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89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91 章

“那咱们住哪儿?”刘学习傻眼了,刘好好在公社的宿舍早就退出来了,哪里还有地方可住?

“住李婶家。”刘好好好歹也是在金花公社工作过的人,对这地界上的人事再熟悉不过了,她说的李婶是个独居中年妇人,原本是和女儿一块儿住的,后来女儿出嫁了,她就一个人守着一个破旧的小院子,院子里的房间不多,也就两三间,但是都可以住人。

刘好好一回到公社就去了她那儿,给了她两块钱,打算在那儿住到刘学习高考结束。

李婶自然是求之不得,她一个人独居本来就寂寞,房子空在那儿从来没有人愿意花钱住,这两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何况她们俩只住不到一个月,本来她甚至都不打算收刘好好的钱,毕竟她可是大名鼎鼎的状元刘,她能来住她的房子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哪里还用得着钱,可是刘好好非得给钱,盛情难却,她也就收了下来。

第五百一十七章 复习

心里过意不去的李婶,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好的房间收拾整理出来,给刘好好姐妹俩住的房间坐北朝南,通风采光都是一等一没说的。

刘学习怯怯地跟着刘好好进了屋,眼里难掩惊叹,这屋子的条件真的很好,就连窗上的纸都是簇新的。

刘好好心里也挺满意的,过去就觉得李婶是个实在人,果然挺靠谱的,她放下行李,开始收拾归整东西,“咱们在这里一直住到你高考,平时你也别去学校了,我就在这里和你把考试的内容梳理一遍。”

“咱们回家去住也行啊,住在这儿多麻烦人家。”刘学习还是有些不自在,这里的环境比她在学校里好多了,可就是太好了,好到她都不习惯了。

“这时候地里的农活最多,你要是回去阿爹阿妈还不拼命使唤你干活啊?谁还管你要不要温书迎考?你一天能挤出一个小时来读书就不错了。”刘好好很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刘长生和程招娣就是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他们一边使唤刘学习干活,一边又会因为刘学习考不上大学而责骂她,也不想想自己为她创造了什么样的生活条件。

刘学习向来温顺,既然刘好好这么说了,她自然毫无异议,刘好好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赶上了刘学习中考,给她做过集训,所以无论是对刘好好的性格、水平,还是学习方法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一收拾好东西就立刻进入了状态。

“这是我这几天在火车上给你做的学习计划表,李婶家里没有电灯,你每天晚上都照常去学校上晚自习,那里的光线好,上完晚自习后回来继续背书,也就是说,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你都必须读书,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六小时,这样安排会不会觉得辛苦?”

刘学习摇了摇头,“大家都是这么读的,学校晚上十点熄灯,但是天亮得早,我们宿舍都是四点天一亮就起床读书的。”

“这样也可以,”刘好好点了点头,“你的生物钟可能已经形成了,那就还是按你原来的作息习惯,十点睡,四点起,这是去年的高考卷子,你做做看,我给你看时间。”

刘好好是一秒钟也不肯浪费,立刻催着刘学习开始做题,刘学习不是聪明的孩子,她在来之前就已经想过了,只能用题海战术,在短时间内将她训练成考试机器。

所以她不仅搜集了去年的高考试卷,还找来她高考时各省的高考卷子,一份一份地分析,寻找出题和解题思路,除此之外,她还找了京大的同学和老师,请他们帮着分析出题思路。

现在高考用的是全国统一的卷子,卷子是京城出来的,京大又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对高考卷子的思考相比之下最接近于出卷人,毕竟现在还没有专门研究高考试卷的专家出现,各校都是依靠老师的经验进行高考前的辅导,金花中学老师只会让他们背书,做书本上的习题,自然竞争不过其他学校。

刘学习成天反反复复地做书本上的例题,一遇到难度有所增加的题目就有些慌了手脚,看着卷子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下手。

刘好好也没闲着,坐在一边拿着她的课本,继续出起了模拟题,刘好好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严格训练,在揣摩出题思路方面远胜过同时代的普通人。

刘学习脸色惨白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卷子,有一大半的题都是她完全不会做的,还有一小半虽然做出来了,但也是毫无把握,这样的成绩,怎么对得起大姐的辛苦栽培?

