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35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37 章

刘好好一回H市,椅子还没坐热,就被林明叫去了。

“长福县有一个副县长的空缺,外办有一个副主任的空缺,你选哪一个?”林明的脸色微青,看来这段时间焦头烂额,一直没有休息好。

刘好好心中一凛,知道他是被雷明凡来南省的事情影响了,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就要把自己调走,他本来是准备把自己留在身边做市长助理的,他这么仓促地给自己安排后路,恐怕事情很棘手,“林市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我有预感,我在这个位子上呆不长了,不能耽误你。”林明直截了当地说,当初是他要把刘好好调过来的,本以为对她的前程有帮助,现在能够不耽误她就算不错了。

刘好好没有接他的话,依旧静静地看着他,林明不仅是她的老上级,对她也有知遇之恩,她想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帮他。

“你要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也说不上来,只能说是一种预感。”林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刘好好抿了抿嘴,她能够理解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政治敏感性越强的人走得越远,林明算是一个迟钝的人了,连他都有了这种不好的预感,恐怕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但是他依旧没有摸出头绪来,早知道她就不该那么淡定,跟着雷明凡回来,说不定还能帮上点儿忙。

如果林明保不住的话,就只能尽力保住她自己了。

如果她继续呆在方志办,林明走了之后,她就不可能兼任政研室的职位,就要在方志办这座冷宫坐穿冷板凳;如果她当了市长助理,情况就更糟糕了,会真正地成为一颗无人想用的弃子。

现在雷明凡一来,赵兰舟也自顾不暇,恐怕也分不出精力来关照她,在这种情况下,林明还不忘尽最后的力气帮她一把,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第七百八十五章 泄气

林明提供给刘好好选择的这两个位子,一个在基层,一个在机关,但都是很重要的位子,各有利弊,她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决断。

“时间不多了,尽快把结果告诉我。”林明看出了她的犹豫,本不想催她,但是现在时间紧迫,他已经焦头烂额,能征求她的意见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容她细细思量。

“我选择长福县。”刘好好深吸一口气,基层工作要更复杂繁重,但也更具有挑战性,最重要的是长福县虽然目前贫困,但是潜力巨大,如果能在自己的手上大放异彩,想想就让人兴奋。

“好,收拾一下,大概一周之后就会正式下文,你带着孩子去长福县上任没有问题吧?要不要让孩子留在城里?”

“不用,我带着孩子没问题的。”虽然县里教育、医疗各方面条件比不上市区,但她还是决定要把未未带在身边,没有什么教育比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更好的了。

刘好好要调到长福县的消息一出来,最郁闷的就是方志办的三个人了,虽然她一开始就说过自己不会在方志办久待,但是他们谁也没想到她会这么快走。

经过近一年的相处,他们对刘好好可谓是深信不疑,也知道遇到这么个领导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就在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和前程充满憧憬的时候,刘好好竟然要调走了。

如果说方运和陈浩只是觉得可惜的话,王国强简直是如丧考妣,他几乎是把自己的前程都压在刘好好身上了,结果现在她竟然要调走,那他们之前辛辛苦苦做出的东西岂不是又要付之东流了,他们仨得继续待在这座冷宫坐冷板凳,没有谁看得见他们,更没有谁能看见他们做的工作了。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这么卖力干活,闹了半天还不是一场空,王国强垂头丧气,完全丧失了工作的动力,又回到了过去天天躺在办公室里抽烟看报的状态。

“老王,你还真的自暴自弃了?”刘好好看着王国强,微微摇头,他这个人是典型的无利不起早。

方运和陈浩虽然也挺气馁的,但他们依旧在尽职尽责地工作,毕竟市志的编纂进展顺利,这一两年就能出来了,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不想半途而废,否则之前的心血才是真的打水漂了。

“刘主任,要不然你把我带到长福县去?”王国强眼睛一亮,虽然长福县是农村,但刘好好是副县长,跟着她绝对比在方志办继续坐冷板凳强。

“我对长福县的情况一无所知,贸贸然带你过去,不是帮你,恐怕还会害了你。”刘好好毫不犹豫地拒绝,王国强这个人功利心太重,有的时候拉他一把无妨,但要走得太近,就很可能被连累到,她怎么可能把他当心腹。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王国强又萎了下去,“我就只能在这里把牢底坐穿了。”

方运微微皱眉,这话说的可真难听,就算方志办是冷板凳,也不至于像坐牢吧,难道他和王国强是狱友?

