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上一章:第 167 章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下一章:第 169 章

“行了行了,这个时候还计较什么?瞧你酸成什么样了?”刘学习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

“幸好有向上在,不然我们三个可有的折腾的了。”刘好好也如释重负。

她已经通过在京城的关系联系上了脑部肿瘤方面的专家余杰院士,这一两天就可以把程招娣送到京城去了,还在担心该怎么说服她,有刘向上在,这些烦恼都迎刃而解了。

“大姐,我陪阿妈去京城就行了,虽然我是个半吊子的医学生,但是听专家和我们说阿妈的病情,还是能够听得懂的,你那里也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我直接和他们对接就行了。你和二姐三姐先在南省,等专家那里确诊之后,看情况再去京城也不迟。”刘向上主动请缨。

“你还没有完全恢复,怎么能带着阿妈这个病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我不放心!”刘学习首先表示反对,“我请假带阿妈去。”

“二姐,因为家里的事,你请的假还算少吗?再这么下去,恐怕就要有人说你仗着大姐的势力不干活了。”刘向上虽然当时伤得很重,但是思维并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刘学习被他堵得一时语塞,说不出什么话来。

“我觉得我带阿妈去最合适了,我已经休息了这么久,也不在乎再多休息一段时间了,你们两个要工作,三姐又怀着孩子,正好我几年没见她,也该到她床前尽尽孝了,你们就当给我一个机会吧。”刘向上诚恳地说,“我保证一定能够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她的。”

“行,我听你的,”刘好好略一思忖,给他整了整衣领,“你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们都听你的。”

刘学习和刘天天心里还有疑虑,但都被刘好好给挡了回来,刘好好在京城也有很多亲朋好友,她只要在这边把程招娣和刘向上送上飞机,那边自然有接应的人,倒也不必过分担心,借此机会顺便锻炼一下刘向上。

刘向上和刘天天都是劫后余生,磨难之后,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成熟了。

刘向上带着程招娣去了京城,几天后,就传来好消息,程招娣脑子里的肿瘤初步判定是良性。

第九百七十三章 两难

刘好好他们几个在松一口气的同时,一直提着的心还是没有办法放下,虽然肿瘤是良性的,但还是有可能增大,继而压迫到神经,脑子里的神经错综复杂,谁也不知道被压迫的会是哪一条神经,程招娣今后有可能因此瘫痪,也有可能因此失明,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专家给了他们两个方案,一是立刻动手术,二是继续观察。

姐弟四人垮着脸,究竟选择哪个方案,谁也没办法做决定。

“不动手术的话,谁也说不准那个肿瘤什么时候会压迫到神经,到时候发作又会是什么样子,就相当于在脑子里埋了个地雷啊!”

“动手术的话,就算是余院士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万一在手术台上出个好歹,阿妈还这么年轻,如果不动刀的话,起码还可以…”

“本来就没有哪个手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余院士肯亲自操刀,胜算已经很大了。”

“那你就是赞成动手术喽?”

“倒也不是,就是觉得动不动手术都各有利弊吧,咱们得再仔细商议一下。”

“还商议啊?咱们为这件事已经争了好几天了,总不能这么一直拖下去吧?那边专家还等着我们呢。”

“大姐,你说怎么办?”

“我也决定不了,听向上的,”刘好好想了想,“向上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阿爹阿妈依靠他,我也相信他,而且他是学医的,算半个专业人士,他对于这种病的了解比我们更彻底,也能做出更理智的决定。”

刘学习和刘天天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权就交到了刘向上的手中。

刘向上没有推诿逃避,而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决定和程招娣交底,“我咨询了一些老师和师兄,面对这种两难选择,我们一般会尊重病人自己本身的意愿,到了现在,我们再瞒着她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有让她知晓,下一步才能慢慢接受,继而配合治疗。”

刘学习和刘天天都大吃一惊,程招娣那么脆弱的人,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但她们还是选择了相信刘向上。

“向上,在这种问题上,你比我们专业,我们都听你的。”

刘向上和她们反复斟酌商量过,尽可能地用程招娣能接受的方式让她明白自己的脑子里长了个瘤的事,可是程招娣依旧不能接受。

“你们是说我脑子里长了个瘤。”程招娣躺在病床上,泪流不止,“我这是造了什么孽,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阿妈,这肿瘤是良性的,没什么关系的,你别紧张。”刘向上连忙劝道,“您别人可以不信,总不能连我都不信吧,我可是未来的医生,你都不信我了,今后还有患者肯相信我吗?”

