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56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58 章

“不行了,不行了…”几个女生率先顶不住了,把头伸出窗外,“哇哇”直吐,其他人也是脸色铁青。

“要不在路边先停一会儿,大家下车来歇一歇走一走?”刘好好已经提前给大家准备了腌制的橄榄和热茶水,但丝毫没有缓解大家的痛苦,只好提议停车休息。

大家都希冀地望向赵企,赵企点点头,车就在山路一边停了下来。

赵企被谢亮扶着下车,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一边抹着清凉油,一边感叹,“小刘啊,你们这儿的路也太难走了,这山路弯弯绕绕的,我这把老骨头都快飞出去了,一直到现在还觉得在人在打飘。”

“幸好我们的司机师傅是个老师傅了,走这种山路有经验,有些外地来的司机师傅不适应我们这儿的路况,经常在这种山路上出事。”刘好好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我们南省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南蛮之地,就是因为山多,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很难和外界保持联通交流,这也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问题,所以这几年我们省一直都在大力发展公路、铁路建设,几个城市之间已经有了公路联通,但是青山县比较偏僻,还是这种水泥盘山公路,等以后技术成熟了,多修建一些隧道,交通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幸好这一段时间干燥,不然你们看,就我们在的这个位置,非常容易山体滑坡,一个不小心咱们就都被埋在底下了。”赵企指着路旁的山坡对他们说,“这里的山势真是非常险峻。”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但司机师傅可不乐意了,本地人多少都有些迷信,山路这么难开,出来出车本来就辛苦,这老爷子就不能说些吉利话吗?

“不过,我观察到你们长福县路旁的山体都浇筑了水泥,添加了山体防护网,这一点你做得比他们好。”赵企随即肯定道。

“我们这儿不仅山多,而且降雨也多,山体缓坡、落石是很常见的事情,我读大学那会儿,青山县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山体滑坡,一个晚上整个村子被埋在泥石流里,一个人都没逃出来。吸取了经验教训,我才对长福县的山体进行加固,但是如果遇上真正严重的泥石流,这种加固能挡得了一时,也挡不了多久,最多是给大家争取一段安全撤离的时间,所以在自然灾害面前,事前防范并且做好安全预警是最重要的。”

“南省的自然条件真是很恶劣啊…”年轻的学生们感慨道。

他们有的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有的来自工业小城,还有一些南方人也是出自鱼米之乡,多是平原、丘陵地区出来的,南省于他们而言,地理风貌也十分特殊。

“南省的风土地貌很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在农业社会,南省人的日子一直都过得很苦,因为在家种地养活不了一家人,南省人只能出去闯,长福县有现在的发展也是生活所迫。青山县原本是我们H市各方面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县,因为靠山吃山,他们有田地有山林,山货能收不少,村民们虽然算不上太富裕,但勤劳一些,总是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所以他们的心态也相对安逸一些。”一路上刘好好都在给他们介绍南省的相关情况,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心态太过安逸,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失去了上进心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到了商业社会,他们就失去了竞争力。青山县的老百姓安于现状,干部们也懒得做出什么改变,结果青山县的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排名逐渐下落,从第一到垫底,其实也没有几年时间。现在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来水和电力已经覆盖到长福县的每一个村子,而青山县还和前几年一样,每晚烧着煤油灯,老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有不少山里的孩子连电灯是什么都没见过。”

“这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赵企摇摇头,“但是青山县的山路这么多,不像长福县有那么长的海岸线,还有一个不错的港口,他们这里发展工商业的确不容易。”

“赵老师,您说的对,青山县走工业化的道路走不通,农业才是他们的根本。”刘好好赞同道。

“如果当初你没被分到长福县去,而是去了青山县,你还有办法让这里也变得像长福县那样亮眼吗?”谢亮有些好奇。

“做不到,”刘好好诚实地摇摇头,“长福县的成功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使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上面的政策,没有长福县沿海的便利,没有苏华年和许多长福华侨的支持,长福县不会有今天。我被分到长福县,算是我运气好。”

“因地制宜,长福县的一些经验值得推广,但是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赵企点点头,长福县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少了任何一点都无法成就今天的辉煌。

