“舅舅们做的事见不得光,迟早要出事的,咱们可不能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得到的好处,咱们半点也不沾惹,免得今后惹人说闲话,我这次固然考得好,有不少人羡慕我,但更多的人眼红咱们家,就等着咱们犯错呢,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被人揪到小辫子了。”

“好处?你指望那一家白眼狼能给咱们什么好处?”程招娣还没来得及答应,刘长生就冷笑起来,“他们现在手里是宽裕了,可你自己问问你阿妈,他们漏过半点好处给我们了吗?三天两头叫你阿妈回去,又要使唤她,又在她面前炫耀,还净说些酸话,真够恶心的!”

刘好好之前也听刘向上说过程龙那几个人暴发户般的做派,对程家亲戚她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咱们过去帮了他们那么多,他们非但不感恩,还这么对我们,阿妈,你要是再和他们走得太近,可就伤了我们全家人的心了。”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姓程,你们这些姓刘的,就是觉得我恶心!”程招娣这段时间也没少受刘长生的奚落,心里委屈难当,被刘好好一吓,又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她心里是真苦真委屈,这几个孩子都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可没有一个贴心的,全家上下都只把她当作外人,枉她掏心掏肺地疼爱他们一场。

“阿妈,你是程家的嫁出门去的女儿,他们已经没把你当一家人看了,你也别巴巴地凑上去说是程家人,你是我们的阿妈,是刘家的媳妇儿,你和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你怎么自己和我们见外了?”刘好好说话温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咱们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你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你得为你的儿女们着想,和程家走得太近,迟早要连累我和他们三个。你想想看,庄家向来嫉恶如仇,要是知道我们也犯了法,绝对是要和我们断得干干净净的,还有我和他们仨的前程,本来是都可以进城吃公粮的,你要是出事坐牢了,我们就得前途尽毁,不仅要一辈子种地,说不定还得像陈瞎子一家那样被人看不起。为了程家,你害了四个孩子,你觉得这笔账划算吗?”

刘好好把话说得很严重,不仅成功吓到了程招娣,连刘长生都被吓到了。

刘长生恶狠狠地瞪着程招娣,“你今后要是再敢回那个家,我非打断你的腿不可!有他们没我,有我就没他们!”

“我真不是为了程家,我就是碍不过乡亲们的情面…”程招娣连连喊冤。

“也没什么情面是碍不过的,你就说程家嫌弃咱们大目生产队穷,和我们闹翻了,咱们和程家已经不来往了,这话传出去,自然不会有人再过来为难你,如果真有人那么不识趣,你哭就是了,保管他们再也没法开口。”刘好好给她出了个主意,反正程招娣的哭功了得,那眼泪说掉就能掉,就连她都自愧不如。

“总而言之,程家那里是绝对不能再来往了。他们亭江做得这么猖狂,上头肯定注意到了,说不定就等着把他们一网打尽呢。”刘好好给她透了个底。

程招娣的脸色煞白,“上头要抓你舅舅他们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们犯了法,被抓是迟早的事儿,你要是能把他们劝服收手了,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可问题是他们能听你的吗?其实他们明知道自己有可能被抓,还是大着胆子去做这种事,就说明他们已经被钱迷了眼,什么都不管不顾了,这个时候咱们只能管好自己,千万别被他们给拖下水去。”

“好好说的对,”刘长生咬着牙,“你要是再向着你娘家,索性就滚回你娘家去,别祸害了我儿子。”

程招娣本来就胆小,在刘长生和刘好好的软硬兼施之下,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反驳,毕竟她也是为人母的人,想到娘家人在做犯法的事儿,有可能连累到自己的几个孩子,就算她再偏向娘家,也不敢再生出和他们亲近的念头了。

第三百零二章 规程

第二天一早,刘好好就领着弟弟妹妹去了唐明亮家里,唐明亮正在喂鸡,看到他们过来,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拘束地擦了擦手,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拿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位刚出炉的南省状元了。

“校长,在喂鸡呢。”刘好好一如既往地和他热络地寒暄,完全看不出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哎。”唐明亮尴尬地应了一声,虽然她没有架子,但还是有些不适应。

倒是刘好好率先笑了起来,“校长,我还是那个刘好好,又没有突然长出三头六臂,你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我还真是不习惯。”

“你可是状元啊。”唐明亮嘀咕着。

“你还是状元的老师呢。”刘好好回敬了一句,瞬间点亮了唐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