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56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58 章

“这是应该的,”甚至都不用刘好好说什么,陈守玉就很擅长应付这种场面,“这孩子今后要麻烦老黄多费心了,听说老黄之前也被下放了几年,身体不好,这种药酒是好好他们家自己泡的,我看过方子了,对风湿很有效果,你让老黄每晚睡前喝上一盅,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刚才还一直坚持着的徐香妹动了心,陈守玉是南省有名的中医,名门之后,家学渊源,她说了这药酒对黄大平的身体好,肯定不会有假,这样的礼物虽然算不得多贵重,但显然是很有心的。

“这可真是不好意思,你们太有心,太客气了。”徐香妹只好收了下来,一脸感激地送她们出去。

第三百一十五章 顺利

“徐香妹是个心细的人,也挺热情好相处的,老黄虽然说话直接了一些,但是心也不坏,应该能够用心教,唉,可惜我们一家不懂艺术,也不在行,只知道他是在师大美院教书的,究竟水平怎么样,还是没有打听清楚…”陈守玉和她肩并肩一块儿走回家,在路上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就是怕耽误学习这孩子。”

“现在想要在我们南省找一个大画家实在太难了,我刚才在进门的时候观察了一下他们家的布置,挺有品位的,有几幅画应该是黄老师自己画的,很不错,所以我觉得黄老师的水平应该很不错,而且他性格率真,不是那种会糊弄人的,寻常人还没有这个机会能得到他的指点呢。”刘好好乐观地笑着,百废待兴的这几年,大部分人都不大可能得到专业的美术训练,如果不是有陈守玉的热心帮忙,刘学习一个乡下孩子基本不可能拜入这么好的老师门下。

“我不懂艺术,你觉得好,那就太好了。”陈守玉也高兴起来,她最担心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把刘学习给耽误。

“就是她放假上来住在你们这里会不会太不方便了。”刘好好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陈守玉他们现在的住宿条件本来就不宽裕,李蓉很快也回家了,他们一家五口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刘学习毕竟是外人,如果也住进来,显然是很不方便,“而且李老师他们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回城了。”

李际远他们如果也回城的话,隔壁屋子显然也是不能继续借住了,现在住宿条件这么紧张,还真不好找地方借住。

“楼上还有一间堆杂物的阁楼,平时没有人住,到时候我们稍微修整一下,让学习在那儿将就一下,你觉得怎么样?”陈守玉早就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了,她最擅长的就是在困难的环境中想办法帮助别人,“那间阁楼虽然旧,但是光线还不错,也没那么潮湿阴冷,不比你们在金花公社的小宿舍条件差,不过在楼上活动的时候需要弯着腰,所以一直没人住。我想学习到时候主要在老黄那里学画画,平时也可以在我们家和李蓉一块儿玩儿,等到晚上再上阁楼睡觉,应该没有大妨碍,要不待会儿带你上去看看?”

如果不是那间阁楼层高太矮,住人不方便,早就有人搬进去了,也不会留着给他们放杂物。

“不用不用了,这条件是再好不过了,就是到时候要麻烦你们了。”刘好好笑道,外婆做事一向热心周全,她说没问题就肯定没问题。

“你还叫我一声干妈呢,你妹妹就和我自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和我见外什么?”陈守玉嗔道,她对刘好好也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因为她给自己的亲切熟悉的感觉,更因为她对李蓉的救命和提携之恩,还有对李蓉李新两姐妹毫无保留的帮助,所以感恩的陈守玉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她。

刘好好笑着点头,在她心里,他们是真正的一家人,她也不和他们客套见外,也知道他们不会在乎那些虚的。

她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大杂院里已经安静了下来,毕竟寒冬腊月的,没人愿意大晚上还在外头走动,李际远的那间屋子已经亮了灯,李新收拾好房间被褥,生了个煤油炉子正在那儿等着呢。

“可算回来了,还算顺利吗?”看到她们回来,李新第一个迎了上来。

“顺利,黄老师已经答应了。”陈守玉高兴地说。

“太好了!”李新也很为她们高兴,端了一个茶缸递给刘好好,“来,喝点暖暖身子。”

闻到糖水的甜香,刘好好立刻眉开眼笑地接过杯子,热热的红糖姜茶驱走了她身上残留的寒气,甜丝丝的味道一直甜到了她心里。

陈守玉闻到红糖姜茶的味道却皱起了眉头,“大晚上怎么喝这个?晚上吃姜赛砒霜。”