刘好好带着他们直接去了市水利局同志们勘测出来比较适合建水电站的地址,青山县的副县长已经等在那儿的,见到他们又是一阵热情洋溢的欢迎寒暄,但这股热情劲儿,总让人觉得怪怪的,似乎真诚的意味并不浓。

刘好好没理会那么多,直接让市水利局的同志给他们介绍情况。

赵企虽然一把年纪了,但在山里上上下下走了几趟,还过了木桥到对岸观察了一番,结合手里的图纸,微微摇了摇头。

第九百一十章 不服

“这里可以建水电站,但是规模不够大,如果要建大规模的水电站,恐怕还得再往上走一段看看。”赵企指着远处对刘好好说道。

青山县的干部们的脸色微变,建水电站还不够,竟然还要建大规模的水电站?

“我们现在就上车。”刘好好却二话没说点头答应,指挥着众人往前开。

南江是南省的母亲河,贯穿南省全境,一行人沿江而上,赵企突然大叫,“停车,我下来看看。”

他看着陡然变窄的河道,对刘好好说,“如果我的预感没错的话,这里会比刚才的选址更加科学,更适合建大型水电站,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刘市长,赵教授,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地方,这里虽然还算是我们青山县,但是不远处就是N市和S市了,如果在这里建水电站,一定会涉及到两个市,这恐怕就不是我们能够做得了主的了。”水利局的同志连忙解释道。

“在这个地方建设水电站,不仅有发电的作用,除了水库本身的季调节性能,还可以改善库区的航道,你们通过南江的货运会更加便捷,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建设的水电站,必须是大型水电站,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单机容量,都不能和刚才咱们看的那个小打小闹的地方相提并论,否则就是浪费。”赵企眯着眼,极目远眺,“在这里修水电站,绝对是利大于弊,对整个南省的发展都有好处,但是水利局的同志说的也不错,需要协调的关系太多了,凭你们H市修不成,至少得省里出面,而且需要的资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小型水电站很常见,有些村子,甚至能够自己拦个小坝,用发电机发电,成本当然不需要太高,刘好好原先设想中的水电站虽然大,但也初步核算过,能够在H市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赵企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抛出的诱惑她无法拒绝,但是能让他说出不是一笔小数目的资金,显然不是H市能承受得起的,这一点就需要她仔细斟酌考虑了。

刘好好做决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短,“赵老师,那就麻烦您帮我做一份项目的初评报告,立项和资金的事,我来解决。”

青山县的官员在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这个刘好好就是会来事,为了他们长福县,什么都做得出来,到时候受苦的是他们青山县,难做的是他们青山县的干部,偏偏是她赚足了政绩,当了副市长,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才上任没多久呢,就开始打青山县的主意了。

“赵教授如果要在这里建那个大电站的话,刚才一路走来那些地方都会被淹吧?”青山县的副县长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会被淹,”赵企毫不犹豫地点头,“而且水库正常水位蓄水的时候,库区淹没涉及的土地远不止这么些,恐怕还要涉及到另外两个市,按我一路观察的情况来看,被征用的耕地可能将会超过万亩,需要迁移走的居民也超过数万人。”

青山县众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也就是说,他们县为了给长福县输电,得牺牲到超过万亩的耕地,祖宗世代相传的耕地没有了,迁移走的居民怎么办呢?和县里其他农民争抢剩下的田地?真是够缺德的!

刘好好这是要以牺牲青山县为代价,全力助推他们长福县的发展啊。

现在长福县的经济总量傲居全省县域经济鳌头,青山县的经济总量只差不多是它的零头,两个县在领导心里的地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刘好好向上争取立项,几乎完全不用怀疑,领导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但作为被牺牲掉的青山县,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青山县的干部们大都是本地人,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从一开始心里就很抵触。

除了刘好好之外,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青山县众人那不善的眼神,就连赵企都有些尴尬,刘好好现在虽然是副市长,但恐怕在市里的威望还浅,这些人不服她,今后建水电站的事,恐怕是困难重重。

水利局的人也尴尬,他们就是不想太过得罪青山县,才在原来的地方选址,建个普通的水电站也就得了,尽量不要造成太大的影响,没想到刘好好心大,一下子就被赵企说动了,非要建个超大型的水电站,就算她协调下那些关系,这钱从哪里出呢?

