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30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32 章

庄立军知道刘好好虽然聪明,但动手能力极差,虽然这种小电扇安装起来并不复杂,但对于连螺丝刀都拿不清楚的刘好好而言,装微风电扇不啻于世界难题。

刘好好眨巴着双眼,崇拜地看着他,觉得他和哆来A梦差不多,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变出螺丝刀,三两下就装好了小电扇,又不知道从哪里扯来铁丝、钉子和锤子,把微风电扇牢牢地挂在头顶。

“好厉害,好厉害!”她双眼里满是小星星,拍着手赞叹道,“立军,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庄立军低头看着她那幼稚的模样,不过是装个微风电扇,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她看来却和上天摘星星一样了不起,她怎么就这么可爱呢?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把她刚梳好的头发给弄乱了,招来她好一通抱怨。

秦阿姨估摸着刘好好上班的时间差不多到了,他们俩该做的事应该已经做完了,这才抱着未未上楼,宿舍的门没关,她大老远地就看到两人甜甜蜜蜜地互动,也微微笑了起来。

不过——她也有些愕然,庄立军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么宝贵的机会不在一起说说话,亲热亲热,在瞎鼓捣什么?

“秦阿姨,你看!”刘好好献宝似地指着头顶的微风电扇,“有了它,咱们夏天就好过了。”

现在的夏天比几十年后的夏天温度要低上好几度,有了这种微风电扇勉强能够撑过夏天的酷热,庄立军带了两个回来,一个装在桌子上方,一个装在床的正上方。

秦阿姨望着头顶那呜呜转动的微风电扇,也赞叹不已,“现在竟然有这么小的电风扇,真是厉害。”

“这小东西也是刚刚出来的,我让人去弄了几个,这个宿舍小装不了大电扇,用这种微风电扇正好,就算晚上吹一晚上也不难受。”庄立军擦了把汗,看着刘好好那满足喜悦的模样,心里也甜甜的,他家刘好好总是这么容易满足,两个小电扇就能让她高兴这么久。

第七百五十七章 惜别

“对了,你这微风电扇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在咱们这儿都没见过。”刘好好拉着庄立军问道。

“是江省那里出来的东西,我一个发小拿了几个送给我,我就拿回来了,现在在全国各地还不算多见。”

刘好好转了转眼珠子,心里大概有数了。

“你又在打什么主意?”庄立军好笑地看着她。

“这东西在北方兴许还没那么重要,对我们南省人来说,夏天的晚上是最难熬的,过去一入夜房前屋后就躺满了人,家里实在热得呆不住啊。但是像我们这样住进楼房的人,就连睡在外头都没办法,这种微风电扇简直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你想去江省那里进货拿过来卖?”庄立军半开玩笑地问,心里却没当一回事,刘好好对从商没什么兴趣,她对改变社会的兴趣要远大于赚钱,否则凭她超越目前几十年的眼光,在这个遍地是商机的时候,早就闷声发起大财了。

“当然不是我,我也没这个闲功夫,我想让天天去试一试。”她笑了笑,“这丫头喜欢做生意,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小打小闹地折腾,既然有这个商机,不如让她去江省试试,以南省的市场来看,微风电扇的生意稳赚不亏。”

虽然和这个小姨子并不是很熟,但庄立军也知道刘天天是刘家的异类,是个热爱折腾,时时刻刻想着下海经商的人,在这一点上刘好好并不怎么多管,甚至还很纵容,只要没走上歪路,弟弟妹妹想走什么路,她都支持。

“那我让我那个发小先帮她问问,要不她一个女孩子跑到江省,两眼一抹黑,根本找不到厂家,很容易被人骗。”庄立军立刻答应下来。

刘好好点头,虽然她也想让刘天天自己出去闯荡历练,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要是又遇到当初郑崇会那样的骗子,被骗财骗色都还是小事,从此失踪不见那才可怕,庄立军那里有门路,她自然不会故意不用,她不会利用职权帮刘天天发家致富,但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给予她帮助和保护。

