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90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92 章

刘长生又过足了被人捧着的瘾,可惜他没蓄胡子,否则他的胡子恐怕要得意地翘到天上去。

一向不被家人重视的刘学习,胸前帮着大红花,被人簇拥着合影,羞得脸都红透了。

这个时候陈书记倒是再也不提结亲的事情了,他也是有眼力见的人,刘学习现在是大学生了,今后毕业分配拿到城市户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女大学生别提有多抢手了,他儿子虽然是工人,各方面待遇都很好,但刘家未必能看上他们,要是再强提亲事,刘好好是不会答应的,那两家就是结亲不成要结仇了。

他对刘好好之前说的新单位的事情还是十分介意的,瞅了个空找了刘好好,“你上回说的到新单位的事儿真的靠谱?”

刘好好压低了声音,“我真觉得是个好机会,而且以陈书记您的资历正是现在紧缺的人才,别的不说,单说过去之后提一级,这就十分难得了,否则您想啊,在咱们金花公社这个小地方要熬上一级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啊。”

“提一级?”陈书记的心砰砰直跳,“你从哪儿听说的?”

“难道您不知道?”刘好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起过啊。”陈书记的心都要飞起来了,早知道可以提一级,他哪里还需要犹豫啊。

第五百二十四章 换人

刘好好不无同情地看着他,“我听说相关文件上是有这个精神的,咱们金花公社是小地方,很多事情您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所以上一个平台很重要啊,您要是愿意的话,我带您去见见相关的负责同志?我当年在省政府工作时的一个同事调到市里,正好负责这块工作…”

陈书记被她说得冲动不已,他自忖自己一直以来和刘家,特别是刘好好的关系维持得挺不错的,而且刘好好的为人他也是清楚的,她非但不是那种会背后使坏的小人,还待人还十分热心,乐于与人结善缘,所以见她愿意主动引荐,他没有半分疑心,反倒兴奋得脸都红了,“小刘啊,你这份情做兄弟的领了,有什么需要哥哥帮忙的尽管开口,绝对义不容辞。”

陈书记语无伦次之下,连辈分都乱了。

刘好好笑了起来,“您这些年对我们一家的照顾,我一直都放在心上,正愁没机会报答呢,这只是举手之劳。”

陈书记感激不已,“你这是帮了我大忙啊。”

“但是陈书记您走了之后,我们公社的书记又空了出来,我就担心新来的书记要是不像您这样处处为我们老百姓着想,那可真是…唉…”

刘好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陈书记怎么会听不出来她已经有属意的人选,希望他投桃报李帮忙推荐呢。

他正准备让她尽管开口,眼珠子却转了几转,刘好好常年不在南省,她想要推荐的人一定就在金花公社,和她走得最近的除了她的族叔刘祥,还能有谁?

“咱们公社书记这个位子贴近基层,一定要找个熟悉情况,让当地老百姓服气的人才行,我看刘祥就挺不错的,能力强大家也都服气,这几年大目生产队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他在公社里也很有威望,我要是离开了金花公社,一定会积极向上级推荐他的。”

在这种事上面,陈书记绝对可以算是金花公社的聪明人,刘好好向来喜欢和聪明人讲话,虽然她不喜欢陈书记,但是她的目的是把他调离,并不会故意对他使坏,相反她推荐给他的那些位子的确是如假包换的肥缺,但是正因为是肥缺,所以也被盯得很紧,特别是几年后南省出了几件大案子,都和这些职位相关,只要他守住本心,不因为贪心而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自然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但要是他利欲熏心,那等待他的就是严刑峻法和牢狱之灾,所以她看似给了他一罐蜜糖,其实是一罐掺着砒霜的蜜糖,怎么吃就看他自己了。

别看刘好好已经离开南省一段时间了,但她毕竟在省政府工作过,平台大起点高,她本身又善于钻营,还真结识了不少人,她说要介绍给陈书记的人正是她过去在省里的同事,那些新成立的单位正是缺人的时候,陈书记这样有多年工作经验,履历表上看起来很漂亮的人自愿报名,他们是求之不得,所以这件事很快就办了下来。

而陈书记投桃报李,自然不遗余力地帮助刘祥,加上刘好好在县里也有一些人脉,稍加运作,刘祥很快就顺顺当当地当上了金花公社的书记。

刘祥在得知自己要被调到公社做书记时,又惊又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这个得益者什么都没做,全赖刘好好上下打点运作,这回他可算是欠了刘好好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祥伯不想到公社去做书记?”刘好好故意笑道,区区一个公社书记的位子,在刘好好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在普通人眼里却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不是不是,”刘祥摆摆手,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他要是不愿意那还真是傻子了,“就是没想到…”

他当生产队长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去公社。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您看咱们县里其他几个公社都是生产队长提拔后上去当书记的,就是咱们金花公社之前比较特别,连续两任书记都是上头派下来的,现在陈书记走了,向上头推荐您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论工作实绩,咱们公社还有哪个生产队长比得上您?”