“我走了,并不意味着市志的编纂会停止,现在方志办的一切已经上了轨道,市志很快就能出来了,到时候你们的工作,领导一样能看得见。”刘好好是那种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努力做出点动静来的人,特别看不惯王国强这样消极的态度。

“看见又怎么样,你走了,没人替我们在领导面前说话,就算我们工作做得再好,领导看见了也不会记在心上,”王国强一脸嘲讽道,“何况听说林市长都自身难保了,哪里还有功夫管我们的市志,等新的市长来了,又有他自己新的动作,难道会把我们做的事看在眼里?不给我们小鞋穿就不错了,我们三个啊,算是彻底没有前途了,刘主任,你可把我们给坑了啊。”

方运和陈浩都不是消息灵通的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林明自身难保的事情,都一脸匪夷所思地看着刘好好和王国强。

“你听谁说林市长自身难保了?这种事也是能在背后议论的?”刘好好严肃地看着王国强,“老王啊老王,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的时候说话太不够谨慎了,亏得我们都是自家兄弟,你这话要是在外头说,被人抓住把柄,你今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虽然刘好好年纪最小,但方志办三人都服她,王国强虽然被她批评了,但她话说得亲近,倒也没让他有什么反弹。

“我这不是看这里没外人才这么说的吗?要是别人在,我肯定不敢议论这个啊,不过我这话也是在外头听到的,刘主任,你和林市长关系好,你说林市长是不是真的要离开咱们H市啦?”王国强神神秘秘地问道。

“实话告诉你,这种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林市长现在还在位子上,咱们在背后议论这个事,就是信谣传谣,以后别再说了。”刘好好顿了顿,“等市志出来之后,也别担心领导看不看得见的问题,新的主任到位,市志就是他的工作成绩,他不会让你们白干的。”

方运和陈浩点头表示认同,工作已经进行到这个程度了,是不可能半途而废的,不管领导换成谁,都是要继续做下去的,相比之下,王国强的功利心太重了。

刘好好一走,王国强就撇撇嘴,对着埋头誊抄整理的方运和陈浩嗤笑,“咱们刘主任,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倒是滴水不漏,我就不信她没有得到什么风声。你们这么辛辛苦苦的,都是白干,要我说啊,在咱们这个地方,干多干少都是一个样,还不如不干…”

“所以刘主任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副县长,你就只能在这个地方怨天尤人。”方运淡淡地说。

“你!”王国强被他讽刺得有些恼怒,“你一辈子都坐在方志办的冷板凳上,还好意思说我?”

“我可从来不觉得方志办有什么不好的,你把这里当成牢房,我可不这么觉得。”方运慢条斯理地说。

第七百八十六章 新岗位

“行行行,就你们高尚,我功利,行吧。”王国强冷哼道,“就看你们把高尚当饭吃吧,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现在说扔就把你们给扔了,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方运懒得和他分辩,王国强消极怠工又怎么样,他的能力水平有限,本来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后面的整理工作,他根本无法胜任,就算他现在翘着腿说风凉话,也不会影响工作进度。

方运不被王国强影响,陈浩也不瞎掺和,他唇角微勾,斜睨了王国强一眼,继续低头干活。

他也一直挺看不起王国强的,这个中年男人每天不干正事,着急忙慌地四处钻营,实在是俗不可耐,他已经下定决心,等市志编好之后,他就去考研究生,从事他心爱的文学创作工作,和这个庸俗的官场一刀两断。

刘好好去了长福县,最高兴的莫过于秦阿姨了,她的娘家就在长福县,虽然已经和娘家失去联系,但是毕竟是故乡,她对这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我们长福县虽然穷,但是人都挺好,天气也好,还有不少好吃的东西…”秦阿姨兴奋地对刘好好介绍道,在她心里,她的老家样样都好。