建超大型水电站需要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别说市财政负担不起,就连省财政都没有办法,难道她又要去找苏华年?恐怕苏华年都没那个实力吧。

“赵老师,如果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刘好好面色如常,关心的只有水电站建成后的生产效益和环境影响,仿佛那些让人头疼的关系协调和资金问题无关紧要。

“有一定的影响,建了水库,这里的耕地、林地全部都会被淹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只要设计、施工得当,不仅对环境的影响小,还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航运效益不容小觑,对你们青山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赵企对青山县的副县长认真地说,“可不要小看一座大型水电站啊,很多时候一个大型水电站就能够拉动整个地区的经济,航运能力提升了,越来越多船舶往你们这儿过,你们沿线也能够跟着繁荣起来。”

青山县众人的脸色这才跟着好看了不少,光靠埋头种地,青山县的经济只能一直在全市敬陪末座,只有发展商业贸易,全县才能富起来,长福县不就是靠着长福港才富起来的吗?如果电站能够带给他们经济效益,那倒还能勉强商量一下。

“一座大型电站需要很多工人,还有周边配套设施都需要人,到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当地村民,你们不需要太过担心移民安置的问题。”刘好好也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建电站是不是可行,还要麻烦赵老师帮我们评估一下。”

第九百一十一章 难堪

“我这几天会在这里进行初步评估,接下来谢亮会带着他们在这里待上好一段时间,尽快地给你们出一份尽可能完备的初评报告,接下来如果你们立项成功了,建议你们请国内的专家来做更完整的评估。”

知道水电站可能会给青山县带来经济效益,青山县众人的脸色立刻好看多了,副县长忙前忙后地给他们安排食宿,现在的热情是真的热情。

“小刘啊,按你的设想建一个大型电站,客观条件应该是可行的,但是主观上,”赵企私下拉着刘好好低声道,“恐怕你要面对的麻烦不少,投入的资金太大了,就算青山县这里协调好了,其他几个县会甘心?还有另外两个市,估计也会有阻力,到时候你的压力就大了。”

“如果是大型电站的话,事关的就不只是我们一个市的事情了,还关系到我们全省的大局,甚至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大局,我准备向国家申请这个项目。”

赵企微讶,但很快就赞同地点点头,“如果是国家级的重要项目,各种关系就好协调了,包括资金方面的难度也没那么大了,但是材料你必须尽可能地准备齐全…我都忘了,这方面你可是行家啊,用不着我这个老头子来碎嘴提醒。”

刘好好每年都要去京城好几次,就是为了跑项目,就连赵企都有所耳闻。

“您这是说哪儿的话,我对水电站的建设一窍不通,还都得靠您老人家提点呢。”

“别找我,找谢亮,谢亮在这方面比我熟,他之前刚刚在西南帮忙建设了一个水电站,正好有经验。”

“那正好,上有您老人家主持大局,下有他跑腿帮忙,这事儿是十拿九稳了。”

“你这是把我当跑堂打杂的?”谢亮背着手,从两人身边经过,幽幽地来了一句。

“你当年就没少给她打杂,现在正好继续。”赵企一点都不给他留面子。

谢亮一脸郁闷,高冷的男神形象差点没绷住。

“刘市长、赵教授、谢教授,”副县长急急地跑过来,“刚才我们县长打电话过来,他中午会赶过来和大家一起用餐,待会儿我们就到镇政府对面的小饭馆吃顿便饭。”

“不用了,就在镇里的食堂吃吧。”赵企连忙摆手,他一向不喜欢应酬,别说是这么正儿八经地吃一顿饭了,要不是刘好好盛情,他连干粮都想自带。

谢亮更是不耐烦和人打交道,对这种饭局也是非常厌烦。

如果是刘好好一个人来的,她最多在镇里的食堂吃顿饭就走,但来的是她从京城请下来的专家,她也算是半个东道主,青山县的盛情,也算是给足了她面子,出于对青山县的尊重,她不好跟着赵企他们驳回去,只能跟着副县长他们一块儿劝道,“你们难得来青山县来一趟,尝尝我们当地的特色,才算是不虚此行,这顿饭也是青山县领导的心意,还是去吧。”