“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这张卷子本来就比较难,我只是试试你的水平,别紧张,高考未必会考得这么难。”刘好好一边宽慰,一边逐题给她分析解释,完全不给她沮丧难过的时间。

刘学习之前把很多精力都花在学画上了,但好在从她考高中开始,刘好好就很重视她的学习,虽然不聪明,但底子还算扎实,而且她考的是师大的美术系,由师大自行划线,比正常的高考分数线要低一些,所以刘好好一直劝她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刘学习对刘好好的话向来信服,在她的安抚下,过度焦虑的情绪终于平静了下来,晚上也不再失眠了,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就背书,吃过早饭就做题,每一分钟刘好好都给她安排得满满的,让她连自怨自艾的时间都没有。

到了晚上,她就到学校就着灯光读书做题,刘好好则一边洗着两人的衣服,收拾着屋子,一边和李婶闲聊。

“你那三个弟妹遇到你这样的大姐,真是好福气。”李婶一脸赞叹地说,“我还没见哪个做哥哥姐姐的,像你这样对底下的弟妹这么上心的,就算是做爹妈的,做到这个份上都难得啊。”

“有缘分做兄弟姐妹就要互相扶持,他们过得好了,我今后也能过得好,要不然看到他们今后过得可怜兮兮的,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倒不如现在抓紧一些,让他们今后能靠自己博一份好前程。”刘好好将搓洗好的衣服晾上,又在屋里点了艾草熏蚊虫。

“到底是文化人,看得就是比我们远。”李婶竖起了大拇指,“兄弟姐妹就是该像你们这样互相扶持,你放心好了,就学习这勤奋劲儿,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那就承您吉言了,她要是考上了大学,一准请您吃糖。”刘好好笑道。

“我就等着吃你们的喜糖了,学习要是考上了大学,这对象可得去城里找了吧?”李婶八卦地问道,“这些年看中学习的好小伙可有不少呢。”

刘好好有些意外地皱起眉头,“学习老实巴交的,平时都在学校里,不是那种会和人勾勾搭搭的女孩儿。”

“那是肯定的,你们刘家的姑娘个个都是好的,当然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儿,”李婶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是上你们家提亲的,私下打听学习的好小伙不少呢。”

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亲

刘好好一家虽然在大目生产队,可是因为她的关系在公社里也很出名,他们家有个风吹草动,别说是生产队了,公社上头都传遍了,何况刘学习还在金花中学读书。

“她年纪还小,我阿爹阿妈不会答应的,都指望着她考大学呢,结婚的事情怎么着也得等大学毕业再说。”刘好好不假思索地说。

“是这个理儿,不过公社陈书记都亲自到你们家去说亲了,他儿子可是在城里的工厂上班呢,人家都说了,不嫌弃学习是农村户口,学习嫁过去,说不定过几年就成了城市户口啦。”李婶八卦地说。

刘好好微微皱眉,这件事她还是第一次听说,“陈书记家条件这么好,怎么会看上我们家学习,应该是大家瞎传的吧。”

“当然不是瞎传的,公社上头都传遍了,你随便出去问问,谁不知道啊,如果不是真的,谁敢编排陈书记的事儿?你回去问你阿爹阿妈,一准没错。”李婶独居寂寞,最喜欢和人闲聊八卦,见刘好好质疑她的专业,立刻不服气地说。

刘好好沉默了,不管陈书记是不是真上他们家给刘学习提亲了,八字没一撇的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对刘学习的名声就不是很好,如果刘学习落榜了,继续留在金花公社这一带,谁还敢上门给她提亲?敢和公社书记抢人?难道除了陈书记的儿子,刘学习就没有其他选择权了?

这一场提亲闹剧看起来风光,其实是断了刘学习的选择权,李婶说的对,她就不信这件事没有陈书记的许可,会有人这样瞎传,也许他只是存了要攀附刘好好,攀附庄家的心思,但这种做法实在太下作,让她十分不爽。

可惜天高皇帝远的,她远在京城,除了想办法让刘学习考上大学之外也没什么办法断了陈书记的心思,实在不行考个中专、技校,也不能让她留在农村种田,否则以她的性格还不是被父母捏得死死的,到时候不管这个陈书记的儿子是好是坏,刘学习自己愿意不愿意,都会逼着她嫁过去。

刘好好拿着干毛巾擦着头发,和李婶坐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李婶最喜欢和人闲扯八卦,刘好好这么一个名人,还这么热衷地听她闲扯八卦,立刻使出了浑身解数,说八卦的水平都快赶上专业说书的了。

“幸好你们家和程家划清界限啦,不然可要被连累遭殃呢,那个程龙就是个大坏人,把国外的东西拿回来卖呢,听说还卖到京城去了呢,可赚了不少钱,他们家还挺得意的,其实早就被盯上了,这回被抓了个现行,一共抓了十几个呢,上个月还抓出来游街呢,后来被砍了头扔到海里去了…”

“李婶,现在执行死刑都是用枪毙的吧?”刘好好无奈,八卦这种东西传来传去,经过艺术加工,只能半真半假的当故事听听。

“哎,我刚才一时口快,说错啦,”李婶不以为意地说,“你们家和程家真的没有来往啦?”