刘好好虽然没有在长福县工作过,但是长福县和永乐县相距不远,都属于H市辖下,风土人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秦阿姨觉得长福县比哪里都好,是带上了她的主观偏见。

不过长福县的崛起要比永乐县更早,最主要原因是长福县出了好几位世界级别的东南亚巨富,这些早年下了南洋,创下富可敌国家业的华侨对家乡感情深厚,在开放后的几十年里回到长福县投资建厂,还建了许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长福县靠着这些海外乡亲的帮助在南省脱颖而出,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个县。

“秦阿姨,你是长福县哪个镇的?”刘好好随口问道。

“永海镇的,我的村子就在海边,那时候好多人都下南洋去了,我家祖上就是下南洋赚了钱回来发家的,可惜我阿爹不争气,把钱都败光了。”

“永海镇的啊。”刘好好有些意外地睁大眼睛,“听说那里出了不少南洋巨富啊。”

“是啊,我们那儿就有下南洋的风气,前面的人在南洋发了财,就回来带乡亲一块儿出去,我们那儿没地可种,在海上也是搏命,还不如到南洋去搏一把,要么死在海里,要么就发大财,有的家里有兄弟五六个,分批下南洋,只要有一个活下来发了财,这家人的日子就好过了。所以我们村那会儿家家的日子都挺富的,要不是我阿爹败家,我也不会被卖去做童养媳。”秦阿姨眼中有着泪光闪动。

“你阿爹怎么舍得把你卖得那么远?你们村里有钱人也不少,还不如卖在自己村子里,乡里乡亲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他有什么舍不得的?抽大烟的人就是被猪油蒙了心,我在他眼里不过就是只小猫小狗,连人都不是,”事情过了这么久,秦阿姨还是难掩伤心,“他觉得自己是个秀才,在村里是有身份的人,把我卖在村里,损了他的面子,故意把我卖得远远的,希望我永远都不要去找他。”

“你阿爹应该已经过世了吧?娘家还有什么亲戚在吗?”

“大烟鬼能长命吗?早就死了,”秦阿姨叹气,“我刚被卖掉那几年,婆家把我看得死死的,不让我和家里联系,不过我从被卖出来的那一天起就没那份心了,他不把我当女儿,我不敢说要恨他一辈子,但也不会再把他当成自己的阿爹了。至于其他的亲戚,大家都是各活各的,也没有什么联系的必要了,我也不知道还有谁在。”

秦阿姨小时候就被卖掉了,虽然对长福县有感情,但对家人却没有多少感情,要不然也不会自己一个人在外头漂泊,不愿意回家寻亲。

和她一块儿出来帮佣的人,有许多没有子女的,都会在老家抚养一个侄儿长大,以求将来他能给自己养老,秦阿姨却从来没有这个心思。

“等我们到了长福县,找个时间去你们村子一趟吧,说不定还能帮你找回亲戚呢。”

“哎,不用不用,我在那里又没什么亲戚,你可千万别为我跑这一趟。”秦阿姨有些惶恐地摆手。

“也不是专程为你寻亲啊,我对长福县情况不了解,到你们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也有利于我了解情况,到时候也不至于被人给蒙了。”刘好好可以想象自己在长福县工作所受到的阻力绝对会比在方志办大得多。

方志办是个三四个人的小部门,工作性质单纯,而长福县却是一个下辖二十一个乡镇,人口数达到十八万的大县,工作的复杂程度不是方志办所能相比的,而且现在谁都知道林明已经失势,一旦林明离开那个位子,难保不会有人对她落井下石。

前路越是坎坷,她就越有斗志。

此时长福县的县长林文昌也有些头疼,他不是长福县人,但是在长福县工作了五年,对这里的情况也还算了解,长福县本地的势力很强,班子五个人,有三个是长福本地人,只有他和另一个副县长是外地的,刘好好一来,正好能够达成平衡,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是刘好好的身份太不一般了,几年前的南省状元,最优秀的京大毕业生,京城庄家的媳妇,市长林明的嫡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她身上的光环就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把他这个县长都给比下去了,更不用说班子里的其他几个人了,每个人都因为要和她共事而感到巨大的压力。