“对了,钱大明的那件事后来怎么样了?会不会不好办?”讲到生意,庄立军就想到那一干发小中生意做得最大的钱大明。

“我已经报告赵高官了,我也出去和他们谈了几次,还算顺利,现在是外办那里在和他们联系,争取把他们留下来投资,不过暂时还没有得到答复。”

“不是要批个什么木材吗?”庄立军对钱大明的要求记不大清楚了,但也依稀记得他没准备在南省投资啊。

“钱大明的合伙人是香江著名的富商,我们不想放过这么一条大鱼,正在尽力说服他留下来投资办厂。”

庄立军失笑,钱大明本来只是来要一批木料的,现在却被留下来投资,不知道他现在是高兴多一些,还是郁闷多一些。

“这事儿要是管不了就别管了,反正已经告诉赵叔了,剩下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家里家外还有这么多事等着你操心呢,千万别让自己为难。”

钱大明毕竟是他的关系,他担心因为他而连累了刘好好劳神劳心。

刘好好点头应下,“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她慢吞吞地送庄立军回去,只觉得时间太短,好像还有很多话没说,他就已经到了大门口。

庄立军捏了捏她的手,又缓缓松开,她却不假思索地反手握住,在他微讶的目光下,才不情不愿地松开。

“我过年的时候休假回来。”他又想笑,又心酸,现在连见一面都很奢侈。

他想要伸手摸摸她的脸,但想到这是市政府门口,不适合在这里表现得过于亲昵,只得硬生生地收回手,转而拍了拍她肩膀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等姥姥姥爷从南省回京城的时候,我带着未未和他们一块儿回去。”她恋恋不舍地看着他,结婚之后,两人聚少离多,她对他的依赖却是与日俱增。

“你回来?”庄立军的眼中有着震动,他以为她不会愿意再踏入京城…

“你有一个月的探亲假,我也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她扳着指头算着,“不用岂不是浪费了?”

现在的假期并不多,探亲假尤为宝贵,一年十二个月,他们夫妻俩能和对方在一起两个月,已经算是很难得了,“那时候你可千万别去出任务呀,要不然我和未未就白去京城了。”

看着她眨巴着双眼娇嗔的小模样,庄立军心头一热,“好,我在京城等你!”

传达室大爷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对小夫妻依依惜别,竟然在大门口黏糊这么久,可见感情确实是不错。

“刘主任,送爱人回部队啊?”刘好好往回走的时候,传达室大爷笑眯眯地叫住她。

刘好好尴尬地笑了笑,朝他点点头,传达室大爷刚才可是很认真地看了他们十八相送的好戏,眼里的戏谑让她不忍直视。

“哎哟,你们年轻人感情就是好啊。”传达室大爷八卦地说,刘好好相信他很快就会把两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广而告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言,尤其是像刘好好这样扎眼的人,从她来这里的第一天起,就有各式各样关于她的传言。

因为庄立军姓庄,所以大家暗搓搓地猜测刘好好是嫁给了权势,但因为他长得英俊挺拔,又有人觉得她嫁给了爱情,见他们俩的感情这么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她嫁给了权势和爱情。

还有比这个更令女人们羡慕的事情吗?

南省六月,正式入夏,家里装上了微风电扇的刘好好日子好过了许多,她和秦阿姨都再也不用整夜整夜地给未未打扇子了。

刘天天一边喝着桔子汽水,一边眉飞色舞地坐在她的宿舍里,和刘好好说着这次卖微风电扇的事儿,“我一个人也带不了太多回来,这次就先带了一百个风扇,一个风扇进货价二十五块钱,按一个三十五卖的,净赚十块钱!大姐你猜着一百个小风扇,咱们赚了多少钱?”

