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60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62 章

他领着她到了打着京大横幅,下头还摆着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的地方,刘好好却微微一顿,火车上的那个娇娇女和她的母亲也站在前头,看来她还真是京大的学生,果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怎么了?”庄立军敏感地察觉到她的不悦,也顺着她的眼神望去,看见那一对表现异于常人的母女,“你们认识?在火车上发生了矛盾?”

“庄立军,你确定你不是什么神算子吗?这也能看出来?”刘好好惊异地看着他,这男人也未免也太敏感细致了吧,她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就能推出前因后果,这简直是特异功能嘛,今后别想在他面前保有任何秘密。

她的反应让他觉得好笑,“你忘了我做过侦察员?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那对母女的打扮不像是南省人,你和她们应该是萍水相逢,之前应该并不认识,她们正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看来是和你坐同一趟车的,能让你脾气这么好的人在见到她们的时候皱眉,显然你们之前有过矛盾。”

“你还真是明察秋毫。”她一脸佩服地说,“她们之前趁我去倒水的时候占了我的位子,我和她们理论了,位子虽然要回来了,但双方都有些不愉快。”

“那就好,你的东西就是你的,可不能让人给占了。”庄立军无条件地站在她这一边,“看他们那个样子就不是好相处的,你看来接站的人也是一脸忍耐。”

他很了解刘好好,她不会因为无谓的事情和人发生争执,能让她说出这么重的话,可见那对母女有多讨人厌。

“同学,你也是京大的吗?”见刘好好和庄立军在横幅下站了一会儿,来接站的年轻人热情地朝他们招了招手,大声地问道。

刘好好连忙快步向前走了几步,递上了录取通知书,“是的,我是法律系的。”

那对母女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见是刘好好都是一脸忿忿,“这种人也能考上京大,老天真是瞎了眼了。”

“大家都是校友,不要说这种不利团结的话。”本来接待她们的人已经被她们种种奇葩的问题烦得受不了了,听到她们又在阴阳怪气地攻击他人,立刻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那姑娘被噎得满脸通红,要换作在她老家,早就发作了,但好歹知道这是在京城,京大是她必须好好呆上四年的名校,只得把这火又强压了下来。

“你拿着这张小条,到那边坐车,车子可以直接到我们学校的。”接待刘好好的年轻人笑眯眯地递给她一张条子,又好奇地打量了庄立军几眼,才用手半掩住嘴,八卦兮兮地低声问道,“你们怎么得罪那俩人的啊?”

“我在火车上不愿意和她们换座。”刘好好也低声道。

那人笑出声来,换座虽是小事,可要换成他肯定也不愿意和这么一对母女换座,他没有说话,只是朝刘好好竖了竖大拇指,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庄立军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好好,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丝危机感,刘好好太过优秀了,在南省时她的身边难得出现和她同样优秀的男人,他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所以他从来没有想太多,但现在她考入了京大,京大之中卧虎藏龙,尤其是他们这一届的大学生,都是全国各地的佼佼者,她成天和这些优秀的男人相处,万一…

他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多想昭告天下刘好好是他的未婚妻,可他要是真这么做了,她肯定不会高兴,以她那独立的性子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分

“你怎么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刘好好关心地看着他,“如果有事的话,先去忙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没事,就是看到你们都上了大学,心里有些羡慕。”庄立军微微一笑。

“不用羡慕,你们肯定也有机会的,在部队里也可以读军校啊,今后学习的渠道会越来越广,只要有心上进,在哪儿都能学习。”刘好好毫无所觉,大大咧咧地安慰道。

“立军哥,你怎么来了?”京大的接送车辆边上站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圆脸男孩儿,一脸惊讶地看着庄立军,还将眼镜摘下来擦了好几下,仿佛在确认自己有没有看花眼。

“嗯,送朋友去你们学校读书。”庄立军又恢复了一贯的高冷,严肃地朝他点了点头。

男孩儿微微张嘴惊讶地看着刘好好,立军哥的朋友?竟然也有女的?!