刘好好都这么说了,看在她的面子上,无论是赵企还是谢亮都不好再多说什么了,硬着头皮跟去了小饭馆。

青山县的经济落后,直接体现在吃上,且不说长福县县城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一到饭点就热热闹闹的,就连长福县的每个镇上都有不少吃饭的地方,无论是高档,还是中档,低档,每个人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档。

青山县就不同了,他们县城的繁华程度甚至还比不上长福县的一个镇,更别提他们的镇了,还和十年前差不多,小饭馆也只有一家公私合营饭馆,原来的名字叫饮食服务部,这几年为了跟上潮流,改名为红太阳饭馆,名字虽然改了,但里头的装潢和菜色却没有作出任何改变,还带着一股浓浓的七十年代风味。

见了长福县的繁华,再看看萧条的青山县,这落差还真够大的,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市下属的两个县,相距不过短短的数十公里。

青山县的县长潘威坐着小吉普匆匆赶来,一下车就热情地和刘好好他们握手招呼,一副好客的主人样子。

谢亮推了推眼镜,总觉得他们的热情过了头,倒有做戏的嫌疑,恐怕这个潘县长和刘好好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他下意识地看了她一眼,她面色如常地和身边人说笑着,但他知道以她的敏锐不可能察觉不到。

想想也是,长福县的成就太过耀眼,无论其他几个县怎么努力,在她面前都显得黯淡无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青山县,恐怕其他几个县的领导对刘好好都没办法生起半分好感。

可是刘好好却对此恍若未觉,依旧和潘威有说有笑。

“刘市长,您父亲最近还好吧,我听人说他是冤枉的,应该快出来了吧。”酒过三巡,潘威借着酒意,状似关切地问了一句。

刚才还闹腾腾的桌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刘好好身上,眼神表情都十分微妙。

“我倒不知道他是冤枉的,他的案子正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谁都不好说他是不是冤枉的,不知道潘县长这个传言是从哪儿听来的?”刘好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在说的是别人的事情一样。

潘威讪笑两声,“那是谣言,谣言,我也不记得是从哪儿听来的了,只是他是刘市长的父亲,怎么可能真的犯法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连王子都有可能犯法,又何况我的父亲,他犯了法也一样要接受法律制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但既然是谣言,你身为国家干部就更不能信谣传谣了,否则不仅对你不好,对工作大局也不好。”刘好好面带微笑,只是在说最后一句的时候透出了一抹狠意。

潘威被她那双带着警告的凛冽眼神一吓,酒醒了大半,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当着她的面提这茬呢?他们俩的关系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这种事茶余饭后议论议论就得了,怎么非要当面给她难堪?他并不想得罪刘好好,否则也不会特地来请她吃饭了,当然其中也有看笑话的意思,但也不想这么快就和她撕破脸。

第九百一十二章 撕破

赵企和谢亮都听出了不对劲,照潘威这么说,刘好好的父亲是真的犯了罪被抓起来了?谢亮握紧手里的筷子,刘好好这么优秀的人,竟然有个犯了罪的父亲?

震惊之余,他第一次觉得刘好好的难做,她本来就优秀得惹人嫉妒,现在又有个这么大的把柄,今后恐怕还难免要被人三不五时地提及,这未免也太难堪了。

刘好好却不以为意,警告完之后,还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扭头继续和人谈笑风生,好像她父亲的事情和她没有半点关系一样,倒是潘威,在气势上被她完全压制住,一直都有些讪讪的。

“刘市长,刘市长,这杯我敬您,刚才说错话了,您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潘威笑容讨好地朝刘好好端起酒杯,可那挤眉弄眼的模样,看上去毫无歉意,倒像是在故意打趣。

谢亮觉得这个人特别恶心,既然觉得自己错了,又为什么还一个劲儿地提起?他正要开口说些什么,赵企眼疾手快,一把就把他给摁住了,朝他摇了摇头。

刘好好没有端起酒杯的意思,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他一眼,“潘县长,谣言这种东西信不得传不得,我是不是放在心上无关紧要,我担心的是误了你自己。何况下午还要上班工作,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喝得太多对工作没好处,你的歉意我领了,但是这酒还是免了。”

“现在又不是上班时间,小酌几杯而已,刘市长酒量好,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吧?”潘威被她不阴不阳的态度激得有些恼怒,他都已经向她道歉了,她竟然不给自己面子?