第七百五十八章 算账

“我的数学可没有不及格过,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靠猜?”刘好好扯扯唇,刘天天虽然一直在鼓捣小生意,但从来没有赚过这么狠,也难怪她不淡定了。

“我这次进货来回花了五天的时间,卖掉它们花了三天,八天赚一千,一天就是一百多啊,大姐,做生意真的太赚钱了,我在茶厂干一年也就和卖电扇一天赚的钱差不多!真是太赚了,你说我还成天守在厂子里干什么啊,还不如出去做生意…”刘天天扳着手指头,不住地感慨着。

“天天,你得学会做账,计算净利润。”刘好好并不激动,看着她认真地说道。

刘天天是真心喜欢做生意的,她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常常畏难偷懒,但是唯独在做生意这件事上,认认真真,有一股勇往无前的干劲,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罪。

刘好好想到她一个女孩子硬生生从江省扛了这么一百个小电扇回来,而且凭借一己之力卖掉了这么多电扇,还是有些佩服的,在这一点上,刘天天比她强多了,是女汉子中的女汉子。

既然刘天天对做生意这么感兴趣,决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赚钱花钱,不学着自己做账,对自己赚的钱心里没数,迟早是要败光这些钱的。

“做账?”刘天天不知道刘好好为什么会给她提这个要求,茶厂里也有会计,她知道做账是什么意思,但无论是厂里还是村里都有人专门负责会计的工作,可见做账这件事不是普通人能够学得会的,“我做的是小生意还用做账?就没赚几个钱,都记在我脑子里了呢,等我今后赚大钱了再找个会计来做账吧?”

“做账不难的,”刘好好早就准备好了,拿出一个软皮本,上面用笔规规矩矩地画了许多格子,“我来教你。”

刘好好选修过会计学,虽然教授的都是非常粗浅的会计知识,但也足以做简单的账目了。

看着自家大姐那副认真执着的样子,刘天天知道她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只好乖乖地听她讲解,其实这种粗浅简单的账也不难,不过是把数字填进去而已,刘好好稍一讲解,她就上手了,松了口气得意地笑道,“也不难嘛。”

“本来就不难,是你还没学就已经产生了畏难情绪,你这个人啊,怎么这么怕学习?”刘好好又好气又好笑地伸手掐了掐她的脸。

“我才不怕二姐呢。”刘天天皮皮地说。

刘好好白了她一眼,“你别以为你现在工作了,把心思放在做生意上,就可以不学东西,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你要是不抓紧时间学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到时候什么生意都做不成。”

刘天天瞧了瞧刘好好那满架子的书和桌面上、床上随意放着的书和笔记本,偷偷咂了咂舌,在全天下最好学的大姐面前,她缩了缩脑袋,不敢说半句反驳的话。

“就拿做账来说吧,你现在做的是小打小闹的生意,没什么复杂的业务往来,不过就是买进卖出,觉得做账很简单,等你今后赚大钱了,请个会计来记那些复杂的账,你要是不学着看账本,人家做假账你也不知道,不糊弄你糊弄谁?”

“大姐,你还真觉得我能赚大钱啊?”刘天天挠挠头,傻乎乎地嘿嘿直笑,她也就是随口说说,自己都没有指望能当有钱人,“对了,大姐,这是赚回来的本金还给你,还有这次赚到的钱。”

刘天天从书包里掏出一摞用橡皮筋捆好的钱,这些钱有的是大额钞票,有的是小额零钞,有的被揉得皱巴巴的,但她都一一捋平放直,整理得清清楚楚。

“把本金还给我就好了,赚到的钱是你自己的。”刘好好接过钱,数了两千五百块钱出来小心收好,剩下的钱推给了刘天天。

“大姐,你尽管收着,我们之间还分那么清楚做什么?我赚的钱也是你的。”刘天天理所当然地说。

“胡说什么,亲兄弟明算账知道吗?我赚的钱是我的,你赚的钱是你的。”刘好好这话说得十分无情。

“那进货的钱都是你出的!”刘天天急了。

“你手里有那么多钱吗?”