原本关系微妙的班子,因为刘好好的到来,而空前地团结起来,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拧成一股绳才能对抗优秀得过分的刘好好,所以他们强烈要求林文昌给刘好好一个下马威,杀一杀她的威风。

第七百八十七章 爱护

林文昌却犹豫了,他和刘好好没有深入接触过,只是在之前去市里开会的时候,和她有过数面之缘,两人甚至都谈不上认识。

不过刘好好在市里也算是个名人,所以他对她隐约有些印象,知道这个年轻人待人接物十分谦逊,风评也很好,不大像那种会摆架子胡来的人。

撇开她的家世背景不谈,她也是个大学生,而且还是很优秀的大学生,他不想在她刚来对一切都不熟悉,也没做出什么错事的情况下故意去刁难她,以后是要一起工作的,团结还是应该摆在第一位。

可是班子里这几个人也都是很有个性的,平时就不是事事听话的人,何况是在他们几个私下已经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算他再怎么劝也没用,当着他的面不敢为难她,难保不在背后为难她。

林文昌叹了口气,他也不可能事事护着刘好好,她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刘好好带着秦阿姨和未未,一路颠簸,扛着大包小包搬进了长福县的宿舍楼。

她的新宿舍也是两室一厅的房子,除了没有温泉之外,各方面条件都不比市政府的宿舍差,尤其是阳台的视野极好,前方没有楼房遮挡,可以看得很远,除了县里的街道,甚至能看到远方的田野树林。

秦阿姨有些好笑地说,“咱们一年之内就换了三处房子,想想还真是不容易。”

“是啊,新房的温泉还没享受几个月呢,就搬到这儿来了。”这是刘好好唯一的遗憾,用惯了温泉,觉得烧水洗澡很不方便。

未未却很开心,指着天上的鸟儿“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在说什么,毕竟是临海县城,成群的海鸟在天空掠过,这是未未在城里没有见过的。

甫一安顿下来,林文昌就介绍刘好好给班子成员认识,除了四十来岁的憨厚县长林文昌之外,还有一个副书记王大宇,一个副县长张超,组织部长陈华,宣传部长苏三开。

除了王大宇年纪大一些,已经五十多岁之外,其他几人都是四十来岁,最年轻的就是苏三开,今年刚满四十。

相比之下,不到二十五岁的刘好好年轻得让人妒忌了。

“咱们的老书记退休一年多了,上面一直没有新书记下来,所以一直都是我负责主持全面工作。”林文昌温和地解释道。

他对刘好好还是十分看重的,毕竟现在大学生十分稀罕,大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都愿意留在城里,想方设法地避免再回到农村,所以去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了一个大学生回来。

虽然这个大学生身上有些清高的臭脾气,有的时候连他都吃不消,但毕竟文化水平高,脑子转得快,学东西也快,工作能力比一般人要强得多,许多文书材料方面的工作都能放心地交给他。

刘好好是京大毕业的,自然比普通大学生要优秀,如果她能摆正心态,努力工作,对全县的工作十分有利。

林文昌站位比其他几位高,刘好好又是他的下属,和他不存在竞争关系,他犯不着去为难她,相反还暗暗给了她不少提点和帮助。

刘好好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态度十分谦虚,完全没有架子,很认真地听林文昌的介绍。

王大宇他们也一直在观察她,她的长相虽然只能称得上清秀,但是一双眼睛明亮有神,脸上又总是挂着笑意,是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人。

但是他们也都是老油子了,不会因为刘好好看上去温和诚恳,就对她放下戒心,他们相信,如果不在刘好好刚来的时候,猛压她一头,今后他们的威信就会被她压过去,所以他们必须立威,林文昌靠不住,那就靠他们自己。

“我们待会儿就开会碰个头,调整一下分工…”林文昌话还没说完,王大宇就笑了起来。

“老林,别急啊,咱们刘副县长初来乍到,对情况还不了解,咱们今天先给她接风洗尘,分工的事情明天再说,你看怎么样?”