“早几年程家发达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生分了。”

“我也听说了,你大舅母他们还上你家去,让你阿爹阿妈去救程龙呢,结果被你们生产队的刘队长给撵出来了,为这事儿你那个大舅母二舅母没少在人前人后咒骂你们家。”就连大目生产队里发生的事情,李婶都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事情刘好好在京城都没听说过,倒是从她这儿听到了不少。

“还有程龙的那个媳妇,在程龙出事的那个晚上就和人跑了,谁也找不到她,现在都在传说是她和那些敌特分子有联系,程龙干下的坏事也都是她牵线搭桥的,如果不是为了她,程龙也不会走上绝路,结果她一儿半女没有给他生下,反倒在他出事的时候就跑了,这女人真是薄情寡义啊…”李婶说的眉飞色舞,“听说她在嫁给程龙之前打过胎,从此以后就不能生孩子了,是不是真的啊?”

“这我哪儿知道啊,我和她压根就没打过交道,对她还没有李婶你了解呢。”

“我也没见过这女人,都是听人说的,听说她长得好看,程龙第一次见她就被迷上了…”

“我之前倒是听说那女人外婆家就在咱们公社上头,她过去还来这儿住过一段时间,李婶不认识她?”

“那女人我是没见过,但是她外婆我是知道的,你说的是谢婆子嘛,她去年就走啦,走的时候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后来她屋子里臭得不行啦,是公社干部拿了张席子卷了卷给她扔到乱葬岗那儿的,别说她那外孙女了,就是她那女儿都没来露一个脸。”李婶看着女儿曾经住过的房间,凄凉地说,“所以说生女儿没用哦,连死了都不管埋,还是要生个儿子。”

“这也是要看人的,晓梅姐从小就懂事孝顺,她才不会不管您呢,等她今后生活好了,一准把您接过去享福。”

“这我可不敢想,”李婶摆摆手,“她要是把我接过去,我还不敢当呢,我一个外人住在她婆家那儿,她公公婆婆还不得磋磨死她,我只求她能常常来看看我,等我走的时候,给我换身体面的衣裳,把我好好埋了,也算是对得起我了。有的时候,我也怨她,我本来是想招个上门女婿的,偏偏她自己看中了人,人家又不肯上门,女大不中留啊,我也是心软,自己作孽,才闹到现在这么孤苦伶仃的地步…”

李婶说起女儿便忍不住流下泪来,刘好好突然觉得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似乎也有其道理所在,没有哪个老人愿意变成孤苦伶仃的独居老人,尤其是在农村,传统观念就是女子出嫁到夫家,留下自己的亲生父母孤独度日,就算娘家只剩下一个老娘,也没有带着娘家人嫁人的道理,甚至连娘家都没有办法经常回。

第五百一十九章 闭门

“晓娟姐那么孝顺,不是经常回来看你嘛,李婶,尽管看开一些,人家都说养儿防老,可有的老人遇上不孝的儿子,刁蛮的媳妇儿,日子也一样过得苦,我听说过有个老婆婆,含辛茹苦养育独子长大,结果儿子找了媳妇后就嫌弃他阿妈累赘,三天两头非打即骂,后来把老婆婆给活活饿死了。”刘好好倒不是编故事,这是她过去亲眼见过的,那老人死的时候只剩下一把骨头了,知道的人无不在背后痛骂不已。

“真是没良心,死后该下地狱的哦。”李婶骂了一句,话锋一转,“说句实话,幸好那个程龙被抓了,他的媳妇也跑了,不然你那个大舅母没准也是这么个下场,她宠他们家老大,宠得无法无天的,听说他们家程龙还听了他媳妇的话揍过她几次呢,她硬是没敢吭声,只说是自己摔的。”

刘好好觉得李婶真是神了,她一个外人讲起程家的事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这些事情她都没听说过,仿佛程家是李婶的正经亲戚,刘好好倒是个无关紧要的外人。

“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你不是还有个表弟程虎嘛,也是她生的,偏偏就不讨她欢心,你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李婶好奇地问。

“这我哪里知道啊,十指有长短,父母对孩子有偏心,也不少见。”

“就是觉得她太过偏心了些,做人可不是那么做的。程龙的媳妇跑了之后,她把气都往二儿媳妇身上撒。她这两个儿媳妇虽然是姐妹,但还真不是一路人,小的这个是个踏实肯干会过日子的,结果她拿捏不住大的,就去磋磨小的,生生把小的这个给磋磨流产了,哎哟,可把你那个表弟程虎给气的啊,原本挺孝顺的一个人也上手揍了她,听说她现在躺在床上还起不了身呢,也不知道是给揍的,还是给气的…”

“李婶,你知道的可真多,这些事从没有人和我提起过。”刘好好目瞪口呆地说,刘家人现在对程家毫无好感,就算听说了这事儿,也不会和她提起,只是照李婶这么说,她那大舅母应该还在床上躺着呢,被打的事儿竟然都传到公社上来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婶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在过去谁知道程龙是哪个啊?还不是因为程龙干的事不一般嘛,咱们金花公社都多少年没有出过死刑犯啦,他们在公社上头游街,别提有多轰动了,下头各个生产队都有人专门上来看呢,而且程家和你们家又是亲戚,谁不好奇…”