“没有!”她老老实实地摇头,她做的小生意都是辛辛苦苦赚一些差价,累死累活也就攒了几百块钱。

“那不就得了,你没钱进货,我借钱给你周转,你赚了钱后还钱,这就是亲兄弟明算账。”刘好好正色道,“天天,我了解你的性格,你是个特别仗义的小姑娘,但是在商言商,做生意可不能太讲感情,你不能随随便便地相信一个人,尤其是在金钱方面,商人逐利,金钱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你和他们谈感情讲义气,他们却只讲利益,过于重感情很容易被人抓到弱点。”

“可是你是我大姐啊,你又不是他们,会来骗我害我!”刘天天不能接受她这番亲兄弟明算账的理论,小时候他们一起上山挖山货,赚来的钱一直都是刘好好保管的,虽然她也会给他们零花钱,让他们学着自己管钱,但是那毕竟是少数,刘天天已经习惯了依赖刘好好,“再说,这次让我去进微风扇卖的是你,帮我联系厂家的人是你,出钱的人也是你,我充其量就是个跑腿的,赚的钱本来就不应该归我。”

“我只是给你出个点子牵线搭桥,又借了本金给你而已,做生意的是你,不是我,这笔钱你自己收好。”刘好好很坚持。

“你就不怕我把这些钱给挥霍干净了?”刘天天闹起了脾气,梗着脖子眼里竟然还隐隐有泪花。

“你赚来的钱,挥霍干净是你的事,你要是真不把钱当钱,把它们都花了,也就当给你买个经验教训了。”刘好好倒是豁达,一副对钱财浑不上心的样子。

她越是这样,刘天天心里就越是难过,强忍着眼泪委屈地问道,“大姐你以后是不是都不管我了?”

第七百五十九章 生意

“我要是不管你,还会去帮你打听微风电扇的事情?一看到这个东西,我就想到你,对你还不够上心?”刘好好没好气地弹了她一个爆栗,“你是我妹妹,我不管你管谁?”

有刘长生那样的父亲,直接导致了她的弟弟妹妹对她的依赖心极重,刘学习和刘天天赚了工资甚至还总是习惯性地交给她来管理。

尤以刘天天为最,她看似活泼独立,骨子里却太过依赖,比内向沉默的刘学习还严重,大概和上次把她从小黑屋里救出来的经历有关,总把她当救世主看待,生怕她有一天会撒手不理她。

她看着弟弟妹妹长大,对他们的感情犹如母鸟对雏鸟一般放心不下,但就算是自家孩子也不可能永远依赖她,总是要独立的。

“那你就帮我收着呗。”刘天天笑嘻嘻地挽着她的手臂撒娇,“钱放在你那儿我才放心。”

“不行。”刘好好断然拒绝了她,“你已经工作了,不是小孩子了,本来就该学着自己理财管账,何况你还想要做生意,不自己管钱怎么行?”

“平常的钱我自己管着呢,这次赚的多嘛,你就帮我收着嘛…”刘天天还在软磨硬缠。

“这次赚的钱,你不打算继续投进去倒卖风扇了吗?夏天还长着呢,你再去江省几趟,说不定就成万元户了。”刘好好打趣道。

听到“万元户”三个字的时候,刘天天的眼睛亮了,但很快冷静下来,一脸遗憾地说,“不行啊,过几天茶厂又要开工了,我没空再去江省了。”

虽然在茶厂赚的不多,但刘天天没忘记这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宁愿放着钱不赚,也要赶回茶厂上班。

刘好好有些意外,但眼里更多的是赞赏,刘天天现在越来越有责任心了。

“茶厂这一两年生意不好,厂长说我们要尽力提高产量,努力把销售额搞上去。”刘天天拳头微握,虽然她在茶厂工作的时间不算久,但是对那里很有归属感。

“销售额搞上去可不是靠提高产量的。”刘好好失笑,作为一个乡镇小厂,厂长弄不明白经济学也是很正常的,也有很多这样的集体小厂在开放的洪流下不知所措,最后被冲击消亡。

“你知道来你们那里买茶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吗?”