“外头那么冷,就想着姜茶能驱寒。”李新一脸懵,她对养生并不精通,只是下意识觉得刘好好喜欢吃甜食,就给她煮了一碗甜甜的姜茶驱寒,根本没考虑那么多。

而陈守玉是老中医,很相信中医的养生之道,红糖姜茶这种东西就应该早晨喝,“真是胡来,好好别喝了,晚上喝这个对身体不好。”

“哦,”刘好好有些遗憾地舔舔嘴唇,她是真的爱甜食啊,不过外婆对养生这种事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苛。

她的小动作逗笑了李新和陈守玉,陈守玉放软了语气,“搁在那儿,明早再喝,红糖姜茶能够帮助阳气生发,就应该白天吃,晚上还是喝一些养阴助眠的东西。我来给你冲一杯蜂蜜水,喝完以后甜甜的睡一觉。”

陈守玉也算看出来了,刘好好这孩子就喜欢吃甜食,看着她吃到甜食时那满足的小模样,她也跟着开心起来。

“不用了不用了,我不喝蜂蜜水。”刘好好连忙劝阻道,现在蜂蜜也是个紧俏稀罕的东西,陈守玉家里的蜂蜜肯定也不多,为了哄她开心,就拿蜂蜜出来给她喝那也太奢侈了,她已经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怎么能够向她们讨蜂蜜水喝。

陈守玉却没理她,直接把温热的蜂蜜水递给她,笑眯眯的说,“喝吧,有句话叫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每天早上起来一杯淡盐水能够清肠胃,每晚睡前一杯淡淡的蜂蜜水不仅能够助眠,还能够润喉,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这些话刘好好前世没少听陈守玉说,李新他们是到了老的时候才开始注重养生的,而她却是从小就按着陈守玉的要求,一直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的,发现中医那一套的确对身体很有好处,哪怕她工作得再晚再累,也很少生病,如果身体不舒服的话,稍一调理就能满血恢复,一般人很少能够有她那么旺盛的精力,可见中医养生理论确实是有其独到之处。

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疼

刘好好捧着蜂蜜水有些不知所措,前世她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可以毫不客气地享受着他们对自己的疼爱,而现在的她充其量只是他们一家的好友,却被他们这样掏心掏肺地宠爱着,让她既感动又惶恐。

“和我们还客气什么,这是我们从乡下带上来的土蜂蜜,家里没人爱吃这些甜食,你尽管放心喝吧。”李新看出了她的无措。

家里没人喜欢吃甜食这一点,刘好好倒是知道的,全家上下除了她之外,饮食都十分清淡,就连几个表姐妹也不爱吃甜食,所以从小到大家里的糖果蜜饯饮料十有八九都进了她的肚子。

“是啊,快点儿喝了就去睡吧,这天实在太冷了,”陈守玉照看着炉子上的热水,“李新,你四叔那间屋子的炉子生好了吗?”

“生好了,热水也烧上了。”陈守玉的四个女儿中就属李新最能干,不用陈守玉操心,她都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你再带一个暖瓶过去,不然怕热水不够,睡前烫烫脚,能睡得更好一些,再放个汤壶在被窝里,那间屋子太久没人住了,冷清得很,不放个汤壶你们睡到半夜恐怕会冷。”陈守玉又灌了一壶热水递给李新。

刘好好捧着杯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甜甜的蜂蜜水,看着家人在自己家面前忙忙碌碌,自己半点忙也帮不上,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变成了那个扎着两个羊角辫,倍受家人宠爱的小姑娘。

李际远的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但是李新效率很高地将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小小的煤油炉搁在屋子中央,屋子里除了淡淡的煤油味儿,闻不到一点儿霉灰味。

“新姐,你可真能干。”刘好好赞叹道,她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家务白痴,一些基本的家务活也能干,可是和极度能干的父母相比,那可真是没法比。

无论是李新还是刘驰,都是那种有轻微洁癖和强迫症的人,眼里容不得半点儿灰尘,过去家里的卫生全是他们亲力亲为,就连擦地都是他们自己跪在地板上一点一点擦完,而且一擦就是两三遍,偏偏效率还奇高。

而有趣的是两边家族里除了他们俩,就没有第三个人像他们这么龟毛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新和刘驰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要换个人恐怕谁都不能忍受他们这种洁癖。