“向上,阿妈不是不信你,阿妈是怕啊…”程招娣不住地抹着泪,“你还这么小,阿妈不甘心,阿妈要看着你结婚生孩子,还要帮你把孩子带大呢…”

“还有你三姐,也是个不省心的,她挺着个大肚子,今后还不知道要怎么过日子,我也想帮帮她,我不想死啊,我舍不得你们啊…”

“阿妈,你放心,不会死的。”刘向上连连保证,“大姐找了国内最好的专家给你治病,一定能把你治好的。”

“不要治!连瘤都长了,病也是白治,治不好的,到时候把钱都浪费到医院,平白拖垮你们姐弟几个。”程招娣很坚决地拒绝,“我要出去,我要回家!”

“阿妈,你这个瘤和别人不以言,它是好的,把它切了就能完全康复,医生也挺有把握的,你千万别怕,一切有我在呢。”刘向上连忙安抚到。

“把它切了?”程招娣惊讶地看着他,“瘤长在脑子里,怎么切?”

“就是开颅手术…”

刘向上描述的已经很科学了,程招娣却还是轻易听懂了,失声尖叫,“要把我的脑袋拿去锯?人还能活吗?”

“能活能活,开颅手术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给你做手术的专家是院士,是全国最专业的医生,有他亲自主刀,绝对没有问题的!”

“我不要,我不要在脑袋上动刀子!”话虽如此,程招娣还是被吓坏了,对于在脑袋上开刀这件事非常排斥,在她的想象中,颅脑手术就是那斧头把脑袋给劈开,这种可怕的想象让她充满了恐惧。

“阿妈,别怕,虽然是动手术,但是是有打麻药的,真的一点儿都不疼,我保证!你就当好好睡一觉,什么都别想,醒过来就好了。”

刘向上是更倾向于动手术的,在肿瘤还没有给程招娣带来不好的影响时,就先把肿瘤切除,对她今后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会更少一些,最重要的是,刘好好联系上了余杰院士,人家也答应给程招娣做手术了,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谁也不知道等到程招娣发病的时候,会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向上啊,我就怕醒不过来了啊,在头上扒拉这么一下子,又要花不少钱吧…”程招娣泪流不止,“我不治了,我不治了,我要出院。”

“钱不是问题,你别担心钱,有我们四个在,你要是连病都看不起,我们对得起谁?”刘向上搂着程招娣的肩膀,“阿妈,你尽管放心,你只要信任我们,一切就交给我们处理。”

“我不在医院受罪,你看村里那些人,有谁住院的?病了去卫生院拿几副药吃吃就好了,也没听说人家有什么毛病,我看我这病就去卫生院拿几副中药去。”

“阿妈,我不想说吃中药是骗人的,但是你的病只有京城的这个专家能够根治,卫生院能治你这个病,绝对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可能,不信你回去问问,谁能给你开出方子来?”

“我宁愿等死,也不要在脑袋上动刀!”程招娣犯了倔,斩钉截铁地说。

程招娣的脾气虽然软和,但倔强起来,也是九匹马都拉不回来,刘向上没有想到做程招娣的思想工作有这么难,只得耐着性子反复劝道——

第九百七十四章 猝然离世

“阿妈,你脑子里的肿瘤是良性的,基本不会致命,但是不知道它会压迫你的哪根神经,今后可能会让你看不见,也可能会走不动,一旦发作,到时候你可就受罪了。”

程招娣的眼眶红了,“到时候,你们就把我送回大目村,让我自己过,都别管我了,我不想连累你们。”

“你这说的是什么好,你一手把我们养大,都没有嫌弃过我们,我们怎么会担心你连累我们?我们是真的希望你能好好的,所以大姐才给你找了国内最好的专家,这个专家很忙,能够答应帮忙手术,真的特别不容易。”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孝顺,但你们就听我这一回吧。”程招娣流着眼泪,“就算是死,你们也让我完完整整的死,身上被东划拉一刀,西划拉一刀,我连死都不得好死啊!”