刘天天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也没有一下子就说自己不知道,而是仔仔细细想了好一会儿,“他们到其他地方买茶去了。”

“对了,”刘好好点点头,“咱们南省的茶树多,茶农也多,甚至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炒茶,当然有的人手艺好,有的人手艺次,你们茶厂的大师傅手艺就不怎么样。现在大家都可以炒茶来卖了,有一部分手艺好的茶农就炒了茶来卖,他们自家小作坊,成本低,卖出去的价格也低,味道还比你们的好,人家当然愿意买他们的茶叶,不买你们的茶叶啊,这就叫做优胜劣汰。”

刘天天皱着眉,心有不忍道,“我们的李师傅人挺好的,干活也特别卖力…”

“这种技术活不是比人品比勤奋的,更多的是天分。”刘好好感叹道,“有的人炒了一辈子茶,也没炒好,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大师。”

“当然除此之外,茶叶的种株、产地、年份都很重要,要制出好茶,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们那种小厂也做不出什么好茶。”刘天天很勉强地扯扯唇,情绪有些低落。

刘好好反应过来,金花茶厂的客户群是当地的普通人,价格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口味,但是他们这种厂子运营成本和人家家庭作坊相比高太多了,价格很难下来。

“你别嫌我说话不好听啊,你们那个茶厂恐怕撑不了多少年了,你的确应该尽早做打算。”

刘天天声音微涩,“我知道的,我看这一两年的茶一直卖不出去,心里就有预感了,大家心里也都不好受,但都在想方设法苦撑。”

刘好好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你们如果不思变不进取,被社会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刘天天点头,“我知道,其实大家也都在想法子,不管怎么样,先做好这一批夏茶再说,我暂时也没用钱,这钱还是你先帮我存着吧。”

“不行,要存你自己去存。”刘好好非常坚定,“你必须要学着自己管钱,我知道你觉得这次赚了这么一大笔钱,心里不安稳,但是钱放在你手里,你时刻惦记着有这么一笔钱,才会学着思考怎么样把钱用好。我劝你最好不要一直把钱存着,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利益。你手里放着这笔钱遇到有合适的机会,也有本钱能够出手,不用每次都过来向我借钱,你应该把这次买卖微风扇看作起点,而不是终点。”

刘天天定定思考了片刻,这才点点头,“但是赚的钱,我不能全要,我和大姐五五分账。”

“和我五五分账做什么?难道还算我和你合伙?”刘好好失笑,“我不是做生意的料,你就别拉我下水了。”

其实这个年代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下海或者兼职做生意,并不算违纪,但刘好好毕竟来自几十年后,这根弦绷得很紧,下意识地想要避嫌。

“你还不是做生意的料?你懂得那么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刘天天嘟囔着。

“我那是书生意气,纸上谈兵,你在这方面比我强多了。”刘好好揉了揉她的头发,“对自己有点信心好不好?”

刘天天还想说什么,但见刘好好神色坚决,知道再劝也没什么用,便暗暗打定主意把钱给刘好好存一份,如果最后她实在不肯要钱,就去买东西送给她。

这次她到江省转了一圈,可见识到了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家用电器,不仅种类多,还不贵,到时候等她搬了新家,给她买个电冰箱,她肯定喜欢。

第七百六十章 售后

“大姐,这次我去了江省,他们那里做小生意的人比我们这儿还要多呢,就拿做这个微风电扇的厂子来说吧,他们还做录音机、小收音机…”

“他们那是国营无线电厂,规模很大的。”

“我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人和他们谈经销的事情,我觉得挺不错的。”见刘好好有些疑惑,刘天天解释道,“就是把他们厂里的东西批发回来卖,不是我这种小打小闹地批发,是那种长期固定的,批发的价格比我拿货的价格还要低。”

“你也想去做这种经销?”刘好好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这种国营大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从来就不愁销路,一般人拿不到经销权。”