“咳咳,”刘祥尴尬地咳了两声,“你别说了,我心里清楚,我能上这个位子都是因为你,否则陈书记那种人不会无缘无故推荐我,县里也不会这么轻易同意。”

“我们都是一家人,既然有机会当然是留给自家人。”刘好好也不推辞,“祥伯这些年对我们家的照拂,我是真心感激的,您也知道我阿爹阿妈都不是什么靠谱的人,弟弟妹妹又小,幸好有您看着,才没让他们犯什么大错,我现在就担心,您到公社之后,生产队长这个位子由谁来接,最好找一个能镇得住我阿爹的,您不在家,如果没人拦着,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糊涂事。”

刘好好在京城最怕的就是后院起火,偏偏刘长生和程招娣都不省心,这回程家出事,刘长生和程招娣闹得不可开交,程招娣言谈之中还流露出喝农药的意思,虽然让她安抚下去了,但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后怕,所以她必须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

刘祥想了想,“你看你美珍姑怎么样?”

刘美珍是妇女主任,也是刘长生的族妹,她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在大目招赘落户,家里人丁并不兴亡,可她向来泼辣,处事也公道,没有人敢因为她是女人而小看她,更没有人敢欺负他们一家,她在生产队里做了十几年的妇女主任,也得过不少先进和表彰,也颇有些威望,所以刘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

刘好好点点头,无论是刘长生,还是程招娣都挺怵刘美珍的,基本见着她都是绕路走的,有刘美珍看着他们,她也就放心了。

对于刘好好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公社书记和生产队长能够帮自己看住父母,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这个安排无疑是最好的。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旅游

公社书记和生产队长都换了人,这一点并没有给刘长生和程招娣造成什么影响,他们也压根没有想过这些和自己的女儿刘好好有关,目的就是为了看住他们两个不胡来,毕竟在他们心里刘好好还只是个孩子,哪里能想到她的胆子和能耐竟然如此之大。

他们也就是跟着别人茶余饭后闲聊几句,就没有放在心上了,毕竟无论位子上换成什么人,都轮不到他们就是了。

现在最让他们诚惶诚恐的是,刘好好说庄老爷子要见刘学习他们姐弟三个,所以暑假里刘好好必须带着他们去京城。

既然是庄老爷子发话,刘长生哪里敢阻拦,忙不迭地让程招娣帮忙收拾行李,但是心里又有些发酸,三个孩子去京城见世面固然是好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许多益处,但是为什么庄老爷子只想见他们,而不见他呢?

他心理有些失衡,觉得是程招娣拖累了他,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之后,他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看程招娣也越来越不顺眼了。

“都是你们程家拖累的!要不是你们程家做了犯法的事,庄老爷子也不至于这么不待见我!十几年前我去京城的时候,他老人家还一直让我有机会再去京城,现在却不肯叫上我,肯定是因为你这个败家娘们!”刘长生现在有气就往程招娣身上发,四个孩子看上去都是有出息的,而且他们在刘好好的调教下,一个个鬼精鬼精的,每回教训他们的时候,都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完全无法使力,搞得他现在都不好随便向他们发火,只能朝全家最弱势的程招娣身上发泄。

程招娣已经习惯了他这段时间变本加厉的非打即骂,恍若未觉地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心里却在冷笑,刘长生这是自己拉不出屎来怪茅坑,就他那副熊样,谁能看得上他?庄立军当初也来家里几次,那模样分明就是看不起他,这个未来女婿都如此了,何况是庄老爷子?

刘好好看出来了父母之间的心结已深,但她也没办法,刘长生和程招娣的性格都有缺陷,注定成不了一对恩爱夫妻,下半辈子也不过就是凑合着过吧,他们俩互相憎恶着对方,都还愿意继续平静地躺着一张床上,她这个做女儿的自然不会多事,只要他们不闹出什么大事来,他们想要怎么样,随着他们就是了。

刘学习姐弟三人一脸忐忑地坐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现在的社会风气渐渐开放了,一些大城市里经济条件好,又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也开始旅游了,尤其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到京城旅游的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旅游这种事对普通人,特别是刘学习他们来说,还是想都不敢想的,刘天天和刘向上年纪小不懂事,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刘学习就十分忐忑不安了,一路上不住地问刘好好,庄见明见着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他们要怎么回答比较好…

刘好好本意是带他们出来见世面的,可不想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只好把事情真相告诉他们,“庄爷爷没说过想要见你们,是我自己想带你们到京城玩,所以才这么哄阿爹阿妈的。”

这下不仅是刘学习了,就连刘天天和刘向上都被她的胆大惊呆了,“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怎么办?”