李婶突然反应过来,尴尬地看了她一眼,金花公社说小也不小,不可能谁家有个小纠纷就传得沸沸扬扬,要不是程家和刘好好沾了亲,也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他们,这两家沾亲带故,结果一家出了个状元,一家出了个死刑犯,能不让人觉得稀罕嘛。

刘好好朝她笑了笑,表示理解,他们一家现在就像是活在显微镜下的细菌一样,一举一动都被好事者看在眼里,是半步都不能行差踏错。

刘好好这段时间住在公社,自然惹来了不少老熟人拜访,除了答应在金花中学给应届高中生们加油鼓劲之外,她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都和刘学习在房间里复习,请李婶帮自己谢绝所有访客,只说等刘学习高考结束后,她再和大家小聚,就连公社陈书记上门看望她,她都没有见,其他人顿时觉得平衡了。

李婶的腰杆子也直了几分,现在的她俨然就成了刘好好在公社上的代言人,他们只能通过她来了解刘好好在做什么,无论她走到哪里都能引来众人好奇的探问。

可想而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刘好好会成为她挂在嘴边炫耀的对象。

刘好好知道众人对自己充满了好奇,她平时也并不反感这些好奇,但现在是刘学习冲刺的重要阶段,她不能让任何事情影响了刘学习的学习,这段时间无论是她,还是刘学习都必须全力以赴,不被任何事情影响,所以就连一日三餐加上晚上的夜宵,都是给了李婶粮票和钱,让她帮忙操持的。

李婶本来就是个利落能干的女子,又因为状元刘住在她家而格外精心,每餐饭都有荤有素,保证营养,绝不敷衍,让吃惯了食堂的刘好好和刘学习大呼好吃,在这样勤奋苦读的情况下,姐妹俩也都胖了几斤。

刘好好本来是想低调地在公社住上半个月,谁想到她在公社里租房子带着刘学习住的事儿,很快就传回了家里,可把刘长生和程招娣气得不行。

“看来这个家她是住不得了,宁可花钱在公社里住,也不回家住…”

“还真是翅膀长硬了,有种以后就都别回来,别认我们这个阿爹阿妈…”

刘长生在人前不敢讲,在刘好好面前更是不敢说什么,只能在家里关了房门,在妻儿面前直骂娘。

刘天天却不以为然,得亏得大姐二姐没回来呢,现在正值刘学习最要紧的时候,一回来阿爹不是指使人干活,就是满嘴骂骂咧咧,还怎么让人好好复习了?难怪当初大姐高考的时候也是在省城复习的,待在这个家里任是再厉害的人都考不取大学。

程招娣被迫和娘家断绝关系之后,性格就越来越阴郁了,每天都沉默寡言没有太多话,有的时候看人的眼神让人瘆的慌,刘天天叹了口气,刘向上作为父母的宝贝疙瘩兴许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她却觉得这个家她是越来越呆不下去了,只恨自己年纪太小,真想像刘好好和刘学习那样早点去读大学,离开这个快让她抑郁发疯的家。

“你们两个也都放假了,就别在家里吃闲饭了,去公社把你们大姐二姐找回来,有钱给别人租房子住,给自己的亲爹妈倒是舍不得了,还什么状元呢,连孝道都不讲,要这样的女儿做什么…”刘长生唠叨个没完没了。

第五百二十章 换人

虽然刘天天觉得不该让大姐二姐在这个时候回来,可是她却想着到了公社上头,找个理由住下来,大姐也不至于把她赶回去,还不比在家里对着成天阴着脸的父母好吗?当即二话没说,欢天喜地地收拾了东西带着刘向上往公社上头去了。

刘好好看着怯生生地来投奔自己的刘天天和刘向上十分无语,“你们怎么在这时候上来了?现在正是你们二姐的要紧关头,几天以后我们就回去了。”

“阿爹让我们来把你们找回去的,他不让你在别人那儿花钱。”刘向上老实巴交地说。

刘长生的举动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她连生气都懒得生,“既然来了,也别回去了,就在这儿住下来吧,我让李婶再收拾一个房间出来,顺便也给你们俩补补课,但是话说在前头,你们可不准瞎吵吵,影响你们二姐复习。”

刘天天一脸雀跃地连连点头,大姐果然待他们好,她都还没开口呢,大姐就主动让他们留下来了。

刘好好很清楚她要是把他们俩打发回去了,刘向上还好说,刘天天却是要受苦了,她年纪小,还得在刘长生跟前呆上好几年,她完全能够理解刘天天的心情。

李婶很欢迎他们住过来,她是个爱热闹的人,但这几年过得十分孤独,巴不得小院里热闹一些,二话没说就把房间收拾好了,还给刘天天和刘向上铺上了崭新的草席、枕巾,怎么也不让刘好好再给她加钱。

多了这两个小的,李婶家里添了许多生气,他们也知道自己给人家添麻烦了,便手脚勤快地帮忙李婶干活,养鸡鸭喂猪都是他们在家里做惯了的,在这里一下子就上手,每天还主动帮着李婶做饭洗碗洗衣,懂事得令人心疼,尤其是刘天天,那张嘴就和涂了蜜一样,说出来的话甜到李婶心坎里去了,对这两个孩子愈发疼爱。

“难怪人家都说刘长生家里的祖坟埋得好,就他那三脚踢不出个屁来的样子,竟然生了四个好孩子,寻常人家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好孩子,都是祖上积德了,他竟然有四个,可把人给羡慕死了…”李婶见人就唠叨。

“眼看就要高考了,你看那个刘学习能考上吗?”