“阿妈!你这又是从哪个神婆那里听来乱七八糟的东西…”刘向上又生气又无奈,虽说是要尊重程招娣自己的想法,可知道她是因为荒谬的原因拒绝治疗,实在是气得不行。

但偏偏程招娣就相信这一套。

刘向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好好姐妹三个也轮番上阵,用尽各种方式软磨硬缠,程招娣却依旧很固执地不肯动手术,于是他们只好又悻悻地回到了长福市。

经过这几天,程招娣已经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再沮丧绝望地流泪,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只要不在我的头上动刀,我什么都听你们的。”一回来,程招娣就主动和他们聊到治疗的问题,“你们要我去医院拍片子就去拍片子,我没有第二句话。”

刘向上虽然不赞同她的决定,但也知道在这种时候,病人的心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她的治疗,他也不可能违背她的意愿,逼迫她去做手术,所以他只能尊重程招娣。

程招娣回到长福县之后,就像是突然大彻大悟了一样,心情比过去好得多,完全接纳了刘天天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再去厂里上班了,每天在家里琢磨着给刘天天做好吃又营养的东西,给还没出生的小婴儿缝制小衣服和尿布,剩下的时间就全花在了烧香拜佛上。

秦阿姨有些看不过去了,未未出生的时候,外公外婆可是一点表示都没有,轮到刘天天的孩子了,程招娣就这么全力以赴,这心也未免太偏了。

她在刘好好家这么多年,早就处出了感情,特别是她对未未,简直就是把他当成亲孙子一样看待,一点委屈都舍不得让他受,看到程招娣这么厚此薄彼,嘴上不说,心里却更加看不上她了。

不过刘好好却像是毫不在意,不仅没有对程招娣心生芥蒂,还经常过去嘘寒问暖,带着程招娣去陈守玉那里,请她帮忙诊脉开药,十分尽心尽力。

陈守玉却私下和刘好好说,中医的治疗手段对脑瘤的干预和治愈基本没有什么用处,给她开的药更多的是滋补调养的,除了心里暗示的治疗之外,也只能起到强身健体,调养身体大环境的作用,和脑瘤基本没有什么大关系。

刘好好看着平静的程招娣,有些无奈,强身健体就强身健体吧,程招娣对动手术抗拒到了那个地步,再去勉强她,反而拉低了她的生活质量,倒不如多顺从她自己的意愿。

事实证明,尊重程招娣对她的病情倒是很有帮助,她的心情愉悦开阔,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又有中药调养,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血压也一直控制得很好,每半年都去医院拍片复查,也都显示正常,刘好好姐弟四人的心这才落回了肚子里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酝酿,刘好好提拔的事情已经基本走好了程序,虽然还没有被正式任命为H市市长,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早已经把她当成H市的市长看待,她也开始提前熟悉H市的总体情况了。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个当口,某天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一切都击个粉碎。

“刘市长,兰舟书记可能不行了,就在省立医院,你尽快赶过来吧,”电话那头的声音正式赵兰舟的秘书,他语带哽咽道,“争取见他最后一面。”

仿佛有什么在旁边爆炸了一样,刘好好的耳朵被炸得“嗡嗡”作响,完全没听懂他在说什么,“兰舟书记怎么了?什么叫最后一面?”

她昨天还和赵兰舟在一起开会,他的精神明明很好,还给他们下了任务,怎么会…

“突然中风脑梗,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迟了…”电话那头早已泣不成声。

谁也没有想到赵兰舟会突然倒下,还是以这样一种让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方式。

刘好好倒抽一口凉气,脑子里已经乱成了浆糊,什么都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地往市区里赶。

等她赶到医院的时候,急救室里乌泱泱地站了许多人,几个医生沉痛而抱歉地从急救室里走了出来,他们身后的史红已经哭成了泪人。

“兰舟书记走了。”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震得刘好好眼冒金星,神魂欲裂。

前天她还专程去赵兰舟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昨天还一起开会,听他布置工作,今天这个人就永远地离开了,甚至连他的最后一面,她都没来得及见着。