“只要你们不说,怎么可能发现?”刘好好不以为然,就算真的被发现了,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难道她还哄不住一个刘长生?

“别这么紧张,还记得我刚考上大学的时候答应过你们,要带你们来京城玩的,怎么样,大姐说话算话吧?”

“我还以为你只是随便说说的呢!”刘天天接受得最快,“大姐最好了,从来不骗我们!”

刘向上也是一脸兴奋,他们可是去日日出现在课本中的圣地京城呢,这样好的机会,他过去也只敢在梦里想想。

只有刘学习一脸惶恐,觉得自己犯了大错,竟然是来京城玩的?这也太奢侈了。

“你紧张什么?说是玩,也是带你们见见世面,这一路上你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和咱们南省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的书读得不够多,路也走得不够多,别说世界有多大你们不晓得了,咱们国家有多大,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你们都不知道,这样可不好。”刘好好揽着刘学习的肩膀,“所以这一路上你们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再积极动脑子好好想想,每天晚上都要把一天的所见所感写下来,这是我布置给你们的作业,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写好之后,第二天我们四个互相传阅,互相启发。”

年纪最小的刘向上一脸跃跃欲试,刘天天却唉声叹气,“这不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作文吗?大姐你带我们出来玩,还不忘记布置作业,真是太扫兴了。”

“玩归玩,可不能白玩,玩的时候也得动脑子。”刘好好对这三个孩子的感情很复杂,有的时候可以说她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教养,投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正因为这样,她对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抱怨归抱怨,但是他们三个这一趟的确是大开眼界,就连惶恐的刘学习也很快被外面的精彩的世界分散了注意力,变得兴致勃**来。

“大姐,你说他们这样每天在火车站卖熟鸡蛋和玉米棒,一天能够赚多少钱?”刘天天对每个火车站叫卖的吃食十分感兴趣,甚至还在小本子里记下了,每个火车站卖的是什么吃食,哪种吃食最受欢迎。

刘好好并不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在教养他们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地给他们灌输什么商业知识,只能说刘天天虽然不喜欢学习,但对商业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当然这一点也不奇怪,不少南省人在经商上很有天赋,这大概也是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基因吧。

第五百二十六章 思考

“卖鸡蛋和玉米也是这一段时间刚看到的,能赚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不如你算一算?”刘好好鼓励道。

“我看刚才在咱们火车停靠的十分钟里,有个小姑娘篮子里的鸡蛋一下子卖掉了一半,大概也有二十来个,一个煮鸡蛋三毛钱,扣去成本一毛钱到一毛五,最少净赚一毛五,那二十个蛋就是三块钱,只要一天路过这里十趟车,那她就能赚三十块钱,十天是三百块,一个月就是九百块!”刘天天拿着纸笔写写算算,算到最后,无论是她还是刘学习刘向上都惊呆了。

九百块是什么概念,在这个一个月能赚一百多块钱工资就算是家境优渥的年代,无疑是一笔多得让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款。

“只可惜咱们家那儿没有火车站,不然我也上火车站卖蛋去!”刘天天咬牙,在火车站卖蛋能赚这么多钱,还读什么书,上什么大学啊。

“你总说自己最不喜欢数学,可是现在看来你的数学很不错嘛,”刘好好鼓励道,“但是你再算算看,一天赚三十块钱需要多少鸡蛋?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应该是两百个鸡蛋吧?两百个鸡蛋得养多少只鸡?你们见过哪家人养那么多鸡的?”

刘天天呆了呆,现在家家户户一般也就养个两三只鸡,养多了就算没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也没那么多粮食喂鸡啊,“但是她可以去买别人家的鸡蛋啊…”

“一天两百个鸡蛋?你让她上哪儿买去?就算她跑遍全村,也不大可能买到两百个。”

这下刘学习和刘向上也从震惊中回过味来了,“那一篮鸡蛋最多也就三四十个,应该是那个小女孩儿家里攒了好几天的,就像是我们家平时攒了蛋赶集的时候拿去卖一样,卖完那一篮,她应该就回家去了,下一次来又得好几天后了。”

“现在日子虽然比过去好了,咱们都能吃饱肚子了,但是菜禽蛋肉这些农副食品的供应还是不足,不仅咱们在农村吃不上,就算在城市里也是凭票供应,所以那个小女孩的煮鸡蛋才能卖得那么快,坐火车的人大多经济宽裕,能够买得起她的鸡蛋,但是平时吃到鸡蛋的机会并不多,在旅途上遇到卖鸡蛋的,既可以打打牙祭,又不需要蛋票,卖蛋的小姑娘虽然不至于像你计算的那样暴富,但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刘天天听得认真,但表情还是有些失望,她本来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日子呢,“怎么就没办法每天弄到两百个鸡蛋呢…”