庄立军向来高冷,朋友本来就不多,能让他特地到车站接的更是少之又少,性别为女的,估计就只有这么一个了,眼前这个不会就是他传说中的未婚妻吧。

是了,他的未婚妻不就是南省的高考状元,庄爷爷已经在大院里炫耀了好一段时间了,听说报考的就是他们京大。

男孩儿反应很快,想到这一出就立刻改了口,“嫂子好,嫂子好,嫂子这边上车,嫂子坐这儿…”

男孩儿一开口,就引来了众人的关注,他们这些新生,下至十七八岁的应届生,上至三十多岁拖家带口的往届生,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一听男孩儿开口叫嫂子,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十有八九是结了婚,再看她身边站着一位英俊挺拔的军人,大概都知道她是一位军嫂了。

干得漂亮!饶是庄立军平时喜怒不形于色,此刻的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激赏,他过去怎么就没发现这个杨小勇是个这么机灵的人儿?

“嫂子,差点忘记自我介绍了,我叫杨小勇,和立军哥是一个大院的,从小就是立军哥的跟班,现在在京大读机械系,正好在学生会里当个小干事,你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杨小勇十分热情地介绍着自己,一边还不忘了招呼庄立军,“立军哥,坐这儿坐这儿,这里人少,你挨着嫂子坐…”

刘好好挺大大咧咧的一个人,也被杨小勇热情地左一个“嫂子”,右一个“嫂子”弄得有些尴尬了,“师兄,我叫刘好好,你叫我名字就行了。”

“那可不行,立军哥从小就特仗义,和我亲哥没什么两样,你就是我亲嫂子!”杨小勇也不是傻子,哪里看不出来他喊完“嫂子”后,庄立军那眉开眼笑的得意样儿,可见这“嫂子”还是要坚决地喊下去。

刘好好无奈,京城是庄立军的地盘,到哪儿都能遇见他的熟人,偏偏他看上去高冷,人缘却好得不行,“嫂子”这个名号恐怕一时半会儿是洗不去了。

这些年对于她和庄立军的婚约,她一直是持着鸵鸟一样的态度,既不想尽快履行,也不愿意主动想什么法子解掉这个婚约,仿佛她视而不见,这个婚约就不存在一样,对庄立军朋友一口一个“嫂子”地喊她这件事,也都消极地接受了,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再这么下去,她恐怕真会被当成青蛙被庄立军给煮熟了。

“你们俩是两口子啊?”车上有送孩子来上大学的大妈,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扭头问道。

一车的人其实都挺八卦的,只是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碍于颜面不好意思多问而已,既然有人先问了,也都一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刘好好终于不淡定了,在南省的时候也不是没被人八卦过,她都能大大方方地应答,现在却不知道为什么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作答,红了脸望着庄立军,似乎是在期待他主动解围。

庄立军也傻眼了,虽然他很想认下这个名分,可是没得到她的首肯,他不敢说啊,于是他也只好红着脸带着傻笑看着她。

两人这么面面相觑实在尴尬,可落在别人眼里却是新婚小夫妻害羞的表现。

“瞧你们这蜜里调油的样子,刚结婚吧?”大妈善意地笑了起来,“还是你们这样好,结了婚再读大学,家里也放心,不然等大学毕业出来,还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结婚呢,年龄都给耽误大了,姑娘考上大学,我们做妈的当然开心,可想到这婚姻问题啊…”

“妈,你胡说什么啊?能别这么瞎打听瞎胡扯吗?”坐在大妈身边的是个戴着眼镜的女孩子,显然很受不了自己母亲的八卦,一边扯着母亲的袖口低声咬牙劝道,一边对刘好好赔笑,“不好意思,老人家上了年纪,就喜欢说东说西的。”

“没关系,没关系。”刘好好连忙朝她颔首示意,脸红得像煮熟的虾子。

尴尬了好一阵,车子开动了,她才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拉着庄立军咬耳朵,“你刚才怎么不解释?”

她从来没有离他这么近过,就这么附在他耳边说话,热热的气息就像一条细细的灵蛇从他的耳朵一直钻到他的心里,让他身体一僵,脑子一片空白,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不该有的反应上。

刘好好见他半天没有回答她,脸上还出现莫名其妙的潮红和怪异的表情,觉得很奇怪,“你怎么了?”

“啊?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他深吸一口气,很努力地平复自己的心情,暗自摇头苦笑,他自觉定力过人,向来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连连在她面前破功。

“没听清?”刘好好睁大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他不是最擅长察言观色吗?她动动唇他都知道她在说什么,现在附在他耳边说话,他竟然说没听清?