其实依着庄立军的关系,找门路让厂家把经销权给刘天天,也不是不可能,但刘好好不想这么做,一旦起了这个头,刘天天今后的经商之路就会彻底依附在她和庄家的关系上。

靠门路关系发家固然又快又简单,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刘天天会变得偷懒取巧,就像那个钱大明一样不肯下功夫钻研,那就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甚至很容易被人设计利用。

刘天天到底年纪还小,心思并不算太过复杂,倒也没想着要利用刘好好的门路,把汽水靠在自己的脸颊边,沮丧地嘟着嘴道,“是啊,我年纪轻,手里也没多少本钱,那种国营大厂根本看不上我,我这次能拿到这些电风扇靠的还是姐夫的关系呢,虽然做经销赚钱,但我还是死了这门心思吧。”

“不过,我又有新的想法了,国营大厂看不上我,但是江省的厂子很多啊,生产五金家电大大小小的工厂不知道有多少,不仅卖电风扇录音机什么的,还卖电冰箱和洗衣机呢…”刘天天兴奋地连比带划。

她很少离开南省,这还是第一次去江省,江省的风土人情和南省相去不远,但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让她十分新奇,江省人经商的套路和他们太不一样了。

“你知道吗?江省人特别厉害,他们好几年前就开始偷偷办厂了,那时候我们还天天在田里种地呢,谁敢把心思放在做生意上?他们竟然就偷偷在村子搞五金作坊办小厂子,这些年攒下了不少家底,那时候不敢摆上台面,现在一下子全都冒出来了,有好多万元户呢…我们当初怎么那么傻,就想不到偷偷办厂子呢?”

在几年前,通过正规渠道买东西都是要用券的,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计划指标,在计划指标之外流通的货物都是非法的,但是非法的东西往往利润都是巨大的,江省人就是靠私下办厂走出自己的发家路。

“谁走在前头,谁就能先吃饱饭。我们当时没有偷偷办厂子,是因为谁都不敢担这个责任,南省虽然也有很多商人,但是和江省走的不是一个路子,”刘好好苦笑,“他们更注重实业,胆子更大也走得更远,这一点真是值得我们上上下下学习。”

刘天天倒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结,“我就想啊,和国营大厂合作不了,和那些小厂合作总是简单一些的。”

“你想做他们的经销商?”刘好好饶有兴致地看着她,觉得让她出去闯荡还真是件好事,她的眼界比从前开阔了许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刘天天眼界远胜同龄人。

“那些小厂还需要什么经销商啊,就是批发东西过来卖嘛,我看那些小厂的东西不比大厂的差,东西还便宜,花样也多,最重要的是不用券,这生意绝对有赚头。”刘天天兴致勃勃地说,“这是和我一块儿坐火车的一个大哥说的,他批了东西去北方卖。”

“质量呢?国营大厂的东西质量有保证,小厂的东西从原料上来看就不如大厂的好,还有生产工艺、品控每个环节都不如大厂规范,如果你批了一批电风扇过来,还没卖完就让人找上门来说质量太差,东西坏了,那你接下去还能卖得成吗?你刘天天的名声坏了,今后还能做成生意吗?”

刘好好倒不是故意要泼刘天天冷水的,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现在的普通家庭,买一件家用电器要花掉家庭的一大半积蓄,如果东西质量不好,三天两头坏了,换作是谁都得着急上火,这也是后来无数小工厂小作坊倒闭的原因。

质量才是硬道理,在这一点上许多国营大厂做得就比小作坊好多了。

“质量总不至于太差吧?用两天就坏,不大可能吧…”刘天天并没有用过那些东西,很难想象家用电器那么容易坏,“就算坏了,也不怕的吧,找人修就是了…”

她歪着脑袋思考着,还不忘抿了一口手里的汽水,“啊,我有办法了,找个会修电器的,如果有人上门说在我这儿买的电器坏了,我就让修电器的上门帮他免费修好就是了,这样我的名声就保住了嘛。”

刘好好目瞪口呆地看着刘天天,在这个还没有售后质量三包意识的年代,刘天天这个初中都没读完的十几岁小姑娘就这么轻飘飘地提出了这么一个理念…

“大姐,我又说错了吗?”刘天天觉得自家姐姐的模样十分诡异,有些忐忑地问道,希望她不要把自己骂得太惨。

谁知道刘好好只是眼神古怪地看着她,好半天才说了一句,“刘天天,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真是不服不行。”

这算是夸奖?刘天天被她猝不及防的夸奖给弄懵了,小心翼翼地看着她,“那我这个主意还行?”