“一天弄到两百个鸡蛋?怎么可能?你想什么呢?”刘向上第一个嘲笑道。

“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将散养鸡鸭的状态变为成规模的大型养鸡场,集中圈养几百只鸡,那么日产两百个鸡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要养那么多鸡,饲料必须跟上去,对玉米、麸皮的产量要求就很高了,不能仅够我们人吃的,还得为鸡鸭留足分量。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刘好好适时住了嘴,后头还有很多话,涉及深层次的原因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现在在火车上人多嘴杂,再往深里说就不合适了。

她说的这些话已经够让姐弟三人思考很久的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买卖,会牵扯到这么多环节。

刘天天心悦诚服地说,“大姐想的就是比我们深,我只想着卖水煮蛋赚钱,倒是没想到这钱也不是这么好赚的。”

“你刚才想的那种一夜暴富的事情不能说是没有,但是概率并不大,所以如果有人拿什么一夜暴富或者是什么绝好的机会来诱惑你们,任凭他们说的天花乱坠都不要相信,动动自己的脑子想得深一些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骗子出现,这些人巧舌如簧,不知道有多少老实巴交的人上当受骗,骗财的有,骗色的也有,刘学习为人朴实,对物质的要求不高,还不容易受到什么影响,刘天天心思活络,有些小聪明,但是又急功近利、虚荣心强,还一门心思想要去社会上闯荡,最容易被那些骗子利用。

所以刘好好这些话主要是针对刘天天说的,她和三个孩子相处,从来都是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的,并没有觉得他们年纪小,就不该和他们说这些,就算他们听得懵懵懂懂的,只要能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印记就是好的,而对他们来说,信任依赖刘好好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从来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

姐弟四人觉得正常的事情,在外人看来就觉得可笑了,和小屁孩儿说这些,听得懂吗?何况哪里会有人去诱骗一个小孩儿,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

“姑娘,你是去京城读书的吧?”他们邻座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带着笑意和刘好好搭话,虽然她和小孩儿说这些挺奇怪的,但是她的见识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姑娘看起来应该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

“是的。”刘好好点点头,男人的口音很重,听起来是西北一带的人。

“你刚才说要提高粮食产量,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好好失笑,“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哪里是我这么个普通学生能够解决得了的?”

她本来就小心谨慎,对自己认识的人都有所保留,何况是对火车上认识的陌生人,要是说得太多了,可就交浅言深了,谁知道会不会落人话柄。

中年男人本来也就是随口一问,自然不会接连逼问下去,只是朝她憨厚地笑了笑,“我们家乡那儿土地贫瘠,气候条件也不好,粮食产量一直不高,老百姓苦啊,遇到荒年,家家户户连肚子都吃不饱,如果能有法子提高粮食产量就好了。”

刘好好理解地点点头,“我们老家那儿也不适合种粮食,都是山地,又靠近海边,土地的盐碱度高,也只有地瓜、花生、毛豆这些东西产量高一些,我们平时吃的米饭里也都要掺着地瓜吃,否则光靠白米饭可吃不饱。”

第五百二十七章 较真

“我们那儿雨水少,草比粮食长得好,这些年风沙大,很多地方连草都不长了…”中年男人像找到了知音,很朴实地打开了话匣子。

刘学习他们几个没有去过西北,听着中年人介绍与他们家乡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听得入了迷。

中年男人的口才不错,虽然眼界和知识并不算广,但是刘好好有意让弟弟妹妹多听一些,便引着他往下说,还真让中年男人给他们上了难得的一课。

中年男人刚开始还只是诉苦,说到老家的历史和名人,便涌起了一股自豪感,大说特说当地的传说故事,将刘学习他们三个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说的起劲,孩子们听得起劲,其他的乘客却听不下去了,这中年人把自己的老家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仿佛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般,这牛皮吹得可不是一般大。

有一个年轻的男学生推了推眼镜,不屑地冷笑,“大叔,照你这么说你们那儿还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啊,可是怎么和历史上的记载不一样啊?”

刘学习他们几个听得入脑入心,一股脑地都相信了,完全没想到还会有人出来质疑,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谁说的是对,谁说的是错。

中年大叔涨红了脸,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样子,“咱们家乡那儿都是这么说的…”

“那可真是有意思了,我正好是学历史的,要不等到了京城,咱们当面请教请教我的导师?让大家考证考证?”眼镜男神色倨傲,带着一股文人的清高倔强,为了一点儿小事也非要和人论个是非对错。

这让中年大叔很下不来台,他也是个干部,在他们那儿是很受人尊重的,被个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这么当众挤兑,面上很难过,但这年轻人看上去就是个读书人,在这个大学生被称为天子骄子,受人崇拜的年代,说的又是年轻人的专业领域,他还真没有底气去和他对上。

刘好好有些看不下去了,开口转圜道,“民间传说很多都只是口耳相传,真实性的确有待考证,但是旅途寂寞,我们当做故事听听也就算了,何必这么较真呢?”