李新一边招呼她洗漱,一边笑道,“我还在念初中的时候,我爸妈就下放啦,那时候在城里,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过日子,要是不学着做事,我们仨都得饿死。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手忙脚乱,做得多了也就习惯了,做顺手了也不觉得算什么事儿了。”

刘好好洗漱之后,李新又拿了个盆过来加上了热水招呼她,“来,烫烫脚。

“我和你比真是差远了。”刘好好惭愧地说,虽然她从小成绩就不错,是父母的骄傲,但和大部分独生子女一样,她被父母包办得太多了,尤其是读书的时候,李新待她更是无比的细致周到,恨不得把每口饭喂到嘴边让她吃,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完全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和你比才是差得远了,干点儿活算什么?这些谁不会?”李新可不觉得会干活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这回考中了状元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我在报上看到消息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开心,恨不得告诉全世界你考上状元了!”

李新的兴奋溢于言表,可又有些小失落,刘好好只是她的朋友,又不是骨肉至亲,她自己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没收到,有什么资格四处宣扬她的兴奋欢喜呢?

“新姐,一起烫脚。”刘好好拉过她在床边坐下,很自然地俯下身子去帮她除去鞋袜。

“哎,我自己来自己来。”李新吓了一跳,显然很不习惯,动作比她更快一步地脱了鞋袜。

刘好好的笑意有些苦涩,母亲待她那样好,她却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事,前世连一次脚都没有帮她洗过,今生显然也是没有机会了。

李新哪里猜得到她在想这些,自顾自地问道,“对了,我听说你订婚了?”

“听李蓉说的吧?”刘好好愣了一下。

“嗯,听说是个军人?你家里给你定下的?”李新关切地看着她,没有别人问及这件事时的八卦好奇,更没有什么羡慕的情绪,透着的是一股浓浓的关心。

“是的。”刘好好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知道李新关心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这件事,如果说自己对庄立军一点感情都没有,这桩婚事完全是两家长辈强摁着他们的头答应的,李新一定会为她难过;如果说她对庄立军情根深种,两情相悦,好像又没到那个地步。

李新能够很敏锐地感知到刘好好的情绪,见一向活泼的刘好好在这个话题面前突然变得有些寡言,就知道她对这桩婚事不是特别热衷了,心中蓦地一疼,一股愤懑的怒气直冲脑袋,竟不自觉红了眼睛。

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如果是她的女儿,她拼了这条命都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她要嫁什么样的人非得千挑万选不可,更不会让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刘好好这么年轻,这么优秀,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她的父母怎么就那么狠心,不顾她的意愿早早就给她定了这桩婚约,那样的人怎么配做她的父母?!

李新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没少见到那些农村姑娘早早地被父母定了亲事,她们甚至在结婚前都没有见过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男人,不知道自己要嫁入的家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遑论有没有共同语言,能不能过到一块儿去了,只是父母觉得合适,她们就麻木地嫁过去。

那时候她挺同情那些姑娘的,觉得自己生在城市中,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没想到刘好好这样的好姑娘,也像那些可怜的农村姑娘一样经历了那样的遭遇,她心里又疼又堵,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第三百一十七章 佩服

刘好好正暗自思量着,突然发现李新沉默了,一抬头就看到她脸上那伤心愤懑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岔了,心里又酸又甜,到底是亲妈啊,只有她才会这么心疼她。

想起她初来这个世界,那时候原主都已经死了,刘长生和程招娣却心心念念的全是和庄家的亲事,这样的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如果当初和她定亲的不是庄立军,而是庄小理那个人渣败类,刘长生夫妇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地逼她跳入火坑,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真心疼爱孩子的。

刘好好只是稍作感慨,并无太多怨恨,因为她前世从父母亲人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疼爱,这些爱足以支撑她面对所有的风雨,而不带一丝愤懑怨恨。

反正她也没把刘长生夫妇当成自己的亲生夫妇对待,对他们没有任何期待,自然也不会伤心失望,她有李新的关心疼爱就好。

但她也舍不得李新为自己伤心,连忙把自己和庄立军的事儿如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全都说给她听。

她半点儿也不觉得和母亲聊这种事有什么好尴尬的,当年她也从没有瞒过父母她的感情生活,他们好奇什么,她就老老实实说什么,还说得十分具体一字不落,简直是亲子沟通的典范。

只是他们仨谁也没意识到,她的坦诚和她的迟钝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否则哪个少女愿意把自己的恋爱心情和父母分享?就算父母和她的关系好得如同挚友,那还是会有一定代沟,让人觉得尴尬的。