“是个好主意。”刘好好点点头,“不过你去哪里找会修电器的人?”

现在电器普及率不高,会修电器的都可以算是高级人才了,刘天天一个乡下姑娘没地方接触这种人,所以她的想法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找陈俊华啊。”刘天天理所当然地说,“他会修,他连学校广播站的广播都会修。”

第七百六十一章 醉骂

刘好好一愣,“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在县里读高中吗?”

她考上大学后,回娘家的时间就少了,已经有几年没见陈俊华了,只是听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已经考上了县一中。

“都是一个村的,当然知道啦,我和他还一块儿倒腾布料去卖呢。”刘天天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一个村里读书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离开了大目村才发现还是过去的发小值得信任,陈俊华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人这一两年一直合作愉快,“你别看他书读的好,倒也不是书呆子,他这几年跟在我后头赚了不少钱呢。”

“跟在你后头?”刘好好忍俊不禁,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还真是大言不惭啊。”

就凭陈俊华那脑子和他今后的成就,怎么会跟在刘天天这个小姑娘身后赚钱?

“本来就是嘛。”刘天天委屈地揉了揉额头,“最多算是合伙。”

“俊华是个聪明人,你跟着他做生意,应该亏不了,不过他现在还是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你下次帮我劝劝他,多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钱可以以后再赚,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你也尽量少去打扰他。”

“哪里是我去打扰他啊,是他自己想赚钱的,要不然他读书的钱哪里来?”刘天天立刻喊冤,“你也知道他家的情况,一家都是病秧子,勉勉强强伺候家里那一亩地,收成是村里最差的,能够供一家人喝上稀粥就不错了,哪里来的钱给他读书,还有他阿公阿嬷身体差得很,都得靠药吊着呢,他不去做生意赚钱能行吗?他不去赚钱,家里就得死人,他家里的人要都死了,他也照样没书读。”

刘好好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离开家太久了,很多事情都有些想当然了,刘天天说的没错,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陈俊华那么懂事的孩子,又怎么会去分心做生意?

“不过他的脑子确实好使,”刘天天羡慕地说,“他也就是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出来倒腾小生意,但还是给他赚了不少,平时他给我出主意,赚了钱我分他三成,随便算算他每年应该能赚个几百块钱。他们家的日子现在在村里算是好过的了,大家都说他阿公祖坟冒青烟,才能生出他这样又会读书又会赚钱的孙子,如果没钱买药吊着,他阿公阿嬷早就断气了,话说回来,要不是他阿公阿嬷生病要花不少钱,实在存不下钱来,他们家比我们家还风光呢,早就起楼房了…”

“我们家现在在村里恐怕也算不得风光吧。”讲到自己家,刘好好强忍笑意,过去大家都在地里刨食,是半斤对八两,她们家虽然过得体面,三不五时的还有不少人上门借钱,但实际上也不比别人富多少,总的来说,大家的贫富差距都不大。

现在不一样了,永乐县沿海,开放的春风吹得早,越来越多人开始折腾着做生意,连刘天天和陈俊华这样的小孩子都下海做生意了,可见他们那儿经商的风气有多重。

刘长生看到周围的族亲邻居一个个都富了起来,甚至就连程招娣娘家和刘金凤的两个儿子那儿都越来越好过,他和程招娣却还成天在地里刨食混个温饱,手里也攒不下几个钱来,心里就有些发慌了。

人人都说他命好,一个女儿嫁到庄家,现在在省城里当官,另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做了老师,都顺顺利利地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就连最不争气的小女儿都进厂做了工人,村里没有比他更体面的家庭了,就连镇长刘祥都不如他。

可是光有面子有什么用?他家没钱啊,刘好好和庄立军结婚之后,每个月就只给他五块钱,刘学习和刘天天也有样学样,每个月只给五块钱。

他不知道她们的工资是多少,但总归比五块钱多就是了,她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不肯把工资全都交给他?照这样下去,家里要什么时候才能盖起新楼房?