火车上闲聊吹牛的人多了去,比起那些把自己的牛皮吹上天的人,中年大叔说几个当地的民间传说还真不算什么,这个年轻眼镜男针锋相对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原来这就是京大学生会主席刘好好同学的治学观?”眼镜男一脸讽刺地调转枪口,转而攻击起了刘好好。

刘好好有些意外,她觉得眼镜男看起来很面生,自己应该是没有和他接触过才对,他却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显然是对自己有所了解,难道他也是京大的学生?

还没等她想明白,眼镜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如果京大的治学观是这样的,我还是真得感谢自己没考上京大。”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刘天天第一个忍不住,跳出了刺了眼镜男一句。

“你说什么?”眼镜男一脸愠怒,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刘好好一听他不是自己学校的,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不是同门,那就不必给太给他面子了。

“你没考上京大,那也难怪了,京大不仅教我们知识和治学方式,还教我们为人处世,希望我们变成有教养有素质的人,而不是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就可以不尊重他人。这些你恐怕是不懂的吧,不知道是你们学校忘记教了,还是你没学会。”

“你!”眼镜男怒了,“你太不尊重人了!”

“究竟是谁不尊重人啊?明明是你先开口挑事的,我们听故事听得好好的,就你较真找茬。”刘天天可不怕,大喇喇地回嘴。

“你!”眼镜男对她怒目而视,可又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和个小孩儿吵架实在太没面子,可是又不甘心白白被她怼一顿,气得一口气堵在胸口,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

中年大叔朝他们笑了笑,表示感谢,其实对他来说,和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言语交锋,逞口舌之快,就和那个大学生和刘天天这么个小孩儿计较一样,实在有些丢人,刘好好他们为他说话,他自然要领这个情。

刘好好很看不惯有些大学生一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模样,因为现在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家都把大学生捧得很高,有一些人便失去了初心,仿佛他们才是世界的主人,人生的赢家,总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

但是真要论实干,他们就显得有些眼高手低了,这也是刘好好组织基层调研的原因,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人都不能忘本,做事也不能脱离实际。

刘好好见眼镜男被刘天天怼得无话可说,倒也不愿意再和他计较,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不知道眼镜男为什么会认识她,但她对此毫无兴趣,身为京大学生会主席,她在京城的几所高校中都颇有些名气,会被人认出来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王大叔,您是征西县的领导吧?”刘好好压低声音问道。

那个中年大叔有些惊讶,下意识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您对征西县的风土人情太熟悉了,而且不仅局限在一村一镇,对整个县的了解都很深入,如果您不是那儿的领导,很难做到对那儿的社会经济情况了如指掌,您话里话外都离不开征西县的情况,应该是在那儿工作生活了非常多年,才会这么有感情。”

“还真被你说中了,我就是征西县的人,这辈子都没离开过那儿,我对那里的感情深啊,刚才有些话的确是夸大了,这我心里也知道,可就是控制不住,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征西县再差那也是我的老家,在我眼里总还有可爱的地方。”王大叔动情地说,同时不好意思地看了刘好好一眼,“刚才说的那些故事,都是我们老家口耳相传的,不是我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的,但是恐怕也没有什么历史记载,你们就当故事听听算了,别太当真。”

第五百二十八章 比较

刘好好点点头,她很能理解王大叔这种对故乡的感情和依恋,她两辈子都是H市人,很清楚H市,乃至南省的短板弱点,可饶是如此,她还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故乡,还是不容许别人开地图炮贬低南省。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那些不满的话,自己能说,却不容许别人说。

“王大叔,我们正在组织同学下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如果你们那儿方便的话,我们几个同学想去征西县看看,做一做调查研究,您看可以吗?”刘好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对南省的情况是很熟,但是做这种乡村调研如果总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收获一定很有限,她想要抓住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去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就两地的异同做一个比较,一定能够给自己更多的启发。

王大叔有些惊讶,随即反应过来,按刚才那个眼镜男的说法,刘好好可是京大的学生会主席,在大学生中那绝对是最优秀的,立刻高兴起来,“像你们这样高材生中的高材生愿意到我们那儿了解情况,真是求之不得!你们什么时候来?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支持!”