“肯定能啊,你没见她大姐每天抓着她不是背书就是做题,那可不是别人,是状元刘啊,她抓得这么紧,要是考不上可就没天理了。”

“哎,他们家不会又要出了个状元吧?”

“就算不是咱们省的状元,也会是咱们公社的状元,你们看着吧,说不定他刘长生生了四个大学生出来呢。”

“这也不奇怪,状元刘的弟弟妹妹嘛,能差到哪里去?”

李婶心里是不无羡慕的,刘天天和刘向上实在是乖巧得惹人喜爱,不仅帮着她干活,每天都乖乖按着刘好好的要求,早早起床背书、做题、练字,一点儿都不偷懒,小小年纪就能做得这么好,长大后肯定也是大学生。

因为弟弟妹妹的来到,李婶的小院添了欢声笑语,看着他们的笑容,刘学习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有所缓解,之前的考前焦虑已经完全消失了,等到考试那天,她淡定地挥别了家人,平静地踏上了考场。

看着刘学习的背影,刘好好不无感慨,“还得感谢你们俩呢,不然学习的心态可没有这么平和。”

“二姐是平和了,阿爹在家里却得跳脚了。”刘天天笑了起来,刘长生发起脾气来虽然可怕,可还有个大救星刘好好呢。

“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两个了,”刘好好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低声道,“我正好有事想问你们,你们在家里见过陈书记上门给学习提亲吗?”

刘向上在这方面向来迟钝,立刻摇了摇头,刘天天却认真想了想,“陈书记来过我们家一次,但没说是来提亲的,这段时间给二姐提亲的人不少,但我看阿爹阿妈那个样子,应该不会把二姐轻易嫁出去,他们等着看她这次能不能考上大学呢。”

刘好好眉头深锁,陈书记就是金花公社一带的土皇帝,如果刘学习真的落榜了,刘长生恐怕很难拒绝他,而她又实在不想把自己的妹妹嫁到这么一个势利的家庭之中,她之前许诺过刘学习,她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自然不会失信于她。

所以现在必须考虑到的是,如果拒绝了陈书记,两家人做亲不成,他会不会挟怨报复。

陈书记和之前的张书记不同,他看上去和善,实际上心胸狭窄,最爱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花架子,要是让他继续留在金花的地界上,说不准他们家就会吃几个暗亏。

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他从金花公社的地界上弄走,陈书记走了,如果再来一个脾气秉性不好的,那就被动了,所以公社书记这个位子她得想办法抓在自己手里。

她便打起了族叔刘祥的主意,刘祥和她的关系向来不错,她不在家的时候,也多亏了他帮忙照拂,这么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不该一直待在生产队队长的位子上不挪窝,现在不少公社书记都是由生产队长提拔上来的,既然别人都可以做公社书记,那为什么刘祥做不了?

陈书记还没下台,她就大喇喇打起了继任者的主意,这段时间她的心气很高,在京城连蔡大愚都敢拉下马,又何况是一个公社书记。

刘学习上了考场,她也有了时间,便依约找上了陈书记,这半年来这个中年男人愈加圆润,显然在金花公社过得十分滋润。

简单的寒暄之后,刘好好直接就把话题拉到了他的工作上,“陈书记在咱们金花公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我看上上下下没有不说陈书记好的,可是如果您一直困在咱们这个小地方,对您今后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啊。”

陈书记还在发愁怎么开这个头,刘好好就讲到了他的心坎处,不由得大喜,

第五百二十一章 忽悠

这个刘好好果然善于察言观色,她这么殷勤地找自己来说这事儿,恐怕也和他愿意让他的儿子娶她大妹有关,看来有舍就有得,他刚放出风声,她的态度就这么主动,看来有门!