不过是个女人而已,能有多大能耐?还不是靠着关系往上爬的,当上了副市长就了不起吗?论资历,论年龄,他都比她大,她凭什么给他脸色看?拿那样不阴不阳的话刺他?

“我们长福县有个规矩,工作日白天不允许饮酒,一经发现立刻处分,我现在还兼着长福县的书记,可不能带头犯错误,免得让人说我上梁不正下梁歪。”刘好好在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刻意加重了语调。

不仅是潘威,青山县的众人脸色都变了。

这是在讽刺青山县的全体干部啊,就算她是副市长,这么说话也太让人难堪了,要知道今天青山县可是东道主啊。

“刘市长,这里可是青山县,不是长福县。”潘威的双颊微微抽动,显然是怒到了极点。

“我知道,在我们长福县,可没有干部敢在中午喝酒,就算是接待外宾,中午都不可能上酒的。”刘好好微微笑着,语气温和,可说出来的话每一个字都在挑衅。

“刘好好,你不过刚提上副市长没多久,不要这么张狂。”潘威再也无法忍耐了,将酒杯往桌面重重一放。

“我当然不敢张狂,”刘好好一抬眼皮,“我只是觉得长福县抓机关效能的经验很好,我会向市委建议在全市推开的,上班时间喝得醉醺醺的,有损我们干部的形象。”

“你!”潘威怒极,但无可辩驳,他当然知道上班时间喝酒不好,但是这些年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应酬的,也没人说什么,刘好好却偏要揪住不放给自己没脸。

“那,吃菜吃菜,”副县长连忙出来打圆场,两个都是他的上级,刘好好虽然只是个副市长,但正好是分管他的副市长,无论是谁都得罪不起,擦着额际的冷汗给潘威盛了一碗汤,“县长,您喝汤喝汤…”

潘威根本没有理会手忙脚乱的副县长,犹自冷笑,“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你刚才自己说!说得好!不过你最没有资格说这话!你有个强女干犯的阿爹,你能高尚到哪里去?我看你这根下梁就是歪的!”

既然刘好好不给自己脸面,潘威也不打算顾及她的脸面了。

桌面上再次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大大小小的干部们还好,反正刘好好家的事已经传遍了,他们只是惊讶于潘威会挑明,同时有些尴尬罢了。

而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赵企和谢亮他们却是深深震惊了,刘好好的父亲竟然是个强女干犯,这可是重罪啊,而且涉及男女关系,这罪名实在太难听了。

谢亮望着刘好好的眼神十分复杂,这段时间她一定因为这件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流露分毫。

“你们招待好刘市长,县里还有事,我先走了!”潘威觉得自己出了一口恶气,神清气爽地拂袖而去。

刘好好这回没有说什么话反击,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位子上,谁也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只是看那样子,似乎也不像暴怒生气,也许她早就被人议论习惯了吧。

场面再度尴尬起来,副县长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强颜欢笑,“刘市长,您尝尝我们这儿的石麟,这可是好东西啊,滋阴补肾…”

“这汤是不错,我们长福县这几年已经看不到石麟了,赵老师,您也尝尝,石麟汤不仅鲜美,而且清心润肺,解劳补虚,是好东西。”刘好好领受了他的善意,顺着他的话,若无其事地对赵企笑道。

受了这么大的侮辱,竟然还能和个没事人似的笑出来?

所有人的脸色都十分微妙,这个刘好好还真是心狠手辣,那可是她亲爹啊,她竟然半点都不当一回事,这回他们是相信刘好好大义灭亲了,别说大义灭亲了,恐怕没什么事她干不出来吧?