“大概也就是最近吧,我们打算八月份开展这项工作,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你们那儿秋收?”她之前本来选定的是另一个调研地点,但是一直并不满意,因为学校派出的好几个调研组调研的都是相似的内容。

“不影响不影响,你们尽管来。”王大叔热情地说,“我到京城是去开会的,大概一个礼拜后就回去了,你们来之前可以打我们县委办的电话。”

王大叔将自己的名字、电话和职务抄在小纸条上递给刘好好。

刘好好看了看纸条,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笑眯眯地喊了一声,“王书记,刚才真是失敬啦。”

“别这么叫,膈应得很,还是叫我王大叔顺耳一些。”王大叔淳朴地摆摆手,他在老家虽然还算是一号人物,但是出门在外,尤其是在这趟开往京城的火车上,他还真不敢托大。

那个眼镜男并没有听清楚两人的对话,只见他们聊得十分热络,隐隐约约还听见什么乡村调研之类的字句,脸上便浮现出不屑的神色。

这个刘好好还真是爱出风头,他们这些大学生今后都是要待在城市的,她还净往农村跑,有什么可调研的?

不过都是玩虚的而已,真让人觉得恶心,应该说他们这些人都让人觉得恶心,一个个口不对心,谁相信他们是真心愿意为老百姓服务的?难道刘好好今后会回到农村去?他才不信呢。

眼镜男自己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却再也不想回到农村去了,他要留在城市里做一个真正的城市人,至于那些家乡父老怎么想,和他有什么关系?他没从他们身上得到一分钱好处,他们也别想让他为他们做什么。

那个王大叔虽然看起来淳朴,但也是久经世故的县高官,眼镜男在想什么,根本逃不过他的双眼,只是在心里默默感叹,同为大学生,这思想境界还真是差别不小,如果所有的大学生都和这个眼镜男一样自私,那将来还有什么希望?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像刘好好一样的人存在。

刘学习姐弟三人却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刘好好,他们的大姐无论走到那里都是那种能够轻易得到别人尊重的人,这个王大叔是个县高官,那可是个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却对她这么客气热情,如果今后他们也能像她一样该多好。

刘好好为人处世总带着一股不卑不亢,无论对谁都用一种很平等的态度,轻易不让人难堪,和她交往如沐春风,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她待人的态度也让她结识了不少朋友,就连学校招待所里的人也对她格外关照,不仅给刘学习三人留了一间条件相对最好的房间,还只收了他们两张床位的钱。

刘学习他们是第一次住招待所,这个简陋的环境给他们的震撼不亚于几十年后的五星级酒店。

“大姐,这地可真干净!”

“大姐,这床是架子床呢!”刘向上一脸兴奋地爬上爬下,“今晚我要睡上头。”

“大姐,这床单被褥可真干净,白得我都不敢睡了!”

“大姐,这玻璃窗可真亮!”

三个孩子生活在农村,连省城都不常去,一下子来到了京城,大城市的“繁华”立刻晃花了他们的眼,满大街的自行车,还有宽敞的大马路和公共汽车、小汽车,这些都是他们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

杨平和苏弘毅听说三个孩子来了,立刻兴致勃勃地请他们回家吃饭,之后又是徐华请吃饭,刚来京城的那几天,刘好好根本没在食堂里给他们打过几顿饭,几乎全靠了老师们的热情招待。

刘学习他们虽然受了刘好好几年的教导,但到底没怎么出门见过人,初到京城,接触的又都是这些大知识分子,坐在干净明亮的单元房里,不免有几分拘束,甚至就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最活泼的刘天天也收敛了许多,更不用说刘学习和刘向上了,总是低着头扯着衣角不爱说话,上了桌就是埋头吃饭,虽然不算太过失礼,但和刘好好初到京城时的顾盼自若,谈笑风生完全不同。

杨平和苏弘毅忍不住私下议论,“虽说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兄弟,但到底还是有差别的,三个孩子都挺好挺淳朴的,只是和好好一比,到底还是逊色了许多。”

庄立红听见了插嘴道,“幸好这三个孩子挺正常的,要是个个也都像刘好好那样,那还给不给别人活路啦?”

刘好好这样的妖孽一个就够了。

杨平虽然觉得她说的话难听,但也觉得有道理,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偶有几个出类拔萃的,也都是小概率的偶然现象,总不至于同一个爹妈生的个个都优秀,就拿她的两个孩子来说,也是性情脾气迥异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关系

“之前不是说,好好从小就是刘大力带大的吗?老人家有见识,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孙女当然不同凡响,所以说言传身教,还是很重要的,”苏弘毅觉得这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你看那个庄小理为什么会犯下大错?就是因为庄见明对他的教养太疏忽了,没有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管教,慈母多败儿,把好端端的一个孩子交给宋晓悦,能把孩子教出什么好德性来?”