村里有几户人家已经在筹备盖小楼了,这让他很有紧迫感,今后不盖小楼房,就不容易给刘向上说亲,他可不想委屈了自己的独子。

当然像别人一样,靠自己出去闯荡赚钱,刘长生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他这一辈子都在依靠别人,以前依靠父亲,父亲死了,大女儿出息了,他就依靠孩子,永远都是一只吸血鬼。

作为一只极品吸血鬼,他有他的逻辑,从来不觉得吸别人的血,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什么不妥。

他只是愤怒,愤怒女儿们学会了反抗,现在翅膀硬了,索性一个个不回家,他骂也骂不着,打也打不着,成天在家喝酒生闷气。

刘向上读初中去了,他急欲逃离压抑的家庭氛围,选择了住校,家里就只有刘长生和程招娣老两口,刘长生有的时候喝醉了,就骂骂咧咧地打程招娣出气。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没人劝架,程招娣又是个闷嘴葫芦,刘长生把院门一关,就算把程招娣打死也没人知道。

好在他倒也不是那么暴戾的人,对程招娣动手的时候并不多,一般就是摔几个杯子,踹几脚椅子,更多的是用言语侮辱程招娣和她的亲人,当然还有他的三个女儿。

程招娣一般老老实实地站在角落任他发酒疯喝骂,但是今天她顶嘴了。

因为刘长生咬牙切齿地痛骂自己的女儿下贱,诅咒她们今后被男人抛弃,甚至还说刘天天是被人玩烂的鸡…

程招娣缓缓抬起头,看着正在发酒疯的他,幽幽地回了他一句,“你女儿是下贱的鸡,你这个做阿爹的很光荣吗?”

刘长生没想到程招娣会顶嘴,一下子被激怒了,冲上去就是几个耳光,打得程招娣眼冒金星,然后又是一连串恶毒的咒骂。

程招娣面无表情地听着,刘长生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他已经彻底醉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砸

刘长生舒舒服服地瘫倒在竹椅上,进入了梦乡,忘却了在现实中的不快,甚至还咂吧着嘴露出了一个微笑。

程招娣站在厨房,看着醉死过去的刘长生,目光落在灶台上的那柄菜刀上,这是前两天她刚磨好的,刀刃泛着黝黑发亮的光,她鬼使神差地举起菜刀,轻轻地贴住了刘长生的喉咙。

她知道只要手下用力,他就会像她之前宰杀的那只大公鸡一样,只需要一刀就鲜血四溅,挣扎断气…

她屏住呼吸,死死握住刀柄,心里却突然闪过了四个孩子的身影。

那都是她的命啊,她的手微微颤抖,她虽然没读过书,不懂得大道理,可也知道不能让四个孩子背上杀人犯孩子的坏名声,他们四个都是好孩子,有光明的未来和远大的前程,不能毁在她的手上。

现在他们已经一个个离开家了,刘长生威胁不了他们了,为了他们,她受点委屈又会怎么样?

她的唇动了动,手里的刀陡然一松,掉落在地。

刘长生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依旧大喇喇地躺在竹椅上打鼾,屋子里酒气冲天。

程招娣蹲坐在一旁,泪流满面。

第二天,程招娣顶着一张青肿的脸下地干活,村里的人都议论开了。

“招娣,这是昨天被你们家长生打的吧?”

“他昨天又喝多了吧?”

“这是怎么打的啊?”

“你怎么不跑啊?”

“我看你就该打回去,你那男人可不能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