“咳咳咳,刚才走神了。”他抬手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冷汗,也觉得自己的解释实在有些过于牵强。

第三百四十章 看重

刘好好倒是不疑有他,只当他真的走神在想其他的事儿,便又在他耳边复述了一遍。

她只要一凑近,庄立军的心跳就如擂鼓一般,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让他连脚都软了,不住地庆幸此刻是坐在车上,要是站着他肯定得出丑。

但这一次好歹他集中了所有注意力听清了她的话,红着脸回望她,“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啊。”

刘好好无语,这还真怪不了庄立军,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算了算了,反正现在结了婚读大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要有人误会就由着他们误会吧,反正这样的误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的鸵鸟精神再次发作,完全忽视了庄立军瞥见她一脸认命后的兴高采烈。

杨小勇知道庄老爷子有多满意这个未来孙媳妇,又见庄立军亲自来火车站接人,就知道他对这个未婚妻也是疼爱有加。

女人在夫家的地位是她男人给的,刘好好虽然是乡下来的,却是南省的高考状元,有了庄家男人的认可,她今后在庄家的地位肯定很高,他自然不敢慢待,一路上跟着她跑前跑后。

他是学生会的干事,对新生注册这套流程很熟悉,有了他的帮忙,她是事半功倍,很快就办好了手续。

“嫂子,我带你去宿舍。”杨小勇自告奋勇地带路,还不忘传授心得,“你来的不算迟,估计宿舍里的人还没到齐,你一定要挑个下铺,下铺方便,我当年挑了个上铺,结果还从床上摔下来过,可真把我疼死了,从此以后我每晚都溜回家睡了…”

刘好好觉得这个杨小勇真是个妙人,她过去的宿舍下层是书桌,上层是床,也等于是天天睡在上铺,大家都这么睡了四年,还没见谁从上头摔下来过。

虽然坐了几天的火车,但她出发得早,也算是宿舍里来得早的了,十人一间的宿舍,连同她在内只到了四个人,正好还剩下两张下铺。

她打量着宿舍的环境,这栋楼本身就是筒子楼,采光通风各方面就很不好了,不大的房间里又挤了十个人,更显得阴暗逼仄了,五架上下铺的架子床见缝插针地挤在房间里,十张脱了漆的课桌挤挤地排了两列,这条件别说和她前世读书时的学生宿舍不能比,就连她前段时间在省政府的宿舍也比这儿强。

不过这个年代大家的住宿条件都不好,这样的学生宿舍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庄立军只是担心一块儿住的人太多,怕她会不习惯。

“还剩两个下铺的床位,这个好,选这个铺位。”杨小勇眼尖地帮她选了个靠窗的位子,凑到他们身边小声道,“这里通风好,咱们学校的冬天有集中供暖,就算靠窗也不会冷,夏天这里就更凉快了。”

刘好好和庄立军对视一眼,“那就选这个铺位吧。”

和刘好好一个宿舍的另外三位女生看着他们三个,脸上都有些局促,刘好好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看上去还挺好相处的。

但是庄立军的气场太强了,长得虽然英俊挺拔,可身上却带着一股凛冽的气势,和他呆在一个小空间里,让人觉得分外紧张,还有杨小勇一看就知道是学校的老生,却在刘好好面前奉承讨好,看来这个看起来平凡的姑娘背景很强。

那三个女生都出自普通家庭,性格也比较朴实,看到她背景这么强,心里难免有几分畏惧,不知道她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刘好好一把行李放下,就主动向三个女生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叫刘好好,是南省人。”

“你好,我叫赵艳红,是霖省人。”

“我叫苏爱华,安北省的。”

“陈晓燕,连省人。”

三个女生看上去都不到二十岁,带着一抹青涩自我介绍道,除了赵艳红是南方人之外,另外两人都是北方人,看上去也更豪爽大方一些。

“你们来得挺早的,我还以为我算是来的早的了。”刘好好一面收拾着被褥,一面笑道。

她们女孩子说话,男人杵在那儿也有些不好意思,杨小勇便拉着庄立军出去,给刘好好置办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庄立军一走,屋子里的女生们顿时放松下来,见刘好好眉目间总是含着笑意,让人心生好感亲近,便大着胆子问道,“刚才那位解放军同志是你家里人吗?”