“说到庄小理,他那个妹妹庄小妍怎么样了?”杨平关心地问道,刘好好和庄立红遇袭的事情也让她十分愤怒,偏偏始作俑者庄小妍还是一个孩子,她就算再气愤,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爷爷和庄小妍关系本来就不亲近,现在宋晓悦去了疗养院,庄小理坐了牢,其他兄弟姐妹都被送走了,庄小妍一个人跟着爷爷过,成天在家里甩脸子发脾气,听说爷爷好几次要拿皮带抽她,结果年纪大了抽不动,差点把自己气得送医院,后来索性就不管她了,只让郑叔叔和勤务兵跟着她,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不让她和那些社会上的混账玩在一块儿,有的时候她不想去上学,就让人绑着她去学校…”庄立红幸灾乐祸地说。

当初庄见明不惩治庄小妍,她满心愤懑不平,现在看到她过得不好,她也就满足了。

“要不是你妈和庄小妍闹得太僵,我还真想劝她也把庄小妍接过去一起带,毕竟是南生的妹妹,要总放在庄老爷子身边,真把老人气出个好歹,南生和立军在前线也不安心。”杨平劝道。

“别!千万别!”庄立红连连摆手,“我妈那性子,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好不容易消停了,你可千万别给她找事儿了,她连我都处不来,带着庄小文和庄小婷已经是叫苦不迭了,再来个庄小妍,还不把屋顶给掀了啊?”

“也是,素云现在只要能安安稳稳的,别闹事就好了,别给她施加什么压力了。”苏弘毅劝道,自从苏素云和刘好好和解之后,就消停了很多,这个家也总算恢复了平静,他可不想再折腾出什么事儿了,毕竟年纪大了,实在经不起刺激。

“我也就是随口说说的。”杨平笑了笑,她虽然同情庄见明,可也没有多圣母,自家的女儿自家清楚,如果她有刘好好一半懂事,也不至于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让人担心不已。

庄立红到书房向二老借了几本书,她已经考上了京大的研究生,和苏素云的关系也有所缓和,所以在暑假的时候就搬回家住了,正好苏素云接下了庄小文、庄小婷两个烫手山芋,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能上前搭把手,她被气得不行的时候,她也能宽慰几句。

“立红,明理上回借你的笔记快些还回去,他最近急着要用。”苏弘毅随口说了一句。

庄立红却僵住了,一脸不自在地漫应了一声,就匆匆出门去了。

杨平有些奇怪,“明理如果急着要用笔记直接找立红要就是了,何必还要通过你?”

苏弘毅也反应过来,胡明理已经留校做了老师,成天都在学校里,庄立红考研复习的时候,因为基础太差,苏弘毅和杨平没法帮她系统地复习,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胡明理,是胡明理帮着她一点一点把缺漏补起来的,所以两个人经常见面,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苏弘毅传话。

“难道是为了避嫌?”苏弘毅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是之前谣传过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那都是多早之前的事儿了?立红考研的时候,明理还帮着她复习呢,那时候都没避嫌,现在好端端的避什么嫌啊?”杨平压根就没往两个年轻人之间会有什么暧昧那个方向想,和他们俩接触得越深入,就越不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

“难道他们俩闹别扭了?”苏弘毅皱着眉头,也是一脸不解,“明理那个孩子向来靠谱,不像是会和人发生冲突的,八成是立红使小性子了,早知道刚才就得好好说说她。”

“孩子们的事情,咱们就别瞎掺和了,立红也长大了,应该知道怎么处理的。”杨平捧着茶杯,笑容宽慰,“她这段时间常和好好在一块儿,性格比过去好了不少,在学业也终于肯用心了,这次能考上研究生,其实我也挺意外的。”

“说起来,她也算是半路出家,”苏弘毅微微一笑,“但她毕竟是我们俩的外孙女,说出去也算是家学渊源,苏迁这个臭小子一直不肯结婚,原以为咱们家不会有人再搞历史了,没想到立红对历史会感兴趣,我们也总算后继有人。”

“多亏了明理这孩子,要不是他,立红哪能这么顺利地考上,不管立红和他现在是不是闹了别扭,咱们都得好好谢谢他,就请他吃西餐吧,把立红也叫上,今后明理也算是她的老师了,可不能再让她使小性子。”杨平周到地安排着。

庄立红并不知道自己的姥姥姥爷还安排了这么一出,正在苏素云的面前绘声绘色地讲着刘好好和她三个弟妹的事情。

苏素云听得很认真,这一次她总算还懂得人情世故,“这一两天也得请刘好好他们姐弟几个到咱们家来吃个饭…”

庄立红觉得母亲的情商真是突飞猛进,赞同地点点头,“于情于理都该请他们来啊,毕竟是大哥今后的小姨子和小舅子…”