刘好好站在人群中,茫然欲失,他们说了些什么,她一句都没听清楚,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大家都在哭,可是她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赵兰舟突然离世的消息,竟然连眼泪都掉不下来。

庄立军大步上前,一把拥住她,将她的脸摁在自己的肩膀上,她被熟悉的气息所笼罩,那种被人保护着的感觉,终于让她回过神来。

而她也终于可以尽情地让眼泪放肆地流淌。

赵兰舟于她而言,亦父亦师亦友亦是领导,两人当年最落魄的时候,一见如故,是莫逆之交也是忘年之交。

第九百七十五章 伤心

赵兰舟把她当成最看重的晚辈,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竭力帮助她,鼓励她不要被自己的性别束缚,被家庭帮助,勇敢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耐心地听她一肚子的超前理论,始终如一地支持着她…

如果没有赵兰舟,就没有现在的她,没有长福市让人惊叹不已的成就。

于公,他是一个好领导,于私,他是一个好长辈。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走得这样匆忙,让人完全无法接受。

“先别顾着伤心,去陪陪史阿姨,她现在的情绪很不好。”庄立军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刘好好,他们的心情同样悲痛,但谁都痛不过史红。

作为赵兰舟最看重的晚辈,刘好好必须要站出来,帮着大家处理善后事宜,连悲痛都是奢侈的。

史红弯着腰,捂着嘴崩溃痛哭,但是来的人大部分是男同志,一时间都不是那么方便上前劝慰,他们的孩子甚至都还在外地,来不及赶回来。

刘好好忍住悲戚,扶着史红在一边坐下。

史红拉着她的手,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好好,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啊!我刚才摸他的脸还是热的!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啊!他临出门之前还说晚上没吃饱,让我给他备一碗面做夜宵,我面做好了,他却再也吃不上了…”

一向伶牙俐齿的刘好好竟连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陪她流眼泪。

“我早就觉得他这段时间脸色不对劲,让保健医生每天按时给他量血压,他怎么就这么固执!不仅不量,还把人给赶走了,他如果每天花上一两分钟量个血压,坚持吃个药,又怎么会走得这么早?这病明明是可以控制的!”

“赵兰舟!你这个不负责任的混蛋!你就这么把我丢下来,算什么?”史红痛到了极致,失声大叫道。

刘好好想到前一段时间,看到赵兰舟的脸色不对,劝他注意血压,他也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更加心痛不已。

史红说的不错,赵兰舟得的不是什么绝症,如果他一开始用药物把血压控制住了,也不会突然脑梗离世。

结果由于他的大意和过度自信,造成了他过早离世,不仅扔下了史红一家人,还扔下了他最有感情的南省,刘好好和史红一样,都很难接受赵兰舟会突然去世。

他前不久还和她说,今后退休了要自己开车环游南省,现在高速公路还没建完,他就再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他连一句话都没留下来啊!”史红将刘好好的手攥得紧紧的。

赵兰舟是在开会的时候,突然觉得人非常不舒服,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反应就倒下了。

工作人员把他送到医院去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是和他一起开会的人,没有医生,没有做好第一时间的抢救工作,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刻,等到他们把他送到医院的时候,早就已经人事不知,气若游丝了,医生们拼尽全力也没有把他救下来。

因为事发突然,所以他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至于身后事,更是什么都没有交代。

被通知来见赵兰舟最后一面的,都是赵兰舟最亲近的人,个个面容哀戚。

“刘市长,兰舟书记这么一走…”说话的人语带哽咽,他们都算是赵兰舟的亲信,此刻的眼泪,一半是为赵兰舟流,一半是为了自己而流。

刘好好哀伤地点头,“兰舟书记走得太突然了,一直到现在我都还不敢相信。”

“是啊,他之前交待的工作,正有了起色,他就这么走了,换个领导,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谁都知道赵兰舟对刘好好偏心,如果不是赵兰舟,就算她把长福县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够升得这么快,现在赵兰舟猝然离世,刘好好在南省的靠山轰然倒塌,别说她今后能不能再做出什么成就,就连H市市长的位子恐怕都要落空了。