“没办法,我和之前的张书记不能比,他是赵高官的老乡,有赵高官惦记照拂着他,我是朝中无人啊。”陈书记长叹一口气,“当然和小刘你更不能比了,你在京大读书,起点就比我们这些泥腿子高啊。”

“陈书记,您这是说哪儿的话,”刘好好笑了起来,“我倒觉得能把基层的事情做好的领导干部,是可以胜任任何职位的,您可不能看轻自己,还是要去争取啊。”

“说到底还是没有门路啊,”陈书记看着她,眼神热切。

“您就是太低调了,有的时候还是要主动一些,毛遂自荐,最近新设了不少机构,各单位正是缺人的时候,您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啊。”

陈书记有些意动,他当然知道新单位缺人,号召他们报名,可是到底心存疑虑,觉得自己就算没法像前任那样去市里混个局长,再怎么着也应该到县里去,在金花公社的地界他虽然是个土皇帝,可就这么巴掌大的地盘,离开了这里他什么都不是,男儿志在四方,他当然不甘心一直在这儿,这也是他之前千方百计想和刘家攀上亲的原因。

“那些新成立的单位靠谱吗?不会没多久就解散了吧?”这是来自陈书记心里的顾虑,他甚至都不清楚那些单位是做什么的,手里有多大的权力。

“当然有好有坏,比如这几个单位都是实打实的肥缺,如果有机会的话可要好好争取。”刘好好压低了声音在纸上写了几个单位的名字,又迅速拿橡皮擦掉了,“我在京城别的不敢说有什么长进,但是成立这几个单位的来龙去脉却是很清楚的,这权力绝对大到你无法想象,您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找人去上头打听打听。”

“这是你从京城得到的消息,哪里有不准的。”陈书记笑道,心里半信半疑,可就算他有心打听,也很难打听到什么准信,他很想相信刘好好,但是事关自己的前途,可不能那么草率啊,“我就是怕自己做不来,我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人,只会做那些做惯了的事儿…”

陈书记心有疑虑,刘好好也没有继续说服他,只是随意笑了笑岔开了话题。

陈书记还想多问些什么,偏偏刘好好不说了,她越是这样,陈书记的心里越是痒痒的,好像自己成了一个傻瓜,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搁在自己面前,他却不屑一顾。

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纠结中,整个人都快魔怔了。

陈书记正处在前途选择的两难境地,刘学习却已经结束了为期三天的高考,填好了志愿,等待着放榜的那一天。

“二姐,你就这么喜欢当老师吗?我看你志愿书上写的全是师范类的学校。”

“师范生学杂费全免,还有补贴领呢。”刘学习抿着嘴微微笑,“反正都是学美术,出来之后当老师也挺不错的。”

刘学习本来就节俭,高中这几年,又是读书又是学画,花了大姐那么多钱,心里早就觉得过意不去了,考上大学后哪里还好意思继续伸手向刘好好拿钱,所以从一开始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类学校。

“我就是觉得二姐你这么害羞,到时候往讲台上一站,真的不怕吗?”刘天天笑着打趣道,刘好好是个好老师,可是刘学习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做老师的嘛。

刘学习被她说得满脸通红,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会学着适应的,我现在害羞,过几年就不怕了。”

“学习说的对,没有谁是生下来就能成功的,总是要经过努力学习,努力适应的,我相信学习一定能够做到的。”刘好好拍了拍刘学习的肩膀。

刘长生一脸阴沉地看着有说有笑的四个孩子,阴阳怪气地冷哼一声,“你们还知道回来!”

“阿爹,几个月没见了,你气色不错,看着年轻多了。”刘好好热情地笑道。

刘好好这纯属睁着眼睛说瞎话,刘长生的脸色黑如锅底,瞧着哪里气色好了,哪里年轻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好好这么一招呼,刘长生那一口气就卡在喉咙里,怎么也发作不出来了,只得冷冷地“哼”了一声,“还年轻?没被气死就算不错了。”

“谁敢气我刘好好的阿爹?看我不教训他!”刘好好一放下行李,就先往刘长生的茶壶里倒满了热水,殷勤地递给他,“阿爹,小心烫。”

就算刘长生之前心里有再多怨气,也被刘好好这么连哄带捧地给整得烟消云散了,谁不喜欢听好话奉承话?可惜除了刘好好之外,这世上还没有谁愿意这么哄着他。

其他三个孩子和程招娣都不是嘴甜的人,生产队里的其他人说话更是酸得要命,话里话外都是他命好,祖坟埋得好,自己会投胎,才摊上了刘好好这么个好女儿,左右他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软蛋,刘祥就更不用说了,对刘好好热情得不像话,对他却横挑眉毛竖挑眼的。

刘好好不在家的时候,他对她颇有怨念,可她一回来,把迷魂汤往他嘴里一灌,他那满腔怒气就再也发不出来了,这可是南省状元刘好好啊,多少大人物都抢着和她相交的人物,却是他的亲生女儿,回到家里还得这么好言好语伺候着他,他越想就越觉得舒坦。

“还不就是被你们几个小兔崽子给气的,”刘长生话虽这么说,但脸上已经阴转晴,是打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好端端的不回家,在外头花钱住人家房子做什么?”