“这汤真是好,石麟这东西只有在山区才吃得到,我上回吃它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这滋味这么多年都忘不掉啊。”赵企乐呵呵地说,和刘好好一唱一和,仿佛从来没有发生刚才的插曲。

“能让老师您念念不忘的,一定是好东西,我得多喝两碗。”一向寡言少语的谢亮,难得眉目舒缓地附和道。

“有有有,管够,管够,我们这乡下地方,别的东西没有,石麟却是很常见的。”副县长连忙张罗着让小饭馆再加一锅石麟汤来。

第九百一十三章 说话

气氛重新又热络起来,只是众人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是否如表面上这么其乐融融就不得而知了。

吃过饭,刘好好要赶回长福县,赵企他们则要在镇上住下来,勘探这里的水文地质情况的。

县里、镇上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地张罗,看起来并没有受到潘威的影响,还表现得挺热情的,刘好好对他们交待了好一通,才转身回来,有些抱歉地对赵企和谢亮笑了笑,“这里条件简陋,恐怕你们住不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做我们这行的,荒山野岭都住过,现在有间房有张床给我们睡就很好了,哪里有那么娇气?”赵企摆摆手,“具体的问题你和谢亮说吧,我刚才喝多了,头有点晕,先去躺一躺。”

赵企知道刘好好和谢亮的关系好,刚才闹了那么一出,谢亮心里肯定急坏了,特意留出了空间给两个年轻人说话。

“赵老师今天的酒量有些不济啊,是不是昨天没有休息好?”刘好好看着赵企的背影笑道。

赵企好笑地朝她摆摆手,这个刘好好真是贼精贼精的。

“你父亲的事…”谢亮从来就不是一个会安慰人的人,他本意并不是想要揭刘好好的疮疤,但话一出口,才觉得不妥当,这么刻意地提这件事,未免太八卦了点儿,皱着眉头懊恼不已。

“他在酒后糟蹋了一个小姑娘,本来想借我的能力帮他遮掩过去的,但是被我亲手举报了。”刘好好一脸平静,这件事本来也没什么不能对人说的,刚才潘威一闹,谢亮会好奇关切也在情理之中,“这个案子已经从公安移交检察院了,证据确凿,很快就要提起公诉了,最后如何还要等法院的判决。”

谢亮见她这么平静,更担心了,那毕竟是她的父亲,她的心里怎么可能好受。

“你别太难过了,这不是你的错…”他眉头皱得更紧了,从来没有这么懊恼过自己的口才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连安慰人都不会。

“当然不是我的错,”刘好好莫名其妙地看着他,“犯错的是他,他是他,我是我,我为什么要为他的错误背负罪责,觉得难过?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做的事,犯的错承担责任,哪怕他的女儿是我,也不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让我来承担。我也不会因为他犯了罪难过痛苦,毕竟我又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刘好好的坦然是谢亮想不到的,不过她向来都出人意料,在别人眼中天大的难事,对她来说却无足轻重,他眉心舒展,由衷地说,“你能这样想,真的很好,那些人不理解你,你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硬扛…”

“你以为我是你啊?”刘好好揶揄一笑,“最喜欢把事情放在心里硬扛的人,不知道是谁。”

“我好意关心你,你别又当驴肝肺。”谢亮的小心翼翼被她这么一闹,瞬间烟消云散了。

虽然刘好好离开京大很多年了,但是两人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刘好好每年去京城的时候都会回京大看望姥姥姥爷和恩师,也常有机会和谢亮见面聊天。

别看两人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没有半点生疏的感觉,时间和空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俩的友情,所谓知己好友就是这样,哪怕一年没见了,也能如天天见面那么自然。

“好了,我得赶回去了,你在这里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千万别和我客气,”刘好好顿了顿,“我今天是把青山县的潘威往死里得罪了,县官不如现管,我担心他们会刁难你们。真要有什么事儿,你别忍着,任何问题都直接来找我,别怕我难做,你们是来帮我们市勘察水电站的,他们刁难你,就是要影响工作大局,千万别姑息他们。”

“放心吧,刘市长,有什么事我都找你。”谢亮挥了挥手,“我和你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谢亮站在原地,看着刘好好的车开走,一直到看不见影子了,才转身回到镇里给他们安排的临时宿舍。

“小刘走了?”赵企正坐在桌前泡茶,“她给的这茶真是好茶,香!你也来尝尝。”

谢亮点点头,在他面前坐下,“您的头疼好一些了吗?”