王大宇看上去像是在征询林文昌的意见,实际上并不给他反驳的余地。

林文昌看着隐隐已经形成联盟的几人,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转头问刘好好,“小刘,你看怎么样?”

“王副书记说的对,我初来乍到,都听大家的。”刘好好对王大宇的心思恍若未觉,爽朗地笑道。

她这句“都听大家的”,虽然没有完全消弭王大宇他们的敌意,但多多少少让他们心里有些舒坦,她倒是乖觉,没有摆出一副只听命于林文昌的架势,更没有骄傲地摆架子。

“那今晚就到我家里吧,我让你嫂子做些菜,大家聚一聚。”林文昌宽厚地笑了笑,刘好好刚来长福县,大家在一起吃饭,能够迅速地增进感情,有助于她融入这个集体。

“我来带酒,就带上次我家自己酿的米酒,没问题吧?”王大宇自告奋勇。

“那酒好,很好入口。”张超频频点头。

虽然他们班子之间不算是铁板一块,但总的来说关系还是不错的,因为主官林文昌是个温厚的人,对他们总是多有迁就忍让,平时也会经常把他们叫到家里一块儿吃饭,联络感情。

男人们吃饭喝酒是很正常的,不过刘好好是个年轻女子,家里还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她显然是不能喝酒的,但王大宇如果带酒过去,刘好好不喝,那就是不给人面子。

林文昌怕到时候尴尬,连忙事先提醒道,“别带太多,小刘家的孩子还没断奶,她可不能喝酒。”

“林县长,你可真护着刘副县长啊,她还没说什么呢,你就护上了?”苏三开阴阳怪气地说。

林文昌不帮着他们一起对付刘好好就算了,保持中立也行啊,这么话里话外地偏袒她护着她,那就让人心里不舒服了。

刘好好此刻却深深地感激着林明,那个时候有空缺位子的肯定不止长福县,但林明却为她选择了这里,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林文昌为人厚道,有林文昌在,她就不会被欺负得太惨,在仓促之间,他还能为她考虑到这一层,拳拳爱护之意,她真是无以为报。

第七百八十八章 馋

“苏部长,我这段时间确实不能喝酒,不如先欠着,等我解禁了,双倍向大家赔礼道歉,怎么样?”刘好好半认真半开玩笑道。

明明没做错事,一上来就要和大家赔礼道歉,这姿态摆得不可谓不低了,他们和她之间本来就没有深仇大恨,无非就是怕她摆架子而已,可他们还没给她下马威,她自己就把姿态摆得低到他们都不好意思了,他们要是再为难她,也实在做不出来。

林文昌就住在刘好好楼上,刘好好一下班就直接去了他家,笑嘻嘻地和林文昌的妻子许萍打了个招呼,就送上了一包核桃。

许萍也不是本地人,她是H市人,原本是市第一医院里的护士,五年前陪着林文昌调到长福县,在长福县医院工作,她在县医院转做行政,工作不像过去那么忙,把重心都放在家庭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整洁有序。

“来就来吧,还送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客气?我们可不兴这一套啊。”许萍嗔道,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她对刘好好的印象很好,实在是她那明亮的笑容让人很难不心生好感。

“小林快高考了,学习很辛苦,吃点核桃补补脑。”刘好好笑道。

林文昌和许萍的二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学习成绩一向不错,是许萍心中的骄傲,平时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这个儿子。

虽然核桃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长福县靠海不靠山,山货几乎没有,现在物流业很不发达,在长福县吃上核桃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许萍也知道孩子多吃核桃好,但每次都要托人去外地买,实在很麻烦,刘好好送来的这包核桃正送到她心坎上去了,看着刘好好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这么好的东西,你留着自己吃就好了。”许萍知道买核桃不容易,很客气地推拒道。

“家里还有呢,我爱人每个月都会寄核桃过来,我吃核桃吃得都怕了。”刘好好一脸无奈地摆摆手。

许萍看了看刘好好的胸前笑了起来,“就算再怕为了孩子也得吃啊。”