“不管换了谁,咱们继续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刘好好的回答中规中矩,让不少人都大失所望。

赵兰舟走得十分突然,自觉是他一系的人个个脸色惶然,觉得前途未卜,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想要抱团取暖。

刘好好这个人却特别谨慎,从来不和谁结党抱团,虽然和赵兰舟关系好,但也不是和赵兰舟的所有亲信都关系很好的,她结交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待人处事也有自己的原则,从来不会逾越那条界限,对别人伸过来的橄榄枝,只当作没看见。

她过去只是个小透明的时候,人家还不觉得有什么,随着她的官越来越大,人们就觉得她划下的那条界限,无形中给人以强烈的距离感,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什么事,在什么场合,她都不会说错话。

林明走了过来,拍了拍刘好好的肩膀。

“林市长,”刘好好立刻肃容道,即使林明早就不是市长了,但作为他仕途的最高峰,尊重他的人,还是习惯以此称呼他。

林明摆了摆手,“我早就不是什么市长了,你别这么叫了。兰舟书记虽然走得突然,但是工作还是要做下去的,你刚才说的很对,不管换了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分,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才能告慰兰舟书记的在天之灵。你要相信成绩是谁都无法掩盖的,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只要你把工作做好,大家都能看得见的。”

林明的话虽说是赞许、勉励,但是仔细琢磨下去,却意味深长,似乎在暗示着她什么。

刘好好苦笑,不论前路有多难,到了她这一步,也只能硬着头皮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往前冲了。

赵兰舟的猝然离世,让大家都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新任高官陈开进,他刚刚到这个位子上,资历经验都不足,本来有赵兰舟这个老同志和他搭档,互相支持,能够给他以很大的帮助,现在没有了赵兰舟,很多工作靠他一个人推动,觉得十分吃力。

第九百七十六章 临危受命

接任赵兰舟的人选迟迟未定,但是工作还是要照常开展的,首先被排上日程的就是刘好好的任命,毕竟这件事已经基本决定,就差这次过会了,陈开进力主维持赵兰舟生前的决定,让刘好好接任H市市长,但是班子的其他成员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H市是南省的省会,是我们省的门面,要做好省会城市的主官,需要的不仅是才干和胆色,还需要人生阅历和格局,刘好好同志虽然工作出色,但到底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她能把长福县的工作做好,未必就能把H市的工作做好。”

“刘好好同志已经在副市长的位子上锻炼了一段时间,我也和她共事过,以我对她的了解,她是能够胜任这个位子的。”陈开进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些反对的意见,他之前从来没有在会上听到过,现在赵兰舟一走,他们就说得十分起劲了。

“H市的工作关乎我们整个省的工作大局,来不得半点疏忽,我建议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任命先缓一缓吧。”

“怎么缓?H市的市长马上就要退休了,再缓下去,到时候谁来主持大局?”

“H市优秀的干部也有不少,能力、才干都不比刘好好差,资历还在她上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同志,也要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这件事是兰舟书记还在的时候就定下的,已经进入了组织考察程序。”陈开进眉头紧皱,语调加重了几分。

但是他现在虽然暂代“班长”,资历却是最浅的,就算他生气,也没有什么人会当一回事。

“刘好好同志毕竟还年轻,她表现这么优异,我建议还是再锻炼几年,有些老同志年纪都已经大了,也该给人家解决了。”

“你们自己刚才也说了,H市是我们的门面,H市市长的位子可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陈开进有些怒了。

众人沉默,过了几分钟,总算有人打破了僵局,笑着打圆场,“这样吧,我看Q市的市长正好还没有任命,不如就让刘好好同志先去Q市锻炼一下。”

陈开进眉心一跳,正想说什么,他身边的老同志低声劝道,“开进高官,我觉得让刘好好同志去Q市是再适合不过了,Q市现在刚刚出事,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接任市长也不容易,刘好好同志能力强,能把一穷二白的长福县建设成全国知名的经济强县,也一定能把现在的Q市从泥淖中捞出来。”