“这不是学习要高考吗?学校里抓得紧,每晚都要去自习嘛,我放心不下她,就想着在外头陪她住几天,花些小钱,能让咱们家再出一个大学生,阿爹你脸上也有光不是?”刘好好笑道。

第五百二十二章 哄

“我打听过了,别说是咱们大目生产队,就是咱们金花公社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出过第二个大学生呢,学习要是能考上大学,您别提有多风光了。”刘好好知道刘长生虚荣心强,好面子,字字句句都说到他心里去了。

“大姐,我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啊。”刘学习一脸紧张惶恐地煞风景,让刘长生已经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对自己有点信心,就算考不上大学,考个中专、技校也挺好的,只要是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国家都分配了工作,也算是个城里人。”刘好好转向刘长生,“阿爹,学校的毕业生可吃香了,不仅单位都抢着要,提亲的人更是踏破门槛了呢,就连我在京城读书,都有人向我打听家里有没有妹妹呢。”

“还有这种事?”刘长生惊呆了,刘学习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半点都不像能嫁到城里去的,“那你妹妹岂不是也要嫁到京城去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但是有我在,她们俩不管嫁到哪里,肯定能嫁个好婆家,所以如果有人上门给她们提亲,你们可千万别轻易答应啊。”

刘天天知道她指的是之前陈书记提亲的事情,刘学习却不明所以地红了脸,不明白大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她臊得不行。

刘长生点点头,虽然他对刘好好有些犯怵,但对她的能力还是十分相信的,“这个我晓得,之前咱们公社的陈书记来给他儿子提亲,我就没敢答应,说我们家不包办婚姻,亲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后来程家出事了,你阿妈没少埋怨我当初不答应。哼,她不说我也知道,她觉得如果答应了陈书记的提亲,咱们就能求陈书记把程龙保下来了,也不看看程龙犯的是什么大罪,那是人能随随便便保下来的吗?自从程家出事之后,陈书记再也不说提亲的事了,这是想和我们划清界限呢。”

刘长生冷哼一声,一副看不起程招娣的样子,程招娣一脸木然,如果不仔细看,还看不出她眼里的憎恶。

刘好好有些意外,没想到拎不清的刘长生难得做了一件靠谱的事情,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拍特拍刘长生的马屁,把他哄得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唉,说起程龙也是可惜了,他本性不坏,就是被他那个不靠谱的媳妇给教唆的,”刘好好见坐在一边的程招娣脸色始终阴沉,就算见到他们姐弟四个也是那副淡淡的模样,就知道她心结难解,“大舅母二舅母也是胡来,可怜我那两个老实巴交的舅舅和程虎了,最可怜的是外公外婆一把年纪了,还要受这样的苦,好在小舅他们没有卷进来。”

程招娣总算有些动容,眼圈慢慢红了,这话除了刘好好,再也没有人会说了,这段时间姓刘的总是拿那副挑剔的嘴脸看她,一方面不允许她和娘家联系,一方面又没把她当成真正的自家人看待,无论在哪里她都找不到归属感。

“找个时间我回去看看外公外婆,他们年纪大了,遭受了这样的打击,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了。”刘好好一脸感慨。

“去看他们做什么?”刘长生一脸不屑,“你祥伯说了,咱们和他们一家都断绝关系了。”

“祥伯那时候也是怕我们惹上麻烦,现在程龙已经伏法了,大舅二舅该判的也判了,程虎也被放回了,两个舅母就算再怎么闹也翻不了什么大浪,程家正是落魄的时候,咱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于情于理都应该帮一把。”

刘好好这番话说得程招娣连连点头,明明是一家人,哪里能说断绝关系就断绝关系的。

“程家那些人都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刘长生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我们接济了他们那么多年,他们倒好,发达了之后就不认我们这些亲戚了,现在他们遭了报应也是活该,凭什么还要和他们走动?”

“他们无情,我们却不能无义,咱们在这个时候雪中送炭,只会让人说咱们大目刘家仁义。”刘好好当然不是什么圣母,相反她比刘家的任何一个人都要精明算计,对待程家无非就像是对当年刘金凤一家一样,毒打一顿再给一颗甜枣,外界不明所以的人还觉得刘好好为人仁义呢。

她的野心大,但自从重生后就发觉了自家的这些亲戚大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极品,如果没有尽早把他们打怕打服打得一蹶不振,今后十有八九要成为自己的掣肘,在她往上爬的时候连累她。

所以她除掉了最无法掌握,又最喜欢煽风点火的高依淼和程龙夫妇,现在无论是寡妇刘金凤,还是程家人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只要她稍加笼络,他们非但不会给她惹事,还会打心眼里感激她。

在这件事上刘好好十分冷血理智,可以说除了三个弟妹之外,她对其他亲戚都没有几分真心,甚至对刘长生和程招娣也是连骗带哄。

刘长生不说话了,反正这事要办也是刘好好去办,他是绝对不会去程家的,要是刘祥反对,那就让刘好好去应付,不过刘祥对她向来言听计从,她这么个连公社书记都忌惮的角色,刘祥哪里敢反对她的决定,刘长生心里说不出来是自豪,还是泛酸。