偏偏刘驰和李新也都是严肃正经的人,他们三个坐下来分析她的感情时,就像在一起开会研究工作一样,理性完全压倒了感性,恋爱结婚是需要冲动的,按他们当年那么从文化背景、地区差异、家庭、性格、三观、习惯、情商、智商…逐一分析下来,还真没有哪个异性能够达到标准。

刘驰爱女心切,想来想去,还是建议她宁缺毋滥,以免今后后悔。

所以就算李新再忧心着急,最后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剩了下来。

现在的刘好好还是像过去一样,什么都不想瞒着李新,但是如果说得太严重,又怕李新为了她打抱不平,对庄立军有了坏印象,便不自觉地略去刚开始自己的不情愿不提,只提两人交往中庄立军的好处。

她前世和李新刘驰谈起这些时,说话总是不偏不倚,保持绝对的客观冷静,还没有这么偏颇过,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她对庄立军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和倾向性的态度。

李新总算没有刚才那么气愤了,但眉目中还是有一丝忧虑,“这么看来,他人还挺好的,但是你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还没去读大学呢,世界这么广阔,如果你遇到了更适合的人,却偏偏被这一桩婚约给束缚住,那该怎么办呢?”

“哈哈哈,不可能的。”刘好好笑了起来,前世的她活了三十多年,见的世面不可谓不广,都没遇上合适的人,哪有可能读个大学就冒出来个合适的?她这性格恐怕就不适合恋爱结婚。

“怎么不可能?”李新奇怪地看着她,“现在全国最优秀的年轻人都集中在大学,尤其是京城大学,你在那里遇到同样优秀的年轻人,又有相似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共同语言,产生好感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的确会产生感情,可是未必就会产生男女之间的感情啊,更有可能是兄弟一般的感情,”刘好好半点都不担心,“我这个人不会做家务,管不好家,特别不适合成家,谁要是娶了我,那才是吃亏呢。”

“胡说,你性格好,能力强,又聪明又漂亮,谁要娶到你就是谁的福气!”李新不服气地说。

刘好好笑了起来,母亲和当年真是一模一样,一副全天下我的女儿最好最棒最优秀,谁也比不上她的模样。

“你太小了,这么早早就给你定了婚约,真是太草率了。”想起她年纪轻轻就被家里定了亲事,李新还是如鲠在喉,十分不痛快,不住地叹气道,“幸好你聪明,拖了几年时间,太早结婚对女孩子不好,你得先读完大学,再等工作稳定之后考虑步入婚姻,不然早早地结婚生孩子操持家务,最后很有可能会成为男人的附庸,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这个年代的女性能有李新这样想法的并不多,甚至在几十年后,还是有很多女孩子稀里糊涂地做了男人的附庸,等到婚姻触礁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

李新就是晚婚一族,她读完大学后才相亲认识了刘驰,谈了三四年的恋爱,经过充分的了解沟通,才认定了对方,继而坚定地结婚,在感情上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女人,这和陈守玉的言传身教也是脱不开干系的。

陈守玉自己就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受人敬重的医生,嫁给李际绍之后,不仅在婚姻中有自己独立平等的地位,甚至是家里真正的一家之主,是一个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女人,所以她的女儿虽然性格各异,但是在挑选结婚对象这件事上还是十分清醒理智的,她们才能把婚姻经营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就像李萍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找了个平和随性的好好先生,而本来很强势的李新因为崇拜刘驰的聪明和才华,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

当然她放得再低,也没有低到尘埃里,她从来没有为了刘驰和家庭放弃过自己的事业,而是拼了命地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也正是这一点得到了刘驰和其他人的敬重。

所以现在和刘好好同龄,也不过二十岁的李新能够在这个年代很斩钉截铁地说出“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成为男人的附庸”这样的话来。

刘好好望着她的眼睛闪闪发亮,真不愧是自己的母亲,无论在什么年代,她都让自己佩服!