“是啊,H市各方面发展都很均衡,刘好好同志是个有锐气有魄力的人,在H市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显不出她的能力,我倒是很期待她到Q市好好整顿整顿风气,还大家一个风清气正的Q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Q市的工作除了刘好好之外,就没有人能做了,陈开进知道他们不想让刘好好留在H市,无可奈何之余,也隐隐觉得站在全省大局的角度上,让刘好好去Q市更合适。

以刘好好的能力,完全可以让她去啃难啃的硬骨头。

陈开进作风强势,但也不武断,还不至于在不征求刘好好个人意见的情况下,就强硬地发布命令让她直接去Q市。

所以此刻,刘好好正坐在陈开进的办公室,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听着陈开进的话,面容沉着坚毅。

“好好同志,你我共事这么多年,彼此也都知道对方的脾气性格,所以我也不瞒着你,把会上的议论说给你听,就是希望我们今天的谈话建立在公开坦诚的基础上,我不藏着掖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想法尽管提。”陈开进诚恳地说。

“开进高官,这件事的确有些突然,您知道我对长福县和H市很有感情,也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在会上还为我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刘好好语调沉了沉,“我绝对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我去了Q市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将Q市的工作做好,请您放心。”

陈开进松了一口气,他就知道,以刘好好的性格,不大可能会做出那样挑肥拣瘦的事来,她会答应,这他早有预料。

但心里又隐隐觉得有些对不住她,Q市和H市的情况天差地别,除了Q市的经济不行之外,还因为Q市下头的几个县个个都不是善茬,其中一个制假贩假,已经隐隐形成了产业链,另一个县以在全国各地流窜诈骗而为世人所知,前一段时间还刚被上头点名批评,甚至还将Q市的市长当场撤职平息众怒。

后来Q市的那位原市长被查出了问题,彻底下了台,但是之后,也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空缺到了现在,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不愿去Q市收拾烂摊子,而愿意在Q市的,他们又信不过。

不得不说,从刘好好的个人能力来说,他相信她一定能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

当然同时也有极大的风险,无论是制假贩假,还是诈骗,都已经在Q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说也有一定的势力,刘好好到了那里会面临极大的威胁,如果她的做法太过激烈,触及到那些人的根本利益,甚至连人身安全恐怕都无法保证。

那些人无所不用其极,可能用对付前任市长的招数来腐蚀她,拉她下水,也可能结伙蒙骗她,将她耍得团团转,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以刘好好的智慧不会没有想到,自己在Q市有可能面对的处境,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单是这一点就让他有些佩服。

“你去Q市可要做好打一场硬仗的思想准备啊,而且这场仗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陈开进语重心长地说,说实话Q市那个烂摊子连他都头疼,刘好好一个不慎,就可能前途尽毁,到时候连他也保不住她。

“我不能保证几年之内一定让Q市的工作有所起色,我只能说,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第九百七十七章 不安

“有信心就好,”陈开进给刘好好添了点儿水,“你尽管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当初准备让你留在H市,我说你别再成天上来要政策,现在你去了Q市,这话就不作数了,你去了Q市等于帮了我一个大忙。Q市的工作有什么需要省里支持的,你尽管开口,你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我也竭尽全力帮助你。兰舟书记虽然不在了,但是我还在,你相信我,我给你的支持不会比他的少。”

“谢谢开进高官。”刘好好的神色依然坚毅,落在陈开进眼里,却莫名觉得有些悲壮,心里更觉得有些愧疚。

本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却因为一夕之间风云突变,前途未卜,换成其他人必定是要不甘心的。

刘好好没有留在H市升任市长,反而被调到Q市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无论是在长福市,还是在H市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坊间的议论沸沸扬扬。

许多人都认为和赵兰舟突然去世有关,那些被刘好好触动了利益的人,视她如眼中钉,肉中刺,立刻幸灾乐祸地唱衰她。

“看吧看吧,她的靠山赵兰舟一倒,她也就跟着倒了,之前还说她要当H市市长呢,这回去了Q市,恐怕要不了几年,就得和那位前市长一样进去了。”