苏素云“哼”了一声,她可不是那么礼数周全的人,刘好好还是她未来的儿媳妇呢,她也不常请她过来吃饭,虽然现在接受了刘好好,可心里还是有一根细细的刺。

“也别让他们住招待所了,咱们家有空房间,就让他们住过来,家里那两个混世魔王年龄不就和她弟妹差不多吗?刘好好带三个孩子也是带,带五个孩子也是带,就让她带着他们一块儿玩好了。”

第五百三十章 山芋

苏素云并不擅长带孩子,自己的亲儿子庄立民每天都阴沉躲在房间里不和她说话了,更何况那两个向来都对他们一家人很敌视的孩子?要不是庄见明不由分说地逼迫,她说什么都不会接下这两个烫手山芋,现在虽然接下来了,她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有一天能把这山芋扔出去,刘好好对带孩子很有一套,她自然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庄立红无语,完全没想到母亲在打这个主意,“妈,你这是把好好当保姆啊?她一个人带五个孩子,怎么带?对了,我们家还有个立民,不会把立民也扔给她带吧?”

“立民向来乖得很,每天都在房间里待着,从来不惹是生非,哪里需要她带?”苏素云自豪地说,她的孩子,尤其是儿子,在她眼里都是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哪怕是孤僻的庄立民,她也觉得好。

庄立红撇撇嘴,苏素云还真是够偏心的,庄立民那么冷血的人,哪怕当初传说庄立军牺牲的时候,他也能照样面不改色地呼呼大睡,这样的人竟然也能算是乖?她都怀疑他的心里究竟还有没有亲情的存在。

“你想啊,住到我们家来,他们的食宿都免了,能省不少钱呢,三个孩子也有个伴,我觉得挺好的。”苏素云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精妙无比,“你正好也是暑假,如果刘好好忙不过来,就给她搭把手,我这几天要下连队去,没空看那两个小祖宗,就由着你们自己折腾吧。”

苏素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下连队,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那两个一脸敌意的小孩儿,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她本来就十分缺乏耐心,连及格分恐怕都拿不到,何况是对那两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又十分敌视她的小孩儿。

庄立红到底是她的亲生女儿,就算再无语,还是硬着头皮接了这个差事,而对于刘好好来说,她本来不想趟这滩浑水,可是苏素云毕竟是她的未来婆婆,看着她那一筹莫展的样子,她也实在不想让庄立军为这些事忧心,衡量再三还是住到了庄家来,庄小文和庄小婷在苏素云眼里是混世魔王烫手山芋,对她来说也就是两只失去父母关爱的可怜小羊羔,何况庄见明一门心思想要拉近他们的距离,今后他们和这两个孩子的界限也没那么容易划清。

刘好好在带着弟妹住到苏素云那里去之前,庄见明总算挤出了时间来见他们。

庄见明仔细地看着三个孩子和刘好好有几分相似的脸,发现他们只有形似,神采气质完全不像,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又仔细看过,还真猜不出来他们是亲姐弟。

他的心理稍稍平衡了一些,这三个孩子才像是刘大力的后代,虽然他们和刘大力的相处不长,但他们举手投足之间的模样像足了刘大力,刘好好倒像是他们家的异数。

庄见明稍稍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孩子还不至于个个都比不上刘大力的子孙,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心里又有些失望,可惜刘学习和刘天天这两个女孩子,一个木讷呆板,一个虚荣浮躁,都不是什么佳偶良配,如果她们也能像刘好好一样,他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的几个小儿子把她们娶回来。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辈分不辈分,宋晓悦这辈子就是要在疗养院终老的,他们夫妻情断,但对孩子的那份心却断不了,小儿子们已经不成器了,如果能找一个好媳妇,今后也能把日子过好,要是能从刘家的这两个女儿里挑,今后刘好好看在妹妹的面子上,也能照应他们。

只是可惜了,刘学习和刘天天不算坏,却也够不上庄见明的标准,毕竟有她们姐姐珠玉在前,任何人和她一比,都黯然失色。

庄见明想想也有些后怕,当初他一时意气用事,在不知道刘好好根底的情况下就给庄立军定了亲事,如果刘好好并没有这么优秀,而是像她的妹妹那样平庸,甚至还要更加粗俗,那岂不是害了庄立军一辈子,害了整个庄家。

刘学习和刘天天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挑了一圈,还沉浸在见到了传说中的庄见明的兴奋之中,当年刘长生跟着刘大力见了庄见明一面,就吹了半辈子,她们年纪小小就见到了这位老者,还被他和蔼可亲地勉励了一番,一人赠送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这样的待遇怎么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京城就是好啊!”刘学习感慨着抚摸着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