第三百一十八章 尴尬

“你做什么这样看我?”李新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脸,发现有些发烫,嗫嚅地解释道,“我就是觉得你这么聪明,这么有才华,太早结婚有些可惜了…”

“我知道的,新姐,你都是为了我好,”刘好好抱着她的胳膊,“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这样为了我着想,愿意和我说这些话。”

李新心里一酸,对刘好好的父母又有了怨气,这么好的女孩子,他们怎么能够这么不顾她的意愿,单方面地定下婚事,真是愚昧无知,明明是亲生的父母,对刘好好的关心竟还不如她一个外人,究竟是怎么做人父母的。

“现在你考上了大学,家里的长辈要是逼你们结婚,你该怎么办?”李新连连叹气。

“等大学毕业了再说,反正我在大学天高皇帝远的,他们管不着我,庄家那里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总有办法能够拖下去。”她乐观地说,反正就是一个“拖”字,总不能因为一桩婚约天天长吁短叹,连日子都不过了吧。

“其实刚才听你那么说,这位庄同志品行脾气都不错,待你也好,如果可以的话,要不你到京城好好和他培养感情,说不定…”李新心里虽然为她不平,但还是要面对现实,她既然已经有了婚约,那最后还是得履行的,否则在这个保守的年代会被人的唾沫淹死,如果他们有了感情,今后的日子也不至于太难过。

“我就怕我祸害了他,”刘好好嘻嘻一笑,“你看我这个人除了会耍嘴皮子之外,就没什么优点了,要真嫁给他,非但不能操持好家务,说不定还害得他一家吵闹不宁。”

“你说的对,有那么个不好相处的婆婆和小姑,还有一个什么继祖母,这么混乱的家庭,嫁过去真是闹心!”李新又开始堵心了,在她眼里刘好好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好,实在难以想象世上还有人竟然会不喜欢她的。

庄家就算物质条件再好,有那么多糟心事又有什么用,她要是刘好好的父母绝对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受那样的委屈。

“还好庄立军也没想着要结婚,我和他已经有了共识,保持现在这种状态挺好的,他这个人挺有见识的,为人也很谦逊,品行性格都没的说,是个很不错的朋友。”她下意识地要为庄立军分辩上几句。

李新奇怪地看着她,“我觉得你挺看重庄立军的。”

以李新的性格也说不出太露骨轻浮的话,但她话里的言下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你刘好好根本就是挺喜欢庄立军的吧?

刘好好做了李新那么多年的女儿,怎么会不明白她想说什么,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她的表情出卖了一切,这下无论她再怎么辩解都显得欲盖弥彰了。

好在李新的性格严肃,从来不会拿这种事调侃玩笑,两人大眼瞪小眼沉默了好几秒,李新轻咳几声打破了沉默,“其实家庭和文化背景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人好,还有就是能够聊得来,有感情,毕竟要过一辈子的是你们俩。”

李新说得正经诚恳,刘好好还是尴尬得不行,她没说想要和庄立军过一辈子啊。

“我相信你,再难的日子你都有能力把它过好的。”李新心疼地伸手理了理她的头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些不舍,就好像自己。

“新姐,你也一样,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刘好好巴不得马上结束这个令人尴尬的话题,前世也常和她一起谈这些关于感情的话题,怎么都没觉得这么尴尬。

“嗯,”李新点点头,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把心思放在感情上,“我已经下了决心了,这次要是考不上,我就复习一年,明年再考,现在在城里条件比在农村好多了,我就不信我考不上。”

“我觉得你这次一定能考上的,要不我托人去查一查?”

“不用了,我爸妈之前也想要找人查成绩,我没让,能考上就能考上,迟早都会收到通知书的,考不上的话托人去问,既欠了人情又让人沮丧,还是顺其自然吧。”李新性格坚毅,脸皮薄,向来很不喜欢求人。

刘好好和李新说了一晚的话,等到了清晨鸡鸣,还是殊无睡意。

“瞧你们俩,好得和一个人似的。”陈守玉看着比亲姐妹还要亲昵的两个人,忍不住打趣道,“昨晚聊了一晚没睡吧?眼眶都泛青了,你们这是还年轻不觉得,等你们年纪大了,再这么熬夜,身体肯定受不住。”

刘好好本来是打算一早就回去的,却被陈守玉他们给留住了,从她自己私心上说,她自然是愿意多和他们呆在一块儿的,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待会儿我和你一块儿去书店,给学习买画具和书,你也帮我挑几本复习教材。”李新不容分说地拉住她。

刘好好想了想,昨天黄大平开出了刘学习学画需要的材料,那些东西也只有在省城才能买到,便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她留了下来,李蓉独自赶回了金花公社,她还没有办好交接手续,所以现在还是一名公社干部。