“刘好好能有今天还不是都靠赵兰舟,赵兰舟一死,你看她一个女人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Q市那是什么地方?以前就是专出土匪的,那里的人又精又彪悍,刘好好到那里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说喽,刘好好这盘黄花菜恐怕很快就要凉喽。”

“刘好好也是运气好,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大本事,不就是靠着她婆家,攀上了赵兰舟,长福县那个地方大华侨那么多,换谁去做,都能把那里做好,现在倒变成了她的功劳。”

“哎,赵兰舟虽然死了,可是庄见明那个老头子还在啊,有庄家在,我看她说不定还真能在Q市杀出一条血路。”

“除非她在那里混两年就想办法从Q市调走,不然绝不可能在Q市做出什么成绩。”

“这倒是有可能,她去Q市好歹也升了一级,级别先上去,位子可以慢慢调嘛。”

“刘好好这个人多精呐,哪会吃亏?”

当然大部分声音还是为刘好好感到惋惜的,同样也不看好她去Q市。

“要是刘市长能继续留在我们H市就好了,她在H市这么多年,对市里的情况最熟。”

“她搞经济是一把好手,要是能留下来,我们市的经济肯定能搞上去。”

“市里这么多工厂都年年亏损,我看只有她才有办法挽救。”

“她和那些海外的大客商都熟,你看这些年给长福县拉了多少投资,她要去了Q市,那些客商肯定得跟着她走了。”

“她这一走,连长福的投资区恐怕都会不如从前,我就不相信哪个人做市长能比她做得更好,怎么就不能把她留下来?”

“没办法,她就是风头太盛了,被人妒忌呢,赵书记一死就开始对她下手喽。”

“就是,她之前抓作风问题抓得那么紧,油盐不进的,得罪了很多人啊。”

“可是咱们的老市长,现在的高官陈开进和她关系不是也挺好的吗?怎么也不帮她说说话。”

“陈高官都自身难保喽,他也是年纪轻轻,不能服众啊,哪里有人卖他的账,本来还有赵书记替他兜着,现在…唉…”

“可惜啊,谁让赵书记走得不是时候呢。”

“要是等刘市长的任命下来之后…唉…”

“赵书记也是个好人,可惜走得太早了…”

“现在长福市人心惶惶,刘市长走了,谁知道新来的市长怎么样,会不会像她那样尽心尽力得扶持投资区的发展…”

刘好好向来不把外界的议论放在心上,但是受传言影响而担忧的人太多了,有不少甚至直接找到她打探风声。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不会永远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工作调动是很正常的,就算我一直在长福市工作,也总有一天要退休,但是长福市的投资环境只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你尽管放宽心,新一任的书记和市长一定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的发展。”刘好好对坐在自己面前的苏运平温声道。

“我们就是舍不得你离开长福市啊,”苏运平苦笑道,“特别是我那老父亲,他说他只认你一个,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不得不说,你是我见过最好沟通的官员,也许新来的领导也会很支持我们,但绝对不会像你这么好沟通,有你这么多的好点子,像你这样考虑得这么细致周全,设身处地地为我们考虑。”

“对我的评价这么高?我还真是受宠若惊啊。”刘好好朗声大笑。

“这可不是阿谀奉承拍马屁,确确实实是真心话,”苏运平叹了口气,“本来还以为你会去H市,这样好歹还是在一个城市,有你在,我们也安心,现在…老实说,我们是惶惶不安啊,我们都这样了,你想想产业园里的那些小企业,他们心里更是没底了。我还听他们在讨论说要跟着你去Q市呢,不过好像Q市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大家都在犹豫,你怎么就被分到这么个地方去?”

“做工作没什么可挑三拣四的,你做领导,肯定也不希望手下挑肥拣瘦吧?”刘好好笑道,“都是一样做工作,不是说好做的工作就去做,不好做的工作就不做,我不希望别人挑肥拣瘦,因为我自己就不是那样的人。再说越难做的工作越有挑战性,不是吗?就像你们当初放弃南洋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国发展一样,起步都是艰难的,但是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人只有跳出舒适区,不总是选择一条容易的路走,才会进步。我这个人身上流着南省人的血,多少也继承了那么点儿冒险精神。”

第九百七十八章 磨砺