刘好好憋屈地点点头,她不爱吃核桃,除了嫌麻烦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核桃那层薄膜太苦了,庄立军为了哄她吃核桃,都是把核桃敲碎剥好去了那层薄膜之后,装在瓶子里寄过来,又怕放得太久核桃坏掉,就每个月剥一罐寄一罐。

所以哪怕在物质条件并不算好的年代里,刘好好也依然被他惯得无比娇气。

刘好好一边和许萍闲聊家常,一边很自然地给她打下手,洗涮切剁,样样都做得十分熟练。

许萍有些惊讶,“你家不是请了个阿姨帮忙?我以为你不会做饭的。”

“农村出来的孩子,哪有不会干活的?”刘好好一边拿着小刷子刷螃蟹,一边笑道,“做是会做,但是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做饭。”

“你是个有真本事的,哪能把时间浪费在做饭上呢。讲到这里,我真是佩服你,过去的学习条件那么差,你在农村肯定比城市还要辛苦,竟然能够考中状元,我们家林国庆要有你一半,我就满足了。”许萍羡慕地说,作为高中生的家长,对状元有一种天然的崇拜。

“小林争气得很,考大学肯定没问题的。”

“唉,这谁说的准呢,”许萍叹了口气,“他现在在市一中读书,一周都见不着他一次面,也不知道他现在成绩怎么样,考大学太难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啊…”

“市一中的录取率很高,进了市一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嫂子你尽管放心好了。”

讲到市一中许萍也微微笑了起来,市一中可不是那么好考的,全市最优秀的尖子生都集中在里头,她的儿子能考上市一中,让她骄傲了很久,以他的成绩,考大学应该没问题吧。

许萍本来就是一个做事利落的人,有了刘好好打下手,很快就料理好了一桌好菜,长福县靠海,海鲜非常便宜,所以一桌子的菜大部分都是海鲜。

这些刚捕捞上来的鲜活海鲜,不需要太复杂的烹调方法,清蒸、白灼更能让人尝到海鲜清甜的原味。

桌面摆着成年男子巴掌大的红鲟,婴儿手臂粗长的虾蛄,闪着红润光泽的九节虾,洁白如玉的海蚌…

嗜食海鲜的刘好好无比满足,她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还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海鲜大餐,馋得她心里发痒,恨不得立刻坐下来大快朵颐。

林文昌看到刘好好那毫不掩饰的馋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快吃吧,别客气,我们长福县别的没有,就是海鲜多,早晚渔民出海捞上来的海鲜,便宜又新鲜,尽管放开肚皮吃个够。”

“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些海鲜?”刘好好迫不及待地问。

“你要是喜欢就让你们家阿姨跟着你嫂子去一回就知道了。”林文昌笑道。

刘好好点头如捣蒜,冲着许萍乖巧地直笑,“谢谢嫂子。”

王大宇他们已经陆陆续续到齐了,看着刘好好这副样子,觉得她平凡得如自家的小妹妹,会在厨房里烟熏火燎地做饭,会为了吃海鲜犯馋,完全看不出她是个从京城回来,年纪轻轻就当上副县长的高材生。

面对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妹妹,很难抱持着浓浓的敌意。

刘好好本来就是个能说会道的,那一张嘴像抹了蜜一样甜,举着杯子以茶代酒,左一个“哥”,右一个“小妹”的,哄得这几个中年男人心里无比舒坦。

王大宇年纪最长,被刘好好捧得十分高兴,借着酒意,敞开心扉和她大谈长福县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刘好好听得很认真,他说的那些人她几乎都不认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人的名字,但立刻在心里默默记下了。

就连林文昌都很感兴趣地听着,他是外地人,资历又不如王大宇老,很多事情连他都不知道,要不是王大宇今天说起,他还不知道这些人事之间的关联。

第七百八十九章 佩服

王大宇半真半假地吹嘘着自己的见识,刘好好却听得十分认真,甚至连林文昌也被吸引了,另外两个本地人陈华和苏三开也起了卖弄之心,借着酒意,像比赛似的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起了工作中的弯弯绕绕。