“我的酒量你又不是不知道,只不过给你们创造一个单独讲话的机会而已。”赵企“啧”了一声,“你这是什么榆木脑袋?小刘一下子就看破的事情,你还要我来点破?”

“我这是关心则乱。”

这话很中听,赵企的嘴角微微翘起,“过去徐华没少向我炫耀从小刘那儿坑来的茶叶好,这回我也能回去找他炫耀炫耀了。”

谢亮笑了笑,“我记得她给徐老师也包了一份,您可别私吞了,我帮她看着呢。”

“胳膊肘往外拐,你到底是谁的学生?”赵企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还是女学生贴心,你看看人家小刘,她是算准了我要去找徐华炫耀,才包了一份一模一样的给他,还让我带给他,多护着那老头儿,哪里像你,净惹我生气。”

谢亮无奈,“谁让我们水利系的女生少呢。”

说完端起赵企推过来的小杯一饮而尽。

“牛饮!牛饮!不解风情!”赵企痛心疾首道。

“我不懂喝茶。”谢亮微微一笑,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

“亏你们还是好朋友呢,刘好好喝酒喝茶都是行家,你却都一窍不通,你们平常有话聊?”赵企连连摇头。

“我们又不是酒肉朋友,不聊这些。”

“不过小刘的性格好,她和谁都能聊上几句,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摊上那样一个爹?”赵企虽然也对刘好好的事情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的关系没有亲密到那个份上,这种事他也不好多打听,不过他经的事多,不用多问,也能猜着个七七八八。

谢亮沉默了,他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个个温良恭俭让,很难理解刘好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父亲,只是为她感到惋惜,谁能想到这么优秀的她,竟然出生在那样不堪的家庭,恐怕她过得一直都很不容易,难得她还能一直这么乐观向上。

第九百一十四章 细心

“你也别太担心了,好好那孩子心里有数。”赵企看了他一眼,“刚才我拦着你,是知道她有办法解决,你要是说了什么,反倒让她更难做。”

“我知道,”谢亮点点头,感慨道,“她当年就能把很多复杂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年历练下来,也算是个官场老手了,这种事难不倒她,和她一比,我幼稚得多。”

人际关系的处理,一直都是他的弱项。

“她一直都比你成熟,否则你们俩的关系不会这么好。”赵企点头赞赏道。

这是什么话?谢亮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你看我做什么?你们当初读书的时候,你敢说你没动过心思?要是没有,你一个水利系的,成天往法学系跑做什么?”赵企一脸了然,他和徐华关系很好,那阵子徐华成天开他们俩的玩笑,赵企怎么会不知道?

谢亮哑然,他不是一个擅于说谎的人,那时候的确动过心思,现在被赵企说穿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圆过去。

“她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很成熟,能不知不觉地让你死了这条心,最后还和她成了好朋友。”赵企连连感叹,“不容易,真是不容易。”

“也没什么不容易的,我那时候是挺欣赏她的,但也仅限于欣赏,要再往深一些,恐怕就没有了,毕竟我明知道她有未婚夫,夺人所爱的事情,我从没有想过。”谢亮一哂,坦然道。

他是个道德感很强的人,刘好好也从不和人玩暧昧,所以在知道她和未婚夫感情很好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她死心了,那时候最多只能说心里对她有些暧昧,也因为她罗敷有夫而有些伤感失落,但并没有非她不娶,要为她枯守一生的深厚情感,“现在我和她之间是兄弟之谊,不是男女之情。”

不过看赵企那表情,显然是没有相信。

谢亮有些无奈,刘好好可以说是和他关系最亲近的异性朋友了,所以赵企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猜测,甚至以为他是因为她才迟迟不结婚的。

还真是冤枉他们了,因为他们之间,由始至终都很坦荡,甚至他和庄立军之间的关系都很不错。

刘好好都结婚生子多年了,再去追究谢亮当年对她的想法,也毫无意义了,赵企对谢亮的品行还是信得过的,他就算再喜欢刘好好,也不会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来。