刘好好怔了一下,发现就算在京城,她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从刚才下火车开始就一直被人问起,再加上还有杨小勇在那儿一口一个“嫂子”的叫,她实在没有底气说庄立军和她毫无干系,只得老老实实地承认,“他是我未婚夫。”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脸皮挺厚的,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刚说完这话竟然忍不住脸红了。

这个年代大家的感情都比较内敛,尤其是女孩子就算再惊讶再八卦,也不好意思初次见面,就在这种话题上问得太深入,只是在心里默默羡慕她能有个这么英挺俊秀的未婚夫,待她还那么体贴入微,当然那气势是可怕了点儿…

虽然她还没结婚,但是在大家眼里有对象就和已婚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她在入学的第一天就被打上了“已婚”的标签。

“嫂子,咱们晚上吃火锅去,我知道有个地方火锅做得可好了,咱们京城人一到了冬天就要吃那种铜火锅,涮点儿羊肉,蘸上酱别提有美了。”杨小勇和庄立军拎着大包小包上来,见天色渐晚,便眉飞色舞地怂恿道,越说就越觉得饥肠辘辘,恨不得现在就杀过去吃火锅,反正有立军哥在,他的津贴高,又没结婚,让他来请客是再好不过的了。

“下次吧。”庄立军将新买来灌好了热水的暖瓶放好,望着刘好好的眼神蓄着满满的温柔,“今晚老爷子让她回家吃饭。”

杨小勇睁大双眼,刘好好这才刚来呢,平时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庄老爷子就掐着时间让她回去吃饭,是有多迫不及待?对她这个孙媳妇也太看重了吧,他就算再馋火锅,也不敢和庄老爷子抢人啊。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宴

“行,那就下次,立军哥,你可别偷偷带着嫂子去,一定记得叫上我啊。”杨小勇一脸谄媚。

庄立军微微一笑,今天幸亏有杨小勇帮忙,让他们省了不少力气,这份情他自然要领,“放心,忘记谁都不能忘了你。”

瞧这话说的,杨小勇乐了,庄立军几时和人说过这样的话,看来刘好好在他心里的位子极重,拍庄立军的马屁远远不如讨好刘好好来得效果好。

送走了杨小勇,刘好好的脸上却挂上了心事。

庄见明虽然在京城,但一直很关心自己,高考前还特地打电话交代赵兰舟要让她好好复习,又寄了复习资料给她,她考中状元后,他还亲笔写了一封短信表示祝贺,这些对一个身居高位,整日忙碌的老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他那么子孙中,能够有这样待遇的恐怕不多。

不过她怎么也没想到来京城的第一天庄见明就要让她回家吃饭,完全不给她缓冲休息的时间,她对庄见明是充满了感激,也很愿意去见他,可是对他家那个宋晓悦却有些发怵。

她的心思庄立军几乎是秒懂,“放心,今晚我爸和我姥姥姥爷也会去,这么多人都在,宋晓悦翻不出什么大浪,而且她最近都还挺老实的。”

她苦笑,“会咬人的狗一般都不叫的。”

他一乐,没想到她损起来的时候还真挺损,“没事儿的,有我在呢,她最恨的人是我爸,其次是我,有我们俩在前头挡着,她不会直接动你的,何况她也不是傻子,知道你不是善茬,不会直接招惹你的,要利用也是利用我妈和我妹,她们俩那性格最容易被人利用。”

“你还真挺直接的。”她无语,他这么损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真的好吗?

虽然不喜欢和宋晓悦相处,但她也清楚今晚庄家这场接风宴,她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毕竟这是庄见明的一番心意,她不得不领情,今后得在京城呆上四年,这样的情况怕是会经常遇到。

“我忘了问了,庄小理判了吗?”她突然想起这件事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宋晓悦对她憎恨的程度。

“判了死缓,他犯下的事儿本来是死有余辜的,是人家看在爷爷的份上,才网开一面判了个死缓,可是宋晓悦还是接受不了,去法院大闹了一场无果后,又找爷爷哭了几天。”庄立军一脸不屑,“后来她病了一场,爷爷对她到底还是有几分情义的,现在待她还是信任有加。”

庄立军是男人,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庄见明明明知道宋晓悦也犯了大错,却还是一味偏袒信任她,在他看来庄见明就算没有把宋晓悦移送法办,也应该和她划清界限,只能归结到庄见明重情义上去。