吃过早饭李际绍和陈守玉都去各自的单位上班了,李萍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李新一面收拾着家务,一边和刘好好絮絮叨叨着,“我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那时候大杂院里的人比现在还要多,每天天没亮就被他们吵醒,晚上院子里要闹到很迟才睡…小孩子嘛,喜欢热闹,觉得每天这么人来人往的特别有趣…”

李新不是多话的人,可在刘好好面前却特别滔滔不绝,过去刘好好向来不喜欢听她絮叨过去,觉得很无聊,现在却听得格外专注认真。

“李新,你烦不烦啊,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的,净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谁爱听啊?”李萍在帘子后翻了个身,裹紧了棉被不耐烦地嚷道。

第三百一十九章 姐妹情

李新和李萍向来性格不合,从小吵到大,她初中开始带着两个妹妹在省城过活,年纪小身体弱的李蓉总跟在她的身边忙前忙后地给她打下手,反倒是大一些的李萍成天游手好闲,宁愿睡大觉晒太阳,也懒得动手干活。

李新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她也没把刘好好当外人,当着她的面直接就怼了回去,“你自己看看,日上三竿了还赖在床上,多大一个姑娘了,什么活都不干,天天这么赖着,你好意思吗?”

“我倒是想干活啊,你把我送工厂里去啊,我保管不在家里烦你。”李萍翻了个白眼,还是不准备起床。

刘好好努力憋住笑,别看这氛围剑拔弩张的,她却觉得这是一出好笑的喜剧,这姐妹俩几十年来虽然吵得厉害,脾气性格也不合,感情却很好。

李萍遇到了什么烦恼难事,总是第一时间找姐姐们倾诉,虽然每回说着说着就拌起嘴来,但李新她们还是会将李萍的事情挂在心上,千方百计地给她出主意帮忙。

而李新、李碧要是遇上了什么难处,李萍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帮忙的,李新有段时间生病住院,跟在她身边忙前忙后的还不是她那个成天忙于工作的女儿刘好好,而是妹妹李萍。

那时候她觉得过意不去,李萍却总是一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你工作忙,尽管去忙你的,你妈这边尽管交给我,我这个人没什么头脑,但是力气还是有的,爹妈生我们姐妹几个,不就是指望我们互相扶持的吗?”

李新她们姐妹几个的感情不是塑料花,看上去好看,实则虚伪做作不堪一击;而是钢铁姐妹情,看上去冷冰冰的,平时没少吵架互怼,但在关键时刻,姐妹绝对是能跳出来给她们托底的人。

刘好好的心里微酸,前世她出了事,父母恐怕是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她无法照顾他们终老,也只能指望两个姨能多照顾他们一些了。

她在这边自顾自发呆,那边姐妹二人的战争已经升级了,李萍不情不愿地起床,鼓着腮帮子嘴里嘟嘟囔囔地说着不着调的话。

李萍说话本来就不中听,又在气头上说的话更是不过脑了,李新被她气得红了眼,“李萍,你还有没有良心?你除了会在家里怨天尤人,还会什么?爸妈已经够照顾你了,留城的名额都留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工厂是你想进就能进的?你这么有本事你自己想法子进啊!”

“你能不能别成天拿留城的名额说事儿啊?下乡插队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是你们自己愿意去的,倒成了我欠你们的了。”李萍一脸不耐烦,“工厂有什么难进的?五叔在轻工局,找他打个招呼,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那你自己去找他打招呼啊,要这么简单,你成天在家里闹算什么?”李新冷笑,“五叔之前得罪了人,现在好不容易刚刚回来,一官半职都丢了,平时也得夹着尾巴做人,你看他敢不敢在现在大喇喇地把你安排到工厂里去。这事要是好办,爸爸妈妈早就想办法帮你办了,会拖到现在?李萍啊李萍,你的脑子到底长在哪里?”

“你们一个个都说我没脑子,就你们长脑子了,”李萍很不服气,“你这么有脑子,倒是考个大学给我看看啊,还不是和我一样落榜了!”

这话太伤人心了,李新被她气得满脸通红,浑身颤抖,却无言以对。

此时门外却响起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李新,有你的信!师大寄过来的!恐怕是录取通知书!”