不过,“小刘这样优秀而且强势的女人,做朋友可以,做妻子的话,你还驾驭不住她。”

“为什么要驾驭自己的妻子?”谢亮不解,长辈的很多想法,他都不敢苟同,他们给自己介绍那些宜家宜室的女孩子,就是要让她们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在家里做好贤内助。

可是凭什么?就算是女孩子也应该有追求自己事业的权利,而不是天天被家庭绑住,让她们在家里付出牺牲来成就男人,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何况他欣赏的就是像刘好好这样独立自信的现代女性,那种躲在丈夫身后,一味付出牺牲的传统贤妻良母,他还觉得谈不来呢。

赵企被他堵得无话可说,“行行行,我是老古董,咱们彼此不能理解,但你要知道,我们这些长辈都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诫你的,都是为了你好。无论是早些结婚,还是找一个顾家的女孩子,你现在觉得不中听,等你老了就知道这些是金玉良言了。”

要不是因为谢亮是他最看重的学生,他还不稀罕和他说这些话呢。

谢亮虽然依旧不认同,但他有个很好的品质,那就是尊重师长,除了开玩笑的时候,赵企说的话,就算他再觉得不中听,也都态度很好地点头应下。

赵企满意地点点头,“今天这顿饭吃下来,终于觉得官不好当了吧,你听听,他们一个个就和人精儿似的,说的话都暗藏机锋,哪里像我们说话直来直往的,你和刘好好不同,你这直肠子,要真的弃文从政,保管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我早就没有那份心思了,您就别担心了。”谢亮叹了口气,前段时间学校找他谈话,有意选派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去行政机关任职,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虽然他拒绝了,但是赵企一直都很担心他会离开。

毕竟他当年做学生干部的时候干得不错,刘好好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甚至心思也曾经浮动过。

“我这性格,也只适合在学校里做做研究,哪里能和那些人精比?当年好好就说过我组织协调能力欠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是越来越没有长进了,也越来越不耐烦和那些人打交道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小刘的兴趣和专长在于做官,你在于做学问,找到自己的位子就好,没有必要非去和她比较。”赵企喝了一口茶,“小刘这样面面俱到的人也不多,你看她连送我的茶叶,都是我喜欢的口味,也难怪徐华那个老头子这么多年还对她念念不忘,明明她已经改行了,还是把她当作自己最得意的门生,要是她当初报了我们水利系,那还真没你什么事了。”

谢亮忍俊不禁,“您老不用这么现实吧?”

“这不叫现实,叫尊师重道,你做了我的学生这么多年,我喜欢吃什么你知不知道?”赵企吹胡子瞪眼。

谢亮哑然,好半晌才挠头道,“您不是不挑食的吗?”

“就算再不挑食的人,也有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你做了我的学生这么多年了,都没看出来,小刘才和我吃几顿饭,就知道我吃不惯他们这儿的虾油味儿,蘸碟喜欢蒜头醋,不喜欢放酱油,吃不惯他们这儿的香菜,爱吃葱,不喜欢炒菜放糖,这些我一句都没说,可她都能看出来。”

“您怎么知道她看出来了?”谢亮好奇地问。

“你没发现今天饭菜的变化吗?还有我面前的蘸碟,你都没留心吧?”赵企斜了他一眼。

第九百一十五章 发难

谢亮有些尴尬,他还真没留心,“她对您真是没说的了,我和她做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她都没对我这么上心。”

“你不吃葱姜蒜,蘸碟喜欢酱油醋各半,还有什么,我没听清楚清楚,但是她都记在心上,还让人拿着小本子在那儿记。”赵企没好气地说,“要不怎么说她面面俱到,单是心细体贴这一点,我就没见过有几个人比得上她的。”

被赵企称赞为面面俱到的刘好好,此时正坐在会议室里参加下午的班子碰头会,陈开进照常强调了一下组织纪律,通报了一些无视纪律的现象。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可以畅所欲言。”陈开进望向众人,估摸着这种例行公事,应该没有人要发言,正准备进入下一项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