“情义?没那么简单,”刘好好觉得庄立军有的时候过于刚直了,小看了女人的力量,发生庄小理的事情后,宋晓悦还能得到庄见明的信任,绝不可能是因为庄见明有情有义。

“宋晓悦和庄爷爷生活了很多年,她比你们都要更了解庄爷爷的性情脾性,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知道他会因为什么事触动,知道他会因为什么事愤怒,这其中的分寸恐怕只有她一个人能够把握,就算你是庄爷爷的亲孙子,你也做不到她的地步,所以人家才说枕头风厉害,枕头风随便吹吹,三两句话就能改变一切,你们可别小看宋晓悦。”

庄立军微微皱眉,倒不是他小看宋晓悦,而是宋晓悦的格局太小了,小得让他不屑,如果她一开始能够不纵容庄小理犯错,又何至于酿成现在的苦果?这样的一个女人自然让他看不起,就算现在她把庄小理的事儿怪罪到他们家的头上,他也无所谓,她的眼光决定了她无法长远地走下去。

“多行不义必自毙,她耍那些阴谋诡计,就算能算计得了我们一时,也算计不了一世。”庄立军凛然道,“自古以来就是邪不胜正。”

“你说的都没错,有些人格局是小,人品是挺卑劣的,他们注定不能成功,但他们却有能力不让别人成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刘好好拍拍他的肩膀,“不要让人绊住你的脚步,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意义的内斗上。”

庄立军倏然一惊,经他一提醒,宋晓悦那淬了毒的眼神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也许她不想从庄见明那里得到什么,她想做的只有毁掉他们一家。

“今后如果没有我陪着,你尽量不要去爷爷家,就算去了,也尽量避开宋晓悦。”他是个大男人不怕什么,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刘好好,整件事里她是最无辜的一个人,却被牵扯进来,是他对不住她。

“别把我看得那么柔弱,倒是你别轻敌大意,狮子再强大,被毒蚊子咬一口也够它受的了。”她阴谋诡计见得多了,对这种事也更敏感一些,庄立军在这个反面倒是远远不如她。

刘好好再次踏进庄家大门,心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所得到的待遇却大不一样,宋晓悦没有像上次那样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他们,取而代之的却是庄见明的勤务兵和一个身着便服的陌生男人。

“这是我爷爷的秘书郑沧浪同志。”庄立军似乎对郑沧浪十分尊敬,郑重地向刘好好介绍道。

“小刘同志,你好,我读过你写的调研报告和其他的一些文章,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调研论证也很详实,不容易。”郑沧浪看上去三十来岁,为人低调稳重,那一板一眼的样子和庄立军有些相似。

刘好好谦虚了几句之后,发现这位郑沧浪应该是庄见明身边十分重要的人物,类似于大秘一般的人物,除了日程安排还有可能负责他的各项文稿的起草。

上回她来京城的时候,庄见明忙得焦头烂额,却不见他身边有这位郑沧浪的影子,估计是新到位不久的,看来庄见明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投机

郑沧浪的确刚刚到庄见明身边工作不久,不过他之前就和庄见明在工作上有所接触,所以和庄家人都很熟,对刘好好也算是久闻大名了。

但却是第一次见到刘好好,之前对这个深得庄见明看重的晚辈也是十分好奇,现在见面,也不由得在心里暗赞一声“名不虚传”。

别的不说,单看她那不卑不亢、沉着稳重的气质就远远胜过庄见明的其他子孙,在她的衬托下,庄见明的子孙除了庄立军之外,其他的就上不得台面了,难怪庄见明这么看重她,人前人后不住地夸她。

但也由此可见庄见明对庄立军是十万分的上心,才会这么想方设法给他找了这么一个出众优秀的孙媳妇,从南省农村之中硬挖出这么一块宝,可想而知有多么不容易。

要说什么他们庄家人为了报恩才让庄立军娶刘好好,他才不相信呢,报恩的方式千千万万,真要报恩给点钱,给点实惠的东西也就算还了这份恩情,哪里需要牺牲自家的子孙婚姻?