谁也想不到录取通知书会来得这么巧,李新被这句话砸懵了,呆呆地站在原地,半天反应不过来。

李萍和刘好好反应比她快一步,争先恐后地往外冲,李萍一把抓过那封信,迫不及待地撕开,果然看见大红的录取通知书。

“真考上了!李新!你真考上了!师大数学系!”李萍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录取通知书,仿佛刚才那个怒怼李新考不上大学的人不是她一样,半点都不觉得自己被打脸了,反倒比李新这个当事人还要高兴。

就算刘好好已经习惯了她的不着调,此时还是被逗得笑弯了腰,她的三姨可真是天上地下难寻的一朵奇葩。

李新已经做好了落榜的思想准备,被这个意外之喜砸得就像在梦游一样,想要拿录取通知书过来好好看几眼,李萍却舞着通知书在整个大杂院里绕圈炫耀着,“我们家李新考上师大了!数学系!哈哈哈哈…厉不厉害?”

李新性格内敛,现在反应过来,被李萍那张狂的样子气了个倒仰,“李萍,你快回来!好好,帮我截住这个缺心眼!真是丢人现眼!”

“李蓉也考上H大了,咱们家现在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师大,一个H大…”李萍双手叉腰,得意非凡,仿佛考中的是她。

“那你呢?你不也参加高考了?考中了没?”邻居见她那得意的样子便故意逗她。

“我又不是读书的料,怎么可能考得上?”李萍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一脸理所当然地说,“我要是也能考上大学,那大学生就不值钱喽。”

“你们家现在出了两个大学生,你大姐的成绩向来就好,说不定也能上大学,到时候姐妹四个就你没考上,不丢人啊?”

“有什么可丢人的?我今后去工厂里做工人,一样为国家做贡献,都是一样光荣的…”李萍坦坦荡荡地说。

“说的好!”刘好好在一旁轻声鼓掌,她最欣赏的就是李萍的坦荡。

得到刘好好肯定的李萍十分得意,李新的脸色却很难看,一把把她往回拉,“李萍,你丢够人了没?!”

“我怎么了啊?”李萍觉得自己十分无辜,“我哪里丢人了?好好都说我说的好,不信你问她。”

刘好好用力点点头,“我是觉得考不上大学没什么好丢人的啊,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我不是说她考不上丢人,是她刚才满大院里炫耀那才是丢人现眼。”李新羞得脸都红了。

第三百二十章 担心

“我那是为你高兴!”李萍不服气了,“又不是为了我自己,你也太不知好歹了…”

“谁要你为我高兴了?”李新也别扭了,“你为我高兴,别人却在看你笑话,平白被人奚落了一顿,你这下心里舒服了?”

李新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李萍被人嘲笑而难受。

李萍是个迟钝的人,反射弧长得可怕,一脸茫然地看着刘好好,“谁奚落我了?我怎么不知道?”

刘好好又要忍不住发笑了,李萍大大咧咧,只要人家没有指着她的鼻子痛骂,她都感觉不到自己被欺负了,而李新却细腻敏感,死要面子,李萍被人嘲笑,她本人还没察觉到,她这个做姐姐却替她难受到不行,转而又来指责李萍,明明是外部矛盾,到了后来反倒变成了姐妹之间的内部矛盾了。

“你这脑子,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白长了一双耳朵,你能听得出什么来?”李新气鼓鼓地瞪着她,“家里的事情少到外头咋呼!”

“妈成天说家丑不可外扬,你考上大学的事情又不是家丑,怎么就说不得了?好好,你来评评理!”李萍愤愤不平,亏她还一直为了李新高兴呢,这人是什么态度!

刘好好无奈地笑了起来,过去李萍也是这样,被李新骂急了,就要找她评理,而她自然每次都是倾向李萍的,所以李萍这个家族中的异类,一直都把她引为知己。

“新姐,那些人也是随口开个玩笑,没有恶意的,别放在心上,像李萍这么豁达也挺好的,开个玩笑而已,别计较了。”刘好好依旧扮演着前世那个和事佬,“这么大的喜事,李萍也是为你高兴,你这么说她,倒是伤了她的心。”

“对啊对啊,我都不计较,你计较什么?”李萍点头如捣蒜,“你成天这么骂我,我的心都被你伤透了。”

李新像听到什么大笑话一样,不可思议地笑了两声,“你还有心?还会被伤透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怎么就没心了?”李萍委屈地说。

李新冷笑着,已经不屑和她争辩了。

要说李萍会伤心才她不信呢,好几次她们吵得狠了,各自去睡,她被气得睡不着,李萍可好了,头一沾枕头就打起呼噜来了,她都怀疑她出生的时候忘记带脑子和心了。

李萍被李新鄙视了,倒还真没伤心气恼多久,下一分钟就兴高采烈地上街买菜去了。

“真是心大。”李新看着她的背影恨恨地说,看到刘好好笑盈盈地站在一边,十分不好意思,“让你看笑话了。”

“你和我还见外什么?难不成你觉得我也会像那些外人一样看笑话?”