刘好好时不时地捧一句,问一句,轻而易举地激发出他们的倾诉欲。

这一场酒下来,刘好好认了五个哥哥,得到了不少提点,虽然不知道他们酒醒之后,会不会后悔,但是她这一遭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送走了客人,许萍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对林文昌说,“这个刘好好真是不一般。”

“怎么不一般?”林文昌喝了不少酒,此刻头有些发晕,拧了一块热毛巾盖在脸上,声音闷闷地从毛巾下传了出来。

“我对你们工作上的事情不了解,但是我有见过年轻女孩子对着男人左一个哥,右一个哥的叫唤,总会让人觉得轻浮,可是刘好好做出来,我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我看你们对她也是真当成小妹妹一样对待,没有半点乱七八糟的念头,反而被她套出不少话…”许萍觉得很有趣。

“你脑子里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林文昌失笑,“对她有念头?也不看看她婆家是谁,庄见明的孙媳妇,谁敢动她?我们都没把她当女人看。”

许萍乐了,刘好好明明是个女孩子,可是和她交往,总会淡忘掉她的性别。

“我说的不是这个,”许萍坐到他身边,捧了一杯浓茶给他解酒,“我说的是她这个人本身,说话做事的分寸感很强,既让人觉得亲近,但又不会越界,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这倒是,我认识老王他们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说这么多话,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之前都不知道,今天还是托了刘好好的福,才听了这么一耳朵,有些人我是真想不到啊,老王不说,我还真会让人给蒙了,也不知道他们明天酒醒后,会不会后悔。”想到王大宇酒醒后的窘样,林明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不管怎么样,明天他们绝不会再为难刘好好了。

“所以说刘好好有一套啊,那张嘴可真会哄人。”

“别看她嘴上像抹了蜜一样甜,其实她骨子里正着呢,我们这个班子恐怕就属她最有原则和底线,”林文昌的双眼渐渐清明,“我看了这么多人,不会看错的。”

“连你都不如她?”许萍觉得好笑,她觉得林文昌已经是难得少见的正直男人了。

谁知道林文昌沉默了几秒,摇了摇头,“我不如她,我有软肋有弱点,她没有,她是那种会为了坚持原则,不顾一切,绝不妥协的人。”

见他说的认真,许萍吓了一跳,“不会吧,她看上去挺圆滑世故的,你看今晚,她把你们一个个哄得,连老王那种人都说了真心话,还送了我们一包核桃,东西不贵重,我们没有退回去的借口,又正好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去,比我们俩强多了。”

“这就是她的厉害之处了,毕竟她是庄家的媳妇,那种大家族出来的人,有几个是省油的灯?”林文昌吁了一口气,“不过她和那些人又不一样,外圆内方,是真君子啊,如果她的工作能力也和她为人处世的功夫一样强的话,那真是前途不可限量了。”

许萍没想到林文昌对刘好好的评价这么高,“你才和她接触多久,怎么知道她是真君子?”

“走着瞧吧,我不会看错人的。”林文昌咧了咧嘴,并没有细说。

“不过我是真心佩服她的,换作我是她,肯定做不到她这个地步,老王他们几个虽然资历老,可熬了这么多年也就和她一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比他们强多了,何况她还有那么深厚的背景,换个人才不理你们这帮老男人呢,难为她竟然还能在你们面前伏低做小,真是够能忍的。”许萍想起刚开始王大宇他们几个那阴阳怪气的态度就觉得心里发堵,刘好好竟然能视而不见,完全不和他们计较,十分出乎她的意料。

“她这是在向我们摆明她的态度,老王他们几个要的也就是她这个态度,年少得志最忌讳太把自己当一回事,这一点她就把控得很好,她姿态越低,受到的阻挠就越少,明天就算老王他们不支持她,也绝不会再为难她了,她在咱们县里的第一步算是稳稳迈出去了。”林文昌微微一笑,“我虽然虚长她这么多岁,实际上还真有不少东西得向她学习啊。”

林文昌预料的不错,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刘好好依旧笑眯眯地和他们打招呼,王大宇他们的态度虽然不像昨晚喝酒时那么亲近,但也不像之前那样满腹算计、阴阳怪气。