何况庄立军是庄家的长子长孙,婚事更不可能如此草率,娶一个不成器的妻子,日后可有的烦了。

别的不说,庄见明的妻子宋晓悦,庄南生的妻子苏素云,都让庄氏父子烦透了心,吃过这种苦头的他们,绝对不会让庄立军的婚姻草率将就的,这个姑娘一看就知道是庄见明精挑细选出来的,他这是把庄家的未来都押在了长孙庄立军的身上啊。

“庄老交代过了,你一来就到书房去见他,你跟我来。”郑沧浪心中闪过无数念头,面上却半点不露,沉稳地领着刘好好上楼。

“庄老,小刘同志来了。”

“进来吧。”屋里的声音较大半年前要更加苍老一些,恐怕宋晓悦和庄小理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庄爷爷好。”刘好好笑盈盈地向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好。

“坐吧,什么时候到的?”庄见明望着未来孙媳妇,心里颇为感慨,一段时间不见,她出落得愈加大方了,哪怕在他面前也半点不露怯,看来在赵兰舟手下她得到她了很大的锻炼。

“下午三点刚到京城,到学校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和立军一块儿过来了。”刘好好的态度很自然,就像和家中长辈说话一样随意。

庄见明心里熨帖,好像很多年没有人在他面前用这样的语气中说话了,他那几个幺儿幺女见到他总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就连庄南生和庄立军在他面前也是尊敬有余,亲热不足,不像她把他当成家中长辈一样亲切,另外几个孙儿就更不用说了,总是躲在一边,没有一点存在感。

“学校的环境还好吧?”

“挺好的,筒子楼十人间,我到的早,选了一个靠窗的下铺…”她把学校的情况,甚至还就连宿舍舍友的情况都简单地和庄见明介绍了一番。

庄见明很久没有听人和自己叨念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竟然也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现在的环境可比我们当年好,冬天还有集中供暖,我们读书那会儿到了冬天只能靠抖,京城里的冬天冷,就算屋子里生了炉子,还是冷得很,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你可要珍惜啊。”

“我会的。”刘好好点点头,“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前段时间我在南省,跟着赵高官跑了不少地方调研,听说了很多您当年在南省的故事,心里真的挺感慨的,您当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庄见明虽然已经离开南省了,但是他在南省多年,对南省人民很有感情,也希望他们能够念着他的好,听到她说南省还流传着他的故事,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问得便更细了,正巧遇上刘好好这个“南省通”,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很感兴趣。

一老一少在书房里聊得十分投机,直到所有人都到齐了,还迟迟未从书房里出来。

“好好上去多久了?”庄南生悄悄问庄立军。

“该有一个多小时了。”庄立军看了看表,也有些佩服刘好好,这大半年来庄见明越发沉默寡言,能和他闲聊上一个多小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么久…”庄南生瞠目,他常来向庄见明汇报工作,可向来都是有事说事,说完就走,除非特别严重紧急的事情,才会在一块儿研究讨论得久一些,刘好好今天刚从南省过来,又没有接触到什么核心重要的事务,哪有那么多事情可以汇报?

“庄老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我听到书房一直有笑声传出来,真是不容易。”郑沧浪感叹道,他都不忍心进去打断了。

庄南生更加吃惊了,笑声?他们是在闲聊?庄见明那么严肃,那么忙碌,竟然有闲情和个晚辈闲聊?

宋晓悦一脸阴沉地坐在桌边,一声不吭,这个刘好好真是有本事,才刚来第一天就能哄得庄见明这么开心,要再这么下去,她和几个孩子还有活路吗?她已经失去庄小理了,不能再失去其他孩子了。

苏素云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刘好好高中南省状元,庄见明高兴了很久,和庄南生一样逢人就夸,完全不顾她的感受,就连陶爱红的母亲都皮笑肉不笑地恭喜她有个好媳妇,她这张脸简直就被他们给打肿了,所有人都在夸庄见明眼光好,给庄立军定了个优秀的媳妇,而她和陶爱红则成了大院里的笑柄,她的心情能好才怪。