“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她,唉,太不争气了。”李新对李萍,就像陈守玉对李萍一样,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情。

不爱动脑,神经特别粗,还大大咧咧和个二百五似的李萍,是中的异类,要不是她长得和他们像,陈守玉都要觉得是不是在生孩子的时候被人换了,和他们一家完全就不是一个品种的嘛。

“当年留城的名额论理是要留给李蓉的,毕竟她年纪小,身体又不好,可我们就是考虑到李萍这种让人头疼的性格,生怕她下乡去管不住自己的一张嘴,四处得罪人,被人穿了小鞋,就一辈子回不了城,才决定把名额给她的。结果她还和理所当然似的…”李新心里难受得很。

“别气,她就是心大,这种性格也挺好的,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没烦恼。”刘好好和过去一样安慰着李新。

“我们知道她心大,外人不知道啊,她这性格迟早要得罪人,被人欺负的。”李新叹了口气,“还是你好,几个弟弟妹妹都那么懂事乖巧。”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各有利弊,太懂事也有懂事的烦恼。我记得在农村的时候,李际远老师和我说过,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我们做老师的不应该去扼杀他们的天性,把他们教养成一模一样的人,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李萍的性格和我们不同,可是她的心地却很善良,你考上大学,她不嫉妒也不恨,真心地为你高兴,前一秒刚和你闹脾气,下一秒就能为你取得的成功欢呼喝彩,她是个好妹妹。”

“她人不坏我是知道的,就是她那张嘴太坏,做事也傻里傻气的,我就怕她吃亏。”李新没好气地说,李萍要真是个坏心眼的人,那还好办,她就不搭理她,由着她作死好了,说都懒得说她,可她就是傻憨傻憨的,能把人气死,却没法恨她。

“吃亏是福,再说有咱们大家在,她也吃不了大亏,那些小亏暗亏,她自己都没感觉到,不放在心上,你替她生什么气?”

李新是没少为李萍操心,还记得她小时候,三姨李萍和她的婆婆闹矛盾,被婆婆用椅子给砸青了手臂,一向理智稳重的李新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竟从厨房里拎了把菜刀出来,差点就要冲到李萍家里去,把坐在一边的她给吓坏了,后来还是被陈守玉硬给拦了下来,她是真容不得李萍受一点委屈的。

劝解的话刘好好过去也没少说,李新知道她说的有道理,每回也都被她劝服了,可是李萍要真有什么事,她又第一个坐不住了。

刘好好也没指望自己三两句话能改变她,只要把她现在这一肚子气压下去就好了,便笑嘻嘻地把话题绕到了大学的事情上去,“我还没好好看看你的录取通知书呢,快给我仔细看看。”

李新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只顾着生气了,她自己都还没有看过这份通知书,连忙小心翼翼地把通知书拿到屋里摊开压平,两人头对着头,一字一句地认真地看着,心里都流淌着难言的喜悦。

“真是太好了!师大数学系呢,今后你一定能做一个特别棒的数学老师。”刘好好觉得李新这冷静严谨的性格教数学真是太合适了,李际绍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在大方向的把握上还是很准确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懂事

“嗯,我一定要好好学。”李新也抿着嘴笑,“我底子弱,就担心入学之后跟不上,待会儿正好去书店买些书回来复习复习,正好利用这几个月把基础打得再扎实一些,将来可不能误人子弟,今后还得向你讨教怎么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呢。”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根本无法选择自己今后的职业,所以李新还没入学,就已经很笃定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数学老师,她是个执拗的人,既然认定了这个职业,就会朝着这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

刘好好虽然舍不得这温暖的一家子,但到底没好意思在省城逗留太多天,给刘学习买了画具之后就回到了金花公社。

“李蓉,新姐考上师大了!”一见到李蓉,刘好好就迫不及待地和她分享这个好消息。

“太好了!”李蓉将笔一扔,开心地一把抱住了她,“我就知道二姐会考上的!多亏了你!好好姐,谢谢你!”

“新姐考上大学,你谢我做什么?”李蓉那由衷高兴的样子让刘好好笑眯了眼,看来李新和李蓉的感情真的很好,难怪李新几十年后还对早逝的妹妹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