刘好好一回家,原先一潭死水的家里顿时焕发出了生机,刘长生每回刚要生气,就被刘好好哄得眉开眼笑,就连程招娣的脸上都带了几分笑模样,父母的心情好,几个孩子也松了一口气,她不在的时候,家里的气氛可没这么好。

“大姐,真希望你能永远在家里。”刘天天眷恋地赖在她身边。

“孩子长大了,都要离开家的,我要离开,你也要离开的。”刘好好一直都很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尤其是暑假的时候,遇到双抢,每天都要下地帮忙,她累得都有心理阴影了,恨不得早点回学校去。

第五百二十三章 想法

“大姐,现在阿妈又拿东西回去给程家了,你要是不在,我们拦不了阿妈,这家说不定又要被她给搬空了。”刘天天粘着她,其实她并不是很明白刘好好说的仁义,好名声能当饭吃吗?要她说,就该以牙还牙,别给程家好脸色看。

“放心吧,程龙死了,程家会消停很长一段时间,有阿爹看着,阿妈也没多少机会拿东西回家。”刘好好并不是真心想要帮助程家的,不过是求面子上过得去而已,现在刘长生已经和程家撕破脸了,刘好好在的时候,带着程招娣去看看外公外婆,给了一些算不上贵重的东西,他就不说什么了,要是刘好好不在,他绝对是一毛不拔,不会让程招娣带走一针一线的。

“好了,你别只顾着这些,读书才是头等大事,把作业拿出来给我检查检查。”刘好好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刘天天身上。

刘天天一听到读书就头疼,不情不愿地拿出作业,满心忐忑,生怕刘好好又骂她。

刘好好看着她那乱七八糟的作业,着实有些头疼,刘天天不比刘学习认真勤奋,也不如刘向上聪明,她有点小聪明,但是这种小聪明非但没办法让她走捷径,反倒很有可能让她走到歪路上去。

她想起刘向上私下和她说过的担心,刘天天的心思已经不在读书上了。

“偷渡到海外打工的事情,你别想了。”刘好好合上刘天天的作业本,沉声道。

刘天天一惊,随即反应过来,咬牙切齿地说,“刘向上这个叛徒!”

“这么大的事,你还想瞒着我?”刘好好看着她,那严肃的样子震住了她。

“我就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着要当真。”三个孩子向来怕她,尤其是她沉下脸来的时候,简直是让人望而生畏。

“你如果真的不想读书的话,我不会勉强你,但是你绝对不能想着偷渡这种九死一生的事情,我不允许你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大姐,你真的不会逼我读下去?”刘天天像是看到了一线希望,往刘好好身边凑了凑。

“你真不喜欢读书?”

“我是真的读不进去,大姐,我保证,我是真的努力过了,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我没有陈俊华聪明,连刘向上都比不上,也没有二姐那样的决心和毅力,我就想要出去闯一闯…”刘天天可怜兮兮地说,虽然她没有去过太远的地方,但是从书上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直盼着要去看一看。

刘好好有些意外,刘天天对自己的认识倒是挺到位的,听得出来她这些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这个年代打工的风气并不盛行,出去走南闯北做小生意的人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刘天天能经常接触到的,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应该不是受到什么外在的影响,而是她骨子里那属于南省人那敢于拼搏闯荡的血脉的影响。

“我不反对让你出去闯,但是你现在年纪还太小,一个小女孩孤身一人出去闯荡容易吃亏,你必须在学校里待到初中毕业,把基本功学好学扎实了,才有能力外出闯荡。”她算了算,等刘天天初中毕业的时候,社会风气已经比较开放了,很多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赚到了第一桶金。

“你别不服气,你以为外出闯荡那么容易?不仅需要有胆量,有见识,肯吃苦,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被人骗了,能写会算的人不容易被骗,也不容易吃亏。”刘好好顿了顿,“等过一段时间,你二姐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我带着你们仨去京城转转,也让你见见世面,免得你总以为外头的世界就和书里写的一样那么简单。”

听到这话刘天天才相信了刘好好是真的不打算逼她读书了,立刻欢呼一声,“大姐万岁!”

“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刘好好毫不留情地给她泼冷水,“只要你还在学校里读一天书,就必须把其他的心思收起来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之后就会明白,文化水平有多重要,到时候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去。”

刘天天点头如捣蒜,却没有真正将她说的这几句话听进去。

刘好好很快就得到了刘学习考中的消息,邮递员还没有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他们手里,黄大平已经在省城给刘学习拍了一封电报,告诉她已经考上了师大美术系。

公社陈书记的消息也十分灵通,立刻带了金花中学的校长、老师敲锣打鼓地下乡给刘学习送喜报,刘学习不是金花公社第一个大学生,本来不至于这么让人重视,但是她是刘好好的妹妹,刘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今后都可以毫不客气地在这块地界上自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