郑沧浪见时间实在迟了,就连庄见明的亲家苏氏夫妇也到了,这才上楼不得已地打断了庄见明。

刘好好搀着庄见明下楼,两人有说有笑的,显得十分亲近,庄见明那张严肃的脸上难得带着欣慰的笑意,这样罕有的笑容在宋晓悦眼中显得格外刺目。

“今天好好总算来了,咱们家也算是大团圆了,来来来,亲家公亲家母快坐!”庄见明热情地招呼着苏弘毅夫妇。

第三百四十三章 好

虽然苏氏夫妇是文人,但庄见明当年也是投笔从戎,身上也带着一股书生气,两个亲家也算是彼此惺惺相惜,相处得不错,只是苏氏夫妇近年因为女儿做的糊涂事,总觉得有愧于庄南生和庄见明,来往便渐渐少了,如果不是刘好好这回过来,他们根本不会登门。

苏弘毅和杨平看着刘好好的眼神格外柔和,“好孩子,我们就知道以你的优秀一定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的,这次考得真是不错。”

“高考作文的字数要求太少了,好好那篇作文虽然得了满分,还登在报纸上,但我觉得根本就没发挥出她一半的实力。”庄南生也高兴地说。

他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欢喜,冲淡了刘好好因为见到宋晓悦和苏素云的不适,不管怎么说这几位长辈对她的关心都是实打实,毫不作伪的,他们待她掏心掏肺,她又怎么能因为宋晓悦和苏素云而和他们疏远呢?

“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些遗憾,以好好的实力报考理工科也一定能够考上,学文科真是可惜了。”庄见明叹了口气。

现在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上下都看重理工科胜过文科,相比之下文科招收的学生也特别少,优秀的学生都挤破脑袋想往理工科的路上钻。

“对啊,好好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庄南生也惋惜地看着她。

“恐怕她报理工科就考不上大学了。”宋晓悦的女儿庄小婷不屑地开口,她的哥哥这辈子都要在牢里度过了,庄家上下有谁会记得他?他们全都关注着刘好好这个乡巴佬,世态炎凉真让人觉得恶心。

她的风凉话让庄见明的脸色沉了下来,“好好就算不考物理和化学,单凭她语文数学和政治的分数就足够上大学了。”

“但是就考不中状元了。”刘好好爽朗地笑了起来,只把庄小婷的话当作玩笑,“我的物理和化学是真的不好,相比之下我对历史和地理更有把握,也更有兴趣,所以最后还是决定报考文科,我想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能够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真恶心,满嘴都是套话。”庄小婷受不了地小声嘀咕着,宋晓悦没说什么,却悄悄踢了踢她的脚,示意她闭嘴,眼下刘好好风头正健,犯不着在这个时候去惹庄见明不高兴。

“既然学文科,你怎么不报历史专业?你对历史有兴趣,思考和研究也挺深入的,如果你报历史,就跟着我们俩,今后绝对能够有所成就的。”苏弘毅也是扼腕叹息,文科招生不多,其中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文史哲,他们实在想不通刘好好为什么会放着热门专业不读,去读一个冷门的法律系。

“我觉得法治是我们国家今后的方向,但是我们国家目前的法治还不健全,法律也比较缺失,所以我想报这个专业,希望能够为法治进程做些贡献。”

好大的口气!原来她考大学不是想进大学学知识,而是笃定自己能够完善这门专业的。

这未免也太嚣张了!

讨厌她的人更堵心了,世界上怎么会有她这样嚣张的人,她以为她是谁啊?

欣赏她的人相信她有这个能力,自然也更欣赏她这份胸怀。

“你说的对!”庄见明点了点头,“我们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你站位很高,格局很大,不仅胜过大部分同龄人,还比不少老人强啊,如果年轻人都像你们这样,我们这些老人也能放心了。”

苏弘毅还是觉得遗憾,私下偷偷拉着刘好好,“好好,你真的不再考虑学历史?上次你不是说过历史可以指导实践吗?要不我帮你去和学校说说转系的事儿?我们学校的历史专业真的很强的…”

刘好好笑得有些无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杨平就善解人意地扯了苏弘毅一把,“好好要真想学历史,早就报了,又不是考不上,孩子想学什么,咱们必须得尊重,别在这里唠唠叨叨的。”

“我就是觉得可惜…”

杨平白了他一眼,不再搭理他,拉着刘好好悄悄地说,“好好,我们都住在学校里,你上回也来过的,我们俩老头儿老太太的平时也挺寂寞的,你以后常过来,我们家里的饭比食堂的饭好吃。”