“小刘是京大的高材生,招商引资工作就交由小刘分管,大家没有意见吧?”林文昌清了清嗓子,环视众人。

王大宇他们四个都微笑颔首,他们此时的微笑毫不作伪,完全发自内心。

招商引资工作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市里是下了任务指标的,但是他们永远都完不成,每年回乡祭祖建祠堂的华侨不少,但是愿意留下来投资的一个也没有,就算有想要留下来的,也肯定是去市区投资啊,谁会愿意留在县里折腾。

再说招商引资是新政策,到底该怎么招,底线在哪里,他们毫无头绪,对这项工作根本就无从下手。

所以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谁也不愿意啃,就和个皮球似的,踢来踢去,没有人愿意管,只能踢到了林文昌那里,林文昌只得硬着头皮兼着这项工作,当然每次开会挨骂的时候,也都是他首当其冲承担责任。

现在刘好好来了,这块烫手山芋总算有人接去了,大家当然不会反对。

“小刘,有没有什么问题?”林文昌是个厚道人,把烫手山芋扔给刘好好,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想了想还是象征性地征求她的意见,如果她推却的话,他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说服她接下这项工作。

第七百九十章 工作

“没有问题。”刘好好脆生生地答道,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任务,她都不会推诿。

她回答得太过干脆,仿佛连思考都不需要,倒是让林文昌愣了一下,其余四人脸上的笑意也变得有些微妙,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小刘是咱们的高考状元,我建议教科文卫这一块也交给她分管。”苏三开笑眯眯地说,自从知道刘好好要来长福县,他就在酝酿这件事了,这块工作最不容易出成绩,还很牵扯精力,他要尽快把这个包袱甩掉,去争取更有利的工作来分管。

苏三开之前就在林文昌面前流露过这个意思,所以他并没有反对,这块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出不了什么大差错,苏三开这个提议最多只能算是甩担子,并没有什么加害刘好好的意思。

何况他说的也在理,以刘好好高考状元的资历来抓全县的教育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班子里没有谁比她更合适的了。

但他还是很民主地征询了刘好好的意见,“小刘,你看呢?”

“苏部长是老前辈,今后还要拜托您多指点多帮助了。”刘好好的态度爽快,仿佛从不考虑分管这项工作的利弊,别人给她什么,她就乖乖接下什么,工作态度实在好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无论是林文昌还是苏三开都松了一口气。

这两项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手上的烫手山芋,刘好好愿意接下来,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心了,苏三开朝她点头微笑,“放心,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

林文昌见刘好好融入得这么快,心里也觉得欣慰,“有什么问题就让咱们办公室的赵主任解决,你的工作人员小陈在县里工作很多年了,也很有经验。”

他倒不担心刘好好把工作搞砸,反正招商引资工作本来就已经糊成一团了,再糟糕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而教科文卫工作也还有苏三开在和她逐步交接,这段时间就让她先适应一下。

县里的班子成员每个人都配有秘书,但对外都统称为工作人员,刘好好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同志陈彤。

她原本是城里来长福县农村插队的知青,因为嫁在了当地,所以就留了下来,由于文笔不错,被调到公社工作,后来又到了县里,在县里已经工作了六七年,对长福县的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

陈彤将刘好好的办公室收拾打扫妥当,捺下心里对这个比自己年龄还小,但经历十分传奇的上司的好奇一板一眼地向她汇报工作。

刘好好一边听着,一边也在打量着这个女下属,她的年纪不算太大,但是做事很利落,说话果决,没有半句废话,看来是个性情泼辣的女人。

“我们县招商引资的情况怎么样?”刘好好突然问道。

陈彤一愣,“县里现在的工厂全都是国有和集体厂,没有人来我们县里投资,这块工作一直都挂在那里,虽然市里有任务要求,但谁也完不成,不过其他几个县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也不能算是落后。”

陈彤觉得刘好好分管这么一块烫手山芋,明摆着就是那几位欺生,不过这是她心里的想法,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也就是说之前完全是一片空白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