“好!”刘好好一口答应了,苏弘毅和杨平那慈爱的眼神让她觉得暖暖的,他们待自己还真和亲外孙女没什么区别。

好像他们对自己的亲外孙女庄立红也没这么好啊,她突然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为什么苏弘毅和杨平对庄立红和庄立民一直都淡淡的,他们对庄立军挺好的,但似乎也没有那么亲热,好像还没有对自己好,这未免也太反常了。

因为都住在京大校园中,饭后庄立军回了部队,刘好好则和苏氏夫妇一块儿回去,到了她的宿舍楼下,两位老人放心不下,非要和她一块儿上楼看看她的宿舍。

她出门的这么一会儿功夫宿舍里又来了两位舍友,见到两位很有学者气度的老人陪着刘好好回来,屋子里的人都有些愣住了,这个刘好好的社会关系还真广,这才入学第一天呢,就一连来了这么多个谈吐不凡的人,可见她的背景有多强了。

正在帮女儿收拾行李的,有一对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妇,还有一对看上去干部模样的夫妇,目前到的这六个女生年纪相仿,应该都还是未婚的姑娘。

那对农民夫妇见到两位老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一脸懵地看着他们,他们家的姑娘也只是羞涩地朝他们略一点头,就躲到后头去了,而那对干部夫妇的反应要更快一些,“你们好,我们是邹小寒的家长,二老是?”

“我们是刘好好的家人。”杨平揽着刘好好的肩膀,温文尔雅地笑了笑,“我们家孩子今后要麻烦大家多多照顾了。”

“大家有缘做舍友,互相照顾是应该的。”干部夫妇很擅长这种寒暄,但他们的女儿却有些倨傲,站在一边不言不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第三百四十四章 舍友

杨平并不喜欢这种客套,脸上带着淡淡的矜持,和刘好好一块儿同他们随意说了几句,就把注意力放到刘好好的身上。

她伸手探了探她的被褥,“你的被褥太薄了,虽然有供暖,但屋子里还是有些冷,特别是到了半夜,你这么睡会感冒的,我那儿多了一床羊毛毯,挺暖和的,你待会儿过去拿,回来垫在床上…哦,对了,晚上一定要记得灌个汤婆子,不然冻脚睡不好的,你带汤婆子过来了吗?”

见刘好好摇头,杨平埋怨道,“立军到底是个男人就是不细心,连汤婆子都不知道给你备一个,还好我们家里有,待会儿一起带过来。”

“真不用了,我觉得这儿挺暖和的。”刘好好搀着杨平,语气自然而亲昵,“您就别为我操心了。”

“女孩子受不得冻,你现在虽然年轻,但也不能太过大意了,还是要睡得暖和一些好。”杨平不由分说地拉着她回他们的家。

“如今宿舍的条件比咱们当时读书的时候好多了,”苏弘毅感慨道,“就是宿舍里住的人多了一些,人多嘴杂估计不是很方便。”

“我觉得住宿条件真挺好的,之前没想过宿舍里会有暖气,还担心冬天太冷,不知道该怎么过呢,没想到刚才宿舍里的温度比我在南省时还要高,真挺舒服的。”刘好好满足地笑道。

“我们读书那会儿没有供暖,只能在宿舍里生炉子,那可呛人了,但是一块儿住的人没这么多,我记得那时候和我同住的就一个女孩儿,平时清净得很,不像你们这儿小小的屋子里挤了十个人,今后肯定免不了有口角。”杨平笃定地说,她自己就是女人,当然知道女人多的地方,口舌是非也多。

刘好好没想到杨平这么个淡泊的人会这么说,她过去住的宿舍里一共就只有四个人,大家相处得都还不错,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好闺蜜,但也能做到互相尊重友爱。

她想了想,“能考上咱们京大的,素质应该都不低吧,总不至于像市井妇人一样闹口舌是非吧?”

“你也别太高估她们了,我看你们宿舍那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就挺不好相处的,你对她们有个面子情就好了,别对她们掏心掏肺的,这学校里什么样的女孩子我没见过。”杨平是个通透的女人,虽然凡事都不和人争,但不代表她看不清看不懂,尤其是这几年她算是看尽了人性的丑恶。

刘好好想到今天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姑娘也是个不可理喻的,不是照样也能考上京大,可见成绩不代表素质和人品,只是意外杨平会这么掏心掏肺地和她说这些心里话,这简直是把她当作了家里最亲近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